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短篇小說被嘲笑的孩子
㈠ 日本著名小說有哪些(最好是世界文學作品)
1、《海邊的卡夫卡》
《海邊的卡夫卡》文本,延續了村上春樹一貫的虛構的故事設定,卻又深刻地投射出現實社會的影子。
《海邊的卡夫卡》的故事情節分兩條線索展開,講述了少年卡夫卡和老人中田隔空殺人後,不但沒有得到懲戒,犯了故意殺人罪、亂倫罪、強奸罪的卡夫卡反而成為「世界上最頑強的少年」,中田也寧靜地得到了解脫。
2、《解憂雜貨店》
該書講述了在僻靜街道旁的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卷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年輕女孩月兔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
松岡克郎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巨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奇妙的事情隨即不斷發生。
3、《白夜行》
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故事圍繞著一對有著不同尋常情愫的小學生展開。
1973年,大阪的一棟廢棄建築內發現了一具男屍,此後19年,嫌疑人之女雪穗與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個躋身上流社會,一個卻在底層遊走,而他們身邊的人,卻接二連三地離奇死去,警察經過19年的艱苦追蹤,終於使真相大白。
小說將無望卻堅守的凄涼愛情和執著而縝密的冷靜推理完美結合。2006年,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一舉囊括第48屆日劇學院賞四項大獎。
4、《挪威的森林》
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5、《羅生門》
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作品講述了藤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奴正在等侯著雨停,當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於生死未決時,偶遇以拔死人頭發為生的一老嫗,走投無路的家奴邪惡大發,決心棄苦從惡,剝下老嫗的衣服逃離了羅生門。
該作情節簡單,人物稀少,短短的篇幅,小小的場面。時間、地點、人物、結局全都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㈡ 日本文學作品有哪些
日本文學作品有:
1、《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小說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自1987年在日本問世以來,在日本已銷出1500餘萬冊(2011年統計),平均每6-7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是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
㈢ 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竹林中》講的是什麼意思,感覺很亂啊.
一、這部作品讓讀者感覺亂,那才是正常的。
因為作品的主題本身就是想讓讀者感覺到世界的混亂而不可確定,真相是什麼,永遠難以確定;真理是不可知的,真相總是被歪曲。
二、作品的內容,就是要通過對同一事件,由不同的人來敘述,就有不同關鍵細節,這樣才展現了作品真相不可確定的主題。
