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最優秀的短篇小說集
1. 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
蒲松齡《聊齋志異》
四大吝嗇鬼:
葛朗台《歐也妮·葛朗台》
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
阿巴貢 《慳吝人》
潑留希金《死魂靈》
四大短篇小說巨匠:
莫泊桑
馬克.吐溫
歐亨利
契訶夫
2. 鎴戝浗鍙や唬鏈浼樼鐨勬枃璦鐭綃囧皬璇撮泦涓
鎴戝浗鍙や唬鏈浼樼鐨勬枃璦鐭綃囧皬璇撮泦涓恆婅亰鏂嬪織寮傘嬨
銆婅亰鏂嬪織寮傘嬪叏涔﹀皢榪戜簲鐧劇瘒錛屼富瑕佸垎涓轟互涓嬪嚑縐嶇被鍨嬶細涓鏄鐖辨儏鏁呬簨錛屽崰鎹鐫鍏ㄤ功鏈澶х殑姣旈噸錛屾晠浜嬬殑涓昏佷漢鐗╁ぇ澶氫笉鎯у皝寤虹ぜ鏁欙紝鍕囨暍榪芥眰鐖辨儏銆傝繖綾諱綔鍝佷唬琛ㄤ綔鏈夈婅幉棣欍嬨婂皬璋銆嬨婅繛鍩庛嬨婂﹀樸嬨婇甫澶淬嬬瓑銆備簩鏄鎶ㄥ嚮縐戜婦瀵硅諱功浜虹殑鎽ф畫錛屻婂彾鐢熴嬨婂徃鏂囬儙銆嬨婁簬鍘繪伓銆嬨婄帇瀛愬畨銆嬬瓑閮芥槸榪欑被浣滃搧銆備笁鏄鎻闇茬粺娌婚樁綰х殑孌嬫毚鍜屽圭殑鍘嬭揩錛屽叿鏈夋剰涔夛紝濡傘婂腑鏂瑰鉤銆嬨婁績緇囥嬨婃ⅵ鐙箋嬨婃呭コ銆嬬瓑銆
銆婅亰鏂嬪織寮傘嬶紙綆縐般婅亰鏂嬨嬶紝淇楀悕銆婇肩嫄浼犮嬶級鏄涓鍥芥竻鏈濆皬璇村惰挷鏉鵑緞鍒涗綔鐨勬枃璦鐭綃囧皬璇撮泦錛屾渶鏃╃殑鎶勬湰鍦ㄦ竻浠e悍鐔欏勾闂村凡鏈夋祦浼犮傚叏涔﹀叡鏈夌煭綃囧皬璇491綃囷紙寮犲弸楣ゃ婅亰鏂嬪織寮備細鏍′細娉ㄤ細璇勬湰銆嬶級錛堟湵鍏墮摖銆婂叏鏈鏂版敞鑱婃枊蹇楀紓銆嬩負494綃囷級銆傚畠浠鎴栬呮彮闇插皝寤虹粺娌葷殑榛戞殫錛屾垨鑰呮姩鍑葷戜婦鐨勮厫鏈斤紝鎴栬呭弽鎶楀皝寤虹ぜ鏁欑殑鏉熺細錛屽叿鏈変赴瀵屾繁鍒葷殑鎬濇兂鍐呭廣傛弿鍐欑埍鎯呬富棰樼殑浣滃搧錛屽湪鍏ㄤ功涓鏁伴噺鏈澶氾紝瀹冧滑琛ㄧ幇浜嗗己鐑堢殑鍙嶅皝寤虹ぜ鏁欑殑綺劇炪傚叾涓涓浜涗綔鍝侊紝閫氳繃鑺卞栫嫄欖呭拰浜虹殑鎮嬬埍錛岃〃鐜頒簡浣滆呯悊鎯崇殑鐖辨儏銆
3. 葉聖陶還有哪些短篇小說
葉聖陶原名葉紹鉤,生於江蘇蘇州吳縣。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草橋中學,畢業後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閉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禮拜六》等雜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1917年應聘到吳縣用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1918年在《婦女雜志》第4卷2、3號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19年參加北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新潮社,並在《新潮》上發表小說和論文。1921年與鄭振鐸、茅盾等人組織發起文學研究會,並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旬刊》上發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1928年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倪煥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當編輯。1927年5月開始主編《小說月報》。1930中轉到開明書店當編輯。抗日戰爭期間舉家內遷,曾在樂山任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到成都主持開明書店編務。 1946年返回上海。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出版總署署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文學作品
葉聖陶主要筆名有葉陶、聖陶、桂山等,1914年開始創作文言小說,1918年開始發表白話文作品。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和兒童文學作品。
《春宴瑣譚》葉聖陶的第一部白話小說1918
《雪朝》(與朱自清等人合蓍)(詩)1922
《隔膜》(小說集)(1922)
《稻草人》(小說,早年童話集)1923
《火災》(小說集)(1923)
《線下》(短篇小說)1925
《倪煥之》(長篇小說)1929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話)1931
《文心》(教育)1934(與夏丏尊合著)
《未厭居習作》(散文)1935
《聖陶短篇小說集》(短篇小說集)1936
《葉紹鈞選集》(文選)1936
《略讀指導舉隅》(教育)1946,(與朱自清合著)
《兒童文學研究》1947
《精讀指導舉隅.》(教育)1948
《寫作雜談》(教育)1951
《葉聖陶童話選》(童話)1956
《葉聖陶出版文集》(文選)1958
《抗爭》(短篇小說)1959
