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峽谷的游戲短篇小說
Ⅰ 介紹一下安妮寶貝和她的經典書
安妮寶貝簡介 。 安妮寶貝 ,原名勵婕,一名在網路上四處飄盪的人。從1998年10月開始在網路上寫作和發表作品,以《告別薇安》成名於江湖,是2000年國內風頭最健的網路文學作者。職業曾經歷金融、編輯、廣告,現在從事文化產品的策劃及內容製作,任職出版社編輯。
1998年:得到第一台兼容機,開始上網。用電腦創作小說。成名作《告別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以告別,流浪,宿命為題材,文筆艷麗詭異,格調清冷陰郁。發表於互聯網,引起轟動。
1999年:不喜歡銀行的工作,准備辭職。家裡反對,無法辦妥手續。離家,開始自由生活。在南京短暫居留,從事廣告。期間寫作大量中短篇小說,陸續發布於互聯網。擁有廣泛讀者群。網上有固定專欄和作品集。被稱為具備偶像效應的作家。
1999年12月:到上海,進入網路公司,任職內容製作主管。
2000年1月:小說結集出版。《告別薇安》風行一時,出現大量盜版。
2000年5月:終於辦妥銀行辭職手續。在網路公司策劃主編電子雜志,製作獨立頻道。
2001年1月:出版《八月未央》。在雜志上開設時尚專欄。
2001年2月:離開網路公司。開始寫作長篇小說。
2001年5月:長篇寫作完畢。去新疆旅行。
2001年8月:離開上海,去往北京。
2001年9月:長篇小說《彼岸花》出版。《告別薇安》在香港,台灣出版。從事文化產品的策劃及內容製作。任職出版社編輯。
02年9月《 二三事》出版
04年1月攝影集〈薔薇 島嶼〉
04年10月都市心情筆記〈清醒記〉
安妮寶貝,真名勵婕,曾任職金融、廣告行業,現為自由作家.
安妮寶貝1998年開始發表小說,因作品風格獨特引起廣泛關注。2000年起出版小說集《告別薇安》,《八月未央》,長篇小說《彼岸花》。所有作品均持續登上書店系統銷售排行榜,並進入全國文藝類書籍暢銷排行榜前十名,在眾多讀者中深具影響。作品已介入香港、台灣、日本、德國等國家和地區
她的照片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261155403&tn=imagedetail&word=安妮寶貝&in=1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41270551&tn=imagedetail&word=安妮寶貝&in=3
我也很喜歡安妮的書,《薔薇島嶼》也是我很喜歡的小說之一。。
你要的是散文還是小說呢?散文的話以下就是
安妮寶貝散文目錄:
《永遠有多遠》
《音樂如水》
《邊走邊唱》
《安妮走四方》
《不要去找,要等》
《香水》
《滄海蝴蝶》
《風中櫻花》
《畫漫畫的男人》
《距離》
《喬和我的情人節》
《如煙花寂寞》
《三毛》
《山中歲月》
《少年往事》
《陽光的溫度》
《衣錦夜行》
《重讀杜拉斯》
《愛到逃離》
《午夜的裙子》
如果你要小說的話,可以參考安妮的主頁。
參考資料:http://annie.tkwin.com/安妮寶貝的主頁。
Ⅱ 我想看一些提高作文水平的書.
