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狂奔
A. 推薦幾本蘇童的經典的短篇小說
他的短篇小說基本上都收在了他的短篇小說集中,比較有名的有:《桑園留戀》、《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祖母的季節》、《外鄉人父子》、《稻草人》、《狂奔》、《吹手向西》、《櫻桃》、《回力牌球鞋》等等。
B. 王祥夫的創作年譜
1984年 短篇小說《兩盞桔黃的燈》發表於《萌芽》
1985年 短篇小說《宣德爐》發表於《小說林》
1985年 短篇小說《三月纖》發表於《青年文學》
1985年 短篇小說《時壺》發表於《山西文學》
1985年 短篇小說《武坡川》發表於《山西文學》
本年度獲「首屆趙樹理文學獎」散文一等獎
1986年 長篇小說《亂世蝴蝶》「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
本年度獲「首屆雲岡文學獎」一等獎。
本年度獲「首屆雲岡文學獎」榮譽獎。
1986年 中篇小說《西牛界舊事》發表於《山西文學》
1987年 中篇小說《沙棠院記事》發表於《鍾山》
1987年 長篇散文《我漫遊四方》、《食小札》、《子夜隨筆》等發表。
1987年 中篇小說《永不回歸的姑母》發表於《山西文學》
本年度獲「山西文學優秀小說獎」。
1988年 短篇小說《守望大草垛》發表於《青年作家》
本年度獲「山西省優秀創作獎」。
1989年 中篇小說《非夢》發表於《上海文學》
1989年 短篇小說《山葯窯》發表於《上海文學》
1989年 中篇小說《對一例梅毒病患者的查》發表於《鍾山》
1989年 短篇小說《豆官》發表於《作品》
1989年 短篇小說《拾掇那些日子》發表於《北京文學》
此作入選《北京文學五十五年精品選》
1990年 中篇小說《塵世》發表於《黃河》
1990年 中篇小說《護城河舊事》發表於《山西文學》
1991年 中篇小說《另一種玩笑》發表於《上海文學》
1991年 短篇小說《好峁雜錄》發表於《鍾山》
1991年 長篇小說《生活年代》「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1991年 中篇小說《僱工歌謠》發表於《上海文學》
此作入選《中國中篇小說選》
1992年 中篇小說《百姓歌謠》發表於《人民文學》
1992年 中篇小說《往事推想》發表於《花城》
1993年 短篇小說《鳥巢》發表於《天津文學》
1993年 中篇小說《初雪》發表於《北京文學》
1994年 短篇小說《油餅窪記事》發表於《花城》
此作入選《花城四十年精品選》
1993年 短篇小說《木槿》發表於《作品》
1995年 中篇小說《早春》發表於《山西文學》
1993年 中篇小說《最後的畫家李樹》發表於《莽原》
1996年 長篇小說《種子》「灕江出版社」出版。
此作獲「恆泰杯長篇小說提名獎」。
此作獲美國丹佛爾大學「最佳漢語小說翻譯獎」。
1994年 中篇小說《玉山河》發表於《上海文學》
此作入選《94中篇小說精典》
1994年 短篇小說《平衡之鳥》發表於《山西文學》
1994年 短篇小說《游戲》發表於《延河》
1994年 中篇小說《鄉里》發表於《山西文學》
1995年 中篇小說《蝴蝶》發表於《芙蓉》
1995年 短篇小說《棉花》發表於《人民文學》
1995年 短篇小說《城南詩篇》發表於《人民文學》
此作入選《1995精短篇小說選》
1995年 短篇小說《洗澡》發表於《延河》
1995年 短篇小說《采訪之季》發表於《作品》
1995年 短篇小說《少年輓歌》發表於《都市》
1995年 短篇小說《竹坡記事》發表於《延河》
1996年 中篇小說《太陽下的村莊》發表於《山西文學》
1997年 短篇小說《城堡鄉村》發表於《萌芽》
此作入選《萌芽五十年精品選》
1996年 散文集《雜七雜八》「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1996年 小說集《西牛界舊事》「北嶽出版社」出版。
1996年 短篇小說《小鼻村記事》發表於《人民文學》
1996年 中篇小說《鄉村事件》發表於《延河》
1996年 小說集《永不回歸的姑母》「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7年 中篇小說《臘月謠》發表於《上海文學》
