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的短篇小說
1. 誰給我推薦幾本泰戈爾的小說
短篇小說《女乞丐》 《郵政局長》 《河邊的台階》 《還債》(1891) 《棄絕》(1893) 《素芭》(1893) 《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 《摩訶摩耶》(1892) 《太陽與烏雲》(1894)中篇小說《科魯娜》(1877,未完稿) 《四個人》(1916) 《兩姐妹》(1933) 《人生四幕》(1934) 《花圃》(1934)長篇小說《王後市場》 《賢哲王》 《眼中沙》 《沉船》(1906) 《天賜良緣》 《戈拉》(1910) 《家庭與世界》(1916) 《兩姐妹》(1932) 《小沙子》劇作《蟻垤的天才》 《破碎的心》(詩劇) 《憤怒的濕婆》(歌劇) 《死神的狩獵》(歌劇) 《虛幻的游戲》(詩劇》 《根本錯誤》 《離別時的詛咒》 《馬麗妮》 《拜貢特的巨著》 《滑稽劇本集》(1907) 《秋天的節日》(1908) 《國王與王後》 《犧牲》 《國王》 《郵局》 《頑固堡壘》(《堅定寺院》)(1911) 《法爾袞月》 《古魯》 《無形珠寶》(1919) 《還債》 《摩克多塔拉》(1922) 《春天》(1923) 《遷居》(1925) 《獨身者協會》(1926) 《舞女的膜拜》(1926) 《報復心理》(1926) 《南迪妮》(1926) 《最後一場雨》(1926) 《人紅夾竹桃》(1926) 《舞王》(1927) 《最後的拯救》(1928) 《太陽女》(1929) 《新穎》(1930) 《禳解詛咒》(1931) 《時代之旅》(1932) 《昌打爾姑娘》(1933) 《紙牌王國》(1933) 《邦蘇莉》(1933) 《斯拉萬月之劇》(1934) 《花釧女》(舞劇,1936) 《昌打爾姑娘歌舞劇》(1938) 《薩瑪》(1939)
2. 泰戈爾的主要文學作品有哪些
泰戈爾的主要文學作品有:
《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泰戈爾一般指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 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評價:
盡管泰戈爾也受到西方哲學思潮的影響,但他的思想的基調,還是印度古代從《梨俱吠陀》一直到奧義書和吠檀多的類似泛神論的思想。這種思想主張宇宙萬有,同源一體,這個一體就叫做「梵」。「梵」是宇宙萬有的統一體,世界的本質。人與「梵」也是統一體。「『我』是『梵』的異名,『梵』是最高之『我』。」「人的實質同自然實質沒有差別,兩者都是世界本質『梵』的一個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關聯。」泰戈爾以神或「梵」為一方,稱之為「無限」,以自然或現象世界以及個人的靈魂為一方,稱之為「有限」,無限和有限之間的關系,是他哲學探索的中心問題,也是他詩歌中經常觸及的問題。泰戈爾跟印度傳統哲學不同的地方是:他把重點放在「人」上面,主張人固然需要神,神也需要人,甚至認為只有在人中才能見到神。
3. 泰戈爾近代印度著名詩人,長篇小說代表作是什麼
泰戈爾:全名為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近代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亞洲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4. 泰戈爾的文章有哪些
1、《飛鳥集》。《飛鳥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創作的詩集,它包括325首清麗的無標題小詩,首次出版於1916年。這些詩的基本題材多為極其常見事物,不外乎小草、飛鳥、星辰、河流等等。
2、《吉檀迦利》。《吉檀迦利》是印度作家泰戈爾創作的詩集。這部宗教抒情詩集,是一份「奉獻給神的祭品」。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的關懷。泰戈爾憑借該作獲得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
3、《園丁集》。《園丁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創作的詩集,是一部「關於愛情和人生的」英文抒情詩集,詩體為散文詩。詩集中的大部分詩歌是詩人從自己在19世紀90年代創作的孟加拉文詩集《剎那集》《夢幻集》《繽紛集》等迻譯而來的。屬於泰戈爾前期創作階段的詩歌作品。
4、《新月集》。《新月集》是印度詩人、作家泰戈爾創作的詩集,主要譯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詩集《兒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創作的。詩集里著力描繪的是一個個天真可愛的兒童。詩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備、熠熠閃光的天使般的兒童藝術形象。
5、《戈拉》。《戈拉》是泰戈爾編寫的一本歌頌了新印度教徒反對殖民主義壓迫、熱愛祖國的思想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反映了作者對維護種姓制度、遵守印度教各種腐朽傳統的錯誤做法的激進主義人士的批判。
