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莫泊桑短篇小說哪篇好看

莫泊桑短篇小說哪篇好看

發布時間: 2024-07-06 03:27:53

Ⅰ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哪篇最好看

莫泊桑(1850~1893)法國作家。1850年8月5日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讀法學,適逢普法戰爭爆發,遂應證入伍。退伍後,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19世紀70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准備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 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除了《羊脂球》(1880)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於勒》(1883)、《米隆老爹》(13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作了6部長篇:《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說, 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 「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

莫泊桑出身於一個沒落貴族之家,母親醉心文藝,並有很深的文學修養,尤其喜愛詩歌,在其影響下,莫泊桑少年時代便憧憬作一名詩人。他13歲開始寫詩。

在魯昂讀中學時,他又受老師、詩人路易·布那影響,開始多種體裁的文學習作,後在福樓拜親自指導下練習寫作,參加了以左拉為首的自然主義作家集團的活動。1870年,莫泊桑參加了普法戰爭,退伍後,在工作之餘,依然從事文學寫作。

他以《羊脂球》(1880)入選《梅塘晚會》短篇小說集,一躍登上法國文壇,其創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間,他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一生》(1883)、《俊友》(1885)、《溫 泉》(1886)、《 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我們的心》(1890)。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國的黑暗內幕:內閣要員從金融巨頭的利益出發,欺騙議會和民眾,發動掠奪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國主義戰爭;抨擊了統治集團的腐朽、貪婪、爾虞我詐的荒淫無恥。莫泊桑還創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說,在揭露上層統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會風氣的同時,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題大致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於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Ⅱ 莫泊桑短篇小說

羊脂球:
莫泊桑的最出色的短篇代表作是《羊脂球》。這篇小說以普法戰爭為背景。一輛馬車從被佔領的盧昂城出發,到法軍還據守著的勒阿弗爾港去。車中的乘客是一對工業家、一對貴族,一對商人、兩個修女、一個民主黨政客和一個綽號叫羊脂球的妓女。他們途經一個小數點鎮,占據該鎮的普魯士軍官因羊脂球拒絕陪他過夜,卻不許他們繼續前行。一開始,同車的所有旅伴都對羊脂球表示同情,似乎與她同仇敵愾。但隨著行斯的耽延,工業家、貴族、商人的態度一天天地變了,他們先是婉言勸誘,繼而旁敲側擊,最後大舉進攻,追使羊脂球答應了敵軍官的無理工要求。可是事後他們卻對頭號脂球倍加輕蔑,顯示自己的「高潔」。小說以一個羞於委身敵寇的妓女做對照,淋漓盡致地刻畫出只顧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貴族資產者們的寡廉恥。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批判現實主義成熟與繁榮時期的作品,是莫泊桑的作品中描寫最廣闊、暴露最深刻、批判最有力的一部,《漂亮朋友》展示出莫泊桑藝術視野的廣闊與深邃,以及作為一個藝術家的勇氣與魄力。
《漂亮朋友》描寫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青年資產階級騙子、冒險家杜洛瓦利用種種無恥手段發跡的經過,通過他的發跡,作家不僅刻畫了杜洛瓦本人靈魂的卑鄙齷齪,更為主要的是深刻地反映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政治生活的黑暗與丑惡,以及資產階級的墮落,報界的污穢。莫泊桑以藝術家的魄力使作品主人公和環繞在主人公周圍的眾多人物與事件渾然一體,從而構成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巴黎社會生活的一幅生動圖景。
在《漂亮朋友》中,莫泊桑懷著不可抑制的憤慨,以犀利的筆鋒提示了新聞界隱蔽的內幕。莫泊桑的現實主義描寫,使我們真切地看到了19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的現實,了解到種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同時也使我們深深體味到作者對這現實的鄙視、憎惡與絕望。因此《漂亮朋友》這部傑出的文學作品給我們提供了「比現實本身更完全、更動人、更確切的圖景」。

一生
一生要怎麼過,一生又是怎麼過來的,這是擺在女人面前的真正終身大事。
莫泊桑善於通過生活寫女人,這里選擇他的四部作品,情節都是圍繞這一中心展開的。基於他對淫風普遍存在的時代的認識,莫泊桑在小說中總把愛情描寫成騙局或陷阱,就像「小心油漆」那樣,發出「小心愛情」的警告。

