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輕筠小說
1. 溫庭筠為什麼讀筠
溫庭筠(wēn tíng yún),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新唐書》與《舊唐書》均有傳。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著名詩
溫庭筠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居江淮,後定居於鄠縣(今陝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遊客。相貌奇醜,人稱「溫鍾馗」。早年苦心學文,年輕時即以詞賦兼工,才思敏捷知名。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亦稱為「溫八叉」、「溫八吟」。性喜譏刺權貴,多觸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貴,屢試不第,一生坎坷,終身潦倒。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其詩詞工於體物,有聲調色彩之美。詩辭藻華麗,多寫個人遭際,於時政亦有所反映,弔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詞多寫女子閨情,風格穠艷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稱為花間鼻祖。現存詞數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間集》。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溫庭筠詩集》《金荃詞》。另著有傳奇小說集《乾巽子》,原本不傳,《太平廣記》引錄甚多。
筠Jūn〈名〉(1) 古州名 [Jun prefecture]。
(2) 唐武德七年置。以地產筠篁得名。轄境約當今江西省高安、上高、新昌等縣地。
(3) 唐羈縻州,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連縣。
(4) 另見 yún。[2]筠yún〈名〉(1) (形聲。從竹,均聲。本義:竹子的青皮;竹皮)
(2) 同本義 [smooth hard skin of bamboo]。
筠,竹皮之美質也。——《廣韻》
手握青筠之杖。——王嘉《拾遺記》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禮記》。鄭玄註:「筠,竹之青皮也。」
綺窗唱和,指花月為題,綉閣論情,對松筠為誓。——《警世通言》
(3) 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 筠床(竹床); 筠紙扇(竹柄紙扇); 筠簾(竹簾)。
(4) 竹子的別稱 [bamboo]。
目才到三眠半月強,即時懶意滿筠筐。——清· 周煌《吳興蠶詞》
黛葉輕筠綠,金花笑菊秋。——唐· 錢起《賦得池上丁香樹》
(5) 又如:筠溪(竹叢中的流水);筠斑(斑竹);筠廊(竹叢中的迴廊);筠筒(竹筒);筠管(竹管,多用以指筆);筠籠(覆罩在香爐上的竹籠)
(6) 竹製的笛類管樂器 [bamboo flute]。
竊聞平陽擊石,山谷為之調; 大禹吹筠,風雲為之動。—— 北周· 庾信《趙國公集序》
2. "溫庭筠"的"筠"怎麼讀
筠
Jūn
<名>
古州名 [Jun prefecture]。
唐武德七年置。以地產筠篁得名。轄境約當今江西省高安、上高、新昌等縣地
唐羈縻州,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連縣
另見yún
筠
yún
<名>
(形聲。從竹,均聲。本義:竹子的青皮;竹皮)
同本義 [smooth hard skin of bamboo]
筠,竹皮之美質也。——《廣韻》
手握青筠之杖。——王嘉《拾遺記》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禮記》。鄭玄注:「筠,竹之青皮也。」
綺窗唱和,指花月為題,綉閣論情,對松筠為誓。——《警世通言》
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 筠床(竹床); 筠紙扇(竹柄紙扇); 筠簾(竹簾)
竹子的別稱 [bamboo]
目才到三眠半月強,即時懶意滿筠筐。—— 清·周煌《吳興蠶詞》
黛葉輕筠綠,金花笑菊秋。——唐·錢起《賦得池上丁香樹》
又如:筠溪(竹叢中的流水);筠斑(斑竹);筠廊(竹叢中的迴廊);筠筒(竹筒);筠管(竹管,多用以指筆);筠籠(覆罩在香爐上的竹籠)
竹製的笛類管樂器 [bamboo flute]
竊聞平陽擊石,山谷為之調;大禹吹筠,風雲為之動。——北周·庾信《趙國公集序》
另見jūn
筠
yún
ㄩㄣˊ
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也。」
竹子:「柴門空閉鎖松~」。
鄭碼:MBRT,U:7B60,GBK:F3DE
筆畫數:13,部首:??,筆順編號:3143141213541
筠
jūn
ㄐㄩㄣˉ
〔~連〕地名,在中國四川省。
筆畫數:13,部首:??,筆順編號:3143141213541
鄭碼:MBRT,U:7B60,GBK:F3DE
筆畫數:13,部首:??,筆順編號:3143141213541
3. 筠的意思和含義是什麼
筠是多音字,讀作:yúnjūn,釋義:
一、yún:
1、竹子的青皮。
2、竹子。
二、jūn:
〔筠連〕地名,在中國四川省。
筠部首:竹部,部外筆畫:7畫,總筆畫:13畫
