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鄉村題材的短篇小說

鄉村題材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4-08-08 08:53:17

Ⅰ 農村題材短篇小說

遲子建的《酒鬼的魚鷹》
沈從文《邊城》
魯迅的《故鄉》和《祝福》
還有茅盾的《春蠢》
葉聖陶的《多收了三五斗》
夏衍的《包身工》
趙樹理的《三里灣》
李准《不能走那條路魯彥、許欽文、蹇先艾、台靜農、許傑、彭家煌、沙汀、艾蕪等一批現代鄉土作家,以朴實細密的寫實風格書寫老中國兒女在各自的鄉土上發生的種種悲劇性故事

Ⅱ 親 求鄉村情慾類型的小說,不要穿越類的,一定是講述農村故事的,全本的,最好是長篇比較耐看的,越多越好

這本書還不錯,講的是一個小農民的奮斗史。

Ⅲ 求一篇比較早的短篇小說《鄉井》

中學時代,我一直困惑古時候人為何將辭別家鄉遠走天涯叫背井離鄉,遠離家鄉就叫離鄉唄,怎麼還最不能忘記家門前的那口井呢?難道那口井比至愛雙親父母還重要嗎?我甚至天真地想為什麼不把背井離鄉叫做背父(母)離鄉呢?竊以為那不過是文人騷客的杜撰。可是,終於有一天,久離故土的我,突然就懷念起家鄉村頭的那口老井來。鄉井就像烙印一樣留在記憶深處無法抹去,一想起來就令我心旌搖動,成了我「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並且恍然間就懂得了離鄉背井的含義。

在漫長的農耕時代,人類的簞食瓢飲靠著井水,水井維系著人類的生存與繁衍,水井成為老百姓的命根子,有水井的地方就有人煙。水井造福人類,古人自然要感激,自然難以忘懷了!

我的家鄉每個村鎮都有水井。我家所在的村子不大,十幾戶人家,只有一口水井。村井建造的年代與村莊同齡。上世紀60年代初,我們村子從後村的河邊上遷來後,村民們在村南頭一塊低於村莊的窪地里打下了這眼井,然後用青磚從井底自下而上一圈圈砌成圓柱形井壁,築土建成了連通村莊的壩狀井台;井台下是田沖,右邊有一口水塘。井比較簡陋,井口不大,四周鋪有四塊不知從那裡找來的青石碑,石碑上刻的滿是繁體文字,沒有井架和轆轤。我們那一帶村莊的水井,數我村的井深、水質好。打我記事起,井水從未枯竭過,四季甘洌,源源不絕,水質軟硬適度,夏天的水冰涼,冬天的水則冒出一股熱氣,全村十幾戶人家全靠它滋養。即使逢大旱,周圍村莊的水井全乾涸了,我村的井水依然很旺,這井是那麼的有靈性,像一位慈母,精心呵護著村裡的每一個生靈。鄰村人經常羨慕地說我們村的地脈好,人氣旺。

井水養育著全村百餘口村民,井台也成為鄉親們傳統相聚、信息交流的場所。夕陽西下時,忙碌一天的人們挑著水桶陸陸續續來到井台,等候輪到自己提水。扁擔橫架在兩只水桶上,人坐在扁擔上,抽上一支煙,大家從奇聞趣事到農作物的長勢和收成,海闊天空地吹牛啦呱。談笑間,一天的勞累、煩惱便煙消雲散。

酷熱的夏夜,井台聚滿了納涼的村民。鄉親們經過一天辛勤勞碌,晚飯後,提上小木凳,搖著大蒲扇,坐在井台邊,有的卷著涼席、布單鋪在井台坡上躺下,小孩子們乾脆就躺在草坪上,享受習習的晚風,開心休閑,談古論今,漫無邊際地閑聊著。渴了,提上一桶井水飲之,清涼甘甜解渴;困了,就席地躺在井台草坪上呼呼大睡。那時,我最喜歡圍在鄰居一位當過兵的老人身邊,纏著讓他講打仗的故事。躺在恬靜的井台邊,望著滿天微笑的繁星,伴著蟲鳴、蛙叫和田沖的流水聲,在涼爽的夜風溫馨撫摸中慢慢沉入夢鄉……直到被清露潤濕了頭發、衣服,在寒意中醒來。

