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周秋燕夏妙倩短篇小說

周秋燕夏妙倩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5-10 06:54:11

『壹』 有關於夏天的古詩

1、《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2、《渭川田家》【唐】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3、《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宋】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7、《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8、《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10、《初夏睡起》【宋】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11、《夏日書懷寄道友》【唐】崔塗
達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撓平生。
終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寵辱驚。
峰轉暫無當戶影,雉飛時有隔林聲。
十年惟悟吟詩句,待得中原欲鑄兵。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13、《首夏》【唐】鮑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雖留有餘態,脈脈防憂煎。
幽人惜時節,對此感流年。

14、《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開鎖洞門遠,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葯盛,架引綠蘿長。永日一欹枕,故山雲水鄉。

15、《夏日登鶴岩偶成》【唐】戴叔倫
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
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翱翔。

16、《夏日游暉上人房》【唐】陳子昂
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岩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貳』 ~~懸賞~~~!!誰有"第十一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省一等獎的獲獎名單啊給我發過來~謝謝!!

http://txa.blog.zhyww.cn/archives/2009/20095269919.html
這是地址,你可以自己進去看哦~~
具體的名單:

安 徽
董 青 史婷婷 楊 雲 張迎春 周偉娟 陳文君 王嫣然 張 晶 朱雪琦 王筱鵬

寧映雪 王媛媛 陶曉泓 蔡雲鵬 陳舒芬 胡永舉 徐舒源 汪 媛 劉正慧 李夢珺

陳伏艷 錢楊娟 胡小燕 李文浩 梁 璐 李強強 周娟娟 袁 喆 許開啟 趙 燕

瀋海晨

福 建

蔡振威 尤慧玲 翁婉玲 鄭忠龍 沈雅雲 吳彬彬 歐斯恆 林麗彎 蔡小瑜 范書豪

王鏐艷 祝雨怡

甘 肅

王麗霞 王春珊 高巧玲 孫鼎華 江曉紅 劉智雄 厙偉雲 何武學 郭 健 段佩峰

吳青雲 趙毅尊 車寶強 劉項宇 李亞麗 焦江紅 張 鵬 高尚麗 李 雅 曹 慧

石曉巍 郭紅霞 王文亮 彭秋楠 楊啟謨 張兆弘 吳 瑕 黃 強 張孿博 祁鵬衛

李琸瑋 呂林紅 白 寬 張芳芳 王玉婷 張 霞 馮文童 李玉強 何 梅 魯文龍

李 范 董有軍 李喜梅 田國賢 楊文娟 王 霞 張潤梅 徐玉梅 姚忠輝 於翠花

張才元

廣 東