項鏈
《項鏈》寫的是一個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賠償一條借來的假項鏈的悲劇故事。作者對女主人公雖有美好的姿色卻無力打扮自己的無奈處境表示遺憾;對她為一條假項鏈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對她和她丈夫償還項鏈的誠實品德和奮斗精神進行了肯定。小說也對女主人公的虛榮心進行了批評。同時,對貴族階級的窮奢極欲和不惜弄虛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擊和暴露。

我的叔叔於勒
《我的叔叔於勒》這篇小說,作者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把主人公菲利普夫婦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刻畫得透徹深刻惟妙惟肖。小說開始時,熱切盼望於勒回來,老說「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在船上遇見時,看到於勒那貧窮的樣子,就像躲瘟疫那樣躲開他。這對夫婦對於勒的態度的變化,由於於勒窮富的變化,可截然不同的分為三個階段:窮 富 窮。

Ⅲ 世界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的短片小說是什麼

繩子的故事

[寫作背景]

《繩子的故小》發表於1883年。十九世紀後期的法國資本主義,已經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階段。普法戰爭以後,統治階級更加反動,對內鎮壓人民,對外發動侵略,擴張殖民地。大資產階級之間互相傾軋,大魚吃小魚現象日益嚴重。隨之而來的是社會道德敗壞:爾虞我詐,相互欺騙,司空見慣;損人利己,暗箭傷人,習以為常。人們視這種現象為天液老歷經地義。反而把誠實厚道、純朴善良看作違反常。《繩子的故事》就是解釋這樣一種變態的心理狀態和反常的社會道德觀念,以及他所造成的毒害。城市的農民奧士高納大爺的死,明確地告訴我們,這種荒唐的道德觀念在當時已經形成一種習慣勢力,築成了一個無形的包含蔽圍圈,向那些城市善良的人們發起攻勢,並把他們活活困死。

[文學常識]:

莫泊桑是法國十九世紀後期批判現實主義大師。莫泊桑的作品,常常通過選取日常生活中極其平凡、極其普通的故事來揭示深刻的社會。他善於掘取滔天巨浪中的一朵普通的小浪花,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從地稅中窺見太陽的光芒。《繩子的故事》就是這樣—類作品。在這篇不到六千字的短篇中,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既不是金融界、商業界巨頭之間的相互傾軋,也沒有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而只是通過描寫—個故事:法國北方弱滿地區一個城市的農民,在趕集路上撿到—個繩子,因而被冤家誣告,又受到眾人奚落,以至憂郁而死,深刻地揭示了十九世紀後期法國社會的—個極其重大的問題,即社會道德問題。

[內容述評]

通過《繩子的故事》置奧士高納大爺於死地的有三種力量:一是馬具商的誣告,二是鄉政府的審問,三是周圍群眾的稀落。這三股力量匯集一起,形成一種無形的羅網,而其核心又是荒唐的道德偏見。

在這場逼死奧士高納大爺的圍攻中,馬具商是發難者。他是農村的小鬧搜奸商,有著農村小奸商那種狡猾、陰險、詭詐的特點。通過他的行為和舉動,我們可以看出,他的處世哲學符合當時墮落的社會道德觀念。因此,他為達到陷害自己冤家的罪惡目的,不惜造謠中傷,無中生有,把親眼看到奧士高納大爺撿到的繩子說成是一個黑皮夾子。事情真相大白以後,還不甘罷休,繼續散布謠言,撥弄是非,迷惑不明真相的人,直至害死對方而後快。他的行為是當時社會道德觀在一個農村小奸商身上的體現。但是,問題的嚴重性並不在此,而在馬具商的這種處世哲學得到官府的支持和有廣泛的社會基礎,這便是《繩子的故事》所要揭示的深刻的社會意義。