全村數我家離井最近,井台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兒時,我總是被井裡的神秘世界誘惑著,時不時地俯在井口石碑上向下看,深井陰森恐怖,井壁磚縫間長滿青苔,涼意襲人,我不知這井水到底有多深,猜想著井底里該不會有什麼怪物吧!有時大喊一聲,井裡立刻有微弱的回聲,好像井底住著什麼精靈,十分的有趣與好奇。

村裡人吃水用水全靠井水,人提肩挑的確需要力氣。那時候,村北頭的人挑水,來回要走近兩里地,若遇連陰雨,或冬季化雪,泥濘地滑,挑著百餘斤重的一擔水真是不易。村中踩出了一條結實的挑水路,清晨和傍晚,挑水的人絡繹不絕,咯吱咯吱的挑水聲此起彼伏,雨天,戴斗笠、披蓑衣的挑水者成為村中又一道風景。水桶、井繩、扁擔、水缸是家家戶戶必備之物,都特別地愛惜;挑完水後,將水桶放在室內倒扣著陰干,防止太陽曬裂損壞;井繩掛在屋內牆上,以防霉變腐爛。盡管如此,有困難家庭者置辦不起水桶、井繩的,隨時向哪家借,會慷慨應允的。村民們都有借過挑水工具的經歷,彷彿全村就是一個大家庭,大家對相互借用習以為常了。

我與這口井結緣是從母親懷著我時就開始的。母親飲著老井的水讓我在胎內健康發育,生下後,這潔凈的水又進入母親的血液釀成甘甜的乳汁,滋養著我成長。當我長到13歲時,就接過家裡挑水的扁擔,還要幫助本族裡沒有勞力的長輩家挑水,每天穿梭在水井邊,艱難地品味著生活的酸甜苦辣。起初,我要挑滿一擔水還十分吃力,便挑半桶水,一點一點往上長,一年之後鍛煉得有勁了,就挑起滿桶水了。正常情況下,早、晚各要挑滿一缸水才夠一家人使用,把水缸添滿需要兩擔水。逢年過節,或家有客人來時,用水量更大。水缸過一兩天就得清洗,否則水就有腐臭味。井繩是用麻編成的,剛開始提水時,沒有經驗,雙腿跨站在井口上,井水較深,全憑胳膊手勁,緊攥著粗長的井繩用力往上提,很累人,手上還常常被磨出泡。久了,就學會了用巧勁,手腿並用,相互借力提水,談笑間就能把一桶水輕松提上來。挑水最難時在冬季,村民們挑水時,難免將水灑在井沿上,跨站在結滿了冰的井口上,寒風刺骨,腳滑心慌,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不小心滑進井裡。挑水基本上是男人的事,也是習俗中檢驗兒孫孝順忤逆的尺子,孩子長大了,外出上學、工作回家,乾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裡挑滿一水缸水,新女婿來走親戚,會自覺地挑起水桶掙個好口碑。

我是吃家鄉的井水長大的。夏季上學時,我們總愛用空酒瓶提上一瓶井水帶著喝,在村裡遇到挑水的,口渴了,就趴在桶沿上喝個夠。新出井的水甘甜清爽解渴,村民們見挑水人走過門前,便拿著瓢攔住,舀上一瓢,咕咚咚喝下,再舀上一瓢端走。夏收季節,鄉親們挑一擔井水放在田間地頭或稻場里,誰渴誰喝······

離開家鄉,在漫長的軍旅生涯中,細細回想起來,覺得這鄉井也是有文化的。單說那水桶就很古樸,紡錘形的桶身,口緊、底小、肚大,兩塊桶幫對稱的挺拔上來,上頭橫裝上月牙形的提梁,十幾塊有一致弧度的桶板,合起來渾圓天成,滴水不漏,打上黃澄澄的桐油,結實而又亮閃。有人家的水桶傳了好幾代,成了老字型大小,仍捨不得丟棄。每逢農歷除夕封井一天,初一全天是不能挑水的,如挑水了,就犯忌諱、惹眾怒,全村人是堅決不答應的。初二去井上挑水,越早越好,據說搶到新年頭水的人家吉祥如意,新年財源滾滾;但不論早晚,凡節後第一次挑水者,皆會先虔誠地在井台燃放鞭炮、燒紙祭井。家裡如添人進口,生小孩的第三天,都要往井裡倒一碗喜面條。這些傳統習俗不知何年何月才有的,但村民們一直就這么遵循著。

