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短篇小說集全編
❶ 汪曾祺《高郵的鴨蛋》原文全文是什麼
1、端午的鴨蛋 汪曾祺
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於腌鴨蛋。高郵咸鴨蛋於是出了名。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裡出咸鴨蛋!」上海的賣腌臘的店鋪里也賣咸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鹹蛋」。
高郵還出雙黃鴨蛋。別處鴨蛋有偶有雙黃的,但不如高郵的多,可以成批輸出。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後,裡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已。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
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袁枚的《隨園食單·小菜單》有「腌蛋」一條。袁子才這個人我不喜歡,他的《食單》好些菜的做法是聽來的,他自己並不會做菜。但是《腌蛋》這一條我看後卻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文不長,錄如下:腌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干、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鹹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做「硃砂豆腐」,就是用高郵鴨蛋黃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麼咸鴨蛋呢!端午節,我們那裡的孩子興掛「鴨蛋絡子」。頭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絲線打好了絡子。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麼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
別說鴨蛋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挑好了,裝在絡子里,掛在大襟的紐扣上。這有什麼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麼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端午的鴨蛋,新腌不久,只有一點淡淡的鹹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不把蛋殼碰破。蛋黃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鴨蛋裡面洗凈,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里,空頭的地方糊一層薄羅。螢火蟲在鴨蛋殼里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極了!
小時讀囊螢映雪故事,覺得東晉的車胤用練囊盛了幾十隻螢火蟲,照了讀書,還不如用鴨蛋殼來裝螢火蟲。不過用螢火蟲照亮來讀書,而且一夜讀到天亮,這能行么?車胤讀的是手寫的卷子,字大,若是讀現在的新五號字,大概是不行的。
2、作者簡介
(1)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2)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3)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❷ 汪曾祺課文有哪些
汪曾祺的《看見平凡》散文目錄如下:
《我的家》
《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老師沈從文》
《西南聯大中文系》
《金岳霖先生》
《泡茶館》
《文章餘事》
《傳神》
《文人與書法》
《故鄉的食物》
《菌小譜》
《尋常茶話》
《小樂胃》
《手把肉》
《貼秋膘》
《花園》
《北京的秋花》
《菏澤牡丹》
《雲南茶花》
《紫薇》
《昆蟲備忘錄》
本書是專為中學生精選的汪曾祺散文集。書中所選二十三篇文章多是汪曾祺寫師長父母、草木魚蟲、尋常吃食之類,文字質朴淡雅,行文流暢通達。文章篇幅接近中學習作要求,選題切近日常生活,無論誦讀還是作為習作範本,均可提高學生的觀察、寫作能力。汪曾祺以文名,他的文章多著眼於身邊尋常的人、事、物,無論語言文字,還是選題立意,都可以作為中小學生誦讀、體味、仿寫的範本。
先生的散文格調向我們展示的永遠是樂觀向上的精神與內涵,這與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恬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有關。現在的很多藝術過於浮躁,無病呻吟,汪曾祺先生則是要從內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種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或「綠色藝術」,創造真境界,傳達真感情,引領人們到達精神世界的凈土。從汪老散文中散發出來的豁達精神對於我們的人生是一種鼓舞,不管經歷多大挫折與磨難,堅信曙光的到來,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享受人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當我們真正以樂觀胸懷視之,我們會發現任何的困難都只是成功道路上的基石。
(2)汪曾祺短篇小說集全編擴展閱讀:
汪曾祺: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3]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汪曾祺的經典語錄:
1、我覺得全世界都是涼的,只我這里一點是熱的。——《蒲橋集》
2、愛,是一件非專業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術,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樣的生長,有一份對光陰和季節的鍾情和執著。一定要,愛著點什麼。它讓我們變得堅韌,寬容,充盈。業余的,愛著。
3、語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聽就記住。語言的唯一標准,是准確。