入門:
小說類:《何處是我家園》方方
《三重門》韓寒
《畢淑敏選集》(短篇、中篇小說部分)畢淑敏 強烈推薦
散文類
《畢淑敏選集》(散文部分)
《史鐵生散文選》 史鐵生
進階:
小說類: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巴金
《邊城》沈從文
散文類:
《周國平散文選》周國平
《張曉風散文》張曉風
深入:
小說類:
《吶喊》魯迅
《白鹿原》陳忠實
《蘇菲的世界》喬斯坦·賈德 強烈推薦 一本哲學網路全書
散文類:
《朝花夕拾》魯迅
《隨感錄》巴金
《無奈與逍遙——莊子的內心世界》王博
詩歌類:(到了能讀詩歌的階段了)
《徐志摩詩選》徐志摩
《顧城的詩》顧城
這些書都是經典,除了《蘇菲的世界》外都是中國人的作品。鑒於中國和西方文化差異、思想不同,以及所用的表達形式和表現手法都有很大差異,所以沒怎麼推薦西方作品。入門階段主要是培養對於文字的感知力。這種感情的培養尤為重要,試想,如果您對於文字本身就有畏懼心理,就不會放心地與文字親密接觸了。畢淑敏的作品朴實自然,且很多是日常生活的寫照。尤其是一些表現家庭,表現成長的文章,對於我們都有很多啟迪,如《不會變形的金剛》《翻漿》等。且畢淑敏最大的特點是比喻的運用。對於您的語言方面有指導作用。故推薦首先通過畢淑敏的文字愛上文學。
進階部分主要是對文學的思想性進行一番領悟,對文學的語言特色有一定的感知。《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先生的力作,用一個家族的衰亡體現了那個時期面貌。任務刻畫等相當深刻。我對於其有一定的見解,您如果看了可以來探討一下。沈從文的邊城雖然篇幅較小,但從頭至尾就是一副江南山水畫,語言絕對是一流水準。散文方面周國平的散文思想性非常深刻,可以一針見血地點明某一現象背後的問題,眼光犀利,角度獨特,比較適合思想性的培養。張曉風的散文您應該在此之前學過,真的像他的名字一樣,如春曉之風迎面拂過。
深入時期,主要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也就是說,這一階段您需要進行文學鑒賞。魯迅先生的文章看似簡單,但實際內涵豐富,需要細細斟酌,這就是放在這一階段讀的原因。巴金先生的隨感錄被稱為現代一部講真話的著作,共有五部,包含雜文、散文等多種形式,對社會進行了一番剖析和鞭撻。陳忠實的白鹿原是長篇小說,文章的時間跨度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期間種種事件皆在白鹿原這一片土地上展開,人物塑造傳神,內涵豐富,值得賞玩。推薦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是想讓您接觸一下西方思想,對於著名哲學家及其思想進行一下了解。《蘇菲的世界》一反哲學著作晦澀難懂的風格,語言通俗形象,使得哲學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知識。而北大教授王博的《無奈與逍遙》則是想讓您了解中國的哲學家,鑒於您不想讀古文,只好推薦一個鑒賞型的介紹了。
詩歌可以在這個時期讀一下,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顧城是朦朧派代表,讀一下這兩個流派代表的詩,您會窺見詩歌藝術中的一些瑰寶。
讀書在精不在多,我推薦的書單並沒有很多書,但的確符合各種階段的閱讀要求。能堅持下去就能成功。祝您有所收獲。
Ⅲ 告訴我以下青春作家的所有小說!
安妮寶貝
01、呼吸 02、告別薇安 03、暖暖 04、七年 05、如風 06、殺 07、生命是幻覺 08、疼 09、無處告別 10、最後約期 11、八月未央 12、北方往事 13、電梯事件 14、觀望幻覺 15、交換 16、傷口 17、她比煙花寂寞—電影篇 18、末世愛情 19、七月和安生 20、上海冬天 21、手心空洞 22、瞬間空白 23、午夜飛行 24、下墜 24、夏天幻滅事件 26、小鎮生活 27、一場上海煙花 28、一個夜晚 29、為你心動 30、彼岸花 31、南方八月 32、漂亮女孩 33.蓮花 34.二三事
