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短篇小說最高獎項
㈠ 國內四大文學獎及其在文壇的地位是什麼
老舍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當代中國四大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 該獎項是目前國內獎金最高的的文學獎。是一項面向全國的綜合性文學藝術大獎,每三年舉辦一屆,由老舍文藝基金會和北京市文聯共同舉辦。1988年5月成立,老舍文學獎的獎項分別是長篇小說獎、中篇小說獎、散文獎、戲劇劇本獎和青年戲劇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 該獎項是中國第一次設立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只獎勵長篇小說創作。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成立於1982年,每四年評選一次。
魯迅文學獎: 該獎項是為鼓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和評論作品的創作,鼓勵優秀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創立於1986年。1997年,首次評獎工作正式啟動。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每三年評選一次。
曹禺戲劇文學獎: 該獎項是專就優秀的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中國戲劇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創辦於1980年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該獎項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目前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㈡ 我國為短篇小說設置的獎項是什麼呢哪個是最高獎呢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文學界具有最高榮譽的 , 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
魯迅文學獎獎項設置每兩年評選一次,是為鼓勵優秀的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和評論作品的創作,鼓勵優秀的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目前包括以下各獎項:
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全國優秀詩歌獎
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 全國優秀文學理論、文學評論獎
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
老舍文學獎
㈢ 中國四大文學獎的含金量分別是怎麼樣的
中國四大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1、老舍文學獎:
該獎項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的文學獎,主要獎勵北京作者的創作和在京出版和發表的優秀作品,每兩至三年評選一次。獎項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戲劇劇本、電影電視劇和廣播劇。 第三屆新增了新人佳作獎。
2、魯迅文學獎:
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文學獎項,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設立於1996年,全國性的獎項,各單項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四年評選一次魯迅文學獎大獎。
3、茅盾文學獎:
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
4、曹禺戲劇文學獎:
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該獎項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獎,始評於1981年,代表我國戲劇創作最高水準。
(3)中國短篇小說最高獎項擴展閱讀:
魯迅文學獎評選范圍:
1、凡屬評獎年度內在國家批准出版發行的報紙、刊物、出版社發表和出版的上述文學體裁、門類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單篇作品以首次發表的時間為准,書籍以版權頁標明的第一次出版時間為准)。
2、鑒於評選工作的語言限制,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作品,要求以漢文譯作參加評選。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作品,可參加中國作協有關少數民族文學獎項的評獎。
3、詩歌和散文、雜文作品,以出版的詩集、散文、雜文集參評。文學理論和文學評論著述,單篇作品和理論評論專著,均可參評。
4、凡是台灣作家在大陸正式出版的文學作品,都可以參加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和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等4項大獎的評選。
㈣ 中國文學獎主要有哪些,
一、茅盾文學獎(始於1981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單項獎金為1萬元。
二、莊重文文學獎(始於1987年)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三、曹禺戲劇文學獎(始於1994年)
專為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了中國戲劇文學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四、魯迅文學獎(始於1995年)
魯迅文學獎設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作品等七項獎項;每項可評5部作品。
五、姚雪垠文學獎(始於2003年)
姚雪垠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根據著名作家姚雪垠的遺願及捐款設立「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勵基金」,專門獎勵優秀的長篇歷史小說。該獎每四年評選一次。