侯超凡 鍾碧霞 王曉舒 林景業 梁土霸 蔡國蘇 張思敏 鄭芝華 陳永霞 譚小瑩

趙明昊 麥巧兒 鄧嘉慧 吳婉君 李博陽 方舒寧 劉健瑜 陳月葵 梁玲湘 洪燕桃

莫美瑤 陳玲玉 佘欣宜 羅艷紅 羅冠函 陳淑冰 蘇淑儀 鍾文娟 蔣聰聰 駱靖妍

黃曉敏 胡佩宜 戴月亮 袁夢瑤 袁依楣 賴 敏 李若夢 於佳音 許傑輝 廖永福

李明霖 羅 敏 馬清媚 楊穎思 陳勉君 凌曉麗 陳思羽 戴景林 董天棟 梁俊鵬

蔡香香 李相儀 汪海霞 梁艷媚 陳 茜 李東衛 楊景程 劉宇靈 吳麗宏 徐禮治

陳小藝 潘斯琴 李典洋 葉啟妍 凌 璇 張好佳 周 舟 伍穎波 吳宇昕 賈子玉

吉拉俄姆?圖爾蕊 文慈孝 呂雅傑 馬丹霞 李 暉 劉夢雨 吳凱華 趙 特 葉小芬

王 代 吳夢敏 劉司儀 林穎懿 鍾永鳴 李珍發 陳穎欣 梁海麗 黃明慧 張斯柯

李燕玲 冼美余 易曉舒 蔡碧海 勞仙詩 黃 堯 陳南山 李啟源 吳 倩 肖文倩

歐 洋 田粵皖 李 晶

廣 西

羅海桃 黃 帥 黃曉巧 周比利 黃紫絢 趙 婷 陸麗娟 楊雲慶 韋 瑩 黃丹芸

隆 波 鄧 海 黃知然 韋 薇 黃琨嵐 吳筱香 金 端 廖梓亮 周惠敏 蔣佳卓

陳 婷 雷 婷 廖毅雯 農 建

貴 州

馮 旭 楊 瞾 高小娟 趙小敏 鄧 暢 梁 敏 張漢文 許 街 曠 昕 饒江霞

陳 美 唐定穩 宋移海 蒙燕昀 周忠霞 唐源源 鄭佳婷 唐玉潔 鄧利軍 徐 艷

塗 鵬 鄧 凱 邱成蓮 邱 萍 陳 艷 周遠華 李 勝 查方成 安 穩 李昉卿

彭建義

海 南

陳志遠

河 北

王新悅 王玲玉 袁 泉 張雅楠 陳 雲 尹 哲 徐婧宜 張 馨 王紹涵 焦婧玥

李倩門 黃海英 姚子奇 高 原 馬飛越 白乙靜 李新陽 趙超帝 楊 博 邢婧雯

李博宇 劉佳佳 馮小雙 邢建朝 王亞洲 江 天 韓 瑞 朱 鑫 陳曉成 段紅雪

劉維超 白雪傑 杜丹丹 任永紅 楊翠飛 許永利 青麗偉 孫曉璇 馬月歡 豆世超

徐力輝 趙 妮 張萌楠 楊 佳 付東敏 張 勺 鄭晶晶 連佩佩 韓洋洋 魏梓榮

劉文月 王雅丹 張方萍 鄒秋燕 何允祥 楊 曦 胡曉旭 趙舒怡 張 一 高 星

封潔軒 許 可 董禕瑋 郭譯萍 王翠翠 郭曉楠 王亞肖 李亞亭 李利梅 劉培松

宋利娜 李家慷 李建新 劉春楊 劉琛琛 郭彥敏 郭曉雯 劉 博 李思宇 魏 爽

李 偉 王旭達 武麗霞

河 南

劉倩倩 姚方珂 李蘭蘭 鍾科代 李 哲 王偉傑 江 軒 李慶文 馬國瑞 文 瑞

董晉瑜 張夢歌 王晶晶 張龍超 許 悅 李婷婷 庫安果 賈曉博 趙 欣 王紅敏

許文亮 劉 歡 張利利 肖芳芳 胡廣濤 李月華 軒海艷 楊 華 吳曉涵 郝夢傑

張格格 高天芮 楊進華 原 琦 王志傑 程維嘉 潘曉瑞 陳瑞琪 朱秋鈺 譚 暢

呂卓然 向小雨 魏 敏 秦 婧 代澤芳 宋 瀟 孔 皓 路 暢 馬田園 馬曉寧

蔡蓉蓉 谷陛達 朱凌子 王笑宇 胡笑妍 李豆豆 王鳳梅 秦佩佩 庄超凡

黑龍江

張尚志 張天嬌 姜佳良 毛維彤 劉 鑫 吳司楠 丁 璐 侯麗燕 王雨婷 牛嵩迪

張碧涵 卜丹丹 王豐博 尤 然 丁曉炎 於華英惠 徐筱鐸 李 想 劉雪萌 滕鑫

李 享 韓 奕 李天舒 谷思成 高 嵐 藺 穎 崔智洋 高 月 潘愛雲 劉一丁

李海霞 李天澤 劉 焜 侯丹丹 宮宇婷 柳雨晨 姜偉紅 徐 研 陳曉寧 楊 燦

武增煥

湖 北

彭雅寧 夏燕芬 夏 傑 張 珂 劉白雪 韓 偉 戴 芳 虞雨玲 劉 莎 戴夢露

羅 露 查 媛 姜 霞 李 楊 柳漢維 熊穎紫 孟 彬 可曉翠

湖 南

李小凡 楊盛斌 王宇晗 吳雅嫻 莫 英 雷翰岳 田雨恩 羅 璐 劉慧敏 呂 薇

呂羚菲 唐 微 胡幼平 賀亞蘭 魯榮俊 楊利萍 肖淑梅 匡 俊 蔣春仙 唐飛鴻

謝 羅 袁傲霜 易芳茜予 彭 鑫 趙夢潔 何雨晴 白丹 劉含露 易佳琪 周夢潔

孔如月 陳 亭 陳瑞芳 陳 元 張 明 黃謝文 汪 微

吉 林

孟丹丹 夏禹琳 朱佳楠 劉安琪 劉玉奇 林 森 萬 瑤 周家舟 楊春婷 孫笑宇

江 蘇

沈 穎 高 雅 方 芳 祝 雨 張宇暘 姜 偉 沙佳儀 丁超華 韋國玲 徐 婷

黃丹丹 夢 海 李路明 姚啟華 周季進 徐丹丹 過 暢 馬羽墨 王蓓蓓 馬 麗

施澤嫻 顧翔宇 蘇 陽 曹 穎 周 穎 朱 鴿 陸 蘭 王 程 王 鵬 孫靜逸

蔣羽佳 魏 巍 鄒聖茜 朱 姝 李淼蕾 王 焱 黃 丹 施倩雯 姚慧蓉 萬錦文