到本世紀初,這眼伴我經歷了最初人生甘苦、見證過我成長、給予我所有的歡樂與憂傷、創痛與凄惶的老井,似乎走完了生命歷程,成了一處虛設,逐漸被村民們棄置。生活日益富裕起來的鄉親,沒人肯去受那提水挑擔之苦了,再說,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老人、小孩也挑不動井水了,於是都在自家門前打了壓水井或電動抽水井。到井台的路再沒人走了,漸漸地荒蕪了,井邊再也見不到當年的熱鬧景象。

前不久,我回家鄉探親,來到三弟的院內,抬頭一望,看見樓頂上有一個圓桶狀的白色小水塔,上書「XX牌無銹水塔」,白色的塑料管子連通水塔、廚房和廁所,輕輕一扳裝在廚房牆上的電閘,地下井水很快抽滿水塔,打開自來水龍頭,水壓力與城裡一樣的大,這是專為農家設計的小型供水設備。多年沒喝到家鄉的井水了,我從水塔里接出一碗井水,水質與那時井裡的水一樣的清澈,但喝到嘴裡,口感總覺得沒有老井的水那麼甘甜。

走出三弟家,去尋訪老井,周圍蓋滿了樓房,難以分辨出昔日挑水走過的小路。徑直來到井台邊,老井已被填平,長滿了一人多高的雜草,我瞅來瞅去,怎麼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鄉井終於成為歷史,成了我夢中永遠的思念了!

我尋思,水桶、井繩、扁擔,這些祖先用了千百年的東西,若干年後,怕是真的要成為文物了。(徐常根)

Ⅳ 短篇鄉村小說

這個一般從鄉土文學上好找,例舉幾個吧
魯迅《故鄉》
沈從文《蜜柑》
魯彥《柚子》《黃金》
徐欽文《短篇小說叄篇》(短篇小說集)

Ⅳ 一幅當代鄉村生活的優美畫卷——讀齊延齡短篇小說《冬至》

一口氣讀完齊延齡的新作《冬至》(短篇小說 發表於《天津文學》2021年第一期),眼前彷彿展現了一幅優美的鄉村生活畫,又彷彿聆聽一曲淡淡的傷感的田園牧歌。娓娓道來的故事,品一品,如同一杯茶清醇可口,喝下去,又婉如一杯酒,使人沉醉。勿容置疑,這是一篇令人回味,令人思索,令人喜歡的優秀的短篇小說。

《冬至》一個意味深長得令人沉思的故事。彷彿講敘的是你我身旁鄰家的故事,又彷彿是敘說的是一個我們渴望著,也是我們經歷過的人生片斷,似乎伸手可觸,又似乎離我們很遙遠。是一個典型的「這一個」,是一篇以小見大,典型的現實主義優秀作品。截取一個獨特的生活場景,以個體展現大時代背景下的生活群像。

「陽光明媚的冬至下午,單瘦的秋月扭動著細腰收拾曬乾的黃燦的穀子六齡兒子蹦跳著向秋月走來。暖融的太陽爬上秋月的臉龐綻出燦爛的笑容……秋月的日子如掛在牆壁上的串山辣椒,紅紅火火。」小說一開篇就用散文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充滿了生活情趣的生動的生活場景。在冬至這樣一個有些寒冷卻充滿了生機和渴望的特別的「節氣」里一個少婦和她可愛頑皮的孩子在不同的心思下等候著這個家的男主人的歸來。故事就此展開。

