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俄國作家
A. 歐·亨利、契訶夫與 並稱為歐洲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莫泊桑。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與美國的歐亨利!他們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莫泊桑的代表作是《項鏈》
契訶夫的代表作《變色龍》
歐亨利的代表作《麥琪的禮物》
B. 莫泊桑與誰和誰被稱為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說家是指法國的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俄國的契訶夫(1860-1904),美國的歐·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學大師。
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拜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致,刻畫人情世態惟妙惟肖,令人讀後回味無窮。1880年發表第一個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
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凡卡》《套中人》《假面》《牡蠣》《必要的前奏》《脖子上的安娜》《乞丐》《彩票》《小公務員之死》《名貴的狗》等,中篇小說《六號病房》《草原》,劇本《萬尼亞舅舅》等。
歐·亨利(O Henry,1862——1910),又譯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國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最後一片葉子》、《二十年後》等。
1862年9月11日,歐·亨利生於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曾當過銀行職員、葯劑師等。1896年2月,歐·亨利因受到盜用公款的指控入獄,後逃亡宏都拉斯。1898年再次入獄,期間開始發表作品。1902年,歐·亨利移居紐約,成為職業作家。1910年6月5日,歐·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國紐約去世。歐·亨利與契訶夫和莫泊桑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
C. 世界文壇三大「短篇小說之王」分別是哪三位呢
三大「短篇小說之王」分別是:莫泊桑、契訶夫和歐·亨利。
1、歐·亨利
歐·亨利,美國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其主要作品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最後一片葉子》《二十年後》等。
歐·亨利與契訶夫和莫泊桑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
莫泊桑的創作特點:
1、主題
莫泊桑一生創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說,在揭露上層統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會風氣的同時,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題大致可歸納為3個方面: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於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2、手法
對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並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誇張的面目、誇張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於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展」,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來揭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
在莫泊桑的短篇里,也曾出現過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為的人物,莫泊桑短篇小說在人物描寫上的現實主義藝術,總的來說,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這兩個特點使他不是與過去的小說藝術,而是與他之後的現代小說的寫實藝術聯系了起來。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歐·亨利、網路-莫泊桑、網路-契訶夫
D. 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是哪三個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是:法國的莫泊桑; 俄國的契訶夫; 美國的歐·亨利。
1、莫泊桑: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
(4)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俄國作家擴展閱讀:
莫泊桑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但是三位巨匠的風格迥異,各有千秋。
莫泊桑繼承了福樓拜、巴爾扎克、斯湯達等現實主義大師的寫實傳統,同時又追隨左拉等自然主義先驅人物,在寫作中他正視現實、尊重歷史,特別是不讓自己在作品中出現。他的文章中幾乎找不到平鋪直敘的說教,他的創作最大特點就是善於隱藏自己。
