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開膛破肚短篇小說

開膛破肚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9-21 13:27:32

『壹』 短篇小說|戀愛低能兒

文/木子秦淮

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嗎?初戀受過傷的人,註定都是戀愛的低能兒,沒有聽過是吧?可是葉子聽過,而且用事實證明了,這是真理。

但是沒關系,真理也只存在特定的時間范圍。

大家都會喜歡或者懷念自己的16.17,那時候的自己青春飛揚、自信陽光,眼睛、心靈純凈如雪,葉子也喜歡那時候的自己。

可是更多的是,羨慕那時自己心裡的世界,一點點小歡喜就足以讓它花團錦簇的綻放。

至於懷念,一點也不。

人似乎都是固執的,有了摯愛之後就會關上自己的心房,從此萬般美景只為他一個人盛放。

葉子想是不是因為那時候年輕,才會如此偏執呢?偏執到即使這個人破門而出,還是會固執得把心門闔上,即使裡面只有自己了。

葉子的十八歲到二十三歲,心裡一片貧瘠一片荒蕪。

十六歲的,喜歡上一個人,一個長得並不是那麼英俊的男孩,可是即使沒有長得那麼完美,卻依舊是葉子心裡的唯一。

有了喜歡的人就會變得無畏,好像披上了戰袍,隨時可以披荊斬棘,上場廝殺。

本來這是屬於葉子的暗戀,後來卻變成了全班人知道的明戀,沒去想過他為什麼會和自己在一起,只知道現在他和自己在一起就好了。

可是後來還是知道了啊,青春期的好感,都是這樣猝不及防,一個張揚的喜歡讓這個男孩頃刻間成為中心,也許有著不能與人語的沾沾自喜,接受這樣一份愛意並不需要自己彎腰,何樂不為?

