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2018
A. 驛路梨花的作者簡介
彭荊風(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男,漢族,1929年11月22日出生,祖籍江西萍鄉,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原就職於成都軍區創作室,任主任,職稱文學創作一級,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協。
1956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0年退休。其長篇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驛路梨花》入選中國初中學生課本。
靠自學成為作家。解放前只讀過初中兩年就因家貧失學,進報社當學徒、校對、記者、副刊編輯,還辦過文學團體「牧野文藝社」。1949年6月在南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進入雲南邊疆,1955年由邊疆連隊調到昆明軍區任創作員。
在雲貴高原各少數民族地區工作過多年,擔任過編輯、連隊文化教員、專業作家。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離開文壇22年,「文革」中坐牢7年。
獲獎情況:
《今夜月色好》獲全國第八屆優秀短篇小說獎;
《紅指甲》獲首屆金盾獎,《蠻帥部落的後代》獲全國第二次少兒文藝創作三等獎;
報告文學《覆蓋再覆蓋》獲1987年全軍當代軍人風貌獎;
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雲南美術出版社 2009年7月)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2007—2009);
短篇小說《陰陽有隔》榮獲第二屆邊疆文學·昊龍年度文學年度短篇小說獎(2011年度)。
B. 文學作品中最高獎項是什麼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余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政府於同年建立「諾貝爾基金會」,負責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11月19日,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機構瑞典文學院表示,將請外部專家加入現有的文學獎評審委員會,意圖在2018年文學獎因性丑聞停發後重建公眾的信任。
(2)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2018擴展閱讀:
評獎機構
1786年4月5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蘭西學院的模式,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了「瑞典學院」。「瑞典學院」的正名既未掛「皇家」的頭銜。
瑞典文學院限定由18名終身院士組成,最初都是古斯塔夫三世直接聘任的。院士各坐一把有編號的交椅,終生固定不變。
去世院士的缺額由其他院士提名,秘密投票補選,然後經國王批准聘任,公布於眾。由於以往的重點是語言,因此傳統上的院士多為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文學家和作家只是少數,這種情況只到如今才有根本改變。根瑞典學院章程,院士中始終有一名法律界權威。
C. 2018魯迅文學獎有哪些作品
每4年評選一次魯迅文學獎大獎。
魯迅文學獎,是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文學獎項。與老舍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創立於1986年。魯迅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旨在獎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的創作,獎勵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
魯迅文學獎各單項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4年評選一次魯迅文學獎大獎。將選出該評獎年度里某一文學體裁中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作品。首次評獎從1997年開始,評選1995—1996年的作品。包括以下各獎項: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全國優秀詩歌獎;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全國優秀文學理論、文學評論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