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短篇小說土地

短篇小說土地

發布時間: 2022-05-05 09:53:01

『壹』 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什麼人

端木蕻良——現當代著名作家、小說家。原名曹漢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筆名黃葉、羅旋、葉之林、曹坪等。遼寧昌圖人。1912年 9月25日生。中學時代就接受了進步思想的影響,1932年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聯盟,同時開始文學創作活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在山西、重慶等處任教,在重慶、香港、上海等地編輯《文摘》副刊、《時代文學》雜志、《大剛報》副刊《大江》、《求是》,長期從事進步的文化工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風景》,短篇小說集《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 端木蕻良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中國的30年代,是動盪不安的年代,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日本侵華戰爭的蹂躪,把中國折騰得千瘡百孔。曹京平為了掩人耳目,避免國民黨迫害,在寫完小說之後,突發奇想,決定給自己起個既不被人猜疑,又讓人難以模仿的名字。於是,用了「端木」這個復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東北紅高粱中的「紅粱」移作名子。這樣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紅粱」。可是,他當時身處白色恐怖之中,公開使用「紅」字,很容易招來嫌疑。所以,他靈機一動,就將「端木紅粱」中的「紅」字改為「蕻」了。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這樣「端木蕻良」就成了曹京平的筆名。
端木蕻良的作品,從第一部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4)開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說《鷺湖的憂郁》、《遙遠的風砂》、《憎恨》、《爺爺為什麼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東北故鄉為背景,展現出在民族與階級的雙重壓迫下人民的災難和戰斗。作家懷著憂郁的心情眷戀故鄉的土地,為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而憤怒。愛與憎交織的思想基調,貫穿於他的主要作品和人物身上。作品場面宏偉,筆調細致,有些細節描寫十分突出;以濃郁的風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強烈的地方色彩。早期有些短篇小說,表現手法簡練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後期某些長篇小說,過多地追求場景宏大,開掘不深,顯得龐雜,但仍然保持著鮮明的地方色彩。

『貳』 在不同時期大江健三郎發表了哪些作品都有什麼樣的意義

李箕永於1924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哥哥的秘密信》,以後陸續創作短篇小說《貧窮的人們》、《老鼠的故事》、《民村》、《農夫鄭道令》和《五個兒女的父親》等。這些作品仍屬於批判現實主義范疇,他不單單只停留在對黑暗現實的揭露上,而且還進一步探索造成這些社會悲劇的社會根源。

1928~1929年發表的短篇小說《元甫》和《造紙廠村》,表明他的創作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他筆下的知識分子是懂得只有進行斗爭才能推翻舊世界的先覺者了。

1933年發表中篇小說《鼠火》,接著出版長篇小說《故鄉》。

1934年在獄中完成長篇小說《人間課堂》和《春》的構思,40年代初出版。《故鄉》是朝鮮早期革命文學的一部重要作品,以20世紀20年末朝鮮農村為背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廣泛展示了淪為殖民地的朝鮮,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出現的種種黑暗現實:農民破產,生活貧困,工人不滿,舉行罷工與援助,廣大朝鮮人民日益覺醒,不斷反抗斗爭,正逐漸形成有組織、自覺的工農運動,它標志著朝鮮民族解放斗爭已經入新的歷史時期。小說多方面的揭示了時代的、社會的、人生的種種矛盾,表現出歷史的厚度與人性的深度。

1946年7月,短篇小說《開辟》問世,不僅標志著作者又開始了新的創作生活,而且表明創作題材向縱深開拓。1948年~1949年,在《開辟》的基礎上,它完成了長篇著名小說《土地》的創作。小說同樣以土地改革為題材,通過農民郭巴威解放前後翻天覆地的生活變化,反映了土地改革以後廣大農民和大自然以及階級敵人進行斗爭時的英雄氣概和精神面貌。

長篇小說《圖門江》以貧苦農民朴熊孫父子兩代人的生活道路為主線,在充滿重大歷史事件的廣闊背景上,反映19世紀末~20世紀前期朝鮮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主義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戰斗歷程。