這樣的愛情本身就是一個悲劇吧,可笑的是作為主人公的葉子當局者迷。

反正葉子很開心,很滿足。即使在學習高壓下,在學校家長的明令禁止下,她好像懷揣著一隻不安分的兔子般雀躍,在他面前不遺餘力的展現自己的好。

他喜歡吃魚,她在家裡學,開膛破肚,血腥且惡心,刀劃破手,還是笑嘻嘻的上趕著學。

他成績好,她也努力,昏昏沉沉的拚命學。

他說沒有圍巾,她學著織,選了最好看的一種花色,輕攏慢捻,反反復復。

……

她開心,難過,吃醋……

所以的小情緒讓她戾氣橫生,卻無處可發。

在一起猝不及防,分手也是來的措手不及。

他們在操場擁吻被批評,熬過去了。他們在牽手時被家長抓到,挺過去……卻沒有一點准備下分開了。

那一晚,葉子哭了一宿,眼睛腫的和核桃一樣, 曾經的掏心掏肺,最後的挖心挖肺。

從十八歲到二十三歲,葉子單身,沒有異性朋友,沒有曖昧對象,人際交往直白的如同那鏡子。

葉子沒想過自己會找一個這樣的男朋友,龜毛、話嘮、牛皮糖。

這個男朋友是自己在路上撿到的。那時候他正失戀,胖了十多斤,每天想找點事做,於是雄心壯志要減肥,夜跑的時候看見了邊跑邊哭的葉子,好奇而來。

最後走出失戀陰影的他,也不跑步了,凈顧著催促葉子鍛煉身體,好好吃橡皮飯。最後得寸進尺登堂入室了。

葉子不經意和他說過,自己上一個男朋友不告而別人間蒸發的事,那時候的他正抱著臉盆大的碗在撈面,他聽了哼哼哼,破口大罵。這什麼玩意兒,就是個沒責任心的東西唄。

葉子說,其實也沒什麼了。

他聽了火冒三丈,把筷子一摔:「就你這破性子給慣的,這種人,見一次打一次,咋的你還覺得見面還能問候一句好久不見?你丫的,演戲呢。」

葉子看著他,覺得自己荒蕪雜草叢生之地,長出了綠芽。

他有很多不好,衣服襪子好幾天不洗,天天和他鬥智斗勇讓他洗澡,和以前那個高冷的人截然不同。

可是葉子從來沒有下過廚,不知道抽油煙機怎麼開,她對空氣干度敏感。可是她從來沒有開過家裡的加濕器;她也沒有織過圍巾,他說有這空時間不如看看電影。

這一天,他一大早出去幹活了,葉子自己開車去上班,下午下班回家的時候,在路口,她被一輛從右轉車道的車麵包車超車的時候撞了。

車頭撞得稀爛,她坐在車子里一片恍惚,打電話給男友,他穿的破破爛爛渾身是灰的跑過來,看了看葉子,長舒了一口氣。

「尼瑪,人沒事就好。」

「可是你車子壞了。」葉子小聲的說。

「呸,車和你比算個球球,你丫腦袋是個擺設?」

他不甚熟練老道的解決了後事,最後看著葉子說。

「你沒事,就什麼事都沒有,別怕,以後我送你。」

受過傷又何妨,關上心門又怎樣。

總有一個人會以你可意想不到梁漏差的架勢破門而入,且盤踞於心。

祝你搜沖好運,好夢。

『貳』 女性推理力作《法醫狂妃》

古言大家誰家MM最新力作

作者介紹:誰家MM

女性情感小說家。無線閱讀量最受矚目的新晉女王,其作品風格清新自然,結構嚴謹,所著作品均有出版。

作品《情人劫》獲2013華語言情小說大賽最具有潛力文學新人獎

《情意綿綿》獲得2014年華語言情小說大賽第三賽季冠軍

《婚意綿綿》連續四個月蟬聯掌閱月票榜冠軍,掌閱月票榜5連冠神話的創造者

《法醫狂妃》

作品亮點介紹:

這是一個穿越古代攜親夫親子斷國家懸案,解身世奇謎之傳奇故事。

故事沖突性強:

以女主紀家女兒身世之謎為線索,以女主剖人屍斷懸案為主故事,懸案故事新穎精彩,主人公與犯罪之間矛盾張力足,戲劇沖突性強。

人物關系復雜:

人設多重身份性格,人物關系復雜,增加故事厚度深度。女尊女強,女子男扮女裝入朝為官,堪稱古代女版神探夏洛克。

內容介紹:

柳蔚,原為二十一世紀女法醫,出生醫學世家,中西醫雙絕。穿越成為京都相府長女,穿越之初,得知自己會被強行嫁予妻妾成群的七王爺為側妃,便包袱款款,逃婚!逃婚路上,迫於盤纏吃緊,與男主容棱有過接觸,稀里糊塗一夜情後,遠走他鄉。

五年後,已成為江南曲江府大仵作的柳蔚,帶著天才兒子,母子兩人一路追蹤「開膛破肚」系列案的變態殺人狂來到一個村鎮,與兒子迅速找到有用的線索,用心理學和催眠術逼嫌疑人現形,當機立斷帶著官府人員前往李家村尋找背後的真相。而這一切被幕簾之後的神秘老人和青年盡收眼底,青年主動向神秘老人請示保護娘倆,柳蔚一行人在李家村的嫌疑人住所出查獲所有證據,並擒獲患有人格分裂的「變態殺人狂」。因為殺人狂村長兒子的分身,定罪困難重重,而這時(之前的神秘青年)男主容棱現身,利用「都尉」的職務之便順利幫助女主結案。男女主一眼認出對方,但又必須瞞住著兒子,於是進行暗潮洶涌相互拆招。這時「殺人狂」恰巧莫名暴斃而死,而容棱的下屬也得了奇怪病症,經過柳蔚診斷推測,這是苗疆「巫蠱之術」並幫下屬「開腦去蟲」技驚四座,而之前明明已經解決的兇案卻又籠罩在一層迷霧中,柳蔚懷疑這一切另有幕後黑手。

『叄』 超級恐怖短篇鬼故事

1、一位醫生在做完急診後已是午夜,正准備回家。走到電梯門口,見一女護士,便一同乘電梯下樓,可電梯到了一樓還不停,一直向下。到了B3時,門開了,電梯門開了,一個小女孩出現在他們眼前,低著頭說要搭電梯。

醫生見狀急忙關上電梯門,護士奇怪地問:「為什麼不讓她上來。」醫生說:「B3是我們醫院的停屍房,醫院給每個屍體的右手都綁了一根紅絲帶,她的右手,他的右手有一根紅絲帶……」護士聽了,漸漸伸出右手,陰笑一聲說:「是不是……這樣的一根紅繩啊?