(4)泰戈爾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泰戈爾的詩風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啟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謝婉瑩等一代文豪,其中許多作品多次被譯成中文。泰戈爾的《飛鳥集》影響冰心,使她寫出了《繁星·春水》。
5. 泰戈爾有哪些作品
泰戈爾,R,(1861~1941)
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其重要詩作有
詩集
《故事詩集》(1900)、
《吉檀迦利》(1910)、
《新月集》 (1913)、
《飛鳥集》(1916)、
《邊緣集》(1938)、
《生辰集》(1941);
重要小說有
短篇
《還債》(1891)、
《棄絕》(1893)、
《素芭》(1893)、
《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
《摩訶摩耶》(1892)、
《太陽與烏雲》(1894),
中篇
《四個人》(1916),
長篇
《沉船》(1906)、
《戈拉》(1910)、
《家庭與世界》(1916)、
《兩姐妹》(1932);
重要劇作有
《頑固堡壘》(1911)、
《摩克多塔拉》(1925)、
《人紅夾竹桃》(1926);
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
《中國的談話》(1924)、
《俄羅斯書簡》(1931)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集》。
6. 泰戈爾創作了哪些作品
泰戈爾在詩歌方面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詩集《暮歌》、《晨歌》、《金帆船》、《繽紛集》、《園丁集》、《收獲集》、《渡口》、《吉檀迦利》和哲理短詩集《微思集》、《故事詩集》等。在小說方面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沉船》、《戈拉》、《家庭與世界》,中篇小說《兩姊妹》、《四個人》,短篇小說《河邊的台階》、《飢餓的石頭》等。另外,還有戲劇《國王》、《郵局》等。泰戈爾的創作融合了印度傳統和西方文學的有益成分,對印度現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7. 泰戈爾的作品
泰戈爾童年時代即嶄露詩才,他的愛國詩篇《給印度教徒廟會》(1875)發表時,年僅14歲。1880年,19歲的泰戈爾便成為職業作家。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詩集《暮歌》(1882)、《晨歌》(1883),還有戲劇和小說等作品。這些早期傷品的特點是夢幻多於現實,富於浪漫主義色彩。
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期,詩集《心中的嚮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詩篇《兩畝地》(1894)的發表,標志著泰戈爾從宗教神秘主義走向深刻的人道主義。這一時期的詩作還有《金帆船》(1894)、《繽紛集》(1896)第5部抒情詩集和一部《故事詩集》(1900)。此外,他還創作了6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的《素芭》(1893)、《摩訶摩耶》(1892)、《最活著,還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優秀短篇小說傑作之林。
1901年,泰戈爾為改造社會創辦了一所學校,從事兒童教育實驗。1912年,這所學校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由於英國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個高潮,泰戈爾積極投身於運動並創作了許多愛國詩篇。這一時期是他創作的最輝煌時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詩集和8部英文詩集,其中《吉檀迦利》為詩人贏得世界性聲譽。這一時期重要的詩集還有《園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飛鳥集》(1916)等。1910年,泰戈爾又發表了史詩性長篇小說《戈拉》和象徵劇《國王》等。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為尋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發表了許多著名演講。這時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詩,分別收在《非洲集》(1937)、《邊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泰戈爾一生共創作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餘種戲劇,還有大量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著和游記、書簡等。此外,他還是位造詣頗深的音樂家和畫家,曾創作2000餘首歌曲和1500餘幀畫,其中歌曲《人民的意志》已被定為印度國歌。
8. 關於泰戈爾的經典短篇小說有哪些
