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歷屆最佳短篇小說獎

歷屆最佳短篇小說獎

發布時間: 2023-10-11 10:14:59

❶ 中國短篇小說獎有哪些

茅盾文學獎
是中國文學界具有最高榮譽的 , 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 魯迅文學獎
獎項設置每兩年評選一次,是為鼓勵優秀的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和評論作品的創作,鼓勵優秀的中外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
目前包括以下各獎項: 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全國優秀詩歌獎 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 全國優秀文學理論、文學評論獎 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 老舍文學獎

❷ 北京作家協會的歷年獎項

(截至2006年) 張潔 《沉重的翅膀》(第二屆、1982—1984年)
《無字》(第六屆、1999—2002年)
劉心武 《鍾鼓摟》(第二屆、1982—1984年)
凌力 《少年天子》(第三屆、1985—1988年)
霍達 《穆斯林的葬禮》(第三屆、1985—1988年) 王蒙 《蝴蝶》(第一屆一等獎、1977—1980年)
《相見時難》(第二屆、1981—1982年)
鄧友梅 《追趕隊伍的女兵們》(第一屆,1977—1980年)
《那五》(第二屆、1981—1982年)
《煙壺》(第三屆、1983—1984年)
從維熙 《大牆下的紅玉蘭》(第一屆,1977—1980年)
《遠去的白帆》(第二屆、1981—1982年)
《風淚眼》(第四屆、1985—1986年)
劉紹棠 《蒲柳人家》(第一屆、1977—1980年)
湛容 《人到中年》(第一屆一等獎、1977—1980年)
《太子村的秘密》(第二屆、1981—1982年)
《懶得離婚》(第五屆、1987—1988年)
張潔 《祖母綠》(第三屆、1983—1984年)
張承志 《黑駿馬》(第二屆、1981—1982年)
《北方的河》(第三屆、1983.一1984年)
劉索拉 《你別無選擇》(第四屆、1985—1986年)
霍達 《紅塵》(第四屆、1985—1986年) 王蒙 《最寶貴的》(1978年)
《悠悠寸草心》(1979年)
《春之聲》(1980年)
鄧友梅 《我們的軍長》(1978年)
《話說陶然亭》(1979年)
劉心武 《班主任》(1978年)
《我愛每一片綠葉》(1979年)
張潔 《從森林裡來的孩子》(1978年)
《誰生活得更美好》(1979年)
《條件尚未成熟》(1983年)
李陀 《願你聽到這支歌》(1978年)
陳建功 《丹鳳眼》(1980年)
《飄逝的花頭巾》(1981年)
劉紹棠 《蛾眉》(1981年)
劉厚明 《黑箭》(1981年)
林斤瀾 《頭像》(1981年)
諶容 《減去十歲》(第八屆、1985—1986年)
張承志 《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1978年)
中傑英 《羅浮山血淚祭》(1979年)
母國政 《我們家的炊事員》(1979年)
劉錦雲 《笨人工老大》(1980年、與王毅合作)
汪曾旗 《大淖記事》(1981年)
史鐵生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1983年)
《奶奶的星星》(1984年)
陶正 《逍遙之樂》(1983年)
蘇叔陽 《生死之同》(1984年)
劉恆 《狗日的糧食》(第八屆、1985—1986年) 劉恆 《天知地知》(首屆優秀中篇小說、1995—1996年)
史鐵生 《老屋小記》(首屆優秀短篇小說、1995—1996年)
《病隙碎筆》(第三屆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1999年—2002年)
雷加 《半月隨筆二集》(首屆優秀散文雜文榮譽獎、1995—1996年)
衣向東 《吹滿風的山谷》(第二屆中篇小說獎、1997—2001年)
劉慶邦 《鞋》(第二屆短篇小說獎、1997—2001年)
徐 坤 《廚房》(第二屆短篇小說獎、1997—2001年) 陳祖芬 《祖國高於一切》(第一屆、1977—1980年)
《共產黨人》(第二屆、1981—1982年)
《催人復甦的事業》(第三屆、1983—1984年)
《理論狂人》(第四屆、1985—1986年)
《孔雀西南飛》(第五屆、1990—1991年)
理由 《中年頌》(第一屆、1977—1980年)
《揚眉劍出鞘》(第一屆、1977—1980年)
《希望在人同》(第二屆、1981—1982年)
《南方大廈》(第三屆、1983—1984年)
《傾斜的足球場》(第四屆、1985—1986年)
韓少華 《勇士:歷史的新時期需要你》(第一屆、1977—1980年)
《繼母》(第二屆、1981—1982年)
肖復興 《海河邊的一閻小屋》(第二屆、1981—1982年)
《生當作人傑》(第三屆、1983—11984年)
沙青 《北京失去平衡》(第四屆、1985—1986年)
霍達 《萬家憂樂》(第四屆、1985—1986年) 張志民 《祖國,我對你說》(第一屆、1979—1982年)
《今情,往情》(第二屆、1983—1984年) (1954—1979年):
劉厚明 《小雁齊飛》(劇本、一等獎、1954—1979年)
阮章競 《金色的海螺》(童話詩、一等獎、1954—1979年)
果向真 《小胖和小松》(小說、一等獎、1954—1979年)
葛翠林 《野葡萄》(童話、一等獎、1954—1979年)
管樺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歌詞、一等獎、1954—1979年)
孫幼軍 《小布頭奇遇記》(童話、一等獎、1954—1979年)
金波 《在老師身邊》(歌詞,一等獎、1954—1979年)
鄭文光 《飛向人馬座》(科學文藝、一等獎、1954—1979年)
浩然 《大肚子蟈蟈》(小說、二籌獎、1954—1979年)
陳模 《奇花》(小說、二等獎、1954—1979年)
羅辰生 《吃拖拉機的故事》(小說、二等獎、1954—1979年)
劉心武 《看不見的朋友》(小說、三籌獎、1954—1979年)
宋泛 《永路和他的小叫驢》(小說、三籌獎、1954—1979年)
梁泊 《日歷》(小說、三等獎、1954—1979年) 劉心武 《我可不怕十三歲》(第一屆、1980—1985年)
劉厚明 《阿城的龜》(第一屆、1980—1985年)
葛翠琳 《翻跟頭的小木偶》(第一屆、1980—1985年)
《會唱歌的畫像》(第三屆、1992—1994年)
孫幼軍 《小狗的小房子》(第一屆、1980—1985年)
《怪老頭》(第二屆、1986—1991年)
《啼哩呼啥歷險記》(第四屆、1995—1997年)
張之路 《第三軍團》(第二屆、1986—1991年)
《有老鼠牌鉛筆嗎》(第三屆、1992—1994年)
《我和我的影子》(第四屆、1995—1997年)
金波 《春的消息(組詩)》(第一屆、1980—1985年)
