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名為
1. 張愛玲的所有作品有哪些
張愛玲的所有作品有哪些?, 張愛玲的所有作品
中短篇小說 《霸王別姬》《 鴻鸞禧 》《色.戒 》《創世紀》《 花凋》
《傾城之戀》《 多少恨》《金鎖記》《 殷寶灩送花樓會》 等
《沉香屑-第一爐香》《 留情 》《相見歡 》《紅玫瑰與白玫瑰 》《琉璃瓦 》
〈沉香屑-第二爐香〉〈 封鎖〉〈 茉莉香片 〉〈心經旦含 〉〈桂花蒸 》
《年青的時候 》《五四御啟遺事/英文版》《 散 戲》《 不幸的她》(處女作)
長篇小說 《連環套 》《怨女 》《十八春》《 小艾》 《秧歌》
《赤地之戀》
散文隨筆 《都市的人生(散文集)》 《太太萬歲》題記 《紅樓夢魘》自序 《張看》自序 《惘然記》序
(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被窩》《 秋雨》《 讀書報告四則》
《 牧羊者素描》《 心願》《 華麗緣》《 表姨細姨及其他 「嗄?」?》
《 愛 》《憶胡適之》《 海上花列傳序 》
其它《 海上舊夢-人物畫集》《 張愛玲語錄 》《 紅樓夢魘(全本合集)NEW 》
張愛玲的所有作品的題目
你這也太抽象了,她的作品多著呢。
我撿大大來說吧。
《半生緣》長篇》
《怨女》中長篇
《金鎖記》
《紅玫瑰與白玫瑰》
《秧歌》
《傾城之戀》
《相見歡》
《小艾》
《沉香屑》第一爐香 第二爐香
《傳奇》小說集
《十八春》
《流言》散模拆笑文集
《創世紀》
《情場如戰場》劇作
《色戒》
求張愛玲所有作品名,以及時間
中短篇小說 《霸王別姬》《 鴻鸞禧 》《色.戒 》《創世紀》《 花凋》
《傾城之戀》《 多少恨》《金鎖記》《 殷寶灩送花樓會》 等
《沉香屑-第一爐香》《 留情 》《相見歡 》《紅玫瑰與白玫瑰 》《琉璃瓦 》
〈沉香屑-第二爐香〉〈 封鎖〉〈 茉莉香片 〉〈心經 〉〈桂花蒸 》
《年青的時候 》《五四遺事/英文版》《 散 戲》《 不幸的她》(處女作)
長篇小說 《連環套 》《怨女 》《十八春》《 小艾》 《秧歌》
《赤地之戀》
散文隨筆 《都市的人生(散文集)》 《太太萬歲》題記 《紅樓夢魘》自序 《張看》自序 《惘然記》序
(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被窩》《 秋雨》《 讀書報告四則》
《 牧羊者素描》《 心願》《 華麗緣》《 表姨細姨及其他 「嗄?」?》
《 愛 》《憶胡適之》《 海上花列傳序 》
其它《 海上舊夢-人物畫集》《 張愛玲語錄 》《 紅樓夢魘(全本合集)NEW 》
:white-collar./01-author/z/03-zhang-al/zhang_ailing.htm
張愛玲作品典藏全集目錄
新浪讀書
卷一:長篇小說
半生緣
卷二:長篇小說
怨女
卷三:散文(39-47年作品)(1)
童言無忌
自己的文章
燼余錄
到底是上海人
道路以目
更衣記
愛
談女人
走!走到樓上去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說胡蘿卜
炎櫻語錄
寫什麼
造人
打人
詩與胡說
有女同車
私語
忘不了的畫
談跳舞
談音樂
卷四:散文(39-47年作品)(2)
公寓生活記趣
夜營的喇叭
必也正名乎
借銀燈
銀宮就學記
存稿
雨傘下
談畫
自序
姑姑語錄
論寫作
天才夢
代序
中國人的宗教
《卷首玉照》及其他
雙聲
氣短情長及其他
我看蘇青
華麗緣
中國的日夜
附記
卷五:散文(52年以後作品)(1)對照記
對照記——看老照相簿
羅蘭觀感
被窩
關於《傾城之戀》的老實話
《嘎?》?