李箕永從事文學創作近60年,文學成就卓著。這筆留給朝鮮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反映了朝鮮人民的偉大歷史進程,也使之享譽朝鮮現當代文學史。

『叄』 反應土地革命時期小說

陳學昭著 中篇小說《土地》第一部反映我國農村土改的小說雲南首部土改時期鄉土長篇小說《碉樓》
、20世紀40年代中國文壇涌現了一大批反映土地改革的創作,像短篇小說《臘梅花》(康氵翟)、《石滾》(韶華)、《紅契》(束為)、《水落石出》(峻青)、《庄戶牛》(陶鈍)等;中篇小說《江山村十日》(馬加)等;長篇小說《暴風驟雨》(周立波)和《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丁玲)等
銅牆鐵壁

《暴風驟雨》《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土地》《 碉樓》《 紅契》《 石磙》


『肆』 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家及其作品

莫泊桑 羊脂球
契訶夫 變色龍
歐亨利 麥琪的禮物

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Guy·de·Maupassant ),是一位法國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早就有神經痛的徵兆,他長期頑強的與病魔斗爭,堅持寫作,巨大的勞動強度與未曾收斂的放盪生活,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終於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僅43歲。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
代表作:
短篇
《羊脂球》
《一家人》
《我的叔叔於勒》
《米隆老爹》
《兩個朋友》
《項鏈》
長篇
《一生》
《漂亮朋友》
《溫泉》
《皮埃爾和若望》
《像死一般堅強》
《我們的心》

2契訶夫: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英語:Аnton chekhov ) (1860~1904)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但契訶夫隻身留在塔甘羅格,靠擔任家庭教師以維持生計和繼續求學。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1904年6月,契訶夫因肺炎病情惡化,前往德國的溫泉療養地黑森林的巴登維勒治療,7月15日逝世。
代表作:
《胖子和瘦子》
《小公務員之死》
《苦惱》
《凡卡》
《變色龍》
《普里希別葉夫中士》
《第六病室》
《帶閣樓的房子》
《農民》
《新娘》

3歐·亨利:
歐·亨利(O.Henry 1862~1910年),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Porter),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他的一生富於傳奇性,當過葯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他的創作緊隨莫泊桑和契訶夫之後,而又獨樹一幟。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
代表作:
《愛的犧牲》
《警察與贊美詩》
《麥琪的禮物》
《帶傢具出租的房間》
《最後一片常春藤葉》
《二十年後》

『伍』 土地的誓言寫作背景

《土地的誓言》是男作家端木蕻良所寫,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戰爭正處於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內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

作者懷著難以抑制的思鄉之情寫下了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即使犧牲也要保衛祖國,使祖國得到解放,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衛祖國的感情。

拓展資料:

《土地的誓言》是當代作家端木蕻良創作的一篇散文。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文章中作者抒發了對國土淪喪的壓抑之情、以及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此文的結構看似復雜,實則線索清晰,結構簡單。兩段文字一氣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傾瀉,在結構上有如雙峰對峙,又宛若對仗工整的一副長聯。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漢文(曹京平),遼寧省昌圖縣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風景》、《大江》,短篇小說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影響卓著,為世人所流傳。

同時,文章《土地的誓言》被錄用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第7課和魯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6課。

『陸』 納丁·戈迪默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她是寫作短篇小說的能手,除了《面對面》以外,她發表的短篇小說集還有《毒蛇的柔和聲音》(1952)、《六英尺土地》(1956)、《弗拉迪的足跡》(1960)、《不是為了出版》(1965)、《故事選》(1975)、《利文斯通的夥伴》(1975)、《肯定是某個星期一》(1976)、《戰士的擁抱》(1980)、《那兒有什麼事》(1984)和《跳躍》(1991)。這些短篇小說集以敏銳、深邃的目光,運用精煉、含蓄的語言,短小緊湊的結構,准確細致地描繪出南非的自然景色和不公平的社會中各種膚色的人們所表現出的種種心理態勢。