六、大家·紅河文學獎(始於1995年)
大家·紅河文學獎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大家》雜志社和雲南紅河卷煙廠共同設立。獎金額10萬元人民幣。評選對象為《大家》發表作品的全部作者。每兩年一屆,每屆一獎,每獎一人。
(4)中國短篇小說最高獎項擴展閱讀
茅盾文學獎
1、茅盾文學獎簡介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盡管仍有頗多爭議,但茅盾文學獎依然不失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
自2011年起,由於李嘉誠先生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
2、茅盾文學獎評選范圍
茅盾文學獎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現每四年評選一次,凡在評選年度內公開發表與出版,能體現長篇小說完整藝術構思與創作要求,字數13萬以上的作品,均可參加評選。
評選年度以前發表或出版的,經過時間考驗的優秀之作,在得到評委會不少於半數委員的贊同後,亦可參評;
鑒於評選工作所受的語言限制和各種具體困難,凡是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長篇小說,均要求以漢文的譯本出版後參加評選;同一作者不宜連屆獲獎。
3、茅盾文學獎獎項之最
最年輕獲獎者:1982年古華(40歲);最年老獲獎者:2015年王蒙(81歲);
獲獎次數最多:張潔(兩次);篇幅最長獲獎小說:張煒《你在高原》450萬字;
篇幅最短獲獎小說:古華《芙蓉鎮》16萬字。
㈤ 中國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有沒有郭沫若文學獎呢
一
1981年3月14日,85歲的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步入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茅盾先生在病重之際,留下遺囑,捐出25萬元稿費,設立茅盾文學獎,獎勵作家創作優秀的長篇小說。
茅盾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歷程里,創作了大量的長中短篇小說,和散文、戲劇作品。其中《子夜》《虹》《霜葉紅似二月花》等長篇小說,在茅盾的創作生涯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影響。以茅盾的名字命名一個文學獎,來鼓勵長篇小說創作,是再合適不過了。
雖然郭沫若文藝獎的評選范圍為全國及海外華人藝術界,以中青年藝術家為主要對象,且與山花獎、駿馬獎並稱中國三大專業領域藝術大獎,但從評選、頒獎的實際情況來看,它的評選范圍重在"運用多種文藝形式講述樂山故事、展示樂山形象、傳播樂山聲音",獲獎者也多是樂山市本地文藝創作者,與一個地方性文學獎無異,所以影響力無法與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相提並論。
㈥ 文學作品中最高獎項是什麼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余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政府於同年建立「諾貝爾基金會」,負責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11月19日,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機構瑞典文學院表示,將請外部專家加入現有的文學獎評審委員會,意圖在2018年文學獎因性丑聞停發後重建公眾的信任。
(6)中國短篇小說最高獎項擴展閱讀:
評獎機構
1786年4月5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蘭西學院的模式,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了「瑞典學院」。「瑞典學院」的正名既未掛「皇家」的頭銜。
瑞典文學院限定由18名終身院士組成,最初都是古斯塔夫三世直接聘任的。院士各坐一把有編號的交椅,終生固定不變。
去世院士的缺額由其他院士提名,秘密投票補選,然後經國王批准聘任,公布於眾。由於以往的重點是語言,因此傳統上的院士多為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文學家和作家只是少數,這種情況只到如今才有根本改變。根瑞典學院章程,院士中始終有一名法律界權威。
㈦ 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有哪幾個
根據中國作家網有3個:
1、魯迅文學獎(2010年2月25日修訂)
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魯迅文學獎,是為鼓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的創作,鼓勵優秀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魯迅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2、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2011年2月25日修訂)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3、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2013年1月25日修訂)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旨在鼓勵優秀兒童文學創作,推動兒童文學的繁榮發展,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㈧ 國內著名的文學獎項有哪些
1、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以著名作家茅盾命名的文學獎,1982年茅盾先生把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給了作協,為得就是能夠鼓勵長篇小說的創作,於是這個獎,也就便以茅盾命名。
【獲獎作品】
《將軍吟》 莫應豐 著
《將軍吟》圍繞空軍某兵團司令員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經歷,通過對三個將軍不同命運的描述,控訴了林彪、「四人幫」的罪行,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極其復雜的、尖銳的矛盾斗爭,全盤否定了「文化大革命」運動,表達了人民的願望。
