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學短篇小說紅包歷險記
⑴ 短篇小說推薦
短篇小說推薦:
1、《念念不想忘》作者:墨寶非寶
書評:這篇是個短文,通篇無虐。很簡單的小故事,男女主網戀,被女主的家人發現後,就強制阻隔了二人的聯系。等一年後女主能再上網的時候,發現已經找不到男主了。再次重逢的時候男主已是大名鼎鼎的導演而女主則是個小編劇。
女主一見到男主就慌張的裝喉嚨痛說不出話來,怕男主通過聲音認出她來她。以為他忘記但其實並沒有。這么多年來男主一直單身直到再次遇見了她。而因工作原因兩人又漸漸地走到了一起。很溫馨,沒有太大的波折。
⑵ 巴金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集
1、《英雄的故事》,1953
2、《明珠和玉姬》,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3、《復仇》,1931,新中國書局
4、《光明》,1932,新中國書局
5、《電椅》,1933,新中國書局
6、《抹布》,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7、《將軍》,1934,生活書局
8、《神·鬼·人》,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9、《沉落》(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10、《發的故事》,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11、《雷》,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12、《還魂草》,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13、《小人小事》,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14、《豬與雞》,1959,作家出版社
15、《李大海》,1961,作家出版社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
作品久被翻譯成各國文字,1949年之後再無長篇小說面世。妻子蕭珊,1944年5月結婚。1983年3月起,巴金連續五次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任職直到去世為止。
(2)四川文學短篇小說紅包歷險記擴展閱讀:
主題思想
一、真善思想
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為:真與善。這兩點之間,「真」是巴金文學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學思想的基點,是價值。巴金文學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絕對自由追求的價值觀,這主要得益於他早期所接觸的無政府主義思想。
無政府主義思想提倡個體之間的自助關系,關注個體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處女作的《滅亡》則把他反專制的憎和對人類的愛的這兩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後的《家》則更為直接的體現了他對限制個人自由的封建的主義的無情的控訴。
後期,《火》《第四病室》《憩園》《寒夜》,都體現了對40年代中國社會黑暗的揭露與批判。《火》對抗戰的直接描寫,《第四病室》對社會底層黑暗的揭露,《憩園》對不平等社會的反思,《寒夜》對社會黑暗的控訴。
到了晚期的巴金對於「善」的思考則更加帶有更明確的社會內涵,這個內涵,主要是通過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來體現,即反對文化專制、反對長官意志、反對粉飾現實、懺悔自己精神上的軟弱,認為整個民族都應該懺悔和反思。於是他也響亮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館 。
二、批判封建
巴金的封建批判思想主要體現在對封建家庭的批判。在《家》中,巴金把封建家庭看作是黑暗專制的王國,又把高老太爺一類的家長視為「封建統治的君主」,很顯然,他是明確地把「家」與「國」、「家長」和「國君「對應地聯系在一起了,就是說,他己看清了中國封建社會里「國」與「家」的同質結構關系。
所謂君君巨臣父父子子的上下尊卑的等級關系,就是這一同質結構的最好說明。在這個意義上,完全可以說國是擴大了的家,家是縮小了的國。不論在家還是在國,所實行的都是專制的家族統治,人處其中,受到同質結構關系的約制,使人性扭曲,個性不得張揚和發展。
所以,巴金「禮教的監牢」和「狹的籠」這些家的喻象也是指向封建國家的,他所創作的家庭小說是對整個家族制度進行批判的
⑶ 適合睡前看的短篇小說
適合睡前看的短篇小說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陀思妥耶夫斯基》、《變形記》、《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
1、《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由奧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創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說以書信的形式講述了一位女子在彌留之際,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寫下了一封凄婉的長信,向作家R訴說了她潛隱了一生的激情愛戀和情感痛苦。
由於父親早逝,女孩與母親過著深居簡出,小市民的窮酸生活。隨著時光的沉逝,女孩開始厭棄她與母親的現實生存狀態。小說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經歷,寫出了愛的深沉與奉獻。
2、《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陀思妥耶夫斯基》
《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陀思妥耶夫斯基》選收了俄國著名作家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說《聖誕樹和婚禮》、《小英雄》、《溫順的女性》和《別人的妻子和床底下的丈夫》等9篇,基本包括了作家中短篇小說創作的精華,較有代表性地體現了作家作為心理描寫大師和反理性主義哲學家的特點。
盡管作家善於描寫人心理的極端狀況,憂慮理性主義泛濫的極端後果,但作家還是對社會抱有真誠而美好的希望,期望知識分子和人民互敬互愛、互相學習,消除那些不利於社會發展的精神因素,讓俄羅斯民族泰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3、《變形記》
《變形記》囊括了卡夫卡所有的中短篇小說,其中《變形記》、《在流放地》、《在法的大門前》、《鄉村教師》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它們均採用象徵、隱喻、誇張等手法,情節生動,故事怪誕離奇,無確定的時間和地點,無前因後果,給人以夢幻、神秘、奇特的感覺。作品的主人公幾乎都處於一種身不由己的境地,他們在離奇古怪的世界中部有自己的目標,但往往又以失敗而告終。
4、《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
莫泊桑編著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是世界文學名著之一,收入了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多篇,其中包括《項鏈》、《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等經典名篇。
這些小說已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讀者,有的還被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和卡通片等。作者居伊·德·莫泊桑,19世紀後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人稱「短篇小說之王」!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