2、有個人說他祖母得病了,大家都來看他。大家都去吃飯了,只有他姑姑跟他祖母說話,他祖母突然說,這屋裡怎麼來這么多人啊。

他姑姑說,媽,沒人啊,你眼花了吧。他祖母說,怎麼沒有,你旁邊不坐著一個,穿綠衣服的。嚇得他姑姑跑出來了。

第二天,他祖母就走了。

3、有些大廈,因為四字不吉利,所以沒有四樓,小時候,我就是住在那種大廈的五樓。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在坐電梯時,電梯突然在三樓至四樓停了下來,然後電梯慢慢的打開了。我望出電梯,看見四樓的字樣,立刻關了電梯。

到家後,我告訴媽媽,媽媽說是我看錯了,但是我明明看到四樓的。第二天,全梯停電,所以我走樓梯回家,過了三樓,我繼續走,但上層竟然是四樓。我是真的走到了四樓了嗎?我打開四樓的防煙門一看,看見了一個女屍掛在水管上。

4、在一個偏僻的村莊,一條羊腸小道上有一根筆直的電線桿,說也奇怪,常常有人在那出事。不久一對年輕男女不小心騎車撞倒,當場斃命。

一天晚上,5歲的小志和他媽媽在回家路上經過那兒,小志突然:「媽媽,電線桿上有兩個人。」媽媽牽著他的手快速走開說:「小孩子不要亂說!」但是這件事很 快就傳開了,有一天,一個記者來采訪小志讓他帶他去看發生車禍的地方,小志大大方方的領他走到那,記者問:「在哪?」小志指指上面,記者抬頭一看,電線桿 上掛著個牌子,上寫:交通安全,人人有責。

5、夜深了,父親把兒子放床上准備哄他睡覺,兒子說:「爸爸,幫我看一下我床底下有沒有妖怪,我有點害怕。」父親假裝配合他往床底下看看,床底下趴著一個和兒子一模一樣的小男孩瑟瑟發抖,驚恐的盯著男人說「爸爸…我床上有個人!」

『肆』 海明威的作品"Indian Camp"賞析

《Indian Camp》即《印第安人的營地》,這篇小說中所有人的痛苦都源於現實的殘酷無情與自身的無能為力之間的沖突:印第安婦女生育與難產之間的沖突;印第安男人與白人醫生之間在種族、文化和人性上的沖突。

尼克眼中的生命之輕與心理上的承載之重之間的沖突。而小說中四個不同層面的痛苦正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基本沖突。

嬰兒通過大折刀費勁地獲得了新生,而父親卻藉助小剃刀輕易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作用於肉體不同部位的三把刀是海明威精心挑選的道具,為的是不斷推出殘酷的鏡頭,最後拉開悲劇的大幕。

然而,描寫觸目驚心的暴力決不是海明威的最終意圖,他想讓人看到的應該是暴力後面不同人物的各種痛苦。

因此,完全可以說,海明威構建這三個人物的目的和創作《印第安人營地》的意旨在於強調痛苦對於人的意義:人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痛苦—自然的、心理的、精神的;而且以各種方式承載著痛苦—或迷惘地接受(如尼克)、或氣餒地咀嚼(如白人醫生)、或被動地消亡(如印第安男人)。

由此看來,《印第安人營地》實際上隱含了作者的生命觀和人生觀—「我相信生活就是一場悲劇,而且知道它只能有一個結果。」

《印第安營地》中,通篇都是圍繞著尼克與父親前往印第安營地解救臨產婦女的情節展開,小說以故事的發生、發展,乃至高潮的清晰脈絡為讀者展現了一副救人於水火之中的英雄畫面,這正是海明威風格的獨特之處。

可是從幾處生動的對話和印第安丈夫微妙的行為描寫中,都能深深地感受到種族歧視的畫面,感受到善與惡的對立。小說雖然以尼克父子的對話為主線,然而可憐、善良而又講情義講友愛的印地安人卻在海明威的筆下形象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在白人醫生的世界中,印第安人就像是任人宰割的牲畜一樣,無需半點尊重和同情,讀者通過海明威簡短的描述深刻體會到蘊含在其作品裡的對印第安人尊重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對白人種族歧視的批判精神。

(4)開膛破肚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印第安人營地》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早期創作的一個短篇小說,收錄於1924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里》。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白人醫生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到印第安人那兒為一位難產的孕婦接生的故事。作者用一種平靜的敘事基調講述了這個故事,至於這個男人為什麼自殺卻沒有交代詳明。