《我和你之間》(第二屆、1986—1991年)
《林中月夜》(第三屆、1992—1994年)
《烏丟丟的奇遇》(第六屆、2001—2003年)
羅辰生 《白脖兒》(第一屆、1980—1985年)
《下世紀的公民們》(第二屆、1986—1991年)
鄭文光 《種翼》(第一屆、1980—1985年)
鄭淵潔 《開直升飛機的小老鼠》(第一屆、1980—1985年
曹文軒 《再見了,我的星星》(第一屆、1980—1985年)
《山羊不吃天堂草》(第二屆、1986—1991年)
《草房子》(第四屆、1995—1997年)
《細米》(第六屆、2001—2003年)
樊發稼 《小娃娃的歌》(第一屆、1980—1985年) 星河 《漫畫科學史探險》(1996年,第六屆,少兒圖書,與人合作)
霍達 《補天裂》(1997年,第七屆,長篇小說)
楊鵬 《地球保衛戰》(1997年,第七屆,少兒圖書)
《漫畫金頭腦》(2001年,第八屆,少兒圖書)
劉恆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2001年,第八屆,電視劇編劇)
衣向東 《吹滿風的山谷》(2001年,第八屆,電視劇,編劇) (國家民委和中國作協主辦,全國性獎):
張承志 《一冊山河》(第七屆、散文集,2002年)
郭雪波 《大漠狼孩》(第七屆、長篇小說,2002年) (青年文學獎):
徐坤 第九屆
邱華棟 第十屆 (中央七部委主辦,全國性獎):
畢淑敏 《紅處方》(1999年、長篇小說、一等獎)
《心靈7游戲》(2004年、第十二屆、散文組、銀獎)
王梓夫 《紅河東去》(1999年、第七屆、廣播劇)
趙凝 《大家》(2001年、中篇小說、三等獎) 楊鵬 《漫畫金頭腦》(第五屆、少兒圖書、2001年)
張潔 《無字》(第六屆、長篇小說、2003年) 劉恆 《老衛種樹》(首屆、報告文學、2003年)
郭雪波 《大漠狼孩》(首屆、長篇小說、2003年) 畢淑敏 《紅處方》(第一屆、長篇小說、1998年)
劉恆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第一屆、中篇小說、1998年)
史鐵生 《老屋小記》(第一屆、短篇小說、1998年)
凌力 《夢斷關河》(第二屆、長篇小說、2000年)
曹文軒 《紅瓦》(第二屆、長篇小說、2000年)
衣向東 《吹滿風的山谷》(第二屆、中篇小說、2000年)
張潔 《無字》(第三屆、長篇小說、2002年)
曾哲 《一年級二年級》(第三屆、中篇小說、2002年)
劉慶邦 《到城裡去》(第四屆、中篇小說、2004年)
畢淑敏 《女工》(第四屆、中篇小說、2004年)
周大新 《湖光山色》(第五屆、長篇小說、2006年)
劉慶邦 《紅煤》(第五屆、長篇小說、2006年)
曾哲 《帕米爾案件》(第五屆、中篇小說、2006年) 凌力 《夢斷關河》(第一屆、長篇小說,2001年)
劉恆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第一屆、中篇小說,2001年)
張潔 《無字》(第二屆、長篇小說,2002年)
寧肯 《蒙面之城》(第二屆、長篇小說,2002年)
劉慶邦 《神木》(第二屆、中篇小說,2002年)
曾哲 《一年級二年級》(第二屆、中篇小說,2002年)
衣向東 《初三初四看月亮》(第二屆、中篇小說,2002年)
閻連科 《受活》(第三屆、長篇小說,2005年)
曾哲 《香歌潭》(第三屆、中篇小說,2005年)
程青 《十周歲》(第三屆、中篇小說,2005年) 毛志成 《別處死那匹馬》(首屆、2001—2003年)
謝冕 《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首屆、2001—2003年)
祝勇 《舊宮殿》(首屆、2001—2003年)
韓小蕙 《光明日報》(首屆、2001—2003年)
周曉楓 《你的身體是個仙境》(首屆、2001—2003年) 葛翠林 《尋找野葡萄》(1986年慕尼黑電視節二等獎)
《野葡萄》(1988年瑞士國際兒童書籍優秀作品獎)
孫幼軍 童話(1991年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
金波 兒童詩歌(1992年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
張之路 少兒小說(1993年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
《第三軍團》(國際青少年聯盟(ibb1)優秀作家獎) 謝冕 《論中國新詩》(第二屆、一等獎、2002年)
任洪淵 《重新發現漢語》(第四屆、一等獎、2003年)
陶東風 《審美化、生活方式與消費文化批判》(第三屆、一等獎、2003年)
孟繁華 《重新發現的鄉村歷史--世紀初長篇小說中鄉村文化的多重性》(第五屆、二等獎、2005年)
賀紹俊 《重構宏大敘事》(第五屆、三等獎、2005年) 劉厚明 《綠色錢包》(電影劇本、文化部劇本創作獎、1981年)
李陀 《李四光》(與張暖忻合作編劇、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79年)
《沙鷗》(與張暖忻合作編劇、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2年)
諶容 《人到中年》(編劇、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2年)
中傑英 《灰色王國的黎明》(文化部評全國優秀話劇劇本獎、1980—1981年)
《山河交響樂》(電影劇本、第二屆「夏衍電影文學獎」、1997—1998年)
劉恆 《本命年》(編劇、1990年電影「百花獎」、第40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編劇、廣電部建國40周年劇本徵文二等獎、1990年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1991年西班牙第35屆瓦亞多里德國際電影節金穗獎、1990年)
《秋菊打官司》(改編、首屆長春國際電影節金杯獎、1992年第4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92年)
《四十不惑》(改編、第45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1992年)
《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最佳編劇、第1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2000年)
《張思德》(編劇、獲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2005年)
劉慶邦 《神木》(改編的電影《盲井》柏林電影節銀熊獎、2003年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2003年)
鄒靜之 《五月槐花香》(電視劇本第24屆中國電視飛天獎最佳編劇獎、2004年)
孫幼軍 《小貝流浪記》(最佳編劇、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1999年)