七堇年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在路上》《幻聽》
《故城》
《昨天》
《北方》(2004年8月,島第一輯)
《遠鎮》(2004年10月和2004年12月,分上下連載於島第二輯和第三輯)
《睡在路上》(2005年2月,島第四輯)
《書信》
《花朵之藍》(2005年12月,島第六輯)
《冰是睡著的水》(2006年5月,島第七輯)
《春別》(2006年11月,最小說第一輯)
《大地之燈》(2007年1月,單行本)
《燈下夜禱》(2007年1月,最小說第三輯)
《少年殘像》(2007年3-6月,分上、中、下、終連載於最小說第五-八輯)
《薄奠》(2007年6月,最小說第八輯)
《孫悟空的迷你裙》
《流景閑草》(2007年7月,最小說第九輯)
《北之零年》(《少年殘像》番外)(2007年8月,最小說第十輯)
《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2007年9月,最小說第十一輯)
《江河夢》
《為了忘卻的紀念》(《被窩是青春的墳墓》自序)(2007年10月,最小說第十二輯)
《藍顏》(2007年11月,最小說第十三輯)
《城事》(2007年11月,島第九輯)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2007年11月,單行本,收錄未發表的《札記》)
《七,給世界上另外一個我》(2007年12月,最小說第十四輯)
《少年殘像》(2008年1月,單行本)
《你的名字叫紅》(2008年1月,最小說第1期)
《夜殤》(2008年2月,最小說第2期)
《月光下我記得》(2008年3月,島第十輯)
《幻世》(2008年4-6月,分一二三連載於最小說4-6期)
《再見敦刻爾克,再見》(2008年4月,最小說第4期)
《地震在別處》
《昨日以前的星光》(2008年7月,最小說第7期)
《沉默如謎的呼吸》(2008年8月,最小說第8期)
《一束河流》(2008年9月,最小說第9期)
《九月》(2008年9月,最小說第9期,最小說卷首詩)
《如果天空不死》(2008年10月,最小說第10期)
《碧雲女子》(2008年11月,最小說11期)
《瀾本嫁衣》(2008年12月,單行本)
《是的,是的》(2008年12月,最小說兩周年紀念特刊)
落落
年華是無效信 塵埃星球 零紀年
全天體觀測(線香花火番外) 宇宙至此劇終 線香花火
《那些生命中溫暖而又美好的事情》你遇見誰
韓寒 《三重門》《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飛馳》,《長安亂》(《一座城池》《光榮日》
Ⅳ 安妮寶貝的書怎麼樣推薦幾本好的
喜歡安妮風格的就覺得本本是經典,你要是從沒看過那我就先推薦幾本最直指人心的吧
先貼一些二三事的節選
她對我說,良生,若是有可能,有些事情一定要用所能有的,竭盡全力的能力,來記得它。因很多事情我們慢慢地,慢慢地,就會變得不記得。相信我。
那是12月。冬天。深夜航行的客船正橫渡渤海。我與她坐在船頭上。海風呼嘯,浪潮湧動。甲板上的人群已經逐漸散盡。海面一片黑暗。我記得自己凍得牙齒格格發出聲來,感覺難熬。抬頭所見處,卻見滿天星辰閃耀明亮,像破碎的鑽石,深深印刻。甚或無法倒映在起[被屏蔽廣告][被屏蔽廣告]伏的海面上。
那一瞬間的驚動,就如封閉黑暗的罐子,忽爾掠過微薄的光線,稍縱即逝,卻艷麗得讓心裡無限歡喜。這驚動和歡喜,是因著渺茫天地,曾有一個人並肩而立,觀望世間風月。記得,沉默如同黃金,即使被歲月磨損覆蓋。它亦會是我的光。
我只是漸漸忘記她的臉。她的臉沉沒與暗中。笑容。頭發的顏色。額頭。眼睛和嘴唇的形狀。下巴。肩。手指……所有的輪廓與氣味。忘記一個人,一點一點地擦去印記,直到消失。她的肉體與意志緩慢沉落,被黑暗覆蓋。似乎這個人,從來都未曾觸摸過她。從來都未曾與之相見。