三、其實分析多襄丸、真砂、武弘的敘述動機後,我們可以發現支配他們這么做的根源是同一的,即人性中的某種陰暗。這種陰暗可以理解為類似於利己主義的私慾,也可以說是那種不敢直面自身的虛偽。正因為這種利己的私慾,他們不擇手段地為自己粉飾,以種種謊言來掩蓋真相,用自己的敘述來解構他人的敘述,以求確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滿足某種不可告人的慾望。正是人性中的這種陰暗遮蔽了命案的真相,構成了《竹林中》的重重迷霧。
作者在這里想告訴我們的不再是什麼撲朔迷離的故事,而是導致這種撲朔迷離的背後根源———人性的陰暗面及其不可信任性。
敘事的不確定性,往往是現代小說家對小說藝術的一種自覺追求。芥川龍之介也不例外。在他的小說中,有不少都表現出敘事的不確定,例如早期的《秋山圖》、後期的《水虎》等。而《竹林中》顯然是將這種不確定敘事發揮到極致,並使之成為這篇小說最突出的藝術特點。這種不確定的敘事一方面能夠引起讀者的良久回味,延長審美時間,讓人覺得意味深長;同時,這種不確定性又常常能讓我們從中發掘出豐富而深刻的蘊藉。
四、《竹林中》不確定性的解讀。
1、樵夫、雲游僧、捕役、老媼的證詞是帶有空白和不可確信性的。
樵夫所提供的線索是留有空白的,而且是從他自己的立場來提供的。雲游僧的證詞更多地像是在暗示自己的清白;捕役在證詞中宣稱強盜多襄丸是個好色之徒,但其根據卻僅僅是道聽途說的一起案件;老媼只是一味地強調自己的女兒和女婿品行上的優點,從而強化他們作為無辜者受害的面貌,企圖以此促使典史為她盡快找回女兒,懲處強盜(她的這種強調的可信性是值得懷疑的)。
正因為如此,這些本該用來鑒別案件當事人的話是否真實的試金石成了偽試金石,它們本身的不確定性為整篇小說的不確定性的產生提供了前提和必需的空間。
2、多襄丸、真砂、武弘對案件的敘述是相互矛盾而又各自自圓其說。
他們為什麼都要將殺人的行為往自己身上攬,這不是無緣無故的。
1)、多襄丸。他先是極力強調自己希望避免殺人而實現自己的色慾,而後據他說又是為了能把真砂娶到手,才殺了武士。而且,他殺武士也沒有用什麼卑鄙手段,而是採用公平決斗的方式。在他這樣的敘述下,他事實上為自己完成了辯護:一開始不想殺武士,說明他不是天性兇殘的人,後來想娶真砂而殺武士,說明他並非僅是那種下流的色狼,而是對真砂懷有真情的;一開始用偷襲的手段綁了武士是因為不想殺人,是一種仁慈之念,後來要殺人了就解開武士的綁繩,與其決斗,說明他是一個光明磊落的漢子。多襄丸對案情的敘述的內在動機是將自己塑造成人們心目中剽悍勇武的一代草莽英雄。
2)、武士的妻子真砂的懺悔則首先強調了自己受辱後又遭到丈夫的蔑視。這種蔑視使她羞憤交加,備感恥辱,決定弒夫而後自殺。但是她殺了丈夫後,雖然多次嘗試自殺,但都沒有成功。所以她才活了下來。在她的敘述下,她將自己塑造成這樣一個女子:貞烈、知恥、悲慘。她遭受了強盜的欺凌後又遭到丈夫的羞辱。她的遭遇是如此令人同情。而她如果要消除這種羞恥,那隻有消滅這一羞恥的「旁觀者」———丈夫,以及羞恥的承載
者———她自己。於是,她又隱隱然成了一個積極洗刷恥辱的剛烈女子。在日本傳統倫理道德中,為洗刷恥辱而殺人或自殺都是被敬重的,一個人如果不能夠通過這么做洗刷恥
辱,那麼他就永遠不能算是一個有德性的人。
3)、武士武弘。他借巫婆之口的述說強調的是兩點:其一,妻子的不忠實;其二,他是自殺的。強調前者使他對妻子的惱怒和蔑視變得合情合理,以此說明他不是那種心胸狹隘的人;同時又能突出自己的不幸,增加自己的同情分。強調後者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清高剛直。畢竟身為武士,技不如人,連妻子也保護不了,反而自身為強盜所殺,那是奇恥大辱。同樣,身為武士若為女子所殺也不光彩。因此,即使早已命歸黃泉,武士武弘也要死死咬定自己系自殺而非他殺。因為宣稱自殺不僅可以避免恥辱,而且能把自己塑造成剛直不辱的武士。
五、作品補充介紹:
《竹林中》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的的懸疑小說。
