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短篇小經典小說
⑴ 最好看的短篇小說
最好看的短篇小說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老人與海》、《麥田裡的守望者》、《人間失格》配晌、《草房子》等。
1、和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這是一篇關於一位女性寫給一位男性的長信,內喚賣信容涉及到她的一生和對男性的感情。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充滿了戲劇性,讓人感到既悲傷又溫暖。

⑵ 推薦十部經典短篇小說
長篇小說往往篇幅長,容量大,情節復雜,人物眾多,結構宏偉。短篇小說則篇幅短小精悍,情節簡潔,人物集中,結構精巧。前者體現的是作者的敘事抱負,後者更體現審美與情趣。現在社會生活節制快,生存壓力大,極少有人能沉下心來去啃「大塊頭」的世界名著。
所以,我推薦十部國內外經典短篇小說,閑暇時,耗二十分鍾甚至三五分鍾,享受文學經典給予人的慰藉,提高人文素養。好吧,這理由太巨大,換個小理由——打發時間,充實一下寂寞空虛冷的靈魂。
1《孔乙己》——魯迅
推薦語:
有人問魯迅,在他創作的30篇短篇小說中,最喜歡哪一篇,魯迅回答說是《孔乙己》。《孔乙己》不但是魯迅最好的短篇小說,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一。
這篇小說,我們初中時就曾在語文課本中學習過,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完全讀懂。孔乙己是一個非常飽滿的藝術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悲劇,他身上折射了一個時代的悲劇。「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可是現在和將來還有無數孔乙己活著。
我們寫作,或者與人交流時,如何用一件道具,表現一個人死要面子,窮困潦倒,好吃懶做?魯迅只用了一件長衫,兩句話。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洗。」
2《命若琴弦》——史鐵生
推薦語:
小瞎子是老瞎子的徒弟。師徒以拉三弦琴說書為生。
小瞎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山裡姑娘,還把初吻給了她,姑娘嫁了別人。老瞎子的師傅在臨終前告訴他有一張復明葯方,只要彈斷一千根琴弦,這張葯方就能讓他的眼睛看到世界。
這張葯方支撐著老瞎子堅持了幾十個個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將一千根琴弦彈斷,看到光明,看到山山水水,看到小芳。彈斷一千根琴弦後,老瞎子發現復明葯方不過白紙一張,他找到了失戀後的小瞎子,對他說:「是我記錯了,是一千二百根,師傅記錯了,記住,是一千二百根!」
命若琴弦,琴弦雖然堅韌卻也亦斷,這不就是我們豐盈又脆弱的生命嗎?
3《古典愛情》—余華
推薦語:貧寒學子柳生入京趕考,在一座大宅的閣樓邂逅了富家小姐惠。屌絲逆襲白富美的橋斷不回出現在余華的小說里。在故事的五分之二處,一副余華氏暴力美學徐徐展開。
「公子切記,不管榜上有無功名,都請早去早回。」後面的情節,可以拍成恐怖片了。
余華常自詡以川端康成為師,連這篇故事的男女主角的名字——柳生和惠,都是日本爛大街的名字。可是這篇故事的敘述語言極具中國古典美,情節一如既往,像一張散發血腥味的溫和笑臉。殘忍與瑰麗的外衣下,隱藏著淡淡的溫情。
4《河邊的台階》——泰戈爾
推薦語:
第一,如果直接敘述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情節難免令人乏味。大詩人泰戈爾玩出了新花樣,藉助河邊台階的口吻講一個女人等待苦行僧丈夫的故事娓娓道來。——「如果把發生的事情都印在石頭上,那麼,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個台階上讀到許多昔日的故事。你如果想聽過去的故事,那就請你坐到我的台階上來;只要你側耳細聽這潺潺的流水,你就可以聽到過去無數動人的故事。我現在還記得從前發生的一個故事。那天也像今天這樣。」
第二,愛情與信念的兩難,苦行僧是愛自己的妻子的,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民國電視劇里經常有這樣的畫面,一些仁人志士和美女發生關系後,都會深情地凝視著她,悲涼道:「奈何七尺之軀,以許國,再難許卿。」然後,提上褲子走人,給世人留下一抹倔強的背影,繼續轟轟烈烈地鬧革命。這也是愛情和事業的兩難。
人生的兩難實在太多,我高中的班主任有一天給我們上晚自習的時候,看了一下手錶,已經22點30分了,冷不丁來一句,「我多想陪陪家人。」這也是兩難。
人生那麼多兩難,還活著干什麼?請看下一篇。
5《麥琪的禮物》——歐亨利
推薦語:
自詡文藝青年的人,如果沒有聽過「歐亨利氏結尾,」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歐亨利小說向來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著稱。
