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短篇小說推薦
⑴ 好看的中短篇小說
1、《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作者:卡佛;
2、《好人難尋》,作者:奧康納;
3、《最初的愛情 最後的儀式》,作者:麥克尤恩;
4、《十一種孤獨》,作者:理查德·耶茨;
5、《台北人》,作者:白先勇;
6、《虛構集》,作者:博爾赫斯;
7、《逃離》,作者:愛麗絲·門羅;
8、《香椿樹街故事》,作者:蘇童;
9、《天橋上的魔術師》,作者:吳明益;
10、《Zoo》,作者:乙一。
⑵ 莫泊桑的中篇,短篇,長篇小說有哪些
居伊·德·莫泊桑,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他出生於法國諾曼底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後,普法戰爭爆發了,他應征入伍,兩年的兵營生活使他認識了戰爭的殘酷,祖國的危難啟發了他的愛國思想。戰爭結束後,他到了巴黎,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小職員,同時開始了文學創作。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後離職從事專門的文學創作,並拜福樓拜為師。10年間他寫了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深廣,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於勒》《一個農庄女工的故事》、《戴麗葉春樓》、《瞎子》、《真實的故事》、《小狗皮埃羅》、《一個諾曼底佬》、《在鄉下》、《一次政變》、《繩子》、《老人》、《洗禮》、《窮鬼》、《小酒桶》、《歸來》、《圖瓦》等。
⑶ 有什麼好看的勵志故事小說短篇長篇中篇都可以
1.《歲月如歌》
人生如夢,歲月如歌。夢人人都會做,但好夢壞夢不由自己說了算,全憑圓夢人如何圓。歌人人都會唱,但唱好唱壞不由自己說了算,全憑聽眾如何斷。我的歌沒有高音,也沒有低音,其主旋律是中音。我的人生歲月的歌就像一條河,雖沒有激盪的波浪和飛濺的浪花,但也沒有斷流乾涸,煙消雲散,而是平平淡淡,順其自然,最後融入大海,永存於天地之間。我生在魯中平原上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家庭雖然貧苦,但生活還是多姿多彩的。在春、夏、秋三季,我便背著草筐拿著鐮刀去野外割草,回家喂牛。有時去小清河裡摸魚捉蟹或到打穀場上和小夥伴們去玩游戲。秋季還到野地里去放豬。冬天則背著草筐拿著硬木棍到樹林里去打樹上的干枝或掃樹下的落葉,供家裡燒火做飯用。也爬樹掏鳥窩、摸鳥蛋、喂小鳥,還曾養過不少鴿子。後來讀過私塾,上過學堂。1956年高中畢業後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學院,從此便離開了生我養我的故鄉,來到了北京。
2.<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一版於1986年12月在文聯出版社出版;第二版於2012年3月在北京十月文藝於出版社正式發行。
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他因痛恨神父平時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的復活節蛋糕上撒煙灰而被學校開除。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凌辱,所以他憎恨那些欺壓窮人的店老闆,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佩托夫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的歲月。紅軍解放了謝佩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希維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來很友好,教保爾學會了英式拳擊,還培養了保爾樸素的革命熱情。一次,因為解救朱赫來,保爾自己被關進了監獄。而後敵人因疏忽把他錯放了,保爾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冬妮婭的花園門前,縱身跳進了花園。由於上次釣魚時,保爾解救過冬妮婭,加上她又喜歡他「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他的到來讓她很高興。保爾也覺得冬妮婭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他們都感受到了朦朧的愛情。為了避難,他答應了冬妮婭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婭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把弟弟柯察金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戰士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擾和疾病的威脅。一次參加工友同志的聚會,保爾因帶著穿著漂亮整潔的冬妮婭同去,遭到了工友們的譏諷和嘲笑。保爾意識到冬妮婭和自己不是—個階級,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上,但卻被她回絕了,兩個人的感情不得不產生分裂,從此保爾便離開了冬妮婭。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一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
