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留情讀後感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留情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5-05-02 04:05:30

❶ 張愛玲傾城之戀經典佳句_故事梗概_讀後感

經典佳句

1.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2. 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那麼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

3. 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4.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詩……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人是多麼小,多麼小!

5. 可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象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6. 有些傻話,不但是要背著人說,還得背著自己。讓自己聽見了也怪難為情的。譬如說,我愛你,我一輩子都愛你。

7. 一個女人,倘若得不到異性的愛,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就是這點賤。

8. 無用的女人是最最厲害的女人。

9. 一般的男人,喜歡把女人教壞了,又喜歡去感化壞女人,使她變為好女人

10. 我們最怕的不是身處的環境怎樣,遇見的人多麼可恥,而是久而久之,我們已經無法將自己與他們界定開了

11. 炸死了你,我的 故事 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著呢!

12. 你就是醫我的葯。

13. 你年輕么?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這里,青春是不希罕的。

14. 一個女人上了男人的當,就該死;女人給當給男人上,那更是淫婦;如果一個女人想給當給男人上而失敗了,反而上了人家的當,那是雙料的淫惡,殺了她也還污了刀。

15. (我這一輩子早完了)這句話 只有有錢的人 不愁吃 不愁穿 才有資格說。

故事梗概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

故事發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范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服輸了,但在范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范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狂轟濫炸,生死交關,牽絆了范柳原,流蘇欣喜中不無悲哀,夠了,如此患難,足以做十年夫妻。

讀後感

在這算不上傳奇的傳奇里,只有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題記

“在傳奇裡面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裡面尋找傳奇。”似乎張愛玲的寫作都離不開這樣一條矛盾的宗旨,但就是這樣一種情感糾結,價值錯位的安排,才使她在華彩益彰的文壇走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

大凡傳統的愛情模式都擺脫不了類似三毛、瓊瑤古典浪漫唯美的神話格調。我們膜拜的愛情常態是“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山盟海誓;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信誓旦旦。。但在《傾城之戀》中,這種被我們視為必不可缺的元素卻通通找不著影子。是的,裡面也的確沒有。

張愛玲的愛情慣性呈現的幾乎是一種悖乎倫理,暴露人劣根性的病態。例如,《傾城之戀》中的女主角白流蘇並不是瓊瑤筆下冰清玉潔的大家閨秀,而是一個離過婚的,並有點灰頹的女子。男主角范柳原也並非是一個超凡脫俗的正人君子,頂多算個風流倜儻的富款大少。而他們之間摩擦出的愛情火花卻並不亞於那些被聖化的男女。因為愛得世俗,所以才顯得真實;因為不類同於愛情神話,所以它才成了世俗愛情里不可小覷的神話。

《傾城之戀》並未過多局限於以背景環境渲染人物。她頂多在故事的開頭談到:“白公館有一點像神仙的洞府這里忽忽悠悠過了一天,世上卻已經過了千年。”在這壓抑的闡述里,我們不難想到生活在這館里的主人公-----白流蘇的單調和孤獨。在舊式年代,流蘇只能順理成章地陷入價值觀的誤區,認為: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到異性的愛,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所以她急切想找到另一個能安放自己青春和情感的歸宿。命運的調侃,讓原本和自己妹妹寶絡是一對的范柳原義無反顧地鍾情於她。在范柳原的熱烈追求中,她有過徘徊,有過退步,但再多行動和言語都是不能和心與之抗衡的。

范柳原說:“中國化的外國人,頑固起來,比任何老秀才都要頑固。”他對流蘇的愛也確如自己所言------倔強,頑固。而也正是這種無所顧忌的放肆他才得以俘虜流蘇銅牆鐵壁的心。他出口成章的情話似很狡黠,但又讓人頓生一種蠢蠢欲動中純粹的被征服。流蘇則覺得自己的最高理想是做一個冰清玉潔又富於挑逗性的女人。而這樣兩面性的女子身上散發的魅力註定不會被異性忽視,所以柳原這塊磁鐵不由自主地向這塊冰冷的鐵吸了過去。

作為愛情經典,《傾城之戀》確有與眾作迥異的地方,譬如:愛情軌跡沒個著實的起點和終點;愛情邏輯也沒分個徹底的孰是孰非;最傳奇的是《白樺林》是戰爭焚毀了一場苦等的愛情;而《傾城之戀》是戰爭成就了一段原本不可能的平凡愛情。