《麥琪的禮物》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故事:女主人公德拉和她的丈夫詹姆斯都很貧窮。他們都有一件最珍貴的禮物。聖誕節到來之際,他們為了給對方買一件與之相配的禮物,不惜賣掉了自己珍貴的東西。而他們所准備的禮物此時也失去了意義。
這對年輕小夫妻也是幸福的,因為有愛情。有了愛情,在貧富懸殊,人情冷暖的社會,可以找到安慰。無論老公或者妻子回家多晚,在城市的某間屋子裡,都有一盞燈在等待者。活著干什麼呢?少年少女們,先談個對象再說吧。
6《套中人》——契訶夫
推薦理由: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帶上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他總是把雨傘裝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個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連削鉛筆的小刀也是裝在一個小套子里的。他的臉也好像蒙著套子,因為他老是把它藏在豎起的衣領里。」
我們都是套中人別里科夫, 我們都活在一個有一個套子里,從一個套子換了另一個套子。這個套子是鞋子車子,女子,屋子……
我們能看到別里科夫有形的套子,卻看不到自己心裡無形的套子。
7《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
推理理由:這又是一篇中學課文,十年前學習的課文,至今還受益匪淺。
從寫法上講,堪稱現實主義創作經典,明暗兩線,最終交叉;以語言,動作,神態刻畫人物心理,作者述而不敘。再次就不再引用。
小說主題,令人心裡悲涼。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古今中外,相同之處,放之四海八荒而皆準。
8《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
推薦理由:
海明威常言自己的創作是冰山理論。。他以「冰山」為喻,認為作者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應該通過文本的提示讓讀者去想像補充。——「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文字簡約到不使用一個形容詞。文中男女每一句話,都能讓人有很多種猜想。
海明威是最能將感情藏自文字背後的作家。准確的說,《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文字只能佔到小說八分之一,另外八分之七是隱藏在文字後面的感情。
這種寫法非常累,但是文字卻非常有張力。
9《竹林中》——芥川龍之介
人性中的陰暗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這就是《羅生門》告訴我們的真相。《竹林中》是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合集《羅生門》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多年以來,我看過十幾遍了,還沒確定誰是兇手,想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無論多襄丸、婦人、還魂的武士,還是樵夫,他們的敘述究竟誰最接近真實?
這種寫法,我稱之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金庸的《雪山飛狐》就抄襲了《羅生門》的寫法。好吧,我說錯了,是向經典致敬。
10 ,《一塊牛排》——傑克·倫敦
推薦理由:
傑克·倫敦是我成年後讀的第一個美國作家,《熱愛生命》里那個與艱苦環境搏鬥,求生意志逆天的那個採金者;《馬丁·伊登》里愛著白富美,心懷作家夢想,看透資本主義本質,生無可戀,絕望自殺的水生;《白牙》和《野性的呼喚》里,狼與狗的互相融合生成。
傑克·倫敦深受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無論是野獸,他字里行間透漏著一股汗淋淋的男子漢味道。在傑克·倫敦筆下,野獸,荒原,飢餓,海嘯,惡徒都不要怕,生命本能的力量會讓你戰勝他們。
這篇《一塊牛排》卻是例外,中年貧困的拳擊賽湯姆·金無法戰勝年輕力壯的對手,無法贏得比賽,付房租,養活老婆孩子。
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⑶ 中國古典短篇小說包括哪三類
三言二拍:《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五大奇書:《官場現形記》、《老殘游記》、《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儒林外史》 。
志怪小說:《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松隱漫錄》、《瑩窗異草》 。
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反唐演義全傳》、《前七國志》、《後七國志》、《北史演義》。