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可是保爾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對麗達產生的感情,後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最後下定決心斷絕了他們的感情,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鄉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爾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在海濱療養時,他偶然認識了女民工達雅並相愛。保爾一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一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 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斗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一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谷中走了出來。這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並且沒有絲毫寫作經驗的人,開始了他充滿英雄主義的事業——文學創作。保爾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6個月後,寫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來時丟失了,保爾一度灰心喪氣。後來,他振作了起來,自己口述,請人代錄。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終於出版了。生活的鐵環已被徹底粉碎,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⑷ 中短篇小說推薦
中短篇小說推薦《吶喊》、《受戒》、《麥琪的禮物》、《台北人》、《綠毛水怪》。
1、《吶喊》
1923年8月,《吶喊》由北大新潮社初版印行,距今已近百年。
初版的《吶喊》由魯迅先生編輯定稿,收錄了他1918年至1922年間發表的15篇小說(在1930年《吶喊》第13次陵褲薯印刷時,作者將《不周山》抽去,後改名《補天》收入《故事新編》中)。該書的封面和版式由魯迅先生親手設計,甫一上市便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時至今日仍是不可替代的經典版本。
⑸ 鐭綃囧皬璇存帹鑽
鐭綃囧皬璇存帹鑽愶細銆婂皬鐜嬪瓙銆嬨併婄緤鑴傜悆銆嬨併婅佷漢涓庢搗銆嬨併婇害鐢伴噷鐨勫畧鏈涜呫嬨併婁績緇囥嬨
1銆併婂皬鐜嬪瓙銆
鍦e焹鍏嬭嫃浣╅噷鍒涗綔鐨勫皬璇淬傝繖鏈灝忚翠互涓浣嶉炶屽憳鐨勭粡鍘嗕負綰跨儲錛岃茶堪浜嗗皬鐜嬪瓙鍜屼粬鐨勬湅鍙嬩滑鍦ㄥ悇涓鏄熺悆涓婄殑鍐掗櫓鍜屼漢鐢熺粡楠岋紝鏄涓閮ㄥ瘜鏈夊摬鐞嗗拰娣卞埢鎰忎箟鐨勪綔鍝併
⑹ 濂界湅鐨勭煭綃囧皬璇存帹鑽
濂界湅鐨勭煭綃囧皬璇存帹鑽愶細銆婅禒鎴戜竴鏋濆父闈掕棨銆嬨併婃垜瀹朵簩鐖楓嬨併婇亣姒曘嬨併婅瘈瀹淬嬨併婇噹鑾撲笌鑰佺嫍銆嬬瓑銆
1銆併婅禒鎴戜竴鏋濆父闈掕棨銆
銆婅禒鎴戜竴鏋濆父闈掕棨銆嬫槸浣滆呰嫢闈炲啓鐨勪竴閮ㄩ兘甯傝█鎯呭皬璇達紝鎴鑷2023騫12鏈12鏃ワ紝璇ュ皬璇村凡緇忓畬緇撲簡銆傚コ涓誨嚭杞︾ジ鍙樻垚鍌誨瓙錛岀埗姣嶄笉鑲鍖繪不錛岀敺涓誨悐鍎塊儙褰撹兏鏃犲ぇ蹇楋紝涓鐩村変紭縐鐨勫コ涓諱負濂崇烇紝浜庢槸浠栧甫鐫琚瀚屽純鐨勫コ涓誨幓甯傞噷娌葷棶銆傚悗鏉ュコ涓葷棶濂戒簡錛屼富鍔ㄥ憡鐧斤紝鎴愬氨榪欐靛愬紵淇┿
⑺ 有什麼好的中短篇小說
1,《風箏》——魯迅
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風箏聯想到故鄉早春二月時節的放風箏開始描寫,流露出淡淡的鄉愁。然後自然地從風箏想到兒時往事:作為兄長的他對所謂沒出息的酷愛風箏的弟弟的懲罰。成年後的作者為自己幼時的無知,對弟弟兒童天性的扼殺行為充滿了內疚和自責。
更令作者痛苦的是他已無法求得寬恕,因為弟弟對這件往事已漠然忘,這里照應了文章一開頭作者見到風箏時「驚異和悲哀」的情緒。
這種驚異和悲哀並不僅僅在於作者內心的深刻自我反省,而在於他從弟弟的「全然忘卻」中體會到中國老百姓對封建道德奴役、家長式的專制制度的不覺醒,因而倍感改造「國民性」任務之艱巨,點出作者心情沉重的內在原因。
2,《朝花夕拾》——魯迅
「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這個詞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來撿,這里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
3,《童年》——高爾基
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4,《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
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
5,《二馬》——老舍
講述了二馬爺倆兒和溫都母女之間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批判了自己民族的懶惰、不思進取等,譴責了英國社會的民族文化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