馬具商的這種行為,首先得到鄉政府的支持和保護。文章中寫道,當馬具商向鄉政府誣告時,鄉長不調查,不研究,偏聽偏信,完全聽人了馬具商的所謂「揭發」,以為斷定奧士高納大爺撿的是黑皮夾子。在這里,莫泊桑沒有寫鄉政府的逼供信,嚴刑拷打,也沒有寫鄉長的耀武揚威,盛氣凌人,只有一處寫鄉政府的人搜了奧士高納大爺的身,但也是奧士高納大爺自己的要求,為了要證明大爺自己的清白,在這里,作者強調得仍然是鄉長和政府里人們的道德偏見,作為下層的統治階級—員的鄉長,他與馬具商有著共同的道德觀念,他怎麼也不會相信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有「誠實」二字可言;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員,他又有更深刻的階級偏見,認為那種不誠實的行為便出自像奧士高納大爺那樣貧苦人身上;他面對奧士高納大爺發自肺腑的「名譽起誓」,「良心和生命擔保」感到驚奇,一味的搖著腦袋說:「奧士高納大爺,馬朗丹先生是個值得信賴的人,我不會相信他把一根繩子錯當成皮夾子。」多麼偏執、多麼武斷!鄉政府的傳審和鄉長道德偏見、實際上是保護了馬具商的犯罪行為,同時使他更加有恃無恐,敢於當眾撒謊,而且已在使用毒計。

致使奧士高納大爺憂郁而死的第三方面力量是眾人的嘲笑和稀落。他們是一些像奧士高納大爺一樣貧苦的普通農民,是農村小客店的小老闆或是小商人,都是一些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們。誠然,他們絕沒有想到要害死一個誠實的普通農民,可是他們的行為無意中卻幫了馬具商,這是其陰謀得逞,並致使奧士高納大爺郁而死。這是這種「無意」的行動,說明下層人們中毒之深。思想麻木,善惡不分,是非不明;是荒唐的社會道德的社會基礎。奧士高納的死不是馬具商與他個人的糾葛的結果,而是整個社會道德墮落的必然悲劇。我們看到,他們對奧士高納大爺被傳審,不但不表示同情,憤慨,反而處於「好奇」或者「嘲弄癖」去奚落大爺。莫泊桑是—位冷靜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作品中從不正面表露自己的感情,在這里卻用了「都沒有任何憤慨」這樣的話來農觀他的深切痛恨。隨著情節的發展,作者進一步寫出,這些老百姓人仍然沒有覺醒,雖然事實真相已經大白,但是他們還是不相信大爺的誠實,甚至對大爺的一再解釋漸漸產生反感、厭煩,以至直言不諱的道出他們反感的真實原因:他們頭腦里同樣認為,人總是欺詐的奧

奧士高納大爺的解釋不過是「騙子」變出來的「歪理」。蒙迪維利埃村的一位馬販子說:「有人撿著了,又有人送還了。俗話說,沒人見,沒人曉,騙你你也不知道。」多麼偏見的社會道德觀,多麼可怕的習慣勢力!

奧士高納大爺之死的直接原因,既不是資本家和地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也不是資本主義法庭的逼供,更不是慘無人道的牢獄,而是十九世紀後期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墮落,愚昧的偏見和可怕的習慣勢力。他比資本家和地主的殘酷剝削壓迫更可怕,比法庭逼供更冷酷,比牢獄更令人窒息。

[藝術特色]