神魔小說:《後西遊記》、《封神演義》、《女仙外史》、《綠野仙蹤》、《平妖傳》、《婆羅岸全傳》 :
公案小說:《包公案》、《新民公案》、《海公案》、《林公案》、《施公案》 。
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岐路燈》、《續金瓶梅》、《型世言》、《今古奇觀》、《禪真逸史》、《禪真後史》、《覺世十二樓》、《無聲戲》、《西湖二集》、《新白娘子傳奇》。
才子佳人小說:《五美緣》、《梅蘭佳話》、《平山冷燕》、《飛花艷想》、《好述傳》、《雙鳳奇緣》、《五鳳吟》、《五色石》、《綠牡丹》、《國色天香》 。
才學小說:《野叟曝言》、《史》、《鏡花緣》。
俠義小說:《兒女英雄傳》、《三俠五義》、《小五義》、《大八義》、《七劍十三俠》:
雜閑小說:《情史》、《騙經》、《笑林廣記》、《豈有此理》(清·張南庄著)。
⑷ 有什麼好的中短篇小說
1,《風箏》——魯迅
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風箏聯想到故鄉早春二月時節的放風箏開始描寫,流露出淡淡的鄉愁。然後自然地從風箏想到兒時往事:作為兄長的他對所謂沒出息的酷愛風箏的弟弟的懲罰。成年後的作者為自己幼時的無知,對弟弟兒童天性的扼殺行為充滿了內疚和自責。
更令作者痛苦的是他已無法求得寬恕,因為弟弟對這件往事已漠然忘,這里照應了文章一開頭作者見到風箏時「驚異和悲哀」的情緒。
這種驚異和悲哀並不僅僅在於作者內心的深刻自我反省,而在於他從弟弟的「全然忘卻」中體會到中國老百姓對封建道德奴役、家長式的專制制度的不覺醒,因而倍感改造「國民性」任務之艱巨,點出作者心情沉重的內在原因。
2,《朝花夕拾》——魯迅
「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這個詞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來撿,這里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
3,《童年》——高爾基
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4,《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
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
5,《二馬》——老舍
講述了二馬爺倆兒和溫都母女之間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批判了自己民族的懶惰、不思進取等,譴責了英國社會的民族文化偏見。

⑸ 中國當代短篇文學作品都有什麼
孫犁的 荷花澱 蘆花盪 囑咐
丁玲的 夢柯 水 田家沖
錢鍾書 短篇小說集 人鬼獸
張愛玲 傾城之戀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
等等
⑹ 必看的十佳短篇小說
必看的十佳短篇小說是:《孔乙己》、《竹林中》、《一塊牛排》、《命若琴弦》、《古典愛情》、《河邊的台階》、《麥琪的禮物》、《我的叔叔於勒》、《白象似的群山》、《裝在套子里的人》。
1、《孔乙己》
《孔乙己》不但是魯迅最好的短篇小說,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一。這篇小說,我們初中時就曾在語文課本中學習過,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完全讀懂。孔乙己是一個非常飽斗晌森滿的藝術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悲劇,他身上折射了一個時代的悲劇。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可是現在和將來還有無數孔乙己活著。

⑺ 有哪些值得一讀的短篇或中篇小說
不說以前,單說現在的網路文學,中短篇小說的創作者很多,登載這種中短篇小說的平台更是數不勝數。在這么多不斷增加的中短篇小說中,我會向你推薦以下這些作品:
國內作品:
1、魯迅《吶喊》《故事新編》
魯迅先生就不用我過多介紹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大家在語文課本上也讀過不少他的作品,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少年閏土》《狂人日記》等等。
他主要寫的是雜文,但也寫過小說,《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就是他的三部小說集。用短篇小說的篇幅來刻畫人性與社會炎涼,讀起來可能費力,因為他採用了很多隱晦的描寫,所以需要認真用心地去解讀。

總結:
個人覺得,好看的中短篇小說很多都被收錄進了語文教材里。就算是因篇幅限制,或者是某些要求需要改動,但還是值得我們去找來原版小說進行閱讀的。
畢竟這些作品,經過時間的沉澱,最終還是到了我們面前,這就是一種最好的證明。
只有好的作品,才會被時間和歲月留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