草爐餅
笑紋
卷六:散文(52年以後作品)(2)
自序
關於《笑聲淚痕》
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
表姨細姨及其他
談吃與畫餅充飢
惘然記
憶胡適之
談看書
談看書後記
自序
再版自序
卷七:中短篇小說(43年作品)
金鎖記
傾城之戀
茉莉香片
第一爐香
第二爐香
封鎖
散戲
卷八:中短篇小說(44年作品)
琉璃瓦
心經
桂花蒸 阿小悲秋
年輕的時候
花凋
紅玫瑰與白玫瑰
連環套
卷九:中短篇小說(45年以後作品)
等
殷寶灩送花樓會
小艾
創世紀
留情
鴻鶯喜
多少恨
浮花浪蕊
相見歡
卷十:文學評論 《紅樓夢魘》
卷十一:譯注《海上花開》
卷十二:譯注《海上花落》
卷十三:譯作《愛默森選集》
卷十四:劇作暨小說增補/張愛玲年表《情場如戰場》
五四遺事——羅文韜三美團圓
色,戒
個人最喜歡金鎖記和傾城之戀
因為書里的語言可以一句一句的讀,
美麗而且穿透人生
能把張愛玲所有作品打包發給我嗎
你要的資源,已經上傳
請及時下載,如有問題請追問我……
滿意的話請採納吧 ^_^
當然能加分就更好啦
O(∩_∩)O
PS;該資源僅供學習參考,請支援正版.
請問一下,張愛玲的所有作品的名字?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①小說著作作品名稱
出版社出版或者發行時間《不幸的她》上海聖瑪利女校年刊《鳳藻》總第十二期1932年,為作者處女作,(華東師大陳子善考證)《牛》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國光》創刊號1936年《霸王別姬》《國光》第九期1937年《沉香屑·第一爐香》上海《紫羅蘭》雜志1943年5月,收入《傳奇》《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1943年6月,收入《傳奇》《茉莉香片》上海《雜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傳奇》《心經》上海《永珍》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傳奇》《傾城之戀》《雜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傳奇》《琉璃瓦》《永珍》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金鎖記》《雜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傳奇》《封鎖》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連環套》《永珍》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張看》《年青的時候》《雜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傳奇》《花凋》《雜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傳奇》《紅玫瑰與白玫瑰》《雜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傳奇》《殷寶灩送花樓會》《雜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記》《等》《雜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桂花蒸 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留情》雜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傳奇》《創世紀》《雜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張看》《鴻鸞禧》上海《新東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華麗緣》1947年4月《鬱金香》上海《小日報》1947年5月16日到31日《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記》《惘然記》台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小艾》上海《亦報》,1950年連載,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十八春》上海《亦報》連載1951年出單行本《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赤地之戀》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五四遺事》台北《文學》雜志1957年,收入《惘然記》《怨女》香港《星島晚報》連載,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6年《半生緣》先在台灣《皇冠》雜志刊出,後改名為《惘然記》,收入《惘然記》。《相見歡》,收入《惘然記》1968年《色,戒》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記》《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記》,1983年《小團圓》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出版發行1975年《同學少年都不賤》2004年2月台灣皇冠出版社推出了這本小說的正體字單行本作於1973年至1978年之間《同學少年都不賤》2004年2月台灣皇冠出版社推出了這本小說的正體字單行本1973年至1978年之間《雷峰塔》《易經》繁體版2010年9月在台出版《異鄉記》2010年12月1日《雷峰塔》《易經》簡體版大陸發行2011年4月 ②散文著作作品名稱
出版社出版時間《遲暮》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3年《秋雨》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6年書評四篇《國光》第1、6期1936—1937年《論卡通畫之前途》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牧羊者素描》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牧羊者素描》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心願》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鳳藻》1937年《天才夢》西風出版社徵文1939年,收入《張看》《到底是上海人》《雜志》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洋人看京戲及其他》上海《古今》半月刊第33期1943年《更衣記》,《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公寓生活記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必也正名乎》《雜志》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燼余錄》《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談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小品三則》(包括《走!走到樓上去》、《有女同車》、《愛》)《雜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論寫作》《雜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張看》《童言無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說胡蘿卜》《雜志》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私語》《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中國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詩與胡說》《雜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寫什麼》《雜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傳奇〉再版序》1944年9月《炎櫻語錄》上海《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散戲》《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忘不了的畫》《雜志》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談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談音樂》《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借銀燈》中國科學公司初版1944年12月,收入《流言》《夜營的喇叭》《銀宮就學記》《存稿》《雨傘下》《談畫》不詳收入《流言》《氣短情長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雙聲》《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吉利》《雜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我看蘇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姑姑語錄》《雜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張看》《中國的日夜》收入《傳奇》增訂本1947年《有幾句話同讀者說》收入《傳奇》增訂本《〈太太萬歲〉題記》上海《大公報、戲劇與電影》1947年12月3日《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1954年7月《〈愛默森文選〉譯者序》1964年《憶胡適之》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談看書》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談看書後記》台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收入《張看》,1976年《〈紅樓夢魘〉自序》台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張看〉自序》台灣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惘然記〉序》台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台北《聯合報》副刊1983年10月1日、2日《〈海上花〉的幾個問題》(英譯本序)台北《聯合報》副刊1984年1月3日《表姨細姨及其他》台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談吃與畫餅充飢》台灣皇冠出版社1988年《「嗄?」》台北《聯合報》副刊1989年9月25日《草爐餅》台北《聯合報》副刊1990年2月9日 ③電影劇本標題年份《太太萬歲》1946年《不了情》1946年《哀樂中年》1949年《伊凡生命中的一天》《情場如戰場》1957年(改編),1956年攝制收入《惘然記》《人財兩得》1958年《桃花運》1959年《六月新娘》1960年《紅樓夢》1961年《南北一家親》1961年《小兒女》1963年《一曲難忘》1964年《南北喜相逢》1964年《魂歸離恨天》(為電懋影業公司所寫,未有拍成)④學術論著《紅樓夢魘》,台灣皇冠出版社,1977年。《〈海上花列傳〉評注》,台灣《皇冠》雜志刊出,1981年。⑤譯文作品《愛默森選集》,皇冠,1992年《海上花列傳》(漢譯英)。《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與人合譯,英譯漢)。《老人與海》1987年(英譯漢),台灣英文雜志社有限公司、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
張愛玲的詩作品有哪些
:book.sina../nzt/zhangailing/ 這裡面有張愛玲的作品,你可以去看看~
張愛玲經典作品有哪些?