它的結局也確實像《西廂記》里所倡導的:有情人終成眷屬。不錯,流蘇最終有了可以停泊,依靠的岸,只是這岸沒有她想像中的結實。柳原給不了她所要的天長地久,所以她只能聽著胡琴,在回憶的過程里尋找。也許正像《紅與黑》中所說的:愛情可以超越理智。而如果一旦理智讓步,我們只有淪為不折不扣的愛的奴隸,不過與其他奴隸不同的是:奴隸主是我們自己選的。也許也正像《圍城》中透視的:婚姻只是感情幸福的一種,而不是全部;愛情的距離有時會由於親情而被擱置得更加遙遠。

可無論它屬於何種,人還是得學會愛著,體味被愛著,而不問值得與不值得。流蘇的愛情悲喜劇就像我曾寫的一首韻味小詩:

香滅了,煙盡了,胡琴在暗夜裡長嘶。

也許曾經的美麗還蓋著一層保護色,

也許海誓山盟的諾言還醒著。

而愛已無法回頭,也無法在向前走。

曲終了,人散了,空餘這座城市的偽裝和寂寞。

也許往昔的回憶開了一扇窗,

也許歲月會給個答案。

但愛已打不開,也無法再走進來。

心醉了,夢碎了,徒留獨角戲的心酸和疲憊。

也許逝去的真實終究成幻影,

也許堅強的背後流淌著澀澀的淚。

但別忘了,

金玉王朝愛的天國里有另一種天長地久,

❷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範文1

《太陽照常升起》這本書我以前讀過,只是隔了這幾年,印象有些模糊了,故事幾乎完全忘卻,所記得的唯有書的末尾,女人對男人說「要是能在一起該多好」,男人回答說「這么想想不也很好嗎?」

這段對話大概是很有名的,記得孫甘露在一篇隨筆里引用過,而且那是用開玩笑的語氣說的,因為《太陽照常升起》里那個男人沒有性能力,所以他只能「想想」。

說實話,若不是孫甘露在書中提起來,我連這個情節也會忘記,因為以前我有一陣子把海明威的書都從圖書館中借來讀了,一下子吃太多,囫圇吞棗,反而沒有回味。

前些天我在揚州逛書店,看到譯文出版社的《太陽照常升起》,就准備買回來重新讀一下,但是買回來之後,細看這本書,首先就發現裝幀設計很糟糕,居然是粉紅色調的,有一條類似大紅錦緞被面的花邊(自從張愛玲的《小團圓》紅了之後,上海出的文藝類書籍似乎都染上這種慵懶頹靡的媚俗氣息了今天我看到一家服裝店剛開張,標牌上居然也是大紅錦緞被面,店的名字居然也叫「小團圓」)

還有呢,我不滿意這個版本的譯文,有些語氣助詞不很恰當,比如「那個羅梅羅還是個孩子哩」,類似的句子很多,破壞了作品中極重要的東西,語感。另外,這個譯者的序文還要糟糕,一開始我讀了兩行就讀不下去了,然後跳過直接讀正文,正文讀完了後,由於原作的魅力,我還不想離開這本書,就又翻到了卷首的「譯者序」,「捏著鼻子」讀完,簡直都要吐了,這個譯者用馬列主義加上民族主義那一套評判方法來解讀這本書,不僅僅是曲解,我甚至懷疑他根本沒有讀懂《太陽照常升起》……不過,看看序文的寫作時間「一九八三年元旦於哈爾濱」,也就能理解一二了。

男主人公傑克。巴恩斯在大戰中負傷失去性能力,這個是全書的引子,但是這會讓讀者誤以為傑克就是因為這個不能和勃萊特在一起,而事實上,傑克就是有性能力,也不可能和勃萊特長久的在一起,因為像傑克、勃萊特、比爾、邁克……這些人是一些沒有家園的「流亡者」,他們過著波西米亞式的放盪生活,而精神上也確實是「迷惘」的,為什麼「迷惘」?我絕不同意譯者序中所說的什麼「資本主義危機」「帝國主義戰爭」「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社會」之類的廢話,的確,傑克是在大戰中受的傷,但戰爭只是一個表徵,真正起肢襲緩到關鍵因素的,還是現代性到來之後(這個是不管你是資本主義還是什麼主義都要面對的問題),人的命運被徹底改變了,人被迫離開了土地和家園,只能在世界上四處漂流,所以,當傑克這些人的「根」被現代之利刃斬斷後,一些傳統的價值觀,生活狀態,甚至是宗教信仰,也隨之崩塌瓦解。