田 旭 張至鎧 楊凌子 陳洲一 耿 夷 卞志鵬 徐建偉 繆冬妮 蔣 軻 錢嘉煒

曹軼群 徐悅霞 張馨月 熊 祺 崔雲玲 於 婷 王歡歡 左丹丹 樊津津 徐同高

李文兵 張 良 邵新彥 曹曉林 曹智傑 徐 鼎 溫 雅 俞 媛 卜娟娟 王紫璇

韓金晶 王丹丹 陳琪琪 虞向慧 陳雅琪 李靜韻 潘 瀅 朱南蓓 朱符潔 朱勝弘

黃夢蝶 徐 君 劉紅梅 張榮榮 劉楚瑜 吳玉玲 劉 曦 張引弦 武子悅 李孝媛

居小林 李小雪 金曉月 秦 瑋 李凌霄 李媛媛 徐 君 毛潔雲 周夢玲 王 智

石 磊 李 學 劉一鳴 祝 宸 趙冬月 賀雪蒙 焦劉華

江 西

吉晨欣 潘 晶 彭 傑 易 歡 張 麗 柳玉萍 王 琦 石全華 孟芳芳 舒 婷

饒天麟 楊紫雲 董安琪 王 穎 惠婷婷 劉宏濤 梅 丹 扈雪晗 錢謹依 付玉玉

吳起逸 石媛鳳 謝瑤瑤 吳利楠 李 婷 冷春嬌 張朝敏 林 勇 王喜喜 周三娟

萬燕玲 鄭穎娥 龔文慶 方雙燕 朱子秀 賈 倩 甘歡民 冷憂恪 徐四鳳 范天紅

黃小可 黎雪峰 李 想 王 瑞 徐子遙 唐子蒙 周凱霞 孫芸芸 張莉娜 鍾美希

於少英 方 運 梁京閩 易百圓 周 琦 陳天然 朱 盼 周美琴 吳冬花 金 秀

劉海強

遼 寧

楊春莉 趙思博 王婷婷 馬 薔 劉宇寧 李秀桐 吳 迪 郭子韻 王 超 張莎莎

譚國劍 曲佳男 周 陽 張荷婷 李 燦 季彥晗 劉 倩 劉 婧 華 歡 曹璨璨

梁百合 張天舒 曹旖旎 李宛秋 劉芳君 魏子婷 李中治 劉佩瑤 楊春燕 李雅文

王安琪 劉俊舒 王 昱 徐凱佳 連 通 趙欣鵬 邊 益 剛 瑩 張舒同 邵 舒

張俊楊 吳 迪 王 鸞 原 璐 聶廣鵬 耿浩然 胡慧心 徐明輝 李 光 張何雙

張瑋琦 李佳宇 張 婷 郭文琳 崔 瑋 郭 航 張嘉藝 魯詩語 徐博文 劉 瑜

隋銘至 許文倩 羅雅方 李星辰 金若羲 包智超 王冠群 劉珍芝 趙月君 王元博

王俊翔 田 園 於傑茹 單雅晨 劉大琳 劉 丹 孫靜怡 柳 迪 姜美羨 翟天禕

白景澤 段炎志 王景哲 王君慧 安柄慧 徐 欣 王 威 周丹丹 唐榮嘉 王 濤

秦 勝 張佳妮 袁長姣 扈藝馨 楊永斌 孫昌吉 趙安琪 李 雪 隋超然 王佳慧

劉斯琪 方 艷 黃楷淋 趙若梅 陳曉晶 孫世童 畢 然 汲 楠 高 雪 馬志丹

鄭思邈 周斯雅 李宸旭 張 寧 宋方庚 董兆辰 耿晟智 井 淼 劉子宇 周小舒

張 航 賈 興 於添玥 張迪揚 齊羽嘉 楊 琳 祝櫻慧 侯蒙蒙 趙夢含 楊 帆

胡姍姍 彭 宏 孫 佳 尹海旭 李 陽 張 寅 石佳宇 鮑 雨 溫思璐 高 猛

楊 琳 趙 睿 高海惠 張 倩 郝 丹 楊婷婷 李 姣 何 川 王詩慧 林 可

趙小丹 王 禕 劉美彤 孟 璐 劉婧姝 李 婷 常 禕 趙雪初 李 佳 汪汨涵

陳美含 荊欣雨 遲圓圓 劉凱強 唐里薇 宋曉偉 李思博 李林瀟 譚植天 張楚晨

李思涵 李 揚 馬 蘭 佟 晟 岳 圓 許明慧 王賓駱 郭仁傑 鮑 寧 左 川

高聚聰 董瑛琦 吳岳峰 姜 楠 劉芷岑 楊 芷 佟 森 王 興 山 楓 孫 沖

呂 琳 陳雨晴 李曉飛 馬 賽 方 舒 朱穎慧 孫詩萌 付東雪 王 聰 馬美晨

內蒙古

孫花蕾 安治政 孫玉潔 康樂同 常昊宇 高 燕 管思博 苟雅琴 尹舒菲 李 冉

王 嬌 李 程 劉 暢 魯瀅瀅 張文麗 許志強 張曉菲 范 敏 朱坤彥 郭雅榮

王 晶 周雨佳 孫茗惠 姚樂樂 程曉陽 賀曉荷 王 超 魯 靜 郝 青 郭子榮

岳 楓 劉良波 張玉波 劉鵬陽 李曉旭 王笑芳 張 也 黃 靜 梁健頔 朱 萌

趙清華 朱涇涵 石艷閣 韓海超 李志華 張曉強 於 靜 王彥博 王小卉 魏麗穎

張 鑫 張 博 湛宏運 萬 君 李志穎 夢慶冉 謝守琦 曲國全 王殷賓 仝 軒

王聞新 吳 嶠 朱宇奇 劉可心 王文婧 陳 琦 張媛媛 王 佳 董洛含 楊 騰

余曉紅 張珂然 劉 璐 朱美薇 陳雪茹 劉雲龍 鄭學敏 李新新 趙樂銘 郝何慧

姚雨彤 尹冬雪 王 強

寧 夏

李 媫 王占濤 雙 昊 方 婷 李文葆 高婷婷 孫佳星 董 沁 陳弘毅 王 晨

青 海

徐青龍 張 楠 吳艷超

山 東

房曉蕾 張 玲 宋麗娟 程 銘 文婧誼 宋德昆 張 旭 張春雷 郭冰潔 時文娟

魯 函 張雨萌 劉 洋 宋 娟 王 穎 姜凱旋 張 雨 劉文悅 高婉麗 顧 鑫