2、老舍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的文學獎,這個獎不同與茅盾文學獎獎,它主要是獎勵在北京創作的作家,別的地方的作家,即使是寫得再好,那麼也是不能夠參評,所以這個獎,還是有著某種局限性。
【獲獎作品】
《蒙面之城》 寧肯 著
《蒙面之城》描寫青年馬格在北京、秦嶺、西藏、深圳的流浪之旅。作者從流浪之旅中演繹了馬格內心的迷茫以及他與現實社會的沖突。
5、莊重文文學獎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獲獎作品】
《我愛小丸子》潘向黎 著
本書由擅長寫故事的年輕作家潘向黎寫的中篇小說。她是屬於婉約唯美一派。有著一份中國式的清淡。在她所營造的悠遠輕渺的意境里,漂浮著的是現代人的迷惘,那是屬於潘向黎特有的既傳統又現代的文字氛圍。
㈨ 急!文學短篇小說類有什麼重要獎項
中國最高獎是魯迅獎。其餘: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獎 ;皇冠大眾小說獎。
國際大獎當屬;歐亨利短篇小說獎 .其餘:阿加莎獎;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
㈩ 世界上比較著名的文學獎項有哪些
1.諾貝爾文學獎。
該獎由瑞典文學院頒發,頒給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比較著名的有獲獎者有馬爾克斯,泰戈爾,羅曼·羅蘭,赫爾曼·黑塞,福克納,海明威,加繆,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奈保爾等。比較著名的作品有《鋼琴教師》《蠅王》《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雪國·千隻鶴·古都》《局外人》《鼠疫》《老人與海》《荒原狼》《我的名字叫紅》《逃離》《所羅門之歌》等。
2.卡夫卡獎
顧名思義,這是為了紀念卡夫卡頒布的文學獎,由捷克布拉格政府與布拉格卡夫卡協會共同主辦,雖然此項文學獎沒有國籍限制,但必須要有一部作品被翻譯成捷克語才能參選。村上春樹曾在2006年獲得過此獎,閻連科是目前唯一獲此獎的中國籍作家。
3.布克獎
英國的布克獎現在已經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壇大獎,布克獎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中國讀者熟悉的奈保爾,伊恩·麥克尤恩都曾獲得過此獎,《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少年pi的奇幻漂流》都曾榜上有名。
中國作家王安憶和蘇童2011年成為首次獲布克國際獎提名的中國作家,2013年閻連科獲得布克國際文學獎提名。但是迄今為止,尚無中國作家獲此獎。
4.普利策小說獎。
普利策小說獎是美國最悠久和最著名的文學獎項之一,曾有很多著名作家獲得過該獎項,包括辛克萊·劉易斯、賽珍珠、海明威、福克納、約翰·史坦貝克、索爾·貝婁、托妮·莫里森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作品包括《純真年代》《飄》《老人與海》《憤怒的葡萄》《殺死一隻知更鳥》等經典名著。
5.直木獎。
日本文學界最高榮譽,每年頒發兩次,得獎對象以大眾作品的中堅作家為主。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宮部美幸、京極夏彥、東野圭吾皆是此獎得主。著名作品有: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野坂昭如的《螢火蟲之墓》、宮部美雪的《理由》、櫻庭一樹的《我的男人》、井上荒野的《切羽》、連城三紀彥的《戀文》、道尾秀介的《月與蟹》等。它的獎金大約是兩萬元人民幣,並不算很高,但作家一旦獲獎,就如黃袍加身,可以依靠這個頭銜輕松換來約稿和極高的報酬,因此也被視為文學青年的進身之階。
6.芥川龍之介獎
俗稱:「芥川獎」。日本文學振興會主辦,以鼓勵新人作家為宗旨。知名作品有:青山七惠《一個人的好天氣》、小川洋子《妊娠月歷》、大江健三郎《飼養》、村上龍《接近無限透明的藍》、吉田修一《公園生活》等。
7.龔古爾文學獎。
法國最重要的文學獎,每年11月頒獎,首次頒獎時間為1903年,獎金為5000法郎。該獎項由19世紀法國作家愛德蒙·德·龔古爾為他早逝的弟弟儒勒·德·龔古爾設立。兩位都是法國自然主義小說方面的代表。除了龔古爾獎以外,龔古爾學院每年還會評選出其它獎項,包含龔古爾詩歌獎、龔古爾首部小說獎。獲獎者代表: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1919年);瑪格麗特·杜拉斯《情人》(1984年);莫迪亞諾《暗鋪街》;米歇爾·圖尼埃 《榿木王》等。
8.都柏林文學獎
成立於1996年,是世界上獎金最高的單一文學獎(得獎者可獲10萬歐元,約14萬美元),只要是英語小說或任何語言有英譯本的小說皆可角逐這個獎項。獲獎者代表:奧爾罕·帕穆克《我的名字叫紅》、赫布蘭德·巴克《上面很安靜》、 阿利斯泰爾·麥克洛德《OPEN經典:沒什麼大不了》。
9.愛倫·坡獎
全世界優秀偵探小說家創設了最具權威的獎項――埃德加·愛倫·坡獎。名字來源於美國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愛倫·坡,獲獎作品由美國偵探作家協會指定成員組成的委員會裁定。獲獎者代表:肯·福萊特《銀行家的情人》、 肯·福萊特《寒鴉行動》、 弗·福賽斯《豺狼的日子》、愛德華·霍克 《不可能犯罪診斷書》。
10.雨果獎。
此雨果非我們熟悉的那位大文豪,而是一位盧森堡裔美國發明家、作家、雜志出版商,他曾出版第一本科幻小說雜志,他在一些描述中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起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所以這項獎是頒發給科幻或奇幻小說的文學獎,《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曾在2001年奪得最佳長篇小說獎。
劉慈欣憑借科幻小說《三體》,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2016年8月21日,郝景芳憑借《北京折疊》摘得中短篇小說獎。
11.茅盾文學獎。
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盡管仍有頗多爭議,但茅盾文學獎依然不失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自2011年起,由於李嘉誠先生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
獲獎者代表:古華《芙蓉鎮》、路遙《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白鹿原》、阿來《塵埃落定》、王安憶《長恨歌》、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麥家《暗算》、畢飛宇《推拿》、莫言《蛙》、金宇澄《繁花》、賈平凹《秦腔》、蘇童《黃雀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