莫泊桑式風俗畫的巨匠。在作品中已開始就用不多的筆墨,把我們帶入了法國北方的一次趕集的景象中:集市上人們歡樂的心情,路上開懷的談笑,交換貨物是吵鬧,人畜混雜的集市廣場,大院里放滿各式各樣的車輛、坐滿顧客的客店,寥寥數筆,栩栩如生;但作家並沒有忘記告訴人們,資本主義社會農村的落後和農民生活貧困的情景,他在這幅「歡樂圖」 里點出了他們的不幸。這些趕集的農民,雖然歡歡喜喜的穿起漿得筆挺的藍布罩衫,女人們梳妝的整整齊齊,披著披肩,戴著便帽,比平時不大一樣,然而由於他們積年累月的繁重勞動,營養不良,男人身體都變了形,女人個個「身體乾瘦」。男人在「骨瘦如柴」的身子上穿著新漿洗的衣服,「鼓鼓囊囊」的活像個要騰空而起的「氣球」:女人們的披肩只能用別針別在「平坦」的胸前。農村的生活條件也十分惡劣,盡管是集市,仍然到處散發出一種難聞的酸臭氣味,停在各店的車輛,有的是「憋腳」的馬車,有的已經「千補百納」。這種落後的農村面貌與十九世紀後期整個資本主義大工業的迅速發展是多麼不協調。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作者採用了虛實相間、詳略得當的方法,巧妙的處理了趕集這樣—個特定環境中的群眾場面和主要人物的關系,使得群眾場面栩栩如生,主要人物形象鮮明,個性突出。作者以洗煉、精確的細節描寫,深入細致的心理刻畫來突出各個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作品中寫道馬具商這個人物。一共出現三次,每次只寥寥數言,但作者就把這個農村小奸商的狡詐、陰險、毒辣躍然於紙上。第一次作者寫他發現奧士高納大爺撿了—條繩子,沒有什麼更多的行動和語言,只寫他在自家門前「瞅著」,順便交待了他與奧士高納嘎也曾經有過糾葛。第二次出現在鄉政府,他到那裡作證。明明看到奧士高納大爺撿的繩子,卻一口咬定是黑皮夾子。這就不難想像,他第一次的「瞅」而不語。實際上已經在盤算著怎樣報復陷害自己的冤家。第三次是在伏圖內•烏勒布雷克大爺的皮夾子找到以後,作者再次把筆鋒轉向馬具商,但也只是寫他站在自家門口,看見奧士高納大爺走過,他「笑」了起來。為什麼笑?作者沒做回答,卻出其不意的自己提出問題「為什麼呢?」馬具商的描寫到此為止,以後再也沒有出場。但是通過以後的情節的發展,讀者不難想像,馬具商這一「笑」是奸笑,「陰險」的笑,因為他一步下重重陷阱,並預測到自己必定的勝利。

奧士高納大爺是法國北方諾曼地區一個勤儉、誠實的農民,由於長年累月的農村勞動傷害了身體,得了關節炎,但作者著重描寫的不是他的物質生活的貧窮,而是精心刻畫她精神上所收的折磨。作者緊緊扣住他的「誠實」性格這一特徵,以及其精煉的語言和精神痛苦。由於「誠實」,當他受冤枉時,氣得連話都說不出來,面對著鄉長的審問,直瞪瞪的「愁著鄉長,自己不知為什麼,已經被這種對他的懷疑嚇呆」;由於誠實,以為用「良心」「生命」等所謂人生的榮譽來擔保,就能博得眾人的信任;有由於誠實而執拗,就一再的要把事實真相告訴別人,希望得到了解,反而越弄越糟,精神痛苦逐漸加重。他的激烈的思想矛盾是在事情的真相大白以後。起初,他滿以為自己「勝利了」,他抱著老實人的天真想法,信心十足的整天給人們講自己的遭遇,但事實與他的想法恰恰相反,眾人還是不相信他。作者寫道,他雖然心裡「坦然了」,但又覺得「有某種東西使他感到不自在」,是什麼東西,又「說不清楚」,他的思想斗爭開始激烈起來,面對著人家叫他「老滑頭」,他「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越來越感受到「不安」;在遭到眾人的嘲笑、奚落之後,他感到「又羞又惱」,因受到「無端的懷疑」而「傷透了心」;漸漸的,他「模模糊糊的意識到無法證明自己是清白的」。一個個沉重的打擊,使得這個誠實的農民越來越感到自己無力反抗,他意識到,要用盡自己的氣力來洗刷自己也是「白費」,於是他在「悶悶不樂」中消瘦下去,卧病不起,最後憂郁而死。這里,奧士高納大爺的性格發展,心理變化,寫得細致生動,合乎人物性格,自然而無雕琢,他的悲慘的遭遇和凄涼的結局令人同情。

《繩子的故事》結尾也寫的含蓄、令人遐想萬千,回味無窮,卻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短篇佳作