但是,在傑克的朋友之中,只有猶太人科恩是個特殊的例子,他對於女性的態度,對於戀愛和婚姻的態度還是比較傳統的,所以在傑克一夥人之中,科恩才顯得那樣不合時宜,甚至是令人討厭,而海明威之所以不惜筆墨描繪科恩這個人物,就是想用他的「傳統」來反襯傑克這伙人的「現代」,當然,科恩也是非常痛苦的,因為他留戀的東西,正是傑克這些人拋棄的,或者說是刻意迴避的。

另外,在海明威涉足文壇的時代,美國社會所流行的清教徒思想,包括後來的禁酒令,也禪判是一個重要的背景,我個人覺得這其實也是現代性徵象之一種,只不過它是從反面映襯出來的,在《太陽照常升起》裡面,傑克,比爾,邁克這些人之所以寧願漂泊海外,整日喝個爛醉,也與此有關,而海明威之所以不遺餘力地描繪飲酒,美食,鬥牛,旅行這些刺激的,享樂主義的活動,也不乏跟彼時國內那歷模種氛圍唱反調的意思。

書的後半段主要描寫傑克一夥人在西班牙「聖福明節」的經歷,兩天前我在讀到這里的時候,是在回家的長途車上,當時車窗外是一片春光明媚,而書中所描述的是那種狂歡節到來的氣氛,尤其是這種氣氛是通過一些異鄉人,一些旅客眼中所看到的,這真讓我著迷,所以當時我想,這本書在旅途的間隙之中閱讀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我覺得海明威之所以那樣迷戀鬥牛,不僅僅因為鬥牛活動裡面體現一種猛烈的,陽剛的男性生命力之美,更重要的,是在鬥牛活動中鬥牛士和公牛之間的關系,一種在迷戀和傷害之間游移不定的關系,而這種關系,最高級的鬥牛士都是很明了的,就像書中的羅梅羅,他愛公牛,但是他在場上卻時時處在被公牛抵死或者主動殺死公牛的荒謬危險的境地之中,而鬥牛活動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在於此,一旦鬥牛士注意到了個人安危,刻意迴避和公牛的危險距離,鬥牛也就沒有什麼看頭了。另外,鬥牛士和公牛也存在一個逗引和被逗引的關系。這一切都很像我們人類賴以繁衍生息的一種最重要的關系,男人和女人,逗引和被逗引,傷害和被傷害。這其實也就對應了傑克、邁克、科恩和勃萊特之間的關系,還有勃萊特和羅梅羅之間的關系。

海明威說過他的寫作不過反映出「冰山一角」,而我認為要理解這句話,應該從他的寫作技術這個角度入手,因為文字是一個抽象的表達方式,正因為如此,很多人的寫作會同時包含敘述、描繪、思辨、評論等等的因素,比如托爾斯泰、昆德拉這樣的作家,而海明威僅僅是做到敘述和描繪,他對於生活場景、環境、對話、氛圍的呈現也都是節制的,他不評論,也不去分析人物的所謂「心理世界」,但他想要告訴我們的內容卻已經隱含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之中了,這種手法很像電影,這可能也是海明威作品大多被改編成影視劇的原因,另外說句題外話,王朔有些小說就是這樣的,比如我很喜歡的《玩的就是心跳》。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範文2

這本《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也是他的成名作。有人說海明威的長篇小說沒有他的短篇寫得好,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我不知道。我只相信,如果一個故事如果用一個短篇就可以寫出來,海明威是不會把它寫成長篇的。反過來說,如果一個故事用一個短篇寫不完,那他就會把它寫成長篇。這樣說的意思是:與其說他的長篇是長篇,還不如說一個大號的短篇。短篇與長篇的區別是它的結構更為緊湊、主題更為單一。如果說長篇象是個十連發的散彈槍,短篇小說就是個「單打一」,海明威的這種拉長了的短篇就象一個射程長,精度高的狙擊步槍了,他小說的篇幅無論多長,那主題都會把它的前後洞穿。

關於上面一點,沒有人比福克納看得最清楚。在海明威寫完《老人與海》以後,福克納寫了一個短評,最後一句話是:"贊美上帝,但願創造出、愛與憐憫著海明威的那個力量——不管那是什麼——約束住海明威,千萬別讓他再改動這篇作品了。"這句話里包皮含的意思很明顯,它就是想說這小說多一點則散,少一點則缺。這篇《老人與海》既不是長篇,也不是短篇,而是正好介於其間的中篇。所以海明威的小說就是這樣一種小說,這是一種既要寫完整又要一句話也不多的小說,它的篇幅什麼也不代表,僅僅代表著它就是恰恰應該成為的那個長度。

