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短篇小說
① 雨果的代表作品有小說哪些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作品等身,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詩集《光與影》等。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
② 雨果的小說代表作有那些
雨果的代表作是「五大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和《九三年》。其中又以前兩部最負盛名。《巴黎聖母院》,發表於1831年,情節曲折離奇,緊張生動,變幻莫測,富有戲劇性和傳奇色彩。
③ 小學曾學過雨果哪些作品
小學有:
《「諾曼底」號遇難記》的選篇被摘錄(課文題目為《船長》)。(小學六年級課本)
初中有: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被摘錄。(初中二年級課本)
高中有: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選自《巴黎聖母院》(跳過去了,當時沒上這篇課文)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炮獸》,選自《九三年》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在小學生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中稱《船長》。《「諾曼底」號遇難記》還被選入教材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十課和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
④ 雨果有哪些主要作品
《克倫威爾》、《悲慘世界》、《九三年》、《巴黎聖母院》、《笑面人》等。
1、《克倫威爾》
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該作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
3、《九三年》
《九三年》是法國小說家雨果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74年2月。
雨果在小說中塑造了旺代叛軍首領朗德納克侯爵及其侄孫、鎮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登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了錯綜復雜的情節,描繪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在1793年進行殊死搏鬥的歷史場面。
4、《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竭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
5、《笑面人》
《笑面人》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寫作於1866-1868年,1869年發表。該作講述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英國。一夥童販將一個10歲男孩遺棄海岸,逃離時遇難,當懺悔他們的罪行,將男孩的身世、證件封在一個葫蘆里,拋到海上。
⑤ 雨果有名的作品有哪些
《逍遙王》、《巴黎聖母院》、《呂克萊斯·波爾吉》、《瑪麗·都鐸爾》、《悲慘世界》等。
1、《逍遙王》
維克多· 雨果一生寫過多出戲劇,《逍遙王》(1832年)就是其中之一,又譯為《國王行樂》。戲劇內容是借弄臣之口揭露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見本頁左上角圖示)荒淫無恥行徑和被侮辱和被損害者的心聲,演出一場即被禁演。
2、《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1831年發表的長篇小說,以15世紀的巴黎為背景,寫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企圖佔有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而加害於她,後被敲鍾人卡西莫多推下樓摔死,最後奇醜的卡西莫多和美麗的愛斯梅拉爾達死後在一起的浪漫故事,充滿人道主義精神。
3、《呂克萊斯·波爾吉》
散文劇《呂克萊斯·波爾吉》亦寫於1832年。雨果在序言里聲明對路易-菲力浦禁演政策的不滿。他強調"戲劇是講壇",還指出戲劇"具有民族的使命,社會的使命,人類的使命"。
劇本寫才貌雙全的貴婦呂克萊斯·波爾吉為母愛受到抑制和維護權勢地位用毒葯殺人滅口、犯下一系列傷天害理的罪行。劇本寫才貌雙全的貴婦呂克萊斯·波爾吉為母愛受到抑制和維護權勢地位用毒葯殺人滅口、犯下一系列傷天害理的罪行。
4、《瑪麗·都鐸爾》
《瑪麗·都鐸爾》(1833)為 3幕散文體歷史劇。雨果通過英國女王和寵臣之間的愛情悲劇,把女王擺在王位與情人二者不可兼得的劇烈沖突之中。這部戲接觸到政治與社會的關系問題,通過人物塑造展示了人類的共性。
5、《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全面反映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
小說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到了20世紀,它又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同樣吸引了無數的觀眾。
⑥ 雨果的作品
小說有:《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冰島凶漢》即《冰島魔王》《巴黎聖母院》
劇本有:《克倫威爾》、《呂布拉斯》、《城堡里的公爵》、《逍遙王》、《昂傑羅》等
戲本有:《歐那尼》、《城堡里的公爵》
詩集有:《秋葉集》、《懲罰集》、《沉思集》、《世紀傳說》、《做祖父的藝術》、《東方吟》《新頌歌集》、《心聲集》、《凶年集》
(6)雨果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
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在小學生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課中稱《船長》)。《「諾曼底」號遇難記》還被選入教材語文版語文A版五年級上冊第九課、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十課、滬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十課。
雨果最出名著作是《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
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是在一八三一年正式向外發布的,是他非常有名的一部小說,小說中記錄的是人性的丑惡,這部小說的主人公主要有兩個,一個的名字叫做愛斯梅哈爾達,這是女主人公。
《悲慘世界》是法國作家雨果的經典之作,之所以經典,昌盛不衰,是因為故事的情景情感總能獲得到各個時代的讀者的共鳴共識,彷彿感同身受,備受感動和鼓舞。
卓越的文學巨著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小說的歷史背景即是雨果的生活背景。講述的是19世紀法國大革命政權頻繁交替時期,人民生活於水火之中,顛沛流離,居無定所。
小說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飽含了雨果對於人類苦難命運的關心和對末來堅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維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⑦ 雨果有哪些著名作品
1、《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
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2、《九三年》是法國小說家雨果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雨果在小說中塑造了旺代叛軍首領朗德納克侯爵及其侄孫、鎮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郭文。
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登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了錯綜復雜的情節,描繪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在1793年進行殊死搏鬥的歷史場面。
3、《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該作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
4、《冰島凶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23年2月。
《冰島凶漢》背景設於17世紀的挪威。這是部浪漫小說,內容第一次展現雨果小說的壯闊激昂情節,描述一段力拒匪徒(該書便根據此凶漢命名)至死方休的漫長抗暴歷程。
5、《歐那尼》寫的是16世紀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雨果贊美了強盜的俠義和高尚,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傾向。
《歐那尼》以反暴君為主題,反映了七月革命前夕人民反對復辟王朝斗爭的迫切性和尖銳性,在藝術上一反古典主義的陳規陋習,充滿浪漫主義自由奇異的構思。
⑧ 2020雨果獎發布,獲得雨果獎的作品有哪些
今年由於疫情,雨果獎線下頒獎的一切活動都取消了,改為了網上舉辦。4月8日,2020年的世界科幻大會和雨果獎頒獎典禮正式開始,獲得雨果獎的作品也相應的公布了出去。那麼獲得雨果獎的作品有哪些?
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名為帝國的記憶》本書的作者為黃士芬,他是一個數學家,同時也當過替身演員。該書在在《科幻世界譯文版》2020年7月刊上更名為《回聲沒有墓碑》。故事的線索是從捆綁在核按鈕上的教團孩童的視角講述一場有關核武器的戰爭。
這部短篇小說探討了權力的運用,人性的背叛,還有理性與人性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