❸ 那些科幻小說獲得過諾貝爾獎

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科幻小說「諾貝爾獎」揭曉

2003年09月15日13:27 世界新聞報

芒箭

日前,第6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大會揭曉了新一屆「雨果獎」,《原始人類》、《卡蘿琳》等作品在數十部提名小說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這項被稱為科幻小說「諾貝爾獎」的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

最佳長篇小說:羅伯特·J·索耶的《原始人類》

小說的構思來自於一個基本的考古學事實:4萬年前,地球上同時存在著兩個種類的史前人類——克羅馬農人和尼安德特人,現代人類是前者的後裔,後者則在人類進化史中被淘汰。索耶假設,在一個平行宇宙中進化的進程恰好相反,尼安德特人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某一天,尼安德特科學家在一次試驗中意外地打開了兩個世界間的通道,身為尼安德特人的物理學家蓬特·博迪特出現在加拿大薩德伯里鎳礦地下2公里處的微中子實驗室……

同一地球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相遇了,現代人類也由此知道原來地球完全有可能以另一種方式被人類開發:我們人口過剩,尼安德特人卻早在數個世紀之前就找到了控制人口增長的方法;我們的環境被破壞殆盡,尼安德特人與大自然友好相處;我們信仰上帝,這個概念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索耶通過這樣一個充滿了哲學思辨的故事(當然還有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科學家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探討了開發自然與保護自然、宗教與科學、個人自由和社會安全之間的關系,反思著人類文明成長的方式。

作者羅伯特·J·索耶?Robert J. Sawyer?1960年出生於渥太華,被稱為「加拿大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作品《終端實驗》曾獲得科幻小說的另一個著名獎項星雲獎,但他此前6次參加雨果獎角逐均空手而歸。去年索耶最得意的作品《計算中的上帝》輸給《哈利·波特》,令很多老牌科幻迷憤憤不平。這次索耶終於憑借這部2002年世界最暢銷的科幻小說如願以償。《原始人類》是他雄心勃勃的《尼安德特視差》三部曲(另兩部為《人類》和《混血人》)中的第一部。

最佳長中篇小說:尼爾·蓋曼的《卡蘿琳》

卡蘿琳家裡新買了一棟房子,有21扇窗戶和14扇門。第14扇門是鎖著的,而且外邊應該只有一堵磚牆。但是有一天,卡蘿琳發現了門後的秘密:它通向另一幢看起來和卡蘿琳家一模一樣的房子。初看起來,這房子里的一切非常美妙:食物鮮美可口;箱子里裝滿了玩具;卧室里漂浮著帶翅膀的小天使;童話里的插圖會發光和活動……

但是卡蘿琳很快發現了美妙背後潛伏的邪惡。在那個房子里,有另外一個「爸爸」和另外一個「媽媽」,他們想要把卡蘿琳永遠留下來,把她改造成他們自己的「小姑娘」。在房間的鏡子後邊,卡蘿琳還看到了3個迷失的靈魂,那都是被困在這里的其他孩子。現在,卡蘿琳必須運用她的智慧和房子里的一切工具,挽救這些孩子們和她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評論家認為,這部風格詭異的作品並不僅僅是給孩子們看的童話,無論是童真未泯的小學生還是歷經滄桑的成年人都能從這個充滿了幻想、冒險和驚悚的故事中得到樂趣。《卡蘿琳》在市場和評論界都獲得了出色的反響。這是繼《哈利·波特》之後又一部能夠同時吸引兒童和成人的奇幻小說摘得雨果獎的桂冠。作者蓋曼說:「我原本打算為我的女兒寫一個5到10頁的小故事,但是故事自己有了生命……孩子們會把它當成一個有趣的冒險,大人看了卻會做惡夢。」

尼爾·蓋曼?Neil Gaiman?是一名移居美國的英國作家。相貌英俊的他從事職業寫作20年,其主要作品屬於「恐怖喜劇」風格。他的前一部奇幻作品《美國諸神》同時獲得了去年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美國諸神》講的是古希臘的宙斯諸神與當今美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電視、網際網路「大戰」的故事。

其它獎項

最佳短中篇小說獎:由邁克爾·斯萬維克的《緩慢人生》獲得。在小說中,一男兩女3個宇航員奉命登上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星進行探險。在這個充滿碳氫化合物的星球上展開的故事本身就引人入勝,斯萬維克奇妙的想像力也令小說增色不少。比如他在小說中描繪的利用夢境進行通訊的情節,使讀者大開眼界。斯萬維克與雨果獎也很「有緣」,他的《狗說汪汪》去年奪得最佳短篇小說獎,今年又有4部作品入圍。

最佳短篇小說獎:傑弗里·A·蘭迪斯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專家的身份令他的作品平添了一份「權威」的色彩。1992年,他憑借《太陽漫步》獲得雨果獎,這次他又攜《著陸火星》重來,再獲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這篇小說講述的是利用星際旅行消滅地球上的罪犯的殘酷故事。

最佳短篇影視作品:《吸血鬼殺手巴菲:與亡者對話》,這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美國奇幻類電視系列劇。

最佳長篇影視作品:《指環王:雙塔奇謀》,氣勢磅礴的《魔戒》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最佳職業主編:《阿西莫夫科幻小說》主編加德納·多佐伊斯,每年有眾多的獲獎小說出自他的雜志。

最佳職業藝術家:鮑勃·伊格爾頓,世界最優秀的科幻-奇幻藝術家之一。

最佳半專業雜志獎:《軌跡》。盡管是由半職業的科幻愛好者編輯,但該雜志在美國科幻評論界擁有很高的地位。

最佳愛好者雜志獎:《含羞草》。由里奇和尼基·林奇兄弟主編。

雨果獎

雨果獎創立於1953年,與星雲獎並稱為科幻小說兩大最高獎項。它的正式名稱為「科幻小說成就獎」,「雨果」這一名稱是為了紀念《驚異故事》雜志創始人、「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雨果獎分為最佳長篇、長中篇、短中篇和短篇小說等獎項,由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會員從前一年發表的作品中投票產生,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上頒發。雨果獎獎杯的形狀是一枚直立的火箭,底座則年年不同。

與由專業作家投票選出的星雲獎相比,雨果獎更多地反映了科幻愛好者的喜好。但也曾有指責說,雨果獎的評選經常受到一大批崇尚嚴謹科學的「硬科幻迷」左右,文學性、幻想性較濃的作品往往不能得獎,但這一情況目前已有所改觀。雨果獎另一受人詬病之處在於獲獎作品多集中在美、英兩國。由於目前科幻小說創作主流還是英語,雨果獎評選其它語言作品時也以英譯本為准,這個問題看來很難得到解決。