『柒』 土地的誓言 賞析

賞析: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作者這種情緒的表露,並不流於空泛,他把「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流亡青年壓抑的情感,用火一樣熾熱的語言表達出來,彷彿使人諦聽得到心臟的跳動,感受得到熱血的沸騰。

眷念鄉土,這是一種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戀的關東原野,當時卻已被日本侵略者強佔十年之久,對作者來說,它是失去的美好家園;對國人來說,它是祖國完整版圖上淪喪的土地,因此,眷念鄉土就有了讓人產生共鳴的強烈的愛國色彩。

作者以傾訴式的語言,抒發了「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流亡青年對國土淪喪的壓抑之情;對美好家園,已被日本侵略者強佔十年之久的關東原野的深深眷戀之情,具有強烈的愛國色彩。

(7)短篇小說土地擴展閱讀

藝術表現形式:

此文在藝術上體現了端木蕻良濃郁的抒情風格與獨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傾訴式的語言表達激情,以富有力度與濃度的情感打動人心。具體表現為:

其一,運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對著土地傾訴自己的熱愛、懷想、眷念,並且將傾訴對象擬人化,以「 她」而不是「它」相稱,隱含將土地比做「母親」的意思。比如:「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

「她低低地呼喚著我的名字,聲音是那樣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這種感情經過多次反復,像音樂的主旋律一樣得到加強,自然會在讀者心裡掀起重重波瀾,激起強烈的共鳴。

其二,選擇有特徵、有意味的景物組成疊印的一個又一個畫面,像電影鏡頭一樣閃現,展現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比如「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原野上怪誕的狂風」一段,白樺林、蒙古狗、奔馬群、紅高粱、黑土地等東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對讀者的沖擊力。

其三,大量運用排比造成連貫的、逐漸增強的氣勢,例如「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處。

其四,此文中有憂傷、舒緩的回憶,有強烈急切近乎吶喊的誓願,敘述的方式和內在感情的起伏表裡相應,形成文章的波瀾與節奏。以「土地是我的母親,我的每一寸皮膚,都有著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變得平靜……我必定為她而戰斗到底」一段為例,先是以平靜的敘述,一組對句強調「我」與土地不可分離的關系。

接著,是一個總結性的語句:「我不能離開她」。從「在故鄉的土地上」到「多麼豐饒」,這一段話回憶「我」在故鄉成長的足跡,用詩一般的語言抒發思鄉之情。感情舒緩,境界優美,幾乎令人忘卻了現實的傷痛。

由衷的沉醉之後,卻以一句「沒有人能夠忘記她」急收,思想跳回到現實當中,發出堅強的誓言:「我必定為她而戰斗到底。」至此,情緒漸強,達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這些藝術特點都要結合語言揣摩才能更細致地體會得到。

網路--土地的誓言

『捌』 端木蕻良簡介

一、人物簡介

端木蕻(hóng)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漢文(曹京平),遼寧省昌圖縣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1928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加入「左聯」,發表小說處女作《母親》。

193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為三十年代東北作家群產生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端木從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與鍾耀群結婚。1980年,端木當選為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1985年,《曹雪芹》中卷(與夫人鍾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84歲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風景》《大江》,短篇小說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

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影響卓著,為世人所流傳。同時,文章《土地的誓言》被錄用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第7課和魯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6課。

二、人物生平

1912年9月25日生於遼寧昌圖。

1928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並從事進步學生運動。

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加入「左聯」,同時開始文學創作活動,發表端木蕻良第一部小說《母親》。

193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4年完成,成為三十年代東北作家群產生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

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曾在臨汾民族革命大學任教。

從1936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和武漢等地從事抗戰文學活動,創作亦走向成熟與多產,計有長篇小說《大地的海》,以及《鴜鷺湖的憂郁》、《遙遠的風沙》等一系列風格獨異的短篇小說,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壇的地位。

1938年5月,端木蕻良與蕭紅在武漢結婚。

1938至1940上在重慶復旦大學任教,編輯《文摘副刊》。

1940年,與蕭紅到香港。

1940至1942年在香港主編《時代文學》和《大時代文藝叢書》,曾先後參加《力報》、《大剛報》、《求是》的編輯工作。建國後,歷任北京市文聯創作部部長、副秘書長、中國作協理事、北京分會副主席。