Ⅳ 求4篇莫泊桑短篇小說推薦理由 80字以下

《兩位感恩節的紳士》更味如橄欖,兩位紳士,為了一個九年的默契和約定,上演了一出耐人尋味的人間悲喜劇。可愛么?委實可笑。但是在凄冷的人世間和殘酷的社會中,普通小人物間的這種推己及人、相濡以沫的人文精神,能不使人笑聲漸啞,終於感慨萬千么

《警察與贊美詩》中,寫一個流浪漢因無家可歸又飢寒交迫,想寄宿監獄中熬過嚴冬。於是他故意以身試法,到飯館吃飯不給錢,大喊大叫擾亂街市平靜,偷顧客的雨傘,乃至有意當頭警察的面調戲婦女……但均徒勞無功,根本不被「神聖」的法律所理睬,而當他站在教堂前,聆聽著贊美詩,想從此振作精神、積極生活的時候,警察的大手卻「庄嚴」地按住他的肩頭:判處三個月監禁!讀到此,能不使人啼笑皆非又沉思良久?

《從沒有完的故事》描寫一位每周只掙五塊錢的貧窮女工雖一時動搖,但終於拒絕了那個玩弄女性的闊佬兒的引誘。他復雜的內心世界真實感人地表現出來,但無損於主人公的美好形象,反而增加了讀者對他的敬重。

刎頸之交》,寫真誠純凈的友誼在兩個男子
共追一個姑娘的過程中可敬、可笑又可愛的表現,稍含調侃地歌頌了小人物的善良品質

Ⅳ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簡介

哈哈
地球人都推薦《羊脂球》
教材選文《我的叔叔於勒》諷刺的
《勛章到手了》也是諷刺
總之我個人認為讀起來有趣又有諷刺意味與教育意義的有:
《兩個朋友》《黛麗葉春樓》《小狗皮埃羅》《瓦爾特。施那夫斯奇遇記》《莫蘭這頭公豬》
著名的有:《項鏈》(和《我的叔叔於勒》一樣著名)《一家子》《月光》《幸福》《騎馬》《在一個春天的夜晚》《繩子》《小酒桶》《燒傘記》《一個兒子》《一個農庄女工的故事》《遺產》《散步》等
令我感動於費解的《在旅途上》
#################################以上全憑我個人經驗與一本他的小說集,如果你自己讀可以參考
下面是可以用在文章里的,正式的

莫泊桑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諾曼底狡猾的農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女傭、小職員、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還世俗的破落貴紳、富商、工廠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例如《項鏈》中因愛慕虛榮而毀了一生的小市民,《羊脂球》中,有愛國骨氣的妓女和軟骨頭的富商與鄉紳,在敵人面前的不同表現,《一家子》中為爭取遺產而大打出手的一家人,《兩個朋友》中寧死也不肯將通行口令告訴敵人一對友人,《莫蘭這只公豬》中好色而愚蠢的服裝店老闆……

