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馬克吐溫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

馬克吐溫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12-28 05:59:54

Ⅰ 馬克吐溫有哪些作品

馬克·吐溫作品:

《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湯姆·索亞歷險記》 《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
《苦行記》 《競選州長》 《案中案》
《卡縣名蛙》 《百萬英鎊》 《三萬元遺產》
《壞孩子的故事》 《火車上的嗜人事件》 《我最近辭職的事實經過》
《田納西的新聞界》 《好孩子的故事》 《我怎樣編輯農業報》
《大宗牛肉合同的事件始末》 《我給參議員當秘書的經歷》 《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神秘的訪問》 《一個真實的故事》 《法國人大決斗》
《稀奇的經驗》 《加利福尼亞人的故事》 《他是否還在人間》
《和移風易俗者一起上路》 《狗的自述》 《王子與貧兒》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門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國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40年的創作生涯,寫出了10多部長篇小說、幾十部短篇小說及其他體裁的大量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說《競選州長》、《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和《百萬英鎊》等,長篇小說《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貧兒》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他的最優秀的作品,曾被美國小說家海明威譽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國文學」。

Ⅱ 馬克·吐溫主要作品

1、《競選州長》

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短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870年。講述的是「我」競選州長整個歷程的遭遇。因為「我」的良好的名聲在政敵的眼中成了一種阻礙他們走向成功的障礙,就以各種各樣的污衊,諸如:偽證犯、蒙大那的小偷、挖墳盜屍犯、酗酒狂、骯臟的賄賂犯、可惡的行賄者進行中傷,企圖讓「我」最後身敗名裂。

2、《湯姆·索亞歷險記》

是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1876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上半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個普通小鎮上。主人公湯姆·索亞天真活潑、敢於探險、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縛個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業。小說的時代在南北戰爭前,寫的雖是聖彼得堡小鎮,但該鎮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當時美國社會的縮影。

3、《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續集,首次出版於1885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湯姆·索亞歷險記》中就跟讀者見面的哈克貝利·費恩。哈克貝利是一個聰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途中,遇到黑奴吉姆。吉姆是一個勤勞朴實、忠心耿耿的黑奴,他為了逃脫再次被主人賣掉的命運,從主人家中出逃。

4、《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於1883年發表的自傳體游記。該作品表達出馬克·吐溫對底層人物的苦難生活的同情及其命運的深切關注。作者目睹了密西西比河沿岸的罪惡和黑暗;美國上層社會的趨炎附勢、下層社會的痛苦呻吟,還看到了種族關系的日益緊張以及工業化和城市化對密西西比河河流生活的野蠻入侵。

5、《王子與乞丐》

為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長篇小說。用很久以前就在英國流傳的《王子和侍從》的故事為素材,描寫了一個貧苦兒童湯姆和一個富貴王子愛德華交換社會地位的童話式故事,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成為了馬克吐溫作品中風格特異的一部作品。

Ⅲ 馬克吐溫的代表作

1、《百萬英鎊》

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夥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

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並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帶誇張的藝術手法再現大師小說中諷刺與幽默,揭露了20世紀初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思想。

2、《競選州長》

講述的是「我」競選州長整個歷程的遭遇。因為「我」的良好的名聲在政敵的眼中成了一種阻礙他們走向成功的障礙,就以各種各樣的污衊。

諸如:偽證犯、蒙大那的小偷、挖墳盜屍犯、酗酒狂、骯臟的賄賂犯、可惡的行賄者進行中傷,企圖讓「我」最後身敗名裂,而果然「我」也不堪這樣的騷擾而自動退出這場無聊的游戲。

3、《湯姆·索亞歷險記》

小說的時代在南北戰爭前,寫的雖是聖彼得堡小鎮,但該鎮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當時美國社會的縮影。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

(3)馬克吐溫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1、馬克·吐溫早期的作品多為輕松幽默的詩歌散文,後來逐漸演變為對人類虛榮、偽善以及殘忍行為的描繪記錄。他的中期作品,主要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揉合豐富的幽默、扎實的敘事和對社會的批判反思。

2、吐溫擅長使用口語化的表達形式,他協助創造並發揚基於美國精神和語言發展而成的一類獨特的美國文學類型。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吐溫的很多作品在當時都受到壓制。而因為頻繁使用詞語「黑鬼」(niggner)——在故事發生的內戰前期,這是種非常常見的表達——《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反復被美國高中教育抵制。

3、人們很難完整地編寫馬克·吐溫傳記,因為他的作品數量之巨大(很多發表在不知名的報紙上)以及他常常更換的不同筆名。此外,他的演說和講座中,有很大一部分無法找到書面記錄。因此,對吐溫作品的收集是一個仍在持續進行的過程。

Ⅳ 馬克吐溫的簡介

馬克·吐溫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其文學作品上,在對於美國的文學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被人稱為“美國文學之父”。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馬克吐溫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馬克吐溫的簡介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門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國的 幽默 大師、小說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說家。40年的創作生涯,寫出了10多部長篇小說、幾十部短篇(文章轉載自: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 請保留此標記)小說及其他體裁的大量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說《競選州長》、《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和《百萬英鎊》等,長篇小說《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貧兒》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他的最優秀的作品,曾被美國小說家海明威譽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國文學”。
馬克吐溫的成長經歷
雖然馬克·吐溫的財富不多,卻無損他高超的幽默、機智與名氣,被稱為美國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為“美國文壇巨子”,擅長寫諷刺小說。其交友甚是廣泛,迪士尼、魏偉德、尼古拉·特斯拉、海倫·凱勒、亨利·羅傑諸君,皆為其友。他曾被譽為文學史上的林肯。海倫·凱勒曾言:“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亦會鍾愛他,賦予其智慧,並於其心靈里 繪畫 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納稱他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他於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歲,安葬於紐約州艾瑪拉。