如果一個讀者第一次看海明威的小說,而這個讀者又是在聽說了海明威的大名以後才開始讀他的小說的,這個讀者可能會遭遇這樣一種事,那就是被海明威的大名和他的小說語言的平淡弄得一臉茫然。因為他在聽到海明威的威名之後,他就會抱有期望,認為他的小說一定寫得非常出彩,扣人心弦,驚險激烈,高|潮迭起。但是如果他是這樣看的,那他一定在看了幾頁以後就失望了,然後,他就會從閱讀變成瀏覽,越是這樣,他就越是覺得小說寡淡無味,最後是再也讀不下去。

造成這種原因的其實我上面已經說了,海明威的小說有一個洞穿全篇的主線,而這個主線在海明威的小說中又常常是隱敝的,如果你沒有好好的把握住,不知道他的「冰山理論」,那就對小說的精彩之處視而不見。他的「冰山理論」所說的「看得見的部分是八分之一,而看不見的部分是八分之七」,而這八分之七其實就是主線,或者更准確的說是人物的「心理主線」。而「心理主線」,只要思慮一下人說過的、做到的,和他心理曾經存在過、出現過之間的比例,你就會認為這個「八分之七」的比例其實劃分的很有道理。

在這部小說中,主人公巴恩斯在大戰中受傷,此傷讓他不能與他所愛的女人過正常的生活,而且更要命的是,他愛的這個勃萊特又天性活潑、熱愛生活。勃萊特和巴恩斯很早就認識並且相愛,但就因為上述原因沒有結婚。小說開始的時候,勃萊特已經經過兩次不幸福的婚姻,正准備結第三次婚,小說的故事也就在這個時間段里依次展開。

首先從這個小說框架里,我們就可以想像巴恩斯心裡應該具有的復雜滋味,內疚、隱痛、妒疾、失意、孤獨、無奈,還有空虛、屈辱等等。而這種種復雜滋味也就是海明威要隱匿下的那"八分之七"。讀這小說如果沒有先認同一下巴恩斯的感受,那麼你去讀這小說中巴恩斯與其它人的所有的酒桌前的閑言碎語都會覺得平談無味。而這小說中有八分之一又是由這樣的"閑言碎語"所構成。

當然,聽到這里你可能會認為,我是想說只要學會"聽話聽音"就能看懂那些"閑言碎語",從而也就能讀懂這本小說了,不過你可能會問,讀懂是一回事,喜歡又是另一回事。下面就說一下,海明威的小說真正讓讀者熱愛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海明威小說的魅力首先是在他對人心的洞察力上,這表現在他的角色塑造上,他的角色正象是人們都知道的就是一個「打不垮的人」,這個「打不垮的人」的本質不是拒絕向命運低頭,而是拒絕自己的命運被別人操縱。與上帝認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無損勇敢和堅強。但是任由別人插手自己的命運,這就不可忍受。這些人總把手插在你的錢袋裡,把腳踩在你的肩膀上,把路上修在你的土地上,或者總是要求你為他們的事業獻身,然後賞給你一個你再也無法享用的東西。只有在這種人面前,這個"打不垮"的形象才真正的金光閃閃,具有真正的價值。

在這篇小說里,圍繞著這個"打不垮"的形象塑造的其實是三個人,一個是巴恩斯,一個人科恩,一個是勃萊利的最後一個男朋友羅梅羅(他是一個鬥牛士)。在巴恩斯身上,我們首先看到一個安於命運的人,這是個被天意命運"打敗了"的人,但他是"敗而不垮"。他的形象只有投射到那個追求勃萊利的猶太人科恩身上,就會顯現"打不垮"的真諦。

科恩這個人,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生活得意的人,但是他最後不僅垮掉了,而且垮掉的醜陋無比。他雖然把巴恩斯揍暈了,把羅梅羅打得爬不起來,但是在勃萊利、巴恩斯和羅梅羅他們眼裡,他卻一敗塗地。他最後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愛情奴隸,他不是被命運擊敗的,而是被勃萊利這個人擊敗的,而勃萊利之所以能擊敗他,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個可以輕易被什麼人都可以擊敗的、一個可憐的傢伙而已。正是從他身上才反襯出巴恩斯對生活的認識,對打不垮的精神的認識。而羅梅羅這個人,海明威用他與科恩(前拳擊冠軍)的決斗把那種"打不垮"的精神展現的更確實。決斗那一段寫得簡直太精采了。一個是鬥牛士,一個是拳擊手,鬥牛士用鬥牛的那種不屈精神面對拳擊手的兇悍。最後的結局是:拳擊手比公牛難斗和鬥牛士比拳擊手頑強,也就是說「打不垮」的本質不是兇悍而是頑強(海明威最喜歡的兩個主題「拳擊」和「鬥牛」在這本小說里發生了撞擊,只不過這個拳擊手有點菜)。從這里看,海明威對人性的洞察力就很讓人著迷。