這是確信無疑的事情,她將會消失。生命是光束中飛舞的無數細微塵埃,隨風起落,不可存留,不被探測與需索。亦最後只是靜寂。她已消失。而我們之間的事,就像一封已被投遞的舊信,信里有發黃故紙滲透彼時的瀲灧春陽,筆尖在空氣中輕輕摩擦,發出聲響,寫下溫柔黯淡的片言只語。惟獨書寫的那段時間失落。時間與記憶背道而馳。記憶被投遞到虛無之中,開始成為無始無終。
我想我也只將是帶著這光,逐漸沉沒於暗中。
那年我27歲。我是蘇良生。
良生(1)
27歲,我決定有一次旅行。從北京到昆明。然後是大理,麗江,中甸,鄉城,稻城,理塘,雅江,康定,瀘定,雅安。最後一站抵達成都。在除夕前夕,飛回北京。這趟旅行會坐長途客車,穿越兩省。歷時一個多月。
在雲南四川省的交通圖上,用藍筆劃出一條粗而迂迴的路線。冬季並不是出行的合適季節。後來事實也證明這是一貫如此。這將註定只是一次荒蕪而漫長的省際旅行。
當我離開這個城市的時候,並未曾跟任何人提起。也無人可以道別。除了阿卡。阿卡是一隻臘腸和可卡的混合種小狗。矮腿,黑色長毛,圓眼睛上兩道褐色的小眉毛。有極其熱烈沖動而鹵莽的性格。我撫養它1年多,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用來帶它早晚散步,給它餵食,洗澡,撫摸以及對話。衣服,頭發和手指上都是狗的氣味。帶著這樣的氣味外出,如果路上有其他的狗,它們就會跟隨我。因為它們懂得分辨那些撫養狗的人。
阿卡懵懂天真,是不會長大的嬰兒,但我知道它心裡有期許。這來自彼此生命之間的單純的信任,如同血液的混合,疾速並且盲目。也許有生之年,我們始終都不會理解對方的感情,但卻捨得彼此交付。
因為要出去旅行,我便把它放到一個寄養店裡託人照管。准備了一隻大布包,裡面有狗糧,調味料,磨牙牛奶骨,小雞胸肉乾,狗餅干,它的小玩具和毯子,沐浴液以及一隻小型吹風機。阿卡喜歡洗澡。在我用淋浴噴頭的熱水沖洗它的時候,它有安靜而理所當然的享受姿態。要花很長時間把它濕漉漉的長毛吹乾,不停地用手指撫搓它的身體。這溫熱的有血液循環和心臟跳動的軀體。長時間地擁抱它。有時觀察它的呼吸。它吐出舌頭或蜷縮著睡覺的樣子。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希望身邊有一條活躍天真的狗長久相伴。我們在月光下漫步,沿著長而空曠的樹林小道,一路都無言語。只是我蹲下來的時候,它便靠近我,用眼睛亮亮地注視我,並不探測我的心意。也許在決定收養阿卡的時候,我便覺得自己有些變老,不再信任人的感情。並開始遺忘一些事。
我把布包挎在肩上,抱起阿卡走出了家門。在計程車上,它堅持把毛茸茸的小腦袋伸出窗外,黑亮眼睛看著吵鬧街道有無限驚奇。它不喜歡新家,兜轉著難以安定下來。我走出店門的時候,它探出頭來看我,疑惑地跟著我走了幾步,看著我走遠,便叫了幾聲。我回頭說,阿卡,再會。似乎是一個道別。
而這的確也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一個多月後,當我回到北京,那託管的人便告訴我,阿卡跑丟了。
良生(2)
在機場把沾滿灰塵的大背囊連同綁在上面的睡袋,用力地拉起來,然後摔在行李傳輸帶上。這只60公升的背囊,自買來之後便從未曾清洗過。有結實的背帶和可伸縮的空間,扛在背上的時候還高過我一頭。但防水抗震,非常方便。上面貼滿各個航空公司各個起點和終點的托運標簽,密密麻麻,從不曾撕下來過,看過去彷彿勛章。
上一次是背著它去新疆,一路在陸地巡洋艦的後座上顛簸。隨意放置在小旅館和路邊店[被屏蔽廣告][被屏蔽廣告]鋪的泥地上。坐著踩著,無所顧忌。它有著夥伴般的忠貞及堅強。
在裡面放下需要換洗的四件厚棉襯衣,T恤,兩條牛仔褲及粗布長褲。內衣和棉襪。一雙系帶球鞋。可在旅館里換用的枕頭及床單。10CM*15CM尺寸的和合本譯本的《聖經》。礦泉水。榛仁巧克力,消炎葯,創可帖。120頁的再生紙筆記本,碳素鉛筆,黑色圓珠筆。20隻膠卷,CONTAX的T3相機,佳能G2數碼相機,充電器。衛生紙,毛巾,香皂,木梳,凡士林。以及一瓶ANNASUI的薔薇香水。我用這只香水很多年。旅途中氣味的變更可以使空間產生一種微妙的距離感。這在骯臟的客車或旅館里作用尤其明顯。熟悉的香水可以使人感覺帶著自我的歸屬感,而不被同化。