1918年,正值19歲的海明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並身負重傷,醫生從他身上取237塊彈片,還有少數彈片至死都留在他的身體里。戰爭像這些彈片一樣給他的心靈留下難以癒合的創傷。

他清楚地看到戰爭摧毀了人類文明,摧毀了青年對生活美好的幻想,摧毀了建立在人道主義基礎上的道德和價值觀念。戰爭給海明威的精神和肉體帶來的巨大創傷,促使他最終成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於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父親是醫生和體育愛好者,母親從事音樂教育。6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從小酷愛體育、捕魚和狩獵。

中學畢業後曾去法國等地旅行,回國後當過見習記者。第一次大戰爆發後,他志願赴義大利當戰地救護車司機。1918年夏在前線被炮彈炸成重傷,回國休養。

後來去加拿大多倫多市星報任記者。1921年重返巴黎,結識美國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詩人龐德等。1923年發表處女作《三個短篇小說和十首詩》,隨後游歷歐洲各國。192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初獲成功,被斯坦因稱為「迷惘的一代」。

『伍』 海明威小說《印第安人營地》最後兩段有什麼象徵意義

《印第安人營地》是海明威早期短篇中最重要的一個,技巧精湛,情節驚栗,而且觸及了貫穿他日後一切作品的主題,這就是「死亡」。他曾在一部描寫鬥牛的專著《午後之死》中說過,「一切故事講到相當長度,都是以死結束的。」在《印第安人營地》中,死亡是以一個兒童的視角來呈現的,這使死亡在恐懼之外,多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這個兒童的名字叫尼克?亞當斯。尼克的故事海明威共寫了二十四個,從兒童一直寫到他長成為一個青年。後來,等到海明威自己也長成了一個享有盛名的大作家時,他就把尼克拋開了。
尼克和海明威一樣,都有一個當醫生的父親,都隨時可能在夜晚去鄉下出診。海明威童年時就有過隨父出診的經歷,而《印第安人營地》的故事,正是尼克隨父出診的一次見聞。有人據此認為,尼克的原型就是海明威本人。但更多人的似乎不以為然,因為尼克敏感、脆弱,而海明威叛逆、強悍,後來在巴黎,他曾設法告訴斯泰因小姐,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在男人堆里廝混,而且做好了殺人的准備。⑷但僅僅據此斷定海明威和尼克的截然不同,卻是十分輕率的。追溯海明威的童年、家庭以及父母的婚姻,我們會略微驚訝地發現,在他內心深處那個真正的自己,的確就是尼克:敏感、脆弱,缺乏安全保障,有著急於被證明的焦慮。海明威的母親是一個能乾的鋼琴教師,她一個人的收入足以養活全家,也許她也因此自負而專斷,出於某種奇怪的控制欲,她把海明威和他姐姐打扮成雙胞胎,時而裝扮成兄弟、時而裝扮成姐妹,有兩張照片顯示,身著女裝、坐在母親懷里的海明威表情異常尷尬和驚恐。⑸母親的強大讓父親感到很大的壓力,也讓所有人都壓抑,海明威一生都同母親關系不好,在他父親於1928年吞槍自殺之後,海明威抱怨是他母親逼死了父親。海明威年歲稍長之後,立刻致力於擺脫母親的影響,並用了一輩子的時間來證明一件事情: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他對體力運動和暴力題材的偏嗜,似乎都是圍繞著這種證明展開的。當有人懷疑他的胸毛是用膠水粘貼的時候,海明威回敬的方式就是照了一張泡在澡盆中的半裸照片發表在報刊上,展示他的胸毛是貨真價實的。很多年前,我讀到過一本外國作家關於母親的訪談錄,我很吃驚地發現,幾乎所有人同母親的關系都很疏遠或者緊張,感受不到充沛的母愛。有一位老作家已經年過七十,但他說自己仍有一種孤兒的感覺。與此相反,此前我讀過的中國作家寫母親的文章,都是飽含著深情和感恩的。我到現在也沒想清楚,這種相反是因為文化的差異,還是由於外國作家更加坦率?不過,有一點是無可置疑的,所有藝術家都有過一個相同的搖籃,這就是童年的孤獨。