《竹林中》故事是以在公堂上審訊相關證人和犯人為主要背景來展開,通過七個人物的敘述來建構兇殺案的真相。這七個人對同一「事件」的講述卻莫衷一是,既互相印證又彼此矛盾。在敘事的迷霧中,唯一能確定的是武士金澤之武弘死了,他的妻子真砂被強盜多襄丸強奸了。而案子的關鍵問題——金澤之武弘是怎麼死的卻被懸擱。案件最重要的兩個當事人以各自最不容置疑的「自白」徹底顛覆了前面五人對案情真相的建構。
《竹林中》被日本導演黑澤明改編為電影《羅生門》,並在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㈣ 如何評價日本作家乙一的小說
17歲時就寫出了《夏天、花火與我的屍體》……雖然不長但真的是一本非常驚艷的小說,以屍體為第一人稱視角,全程險象環生驚心動魄,並淋漓盡致展現出小孩子天真的惡,最後結局的神展開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將前面的鋪墊全部解決,讀完意猶未盡。
更可怕的是文筆與台詞功力也相當成熟了。
一想到這可是17歲的少年寫出的處女作,只能稱之為講故事的天才。
乙一在中短篇小說上才華橫溢,想像力天馬行空,是那種讓人覺得這人腦內世界與普通人迥然相異的傢伙,對獵奇與非日常題材的駕馭非常出眾。
作品基本上能被分為白乙一的「治癒系幻想小說」與黑乙一的「恐怖小說」。前者比如《平面狗》和《calling you》,後者比如《zoo》與《GOTH》。其實兩者是一體兩面的,白乙一的故事裡也會有一些黑暗陰郁與無法彌補的缺憾,黑乙一的故事裡歷經絕望與恐懼也會感受到強烈的愛與希望。
在技法上,乙一玩的一手好敘事詭計!尤其擅長用第一人稱來誤導讀者來製造懸疑感,最後抽絲剝繭揭露真相時總是能讓人受到不小的驚嚇或震撼。
若要說不足之處,個人覺得他的長篇小說(比如《暗黑童話》),沒有中短篇來著精彩。最喜歡的長篇《GOTH》其實也是中短篇串聯……
但總而言之還是一位值得膜拜的、腦迴路非常詭譎、故事有趣到讓人忍不住屏住呼吸的厲害作者。
列一下自己最喜歡+強烈推薦的幾篇:
白乙一:《calling you》、《華歌》、《被遺忘的故事》
黑乙一:《七個房間》(!!!!)、《夏天、花火、我的屍體》、《GOTH》
===
居然收獲了挺多贊同,那稍微補充一下這個答案……昨天寫時太隨意了,有些地方不太全面。
其實一直把乙一當成類型小說作者,說乙一技巧很好,是把他放在恐怖小說作者這個區間里橫向對比,比較擅長用玩敘事詭計營造恐怖氣氛。我恐怖小說看得不算太多,狹窄閱歷中覺得乙一的寫法算得上精巧。若要真和那些專注敘事技巧的名家比,確實沒什麼可比性啦。
再有就是,乙一是天生很會講故事的作者,一旦看進去就很容易被他帶著走,沉入他營造的情緒氛圍里。純技巧型的、為講故事而生的作者,看他的小說主要是經歷一場很入戲的情感體驗。
個人覺得他長篇一般,倒不是說《暗黑童話》哪裡不好,那部小說的閱讀體驗也很出色……只是單純覺得,他的特質用在中短篇小說上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但長篇總得去追求一些故事與情緒外的東西……
1
乙一的主角,大多是極度孤單而失敗的。
像《阿藍》里那一個被拼貼起來的布偶,丑,被欺負,沒有一個人幫助他。
而《CALLING YOU》的主角,人際交往有巨大的問題。小說版不記得了,但是漫畫版開場就是「我已經3個月沒和人說過話了。」
《暗黑童話》的主角,眼珠脫落。換上新眼珠之後,原本陽光的性格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並由此遭致了母親的強烈否定、辱罵。
基本上,有過類似經驗的人,都能對主角產生深深的共情,感覺到:「咦?!這尼瑪不是在寫我嗎?!」。從而很愉快地進入故事。
2
乙一的很多故事,都會有一個十分獵奇與有趣的設定——
「明明是自己幻想出來的朋友,卻突然出現在了我面前!(阿原)」
「去中國紋身店紋了個狗狗圖案的紋身,結果狗狗居然會動!(平面狗)」
」一次意外事件中眼球脫落了,移植了死去小孩的新眼球後,居然開始看見之前死去小孩的記憶了!(暗黑童話)」
這些設定總能讓人驚呼——太有趣了!
乙一所描述的世界,十分貼近現實生活,只有那麼一點不同。舉個例子,《哆啦a夢》和《魔戒》,哪個更讓你有親切感?《哆啦a夢》吧?