50年來,雨果獎幾乎囊括了所有科幻名家和新銳的經典作品,但是這樣的評選仍舊會帶來不少遺憾。庫爾特·馮尼古特的代表作《五號屠場》和大衛·布林後來拍成電影的《郵差》都曾遺憾地與雨果獎失之交臂,而公認的科幻文學大師雷·布拉德伯里則從未獲得過雨果獎和星雲獎。

❹ 2002年全國最佳短篇小說獲獎名單及作品

2002年全國最佳短篇小說獎的獲獎作家名單為:

遲子建、鐵凝、邢汶,裘山山、閻連科、阿成、金甌、尉然、葉彌、石舒清、荊永鳴、蘇童、劉慶邦、何玉茹、陳忠實

獲獎作品有:
花瓣飯
誰能讓我害羞
靳師傅的太陽光
黑豬毛 白豬毛
東北吉卜賽
一條魚的戰爭
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
天鵝絨
農事詩
外地人(兩題)
人民的魚
手藝
擱在路上的飯局
作家和他的弟弟
直過的地方
幸福的折籮
雷余的詛咒
哈一刀
像飛一樣
死了一棵樹
水邊的阿狄麗雅
少林啊少林
比北京更好的愛情在上海
馱水的日子
甘蔗
七月的河
風鎖娥眉
誰能摩挲愛情
雪是最白的紙片
貴人不在服務區
鋸木場
哈瓦那
走夜的女人

❺ 一九八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十五篇是

1978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班主任》 劉心武 《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

《神聖的使命》 王亞平 《人民文學》1978年第9期

《窗口》 莫 伸 《人民文學》1978年第1期

《我們的軍長》 鄧友梅 《上海文藝》1978年第7期

《湘江一夜》 周立波 《人民文學》1978年第7期

《足跡》 王願堅 《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

《頂凌下種》 成 一 《汾水》1978年第1期

《願你聽到這支歌》 李 陀 《人民文學》1978年第12期

《弦上的夢》 宗 璞 《人民文學》1978年第12期

《傷痕》 盧新華 《文匯報》1978年8月11期

《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張 潔 《北京文藝》1978年第7期

《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 張承志 《人民文學》1978年第10期

《辣椒》 張有德 《人民文學》1978年第4期

《取經》 賈大山 《河北文藝》1977年第4期

《滿月兒》 賈平凹 《上海文藝》1978年第3期

《最寶貴的》 王 蒙 《作品》1978年第7期

《獻身》 陸文夫 《人民文學》1978年第4期

《墓場與鮮花》 蕭 平 《上海文藝》1978年第11期

《眼鏡》 劉富道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

《姻緣》 孔捷生 《作品》1978年第8期

《抱玉岩》 祝興義 《安徽文藝》1978年第7期

《「不稱心」的姐夫》 關庚寅 《鴨綠江》1978年第7期

《看守日記》 齊 平 《解放軍文藝》1978年第12期

《芙瑞達》 於 土《廣東文藝》1978年第1期

《珊瑚島上的死光》 童恩正 《人民文學》1978年第8期

1977—1980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1977~1980)

一等獎

人到中年 湛容 《收獲》1980年第1期

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葉蔚林《芙蓉》1980年第3期

天雲山傳奇 魯彥周《清明》1979年第 1期

犯人李銅鍾的故事 張一弓《收獲》1980年第1期

蝴蝶 王蒙 《十月》1980年第4期

二等獎

土壤 汪浙成、溫小任《收獲》1980年第6期

迫趕隊伍的女兵們鄧友梅 《十月》1979年第1期

啊! 馮驥才 《收獲》1979年第6期

大牆下的紅玉蘭 從維熙 《收獲》1979年第2期

蒲柳人家 劉紹棠 《十月》1980年第3期

淡淡的晨霧 張抗抗 《收獲》1980年第3期

開拓者 蔣子龍 《十月》1980年第6期

三生石 宗璞 《十月》1980年第3期

甜甜的刺毒 (土家族)孫健忠 《芙蓉》1980年第1期

驚心動魄的一幕 路遙 《當代》1980年第3期

1979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喬廠長上任記 蔣子龍 《人民文學》第7期

小鎮上的將軍 陳世旭 《十月》第3期

剪輯錯了的故事 茹志鵑(女) 《人民文學》第2期

彩雲歸 李棟、王雲高 《人民文學》第5期

我們家的炊事員 母國政 《北京文藝》第6期

岡扎與哈利 樊天勝 《人民文學》第4期

記憶 張弦 《人民文學》第3期

悠悠寸草心 王蒙 《上海文學》第9期

誰生活得更美好 張潔(女) 《工人日報》7月15日

戰士通過雷區 張天民 《人民文學》第7期

信任 陳忠實 《陝西日報》6月3日

藍藍的木蘭溪 葉蔚林 《人民文學》第6期

話說陶然亭 鄧友梅 《北京文藝》第2期

內奸 方之 《北京文藝》第3期

李順大造屋 高曉聲 《雨花》第7期

因為有了她 孔捷生 《人民文學》第10期

我愛每一片綠葉 劉心武 《人民文學》第6期

我應該怎麼辦? 陳國凱 《作品》第2期

重返 金河 《上海文學》第4期

羅浮山血淚祭 申傑英 《十月》第2期

辦婚事的年輕人 包川(女) 《人民文學》第7期

空谷蘭 (白族)張長 《解放軍文藝》第12期

雕花煙斗 馮驥才 《當代》第2期

獨特的旋律 周嘉俊 《上海文學》第2期

努爾曼老漢和獵狗巴力斯(哈薩克族)艾克拜爾 米吉提 《新疆文藝》第3期

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西線軼事 徐懷中 《人民文學》第1期

鄉場上 何士光 《人民文學》第8期

月食 李國文 《人民文學》第3期

三千萬 柯雲路 《人民文學》第11期

笨人王老大 錦雲、王毅 《北京文學》第7期

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 蔣子龍 《新港》第5期

陳奐生上城 高曉聲 《人民文學》第2期

靈與肉 張賢亮 《朔方》第9期

夏 張抗抗(女) 《人民文學》第5期

西望茅草地 韓少功 《人民文學》第10期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張弦 《上海文學》第1期