(3)葉輕筠小說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新筠[xīn yún]
新竹。
2、筠爐[yún lú]
竹殼的手爐。
3、斑筠[bān yún]
斑竹。
4、筠籃[yún lán]
竹籃。
5、脩筠[xiū yún]
修竹,長竹,筠,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
4. 寫丁香花的詩句10句
1、芍葯虛投贈,丁香漫結愁。——出自元·趙孟*《巫山一段雲 棲鳳峰》
2、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出自北宋·李清照《攤破浣溪沙》
3、梔子簾前輕擲處,丁香盒底暗攜時。——出自清·黃景仁《綺懷十六首》
4、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出自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5、暫到高唐曉又還,丁香結夢水潺潺。——出自唐·張泌《經舊游·暫到高唐曉》
6、竹葉豈能消積恨,丁香空解結同心。——出自唐·韋庄《悼亡姬》
7、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出自唐·李賀《巫山高》
8、連理枝前同設誓,丁香樹下共論心。——出自唐·韓襄客《句》
9、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出自唐·孫光憲《八拍蠻》
10、此樹婆娑近淺塘,繁英飄落似丁香。——出自近代·俞平伯《棟花》
5. 竹字頭下面加個均是什麼字,念什麼
筠
讀音:[yún] [jūn]
部首:竹五筆:TFQU
釋義:
[yún]:
竹子的青皮。
借指竹子。
[jūn]:筠連(Jūnlián),地名,在四川。
拓展資料
康熙字典:
《廣韻》為贇切《集韻》《韻會》於倫切,音荺。《篇海》竹膚之堅質也。竹無心,其堅強在膚。《禮·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注》筠,竹之靑皮也。又《洛陽名園記》富鄭公園,景物最勝。渡通津橋,方流亭,望紫筠堂,直北走上筠洞,自此入大竹中。凡謂之洞者,皆斬竹丈許,引流穿之而徑其上。橫為洞一,曰土筠。縱為洞三,曰水筠,曰石筠,曰榭筠。又《正韻》於分切,音雲。義同。
6. 竹字頭下面一個均念什麼
竹字頭下面一個均念筠,讀音為yún jūn。
含義如下:
筠Jūn〈名〉
1 唐羈縻州,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連縣。
2 另見 yún。
筠yún〈名〉
(1)形聲。從竹,均聲。本義:竹子的青皮;竹皮。
(2)同本義 。
筠,竹皮之美質也。——《廣韻》
手握青筠之杖。——王嘉《拾遺記》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禮記》。鄭玄註:「筠,竹之青皮也。」
綺窗唱和,指花月為題,綉閣論情,對松筠為誓。——《警世通言》
(3)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 筠床(竹床); 筠紙扇(竹柄紙扇); 筠簾(竹簾)。
(4)竹子的別稱 。
目才到三眠半月強,即時懶意滿筠筐。——清·周煌《吳興蠶詞》
黛葉輕筠綠,金花笑菊秋。——唐·錢起《賦得池上丁香樹》
(5)又如:筠溪(竹叢中的流水);筠斑(斑竹);筠廊(竹叢中的迴廊);筠筒(竹筒);筠管(竹管,多用以指筆);筠籠(覆罩在香爐上的竹籠)。
(6)竹製的笛類管樂器 。
竊聞平陽擊石,山谷為之調; 大禹吹筠,風雲為之動。—— 北周· 庾信《趙國公集序》
(7)人名用字,例:唐代詩人溫庭筠。
(8)另見 jūn。
7. 名字取 思筠 是什麼意思
思
sī
(1) ㄙˉ
(2) 想,考慮,動腦筋:~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b.想法,念頭;c.思量)。~忖。~索。~維。沉~。尋~。見異~遷。
(3) 想念,掛念:~念。~戀。相~。
(4) 想法:~緒。~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
(5) 姓。
(6) 鄭碼:KIWZ,U:601D,GBK:CBBC
(7) 筆畫數:9,部首:心,筆順編號:251214544
參考詞彙
--------------------------------------------------------------------------------
consider long for think think of thought
念 想
基本詞義
--------------------------------------------------------------------------------
思
sāi
(1) ㄙㄞˉ
(2) 〔於~〕多胡須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者如故矣」。
(3) 念想
(4) 鄭碼:KIWZ,U:601D,GBK:CBBC
(5) 筆畫數:9,部首:心,筆順編號:251214544
參考詞彙
--------------------------------------------------------------------------------
consider long for think think of thought 念 想
詳細註解
--------------------------------------------------------------------------------