同是奇幻作品,他沒有完全跳脫於現實,塑造一個與我們完全無關的世界。而是從現實世界加入一滴奇幻的墨水。這樣,讀者的代入感便極強了。
在布萊克·斯奈德的《救貓咪II》書中,將一種故事分類為「如願以償」類。比如說:
長大 (豆瓣)一個小孩想,如果我明天就長大了,就可以不被爸爸媽媽管了!結果第二天真的長大了。
重返十七歲 (豆瓣)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一覺醒來,變回了17歲。
大話王 (豆瓣)一個以騙人為生的人,突然間一天醒來後說不了謊話了。
單就故事而言,個人認為這些是最能讓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8歲小孩兒都覺得「好有趣!好有趣!」的故事。
3
乙一的小說動輒死亡、分屍、虐待,這些是恐怖小說的元素,能讓故事緊張刺激。而恐怖小說的缺點之一是邏輯性比較難把握,這點看看《衛斯理》,就知道他為了渲染恐怖氣氛,手段有多麼無所不用其極了。
而乙一的小說還有推理小說的詭計與推理,這些嚴密的邏輯,恰好彌補了這個缺點。看完之後,讓人覺得有腦力的激盪,無比暢快。
4
而乙一最強悍的,還是心理描寫。
他的小說90%都是第一人稱,讀者可以直接進入到主角的內心。也許是經歷過那種被所有人嘲笑,無視的感覺,所以他寫這類人物心理的時候,邏輯清晰,極度寫實。(所謂「邏輯清晰」,意思是他經歷過極度孤單、被人欺負的生活,所以這個人物這個時候為什麼會這樣想,他寫得毫無破綻,而且細節詳實,讓人感覺到真實與動人)
5
乙一的很多小說,總讓人感覺到無比溫暖。《暗黑童話》、《七個房間》、《CALLING YOU》……每一本都能看哭我。為何?請看此問題下明溪的回答:
如何能寫出讓人感覺溫暖的文字?
「簡單來說,從哲學的角度,我認為一個人想寫出讓人感覺溫暖的文字,需要兩樣東西,一個是求救的本能,另一個恰恰好不是一顆心懷光明的內心,而是一顆對陰暗體會深刻的內心,越是體會過陰暗,越能寫出溫暖的文字。」
這就是為何了——乙一的主角一個朋友都沒有、總是被人欺負虐待。還動不動碰上謀殺、分屍等事情。簡直陰冷到了海平面3000公里以下,馬里亞納海溝之底。
而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別人的幫助,認可,就會讓我們感覺到溫暖。
你想想看,人生最讓你感覺暖到要哭出來的時刻,永遠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吧?看乙一的書,基本上是可以看一半就能猜到結局的,不管是七個房間,ZOO,平面狗,天帝妖狐,夏天·煙火·我的屍體。基本上沒什麼太值的驚奇的。能出乎意料的大概是黑暗童話吧,後面太過離奇,基本上很難猜到。
但是,有種東西不是依靠情節來吸引你的,就好像傲慢與偏見,在4個主角出場完畢後,我基本上猜到結果了。就好像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看到生孩子,基本上就知道結局了。 這種作品是在知道結局的時候,依然有強大的力量吸引你繼續讀下去,讀完依然會覺得很好。比如:天帝妖狐。
這種東西就好像是,你知道蘋果是怎麼樣做出來的,所有的材料也可以弄到手,但是,一樣的成本你就是做不出來。
類似的還有下棋吧,高手不是那種可以讓你悔一步棋就可以起死回生的。而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每一步都逐漸讓你步入敗局,悔一步毫無意義。乙一寫的就是一開始看了就可以足夠的吸引你,讓你一步步看下去的書。
缺點:太過簡單的情節和文風,格局偏小。讓我看過以後過幾天就很難在想起具體的劇情了。就彷彿完全沒看過似的,能記得的只有那份心境,或孤寂或悲涼或寂寞。
㈤ 求一本日本小說
《活法》
《活法》 即 活法 (稻盛和夫的代表作) 。