同時,他更巧妙地掌握了如何在隱藏的同時,傳達給讀者自己的觀點,最終給讀者以啟迪和教育。這種隱藏並不是真正的隱藏,他恰到好處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題,比那些平鋪直敘的陳述和冗長的道理更耐人尋味。
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在藝術技巧方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小說善於用帶淚的微笑和辛酸的歡樂打動讀者;他的小說情節曲折,構思巧妙,往往用一種出人意料的結尾,增強人物的命運的悲劇氣氛。
這就是人們常說 的 「歐亨利筆法」。他的短篇小說對於幫助我們認識美國社會生活,以及借鑒短篇小說創作的藝術技巧,都有極大的意義。
契柯夫的寫作潔凈、幽默和深刻,他善於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憑借精巧的藝術手法對生活和人物作真實描繪和刻畫,不動聲色地展示重要的社會內容。
網路-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E. 鑾娉婃戝拰璋佽縐頒負涓栫晫涓夊ぇ鐭綃囧皬璇翠箣鐜
鑾娉婃戝拰濂戣瘍澶銆佹·浜ㄥ埄騫剁О涓“涓栫晫涓夊ぇ鐭綃囧皬璇翠箣鐜”銆
灞呬紛·寰·鑾娉婃戱紝19涓栫邯鍚庡崐鍙舵硶鍥戒紭縐鐨勬壒鍒ょ幇瀹炰富涔変綔瀹訛紝涓庝縿鍥藉戣瘍澶鍜岀編鍥芥·浜ㄥ埄騫剁О涓“涓栫晫涓夊ぇ鐭綃囧皬璇村法鍖”錛屽叾涓鑾娉婃戣瑾変負鐜頒唬鏂囧︿腑鐨“涓栫晫鐭綃囧皬璇翠箣鐜”銆
濂戣瘍澶錛屼縿鍥戒笘鐣岀駭鐭綃囧皬璇村法鍖犲拰淇勫浗19涓栫邯鏈鏈熸渶鍚庝竴浣嶆壒鍒ょ幇瀹炰富涔夎壓鏈澶у笀錛屼笌娉曞浗浣滃惰帿娉婃戝拰緹庡浗浣滃舵·浜ㄥ埄騫剁О涓“涓栫晫涓夊ぇ鐭綃囧皬璇村”銆
嬈·浜ㄥ埄錛岀編鍥界煭綃囧皬璇村躲佺編鍥界幇浠g煭綃囧皬璇村壋濮嬩漢錛屽叾涓昏佷綔鍝佹湁銆婇害鐞鐨勭ぜ鐗┿嬨併婅﹀療涓庤禐緹庤瘲銆嬨併婃渶鍚庝竴鐗囧彾瀛愩嬨併婁簩鍗佸勾鍚庛嬬瓑銆
榪欎笁浣嶄綔瀹墮兘浠ヤ粬浠鐙鐗圭殑鍐欎綔椋庢牸鍜屾繁鍒葷殑媧炲療鍔涳紝涓轟笘鐣屾枃瀛︾暀涓嬩簡涓板瘜鐨勯仐浜с備粬浠鐨勪綔鍝佷笉浠呭睍紺轟簡浜烘х殑澶嶆潅鎬у拰澶氭牱鎬э紝涔熸彮紺轟簡紺句細鐨勫悇縐嶉棶棰樺拰鐭涚浘銆備粬浠鐨勭煭綃囧皬璇翠互綺炬箾鐨勬妧宸с佺揣鍑戠殑緇撴瀯鍜屾繁鍒葷殑紺句細媧炲療鍔涜岃憲縐幫紝瀵瑰悗鏉ョ殑鏂囧﹀壋浣滀駭鐢熶簡娣辮繙鐨勫獎鍝嶃
F. 世界上三大短篇小說之王分別是:
世界上三大短篇小說之王: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
1、莫泊桑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莫泊桑患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莫泊桑於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2、契訶夫
契訶夫的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其劇作對19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他的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契訶夫被認為是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3、歐·亨利
1862年9月11日,歐·亨利生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曾當過銀行職員、葯劑師等。1896年2月,歐·亨利因受到盜用公款的指控入獄,後逃亡宏都拉斯。1898年再次入獄,期間開始發表作品。1902年,歐·亨利移居紐約,成為職業作家。1910年6月5日,歐·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國紐約去世。歐·亨利與契訶夫和莫泊桑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
擴展材料:
莫泊桑出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祖輩都是貴族,但到他父親這一代時沒落了。父親做了交易所的經紀人。他的母親出身書香門第,愛好文學,經常對文學作品發表評論,見解獨特。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於經常鬧矛盾分居了,他和母親住在海邊的一棟別墅里。從童年時代起,母親就培養他寫詩,到兒子成為作家時,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學顧問、批評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親是他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師。
契訶夫被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他一生創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通過幽默可笑的情節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來反映當時的俄國社會。評論家稱,他的小說:「再現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軟弱,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瑣。
歐·亨利的小說常常採用全知敘述者,即採用無所不知、無處不在的「上帝視角」對故事世界的一切予以揭示,還會不時地站出來對故事中的人物、場景進行評述。不過,「即便在一些以全知視角為主導的小說中,故事外敘事者有時也會暫時放棄自己的視角,採用人物視角來揭示人物對某個特定空間的心理感受。」人物視角就會作為人物的感知而構成故事內容的一部分,從而有效地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活動,進而揭示作品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