⑷ 兒童文學書籍排行榜前十名
兒童文學書籍排行榜前十名:
1、《告訴世界,我能行》
《告訴世界,我能行!》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勤。本書開列了未成年人成長中面對的50個問題。「知心姐姐」盧勤以一部《告訴孩子,你真棒》而贏得廣泛的讀者。《告訴世界,我能行》是的姐妹篇。
本書分六個部分,激勵兒童積極向上,改變世界、改變命運、改變生活、改變關系、改變人生、改變未來。相信有一天,我們會面向世界,自豪地高聲喊出:「我能行!」
2、《不可思議的小豆豆》
本書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繼《窗邊的小豆豆》全球狂銷1000萬冊之後,最新推出的傾情之作,可當做《窗邊的小豆豆》的續篇。書中的小豆豆對世界仍然充滿了好奇,仍然有那多的疑問,還是那樣親切可愛。讀者可以與她一起歡笑,一起悲傷。
3、《青銅葵花》
《青銅葵花》是當代作家曹文軒創作的長篇小說,2005年4月首次出版。本書講述了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下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作品寫出了艱難生活中又不失溫情、真愛和希望。因此,一幅幅鄉村生活場景,成為一首首純美的詩篇。
4、《畫說五千年「未解之謎」》
我們總是帶著好奇心走進歷史的世界,希望了解歷史之中的真實。漂流的諾亞方舟、所羅門的寶藏、來去無蹤的UFO,這些看似虛幻的東西是否真的存在過?愷撒遇刺之謎、拿破崙的死亡,名人的身後有著怎樣的秘密?這些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解答。
5、《青鳥飛過》、《象母怨》、《藍花》、《鍾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四部作品,從「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獲獎」10年作品中精心挑選。作品有對過去生活的懷念,有對今天生活的贊頌,也有對未來生活的嚮往;有寫人間的冷暖,也有寫人和動物的情感,代表了作者較高的藝術創作水準,適合小學高年級兒童閱讀。
6、《向著太陽歌唱》
《向著太陽歌唱——青少年美德天地》,由徐傳德主編,是一份獻給全國青少年朋友的成長厚禮。
人在童年時種下了一粒什麼樣的種子,就會在未來萌發出什麼樣的芽,《向著太陽歌唱》是一本讓孩子們萌發愛與美的書,全書分18個主題,選編了世界各國的精短美文250多篇。愛、美、責任和奉獻,是這本書的核心。書中那些優美動人的篇章會深深的喚起孩子內心的觸動,從而與美好的心靈溝通,成就孩子美德的世界。
7、《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該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後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等等。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8、《親親我的媽媽》
作品直面當前生活,通過充滿靈性的溫情筆觸,敘說了這一對特殊母子在相視相處中的陌生、微妙的情感。故事起落有致,文筆瀟灑俊逸,由很強的現實感和可讀性。適合小學高年級兒童及其父母共同閱讀,是當前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的好讀本。
9、《非法智慧》
本書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張之路。這是他為孩子創作的一部「情節小說」。作品圍繞女中學生桑薇「偵破」同班男生梅山(原名陸羽)被植入「七星瓢蟲」大腦晶元的經過,演繹出一幕幕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作品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10、《上下五千年》
這是一部展現中華五千年漫漫歷史的普及本讀物,最初在上個世紀80年代由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目前書店有好幾個內容相似的版本。
⑸ 莫懷戚的簡介
莫懷戚
1951年6月3日生於重慶,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作家協會副主席。
1966年初中畢業,到四川內江插隊。198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 生前為重慶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其中一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著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其作《散步》被選入蘇教版初二語文第二十二課,也被選入了2013年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一課。
莫懷戚先生於2014年7月27日15時45分因病在家中不幸去世,享年63歲。
他的中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代表作是小說《透支時代》、《陪都就事 》,《 散 步 》,《花樣年月》。作品集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集》。
其作品《散步》還被選入國家蘇教版初中二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一課,魯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以及滬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莫懷戚曾是《當代》雜志最看重的重慶作家,在2008年2月刊載其長篇小說《白沙碼頭》時,推薦詞曾這樣寫道:看中國這位特立獨行作家特立獨行的才華,看重慶這座長江碼頭最麻辣的人生……
作家黃濟人表示,莫懷戚是個思維方式很特別的作家,作品貼近生活、關注現實。
「讀他的作品,好像和一個有趣的朋友擺龍門陣,你聽他嘮叨著,胡亂地說東道西的時候,忽然就看見他彈了一下煙灰,啜了口茶,或者是偷偷向你壞笑著擠了一下眼睛。」《星星》詩刊主編、詩人梁平說,莫懷戚的作品注意發掘生活中的情-趣,文字從容不迫,張弛有度,可以讓讀者輕松地放下戒備。
「在全國范圍來看,他的文學價值其實被低估了。」作家吳景婭說,莫懷戚的散文《散步》和《家園落日》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曾有不少人邀請他到全國演講,但淡泊名利的他欣然拒絕了名聲大噪的機會。
作家王繼,曾與莫懷戚、李鋼並稱為重慶文壇「三劍客」。在他看來,莫懷戚是重慶最早進入市場化寫作的作家,所寫作品從來不故作高雅,而是通俗易懂、市民化。「我認為他是一個地域作家,他的方言寫作讓重慶的地域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續,讓讀者窺見重慶文化的基因,這也是他與眾不同和獨一無二的特點。
⑹ 非常好看的短篇小說
非常好看的短篇小說有:《偷偷藏不住》,《不二之臣》,《贈我予白》,百日夢我》,《小清歡》,《她的小梨渦》,《他的小仙女》等等。
都是良心好看的短篇小說。
小說一種文學體裁
小說,是一種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一詞出自《莊子·外物》。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神話、仙俠、武俠、科幻、懸疑、古傳、當代等小說。
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側面描寫。同時,小說是一種寫作方法。
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小說的特點
價值性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
非常細致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