我們不能不說,作者選擇的場景是花了心思的。作者的敘事不緊不慢,筆調老道,頗具大家風范。

秋月是一個善良,體貼,勤勞,賢惠,還十分細心的女人,是一個有著中國傳統美德於一身的好女子。她甚至對自家男人的腳步聲也熟悉到瞭然於胸。她心中責怪二嫂不曉得心疼自己的男人,「秋月羞澀一笑,我家冬瓜走路有點特別,腳步碎又重,「啵咚啵咚」地響。」短短一句,傳神地寫出了一個鄉村少婦的滿足和自豪以及渴望,他的這一切來自於他家男人冬瓜。而冬瓜的憨厚健壯也躍然紙上。

而作為與秋月相對照的「二嫂」,通過秋月的心裡描寫閑筆般作了介紹「秋月知道二嫂在撒謊,自從二哥兩年沒回來『賀冬』,就沒『曬冬』了(曬冬,花石習俗)。二嫂心不壞,人懶,愛洋氣,不關心二哥,還有這張嘴碎,尤其這二年,盡笑話村上的女人……一個虛榮,充滿現代病,看重金錢,輕視 情感 ,已開始丟掉鄉村女子最寶貴的朴實、賢惠的另一類鄉村女子二嫂的形象躍然紙上。

接下來小說通過秋月爬上屋前的高坡遙望男人的身影,刻畫出一個思念男人回家的急迫心情。通過她的思想,從她遙望不見男人的失落,熏男人喜歡吃的臘味准備下酒菜,描繪出秋月對家的經營,對愛情的經營,你看她是多麼用心,心裡裝著男人的喜好,彷彿在這個時候男人是他的全部。同時通過回憶一次她和冬瓜找二哥喝酒在門外聽到的情形——也就是二哥家裡的冷火沒煙和二嫂對二哥在外面收入和生活的咄咄逼問,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里作者通過二嫂的碎嘴的講敘「菊嫂」和「吳嫂」(她們的男人也都在外面打工,但已回來)迫不及待地將孩子支開恩愛一番的故事,展示一個鄉村留守女人的性飢渴和飢荒的問題。而秋月卻沒有等到本來也應該回家坐在桌邊喝酒讓女人思緒萬千的,此刻卻沒有音訊,電話都是占線。秋月坐立不安,幾乎要慌神了。「秋月忐忑又恐慌地拿出手機撥打, 占線,她驚了一下。秋月心有些焦急、慌亂。踉踉蹌蹌走出門,走到屋前斜坡的桐子樹前張望了很久,那條蜿蜒的水泥小道上不見冬瓜的人影。秋月湧上怨氣罵冬瓜,男人沒有一一個好東西。氣惱後,稍後一- 想,一向冬瓜講話還算數的……」那麼冬瓜既然是說好了回來,而且也是講話算數的,為什麼沒有會?出了什麼事?

這個時候,作者筆鋒一轉,秋月回憶起了有些甜蜜有些臉紅心跳的和冬瓜的視頻通話,一對久不見面的飢渴的少年夫妻的打情罵俏,鮮活地出現在讀者的眼前。「秋月心兒跳,面兒紅,嗔罵一句,無語了,霎時,胸部有一種鼓脹感,一股股暖暖的泉流在體內奔突和直撞,隨即她的頭-陣暈眩。她把手機的視頻一關倒在床上,眼淚幸福地甜蜜地顆又顆地溢出。 平靜後,替村電留守女人叫屈,臂如剛才,自己想控制都控制不住……」這段描述將一個留守少婦的無奈和渴望很傳神地表現出來,同時接應了上面關於留守女人問題。

這時,讀者既為這對幸福的小夫妻的幸福充滿歡喜,同時又對留守女人問題產生思考,為秋月著急,這個東瓜到底干什麼去了呢?一個不好的預感出現在我們的心頭。在這個時候,作者才揭開謎底。原來是二哥因為心情郁悶,睡不著,喝了酒上工地在腳手架下摔下來,受了傷。這種事情幾乎在我們身邊每天都發生,這也是農民工的一個最大的疼。很多人歡歡喜喜出去打工,回來成了骨灰盒。我們總是在指責他們沒有安全意識,可是我們又幾時關注過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他們不是工具,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不是每個男人都有冬瓜的幸運啊。看到這里,讀者在為秋月鬆了口氣的同時,不能不陷入思考。在這個時候,作者再來了傳神一筆,為他所塑造的這個美好的形象秋月添上了一筆。