作品:
-
《半生緣》講述了在三十年代舊上海的一個悲涼的愛情故事。大學畢業的顧曼楨來到一家工廠的寫字間做事。同事沈世鈞英俊溫厚,曼楨和他互相傾慕,漸入熱戀。原本平平常常的戀愛卻因為發生在燈紅酒綠、人慾橫流的舊上海,而變得詭秘甚至險惡猙獰。
-
《紅玫瑰與白玫瑰》講述了留洋回來的振保在一家外商公司謀了個高職。為了交通方便,他租了老同學王士洪的屋子。振保留學期間,有一個叫玫瑰的初戀情人。他曾因拒絕過玫瑰的求歡而獲取了"柳下惠"的好名聲。王士洪有一位風情萬種的太太,她總令振保想入非非。有一次,士洪去新加坡 做生意了,經過幾番靈與肉的斗爭,在一個乍暖還寒的雨日,振保被這位叫嬌蕊的太太"囚住"了。令振保所料不及的是嬌蕊這次是付出了真愛的。當她提出把真相告訴了王士洪時,振保病倒了。在病房,振保把真實的一面告訴了嬌蕊——他不想為此情而承受太多責難...
-
《色戒》講述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女大學生王佳芝(湯唯飾)利用美色接近汪精衛 *** 里的一名特務頭子易先生(梁朝偉飾)意圖行刺的故事。
-
《小團圓》可以看作是張愛玲本人自傳性的小說,她以自己的人生經歷為藍本,用文學的手法敘述了傳奇一生。
-
《金鎖記》張愛玲1943年所作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像瘋子一樣被折磨了30年,在慾望的壓迫下,形成了病態的性格,葬送兒女的幸福。「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張愛玲有哪些經典作品
張愛玲的黃金創作期是她跟胡蘭成交往結婚的幾年。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的成名作與代表作。白流蘇和范柳原這一對現實庸俗的男女,在戰爭的兵荒馬亂之中被命運擲骰子般地擲到了一起,於「一剎那」體會到了「一對平凡的夫妻」之間的「一點真心」。
《金鎖記》寫於1943年,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被哥哥嫁給殘疾的姜家二少做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代表文集為《流言》、《傳奇》。裡麵包含了《傾城之戀》、《紅玫瑰和白玫瑰》等一系列經典之作
2. 張愛玲的小說代表作有哪些
張愛玲是現代文學史上小說家、散文家。河北豐潤人,1921年出生於上海,名門閨秀。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美國。四十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生涯,成名之作為長篇小說《傾城之戀》。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中短篇文集《傳奇》,長篇小說《秧歌》、《赤地之戀》等。
《金鎖記》主要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親手毀掉自己兒女的幸福。
3. 張愛玲短篇小說有哪些
傾城之戀 紅玫瑰與白玫瑰 沉香屑第一爐香 心經 還有 半生緣(雖然不是短篇 但絕對值得一看)
4. 張愛玲所有作品有哪些
小說
《不幸的她《牛》
《霸王別姬»
《沉香屑第一爐香》
《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
《茉莉香片》,
《心經》《傾城之戀》
《琉璃瓦》
《金鎖記》
《封鎖》
《連環套》
《年青的時候》
《花凋》
《紅玫瑰與白玫瑰》
《殷寶灧送花樓會》
《等》
《桂花蒸阿小悲秋》
《留情》
《創世紀》
《鴻鸞禧》
《多少恨》
《小艾》
《秧歌》
《赤地之戀》
《五四遺事》
《怨女》
《半生緣》
《相見歡》
《色·戒》
《浮花浪蕊》
《小團圓》
《同學少年都不賤》
散文
《遲暮》
《秋雨》
書評四篇
《論卡通畫之前途》
《牧羊者素描》
《心願》
《天才夢》
《到底是上海人
》
《洋人看京戲及其它》
《公寓生活及其他
》
《道路以目》
《必也正名乎》
《燼余錄》
《談女人》
《小品三則》(包括《走!走到樓上去》、《有女同車》、《愛》
《論寫作》
《童言無忌》
《造人》
《打人》
《說胡蘿卜》
《私語》
《中國人的宗教》
《詩與胡說》
《寫什麼》
《〈傳奇〉再版序》,
《炎櫻語錄》
《散戲》
《忘不了的畫》
《談跳舞》
《談音樂》
《自己的文章》
《夜營的喇叭》《借銀燈》《銀宮就學記》《存稿》《雨傘下》《談畫》
《氣短情長及其它》
《〈卷首玉照〉及其它》
《雙聲》
《吉利》
《我看蘇青》
《姑姑語錄》
《中國的日夜》
《華麗緣》
《有幾句話同讀者說》
《〈太太萬歲〉題記》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
《〈愛默森文選〉譯者序》
《憶胡適之》
《談看書》
《談看書後記》
《〈紅樓夢魘〉自序》
《〈張看〉自序》
《〈惘然記〉序》
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表姨細姨及其他》