活佛的故事 (蒙古族)瑪拉沁夫 《人民日報》7月12日

钁柄韓寶山 張石山 《汾水》第8期

心香 葉文玲(女) 《當代》第2期

勿忘草 周克芹 《四川文學》第4期

南湖月 劉富道 《人民文學》第7期

天山深處的「大兵」 李斌奎 《解放軍文藝》第9期

你是共產黨員嗎? 張林 《當代》第3期

空巢 冰心(女) 《北方文學》第3期

春之聲 王蒙 《人民文學》第5期

結婚現場會 馬烽 《人民文學》第1期

丹鳳眼 陳建功 《北京文學》第8期

紅線記 羅旋 《人民文學》第8期

小販世家 陸文夫 《雨花》第1期

最後一個軍禮 方南江、李荃 《解放軍文藝》第11期

手杖 京夫 《延河》第1期

彩色的夜 王群生 《紅岩》第2期

美與丑 (藏族)益希卓瑪(女) 《人民文學》第6期

海風輕輕吹 呂雷 《作品》第12期

賣蟹 王潤滋 《山東文學》第10期

一九八一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

《內當家》王潤滋《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

《賣驢》趙本夫《鍾山》1981年第2期

《一個獵人的懇求》[鄂溫克族]烏熱爾圖《民族文學》1981年第5期

《飄逝的花頭巾》陳建功《北京文學》1981年第6期

《女炊事班長》簡嘉《青春》1981年第8期

《路障》達理《海燕》1981年第10期

《黑箭》劉厚明《人民文學》1981年第5期

《普通老百姓》遲松年《鴨綠江》1981年第2期

《山月不知心裡事》周克芹《四川文學》1981年第8期

《少年chen女》舒群《人民文學》1981年第4期

《大淖記事》汪曾祺《北京文學》1981年第4期

《頭像》林斤瀾《北京文學》1981年第1期

《蛾眉》劉紹棠《上海文學》1981年第7期

《黑娃照相》張一弓《上海文學》1981年第7期

《爬滿青藤的木屋》古華《十月》1981年第2期

《飛過藍天》韓少功《中國青年》1981年第13期

《本次列車終點》王安憶(女)《上海文學》1981年第10期

《金鹿兒》航鷹(女)《新港》1981年第4期

《拜年》魯南《山東文學》1981年第8期

《最後一簍春茶》王振武《芳草》1981年第3期

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高山下的花環 李存葆 《十月》1982年第6期

赤橙黃綠青藍紫 蔣子龍 《當代》1981年第4期

洗禮 韋君宜 《當代》1982年第1期

人生 路遙 《收獲》1982年第3期

黑駿馬 (回族)張承志 《十月》1982年第6期

禍起蕭牆 水運憲 《收獲》1981年第1期

相見時難 王蒙 《十月》1982年第2期

那五 鄧友梅 《北京文學》1982年第4期

太子村的秘密 諶容 《當代》1982年第4期

燕兒窩之夜 魏繼新 《青年文學》1982年第5期

苦夏 江浙成、溫小鈺 《小說界》1982年第1期

射天狼 朱蘇進 《昆侖》1982年第1期

流逝 王安憶 《鍾山》1982年第6期

普通女工 孔捷生 《小說界》1982年第3期

張鐵匠的羅曼史 張一弓 《十月》1982年第二期

駝峰上的愛 馮苓植 《收獲》1982年第2期

沙海的綠蔭 朱春雨 《十月》1981年第3期

遠去的白帆 從維熙 《收獲》1982年第1期

你在想什麼 顧笑言 《花城》1981年第2期

山道彎彎 譚談 《芙蓉》1981年第1期

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拜年 蔣子龍 《人民文學》第3期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曉聲 《北方文學》第8期

八百米深處 孫少山 《北方文學》第2期

明姑娘 航鷹 《青年文學》第1期

哦,香雪 鐵凝 《青年文學》第5期

不僅僅是留戀 金河 《人民文學》第11期

種包穀的老人 何士光 《人民文學》第6期

敬禮!媽媽 宋學武 《海燕》第9期

女大學生宿舍 喻杉 《芳草》第2期

三角梅 王中才 《解放軍文藝》第6期

賠你一隻金鳳凰 李叔德 《長江文藝》第1期

火紅的雲霞 呂雷 《人民文學》第1期

七岔犄角的公鹿(鄂溫克族)烏熱爾圖《民族文學》第5期

第九個售貨亭 姜天民 《青春》第8期

漆黑的羽毛 石言 《雨花》第9期

芨芨草 鮑昌 《新港》第8期

聲音 張煒 《山東文學》第5期

母親與遺像 海波 《人民文學》第4期

老霜的苦悶 矯健 《文匯月刊》第1期

遠處的代木聲 (土家族)蔡測海《民族文學》第10期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圍牆 陸文夫 《人民文學》83年第2期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史鐵生 《青年文學》83年第1期

搶劫即將發生…… 楚良 《星火》83年第8期

陣痛 鄧剛 《鴨綠江》83年第4期

秋雷湖之戀 石言 《人民文學》83年第10期

兵車行 唐棟 《人民文學》83年第5期

琥珀色的篝火 烏熱爾圖(鄂溫克族) 《民族文學》83年第10期

那山、那人、那狗 彭見明 《萌芽》83年第5期

親戚之間 林元春(朝鮮族)清玉譯 《民族文學》83年第9期

公路從門前過 石定 《山花》83年第7期

條件尚未成熟 張潔(女) 《北京文學》83年第9期

樹上的鳥兒 王戈 《飛天》83年第9期

沙灶遺風 李杭育 《北京文學》83年第5期

肖爾布拉克 張賢亮 《文匯》月刊83年第2期

雪國熱鬧鎮 劉兆林 《解放軍文藝》83年第7期

遭遇之樂 陶正 《北京文學》83年第4期

除夕夜 達理 《人民文學》83年第5期

旋轉的世界 陳繼光 《人民文學》83年第11期

四個四十歲的女人 胡辛(女) 《百花洲》83年第6期

船過青浪灘 劉艦平 《萌芽》83年第7期

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山中,那十九座墳塋》李存保《昆侖》1984年第6期

《今夜有暴風雪》梁曉聲《青春》增刊1983年第1期

《迷人的海》鄧剛《上海文學》1983年第5期

《美食家》陸文夫《收獲》1983年第1期

《棋王》阿城《上海文學》1984年第7期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鐵凝(女)《十月》1983年第2期