《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原書由日本SUNMARK出版社出版,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稻盛和夫是日本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他是季羨林認為稀有的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物。《活法》的思想主要源自儒家和佛教,結合稻盛和夫經營的經歷與感悟,形成了一個思想體系。
內容簡介
《活法貳:超級"企業人"的活法》內容簡介: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窮畢生心血說,每一個偉大的企業都有成功的配方,如何駕馭本能,實現能力的快速提升,突破障礙,相信潛意識,無限熱情引領迷途中的我們邁向新的成功,請不要追逐利潤,讓利潤追著你跑,運用天賦,真誠贏得顧客的尊重,培養犧牲的勇氣,形成真正的創造力,讓困難見鬼去吧,人人都有無窮的可能性,通讀三遍,人生從此不恐懼。
目錄
代序
前言
第一章 成功的配方
人生如戲
活法貳:超級&
效仿前輩
尋找人生的目標
找準定位
腳踏實地
成功的配方
與稻盛和夫談「成功的配方」
第二章 論能力
承認自己有所不及
強迫自己追求卓越
超越自我
大膽敏銳
駕馭你的本能
以才智為中心
提升能力的高度
品格培養
與稻盛和夫談「能力」
第三章 論努力
為何工作
突破障礙
開創新紀元
愛你的工作
專心致志
開創自己的道路
健全的心靈,健康的身體
在悔悟中生活
讓好書拓展我們的視野
用你的活力鼓舞他人
認真過每一天
與稻盛和夫談「努力」
第四章 論態度
永懷希望
追求正義
切勿選擇捷徑
天堂,還是地獄
發自內心的信賴
以平常心看待事物
注意細節
依靠你的潛意識
跟著道理走
真理與原則
與稻盛和夫談「態度」
第五章 企業成功之路
追求成功的熱情
名為「企業」的戲劇
熱情引領你邁向成功
單純的心,單純的熱情
「阿米巴」式管理
與稻盛和夫談「熱情」
第六章 論利潤
不要追逐利潤,要讓利潤跟著你跑
企業的目標
追求合理的利潤
企業的本質
使顧客滿意
定價是一種管理方式
市場決定價格
每天盯著資產損益表
無私看利潤
滋養我們的企業
制定恰當目標
在場中央角力
把公司放在自己之前
未雨綢繆
泡沫經濟
與稻盛和夫談「利潤」
第七章 論野心
野心:懷抱雄心壯志
讓自己充滿光和熱
做渦流的中心
不斷地夢想
告訴自己:我能
我的動機是善良的嗎
制定更高的目標
運用天賦
使目的更崇高
與稻盛和夫談「野心」
第八章 論真誠
真誠帶來愛與和諧
以心為根基
贏得顧客的尊敬
目標一致
決策標准
做個謙卑的領導者
兼容並蓄
大愛與小愛
評估、指派任務和追蹤觀察
以大愛為指引
用關懷贏得信賴
用心溝通
填平代溝
與稻盛和夫談「真誠」
第九章 論力量
力量:用勇氣來領導
犧牲的勇氣
樹立道德典範
言行一致
開創自己的未來
准備迎接挑戰
咬緊牙關
把自已奉獻給企業
與稻盛和夫談「力量」
第十章 論創新
時時創新
領導者,有創意一點
簡化思考
使能量爆發出來
提升精神層面
面對困難
不要忘本
形成真正的創造力
依靠自己
日本式管理
與稻盛和夫談「創新」
第十一章 論樂觀
樂觀:保持正面的看法
清晰的遠見
放飛夢想
摒棄失敗的恐懼
製造是一門藝術
掙脫常識的束縛
正面取向
樂觀地思考
與稻盛和夫談「樂觀」
第十二章 絕不放棄
絕不放棄:比別人更賣力
提升你的慾望
追求無窮的可能性
嚴格的要求
決定抽身而出
有意義的任務
追求完美
點亮自己的路
大公無私地領導
質疑組織形態
集群智慧
猩猩教我們的一課
與稻盛和夫談「堅持」
後語
修訂版
內容簡介
幫企業贏利!然而,為什麼在財務報表形勢喜人、經營業績節節攀升的同時,我們還會聽到公司員工對老闆的私下抱怨,看到高層們面對發展的十字路口無法舒展的愁眉,甚至此時正目睹著各界輿論對業界翹楚、時代精英們毫不留情、鋪天蓋地的指責與奚落?