三十年代學習世界語,熱心世界語的宣傳、推廣,1936年曾在《世界》雜志發表文章盛贊世界語,八十年代加入中國世界語之友會,在報刊上繼續寫文章宣傳世界語。

1942年蕭紅在香港病逝後,端木蕻良旅居桂林,後又輾轉於重慶、上海和香港等地,積極投身於文學創作,新品有長篇小說《大江》、《大時代》、《上海潮》、《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和諸多中短篇小說。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端木從香港回到北京。從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農村、工廠和部隊深入生活,並創作了《墨爾格勒河》、《風從草原來》、《花一樣的石頭》等大量謳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

1960年5月,與鍾耀群結婚。十年浩劫後,端木以更大的熱情和更勤奮的創作加入了新時期文學的發展歷程,先後寫出了《懷念老舍》等一批散文和文化隨筆,《江南風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說,而尤以長篇小說《曹雪芹》影響卓著。

1979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內外頗多贊譽。

1980年,端木當選為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1985年,《曹雪芹》中卷(與夫人鍾耀群合著)出版,在中國國當代文學史上又添重筆。

1996年10月5日,這位跨越現當代文壇的遼寧籍著名作家,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84歲。

(8)短篇小說土地擴展閱讀

作品特色

端木蕻良的作品,從第一部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4)開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說《鴜鷺湖的憂郁》﹑《遙遠的風砂》﹑《憎恨》﹑《爺爺為什麼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東北故鄉為背景,展現出在民族與階級的雙重壓迫下人民的災難和戰斗。

作家懷著憂郁的心情眷戀故鄉的土地,為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而憤怒。愛與憎交織的思想基調﹐貫穿於他的主要作品和人物身上。作品場面宏偉,筆調細致,有些細節描寫十分突出﹔以濃郁的風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強烈的地方色彩。

早期有些短篇小說,表現手法簡練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後期某些長篇小說,過多地追求場景宏大,開掘不深,顯得龐雜,但仍然保持著鮮明的地方色彩。