劉海恆 王秀蘭 王曉蕾 王麗萍 夏 凡 時 政 張 奇 王 坤 成潤澤 馬毓晨

侯 健 於少中 李 健 夏鵬軍 張晶晶 董智超 李重東 趙 偉 盧玉鵬 竇聖乾

鄧金易 展菲菲 張 曼 劉夢瑤 陸 昱 楊興儒 苗潤譯 梁琰皎 劉潔瓊 馬安琪

李巍巍 張健健 吳 鑫 魏翠翠 毛林楓

山 西

劉雲龍 陳文豪 馬聰聰 楊方正 韓林麟 秦洋怡 郝海銳 胡晶晶 岳馨怡 趙國強

雷文龍 米麗晶 劉素榮 許倩倩 鮑麗娜 成藝敏 穆 一 陳 超 李 科 李妍妍

殷商啟 李 佳 張 珂 崔秦潞 李雪雁 戴睿狄 趙 彤 張雅林 蘆 惠 馬 麗

申澤坤 程 燦 鄧 傑 王文靖 韓 芳 臧 博 趙益斕 潘雲婷 張家慶 賈宇琦

雷 瑾 邢 琪 張淑敏 郭曼玉 馮 藝 姬振嘉 王 彬 李 敏 張 婕 宋 勰

路旭婷 高 也 王虹宇 劉芳晴 閆乃暢 常笑菲 楊 眾 王子璇 陳韶傑 衛 巍

李菁華 趙宸玢 劉睿峰 蔡珵群 李 娜 張 凡 鄭沛琪 劉 丹 張翰林 劉國強

宋苗苗 聶 琦

陝 西

李 媛 張琪悅 秦 祺 劉致良 暴海新 殷藝格 魏寶輝 鄭紅娟 王瑾瑜 楊 帆

侯倩倩 王小雨 苟小梅 梁 卓 張小康 周偉東 趙 青 蹇 閱 岳 娟 胡 瀟

楚 河 田 野 賈亞敏 宋 蕾 郝 歡 楊柳新 高 品 梁 瀟 王路羽 牧 瑤

劉 鏈 李 航 陳卓群 任亞男 王藝霖 牛 玥 彭 敏 夏 鋒 李 萍 劉婧姝

許 影 朱泊霖 焦 捷 王柚熙 張芳芳 王小艷 郭 睿 曹夢怡 王 珍 高 瑞

李若楠 白 楊 牛世紅 劉 娜 孫冰雨 折玲麗 邊小琴 賀 茜 田宏為 惠凱玥

曹 磊

上 海

胡鍾文

四 川

李 潔 武竟韜 張東屹 崔小陽 王靈燁 楊林林 姚芬芳 陳思羽 蔣佳睿 李 星

張 穎 劉 佳 唐 雙 朱東陽 李 昕 陶婓然 潘劍波 胡黎俐 張可昕

天 津

王萌萌 張書晗 張靜思 楊柯鋅 楊麗瀟 劉博超 史樂陶 李 迎 司建麗

新 疆

王婷婷 蔣小龍 張立芳 胡博君 肖文文 任良彪 李禕飛 陳 堯 牛麗薇 曹曉溪

黃 娣 王蔚霞 柴雲博 王 亮 包雪蓮 朱巧奕 趙 彬 李璐瑜 王博雅 王 丹

穆 瀾 陳文娟 趙瑞婷 魏晶晶 王 敏 其力木格 石昕蓉 葛萌萌 敖登高娃

雲 南

黃志鳳 官昀菲 羅玉傑 丁仕梅 楊榮平 劉曉莎 楊 淼 王翠玉 李紅英 黃澤龍

趙 偉 董曉玲 楊國芬 李曉元 陳燕薇 趙 蓉 秦賓雨 高 嫄 朱桂麗 楊丹妮

李玥婧 佘 靚 岑 鋮 趙 翎 高宇佳 彭敉賢 宋珊珊 馬 琛 劉進萍 潘卓琳

朱裕蕾 李 嫻 陳六福 吳欣然 周立豪 官敏琪 解後松 戴 瑞 楊大萍 歐 潔

謝宗余 李勐仙 周蓓蓓 肖文娟 陳 微 徐春馨 鄧星辰 敬雨亭 王妍婧 芳榮菲菲

李文婷 肖 璠 馬明璨 李蔚源 李 贇 荀 珣 楊麗姣 庄 娜 蒲曉芳 周曉娟

王晶晶 時 髦 楊權麗 王俊鵬 李亞梅 劉彥林 李雲鵬 張桂蓮 陳 雨 馬紅忠

王 猛 李玲艷 王 堯 陸 彭 李 珂 李 莎 楚亞楠 戴雨桐 趙有璐 蔣 瀟

張申龍 劉武強 錢欣欣 李 潔 李碧瑩

浙 江

吳丹靜 張依靜 趙 琪 王春燕 陸 青 陳佳納 甘佳蕊 錢秋瑜 戴佳娜 蔣喆俧

徐妍歆 洪伊靜 吳驍俊 徐丹荔 曹 瑛 顧津津 李 苗 董雨華 樓歆歆 陳超穎

王鄭晨 梁 鶯 李慧倩 魯佳英 曹敏憶 史慧萍 王一蕊 夏妤婕 沈夢圓 金霞娟

張思婷 王浥沁 金 鼎 沈佳燕 陳繼豪 程樂雲 陳 婷 徐夢恬 盧高瑋 顧東芳

金燕琴 黃利芳 錢加安 周星馳 吳天宇 喻宏偉 鈕雪婷 葉 濤 楊慧婷 徐慧慧

徐玉婷 許委娟 陳玥婷 江立斌 姚佳紅 高 翔 汪 簡 高智萍 鄭雪翔 王欣燕

陳玲燕 曹智華 肖 敏 金 貝 甘 婷 楊 菁 何金晶 吳衛兵 撒獻剛 楊黎圓

胡健雄 馬 園 萬 奕 張馨怡 李 源 舒敏強 曹鳳娟 靳佳妮 楊 敏 夏碧雲

方麗莉 黃曉雯 鍾嘉妮 孔 佩 徐夢婷 孫 毓 徐 弘 姜珍妮 呂衣伊 徐駿寧

雷春曉 袁沈甜 陳 穎 曹麗卿 周邵寧娜 張梵迪 徐佳靜 陳瑛 李 娜 楊碧韻

朱力穎 陳佳紅 馬雨嬌 吳東旭 周琴琴 陸 濤 丁夢詩 宋曉燕 徐亞倩 孟葉萍

施蘇虹 魯克琴 陳旻洋 錢哂衲 秦 娟 樊苗艷 諸曉慶 宋佳婧 張 琴 李冰清

許超群 馬依娜 錢秀敏 沈敏麗 金 勇 王樂穎 徐燕丹 周佳圓 嚴 帥 謝益唯

陳 喻 張禎妮 齊鈺萍 高立英 傅燕櫻 王觀松 邱露茜 朱佳煥 朱勤勤 鮑 安