《遠村》鄭義《當代》1983年第4期

《拂曉前的葬禮》王兆軍《鍾山》1984年第5期

《煙壺》鄧友梅《收獲》1984年第1期

《北方的河》張承志《十月》1984年第1期

《祖母綠》張潔(女)《花城》1984年第3期

《市場角落的「皇帝」》韓靜霆《丑小鴨》1983年第8期

《燕趙悲歌》蔣子龍《人民文學》1984年第7期

《綠化樹》張賢亮《十月》1984年第2期

《春妞兒和她的小戛斯》張一弓《鍾山》1984年第5期

《凝眸》朱蘇進《昆侖》1984年第5期

《神鞭》馮驥才《小說家》1984年第3期

《啊,索倫河的槍聲》劉兆林《解放軍文藝》1983年第4期

《臘月·正月》賈平凹《十月》1984年第5期

《老人倉》矯健《文匯月刊》1984年第5期

一九八四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經評委會無記名投票決定,以得票多少為序)

《乾草》宋學武《青年文學》1984年第2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7期

《小廠來了個大學生》陳沖《人民文學》1984年第6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6期

《麥客》邵振國《當代》1984年第3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8期

《藍幽幽的峽谷》[蒙古族]白雪林《草原》1984年第12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3期

《打魚的和釣魚的》金河《現代作家》1984年第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3期

《奶奶的星星》史鐵生《作家》1984年第4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4期

《六月的話題》鐵凝(女《花溪》1984年第2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6期

《哦,小公馬》鄒志安《北京文學》1984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期

《最後的塹壕》王中才《鴨綠江》1984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期

(1985——1986)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經評委會無記名投票決定,以得票多少為序)

《五月》田中禾《山西文學》1985年第5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7期

《系在皮繩扣上的魂》[藏族]扎西達娃《西藏文學》1985年第1期

《民族文學》1985年第9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1期

《滿票》喬典運《奔流》1985年第3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5期

《今夜月色好》彭荊風《人民文學》1985年第5期

《窯谷》謝友鄞《上海文學》1986年第4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7期

《遠行》何士光《人民文學》1985年第8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4期

《你不可改變我》劉西鴻《人民文學》1986年第9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12期



《支書下台唱大戲》鄒志安《北京文學》1986年第6期

《甜苣兒》張石山《青年文學》1986年第6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9期

《合墳》李銳《上海文學》1986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7年第2期

減去十歲 諶容 《人民文學》1986年第2期

洞天 李貫通 《山東文學》1986年第4期

夫妻粉 龐澤雲 《海燕》1985年第11期

繼續操練 李曉 《上海文學》1986年第7期

狗日的糧食 劉恆 《中國》1986年第9期

漢家女 周大新 《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8期

焦大輪子 於德才(滿族) 《上海文學》1986年第2期

他在拂曉前死去 張廷竹 《解放軍文藝》1985年第11期

這一片大海灘 楊顯惠 《長城》1985年第6期

1987—198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名單

《甜的血腥的鐵》 楊詠鳴 《上海文學》1987年第3期

《牛販子山道》 雁 寧 《人民文學》1987年第3期

《葫蘆溝今昔》 馬 烽 《人民文學》1987年第4期

《小診所》 周大新 《河北文學》1987年第4期

《清高》 陸文夫 《人民文學》1987年第5期

《馬嘶·秋訴》 謝友鄞 《上海文學》1987年第5期

《陪樂》 朱春雨 《中國作家》1987年第3期

《塔鋪》 劉震雲 《人民文學》1987年第7期

《馬車》 陳世旭 《十月》1987年第4期

《喊會》 柏 原 《青年文學》1988年第12期

《年關六賦》 阿 成 《北京文學》1988年第12期

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1985一1986)

桑樹坪紀事 朱曉平 《鍾山》1985年第4期

軍歌 周梅森 《鍾山》1986年第6期

一路風塵 王小鷹 《收獲》1986年第2期

小鮑庄 王安憶 《中國作家》1985年第2期

紅高梁 莫言 《人民文學》1986年第3期

爸爸,我一定回來 達理 《芙蓉》1985年第1期

靈旗 喬良 《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10期

你別無選擇 劉索拉 《人民文學》1985年第3期

饢神小傳 宋清海 《小說家》1986年第4期

風淚眼 從維熙 《十月》1986年第2期

紅塵 霍達(回族) 《花城》1986年第3期

前市委書記的白晝與夜晚 張笑天 《花城》1985年第3期

第五屆(1987—1988年,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白馬》王星泉

《十月》1987年第1期

《煩惱人生》

池 莉

《上海文學》1987年第8期

《風景》

方 方

《當代作家》1987年第5期

《去意徊徨》

劉 琦

《昆侖》1987年第6期

《冬天和夏天的區別》

苗長水

《解放軍文藝》1988年第4期

《懶得離婚》

諶 容

《解放軍文藝》1988年第6期

《天橋》

李 曉

《青年文學》1988年第8期

《追月樓》

葉兆言

《鍾山》1988年第5

❻ 中國歷屆老舍文學獎獲獎作品

截止2014年已舉辦的:

第一屆(2001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凌力的《夢斷關河》、 劉育新的《古街》。

優秀中篇小說獎:劉恆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鐵凝的《永遠有多遠》。

優秀戲劇劇本獎:張永和、王保春的曲劇《煙壺》,郭啟宏的崑曲《司馬相如》。

廣播劇獎電視連續劇:李曉明編劇、安戰軍、李小龍導演的《一年又一年》;王興東編劇,雷獻禾、康寧導演的《離開雷鋒的日子》;羅金編劇、李健導演的《脊樑》;劉寶毅編劇、李健導演的《千古流芳》。

第二屆(2002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張潔的《無字》、寧肯的《蒙面之城》、曾哲的《一年級二年級》、衣向東的《初三初四看月亮》。

優秀戲劇劇本獎:李龍雲的《正紅旗下》、陳健秋的《宰相劉羅鍋》。

第三屆(2005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閻連科的《受活》。

中篇小說獎:曾哲的《香歌潭》、程青的《十周歲》。

戲劇劇本獎:蘭曉龍的《愛爾納·突擊》。

新人佳作獎:尉然的《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毛銀鵬的《故人西辭》。

第四屆(2011年)

優秀長篇小說獎:徐坤的《八月狂想曲》、寧肯的《天藏》、馬麗華的《如意高地》。

提名獎:《琉璃》、《北方佳人》、《金山》、《北京甜心》 。

優秀中篇小說獎: 葉廣芩的《豆汁記》、劉慶邦的《啞炮》、荊永鳴的《大聲呼吸》、鍾晶晶的《我的左手》。

提名獎:《失蹤女》、《向土地下跪》、《打起黃鶯兒》、《你讓我難過》、《墓約》。

2014年老舍文學獎(第五屆老舍文學獎)