櫃台後面的小姐詢問,需要靠窗的位置嗎。我略微猶疑了一下,說,什麼?又說,好。現在我常常需要重復確定來自外界的信息。拿住從櫃台後面遞過來的機票,登機卡和護照,把它們塞進掛在胸前的綉花絲緞小包里。這只暗紅色的破舊綉包是在去尼泊爾旅行時帶回來的。
我買一些臟臟舊舊的東西,留戀那些似會凝滯其中的時間。以前曾在舊貨市場買過一件男式絲綢上衣,晚清的款式,黑底色,深藍松菊梅圖案,領子和袖口都是破損的。尺寸很小,我能穿。於是我就猜測,這是否是一個早夭的少年留下的。衣服質地上乘,所以應出身富貴。但在這件綺美的舊衣上,我看到死亡的陰影。他的記憶抵達我的手裡,也許就已時光流轉了上百年。但這種危險的美感卻令我著迷。
過安檢的時候,報警器一直響。我被叫到檯子上接受檢查。檢查器一碰到我左邊手腕上的舊銀鐲子就發出嘟嘟的尖利聲音。那穿著制服的男人對我說,小姐,你能先把你手腕上的鐲子摘下來嗎。這是一隻普通的純銀鐲子,鏤刻著古典的花朵圖案和漢字。我洗澡睡覺的時候也不離身,戴得已經接近皮膚的光澤。我猶疑著,說,很抱歉,我沒辦法把它摘下來了。它很正常,不是嗎。
在落地玻璃窗外面,一架龐大的波音757正拔地而起。呼嘯聲覆蓋了一切。機場大廳里的人聲鼎沸。所有瑣碎的聲浪交匯成波浪,一層一層地撲打過來。我的耳朵里有轟鳴聲。
聽力下降的第一條重要特徵是,常常感覺到耳鳴。
我已經開始偶爾會聽不清楚別人聲音不是太大的語言。
我會重復詢問,你說什麼。你剛才說了什麼。那個男子在腦出血之前有三天的時間失去了聽力。他給別人打電話,只能對別人說話,卻聽不到別人的回應。他感覺恐懼,一個人留在這突如其來的寂靜之中。
我的症狀還是輕微的。但我知道這是他給我的。如果年歲漸老,他的基因會在我的血液里凸顯得更明確無疑。他所有的疾病都會給我。
皮膚敏感,偏執,無法被滿足的激情,冒險,對感情的野心與禁忌。以及某種失聰。
我站在檯子上,伸直手臂,無辜地看著那長型的檢查器在外套上重復滑動。它再次對我的銀鐲發出尖利的警報。
首推《蓮花〉 長篇
既是小說,說明它完全來源於虛構。因為虛構,地點產生新的暗示。彷彿所寫的此地,另有他方。它和真實的關系變得微妙。涉水而過,投奔岸的另一邊。
一張《喜馬拉雅》的原聲碟,是在拉薩的一家小店裡購買。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前半部分,塞上耳機,大部分時間聽的是《喜馬拉雅》的第二首Norbu.有時是第十一首karma.兩段曲子伴隨很長時間。音樂帶來的回憶隧道,聯結藍天烈日,冰雪清泉,以及莽莽峽谷中抵達的偏僻村落。在高原地區與自然血肉相聯的深刻感受,是一種植根。我知道,它對我的人生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超過我在不同的城市裡停停走走,所經歷的眾多經驗。超過我所做過的許多事。
寫到書的後半部分,停止了在寫作時聽音樂。穿越過那條隧道,抵達記憶,想像和理解的核心。於是寫作最終需要的只是靜默。
2墨脫。它是地圖上的一個標識。在地理雜志里看到關於它的報導,是很多年之前。一幅照片,赤腳的背夫背著貨物走在森林之中。泥濘沼澤。樹枝藤蔓潮濕交織。那段文字里寫到,此地曾被稱作蓮花隱藏的聖地。如果不經歷艱辛的路途,如何能夠抵達美好的地方。神秘的象徵。它所發生的意義,是一種指引。
在去往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路上,我曾經以為自己會死去。晚上在山谷中的木頭棚子里留宿,臨睡之前,會問自己,明天是否能夠依舊活著趕路,而不是被塌方和泥石流砸死。每天都是。這段經驗,使我知道自己已經與以往不同。
墨脫的路途非常危險,不要上路。這是我必須要提醒的。
3如果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條主動選擇或被動帶領的道路,那麼它應該還承擔著其他的寓意。是時間流轉的路途。是生命起伏的路途。是穿越人間俗世的路途。也是一條堅韌靜默而隱忍的精神實踐的路途。