「你這死傢伙,在二哥身邊還讓二哥出了事,回來我會不饒你!」

「哎呀呀,讓二哥受這樣的罪,冬瓜我不管」。

秋月的二句話看似無理取鬧,甚至不通情理,其實是最大的情理。這是一個識大體的女子,對自家男人好是她的本能,一旦親人出事,就顯出了她的責任和擔當。接下來的事情無論是她對二嫂的安慰還是勸說,更是讓我們對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充滿敬意。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沒有深入的生活根底,沒有生活的激情和熱愛,是寫不出這樣的故事,這樣的小說來的。現代人很浮躁,總是活在功利的慾望下。毫不客氣地說,現在網路上盛行的很多閱讀物,只能稱為文字垃圾。真正的文學被像什麼一樣擱置在旁邊。遙想上世紀八九年代,那是文學最美好的時刻。人們純粹地寫文,純粹的唱歌。而延齡君就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文學青年」之一。那個時候對於文學的推崇如同現在的年輕人對明星態度一般。但文學畢竟是一個艱苦的事業,在經濟浪潮的沖擊下,有的人成了名人,有的人下海經了商,有的人放棄了最初的夢想。只有極少數的人在苦苦的堅守,而延齡君就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一個。

延齡先生出生於鄉村,學過醫,經過商,熱愛文學,說起來和我們的文學導師魯迅先生經歷有些相似。他喜歡閱讀和思考,幾十年來從未間斷。延齡也是一個勤奮的人,一個對鄉村充滿熱愛,對泥土的芬芳充滿迷戀的人。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半個世紀的痴戀,讓他的創作日趨成熟。連續兩屆擔任湘潭縣作協主席,雖然事務多,但從沒放下寫作和閱讀。農村近半個世紀的變遷,他是一個見證者,也是一個經歷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開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鄉村這個傳統田園世界開始了騷動與喧嘩,農民的土地意識也發生深刻的變化——由固守走向逃離.他們掙脫土地的捆綁,用自己的肩膀推 開了城鄉隔絕的閘門.新鄉土上出現的民工流,勢必對當今的鄉村 社會 帶來巨大的影響,這一切都在迅速而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的農耕文明。而巨大的變革的農民工的進城也產生了許許多多的 社會 問題。

Ⅵ 鄉村言情小說

《獵戶家的小娘子》、《小鄉村的絕色誘惑》、《借種》。

言情小說是中國舊體小說的一種,又稱狹邪小說或才子佳人小說。以講述異性或同性之間相愛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愛情的心理、狀態、事物等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言情小說類型很多主要分為古代,現代等題材。其中又有重生文、穿越文、反穿越文、科幻文、宅鬥文、宮鬥文、玄幻文等不同題材。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科幻、公案、傳奇、武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

Ⅶ 逃荒種田文小說推薦

逃荒種田文小說推薦《重生小地主》、《錦綉田園農家小地主》等。

1、《重生小地主》

簡介:前世,被小三兒暗算,香消玉殞,好不容易有了個重生的機會,醒來一看,小手小腳娃娃臉,竟然穿成了鄉村小蘿莉?面對善良軟弱的包子爹娘和強勢極品的親戚,連蔓兒握緊了小拳頭,她要保護親人不再被欺負,一家人開開心心勤勞致富,過上歡脫幸福的小康生活。

小說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神話、仙俠、武俠、古傳、當代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

Ⅷ 推薦幾個農村題材的同志小說。謝謝!