馬克·吐溫於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佛羅里達的鄉村的貧窮律師家庭。他是家中7個小孩的第6個小孩。他只有兩個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過後倖存下來,他的那兩個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奧利安·克列門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他的父親是當地的律師,收入微薄,家境拮據。小塞繆爾上學時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二歲那年父親去世,從此開始了獨立的勞動生活,先在印刷所學徒,當過送報人和排字工,後來又在密西西比河上當水手和舵手。兒時生活的貧窮和長期的勞動生涯,不但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累積了素材,更鑄就了一顆正義的心。他的母親瑪格麗特(Margaret)在他四歲時死去,而他的哥哥本傑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後亦死去了。他的另一個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溫出生前三個月。繼這班年齡較馬克·吐溫大的兄弟姊妹之後,吐溫又有一個弟弟--亨利·克列門斯(Henry Clemens)(1838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

在吐溫4歲時,他們一家遷往密蘇里州漢尼拔(Hannibal)的一個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這就成為了他後來的著作《湯姆·索亞歷險記》和《頑童流浪記》中聖彼得堡的城市的 靈感 。 那時,密蘇里州是聯邦的奴隸州,而年輕的吐溫開始了解奴隸制,這成為了往後在他的歷險小說中的主題。

馬克·吐溫是色盲,而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詼諧玩笑。1847年3月,當吐溫11歲時,他的父親死於 肺炎 。接著的那一年,他成為一名印刷學徒。1851年,他成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並開始給他哥哥奧利安創辦的《漢尼拔雜志》(Hannibal Journal)寫草稿。在他18歲時,他離開漢尼拔並在紐約市、

費城、聖路易和辛辛那提市都當過印刷工人。22歲時,吐溫回到密蘇里州。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紐奧良的旅途中,輪船的領航員“碧士比”要吐溫終身成為輪船領航員,而這職業是當時全美國薪資第三高的職業,每月250美元(等於現在的155,000美元/每年)。

由於那時的輪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間亦不可以開燈。領航員需要對不斷改變的河流有豐富的認識,因而可以避開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吐溫在他得到領航員執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絲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在得到執照前的訓練期間,吐溫說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門斯與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亨利死於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於亨利工作的那艘輪船爆炸。吐溫為此感到極內疚,並在餘生中一直覺得他自己需負上責任。可是他繼續在河上工作並一直是領航員,直到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而縮減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馬克吐溫的文學特點
藝術特徵

馬克·吐溫又是著名的幽默諷刺作家,他的幽默諷刺風格別具特色。魯迅評價馬克·吐溫“成了幽默家,是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著哀怨,含著諷刺,則是不甘於這樣的緣故了。”馬克·吐溫自己則說:“不能一味逗樂,要有更高的理想。” 馬克·吐溫的幽默諷刺不僅僅是嘲笑人類的弱點,而是以誇張手法,將它放大了給人看,希望人類變得更完美、更理想。

寫作風格

融幽默與諷刺一體,既富於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說傑作,又是悲天憫人的嚴肅!

Ⅳ 馬克·吐溫代表作有哪些

馬克·吐溫代表作品有小說《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

馬克·吐溫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美國作家、演說家,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丑惡之處,表達了這位當過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從風格上說,專家們和一般讀者都認為,幽默和諷刺是他的寫作特點。

他經歷了美國從初期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前期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後期語言更為暴露激烈。

(5)馬克吐溫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馬克·吐溫的作品有三個特色:

第一,他在西部幽默傳統的基礎上,發揮極度誇張的藝術想像。

第二,作品常常以第一人稱「我」為主人公,這個「我」像中國相聲里的主人公一樣,扮演各種喜劇性人物。他們大都天真、老實、無知,思想單純,什麼事都一廂情願,結果常常事與願違。

馬克·吐溫用天真老實人做主人公是有意識的。主人公總是懷著某種理想或某種單純的想法,但在現實中處處碰壁,說明他這個理想是不現實的,行不通的,而他越不明白這一點,就越現出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第三,幽默里含有諷刺。他在《自傳》里總結他寫幽默小說的經驗,說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經久的。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兒和花絮。我老是訓誡人家,這就是為什麼我能夠堅持三十年。

三十年是指從他開始寫作至寫自傳時為止。他所謂訓誡人家是說他寫小說含有抑惡揚善的嚴肅的創作目標。

熱點內容
吳良總裁小說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133
有娃霸道總裁之類小說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494
總裁爹地追妻99次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18 03:55:02 瀏覽:533
修真類在都市的小說 發布:2025-05-18 03:47:26 瀏覽:727
經典小說愛情最高境界 發布:2025-05-18 03:43:08 瀏覽:404
女總裁的近身狂兵百度小說 發布:2025-05-18 03:43:03 瀏覽:494
西瓜有點涼最新小說 發布:2025-05-18 03:42:33 瀏覽:819
我的老婆是冰山女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5-18 03:34:26 瀏覽:113
世界短篇小說蕭蕭 發布:2025-05-18 03:33:47 瀏覽:271
絕世寶藏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5-18 03:24:30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