有人說眾生如同池塘中的蓮花:有的蓮花在超脫中盛開,其他蓮花則被水深深淹沒沉淪於黑暗淤泥。有些蓮花已接近於開放,它們需要更多的光明。在這本小說里,寫到不同種類生命的形態。就如同寫到不同種類的死亡,苦痛,和溫暖。他們的所向和所求,以及獲得的道路。如果任何路途必須獲得終局,那麼它應該被認作是一種順乎其道的安排。
蓮花代表一種誕生,清除塵垢,在黑暗中趨向光。一個超脫幻相的新世界的誕生。
這一本書。有關寓意。有關心靈的歷史。有關人所走上的路途。而人所做出的努力,通常是未盡。也許這已經是結果一種。蓮花。這個名字,非常映襯。
5所有圖片是用數碼相機所拍。因為大雨和路途艱辛,圖片極少。且看到美景奇觀,更不願意拍照。鏡頭會扭曲和減弱它的美,自身存在才最為完好。這些圖片只是一些印記。而我的回憶並不需要它們。
6我知道你一直在看我所寫的字。從我的第一本書到這第七本書。一個作者的寫,和一個讀者的讀,如同兩個陌生人的內心開放。直到現在,我仍舊看到自己在寫著的,是寫在水中的字。
我一直認為小說應該代表著一種內向自省,代表對表相的超越,它能夠擴大心靈的范疇,增加對人性和事物諸多可能性和復雜性的理解。它帶有個人氣質,即使面臨誤解和貶褒,仍可端然。因對創作者來說,其根本是一種寂靜的個人經驗。是他的道路。對讀者來說,亦是如此。
我希望對你而言,這本書值得閱讀。
然後是《彼岸花〉有一個是長篇 有一個是中篇
個人推薦長篇 貼一些節選
南方冬天的第一場大雪。
風雪彌漫無人的街道。雪花迅速堆積在街心花園的台階上,巷子的石板路上,舊日小面館門口的燈籠上,屋頂上,樹枝上,結冰的河面上……大雪覆蓋了寂靜的尚未蘇醒的城市。天空沒有一隻鳥飛過。南生的臉貼著玻璃,凝望窗外。大雪無聲。
和平在N城停留了一個月。春天到來的時候,他准備離開。他要回廣州去。只請了一個月的假,而餐廳的工作一直忙碌。他需要掙錢。掙錢是現實。南生馬上要去杭州讀大學。學費及生活費都是不小的開支。蘭姨死後,和平就是家裡唯一的支撐。和平準備把N城的房子賣掉賣掉嗎,和平?南生心有不舍。在這里,她已經住了這么多年。這舊房子有太多回憶。
和平說,當然。你以後不應該再回到這里。你會到更好的大城市去。很多人習慣心滿意足。懶散,平庸,得過且過就過了一生。但是你不可以。南生。
你呢。你會一直在廣州?
我在廣州很好。那裡有我重新開始的生活,有我的事業……和平說,這里太多沉淪的痕跡。我不願意在舊地逗留。
南生點頭。她理解他。她沒有能力留住他。這個男人是一隻受傷的野獸。他要躲起來治療自己。她想起那個夜晚蜷縮在她懷里哭泣的無助的男人。這樣的夜晚只有一次。等他清醒過來,他依然是冷酷的一往無前的和平。
他們在車站里告別。是正午的時候,陽光溫暖。到處是擁擠的骯臟的人群,扛著大包小包。喧囂的浪潮一波波地撲上來。車站是這樣盲目和決然的地方。和平穿著來時的舊牛仔褲,背了一個旅行包。他擠進人堆里買火車票。南生站在外面,一動不動地看著他。看著那個男人在人群里涌動著,他的身影一會兒浮現一會兒消失。南生直直地看著他。
下午一點的火車。和平出現在南生面前,手裡捏著一張票。我們先去吃午飯。他說。他們朝火車站旁邊的餐廳走去。南生看到那個熟悉的街角。她的視線停留在那裡。依然有很多自行車和垃圾堆在那裡。依然空盪盪的光線陰暗。這是她曾經等候一個男人回來的地方。只有買包子的店鋪變成了零食店。
一切歷歷在目。南生看著它。她聽到天空有嘩啦啦鳥群飛過的聲音。汽車喇叭和人聲交織成一片。一個系著桃紅三角圍巾的小女孩安靜地站在大雨中。她的眼睛一片空白。
兩碗牛肉麵放了上來。南生與和平隔著油膩骯臟的木桌子各坐一邊,和從前一樣。和平拿起筷子就吃。吃了一半,抬起頭,看到南生沒有動。他用手指背敲她的額頭,粗聲地說,南生,把面條吃了。
南生拿起筷子。兩個人面對面地沉默吃面。
又回到候車廳里。南生坐在椅子上,看著身邊一個打呼嚕的男人,另一邊是哄孩子在睡覺的農村婦女。南生舔了舔嘴唇,她想喝水。和平說,你拿著我的包,我去買水。
他轉身去小賣部。南生抱著他的旅行包,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南生的眼睛轉過去,她又看那個角落。依然陰暗無人。大廳上的鍾顯示過了30分鍾。南生站起來,走出去。她穿著粉色的舊裙子,黑發被汗水浸著貼在臉上,兩手把旅行包抱在胸前。她走過售票廳,候車廳,一間一間地尋找。跑到大街上茫然四顧,又跑到出口處。