1997年 散文集《心中的花園》出版。
1997年 短篇小說《演出》發表於《人民文學》
1997年 短篇小說《夾子》發表於《人民文學》
1997年 短篇小說《做醬》發表於《山西文學》
1997年 中篇小說《角落》發表於《延河》
1997年 中篇小說《巾幗歌謠》發表於《青年文學》
1998年 短篇小說《開光》發表於《青年文學》
1998年 中篇小說《鸚鵡》發表於《上海文學》
1998年 中篇小說《注水》發表於《十月》
1998年 中篇小說《城庄》發表於《青年作家》
1998年 中篇小說《扶貧詩篇》發表於《電影電視文學》
此作由山西省電視台拍攝為電視電影《狗不理回鄉記》
1998年 中篇小說《年事》發表於《山西文學》
1999年 中篇小說《誰再來撞我一下》發表於《上海文學》
1999年 中篇小說《回鄉》發表於《鍾山》
1999年 中篇小說《劉二木賣餅記》發表於《青年文學》
2000年 中篇小說《旱天雷》發表於《上海文學》
此作入選用《2002年最佳中篇小說》
2000年 短篇小說《兒子》發表於《羊城晚報》
此作由北京電視台拍攝為同名電視。
此作被福建省排為舞台劇《榴花紅了》
2000年 中篇小說《青春耳釘》發表於《青年文學》
2000年 中篇小說《民間故事》發表於《人民文學》
2000年 短篇小說《牛皮》發表於《延河》
2001年 中篇小說《民間大戶》發表於《上海文學》
2001年 短篇小說《那年那月》發表於《延河》
2001年 中篇小說《顧長根的最後生活》發表於《長城》
此作入選《2001年最佳中篇小說選》
2001年 短篇小說《我愛臭豆腐》發表於《人民文學》
2001年 短篇小說《橡膠給人們的幸福》發表於《人民文學》
2001年 短篇小說《懷孕》發表於《花城》
此作由北京「小馬奔騰影視製作中心」拍攝為同名電影電視。
2001年 短篇小說《杏子》發表於《鍾山》
2001年 短篇小說《菜頭》發表於《山花》
2001年 中篇小說《美人殺人記》發表於《電影電視文學》
2001年 長篇小說《咬緊牙關》發表於《黃河》
2002年 短篇小說《上邊》發表於《花城》
2002年 短篇小說《平凡時日》發表於《雨花》
2002年 中篇小說《小鎮》發表於《長城》
2002年 短篇小說《拆遷之址》發表於《延河》
本年度小說《上邊》被評入「中國小說排行榜」。
2002年 長篇小說《百姓歌謠》「灕江出版社」出版。
2003年 短篇小說《一絲不掛》發表於《花城》
2003年 短篇小說《半截兒》發表於《人民文學》
2003年 短篇小說《管道》發表於《鍾山》
本年度榮獲中國最高文學獎「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第一名。
2004年 中篇小說《找啊找》發表於《人民文學》
2004年 短篇小說《客人》發表於《延河》
2004年 短篇小說《傷心蘑菇》發表於《雨花》
2004年 中篇小說《榴槤》發表於《花城》
2004年 中篇小說《憤怒的蘋果》發表於《山花》
2005年 短篇小說《浜下》發表於《人民文學》
2005年 短篇小說《婚宴》發表於《人民文學》
2005年 短篇小說《五張犁》發表於《人民文學》
2005年 中篇小說《奇花異草》發表於《小說月報》
2005年 長篇小說《榴槤榴槤》「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5年 長篇小說《屠夫》「花城出版社」出版。
2005年 中篇小說《流言》發表於《長城》
此作被「天依影視」拍攝為同名數碼電影。
2005年 短篇小說《懲罰》發表於《上海文學》
2005年 短篇小說《花生地》發表於《紅豆》
2005年 短篇小說《最後一盤》發表於《羊城晚報》
2005年 短篇小說《朋友》發表於《延安》
2005年 短篇小說《香煙屁股》發表於《延安》
本年度作品《憤怒的蘋果》被評入上半年「中國最新文學排行榜」
本年度作品《婚宴》被評入下半年「中國最新文學排行榜」
2006年 短篇小說《菜地》發表於《花城》
2006年 短篇小說《狂奔》發表於《山花》
2006年 中篇小說《尖叫》發表於《中國作家》
2006年 長篇小說《米穀》發表於《作家》
2006年 小說集《王祥夫小說集》「北嶽出版社」出版。
本年度獲「山西省趙樹理文學獎」中篇小說獎。
本年度獲「山西省趙樹理文學獎」榮譽獎。
2007年中篇小說<西風破>發表於<北京文學><小說月報><小說選刊>轉,電影改編權簽給北京東方影視製作中心.
