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描寫市民生活的短篇小說散文
⑴ 《我這一輩子》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我這一輩子》(老舍)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0FKwkWxIEhZQzlK8PPsETQ
書名:我這一輩子
作者:老舍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5
頁數:老舍
內容簡介:
老舍的小說主要描寫市民尤其是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文筆生動幽默,富有濃郁的「京味」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具有極為鮮明的藝術個性。本書精選了老舍短篇小說十七篇,其中如《我這一輩子》《黑白李》《斷魂槍》等,選自1956年老舍先生自選成集的《老舍短篇小說選》及早年出版的多部短篇小說集。本書選目豐富,比較全面地展示了老舍在短篇小說創作領域的藝術成就。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中國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1950年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稱號。著述豐富,善於刻畫市民階層的生活和心理,同時也努力表現時代前進的步伐;文筆生動、幽默,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還有小說《駱駝祥子》《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四世同堂》《正紅旗下》等,劇本《方珍珠》《春華秋實》《女店員》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⑵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什麼
1、《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
2、《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的創作開始於1944年。老舍對於小說的創作準備則開始於1941年,此時正是北平淪陷的第五個年頭,抗日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老舍在這樣的環境下萌發了創作一篇關於抗戰題材的小說的想法,但是苦於缺乏合適的題材故而一度擱置。
3、《茶館》
《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獲》雜志創刊號。1958年6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
4、《正紅旗下》
《正紅旗下》可能成為老舍先生最偉大的作品,如果先生有機會將其寫完的話。老舍在這部作品中以自傳為線索,表現社會風習與歷史的變遷,與他過去的寫作不同的是,他在這部作品中對本民族的歷史——清末旗人的生活習氣作了出色的表現。
5、《我這一輩子》
《我這一輩子》是老舍先生創作於1937年抗戰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說。描寫了一個舊時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1937年7月1日載於《文學》第9卷第1號。
⑶ 老舍有哪些短文比較經典
好多人說的都不是短文啊。
我給你推薦幾篇。其實我認為最經典的還是中小學課本上的。
語言真摯、淳樸、鮮活生動,並且寓意深刻。比如《養花》、《我們家的貓》、《草原》、《勞動最有滋味》
更多的見網路吧。
附上一篇《勞動最有滋味》:
勞動是最有滋味的事。肯勞動,連過年都更有滋味,更多樂趣。
記得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裡很窮,所以母親在一入冬就必須積極勞動,給人家漿洗大堆大堆的衣服, 或代人趕做新大衫等,以便掙到一些錢,作過年之用。
姐姐和我也不能閑著。她幫母親洗、做;我在一旁打下手兒——遞烙鐵、添火、送熱水與涼水等等。我還兼管喂狗、掃地,給灶王爺上香。我必須這么做,以便母親和姐姐多趕出點活計來,增加收入,好在除夕和元旦吃得上包餃子!
快到年底,活計都交出去了,我們就忙著籌備過年。我們的收入有限,當然不能過個肥年。可是,我們也有非辦不可的事:灶王龕上總得貼上新對聯,屋裡總得大掃除一次,破桌子上已經不齊全的銅活總得擦亮,豬肉與白菜什麼的也總得多少買一些。從大戶人家來看,我們新這點籌辦工作的確簡單得可憐。我們自己卻非常興奮。
我們當然興奮。首先是我們過年的那一點費用是用我們自己的勞動換來的,來得硬正。每逢我向母親報告:當鋪劉家宰了兩口豬,或放債的孫家請來三堂供佛的,像小塔似的頭號「蜜供」。母親總會說,咱們的餃子里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當時,我不大明白為什麼菜多肉少的餃子最好吃。在今天想起來,才體會到母親的話里確有很高的思想性。是呀,我們的餃子不是由開當鋪或放高利貸得來的,怎麼能不好吃呢? 劉家和孫家的餃子想必是油多肉滿,非常可口,但是我們的餃子會使我們的胃裡和心裡一齊舒服。
勞動使我們窮人骨頭硬,有自信心。回憶起來,在那黑暗的歲月里,我們一家子闖過一關又一關,終於掙扎過來,得到解放,實在不能不感謝共產黨,也不能不提到母親的熱愛勞動。她不懂得革命,可是她使兒女們懂得:只有手腳不閑著,才不至於走到絕路。
我還體會到:勞動會使我們心思細膩。任何工作都不是馬馬虎虎就能做好的。馬馬虎虎,必須另做一回,倒不如一下手就仔仔細細,做得妥妥貼貼。勞動與取巧是接合不到一處的。要不,怎麼勞動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呢 ?
⑷ 老舍煙火人間主要概括什麼
《煙火人間 》是老舍先生的作品集。全書涵蓋主題包括愛情,婚姻,北漂生活,婆媳關系等,飽含了老舍先生對生活的感悟與熱愛。作為《我這一輩子》的姊妹篇,這部《煙火人間》成為又一部老舍作品的珍藏紀念版。更有老樹畫畫傾情獻繪了八福精美插畫。給白紙黑字之間,增添一抹色彩。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煙火人間
語言
中文
作者
老舍
作品體裁
小說、散文
主要內容
《煙火人間》這本書選取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經典短篇小說和散雜文作品。這些作品多取材於市民生活,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挖掘對人們生存、命運的思考。這些文章或描寫城市平民的生活軌跡,或書寫知識分子的生活趣事,或描摹生活見聞,作品充滿生活情趣,文筆細致入微,更貫穿著老舍先生一貫的幽默風格,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體味人生哲思。老舍的創作受益於民間文藝的影響,他的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雅俗共賞,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圈子,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通俗性等特點,為廣大民眾所喜愛。
⑸ 老舍中篇小說有哪些短篇小說集什麼(2個)另有什麼(2個)
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
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月牙兒》《趕集》《櫻海集》《東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須溝》《茶館》《西望長安》。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群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其中有大量被選入教育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