獲得優秀長篇小說獎的有:徐則臣的《耶路撒冷》、林白的《北去來辭》。馬平來的《滿樹榆錢兒》、葉廣苓的《狀元媒》獲提名獎。

獲得優秀中篇小說獎的是:文珍的《安翔路情事》、蔣韻的《朗霞的西街》、荊永鳴的《北京房東》、格非的《隱身衣》。劉慶邦的《東風嫁》、毛建軍的《第三日》、李唯的《暗殺劉青山張子善》、王蒙的《懸疑的荒蕪》、萬方的《塗自強的個人悲傷》獲提名獎。

萬方的話劇《懺悔》、李靜的話劇《魯迅》獲得優秀戲劇劇本獎。王新紀的戲曲《駱駝祥子》,翟迎春、林蔚然的戲曲《歌唱》,周申的話劇《驢得水》、謝昱緹的話劇《彼岸》、趙寧宇的話劇《聲音》獲得提名獎。

(6)歷屆最佳短篇小說獎擴展閱讀

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的文學獎,主要獎勵北京作者的創作和在京出版和發表的優秀作品,每兩至三年評選一次。

老舍文學獎的獎項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戲劇劇本、電影 電視劇和廣播劇。 第三屆新增了新人佳作獎。老舍文學獎是北京市文學藝術方面的最高獎勵,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並稱中國四大文學獎。

2008年2月,第四屆老舍文學獎將進入初評階段。在走入第四個評選年頭的時候,老舍文學獎獎金大幅提高,該獎項成為目前國內純文學獎中獎金最高的獎項。

2014年在北京市文聯禮堂舉辦的「2014年老舍文學獎」,原本應是「第五屆老舍文學獎」變更為「2014年老舍文學獎」,今年獲得老舍文學獎的作家全部沒有獎金。

參考資料:網路-老舍文學獎

❼ 急!文學短篇小說類有什麼重要獎項

中國最高獎是魯迅獎。其餘: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獎 ;皇冠大眾小說獎。
國際大獎當屬;歐亨利短篇小說獎 .其餘:阿加莎獎;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

❽ 史鐵生的哪兩個作品分別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獲1982、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網路里有

❾ 史鐵生的哪兩個作品分別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我的遙遠的清空敏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漏悉迅文返虧乎學獎。