2007年中篇小說<風車快跑>發表於<華語文學>
2007年短篇小說<玻璃保姆>發表於<人民文學>
2007年短篇小說<六天>發表於<啄木鳥>
2007年短篇小說<街頭>發表於<花城>
2008年 短篇小說《熱三伏》、《澡堂歌手》發表於<人民文學>一期.
2008年短篇小說<看戲>表於<上海文學>二期.
2008年短篇小說<上火>表於<山西文學>期.
2008年 短篇小說《比鄰》發表於<回族文學>二期.
2008年中篇小說<驢肉球>表於<當代>三期.
2008年 中篇小說<駛向北斗東路》發表於<長城>三期.<小說月報><小說選刊><北京文學中篇小說選刊><作品與爭鳴><新華文摘>轉.電影改編權已簽給北京大禹文化藝術公司.
2008年中篇小說<連環套>表於<中國作家>三期.
2009年中篇小說<我本善良>發表於<芒種>四期<中華文學選刊>6月號轉<作品與爭鳴>7月號轉.
2009年中篇小說<尋死無門>發表於<山花>六期<作品與爭鳴>轉<小說月報>轉.
2009年中篇小說<一步一徘徊>發表於<中國作家>8期<北京文學中篇小說選刊>9期轉.
2009年短篇小說<塔吊>發表於<花城>3期.
2009年短篇小說<過中秋>發表於<中國作家>2期.
2009年短篇小說<飢餓>發表於<青春>7期.
C. 狂奔的作品概述
副標題: 蘇童短篇小說編年:1990~1994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叢書:蘇童 短篇小說編年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8-1
D. 王祥夫的個人榮譽
散文《荷心茶》獲第一屆「趙樹理文學獎」散文獎第一名
中篇小說《顧長根的最後生活》獲第二屆「趙樹理文學獎」中篇獎第一名
中篇小說《西牛界舊事》、《永不回歸的姑母》分別獲1986年、1988年《山西文學》優秀小說獎
短篇小說《兩盞桔黃的燈》獲首屆雲岡文學獎一等獎
短篇小說《上邊》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第一名
個人專輯獲2006年度《滇池》獎
短篇小說《橋》獲《小說月報》第十三屆「百花獎原創獎」
長篇小說《種子》英譯本獲美國丹佛爾獎
短篇小說集《狂奔》獲2009年中國「三個一百獎」並參展法蘭克福書展
中短篇小說《兒子》、《懷孕》、《回鄉》、《西風破》、《駛向中北斗東路》等改編並拍攝為電影。
E. 有沒有讓人醒悟的勵志小說
紅袖添香小說網 職場勵志小說~
◆《不認輸!赫連娜職場蛻變計》
赫連娜長相平平,條件一般,機緣巧合下進入了世界頂尖公關公司,擔任AE。同事不友好、領導不滿意、客戶不認可……職場新人能夠遭遇的挫折她都經歷了個遍,更糟糕的是情感上還備受打擊,相愛數年的初戀男友竟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走到了一起。
現實遠比荊棘更殘忍。我們可以失敗、可以疼痛、可以流淚,甚至可以流血,但我們絕不可以認輸。只要不認輸,就能收獲最後勝利的喜悅……
◆《酒店精英成長計》
都說職場是染缸,而酒店這個職場就是染缸中的極品:部門眾多,員工眾多,又環環相扣,接觸的客人也是形色各異,要想在這個大職場中脫穎而出,談何容易。不管你願不願意,色彩都在變化,要想成為精英,顏色會變成什麼樣?工作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結果固然重要,邊走邊看,才是工作,才是成長!
