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說什麼
① 矛盾的作品有哪些
作品:《茅盾文集》、《茅盾評論集》。長篇小說:《子夜》、《蝕》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散文:《白楊禮贊》
中長篇小說
茅盾本名沈德鴻,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 達之區,它緊鄰著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造成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緻入微的筆風。他 十歲喪父。許多中國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師」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撫養長大。從北京大學預科讀畢,無力升學,入上海商務 印書館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說月報》,成為文學研究會的首席評論家,就在這時候。接著他參與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籌建中國 共產黨,下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任過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秘書,宣傳部的代部長是毛澤東。
國共合作破裂之後,自武 漢流亡上海、日本,開始寫作《幻滅》、《動搖》、《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說家的筆。這段上層政治斗爭的經歷鑄成他的時 代概括力和文學的全社會視野,早期作品的題材也多取於此。左聯期間他寫出了《子夜》、《林家鋪子》、《春蠶》。抗戰時期, 輾轉於香港、新疆、延安、重慶、桂林等地,發表了《腐蝕》和《霜葉紅似二月花》、《鍛煉》等。文藝界為他慶了五十壽,他的 聲名日隆。建國之後,他歷任文聯副主席、文化部長、作協主席,並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他已很難分身創作。到了「史無前例」 的日月,挨批靠邊,稍稍平穩便秘密寫作《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和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
② 矛盾的作品
茅盾的作品有:《茅盾文集》、《茅盾評論集》;長篇小說《子夜》、《蝕》;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散文《白楊禮贊》。
茅盾本名沈德鴻,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之區,它緊鄰著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造成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緻入微的筆風。
許多中國作家、兆宏和政治家的族盯「第一教師」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撫養長大。從北京大學預科讀畢,無力升學,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說月報》,成為文學研究會的首席評論家。
茅盾的文藝影響
茅盾小說以不斷創新的藝術形象,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現代小說的人物畫廊。縱觀茅盾小說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子夜》當中的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形象的獨創價值外,從《霜葉紅似二月花》、《走上崗位》等作品中,更突現出茅盾資本家形象塑造的豐富性和完整性絕飢。
茅盾對知識分子和農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會人的心理剖析和社會歷史剖析的有機統一,在現代小說史人物刻畫方面有所開拓。早期《蝕》三部曲中的時代女性形象,從「傳統」和「現代」的對比中,從時代急流的變動中挖掘「新人」形象的價值。
在20數量30年代短篇小說《春蠶》里,對老通寶、多多頭父子兩代農民的刻畫,不僅在典型的社會時代背景下烘託了人物,而且以兩代人的心理、性格的歷史內涵的巨大差異,創造了思想深刻的農民典型。這些形象都達到了較高的典型性,為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確立了典範。
③ 矛盾有什麼代表作
茅盾著有長篇小說《蝕》(包括《幻滅》、《動搖》、《追求》)、《虹》、《腐蝕》、《子夜》、《第一階段的故事》、《霜葉紅似二月花》,短篇小說集《野薔薇》、《宿莽》、《委曲》,散文集《白楊禮贊》、《速寫與隨筆》、《話匣子》、《印象·思想·回憶》、《炮火的洗禮》、《時間的記錄》,評論集《談最近的短篇小說》、《夜讀偶記》、《給青年作者的信》、《鼓吹集》、《鼓吹續集》,話劇劇本《清明前後》,中短篇小說《路》、《三人行》、《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作品集《茅盾文集》、《茅盾選集》、《茅盾全集》。
生平事跡
④ 茅盾他的代表作有什麼!
茅盾的中短篇小說代表作是:《林家鋪子和《春蠶》是矛盾短篇小說的代表作。
茅盾曾說過,「《林家鋪子》是我描寫鄉村生活的第一次嘗
試」(《春蠶·跋》)。
這個短篇原題為《倒閉》,於1932年6月18日寫完,送交《申報月刊》。當時,《申報月刊》剛創辦,編輯認為創刊號上就刊登《倒閉》,未免有點不吉利,所以商定改為《林家鋪子》。朱自清說,茅盾作《林家鋪子》,「寫一個小鎮上一家洋廣貨店的故事,層層剖剝,不漏一點兒,而又委曲入情,真可算得『嚴密的分析』,私意認為這是他最佳之作」。
《春蠶》也是1932年寫成的,最初發表在《現代》月刊1932年11月第二卷第一期。接著,又寫了《秋收》《殘冬》,構成了故事情節有連續性的三個短篇,被稱作「農村三部曲」。其後,矛盾將《春蠶》《秋收》《小巫》《林家鋪子》《喜劇》等八個短篇,編成短篇小說集。定名《春蠶》,1933年5月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但到第二年初,就和《子夜》一同被國民黨查禁了。」檢查老爺「
指責《秋收》「描寫搶米風潮」、《喜劇》中「有不滿國民黨革命的「言論」等,責令刪改。因此,再版時,抽掉了三篇。
這兩部小說曾先後被拍成電影。魯迅先生當年曾把《春蠶》的放映,看作是國產電影從「聳身一跳,上了高牆,舉手一揚,擲出飛劍」中掙扎出來的一個進步的標志。建國後,著名漫畫家豐子愷先生又為《林家鋪子》配上漫畫。這些都使這兩部文學傑作更加形象化。
現在大家公認這兩部小說是以浙江烏鎮為背景寫作的。這次,我們在烏鎮收集或拍攝了一些有關小說的照片,並配上電影劇照、漫畫、版畫等,以便於讀者更形象地理解小說的內容。
現在的烏鎮經過保護開發,原汁原味地保存著明清時期江南水鄉古鎮的典雅、秀麗風貌,與上個世紀30年代的破敗相大不相同了。它已成為江南水鄉的旅遊勝地。我們這次為小說配圖,也承桐鄉市烏鎮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管委會、桐鄉市茅盾故居和桐鄉市絲綢博物館提供資料,大力協助,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⑤ 矛盾作品有哪些呢
作品:《茅盾文集》、《茅盾評論集》。長篇小說:《子夜》、《蝕》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散文:《白楊禮贊》。
矛盾簡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⑥ 矛盾的作品代表作有哪些
1、《子夜》
所謂《子夜》,其實就是太陽即將落下山的那一段時間,因此子夜又稱為夕陽。子夜篇幅較長,整部作品有約30萬字。為了創作出《子夜》這部作品,茅盾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創作和修改,直到1932年將其正式發表。《子夜》的受眾群體廣泛,國外的諸多學者也喜歡其作品風格。在茅盾所有作品當中,《子夜》的國際影響是最大的。
⑦ 茅盾有哪些作品
1、茅盾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蝕》、《虹》《子夜》、《第一階段的故事》、《腐蝕》、《霜葉紅似二月花》;
中篇小說《路》、《三人行》;
短篇小說《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等。
2、人物簡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
茅盾同時也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