『玖』 哪裡有梁曉聲的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的完整下載

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梁曉聲
我們連隊由於選點錯誤,連年歉收。團里決定解散它。在老連長宣布決定時,副指導員李曉燕激烈地反對接受恥辱的「解散令」,並代表全連立下了開墾「滿蓋荒原」,「當年開荒,當年收糧」的軍令狀。那神秘的「滿蓋荒原」一馬平川,沃土萬頂,但被死寂的無邊大澤擋著,人們叫這片大澤為「鬼沼」,流傳著許多恐怖的傳說,沒有人敢涉過它。
團里收回了已經下達的決定。幾天之後,我們這支墾荒先遣隊就冒著風雪向「滿蓋荒原」進發。此刻,在爬犁上,副指導員正將頭靠在鐵匠王志剛寬厚的肩膀上打盹。王志剛綽號「摩爾人」,魁梧健壯,給人以意志堅強、力大無窮的印象。他曾在宿舍里公開承認他愛副指導員,這使我很嫉妒,因為我也暗暗地愛著她。
副指導員長得很美,亭亭玉立,像一支挺拔的小白樺。她我們全團知識青年紮根邊疆的光榮榜樣。就在她被任命為副指導員不久的一個傍晚,在小河邊,我發現正在洗衣的副指導員忘情地唱著「十八歲的哥哥惦記著小英蓮」這支當時禁唱的歌,還跳起了墨西哥民間舞。但當著我這個目擊者的面,她竟裝出一副迷惑的樣子,一口否定剛才跳過舞和唱過那支歌。我被她公然的愚弄激怒了,憤憤地斥責她「虛偽」。不久,我收到母親病重的電報。連長沒有準我的假。我只得悄悄離開連隊,在家中一直陪伴到母親去世。回連隊後,連長指示團支部開除我這個「逃跑主義者」的團籍。副指導員主持會議。我沒有爭辯,只喃喃地說了句「我母親……死了」。會場立刻變得一片沉寂。過了許久,我聽到副指導員低微的聲音:「散會!。之後,又聽到從連部傳來的她與連長激烈的爭吵聲。從此,我完全消除了對她的誤會和偏見。
過了兩天,副指導員突然約我單獨談話,告訴我妹妹梁珊珊做了人工流產,她已將她調到我們連隊。我十分痛恨妹妹做出如此身敗名裂的事。見面時,我像兇猛的豹子瘋狂地朝她撲去,扭住她的頭向牆上撞,直到挨了副指導員狠狠兩記耳光才清醒過來。只見她緊緊摟住我妹妹,欲以命相搏地瞪著我。從那天起,我從心裡愛上了她。
我們在茫茫雪原上賓士了兩天,終於通過「鬼沼」的冰面到達了「滿蓋荒原」,在一條小河邊紮下了帳篷。
冰雪開始消融。拖拉機在荒原上翻起了第一壠處女地,尾隨著拖拉機的,是三五成群地捕食土撥鼠的野狼。一天深夜,我從睡夢中醒來,卻沒有聽到拖拉機翻地的轟響——拖拉機不響,意味著正在翻地「摩爾人」出事了!我一下跳了起來,沖進了用毯子隔開的副指導員和我妹妹的帳篷。我們正要奔出帳篷,「摩爾人」卻鑽了進來。他身上背著一隻狼,兩手拽著狼的兩只前爪。「快動手,它還活著!」我們一起用棍棒打死了這只白毛老蒼狼。
我妹妹是墾荒隊的「內務大臣」,給大家做飯、洗衣服。我早已饒恕了她。從妹妹嘴裡,我了解她是真心地與人相愛,也了解到副指導員其實是愛著自己。我激動萬分,從心底里發誓「絕不棄她別愛」。
第一場春雨下過之後,副指導員就病倒了,接連兩天昏迷不醒。第三天,她稍微清醒了些,知道糧食快要吃完,便讓一部分墾荒隊員回去通知連隊,在「鬼沼」開化之前往荒原搬遷。四天過後,「鬼沼」完全開化,但還不見連隊到達。我們已斷了糧。妹妹在挖野菜時為了追趕一隻受傷的小狍子,不幸陷進了沼地,在我和「摩爾人」面前倏然消失。副指導員仍在昏迷中。黎明時,出走一夜的「摩爾人」騎著一匹馬回來了。他說副指導員染上了可怕的出血熱,用命令的口吻要我趕緊護送她回連隊。我只好背著副指導員騎上他向鄂倫春獵人借的馬,沿著他指點的方向而去。剛繞過「鬼沼」,馬已累倒在地。清醒過來的副指導員讓我將她放在地上,拉著我的手說出了最後的要求,便終止了呼吸。
我終於迎來了搬遷的連隊。由於「摩爾人」為全連探出了一條「鬼沼」的路,全連人馬平安地到達了荒原。大家沒有找到「摩爾人」,只發現了他的血跡斑斑的衣片,一柄大斧和三隻死狼。全連在悲痛中開始播種。我們在「鬼沼」旁樹起了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三個墾荒者的名字:李曉燕、王志剛、梁珊珊。

熱點內容
免費小說都市透視狂醫 發布:2025-07-15 10:32:35 瀏覽:692
免費活著再見小說 發布:2025-07-15 10:12:30 瀏覽:112
都市小說題材 發布:2025-07-15 09:59:19 瀏覽:135
紙飛機小說無刪減版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5 09:55:34 瀏覽:86
比較雷的都市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15 09:40:19 瀏覽:765
都市瓷器玩家小說 發布:2025-07-15 09:37:39 瀏覽:648
2010年總裁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5 09:31:52 瀏覽:513
唯美言情的小說 發布:2025-07-15 09:11:18 瀏覽:325
霸道總裁的小說最新 發布:2025-07-15 09:11:04 瀏覽:388
小說調教公主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15 08:58:28 瀏覽: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