在我讀過的幾種海明威傳記中,也沒有證據表明他和父親的關系是親密的。但父親帶給他的影響卻是決定性的:父親幫助他走近了死亡。海明威在父親的診所和隨父出診的過程中,得以觀察死亡,同時以他的敏感,他會發現在對待死亡的態度上,父親和他截然不同。父親是個醫生,他對肉體的疼痛和消滅,感覺是麻木、遲鈍的,也就是說,死亡這種異常的事件,對他而言也是日常和正常。但海明威還小,生與死都不啻是世上驚心動魄的大事件,就像稚嫩的舌頭初次接觸到辣椒,那種燒灼感是永遠難忘的。他總是用神秘而嚴峻的態度來寫到死亡。但是當他多次在戰爭和捕獵中出生入死後,他對死亡的態度似乎變得鬆弛了,最後他像父親一樣,用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許在這個時候,極端也正是平常,沒有哪個作家像他一樣,經歷過那麼多死亡、寫到過那麼死亡,當死亡到來的時候,不過是對觸及死亡的又一次重復,從前用筆,這一次用槍。海明威夫人在回憶那兩聲打飛丈夫腦袋的槍聲時說,就像兩只抽屜同時被關上了。關上抽屜,這是多麼日常的一個動作啊。
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都寫得精悍、結實,《印第安人營地》只寫了尼克在一個晚上的見聞,內容壓縮得更加緊密,翻譯成中文,也就3300多字,以我個人的經驗,這樣做很容易,但要寫得出色,則非常之困難。我有一個短篇小說《李將軍》,也是寫李廣一個晚上的經歷,但在一夜之間,同時展開了李廣的個人記憶,結果寫了他的一生,有一萬六千多字,差不多是一個中篇了。中國眼下流行小小說,似乎是王安憶說過,小小說都是些刻意經營的「段子」,算不得真正的小說。我同意這個說法。我也認為像歐?亨利那樣為了一個出其不意的結尾而寫作的短篇,太匠氣而經不起反復地閱讀。而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每一次細微的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
這個關於死亡的故事開始於漆黑的夜晚,事情的由來是一位印第安產婦難產,生了兩天也沒把孩子生下來。尼克為此跟隨父親去印第安人營地出診,他們乘船經過有霧的湖水,踏過被露水浸濕的草坪,抵達了村莊。產婦躺在雙層床的下鋪,正發出一陣陣尖叫。海明威沒有直接描寫她的痛苦,只提到:「營里的老年婦女都來幫助她、照應她。男人們跑到了路上,直跑到再聽不見她叫喊的地方,在黑暗中坐下來抽煙。」看似輕描淡寫的一筆,你卻可以體會這尖叫凄慘得多麼讓人發怵!而她的丈夫躺在上鋪,他不能跑,因為他是丈夫,還因為三天前他的斧頭把自己的腿砍傷了。海明威沒有說明砍傷的原因,應該是心慌意亂吧。尼克的父親用職業醫生的眼光略一判斷,就決定給她施行剖腹產手術。尼克不能忍受她的尖叫,請父親給她吃點什麼,讓她鎮靜下來。但父親這樣回答,「不行,我沒有帶麻葯。不過,讓她叫去吧。我聽不見,反正她叫不叫沒關系。」這時候,那個始終一聲不吭的丈夫在上鋪轉個身靠著牆,他想必是聽到了尼克父親的話。接著,尼克的父親在沒有麻葯的情況下,開始了手術:用一把大折刀切開了產婦的肚子。瑞士作家迪倫馬特有一篇叫《嫌疑》的小說,揭露一個納粹軍醫在不注射麻醉劑的情況下就給俘虜作腹部手術,是禽獸所為。而侵華日軍也曾拿活生生的中國人做實驗,在無麻醉的情況下,開膛破肚。這些令人發指的行為,或出於對人類的仇恨,或出於卑鄙的目的。但在《印第安人營地》中,尼克父親則是在沿著他以為正常的邏輯,在盡到一個醫生的職責,他不需要拷問自己的良心,因為他「聽不見」產婦的慘叫。這和法西斯的獸行比較起來,顯得更加荒謬和殘忍。