誠然,所有企業及企業人都恪守著贏利——這一亘古不變的原則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前進,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參透了利益背後的玄機?中國並不需要「道義放兩邊、利字擺中間」的商業大鱷,更不會提供給缺乏德行、忽視修為的企業人廣闊發展的康莊大道;如果想在白熱化的競爭中一枝獨秀,就必須要剖開經濟的表象,探求企業的本質,找到得以在如今的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
《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戰後經濟的傳奇,他不用優美的文字取勝,也不用高深的說教讓人五體投地,而是將其多年心得以質朴的文字向我們娓娓道來。企業人會從中領會真正的企業發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將感受到最高境界的「為人之道」。
目錄
活法:修訂版
自序
推薦序一 稻盛哲學的原點推薦序二 稻盛拯救日航的意義
序言
混亂的時代中追問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煉靈魂
單純的原理原則就是不可動搖的人生指針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
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發生180度轉變
「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則
不斷帶給人類睿智的「智慧的寶庫」
嚴格自律的「王道」人生觀
第一章 實現理想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一條人生法則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願望最重要
將要實現的狀態以「彩色」在頭腦中呈現
只要思考達到每個細節,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和精心的准備
生病領悟真理
心態決定命運
鍥而不舍干到底,結果只能是成功
持續努力,變平凡為非凡
天天鑽研創新,孕育巨大飛躍
傾聽工作現場的「神靈之聲」
人生要時時「有意注意」
描繪夢想使人生飛躍
第二章 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
人生和經營的原理原則以單純為好
迷惘時的航標——「人生哲學」
決不隨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則
僅是知道不行,貫徹落實才有意義
「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自己的人生之戲如何編演
不在現場流汗什麼也學不到
拼搏在當下這一刻
「喜歡」燃起熱情
戰勝自我向前進,人生大變樣
抓住本質,復雜問題簡單化
國際問題也不妨單純化
與外國交涉,「正當性」重於常識
第三章 磨煉靈魂、提升心志
日本人為什麼丟失了「美好的心靈」
對領導的要求是德重於才
時時反省,不忘磨礪人格
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
將感謝刻於童心的「隱蔽念佛」
隨時准備說「謝謝」
喜悅要直率表露
托爾斯泰的感嘆
切斷蠱惑人心的「三毒」
拔「正劍」成功,拔「邪劍」滅亡
勞動的喜悅是人世最大的喜悅
將釋迦的「六波羅蜜」銘刻於心
每天的勞動磨礪心志
重新認識勞動和勤奮的價值
第四章 以利他心度人生
托缽化緣中邂逅人心之美
天堂地獄之分由心態決定
利他本來就是經商的原點
利他拓展視野
參與新事業的動機每晚自問自答
為社會為世人勇於自我犧牲
利潤只是受委託臨時保管,最終需要貢獻於社會
日本應將「富國有德」定為國策
怎能忘記珍貴的美德
以德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緩
別讓歷史重演,構築新日本
從自然界學習「知足」
人類一旦覺醒,「利他」的文明之花將會盛開
第五章 與宇宙潮流協調和諧
主宰人生的兩只看不見的手
懂得因果報應法則,就能改變命運
不必擔心結果,因為因果必報
宇宙的意志促進森羅萬象生生不息
「偉大之物」向一切事物注入生命
我為什麼皈依佛門
不完美不要緊,貴在持續「精進」
心中存在真理的「內核」
災難消「業」該慶賀
與其追求開悟,不如運用理性和良心去磨礪心志
凡是存在都有價值
踏著人生的正道,走向光明的未來
後記
活法叄
內容簡介