你去淡藍官網上看看

Ⅸ 100部短篇農村好看的小說

10部短篇農村好看的小說:《獵戶家的小娘子》、《幻想農場》、《分手吧,我要回家種地》、《農家新莊園》、《旺夫命》、《農家仙田》、《隨遇而安之宅門舊夢》、《醜女如菊》、《錦衣香閨》、《回到古代去種田》。

1、《獵戶家的小娘子》

《獵戶家的小娘子》作者是一本連載於晉江文學網的原創言情爰情類網路小說。該小說作者是女王不在家,現已出版。

該小說是一部溫馨的鄉村愛情小說,講述了大山裡,清純善良小梅子,為流言所逼尋死,卻被高大健壯沉默寡言的獵戶蕭荊山所救,並嫁他為妻之後的一系列故事,短小精悍的種田文。

Ⅹ 劉慈欣有哪些好看的短篇小說

1、《鄉村教師》:精神的空虛,才是一個人真正的貧窮

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在麻木的人心中,知識似乎毫無意義,因為知識無法快速創造財富。在大劉的《鄉村教師》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他是一名立志要在這個村子普及教育的教師,但沒有人支持他,尊重他。這個村子的人都已經麻木了。

在包產到戶那一年,唯一一台拖拉機因為油錢分配的問題談不攏,村民便把拖拉機拆了,分了,賣了錢後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扶貧項目給村子按了一個潛水泵,回頭就被村民賣了,全村大吃了兩天。皮鞋廠來村裡買地建廠,村民高高興興地賣地,結果污染了水源,喝水都會全身長痘痘也不在乎,還洋洋自得地覺得賣了好價錢。

就是這樣一個村子,他作為教師,不願讓愚昧延續到下一代,他要用知識改變這個村子。他把自己所有的工資都用在了幫孩子交學費和建設學校上,以至於得了重病也沒錢治,其實只要兩萬塊錢他就可以痊癒,如果不治就只有死亡。他沒有錢,他的錢都用在學校上了。

他拖著瀕臨死亡的身體給孩子上最後一課,牛頓力學三大定律。他要孩子們背下來,不懂也要背下來,他說以後你們會懂的。然後就死掉了。

這時,奇跡發生了。原來,人類為了文明得以延續,用基因技術和納米技術創造了和人類一模一樣但是體積只有細菌大小的生物——微人!他們繼承了人類的全部文明,將在太陽發生能量閃爍的時候躲進地下,他們將代替人類繼續在地球生存。

大劉在這里用了非常有趣的寫法,微人管乳酸菌叫乳酸雞,管大腸桿菌叫大腸桿狼,管酵母菌叫酵母豬。(這種突如其來的幽默我真是完全招架不住)他們是人類肉眼絕對看不大的「小人兒」。

大劉的科幻永遠都有對整個人類的諷刺,就在太陽快要能量閃爍的最後一段時間,微人要求宏人(也就是人類)交出政權,正式把地球的統治權交給他們。人類不同意,地球的政權怎麼能交給一群細菌。為了政權,微人和宏人發生了一場大戰。

很遺憾,人類沒有打過這群「細菌」,他們太小了,無孔不入,就好像幾百上千億的蟻人和人類打,怎麼可能打得過。人類敗了,也滅亡了。

人類在滅絕之際還在為爭奪政權而戰,人類不惜讓文明覆滅,也要爭奪那虛無縹緲的權利。人類很少意識到地球是孕育我們生命的地方,是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唯一的家。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而不是你爭我搶的戰利品。

人類總是渾渾噩噩,智者永遠是少數的。文學便是要點醒世人,這樣的文學才有意義。我時常看到有人說,科技才能救國。我不這樣認為,科技只能強國,思想才能救國啊!

熱點內容
貝拉特里克斯的重生小說 發布:2025-05-08 20:03:50 瀏覽:479
西遊之游戲系統類小說 發布:2025-05-08 20:01:34 瀏覽:765
免費小說贈你一世深情 發布:2025-05-08 20:01:01 瀏覽:494
寫都市生活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08 19:55:54 瀏覽:123
巔峰都市神豪小說 發布:2025-05-08 19:41:24 瀏覽:185
男女感情寫的比較多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5-08 19:34:04 瀏覽:302
完本都市異能小說推介 發布:2025-05-08 19:24:41 瀏覽:104
免費的夏至小說 發布:2025-05-08 19:18:32 瀏覽:636
崛起都市小說之黎南 發布:2025-05-08 18:52:55 瀏覽:39
女主草原和親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08 18:52:50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