,《瓦爾特·施那夫斯的奇遇》反映了敵軍士兵為了活著寧可當俘虜的厭戰情緒;《俘虜》描寫的是法國婦女機智擒敵的故事。其中內容最豐富、意義最深刻的作品,則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小說的內容是一個妓女和一些有產者同乘一輛馬車離開德軍佔領區,大家對這個綽號羊脂球的妓女側目而視,但是在由於沿途耽擱而餓得發昏的時候,卻又厚著臉皮吃光了她的一大籃美味食品。馬車在路過一個小鎮時被攔住了,占據該鎮的普魯士軍官要求羊脂球陪他過夜,否則不予放行。車上的工業家、伯爵和商人等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生意,千方百計地勸說羊脂球為他們作出犧牲,但事後又鄙視她,任憑她陷於孤獨和挨餓的境地。
小說里沒有硝煙彌漫的戰場,也沒有刀光劍影的搏鬥,然而它通過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敵人獻身的遭遇,刻畫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別是勾勒了有產者們為了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丑惡嘴臉。羊脂球自尊自強、不甘屈服,表現了愛國主義的凜然正氣,結果卻被那些偽善的同胞推人火坑。他們為了迫使羊脂球就範,個個巧舌如簧、軟硬兼施,就連道貌岸然的修女也沆瀣一氣。莫泊桑以真實的細節、精練的語言和爐火純青的技巧,使這篇小說構成了一幅戰爭時期法國的社會圖景。作品中的善與惡時時形成不露痕跡的對照,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戰爭的憎恨、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所謂上等人的蔑視,因而不愧為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都堪稱楷模的名篇。
莫泊桑描寫小職員生活的短篇小說很多,例如《騎馬》和《項鏈》寫他們為了出風頭而弄巧成拙、自食其果,表現了他們可憐兮兮的虛榮心;《我的叔叔於勒》和《傘》諷刺了這類家庭的寒酸相和勢利眼;《散步》中的小職員數十年如一日地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最後意識到這一點時不禁悲憤地上吊自盡。這些作品揭露了世態炎涼的社會現實和官僚機構里腐敗昏聵的作風,諷刺了小職員的自私虛榮和爾虞我詐,同時又對他們的刻板生涯寄予了人道主義的同情。
莫泊桑有大量的短篇小說描繪諾曼底農村的生活,它們從各個方面反映了貧苦農民的悲慘遭遇,例如《瞎子》、《繩子》、《窮鬼》等等,其中的主人公都因備受欺凌而死去。《皮埃羅》諷刺了地主婆的吝嗇,《流浪漢》譴責了把好人逼成盜賊的社會風氣。《真實的故事》中的地主玩弄女傭,造成了女主人公絕望地死去的悲劇。也有一些作品表現了農民的狹隘,例如《老人》中的夫婦為了不耽誤農活而希望垂危的老人快點去世,《圖瓦》中的女主人公竟讓因肥胖而中風的丈夫孵雞蛋等等。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題材之外,莫泊桑還從愛情和情慾的角度,描繪了人們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中《月光》是反對禁慾主義的名篇,寫一個神父在皎潔月光下理解了愛情;《橄欖園》譴責了不負責任的放盪行為,《巴蒂斯特太太》則批判了歧視受辱女子的不良風俗。值得指出的是,妓女的題材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里佔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衣櫥》等都反映了妓女的悲慘生活。
####################################################################如果想要更多的可以去這里看看:http://auction1.paipai.com/search/23501-23520-23523/-71BE.html?ADTAG=501.1.3
#####################################################################我寫了這么多,沒功勞也有苦勞吧,最少也要是最佳答案吧
唉,一點兒懸賞分都沒有~~~

Ⅵ 說說看你最喜歡的外國短篇小說家莫泊桑的哪部作品

‍‍莫泊桑的《項鏈》,展示了那個年代普通小門小戶人家的悲劇。女主人公瑪蒂爾德的遭遇其實並非是來自於她個人的過失,而是展現了這個階層女性以及她們的丈夫思想意識上的局限。在所有討論《項鏈》的評析中,多數都是指責女主人公虛榮心太重,導致自己和丈夫陷入債台高築的窘境。但是跟現今社會某些「寧在寶馬車里哭,不在自行車上笑」的拜金虛榮言論比,瑪蒂爾德根本談不上什麼虛榮。自己艷壓群芳、被眾星捧月是無論男女或多或少都有的虛榮心。瑪蒂爾德想要的無非是過上她想像中的好日子,即浮華的物質和纏綿的情感填充。這種思想絕對是充斥在現今社會的家家戶戶中。現實總是骨感的。越想往高處攀登反而跌得更慘的例子不要太多。‍‍

Ⅶ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 》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羊脂球

下面是內容:

