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美中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品有
❶ 梅里美著名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普羅斯佩·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 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國現實主義作家,中短篇小說大師,劇作家,歷史學家。
梅里美生於法國巴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境富裕。1819年他進入巴黎大學學習法律同時通曉掌握了英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俄語,希臘語與拉丁語。並對古典文學哲學和各國的神秘思想多有涉獵。大學畢業後,他在商業部任職,工作之餘經常出入文學團體,結識了司湯達、夏多布里昂作家,自己也開始將寫作作為業余愛好。1829年他發表了長篇小說《查理九世時代軼事》,內容為「聖巴托羅繆之夜」。
1834年梅里美被任命為歷史文物總督察官,他漫遊了西班牙、英國、義大利、希臘及土耳其等國。在對當地文物進行考察之餘,他廣泛接觸各階層民眾,了解軼聞趣事,民間風俗,寫了大量的游記,同時積累了小說創作的素材。1829年梅里美寫出了《馬鐵奧·法爾科內》,故事精彩,人物形象鮮明,成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他再接再厲,在同一年又完成了兩篇傑作《塔芒戈》與《費德里哥》。
梅里美的女兒嫁給了拿破倫三世,成為了國丈。
梅里美終身衣食無憂,學識淵博,是法國現實主義文學中鮮有的學者型作家。他文字底蘊深厚,雖然不具備司湯達、巴爾扎克等人的銳利批判鋒芒,但他在小說中將瑰麗的異域風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性格不循常規的人物結合起來,形成鮮明的畫面,是法國現實主義文學中難得一見的手筆,所以僅以十幾個短篇就奠定了在法國文學史上頗高的地位。他的代表作《卡門》經法國音樂家比才改編成同名歌劇而取得世界性聲譽,「卡門」這一形象亦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的一個典型。
❷ 1829~1845年梅里美著名作品有哪些
1829~1830年,梅里美發表了幾部短篇,開始顯露他寫作短篇小說的傑出才能。《塔曼果》(1829)文學表達販賣黑奴的船上奴隸們起來反抗,和販奴的白人同歸於盡。《馬特奧·法爾哥內》(1829)描述科西嘉島的一個獵人殺死了貪小利而出賣朋友的獨生子,塑造了一個嫉惡如仇的人物形象。《攻克堡壘》(1829)描寫了一個戰爭場面。這幾部短篇結構嚴謹,敘事緊湊,具有現實主義風格,同時又富有地方色彩和浪漫情調。19世紀30~40年代初他到過西班牙、英國、義大利、希臘、土耳其等國。這時期的短篇小說中,《煉獄的靈魂》(1834)是根據堂磺的傳說寫成,《伊爾的美神》(1837)雖有神秘主義色彩,但寫得富有藝術魅力。
與此同時,梅里美的中篇小說,也取得了出色的成就。《雙重誤會》(1833)描寫一個貴婦婚後的失意。《高龍巴》(1840)是梅里美的優秀作品之一,描述復辟時期科西嘉島一個家族復仇的故事。小說塑造了一個性格倔強、不畏強暴、剛中有柔、富有心計的女性形象。中篇小說《嘉爾曼》(1845)是梅里美膾炙人口的傑作,吉卜賽女郎嘉爾曼酷愛自由,在愛情中也獨立不羈,寧死不肯受男子的約束,表現了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這個形象揉合了靈敏、機巧、潑辣、大膽等特點,富有浪漫情調。梅里美的藝術風格在《嘉爾曼》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1843年梅里美進入碑文和美術科學院,次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40年代末,他曾翻譯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理和屠格涅夫的作品。1853年6月他成為參議員。梅里美於1870年9月23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