海明威沒有渲染產婦的慘狀,他冷靜得彷彿尼克的父親,但是他通過尼克的眼睛看到並說出這樣的一句話:「喬治大叔和三個印第安男人按住了產婦,不讓她動。她咬了喬治大叔的手臂……手術做了好長一段時間。」你可以設想,這是怎樣的慘痛,才會迫使一個產婦不要命地掙扎,而且就在四個男人按住她的情況下,還咬傷了其中一個人!手術終於結束了,海明威像是漫不經心地補充道:還需要用九尺長的細腸線把傷口縫起來。嬰兒生出來了,尼克的父親很得意,就像一場足球比賽後球員在更衣室里的那種得意勁。他拍拍上鋪的產婦的丈夫,揭開蒙著那印第安男人腦袋的毯子:他已經自殺了。這是整個小說的最高潮,可以說壓抑的夜色、產婦的尖叫、無麻醉的手術,都是為了抵達這個高潮而作的鋪墊,而當高潮到來的時候,海明威不僅一如既往的冷靜,而且表現出新聞記者般的精確,其實這正是一切好作家都具有的嚴峻的剋制:
只見那印第安人臉朝牆躺著。他把自己的喉管割斷了,刀口子拉得好長,鮮血直冒,流成一大灘,他的屍體使床鋪往下陷。他的頭枕在左臂上。一把剃刀打開著,鋒口朝上,掉在毯子上。
因為這篇小說採用的是尼克的視角,所以這個男人自殺的動機、過程、他在那個瞬間的念頭,都被略去了。海明威藉此交給讀者的,不僅有疑問,更是那具死了但還冒著鮮血的屍體。每一個細心的讀者,都不能不在情感和感官上遭受雙重的刺激。他的文字看似無情,所以能讓讀者傷情,他的冷靜近於冷酷,所以他那一刀就像割在我們身上。
我以為,好的小說要有精彩的故事、精緻的語言和精妙的結構。還要有立場,立場就是價值觀、生死觀,這是小說的出發點。還要有心靈,心靈就是同情、悲憫。要讓立場消失在敘述中,讓心靈從字里行間溢出來。還要有感官,這就是「身體」。身體使小說飽滿和豐盈。如果結構是脊樑,語言是質地,身體就是血與肉。血肉之軀才會讓故事具有曖昧和神秘。海明威成功的短篇小說,都離不開死亡這個主題,而死亡從來不是抽象的,它是身體的消滅,是訴之於感官的刺激,是一刀致命,或者慢慢地腐爛,就像《乞力馬扎羅的雪》中患了壞疽等死的男人。
海明威的生死觀通過《印第安人營地》的結尾,有過難得的抒情般的流露:在返回的路上,尼克問父親,「他干嗎要自殺呀?」父親說,「我說不出。他這個人受不了一點什麼的,我猜想。」尼克又問,「死,難不難?」父親說,「不,我想死是很容易的吧。尼克。要看情況。」最後,這個血腥的故事在牧歌般的情景中落幕:
他們上了船,坐了下來,尼克在船梢,他父親劃槳。太陽正從山那邊升起來。一條鱸魚跳出水面,河面上畫出一個水圈。尼克把手伸進水裡,跟船一起滑過去。清早,真是冷嗖嗖的,水裡倒是很溫暖。
清早,在湖面上,尼克坐在船梢,他父親劃著槳,他滿有把握地相信他永遠不會死。
海明威發表這篇小說的時候,大約25歲,對死亡已經抱有既神秘又堅定的態度。他尚不知自己將如何死去,但他一定深信自殺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尼克無可置疑地是內在的海明威,一語成讖,他後來的結局和那個一言不發的印第安男人如出一轍。

熱點內容
主角在網游里開掛的小說 發布:2025-05-24 15:24:35 瀏覽:451
言情小說免費下載da 發布:2025-05-24 15:24:22 瀏覽:793
好看的言情小說推薦韓三千 發布:2025-05-24 14:55:53 瀏覽:126
都市婚姻家庭小說出版 發布:2025-05-24 14:47:22 瀏覽:542
辦公室總裁愛上員工小說 發布:2025-05-24 14:47:14 瀏覽:905
女主被逆天改命重生的小說 發布:2025-05-24 14:46:41 瀏覽:913
超好看的虐心總裁小說 發布:2025-05-24 14:40:06 瀏覽:221
經典龍與地下城小說 發布:2025-05-24 14:24:53 瀏覽:708
古裝小說言情排行榜 發布:2025-05-24 14:15:35 瀏覽:427
沈從文以哪部短篇小說 發布:2025-05-24 14:12:22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