莫泊桑生於19世紀的法國,一生創作了短篇小說近300篇,長篇小說6部,游記3部,以及許多關於文學和時政的評論文章。他是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列的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羊脂球》是他的代表作品。
小說描繪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戰爭期間,有一輛法國馬車在離開敵戰區時,被一名普魯士軍官扣留。軍官一定要車上一個綽號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過夜,否則馬車就不能通過。羊脂球出於愛國心斷然拒絕,可是和她同車的有身份的乘客為了各自私利,逼她為了大家而犧牲自己,羊脂球出於無奈而作了讓步。可當第二天早上馬車出發時,那些昨天還苦苦哀求的乘客們卻突然換了一副嘴臉,個個疏遠她,不屑在與她講話。她覺得自己被這些顧愛名譽的混帳東西輕視淹沒了,當初,他們犧牲她,之後又把她當作一件骯臟的廢物扔掉。
無論是前面的羊脂球的食物被掏空,還是後面她被推去跟敵方軍官睡覺換取貴族的繼續逃亡,羊脂球都被犧牲了。貴族始終看緊他們腰包里的金子,就算是自己的恩人,當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時他們都會變成嗜血的惡狼。資本主義統治下的人,能擁有權力、金錢、地位,都是血腥堆積出來的。他們就像是血吸蟲,如馬克思所說「上上下下都滴著骯臟的血」,也正是這種丑惡的靈魂給他們帶來了財富。
當一個人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他們會把你伺候得像皇帝,這就是貴族的價值觀,他們自私貪婪的本性只允許他們用金錢去衡量一切。書本的學識未能給他們帶來善心。現實中赤裸裸的金錢交易、殘酷的爭名奪利沖刷了一切形為上的終極關懷。這在後文中顯露無疑。
莫泊桑的這則故事恰恰以羊脂球的悲慘遭遇反襯了資本主義下的丑惡骯臟的靈魂。他們虛偽的面具下藏的都是腐朽的內臟和污穢的思想。
作者用一個不願委身侵略者、地位卑微的妓女和當時一些上層人士作對比:作者以過關卡前羊脂球把提籃里的東西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和經過關卡後他們對她的不屑一顧做鮮明對比。這些是在實處的對照,另外也是對愛國方式的對比。讀完《羊脂球》的第一感覺,就是為羊脂球叫不平。仔細想想,這更是與當時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社會背景有關。在資本主義統治下法國人與人間的地位隔閡、建立在金錢上的虛偽友誼和親密,在作者筆下被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羊脂球》的誕生,使莫泊桑一鳴驚人,這不僅是莫泊桑的處女作,更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讀莫泊桑的作品,猶如欣賞一段歷史,人物的真、善、美幾乎盪然無存,一切都受金錢、權位、名譽的支配,社會腐敗不堪。這對人是一種精神上的啟迪,對社會則暗示下一個時代的到來。

Ⅷ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有哪些

泊桑的三百五十多中短篇小說從題材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反映普法戰爭的:在這類題材的作品裡,莫泊桑揭露了普魯士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法國軍隊的無能,歌頌了法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者的愛國精神如《羊脂球》(1880)、《米隆老爹》(1883)(必讀)、《兩個朋友》(1883)等。《羊脂球》是寫被敵軍佔領的里昂城裡十幾位居民同乘一輛馬車出逃的故事。一輛馬車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作者通過乘客們出逃的不同原因,一路上的表現,特別是對羊脂球前後不同態度的變化,表現了他們不同的社會身份和性格特徵。

2.描寫資產階級世俗生活,揭露資產階級道德墮落的,如《項鏈》(1884)、《戴家樓》(1881),表現世人貪圖錢財而不注重親情的《我的叔叔於勒》(1883),描寫小市民吝嗇的《雨傘》(1884)等。

3.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貧困痛苦以及優秀品質的,如《西蒙的爸爸》(1881)、《一個女長工的故事》(1881)等。

熱點內容
菠蘿包輕小說如何充值 發布:2025-05-10 08:48:01 瀏覽:933
求和吾欲成凰類似的玄幻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10 08:46:30 瀏覽:364
日本輕小說下載txt 發布:2025-05-10 08:44:59 瀏覽:79
安知曉的最新小說異能天後 發布:2025-05-10 08:43:35 瀏覽:923
都市主神建設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0 08:20:35 瀏覽:509
小人物一步步成長的小說都市 發布:2025-05-10 08:19:04 瀏覽:880
古琴都市小說 發布:2025-05-10 08:12:30 瀏覽:129
離過婚帶孩子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10 07:49:30 瀏覽:311
男主討厭女主的短篇小說 發布:2025-05-10 07:38:37 瀏覽:513
穿越西方言情同人小說 發布:2025-05-10 07:35:03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