◆《S女出沒,注意!》
周一一,女、大齡、小DJ、無名、胖、善良、樂天、一根經。曹硯,男、紅DJ、帥、刻薄、多金、多情卻專一。兩個本風牛馬不相及的日人遇到了一起,引發一連串的好戲。電台里各大女主播的金枝欲孽,周一一的職場生涯舉步維艱,曹硯的前女友劉真一直試圖挽回曹硯,周一一的愛情難上加難。最後,周一一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朴實樂觀的個性,獲得了經驗和成長,學會去愛,學會寬容。而在她感人的奮斗歷程中,愛情終於也悄然來臨……
◆《花朵怒放的白領生涯》 ~
服裝設計科班畢業的花朵竟然接到了思博公關的錄取電話,不知公關為何物的她由此開始了不靠譜的白領生涯,她會在這個充滿競爭、創意與忙碌的白領職場怒放么……
本作是以現實為題材的職場勵志小說,通過公關新人花朵的職場生涯展現真實的白領生活,其中充滿了成長與歡笑,失敗與挫折,當然還有花開不敗的戀情……
◆《nowhigh畢悅悅創業打拚記》
樂悅悅為公司的領頭人,經受著來自公司、男友、同事、競爭等各方面的壓力。公司的運作之初一路坦途,當派對同謀因為策劃國內首次的睡眠音樂會而一炮打響。同嘉公關PK成功之後,友情、愛情、工作,全面的危機襲來,樂悅悅面對最大的挑戰。成為一個女強人還是退卻,
F. 蘇童的主要作品
80年代創作 作品題目發表年份所發期刊第八個銅像1983年《青春》第七期空地上的陽光1984年《青年作家》第四期白洋淀 紅月亮1986年《鍾山》第一期祖母的季節1986年《十月》第四期桑園留念1987年《北京文學》第二期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1987年《上海文學》第二期一九三四年的逃亡1987年《收獲》第五期算一算屋頂下有幾個人1987年《鍾山》第五期藍白染坊1987年《花城》第五期故事:外鄉人父子1987年《北京文學》第八期喪失的掛花生之歌1987年《作家》第八期周梅森的現在進行時1988年《中國作家》第二期乘滑輪車遠去1988年《上海文學》第三期水神誕生1988年《中外文學》第三期死無葬身之地1988年《中外文學》第三期你好,養蜂人1988年《北京文學》第四期井中男孩1988年《花城》第五期怪客1988年《作家》第五期祭奠紅馬1988年《中外文學》第五期罌粟之家1988年《收獲》第六期平靜如水1989年《上海文學》第一期雜貨店的女人1989年《時代文學》第二期儀式的完成1989年《人民文學》第三期舒農或者南方生活1989年《鍾山》第三期逃1989年《青年文學》第三期南方的墮落1989年《時代文學》第五期妻妾成群1989年《收獲》第六期(參考資料:蘇童文學年譜 )
90年代創作 作品題目發表年份所發期刊已婚男人楊泊1990年《作家》第四期棉花地、稻草人1990年《青春》第四期婦女生活1990年《花城》第五期女孩為什麼哭泣1990年《時代文學》第五期狂奔1991年《鍾山》第一期我的棉花、我的家園1991年《作家》第一期吹手向西1991年《上海文學》第二期另一種婦女生活1991年《小說界》第四期離婚指南1991年《收獲》第五期像天使一樣美麗1991年《小說林》第六期木殼收音機1991年《人民文學》第七、八期西窗1992年《灕江》春號第一期十九間房1992年《鍾山》第三期回力牌球鞋1992年《作家》第四期沿鐵路行走一公里1992年《時代文學》第五期來自草原1992年《芳草》第五期園藝1992年《收獲》第六期刺青時代1993年《作家》第一期燒傷1993年《花城》第一期一個朋友在路上1993年《上海文學》第一期狐狸1993年《小說家》第二期仄呢絨鴨舌帽1993年《小說家》第二期第五條路1993年《新生界》第四期紙1993年《收獲》第六期與啞巴結婚1994年《花城》第二期什麼是愛情1994年《江南》第三期美人失蹤1994年《作家》第三期小莫1994年《大家》第三期民豐里1994年《啄木鳥》第四期肉聯工廠的春天1994年《收獲》第五期橋邊茶館1994年《青年文學》第七期一個叫板墟的地方1994年《青年文學》第七期一朵雲1994年《山花》第十期飼養公雞的人1995年《鍾山》第一期那種人(二篇)1995年《花城》第三期種了盆仙人掌1995年《特區文學》第三期十八相送1995年《芙蓉》第四期把你的腳捆起