她用力地喘息。她覺得自己在崩潰中。她生命里愛的人都是會離開的。她知道。她的汗水順著額頭往下流。
喇叭里開始播出去廣州的乘客開始剪票的通知。然後她看到和平。和平從一大堆旅客中擠出來,懷里抱著兩瓶水,朝候車廳走去。他已經是很大的男人了。和平。他們要在一起相依為命。她想要和他地老天荒。南生抬起手,狠狠地朝自己的手臂咬下去。她用力得渾身發抖,放下手臂,上面是一排深深的牙印,滲出鮮血。她把衣袖放下來,遮住傷口,若無其事地朝和平走過去。
和平看著她。拉過她的手臂把衣服往上撂。他的神情陰郁。買水的人比較多,所以我跑到比較遠的一個小店。以後不許這樣。南生。我會恨你。
我知道。南生看著自己赤裸的傷口,低聲囁嚅。她突然開始羞愧。她的感情,就是這樣固執的糾纏,無處可逃。和平上了車,在車窗探出頭來。回去,南生。南生孤單地站在月台上,看著他。
你得好好讀書。我會寄錢過來。這是你最好的唯一的出路。知道嗎。和平看著她,煩躁地抽煙。他說,我們不能生活在一起,南生。我們有各自的路要走。
南生一言不發。明亮的陽光到處照耀。和平的語言打在南生的胸口上依然冰冷。火車開動了。她跟著跑,看著和平伸出頭對她揮手。她捏住拳頭,拚命地跑,頭發和衣服在風中疾飛。她覺得自己會死在這沒有了希望般的追逐中。心臟激烈地跳動著,似乎要破裂般的痛。終於,火車長吼一聲,消失在前面的拐角處。南生枯萎的青春如花的臉。
和平就這樣再次離開
如果你沒耐心那就看看她的短篇集
《八月未央》《告別薇安》都是經典
最後貼一些經典語錄
我想給我的靈魂找一條出路,也許路太遠,沒有歸宿,但我只能前往
為了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生活,我們曾為此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
幸福是生生不息同時又難以觸及的遠.一個美麗的人在黑暗中行走。那種孤獨的感覺.即使在深切的熱愛裡面,我們也是孤獨。 繁華落盡,如夢無痕
誰比誰清醒,所以誰比誰殘酷
我們的生命,就是以不斷出發的姿勢得到重生.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來自內心的召喚,走在路上,無法停息。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手裡的時間還有多少。生命只是一場幻覺。你知道。
覺得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彼此做個伴。
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佔有,不要渴望從對方的身上挖掘到意義,那是洽談室要落空的東西。而應該是,我們兩個人,並排站在一起,看看這個落寞的人間。
有兩個獨立的房間,各自在房間里工作。
一起找小餐館吃晚飯。
散步的時候能夠有很多話說。
擁抱在一起的時候覺得安全。
不幹涉對方的任何自由。哪怕他還在和舊日女友聯絡。
不對彼此表白。表白是變相的索取。
很平淡。很熟悉。好像他的氣味就是你自己身上的氣味。
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要留給彼此距離。
隨時可以離開。
想安靜的時候,即使他在身邊,也像是自己一個人。
有一致的生活品味。包括衣服,唱片,香水,食物等等。
不太會想起對方,但累的時候,知道他就是家。
我們真得要過了很久很久,才能夠明白,自己真正會懷念的,到底是怎樣的人,怎樣的事。
繁華落盡 如夢無痕 一切都在宿命的手心裡得到了平息
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人沒了痛苦,就只剩下卑微的幸福
誰比誰清醒。所以,誰比誰殘酷。
看安妮的文章心境很重要,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