郟浛辰 黃帥可 張詩田 孫竣利 葛亞琦 王之一 金佳妮 姚 星 王瑤伊 牟璽蓉

蘇佳依 張熙遠 鮑佳凝 管瀅瀅 蔣 媛 王 璨 張婉婉 顧蔡毓 宋佳瑜 楊佳佳

潘翹楚 沈 曉 沈根花 張楓艷 周 群 朱曉霞 陸莉嬌 范冬梅 徐 丹 周亞美

馬玲玉 徐敏民 梁澤芳 俞媛媛 季 媚 王 丹 強沈潔 何娟琴 劉 莉 沈秋江

王 林

重 慶

黃泓傑 夏蕭蕭 廖丹蕾

『叄』 夏天古詩10首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還有: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寧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綠蔭生晝靜,孤花表春余。(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沈翟〔加右耳刀〕期《夏晚寓直省中》)
殘暑蟬催盡,新秋燕帶來。(白居易《宴散》)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徽涼。(杜甫《夏夜嘆》)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西涼,開軒卧閑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賈〔合字下一橫兩豎〕《孟夏》)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蔭幽草勝花時。(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有約》)
紛紛紅紫己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陸游《初夏絕句》)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韓愈《送劉師服》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郭熙《山川訓》)

「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是無名氏寫的:)
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回答者:yousite - 助理 二級 4-5 16:28
夏夜嘆
回答者:隨風飄過的少年 - 試用期 一級 4-15 18:10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釣魚灣
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
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
荷動知魚散。

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唐代詩人高駢
《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宋代詩人王令
《暑旱苦熱》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
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宋代詩人秦觀
《納涼》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
《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宋代詩人蘇舜欽
《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南宋詩人陸游
《幽居初夏》: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肆』 父親王俊立,母親周秋燕 女孩 寶寶11年11月20號凌晨4點55分出生求大師賜名 先謝謝了 問題補充: …