來1995年《上海文學》第五期蝴蝶與棋1995年《大家》第五期三盞燈1995年《收獲》第五期親戚們談論的事情1995年《大家》第六期玉米爆炸記1995年《長江文藝》第七、八期花生牛軋糖1995年《湖南文學》第七、八期流行歌曲1995年《廣州文藝》第八期棚車1995年《東海》第九期小貓1995年《東海》第九期犯罪現場1996年《花城》第一期霍亂1996年《天涯》第一期公園1996年《作家》第一期表姐來到馬橋鎮1996年《萌芽》第一期聲音研究1996年《收獲》第二期紅桃Q1996年《收獲》第三期新天仙配1996年《收獲》第三期灼熱的天空1996年《大家》第五期世界上最荒涼的動物園1996年《山花》第六期兩個廚子1996年《收獲》第六期天使的糧食1996年《北京文學·精彩閱讀》第十一期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1997年《收獲》第一期海灘上的一群羊1997年《上海文學》第三期神女峰1997年《小說家》第四期八月日記1997年《雨花》第九期他母親的兒子1997年《雨花》第九期小偷1998年《收獲》第二期過渡1998年《人民文學》第三期人造風景1998年《十月》第五期開往瓷廠的班車1998年《花城》第六期群眾來信1998年《收獲》第五期向日葵1999年《大家》第一期拱豬1999年《上海文學》第一期古巴刀1999年《作家》第一期水鬼1999年《收獲》第一期巨嬰1999年《大家》第二期你丈夫是干什麼的1999年《大家》第三期新時代的白雪公主1999年《大家》第四期肉身凡胎的世界1999年《東海》第五期獨立縱隊1999年《大家》第五期奸細1999年《大家》第六期天賜的親人1999年《青年文學》第八期大氣壓力1999年《人民文學》第十期馴子記1999年《鍾山》第四期(參考資料:蘇童文學年譜 )
2000年以後創作 作品題目發表年份所發期刊一棵歪歪斜斜的樹2000年《短篇小說》第一期露天電影2000年《科技致富向導》第一期遇見司馬先生2000年《鍾山》第五期白楊和白楊2000年《作家》第七期七三年冬天的一個夜晚2000年《天涯》第七期桂花連鎖集團2000年《收獲》第二期傘2001年《收獲》第一期女同學們二三事2001年《花城》第四期小舅理生2002年《山花》第七期點心2002年《書城》第十期白雪豬頭2002年《鍾山》第一期人民的魚2002年《北京文學》第九期茨菰2007年《鍾山》第四期香草營2010年《小說月報》第八期(參考資料:蘇童文學年譜 ) 大概由於蘇童少年時期的多病孤獨,造成了他心理的壓抑,蘇童對童年的這種壓抑尋找的突破口,就是在作品中表達對死亡、暴力、病態的描寫。在蘇童以「香椿樹」街為背景創作的《少年血》小說集、《城北地帶》以及《刺青時代》里無不彌漫著這種病態。
正因為孩子是旁觀者,所謂意識形態是干凈的,對時代的細節記憶比參與者更加清晰。特別原始的生命,沒有什麼意識形態的負擔,對事物的本質會有直覺,那種東西值得保存,值得追尋,是難以訓練的。
「童年視角是我小說里一直運用的,是我最原始的小說創作的契機,是碎片式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感知生活的途徑或角度。不是通過社會學的意識,不是通過成年人的世界觀,更不是刻意模仿孩子的眼睛,我是比較相信童年記憶保留到現在還在腦子里一亮的,是有價值的東西,更接近我所理解的小說生產方式的真諦。我覺得直覺很重要。」
正是童年的所見所聞,讓蘇童「少年老成」。當他開始寫作時,意識到這是多麼重要的財富。也因此,蘇童認為「童年生活其實一直在我們身上延續甚至成長」,並把童年生活視為他寫作的最大秘密。他說:「我認為熱愛也好,憎恨也好,一個寫作者一生的行囊中,最重那一隻也許裝的就是他童年的記憶。無論這記憶是灰暗還是明亮,我們必須背負它,並珍惜它,除此,我們沒有第二種處理辦法。」 蘇童擅長刻劃女性形象,「紅顏薄命」的古訓,在蘇童手裡特別富有韻味。在他看來,也許「女性身上凝聚著更多的小說因素」,蘇童筆下的女性那種絕望、凄苦、孤寂,沉重得令讀者深感壓抑與窒息。小說《妻妾成群》中描述了頌蓮由一個女學生變成大戶陳家四姨太,漸漸溶入陳家大院的爭風吃醋中,目睹陳家女人的一個一個的悲慘命運,最終連自己也變成了瘋子。《紅粉》中的秋儀和小萼由「茫茫世界難以改變」的姐妹關系,因為一個男人而變成不共戴天的仇人。《婦女生活》中的嫻,錯誤的把解放自己的使命寄託在一個主導她的男人身上,以至於在男人短暫的溫情中走完了自己心酸而坎坷的一生。《茨菰》中被家人要求「換婚」的女孩,在經歷過城裡生活之後,還是無奈地回到農村,嫁給了當初要嫁的那個患有羊癲瘋的丈夫……