4、初陽照積雪,色如胭脂水。——《草木春秋》
5、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灑脫,想咋個就咋個,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麼多考慮。——《人間草木》
6、蠶豆作零食,有:入水稍泡,油炸。北京叫「開花豆」。我的家鄉叫「蘭花豆」,因為炸之前在豆嘴上剁一刀,炸後豆瓣四裂,向外翻開,形似蘭花。
7、那一年,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那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8、四川才有夾沙肉,乃以肥多瘦少的帶皮臀尖肉整塊煮至六七成熟,撈出,稍涼後,切成厚二三分的大片,兩片之間皮肉不切通,中夾洗沙(豆沙),上籠蒸火巴。這道菜是放糖的,很甜。肥肉已經脫了油(豆沙最能吸油),吃起來不膩。但也不能多吃,我只能來兩片。
9、人生如夢,我投入的確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10、人到了超經驗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就只好狗一樣地亂叫。
❸ 汪曾祺散文有哪些
散文集:《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短篇小說:《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
小說集:《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藝術小品集手稿《羊舍一夕》:《汪曾祺:文與畫》
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
劇本京劇:《沙家浜》(主要作者)
京劇:《范進中舉》
文集:《汪曾祺自選集》(1987年);
《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短篇小說《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小說集《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藝術小品集《汪曾祺:文與畫》
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
劇本京劇《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
京劇《范進中舉》
文集《汪曾祺自選集》《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全集》
❹ 汪曾祺有哪些作品 至少十個
主要作品短篇小說:《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小說集:《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藝術小品集 :《汪曾祺:文與畫》;
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
劇本京劇:《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
京劇:《范進中舉》;
文集:《汪曾祺自選集》(1987年);《汪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說卷》《散文卷》《文論卷》《戲曲劇本卷》1993年,江蘇文藝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共八卷,《小說卷》《散文卷》《戲劇卷》《其他卷》1998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汪曾祺》(共五卷,《說戲》《五味》《談師友》《文與畫》《人間草木》,山東畫報出版社)。
❺ 汪曾祺有哪些作品
汪曾祺作品
作品自選集目錄:
自序 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 七里茶坊
早春(五首) 復仇 雞毛
旅途(八首) 落魄 故里雜記
國子監 雞鴨名家 晚飯花
下水道和孩子 羊舍一夕 珠子燈
果園雜記 看水 釣人的孩子
葡萄月令 王全 職業
翠湖心影 黃油烙餅 八千歲
昆明的雨 異秉 小說三篇
跑警報 受戒 故里三陳
天山行色 歲寒三友 星期天
湘行二記 天鵝之死 曇花·鶴和鬼火
水母、葵·薤 故鄉的食物 大淖記事 金冬心
講用 擬故事兩篇 故人往事
詹大胖子 八月驕陽 安樂居
其它散文作品:端午的鴨蛋
❻ 汪曾祺代表作是什麼
汪曾祺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等。
1、《受戒》
《受戒》是汪曾祺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北京文學》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寫了小和尚明海與農家女小英子之間天真無邪的朦朧愛情,蘊含著對生活、對人生的熱愛,洋溢著人性和人情的歡歌。
2、《大淖記事》
《大淖記事》是汪曾祺以故鄉高郵為背景創作的鄉土系列小說之一,洋溢著和諧清新之美,處處充滿了對健康美麗人性的描繪。
他以優雅散淡的筆觸,靈敏細致地挖掘平民生活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平凡中折射出人生哲理。他的小說從容平淡,給人一種」不可言說的溫愛「,就像一幅幅生動活法的畫,是一個愛與美的世界。
3、《雞鴨名家》
《雞鴨名家》是現代作家汪曾祺早期創作的一篇小說。小說主要寫了余老五和陸長庚兩個風俗人物,表現了作者對大千世界萬物的欣賞,以及對普通人的關心與尊重之情。
《雞鴨名家》寫了兩個風俗人物:余老五,陸鴨。余老五是孵小雞的炕房師傅,每年炕房把大缸糊上泥草,加溫烘孵雞蛋,「下炕」是鄉間盛事,三牲五事,大香大燭,燃放鞭炮,磕頭拜敬祖師菩薩。
4、《異秉》
《異秉》是汪曾祺四十年代創作而在新時期又重新修改發表的短篇小說。作者以簡潔恬靜的筆調描繪 了蘇中小鎮高郵的風土人情,世事雲煙。
刻畫出王二等勤儉謙恭的凡俗人物矜持萎瑣以至於自虐般的生 存狀態。雖然此作一如汪氏其它小說一樣有著彷彿和諧溫存的情致,亦含作家對人物生命形式的審視,是對苦澀人生的悲憫與憂傷。
5、《羊舍一夕》
《羊舍一夕》中作者汪曾祺的精心構思、精妙的文學語言,將四個可愛的農場少年不同的性格、生活命運和一個詩情畫意的羊舍之夜聯系在一起,他創造了人物個性,創造了詩意,創造了美。他的創作如一幀舒展自如的連續的畫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