《活法3:尋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內容簡介:讓平凡的人生不可一世敬天愛人,真正的人才是用來相信的,公務員就是公共服務員,規章制度永遠都不會完善,堅持正道才能贏得所有人的尊敬,天堂與地獄,只是選擇的不同,美德藏而不露的人才能永遠身居高位,樹大志、行大義、謀大計,敗而不餒才是真正的大英雄,誦讀三遍,人生從此有希望。
目錄
推薦序
無私——西鄉和稻盛共有的精神境界
序言
為了提升人的品格
活法3:尋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
作為人間正道的普遍性真理
第一章 無私
領導者應舍私利、斷私慾、行正道
成功後驕傲自大——一當今經營者之通病
任用人才的關鍵在於相信人的成長
第二章 考驗
克服苦難,樹大志
後方坐鎮不如前線戰斗
成功也是考驗,一時的成功不能保證一世的成功
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
傑出的經營者游刃於兩極之間
第三章 利他
利他是現代社會的「靈丹妙葯」
以意志力除貪、嗔、痴
如日中天的企業家面前亦有陷阱
成功難,保持成功則難上加難
要將事業做大,不僅要用「君子」,更要用好「小人」
具美德而不露鋒芒者居高位
愛己絕非善行
第四章 大義
京瓷的社訓——敬天愛人
確立經營理念
以策略取勝的成功難持久
常捫心自問「動機善否,私心有無」
第五章 大計
未經深思熟慮的施政危國殃民
提出明確的方針
領導者應展示國家之大計
第六章 覺悟
「不惜命、不圖名、亦不為官位、錢財之人」
掠奪創造財富的國民,實乃本末倒置
國家公務員是國民的公僕
第七章 王道
依循正道、鼓足勇氣進行外交往來,
遣韓使節論——對西鄉真實意圖的誤解
成為高素質的富裕之國,可得世界之尊敬
第八章 真心
持純粹之心,做至誠之人
第九章 信念
規章制度完善即可杜絕不當之行?非也
人生方程式——心態、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從知識到見識、從見識到膽識
第十章 立志
一切始於「思」
行正道忌圓滑
凡人須行正道
第十一章 精進
一心埋頭工作可磨煉靈魂
經營依賴踏竇努力的積累
敗而不餒真英雄
日日反省,認真處世
第十二章 希望
托缽行乞以自知
老師的教誨——地獄天堂之別在於人心
西鄉南洲的教誨是心靈的明燈
現代亦適用的「遺訓」
西鄉隆盛略年譜
活法肆
內容簡介
《活法肆:開始你的明心之路》主要內容簡介:被人譏笑為「愛哭蟲」的幼年時代、作為「孩子王」的少年時代、對不公正的反抗、父親對於我的正義給予理解、自以為是厄運不斷的人生、我的第一份工作、我的父母、西鄉隆盛與庄內藩、《南洲翁遺訓》所展示的無私胸懷等。
目錄
自序
推薦序 像菩薩一樣的企業家
第一章 我的人生軌跡
第一節 一封讀者來信引起的回憶
活法肆:開始你的明心之路
一位工會負責人的報紙投稿
進入松風工業的前後經過
全力投身於研究開發工作
讓員工徹底明了工作的意義
頒布禁止加班令
毅然違反企業員工總罷工的決定
遭到公開批鬥
第二節 作為經營者的起航
擁有「philosophy」
辭去松風工業的工作
創建京都陶瓷
確立經營理念
第二章 我的人生觀與思想源頭
第一節 我的成長過程與我的父母
被人譏笑為「愛哭蟲」的幼年時代
作為「孩子王」的少年時代
對不公正的反抗
父親對於我的正義給予理解
自以為是厄運不斷的人生
我的第一份工作
我的父母
第二節 西鄉隆盛與大久保利通
西鄉隆盛與庄內藩
《南洲翁遺訓》所展示的無私胸懷
向大久保利通學習
第三章 為什麼哲學對於經營必不可少
基於原理原則進行判斷
人生與事業的方程式
逐利有道
內村鑒三的《代表性的日本人》所展示的寓意
探求人的本質
個人的才能應為世間和人類服務
夢想必定能夠實現
善念召喚幸運
用理性駕馭我們的本能、感情和感覺
構成心的四個世界
關鍵在於為人的基本原則
上天的眷顧
第四章 追求人間正道
第一節 65歲時的決斷
接受胃癌手術
正式出家
做好迎接死亡的准備
努力凈化心靈
發掘人生的真正目的——我的出家儀式
獲得信仰
拖缽修行
接受喜舍
第二節 努力踐行「利他」之心
彰顯偉人——京都獎創設與發展
培養年輕企業經營者——盛和塾的開設與發展
以體諒之心探討國際關系——舉辦日美21世紀委員會
第三節 我的一些思考以及為人之道
拋棄了自律的日本人
探尋心靈——路人與虎
奉行六項精進
每時每刻都追求靈魂的凈化
結語
活法(新版)
內容簡介
新版《活法》(新版)是一部風靡全球的超級暢銷書,讓無數人在迷茫時代找到活著的意義,修煉靈魂,保護美德,瞬間激發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從未做過賠錢的生意,稻盛和夫一生創辦兩個世界500強企業,讓無數獨生子女找到組織的關愛,讓無數孤獨的人體會到集體生活的幸福,讓每個人價值最大化,高效團隊的基本原則,通讀三遍,人生從此不寂寞.