這些角色有類似的心性,同樣的命運。一直以來,蘇童被譽為「最了解女人、最擅寫女性的男作家」。
其實,蘇童對女性的了解基本上都來自對童年觀察與感受的回憶與思考。書中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是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各種各樣女人的身影隱現其間。她們有評彈家、教師,也有裁縫、小販等底層人物。這些人物成為蘇童寫作的重要財富。 新歷史主義認為,歷史是人類對歷史的「書寫」,是由檔案或文本組成的東西。因為這樣的「書寫」,歷史就打上了濃厚的個人色彩,其客觀性必然受到質疑,甚至歷史就是表達不同集團利益的話語。因此,歷史不但不是對歷史事件的真實記錄,反而與文學一樣總體上也是虛構。緣於這樣的理解,新歷史主義小說所描寫的歷史都是小說家們虛擬或假想的歷史,或者說他們把筆下的生活披上了一件「歷史」的外衣,即使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在作品中往往也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點綴。
蘇童長篇小說《我的帝王生涯》里所寫的燮國宮廷,就是他「隨意搭建的宮廷」,所寫的故事也是他「按自己喜歡的配方勾兌的歷史故事」。在這里,歷史僅僅是一件外衣,一個襯託人物表演的布景,他的目的是以歷史為道具,描寫、探索人性中復雜的方面 。
現任復旦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陳思和認為蘇童的《妻妾成群》是「新歷史小說」最精緻的作品之一。他這樣評論該小說的藝術特色:「由『一夫多妻制』生成的封建家庭內部互相傾軋的人生景象及相應的生存原則,是這篇小說的核心意念。由於整個小說基本上是以頌蓮的單一視點來敘事,蘇童因而得以施展了他那種非常細膩精微的文字魅力,他極善於捕捉女性身心的微妙感受,在生存景象的透視中融入深邃的人性力量。」 小說的主題意象
蘇童的大多數小說雖然選擇的是古老的中國化的素材,但擺脫話本小說懲惡揚善的敘述目的,放棄因果輪回、善惡有報的敘事倫理,是蘇童賦予老故事的新內涵。
蘇童小說先鋒性最顯著的表現形式為,小說的主題意象。蘇童小說的主題意象,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特點,他以個性化的主題話語,替代了傳統小說的主題話語。其小說的主題意象主要可概括為一下幾個形式:1、精神的還鄉和現實的逃亡。從《香椿樹街的故事》到《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再到現實生活中的世俗男女,到處都可以看到逃亡者的形象。不管是城市或是鄉村,現實或是歷史,這些只是蘇童小說的背景不同而已。他一直用兩幅不同的筆墨書寫著人生,城市的猙獰和鄉村的溫柔重疊更替,他總是不斷地徘徊在城鄉之間,並在努力地尋找生命中的某種東西。2、人性的暴力和溫情。在蘇童很多小說里,人性不再神聖而光輝,而是一種罪惡和麻木;人的生命過程不再和諧完美,而是一種滯重和殘缺。《我的帝王生涯》中的黃埔夫人和瑞白,《武則天》中的武後,《城北地帶》和「香椿樹街」中許多的市民人物,都可以看到人性的惡與卑賤。3、死亡關懷和生命意識。蘇童在小說中通過寫生命的萎縮、扭曲、躁動來激起重塑民族靈魂的願望。
意象的極致發揮
意象的運用,是「先鋒派「小說的特點之一。蘇童在小說中,它把作為一種特殊的載體,來表達自己對生命、生活獨特的領悟和審美觀念。他的意象創造極具表現力和創造性,這使他的小說總是帶著很多神秘、奇幻的色彩和供讀者思考的意蘊。在」香椿樹街「系列中,河與街這兩個意象,幾乎在所有小說中都出現過。意象的創造,使蘇童的小說表現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產生了如夢幻、傳說、神話一樣深邃的玄秘的本性意味。小說中這些意蘊總是牽動著人物的命運,暗示著作者對生命和生活的理解。