另外海明威講故事的技巧也是非凡的。科恩這個人的心理在這個小說中被他從頭抓到尾,僅僅這一點,就非常不簡單,小說中對科恩和勃萊利之間發生的事沒有一點正面的描述,但是他們之間所發生的事卻讓讀者感到非常清晰,就彷彿海明威在小說里全都講過。而這只是因為他在描述科恩那些怪異的行為時描述的非常真實。

最後把海明威關於"冰山理論"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如果一個散文作家充分了解他所寫的東西,那他就可以省略他和讀者都了解的東西;如果這個作家寫得極為真實,那他會強烈地感覺到那些東西,就彷彿作家已經講述了它們。"(摘於《午後之死》)上面這句話里最重要的一個詞是"極為真實"。

海明威絕不僅僅是一個打不垮的漢子,而是一個無論生活還是寫作中都散發著既聰明又老練、既謹慎又判逆、既認真又玩世不恭魅力的男人魅力。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範文3

兒子昨天從西安經兗州乘坐高鐵回來。春節時存了一點文匯報的文章。今天讀了幾篇。海明威的這篇文摘是從網路上搜的。

海明威在學生時代就顯示了寫作方面的才華,中學畢業後當上見習記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美國紅十字會戰地救護隊,開赴歐洲戰場。1919年海明威帶著渾身傷痕返回美國。戰爭不僅在他身上留下兩百多塊彈片,也在他心上留下很深的創傷,使他充滿了憂郁、空虛和茫然的情緒。為了排泄心中的郁悶,他開始寫小說,試圖用最簡潔的語言寫出最精煉最含蓄的作品。20年代,他先後發表了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里》,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等作品。

海明威這種個人情緒恰好反映了當時戰後一代年輕人的心理。20年代的世界,剛剛經歷了戰爭的磨難。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殘酷的戰爭,使世界變得滿目瘡痍,留在人類心中的創傷更是久久不能平復。彷彿是一個不變的規律:戰爭能使人意識到和平年代不被珍惜的東西,而戰後留給人們的則往往是精神的幻滅。戰爭的恐怖、人性的踐踏使參加過這場戰爭的青年人背叛了曾經有過的理想,沉溺在享樂之中,失去了生活的目標。

《太陽照樣升起》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出版,成功地描繪了傑克·巴恩斯這個人物形象,他在戰爭中失去了性愛能力,卻努力在混亂的社會價值和個人不幸之間保持人格的完整,他是海明威第一個所謂「准則」主人公,有一套個人的原則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這種經歷戰爭仍然保持自我准則的人物形象就成了青年人推崇的榜樣。他們需要重建的正是一套價值觀。這部小說被奉為青年人的《聖經》。使用海明威式的簡短而厭世的語言成了人們交談的時尚,而那種粗獷而敏感的敘事風格,同樣為人們所喜愛。

美國前輩作家斯泰因為這本書題辭:「你們是迷惘的一代」,自此,海明威連同這部巨著就成了「迷惘的一代」這一文學流派的代表。迷惘的一代因為空虛而反叛,因為盲目而痛苦。海明威對傳統價值淪喪的反應比本世紀中葉流行的`批評意見所說的情況復雜,他不單單是形成一種行為准則,還包括玩世不恭的堅韌、男性的傲慢、一派正確無誤的社會姿態以及酷愛見血的體育活動。他和筆下的主人公一樣,通過一種姿態來闡明自己的立場。

《太陽照樣升起》是海明威頭一部、也可能是他最完美的小說,使海明威成為國際文壇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作品故事情節簡單而意境純一,語言朴實無華,句子短小凝練,環境描寫達到情景交融。作者最敏銳地捕捉到社會脈搏,以他所熟悉的包括作家、藝術家和需求刺激的社會名流的圈子為原型,寫出了普通大眾的真實的生存狀態。他筆下的人物,無法投身於任何偉大的事業,而只能在英勇的、壯美的、有時甚至是殘酷的場景中尋求生存的意義。