《夜》1959《平常的故事》1959
《微波》1959
《篋存集》(詩)1960
《潘先生在難中》(短篇小說)1964
《葉聖陶散文》(散文)1983
《我與四川》(散文和詩)1984
《文章講話》(與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
《文話七十二講》(教育)1999,(與夏丏尊合著)
葉聖陶曾在以下報紙、雜志作過編輯、主筆或主編:
《禮拜六》 、《上海時事新報》、《上海民國日報》 、《文學周報》 、《公理日報》 、《國文月刊》 、《蘇州評論》 、《婦女雜志》 、《小說月報》 、《中學生》 、《開明少年》 、《中國作家》 、《人民教育》 、《中國語文》 、《詩》 、《光明》 、《國文雜志》 、《中學生戰時半月刊》
葉聖陶童話代表作:
《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種子》、《皇帝的新衣》、《玫瑰和金魚》、《月亮姑娘的親事》、《含羞草》、《快樂的人》、《芳兒的夢》、等等
4. 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是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清代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是我國古代成就最高的短篇小說集,作者為蒲松齡。
《聊齋志異》共四百九十一篇,大都為妖狐神鬼故事。一類揭露社會黑暗,鞭撻貪官污吏,同情人民疾苦,如《促織》、《席方平》。二類為愛情題材,多為書生與化為美女的狐狸精的戀愛故事,歌頌了青年男女對幸福的追求和對禮教的反抗,如《紅玉》、《嬰寧》、《小翠》、《連城》、《鴉頭》。三類抨擊科舉制的腐朽,如《葉生》、《司馬郎》、《王子安》。其他題材有《畫皮》、《嶗山道士》等。
《聊齋志異》想像豐富,是浪漫主義的傑作。書中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極富戲劇性,語言是經過提煉的文言,又吸收了口語,精煉含蓄。
清前期戲劇
清初最傑出的戲劇家是李玉,他的劇作《清忠譜》歌頌了明末蘇州人民反抗宦官魏忠賢的斗爭。另一位戲劇家李漁寫了《閑情偶寄》,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戲劇理論著作。
康熙年間,劇壇上出現了兩位名家,合稱「南洪北孔」。「南洪」指洪異,他的劇作《長生殿》寫唐明皇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的愛情故事。
5. 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是
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清代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是我國古代成就最高的短篇小說集,作者為蒲松齡。《聊齋志異》共四百九十一篇,大都為妖狐神鬼故事。一類揭露社會黑暗,鞭撻貪官污吏,同情人民疾苦,如《促織》、《席方平》。二類為愛情題材,多為書生與化為美女的狐狸精的戀愛故事,歌頌了青年男女對幸福的追求和對禮教的反抗,如《紅玉》、《嬰寧》、《小翠》、《連城》、《鴉頭》。三類抨擊科舉制的腐朽,如《葉生》、《司馬郎》、《王子安》。其他題材有《畫皮》、《嶗山道士》等。《聊齋志異》想像豐富,是浪漫主義的傑作。書中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極富戲劇性,語言是經過提煉的文言,又吸收了口語,精煉含蓄。
6. 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哪部作品
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裡面介紹了好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7. 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典範之作有哪些
宋元小說話本憑借其通俗流暢的特點,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話本小說的影響由此更為擴大。進入明朝,明代的一些文人對流行於民間的宋元話本進行搜集、整理、加工出版,刊行於世。
此外,還有不少文人模擬話本的形式進行創作,創造出許多新的話本小說,時稱「擬話本」。各類「擬話本」的不斷涌現,使白話短篇小說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
在眾多的明代白話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當屬馮夢龍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特別是「三言」的藝術成績最
高,達到了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峰。