G. 急!!!求超經典短篇小小說(400~500字)
一隻送上門的獾
—(原載2009年3月11日《北京晚報》)—
這是發生在自然災害時期的故事。
剛入冬,我家就揭不開鍋了。好不容易盼來救濟,卻只有高粱面和紅薯干。那時我剛剛6歲,卻患有嚴重的胃病,吃紅薯干,胃裡反酸、燒心,老吃高粱面,大便乾燥。三番五次折騰,我的胃病就更厲害了,每天肚子餓得難受,可就是咽不下一點東西。不過半月,我就瘦得皮包骨頭了。村裡的醫生說我營養嚴重不足,又患上了厭食症,得趕緊吃有油水的東西調養,最好是肉,否則我的小命就難保了。媽媽當時就哭了:「家裡連一兩白面都沒有,又到哪裡找有油水的東西?」一天夜裡,我夢見自己進了縣城的大飯館,一大鍋牛肉冒著熱氣,廚師一手握大勺不停地攪動,一手對著鍋里翻滾起伏的肉塊指指點點,像音樂家指揮他的樂隊。我就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肉!肉!」我一激靈醒了,推醒身邊的母親,撒起潑來:「媽,我要吃肉,哪怕只吃一口,我就是死了也不冤枉。」我的話讓母親一愣:「我的孩子啊,你這么小怎麼想到死啊!」接著,就撩起被角不停地抹淚。突然,媽媽有些興奮地對我說:「青子,你還記得棲霞嶺上咱家自留地對面那個獾洞嗎,明一大早媽帶你把那隻老獾熏出來,煮了給你吃好不好?」我一下子來了精神。
兩年前我就見過那獾。那是秋天的一天夜晚,爸媽帶著我一起去護秋,剛到自留地邊,就見一個動物往對面的小山包上逃,那模樣有點像短腿花狗,但要肥得多。媽媽對我說:「看見了吧,那就是獾,在這一帶住了好多年了。」爸爸舉起獵槍就要開火,媽媽說:「它可是咱們的老鄰居了,你就放過它吧,反正我們家糧食再缺也不缺它這一口。」時隔一年,父親突患急症辭世。母親和我護秋時,我又兩次看到過那獾。或許看到只有我和母親,手裡又沒拿什麼傢伙,那獾不慌不忙地啃完一個玉米穗,才又叼起一個玉米穗慢騰騰離開。母親笑著對我說:「你看那獾多麼可愛,它還十分的愛清潔呢,連『解手』都要到洞外的『便所』去。」母親心地特別善良,一輩子連只雞都不敢殺,可眼下,為了我這個獨根苗能活下來,竟然想到了捉獾和吃它的肉。
第二天,母親用大號簍子背著麥糠和工具,手牽著我來到那個獾洞旁。我不抱希望地對母親說:「現在人都找不到東西吃,那頭老獾是不是已經被餓死了?」母親說:「這有可能,但還是要試試啊,只是,逮不到獾你可別哭,就算媽媽帶你出來玩兒了。」獾是有冬眠習性的動物,秋季積累大量皮下脂肪,每年11月就進入洞穴閉門不出了。當地人常常用煙熏的辦法逼它出來,將其捕獲。母親在獾洞旁笨拙地點燃麥糠,把明火吹滅之後,就用芭蕉扇子不停地往獾洞里扇,嗆人的濃煙順著洞道直往洞里灌。媽媽身邊放著一隻麻袋,只等被熏得暈頭轉向的獾剛一出洞,就把它緊緊罩住,裝進袋子。不一會兒,一陣急促的咳嗽聲從洞里傳出來。母親興奮極了,自言自語地說:「今天運氣好啊,我家小青子有肉吃了,命能保住了……」就在這時,只聽唿一聲,那隻老獾猛地從洞口躥出去好幾米遠,母親手中的袋子竟沒來得及將它罩住。想不到的是,這只獾並沒夾著尾巴逃竄,而是齜著牙,圍著母親一邊轉一邊怒吼。這樣折騰了一會兒,它又忽然變招猛地朝我撲來,緊緊咬住我的褲腳不放,我竟被它拖了個仰八叉,嚇得哇哇大哭。母親手拿鐵鍬准備把它制服,它則邊吼邊往遠處退,毫不畏懼。母親就這樣被它一步步引到距離獾洞四五十米遠的地方。這時候,只見獾洞里依次探頭探腦地走出5隻小獾。老獾面對獾洞凄厲悠長地叫了一聲,那些小獾立即一路狂奔至一個長滿野草的陡坡前,而後一個個抱緊腦袋,像皮球似的滾了下去,如此,誰對它們也奈何不得。「天哪,這只老獾什麼時候又生出了一窩小崽子啊?」等到母親反應過來的時候,那隻老獾像完成了此生一大夙願似的,其神態也從容鎮靜多了,它不緊不慢地鑽進酸棗叢,而後掉轉屁股盯著母親目不轉睛地看,眼神中有驚恐,有緊張,似乎還有幾分得意。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母親透過窗戶,隱隱約約看到一隻活物在院子里轉來轉去,打開屋門一看,竟是從自己手下逃脫的那隻老獾。當時母親沒有理睬它,只顧忙自己手頭的針線活。