王梓晗 挺好聽的

『伍』 夏天的句子

1.空中沒有一絲雲,頭頂上一輪烈日,沒有一點風,一切樹木都無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裡。
2.太陽剛一出頭,地上像已著了火。
3.天氣是那樣炎熱,彷彿一點星火就會引起爆炸似的。
4.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籠一樣,熱得使人喘不過氣來。
5.走在路上,迎面的風似熱浪撲來。
6.大清早,蟬就高聲大叫,告訴人們又一個火熱的日子開始了。
7.夏日炎炎,小鳥不知躲藏到什麼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著頭;小狗熱得吐出舌頭不停地喘氣。
8.知了不住地在枝頭發著令人煩躁地叫聲,像是在替烈日吶喊助威。
9.夏天,草木特別茂盛,冬青樹的葉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樹枝繁葉茂,給人們撐起了一片濃濃的綠陰。
10.夏日裡,清清的小河成了孩子們避暑的好去處,你看,他們在水中嬉鬧著,一會兒打水仗,一會兒扎猛子摸魚,玩得十分開心。
11.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爐,把大地烤得發燙,就連空氣也是熱烘烘的,人一動就渾身冒汗。
12.水牛早就躲到了池塘里,整個身子埋在了池水中,只露出一個頭在水面上透氣。
初夏
初夏是美的,那是有別於艷陽春的另一種美。如果說春天的美美在百卉爭妍,初夏的美就美在萬類競綠。該用什麼詞來簡括初夏的景色呢?「綠肥紅瘦」?不,那寫的是暮春花事;「綠暗紅稀」——這才差不離!「綠」而「暗」,形容綠的濃重;「紅」而「稀」,可見芳華漸漸褪了,但還不是絕無。在哪兒呢?我放眼向四周搜索,哎,找到了,田溝邊那叢野薔薇,不正星星點點地開著幾朵小紅花么?但那紅色似乎很淡,淡得近乎寂寞,尤其是映襯在周圍的濃綠之中,更顯得,「晚花酣暈淺」。再看那綠,卻是層層疊疊,無邊無涯,綠得沉,綠得酣,綠得觸目生涼,綠得照人如濯,一時凝望出神,彷彿整個天空都被染綠了呢。
陳一凡《初夏》

田野里的麥子,在不知不覺間由青色而變成枯黃,使一片原野頓換了一副面目。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穀鳥的叫聲,這是告訴我們「春已歸去」而是初夏四月的季節了。
沈從文《悵惘》
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兒里跳動著來了。……街上高楊樹的葉子在陽光底下一動一動的放著一層綠光,樓上的藍天四圍掛著一層似霧非霧的白氣;這層綠光和白氣叫人覺著心裡非常的痛快,可是有一點發燥。
老舍《二馬》
初夏的早晨,東涌村籠罩著薄薄的微霧。太陽沒有出來,珠江河上吹來的暖風,帶著潮濕的涼意。木棉花開過了,桃花開過了,雪豆花和各種色澤的菜花,都開過了,東涌村外的平坦的田疇,青青欲滴的軟柔柔的稻苗,蒼蒼翠翠的叢叢蕉葉,在風中搖曳,呈現了一片生意。
陳殘雲《香飄四季》

路旁遮陰的鑽天楊,田野上一望無垠的葡萄架……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綉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絢麗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叢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苦地飛來又飛去……
從維熙《獻給醫生的玫瑰花》
以前我們距離夏季旅行的日期還有一年,然後相離一個月,然後相差一天。什麼都改變不了,阻止不了,也無法催促的時光,終於帶來了六月和夏至以及我們旅程的開始。現在我們轉向西走了。我們將長滿樹林的緬因州和白山,它們那種往昔的、舊時的優雅氣派掉在後面。我們正越過維蒙特州北部,食米鳥從有金鳳花和野燕子花點綴的芊芊草地上,在陽光里跳躍。
初夏的樹液,在我們周圍各處,在野草和葯草,在矮灌木和高樹里正在看不出的流動。樹液經過環繞葉和莖的幾萬英里微細通道。我們在想像中竭力摹想這一切會造成多麼煙波浩渺的一片大湖,多麼江流滔滔的一條大江。
(美)艾溫·威·蒂爾《夏遊記趣》

仲夏
這是一年中正當夏季轉折點的時節,那時節,本年的收獲已經確定,人已開始考慮來年的播種,而且馬上要著手刈草了;那時節,黑麥通通結了穗,雖然那穗還沒有長滿,還是輕飄飄的,一片淺綠色的麥浪在風中波動;那時節,綠色的燕麥,和四處散布著的一簇簇的黃色的草一道,參差不齊地伸出在播種遲了的田野上;那時節,早種的蕎麥已經發芽,蓋沒了地面;那時節,被家畜踐踏得像石頭一樣堅硬的休耕地已經翻耕了一半,僅僅殘留下沒有被翻耕過的小路;那時節,堆積在田裡的干糞堆在日落時發散出和綉線菊混合的氣味;在低地上河旁的草原像一片大海似地伸展看,等待著鐮刀,在那草原上黑魆魆地四處堆積著被割除了的酸模草的莖稈。
(俄)列·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盛夏
晴空萬里,天上沒有一絲雲彩,太陽把地面烤得滾燙滾燙;一陣南風刮來,從地上捲起一股熱浪,火燒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雜草抵不住太陽的爆曬,葉子都捲成個細條了。每當午後,人們總是特別容易感到疲倦,就像剛睡醒似的,昏昏沉沉不想動彈。連林子里的小鳥,也都張著嘴巴歇在樹上,懶得再飛出去覓食了。 金敬邁《歐陽海之歌》