❿ 魯迅文學獎和矛盾文學獎歷屆獲獎作品,及其作者資料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評獎時間范圍1971~1981 評選所耗時間:一年 頒獎年份1982年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 百花文藝出版社
《東方》 魏 巍 人民文學出版社
《將軍吟》 莫應豐 人民文學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中國青年出版社
《芙蓉鎮》 古 華 人民文學出版社
《冬天裡的春天》 李國文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1982~1984 評選所耗時間:一年 頒獎年份1985年
《黃河東流去》 李 准 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訂本) 張 潔 人民文學出版社
《鍾鼓樓》 劉心武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5~1988 評選所耗時間:兩年半 頒獎年份1988年
《平凡的世界》 路 遙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 凌 力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都市風流》 孫力 余小惠 浙江文藝出版社
《第二個太陽》 劉白羽 人民文學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禮》 霍 達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榮譽獎:
《浴血羅霄》 蕭 克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金甌缺》 徐興業 海峽文藝出版社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1989~1994 評選所耗時間:三年 頒獎年份1998年
《戰爭和人》(一、二、三) 王 火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白鹿原》(修訂本) 陳忠實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白門柳》(一、二) 劉斯奮 中國青年出版社
《騷動之秋》 劉玉民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 1995-1998 頒獎年份2000年
《抉擇》 張 平
《塵埃落定》 阿 來
《長恨歌》 王安憶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5年)
《張居正》 熊召政 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無字》 張 潔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
《歷史的天空》 徐貴祥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英雄時代》 柳建偉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東藏記》 宗 璞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第一屆魯迅文學獎獲獎篇目(1995-1996)
1995—1996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老屋小記》 史鐵生
《霧月牛欄》 遲子建
《趙一曼女士》 阿成
《鎮長之死》 陳世旭
《哺乳期的女人》畢飛宇
《心比身先老》 池莉
1995—199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父親是個兵》鄧一光
《小的兒》林希
《挑擔茶葉上北京》劉醒龍
《年前年後》何申
《涅槃》李國文
《天知地知》劉恆
《沒有語言的生活》東西
《黃金洞》閻連科
《天缺一角》李貫通
《雙魚星座》徐小斌
1995—1996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獲作品
《錦州之戀》邢軍紀 曹岩
《靈魂何歸》(亦名:《沒有家園的靈魂》)楊黎光
《黃河大移民》冷夢
《黑臉》一合
《慟問蒼冥》金輝
《沒有掌聲的征途》江宛柳
《東方大審判》郭曉曄
《溫故戊戌年》張建偉
《淮河的警告》陳桂棣
《大國長劍》徐劍
《敦煌之戀》王家達
《共和國告急》何建明
《走出地球村》李鳴聲
《開埠》程童一等
《毛澤東和蒙哥馬利》董葆存
1995—1996年全國優秀詩歌獎獲獎作品
《生命是一片葉子》李瑛
《今天沒有空難》匡滿
《韓作榮自選集》韓作榮
《在瞬間逗留》沈葦
《鳥落民間》張新泉
《狂雪》王久辛
《尋覓光榮》辛茹
《拒絕末日》李松濤
1995—1996年全國優秀散文雜文榮譽獎獲獎作品(評委會集體推薦)
《我的家在哪裡》冰心
《賦得永久的悔》季羨林
《牽牛花蔓》嚴秀
《半月隨筆二集》雷加
《郭風散文選集》郭風
《煙水江南綠》艾煊
1995—1996年全國優秀散文獎獲獎作品
《何為散文選集》何為
《春寬夢窄》王充閭
《中華散文珍藏本·周濤卷》周濤
《女人的白夜》鐵凝
《秋白茫茫》李輝
《皇天後土》周同賓
《從這里到永恆》趙玫
《羊想雲彩》劉成章
《湮沒的輝煌》夏堅勇
《兩種生活》斯妤
1995—1996年全國優秀雜文獎獲獎作品
《微言集》林祖基
《何滿子雜文自選集》何滿子
《邵燕祥隨筆》邵燕祥
《韓羽雜文自選集》韓羽
《世象雜拾》唐達成
1995—1996年全國優秀理論評論獎獲獎作品
《認識老舍》樊駿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文學價值論》敏澤
《自傳統至現代——近四百年中國文學思潮變遷論》陳伯海
《論魯迅與林語堂的幽默觀》曾鎮南
《茅盾幾部重要作品的評價問題》邵伯周
1995—1996年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榮譽獎獲獎作品
(評委會集體推薦,排名不分先後)
陳占元金克木黃源劉遼逸呂叔湘施蟄存孫繩武伍孟昌
朱維之陳冰夷齊香方平金堤蔣路磊然李芒
錢春綺孫家晉唐笙辛未艾袁可嘉葉水夫鄭永慧草嬰任溶溶
1995—1996年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獲獎作品
《華茲華斯抒情詩選》楊德豫譯
《艾青詩百首》燕漢生譯
《浮士德》綠原譯
《修道院紀事》范維信譯
《萊蒙托夫全集2·抒情詩Ⅱ》顧蘊璞譯
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獲獎篇目(1997-2000)
1997-200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鞋》劉慶邦《北京文學》
《清水裡的刀子》石舒清《人民文學》
《吹牛》紅柯《時代文學》
《廚房》徐坤《作家》
《清水洗塵》遲子建《青年文學》
1997-2000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夢也何曾到謝橋》葉廣芩《十月》
《被雨淋濕的河》鬼子《人民文學》
《永遠有多遠》鐵凝《十月》
《吹滿風的山谷》衣向東《橄欖綠》
《年月日》閻連科《收獲》
1997-2000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獲獎作品
《落淚是金》何建明《中國作家》 中國青年出版社
《遠東朝鮮戰爭》王樹增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西部的傾訴》梅潔《報告文學》
《中國863》 李鳴生《北京文學》 山西教育出版社
《生死一線》楊黎光《深圳特區報》《報告文學》
1997-2000年全國優秀詩歌獎獲獎作品
《羞澀》楊曉民長江文藝出版社
《曲有源白話詩選》曲有源作家出版社
《地球是一隻淚眼》朱增泉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西川的詩》西川人民文學出版社
《純粹陽光》曹宇翔明天出版社
1997年-2000年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獲獎作品
《大雅村言》李國文東方出版中心
《山居筆記》余秋雨文匯出版社
《精神的歸宿》朱鐵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昨夜西風凋碧樹》徐光耀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張抗抗散文》張抗抗解放軍出版社
1997-2000年全國優秀理論評論獎獲獎作品
《「五四」文化革命的再評價》陳涌《文藝報》
《一九O三:前夜的涌動》程文超 山東教育出版社
《12個:1998年的孩子》何向陽《青年文學》
《西部:偏遠省份的文學寫作》 韓子勇百花文藝出版社
《文學理論現代性問題》 錢中文《文學評論》
1995-1998年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獲獎作品
《濟慈詩選》屠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堂吉訶德》董燕生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奧德賽》王煥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秧歌》董純譯法國「中國之藍」出版社
《聖殿》陶潔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獲獎篇目(2001-2003)
·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玉米》 畢飛宇 《人民文學》 2001年第4期 責編:那辛
《松鴉為什麼鳴叫》 陳應松 《鍾山》 2002年第2期 責編:賈夢瑋
《好大一對羊》 夏天敏 《當代》 2001年第5期 責編:楊新嵐
《歇馬山莊的兩個女人》 孫惠芬(女) 《人民文學》2002年第1期 責編:程紹武
·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上邊》 王祥夫 《花城》2002年第4期 責編:申霞艷
《馱水的日子》 溫亞軍 《天涯》 2002年第3期 責編:王雁翎
《大老鄭的女人》 魏微(女) 《人民文學》 2003年第4期 責編:程紹武
《發廊情話》 王安憶(女) 《上海文學》 2003年第7期 責編;姚育明
·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中國有座魯西監獄》 王光明 姜良綱 《人民文學》2001年第12期 作家出版社2002年9月 責編:黎雲秀
《寶山》 李春雷 花山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責編:王大民
《瘟疫,人類的影子「非典」溯源》 楊黎光 《中國作家》2003年8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責編:楊柳
《西藏最後的馱隊》 加央西熱(藏)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3年10月 責編:王德領
《革命百里洲》 趙瑜、胡世全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12月 責編:金小鳳
·全國優秀詩歌獎·
《野詩全集》 老鄉 敦煌文藝出版社 2003年11月 責編:汪曉軍、宋學娟
《郁蔥抒情詩》 郁蔥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責編:袁淑萍、馬海霞
《幻河》 馬新朝 中原農民出版社 2002年12月 責編:王錦
《倖存的一粟》 成幼殊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3年1月 責編:汪稼明
《娜夜詩選》 娜夜(滿、女) 甘肅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 責編:蔣瀟
·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
《賈平凹長篇散文精選》賈平凹,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責編:李玉皓、任銳軍
《大河遺夢》 李存葆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責編:鄭魯南
《病隙碎筆》 史鐵生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年2月 責編:周宏
《獨語東北》 素素(女) 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責編:李靜媛
《一個人的經典》 鄢烈山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1月 責編:秦文仲、賀凱
·全國優秀文學理論、文學評論獎·
《難度·長度·速度·限度——關於長篇小說文體問題的思考》 吳義勤《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4期 責編:刁斗
《〈手稿〉的美學解讀》 王向峰 遼寧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責編:董晉騫
《打開詩的漂流瓶——現代詩研究論集》 陳超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責編:袁鴻蕙
《朱向前文學理論批評選》 朱向前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9月 責編:杜麗
·全國優秀文學翻譯獎·
《神曲》(但丁·著·義大利文)田德望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責編:胡真才
《雷曼先生》(斯文·雷根納·著·德文)黃燎宇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責編:仝保民

熱點內容
百年經典微小說 發布:2025-05-21 20:46:54 瀏覽:819
經典直播審判類小說 發布:2025-05-21 20:42:46 瀏覽:271
女主重生到過去又回來的小說 發布:2025-05-21 20:37:49 瀏覽:425
港台言情小說虐戀情深 發布:2025-05-21 20:37:35 瀏覽:892
網路小說好聽的女名 發布:2025-05-21 20:24:00 瀏覽:548
葉非夜最新連載小說 發布:2025-05-21 20:23:24 瀏覽:955
短篇古代言情小說大全排行榜 發布:2025-05-21 19:49:58 瀏覽:204
總裁的小萌妻顧歡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5-21 19:42:10 瀏覽:676
虐戀好看的經典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21 19:30:40 瀏覽:557
小說重生未來生包子 發布:2025-05-21 19:23:57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