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
《素芭》(1893)、
《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
《摩訶摩耶》(1892)、
《太陽與烏雲》(1894)
在《喀布爾人》中,這個「從喀布爾來的人」的
姓名不詳。他是個體格強壯的帕坦人,穿一身寬松而
骯臟的衣服。他曾因斗毆被捕入獄,監禁使他更加狂
暴,用他自己的說法,進監獄是到了「老丈人家」里。
這人行為粗野,沒有教養,但與外號「小話匣子」的
五歲小女孩敏妮的友誼卻讓人感動。喀布爾人常給這
個加爾各答一個作家的小女兒帶去一些杏仁、葡萄乾
和葡萄;但卻從不要錢。這使孩子的母親對喀布爾人
產生了種種疑慮和擔心:恐怕這個大漢會把女兒抱走,
或者把女兒裝到背著的大口袋裡拐跑。多年以後,剛
剛出獄的喀布爾人又給已經長大了的,快要出嫁的作
家女兒帶去一些乾果。當作家接過來東西要給他錢時,
他卻抓住作家的手說 :「不要給我錢!——您有一個
小姑娘,在我家裡我也有一個像她那麼大的小姑娘。
我想到她,就帶點果子給您的孩子——不是要賺錢的。」
這時,「他伸手到寬大的長袍里, 掏出一張又小又臟
的紙來……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手印, 不是相片, 也
不是一幅畫像……當他每年到加爾各答街上賣貨的時
候,他自己的小女兒的印跡總在他心上」。 這一細節
使人們終於認識了喀布爾人,任何疑慮和擔心都會雲
消霧散,而且會對喀布爾人肅然起敬。泰戈爾對「小
小的手印」這一細節的渲染,使喀布爾小販這一形象
更加血肉豐滿,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生動逼真的
印象使人終生難忘。彷彿一提到父愛,便會使我們想
起這個喀布爾人,想起這一細節——它對喀布爾人愛
子之心的展示,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更具文學史的
典型意義。
9. 概述泰戈爾的短篇名作《摩訶摩耶》
1、《摩訶摩耶》是泰戈爾短篇小說名篇之一,通過一個哀婉、悲烈的愛情故事,抨擊了黑暗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慘無人道的寡婦殉葬陋俗。
2、該書的主題具有豐富多元的特質,而對愛情中人文精神的探討應該是小說的核心主題,這一主題至今仍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能引起人們對愛情主題中人格尊嚴、相互尊重、信守承諾的問題的深深思考。
(9)泰戈爾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泰戈爾的作品主題
泰戈爾在詩歌、體裁、語言及表現方法上能夠大膽創新,別具一格。體裁上把現實題材處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體裁處理為具有現實成分;體裁上,詩人創造出「故事詩」和政治抒情詩的形式;還致力於創造自由體詩。
泰戈爾善於學習和運用人民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使詩歌的語言清新活潑;在創作方法上,他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是在抒情詩中,浪漫主義成分較重,在敘事性作品中,現實主義成分較多。
泰戈爾作品中的女性來自各種不同的種姓和階層,也有著不同的身份。如童養媳、守寡少女、陪葬寡婦、被騙失身的幼女、印度傳統家庭婦女、受過高等教育的名媛、擁有新思想的知識女性等,這些女性形象身份或單一呈現,或揉合紛雜,往往被塑造成傳統陋習的犧牲品、美滿愛情的追逐者和作者理想中的印度新型女性。
10.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總共寫過那幾部書或者詩集
泰戈爾給人類留下了豐厚的文學遺產,共包括66部詩集、96篇短篇小說、15部中長篇小說、80多個劇本和大量散文。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泰戈爾的詩風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啟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謝婉瑩等一代文豪,其中許多作品多次被譯成中文。泰戈爾的《飛鳥集》影響冰心,使她寫出了《繁星·春水》。
(10)泰戈爾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泰戈爾作品的主題:
1、愛國主義
其創作多取材於印度現實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義、封建制度、愚昧落後思想的重重壓迫下的悲慘命運,描繪出在新思想的沖擊下印度社會的變化及新一代的覺醒,同時也記載著他個人的精神探索歷程。
2、關於死亡
泰戈爾對死亡有著超乎尋常的認識,在泰戈爾筆下,死亡充滿著詩情畫意,令人心嚮往之。例如在《吉檀迦利》的最後階段,用了20餘首詩歌贊死亡,抒寫在死亡中與神同一的過程。
3、善惡觀念
泰戈爾是個樂觀主義者,他認為世界是朝著絕對的善發展的,堅信惡最終將轉化為善。詩人認為,我們之所以有痛苦,是因為我們感受到有限,但這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並不是最終的,歡樂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