目錄
自序
推薦序一 稻盛哲學的原點
推薦序二 稻盛拯救日航的意義
序言
混亂的時代中追問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煉靈魂
單純的原理原則就是不可動搖的人生指針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
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發生180度轉變
「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則
不斷帶給人類睿智的「智慧的寶庫」
嚴格自律的「王道」人生觀
第一章 實現理想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一條人生法則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願望最重要
將要實現的狀態以「彩色」在頭腦中呈現
只要思考達到每個細節,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和精心的准備
生病領悟真理
心態決定命運
鍥而不舍干到底,結果只能是成功
持續努力,變平凡為非凡
天天鑽研創新,孕育巨大飛躍
傾聽工作現場的「神靈之聲」
人生要時時「有意注意」
描繪夢想使人生飛躍
第二章 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
人生和經營的原理原則以單純為好
迷惘時的航標——「人生哲學」
決不隨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則
僅是知道不行,貫徹落實才有意義
「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自己的人生之戲如何編演
不在現場流汗什麼也學不到
拼搏在當下這一刻
「喜歡」燃起熱情
戰勝自我向前進,人生大變樣
抓住本質,復雜問題簡單化
國際問題也不妨單純化
與外國交涉,「正當性」重於常識
第三章 磨煉靈魂、提升心志
日本人為什麼丟失了「美好的心靈」
對領導的要求是德重於才
時時反省,不忘磨礪人格
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
將感謝刻於童心的「隱蔽念佛」
隨時准備說「謝謝」
喜悅要直率表露
托爾斯泰的感嘆
切斷蠱惑人心的「三毒」
拔「正劍」成功,拔「邪劍」滅亡
勞動的喜悅是人世最大的喜悅
將釋迦的「六波羅蜜」銘刻於心
每天的勞動磨礪心志
重新認識勞動和勤奮的價值
第四章 以利他心度人生
托缽化緣中邂逅人心之美
天堂地獄之分由心態決定
利他本來就是經商的原點
利他拓展視野
參與新事業的動機每晚自問自答
為社會為世人勇於自我犧牲
利潤只是受委託臨時保管,最終需要貢獻於社會
日本應將「富國有德」定為國策
怎能忘記珍貴的美德
以德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緩
別讓歷史重演,構築新日本
從自然界學習「知足」
人類一旦覺醒,「利他」的文明之花將會盛開
第五章 與宇宙潮流協調和諧
主宰人生的兩只看不見的手
懂得因果報應法則,就能改變命運[1]不必擔心結果,因為因果必報
宇宙的意志促進森羅萬象生生不息
「偉大之物」向一切事物注入生命
我為什麼皈依佛門
不完美不要緊,貴在持續「精進」
心中存在真理的「內核」
災難消「業」該慶賀
與其追求開悟,不如運用理性和良心去磨礪心志
凡是存在都有價值
踏著人生的正道,走向光明的未來
後記
望採納
㈥ 求日本現代作家經典的散文和短篇小說
舞姬(1890年1月、「國民之友(日語:國民之友)」)うたかたの記(日語:うたかたの記)(1890年8月、「國民之友」)文づかひ(1891年1月、吉岡書店)半日(1909年3月、「スバル」)魔睡(1909年6月、「スバル」)ヰタ・セクスアリス(日語:ヰタ・セクスアリス)(1909年7月、「スバル」)鶏(1909年8月、「スバル」)金貨(1909年9月、「スバル」)杯(1910年1月、「中央公論」)青年(日語:青年 (小說))(1910年3月-11年8月、「スバル」)普請中(日語:普請中)(1910年6月、「三田文學」)花子(1910年7月、「三田文學」)あそび(1910年8月、「三田文學」)食堂(1910年12月、「三田文學」)蛇(1911年1月、「中央公論」)妄想(1911年4月、「三田文學」)雁(日語:雁 (小說))(1911年9月-1913年5月、「スバル」)灰燼(1911年10月-12月、「スバル」)百物語(1911年10月、「中央公論」)かのように(1912年1月、「中央公論」)興津彌五右衛門の遺書(1912年10月、「中央公論」)阿部一族(日語:阿部一族)(1913年1月、「中央公論」)大鹽平八郎(1914年1月、「中央公論」)堺事件(1914年2月、「新小說」)安井夫人(1914年4月、「太陽」)山椒大夫(日語:山椒大夫)(1915年1月、「中央公論」)爺爺奶奶(1915年9月、「新小說」)最後の一句(日語:最後の一句) (「中央公論」、1915年10月)高瀨舟(日語:高瀬舟 (小說))(1916年1月、「中央公論」)寒山拾得(1916年1月、「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