盛夏的太陽照在沉雄的函谷關頭,屋脊上的鰲魚和關門洞口上的朝陽雙鳳都好像在喘息一樣。
關外有幾株白楊,肥厚的大葉在空中翻作白灼的光輝。無數的鳴蟬正在力竭聲嘶地苦叫。
遍體如焚的大地之上,只在這些白楊樹下殘留著一段陰影了。
郭沫若《柱下史入關》
桉樹的綠葉婆娑搖擺,成熟的稻田一片金黃,偶爾出現一片芋田,那顏色又綠得像要滴下油來;有時路旁又出現幾株荔枝,累累的果子正在蟬聲中逐漸發紅。好一幅色采濃烈的盛夏圖畫!
秦牧《賭賽》
八月的驕陽像張火傘,中午,天空亮得耀眼,好像一大張燒燙了的白馬口鐵板。路邊垂柳的細枝一動不動,樹影縮成了一團,蒙著一層塵土的葉子都蔫蔫地打卷了。柏油路面也被曬得軟軟的,向遠方望去,寂靜無人的馬路上,似乎有一片透明的蒸氣在升騰。
王新紀《魂兮歸來》

首善之區的西城的一條馬路上,這時候什麼擾攘也沒有。火焰焰的太陽雖然還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彷彿已是閃爍地生光;酷熱滿和在空氣裡面,到處發揮著盛夏的威力。許多狗都托出舌頭來,連樹上的烏老鴉也張著嘴喘氣,——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遠處隱隱有兩個銅盞相擊的聲音,使人憶起酸梅湯,依稀感到涼意,可是那懶懶的單調的金屬音的間作,卻使那寂靜更具深遠了。
魯迅《示眾》
盛夏的天氣,烈火般的陽光,掃盡清晨晶瑩的露珠,統御著宇宙一直到黃昏後,這是怎樣沉重悶人的時光啊!人們在這種的壓迫下,懶洋洋的像是失去了活躍的生命力,尤其午後那更是可怕的蒸悶;馬路上躺著的小石塊發出孜孜的響聲,和炙人腳心的灼熱。在這個時候,那所小園子里,垂了頭的蝴蝶蘭和帶著醺醉的紅色的小玫瑰;都為了那嚇人的光和熱露出倦怠的姿態來,只有那些深藏葉蔓中的金銀藤,卻開得十分茂盛。當一陣夏天的悶風,從那裡穿過時,便把那些濃厚的葯香,吹進對著院子開著的門里來。
蘆隱《象牙戒指》

這一年的夏天,天氣特別熱,我們溪嶺鄉雖說是個山鄉,白天也悶熱得叫人受不了,你渾身脫個精光,只穿條短褲,汗水還是直淌。要到傍晚太陽落了山,方才有風打北干山那邊吹來,涼颼颼的,夾著苦艾和松樹脂的氣息。
任大霖《蟋蟀》
兩星期以來,不曾下過一滴雨;乳白色的輕霧彌漫在空氣里,籠罩著遠處的林木;從那裡,散發著燃燒似的氣息。許多灰暗的、輪廓朦朧的雲片,悠閑地浮在蒼藍的天上,緩緩地爬了過去;強勁的枯風不斷吹拂著,但不能驅走暑熱。
(俄)屠格涅夫《貴族之家》
七月已經過去了,跟著來到的是「暑月」,這彷彿是自然一方面,看著塔布籬廠里的情人那樣熱烈,特為和他們斗勝爭強似的。這塊地方上的空氣,在春天和初夏的時候,本來非常清新,現在卻變得停滯不動,使人困懶了。濃厚的氣息老壓在他們上面;正午的時候,一片大地好像都昏昏暈去。草原上較高的山坡,都叫跟衣索比亞那樣一樣地灼熱的太陽曬成黃色,不過這里水聲淙淙的地方,卻還有鮮明青綠的草色。
(英)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夏末
太陽透過榆樹的密密層層的葉子,把陽光的圓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風刮來了新的麥子的香氣和蒿草的氣息。北滿的夏末初秋是漂亮的季節,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天氣不涼,也不頂熱,地里還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周立波《暴風驟雨》
風暴一停,黃塵歇在大地上。枯黃的沙岡子,像一條死龍似的,橫卧在草原里。夏末的太陽,從一塊青石板似的薄雲後一露頭,就像從空中拋下無數火球,滾落在草原上,幾乎將草原上的一切都燒焦了。河邊的楊柳,垂著葉子,低著梢頭。才盛開的野菊花,也皺捲起花瓣,萎縮在綠草下。熱,熱得人們幾乎喘不過氣來。
沙岡子彷彿都要冒起火來。沙坡上,那牧羊的小夥子,孤獨地向上爬著。他爬了一會兒,坐起來喘口氣,又繼續爬。他的赤腳蹬著燙人的沙土,爬上了沙岡頂。被他蹬過的沙土像一道河水的細流,發出低沉的「撒撒」聲,流到岡下。
烏蘭巴干《草原烽火》