奇怪的是,第二天、第三天,那獾還是在這個時間,照常來到院子里,像在乞求什麼。母親猛地意識到獾是餓得走投無路了,才冒死來求助人。「這年月,人都有被餓死的危險,一隻老獾帶著5個獾崽子生活也不容易啊!」母親自言自語地說著。我連忙牽著母親的衣袖說:「是不是約上鄰居把它堵在院子里,活捉它。」母親想了一會兒,說:「現在逮住它不成問題,可它的5個孩子從此就沒娘了啊!」母親對老獾動了惻隱之心,她把蒸饃籠里僅有的兩個玉米面窩頭,拿在手裡掂了又掂,而後拿起一個,跑到離獾四五米遠的地方,一甩手,扔給了它。那獾抬頭望望母親,猶豫著,往窩頭處挪了幾步,又盯著母親看,確定沒有危險後,才叼起窩頭一步一回頭地走遠了。之後,這只獾便隔三差五地來我家院子里求食,母親則根據家裡的情況,有時給它一個高粱面窩頭,有時給它一串紅薯干。那獾看上去比一年前老了許多,一走一晃。母親有些疼憐地說:「唉,年景不好,你連自己都顧不了,干嗎還要生那麼多孩子啊!」6歲的我,只是覺得好玩,笑母親和獾說那些話。
一個月後,家中依然糧食短缺,我依然在死亡線上掙扎。一天凌晨,天要亮沒亮的時候,突然聽到房屋門板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母親膽小,沒敢去瞅,直到天大亮,母親才去開門。剛出門,母親險些被腳下一個軟乎乎的東西絆倒。低頭一看,竟是那隻老獾。母親連忙退後一步。見老獾沒反應,母親便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輕輕推了它一下,它還是一動不動。老獾死了。它的頭部和門框上有大片血跡,還沒完全凝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母親站在原地,百思不得其解。正好鄰居張爺爺來我家借東西,看到這情景,頓時驚訝不已,他說:「獾感覺自己快要死去的時候,總會選擇一個干凈又隱蔽的洞穴作為長眠之地,而後,悄悄離開原先棲身的洞穴,像冬眠一樣死去。」張爺爺還說,他打了一輩子的獵,還沒有見過老死在外邊的獾,而自己送上門來的事情,他也是第一次看到。母親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她抱起這只足有30斤重的獾說:「難道你是故意撞死在我家門前的?你是把你的肉身當作禮物來報恩的嗎?」母親哭了,無論如何也捨不得把這只獾吃掉。在獾死去的第二天,舅舅悄悄把這只獾剝了皮,取了肉,為我家留出一半後,把餘下的一半一鍋燉了。我和鄰居吃得滿嘴流油,母親卻始終避著,連一口湯都沒喝。
第二年,我們那一帶獲得了幾十年不遇的大豐收。母親精選了一堆子粒飽滿的麥子,一把一把裝進獾皮里。因為裝得太滿,看上去像是一隻待產的獾媽媽。母親說:「就讓我用最好的糧食安慰你那飢餓而善良的靈魂吧……」
這個故事裝在我心裡已經有幾十年了。「與人為善,悲憫為懷」成了我的座右銘。試想,只要付出真誠和愛,連動物都能被感動,何況我們被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類。
H. 講十部短篇勵志小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第一部青春勵志小說《歲月如歌》
韓國浪漫青春勵志小說
《愛在哈佛
》
青春勵志小說《我不是馬加爵》
青春勵志小說《夏華秋葉》
長篇青春勵志小說
《青春留痕
》
青春勵志小說:籃球之神
青春勵志小說《終極目標》
青春勵志題材長篇小說——《冰凌花開》
長篇青春勵志小說《一路狂奔》
其實個人認為《大長今》真的不錯
經典的
當然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等蘇聯文學
尤其推薦《卓婭和舒拉的故事》
既感人又勵志
看看吧……查得好辛苦的!!
I. 狂奔的內容簡介
大師經典短篇全收錄。此套圖書將蘇童自1984年至2006年的經典短篇小說全部收錄,以編年的形式分為五卷,值得讀者珍藏。
《狂奔》為此套圖書中的一卷。收錄了:《狂奔》、《被玷污的草》、《像天使一樣美麗》、《沿鐵路行走一公里》、《回力牌球鞋》等等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