《談吃與畫餅充飢》
《「嗄?」?》
《草爐餅》
電影劇本
《未了情》
《太太萬歲》
《情場如戲場》
《一曲難忘》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學術論著
《紅樓夢魘》
譯文
《海上花列傳》
5. 張愛玲的代表作
有:《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燼余錄》等。
1、《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
故事發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范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
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服輸了,但在范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范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狂轟濫炸,生死交關,牽絆了范弊塵柳原,流蘇欣喜中不無悲哀,夠了,如此患難,足以做十年夫妻。
2、《金鎖記》
《金鎖記》是作家張愛玲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4年上海《天地閉卜瞎》上,後收入小說集《傳奇》中。
《金鎖記》主要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親手毀掉自己兒女的幸福。
張愛玲另闢蹊徑,講述了一個母親對自己親生兒女迫害摧殘的傳奇故事,從而反映了特定的社會環境和具體的生活環境怎樣把一個原本有著溫情性格的正常女人變成一個陰鷙狠毒的「吃人者」。
3、《半生緣》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結稿,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一些略轎空帶政治色彩的結尾,改名為《半生緣》。
《半生緣》講述了舊上海的幾對年輕人的愛恨情仇,他們曾經都是有緣人,最後卻各奔東西。幾個平凡的眾生男女,世鈞、曼楨、叔惠、翠芝,一群隨處可見的都市年青人,講述了那一點點並不離奇的痴愛怨情。
而同時翻天覆地的中國近代社會種種變事:九·一八、一二·八、抗戰勝利、國民黨接管、上海解放、支持東北,只是作了他們的背景,隱隱約約給他們的故事刷上一筆動亂的底色。
4、《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
1944年2月初, 張愛玲與胡蘭成戀愛了。處在熱戀中的張愛玲, 心境有了很大的改變, 剛涉足愛河的她, 渴望一個如父如兄般男人的呵護和疼惜。在她看來, 遇到胡蘭成, 生命在荒涼的世界裡出現了亮色。
即使胡蘭成當時是有婦之夫, 但張愛玲毫不在意, 一心一意地愛著他。不久胡蘭成離婚, 與張愛玲簽了婚約。但好景不長, 胡蘭成很快喜新厭舊, 又有范秀美、小周等情人。因此張愛玲不再與胡蘭成聯系,初戀就此結束。《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這個時候寫成的。
5、《燼余錄》
張愛玲1944年寫下的篇幅較長的散文,寫在戰爭快結束的時候,記錄的則是兩年前香港空戰時期的人與事。其中有一句文字常被忽略,卻很有趣。張寫「究竟防空員的責任是什麼,我還沒來得及弄明白,仗已經打完了。」
事實上,直到張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戰爭仍在繼續。但由這樣寫下便可看出:在張的心目中原本裝不下什麼國仇家難的大戰爭。
打仗,就是自己生活的地方太平不太平,而這也恰是最平凡的普通人的真實觀念。張是平凡的人,也寫平凡的人,只是帶一點諷刺的口氣,這諷刺不引人厭嫌,因為是自嘲的。
6. 張愛玲全部作品
張愛玲
張愛玲(1920年陰歷9月30日-1995年9月8日)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中短篇小說集《傳奇》、長篇小說《傾城之戀》、《半生緣》、《赤地之戀》。晚年從事中國文學評價和《紅樓夢》研究。
說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裡去。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閱讀的快樂只有在她那裡才可以得到,至少對我是這樣。讀別的書你或許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識,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讀張愛玲的文章你才是快樂的。即便是有點悲劇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