夏天的瓢潑大雨之後,漫步在田間真是神清氣爽。池塘里的青蛙叫個不停,伴著知了的小曲,煩惱早已煙消雲散。

『陸』 誰能給我一個夏天的古詩,必需要書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寧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綠蔭生晝靜,孤花表春余。(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沈翟〔加右耳刀〕期《夏晚寓直省中》)
殘暑蟬催盡,新秋燕帶來。(白居易《宴散》)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徽涼。(杜甫《夏夜嘆》)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西涼,開軒卧閑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賈〔合字下一橫兩豎〕《孟夏》)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蔭幽草勝花時。(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有約》)
紛紛紅紫己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陸游《初夏絕句》)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韓愈《送劉師服》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郭熙《山川訓》)

「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是無名氏寫的:)
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柒』 有關《夏天》的古詩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還有: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寧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綠蔭生晝靜,孤花表春余。(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沈翟〔加右耳刀〕期《夏晚寓直省中》)
殘暑蟬催盡,新秋燕帶來。(白居易《宴散》)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徽涼。(杜甫《夏夜嘆》)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西涼,開軒卧閑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賈〔合字下一橫兩豎〕《孟夏》)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蔭幽草勝花時。(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有約》)
紛紛紅紫己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陸游《初夏絕句》)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韓愈《送劉師服》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郭熙《山川訓》)

「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是無名氏寫的:)
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回答者:yousite - 助理 二級 4-5 16:28
夏夜嘆
回答者:隨風飄過的少年 - 試用期 一級 4-15 18:10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釣魚灣
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
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
荷動知魚散。

『捌』 夏天的古詩有哪些、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夏頌——納清風台榭開懷,傍流水亭軒賞心。
夏初——槐柳成陰雨洗塵,櫻桃乳酪並嘗新。
夏熱——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夏景——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夏水——澗影見藤竹,潭香聞芰荷。
夏夜——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夏雨——風聲撼山翻怒濤,雨點飛空射強弩。
夏花——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夏蟬——垂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夏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夏節——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桂綠雲鬟。

夏思——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夏遊——松風澗水雜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唐代詩人高駢《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宋代詩人王令《暑旱苦熱》: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宋代詩人秦觀《納涼》: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夏夜追涼》: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宋代詩人蘇舜欽《夏意》: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南京
南宋詩人陸游《幽居初夏》: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玖』 誰能給我點關於夏天的詩或者文章要名家的

望湖樓醉書五絕——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關於夏天的古詩很多,以上是我最喜歡的一首。

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比較常見。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釣魚灣
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
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
荷動知魚散。

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2、《渭川田家》【唐】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3、《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宋】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7、《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8、《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10、《初夏睡起》【宋】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11、《夏日書懷寄道友》【唐】崔塗
達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撓平生。
終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寵辱驚。
峰轉暫無當戶影,雉飛時有隔林聲。
十年惟悟吟詩句,待得中原欲鑄兵。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13、《首夏》【唐】鮑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雖留有餘態,脈脈防憂煎。
幽人惜時節,對此感流年。

14、《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開鎖洞門遠,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葯盛,架引綠蘿長。永日一欹枕,故山雲水鄉。

15、《夏日登鶴岩偶成》【唐】戴叔倫
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
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翱翔。

16、《夏日游暉上人房》【唐】陳子昂
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
對戶池光亂,交軒岩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釣魚灣
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
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
荷動知魚散。

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唐代詩人高駢《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宋代詩人王令《暑旱苦熱》: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宋代詩人秦觀《納涼》: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夏夜追涼》: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宋代詩人蘇舜欽《夏意》: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南京
南宋詩人陸游《幽居初夏》: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晚晴》【唐】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還有: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寧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綠蔭生晝靜,孤花表春余。(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沈翟〔加右耳刀〕期《夏晚寓直省中》)
殘暑蟬催盡,新秋燕帶來。(白居易《宴散》)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徽涼。(杜甫《夏夜嘆》)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西涼,開軒卧閑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賈〔合字下一橫兩豎〕《孟夏》)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蔭幽草勝花時。(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有約》)
紛紛紅紫己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陸游《初夏絕句》)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韓愈《送劉師服》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郭熙《山川訓》)

「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是無名氏寫的:)
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拾』 建行6236 6831 7000 1240 216 屬於哪個地區的卡 開戶人 周秋燕。

查詢的銀行卡號: 6236683170001240216

建設銀行 -- 借記卡 --

銀行卡所在地區: 廣東省 -- 惠州

熱點內容
霸道總裁小說女主幾年後回歸 發布:2025-07-19 05:16:55 瀏覽:370
鄉村言情未刪小說 發布:2025-07-19 05:03:23 瀏覽:516
燕京四大公子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19 04:43:30 瀏覽:898
小說完本免費閱讀總裁 發布:2025-07-19 04:31:52 瀏覽:629
類似重生之孩子是你的的小說 發布:2025-07-19 03:06:35 瀏覽:388
網路小說生成超級ip 發布:2025-07-19 03:06:05 瀏覽:340
古穿今女主重生娛樂圈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9 02:58:18 瀏覽:274
劣等人的魔劍使輕小說 發布:2025-07-19 02:48:30 瀏覽:207
霸道總裁喜歡侄女的小說 發布:2025-07-19 02:26:37 瀏覽:268
世界級經典現代小說 發布:2025-07-19 02:10:47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