作為一位自傳性很強的作家,海明威本身就是那些在戰爭嚴重摧殘的道德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中的一員。他參加過那場令人刻骨銘心的戰爭,他目睹了軍功章在戰後市場上被廉價出售,他身邊的年輕人整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這使海明威更加迷惘痛心。然而迷惘並不代表混沌,正是有了思考,才會迷惘,這說明在社會的迷霧中,人們還在努力尋找前進的方向。縱觀海明威一生作品中創造的主人公,也經歷了一個由迷惘空虛到勇敢抗爭的過程。事實上,「迷惘的一代」中的絕大多數人在十幾年後,又投身到了為正義和生存而戰的反法西斯斗爭中。《太陽照樣升起》敏銳而准確地捕捉到了時代精神,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文學。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範文4

一直覺得海明威是個硬漢型的文人,也許和他的經歷有關,參加一戰,在歐洲當戰地記者,喜歡看鬥牛,打獵,航海,游歷歐洲等等,沒想到看完此部小說,才了解他並不是天生的硬漢,在自己生活的年代中的遭遇與經歷造就了他後來的性格,也註定了他用飲彈這種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樣性格的文人不多,我很是敬仰與欽佩。與其苟且活著,不如自己了結,生命由自己主宰。

《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作者藉此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小說中的主人公傑克。巴恩斯的經歷,正是海明威在參加一戰後的那段經歷的縮影,他藉此來表達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創傷,主要是心靈上的創傷,這些創傷是永遠無法癒合的。那個年代的這批受戰爭創傷的年輕人,心靈空虛,病態,桀驁不馴,沒有明確的理想與目標,無精神支柱,所以稱他們為「迷惘的一代」。

「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的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傳道書》

我們都是迷惘的一代。

《太陽照常升起》讀後感範文5

打開《太陽照常升起》的第一頁,赫然映入你的眼簾的是:「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這是引自美國老一輩女作家格特露德·斯坦的一句話。作者海明威把它作為本書的題辭。從此,以海明威為代表的親歷了戰爭浩劫,關心戰後歐美青年命運的一批作家被稱作「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出生於一個醫生家庭,中學畢業後在一家報社當記者。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關鍵時期,美國ZF認為時機已到,於是放棄了「中立」,宣布參戰。打著「拯救國家和民主」的旗號,在全國掀起了一股軍國主義和沙文主義的狂熱,十九歲的海明威志願參加了紅十字會救護隊,開赴前線,不幸受重傷,先後經過十二次手術,終於撿回了一條命,但他精神上所受的巨大創傷是手術無法治癒和彌補的,這在他以後的作品得到了反映。

很多與海明威一樣從戰場上歸來的青年,受著殘酷的戰爭印象的糾纏,始終擺脫不了彷徨的狀態。他們失去了生活目標,沒有理想,沒有光明,靈魂空虛,他們感到前途一片茫然,這些都是戰爭摧殘的結果,《太陽照常升起》描寫正是這樣一批「迷惘的一代」的典型。值得稱道的是作者通過對人物外部言行的不加任何渲染地再現,卻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其中的精妙要讀者慢慢地去感悟。

正如海明威曾一度把自己的創作比喻成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看得見的部分只是八分之一,而隱藏在水下的部分則是八分之七。」讀了《太陽照常升起》讓我深切地感受到戰爭帶給人們的極大的痛苦和傷害。我們這一代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我們遠離了戰爭的陰影,我希望這樣的和平安寧、幸福和諧的生活永遠地伴隨著人類一直走下去。全世界的少年朋友們,讓我們聯起手來為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高呼吶喊吧!

熱點內容
辛格短篇小說集電子書 發布:2025-08-08 10:05:42 瀏覽:580
主角研發出全息網游的科技小說 發布:2025-08-08 10:01:00 瀏覽:19
有沒有短篇故事恐怖小說 發布:2025-08-08 09:56:24 瀏覽:822
帶有總裁名字的小說 發布:2025-08-08 09:50:40 瀏覽:244
東北邪事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08 09:35:37 瀏覽:957
玄幻小說短篇完結 發布:2025-08-08 09:34:54 瀏覽:529
掌舵小說結局 發布:2025-08-08 09:25:40 瀏覽:529
現言甜虐短篇小說 發布:2025-08-08 09:24:38 瀏覽:151
女總裁的近身兵玉小說全集 發布:2025-08-08 09:14:32 瀏覽:675
有聲小說全職法師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8-08 08:49:36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