「三言」是短篇小說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總稱,每集收錄短篇小說40篇,共120篇。其中多數是經過作者潤色的宋元明話本和明代文人的擬話本,而作者自己創作的作品較少。
「二拍」指《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初刻拍案驚奇》共40卷40個短篇小說。《二刻拍案驚奇》也是40卷。與「三言」不同的是,「二拍」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創作的。
「三言」的作者馮夢龍,字猶龍,江蘇省蘇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他的哥哥夢桂擅長畫畫。他的弟弟夢熊,太學生,擅長寫詩,兄弟三人並稱「吳下三馮」。
「二拍」的作者凌濛初與馮夢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凌濛初,字玄房,號初成,浙江吳興人。18歲補廩膳生,後科場一直不如意。55歲時,以優貢授上海縣丞。凌濛初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
「三言」題材眾多,內容廣泛,其內容主題有反映愛情婚姻的,有痛斥腐敗官吏的,還有譴責忘恩負義、以怨報德的,還有描寫市井百姓和商人生活的,總之,形形色色,包羅萬象。
「三言」中的一些愛情小說,敢於大膽沖破封建禮教的樊籬,表現出新的觀點。它不僅反對封建婚姻制度和婚姻觀念,更提倡愛情專一,一夫一妻,極度痛斥那些喜新厭舊、嫌貧愛富的人。
「二拍」是「三言」之後最有代表性的白話短篇小說,主要是根據「古今雜碎事」加工創作而成,故事大都有來源,但在原書中僅是舊聞片斷,凌濛初則對這些素材進行生發改造,寫成了富有時代氣息的生動的故事。
「二拍」裡面也有眾多反映愛情婚姻主題的內容,也提出了和「三言」類似的新的愛情觀念,如對封建婚姻中男女關系的不平等提出異議,要求男女平等,另外,還高度贊揚了為爭取人格的尊嚴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斗爭。
「三言」、「二拍」對土豪劣紳仗勢欺人、橫行霸道的行為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小說的結尾往往是罪惡之人得到了懲處,善良得到了彰
顯,這表明了人們懲惡揚善的美好願望。
「三言」、「二拍」是由宋元小說話本直接發展而來,因此在藝術上保留了不少小說話本的特色,如敘述方式、結構體制、語言的運用和提煉等,都繼承了小說話本的優良傳統。
「三言」、「二拍」在藝術上又有很多新的發展,如在人物性格、形象塑造方面取得了新的進步。在突顯人物性格時,善於在典型環境中塑造典型人物,按照人物的性格安排設計故事沖突。
同時,在細節描寫上,一針一線、一絲一毫都不鬆懈,可謂細致入微,使人物形象變得立體豐滿,有血有肉。「三言」和「二拍」比起話本,篇幅大大加長了,主題思想更為集中鮮明,作品結構更為嚴謹,故事情節更為曲折動人,引人入勝。在語言方面,「三言」和「二拍」的語言更加通俗流暢,含蓄生>動。「二拍」中的作品,多是由凌濛初加工、潤色、改變、擴大,由數十字而變成了數千字的結構完整的小說的,所以「二拍」的語言獨創色彩較濃厚。
「三言」和「二拍」還善於通過心理描寫,細致入微地刻畫出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
宋元白話小說也有著較為到位的心理描寫,但動態有餘而靜態不足,「三言」和「二拍」則彌補了這個不足,人物形象更富有立體的質感。
除了「三言」和「二拍」之外,明代還有許多白話短篇小說,它們也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對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的全面繁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書寫出白話短篇小說的輝煌篇章。
8. 中國古代短篇文言小說的頂峰之作是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中國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價值高,影響深遠,因此被譽為中國古代短篇文言小說的頂峰之作。
《聊齋志異》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流傳。
9. 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稱為"短篇小說之王"的是
《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被認為是我國文言短篇小說王。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濟南府淄川人。清代傑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中國清初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