思
sāi
〈形〉
(1) 多須的樣子 [heavily bearded]。如:於思(形容胡須很多)
(2) 另見si
基本詞義
--------------------------------------------------------------------------------
思
sī
〔動〕
(1) (會意兼形聲。從心,從囟(xìn),囟亦聲。囟腦子。古人認為心腦合作產生思想。本義:思考,想;考慮)
(2) 同本義 [think;consider]
思,容也。——《說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慮,無不包也。——《書·洪範》
欽明文思安安。——《書·堯典》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多思;前思後想;自思;深思熟慮;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慮薀結);思鱸(比喻抽身歸隱);思勞(思慮勞累);思察(思慮辨察);思算(思量盤算;考慮);思忖(細細考慮,揣度);思惟(思索;考慮);思乎(方言。想,考慮);思省(考慮;省察);思度(考慮,思忖);思酌(考慮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繹(思索尋求)
(4) 思慕;想念 [long for]
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史記·魏世家》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戰國策·趙策》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總攬英雄,思賢若渴。——《三國志·諸葛亮傳》
(5) 又如:思慕宿賓(思念曾住在此地的人);思功悼枉(懷念其功績,傷悲其冤屈);思憶(思念,想念);思女(思念異性的女子);思服(懷念);思齊(思慕賢者的風范而效法之,使與之等齊);思舊(思念舊友);思治(想念治世);思歸(想望回故鄉);思懷(懷念);思眷(眷念);思企(舊時書信語,猶想念);思顧(思念);思親(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親人);思負(思念罪過);思存(思念,念念不忘);思土(思念故土);思且(猶思存);思渴(渴念);思心(思戀愛慕之心);思泳(思慕詠嘆)
(6) 悲傷,哀愁 [lament]
遠望使心思,遊子戀所生。——《樂府詩集·長歌行》
仰清風以嘆息,寄餘思於悲弦。——三國 魏·曹植《幽思賦》
吉士思秋,實感物化。——晉·張華《勵志詩》
(7) 又如:思秋(悲秋)
詞性變化
--------------------------------------------------------------------------------
思
sī
〔名〕
(1) 思想,思緒,心情。亦指構思 [thought]
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門啼。——《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又如:思功(苦思之功,創作中的苦心經營);思力(思維能力);思至(靈感到來,思想集中);思覃(深思);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思理(構思;思辨能力;思致,才思情致);思綜(才思);思緯(才思學識);思意(心思用意);思士(思善感之士);思事(心事);鄉思
(3) 特指創作的構思 [plot]
畫思入神。——《新唐書》
(4) 訴訟。通「司」 [lawsuit]
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靜思忖亦然也。——《釋名》
(5) 詩體的一種 [one of the poetry's style]
以思名者,太白有《靜夜思》——宋·嚴羽《滄浪詩話》
思
sī
〔嘆〕
(1) 語氣詞。用於語首,無實義
思樂泮水,薄采其芹。——《詩·魯頌·泮水》
(2) 用於句中,無實義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詩·小雅·桑扈》
(3) 另見sāi
[本字]筠 [簡體筆畫]13 [部首]竹
[繁體]筠 [繁體筆畫]13 [五行]木
筠1
jūn
(1)
古州名 [Jun prefecture]。
(2)
唐武德七年置。以地產筠篁得名。轄境約當今江西省高安、上高、新昌等縣地
(3)
唐羈縻州,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連縣
另見yún
筠2
yún
(1)
(形聲。從竹,均聲。本義:竹子的青皮;竹皮)
(2)
同本義 [smooth hard skin of bamboo]
筠,竹皮之美質也。――《廣韻》
手握青筠之杖。――王嘉《拾遺記》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禮記》。鄭玄注:「筠,竹之青皮也。」
綺窗唱和,指花月為題,綉閣論情,對松筠為誓。――《警世通言》
(3)
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 筠床(竹床); 筠紙扇(竹柄紙扇); 筠簾(竹簾)
(4)
竹子的別稱 [bamboo]
目才到三眠半月強,即時懶意滿筠筐。―― 清·周煌《吳興蠶詞》
黛葉輕筠綠,金花笑菊秋。――唐·錢起《賦得池上丁香樹》
(5)
又如:筠溪(竹叢中的流水);筠斑(斑竹);筠廊(竹叢中的迴廊);筠筒(竹筒);筠管(竹管,多用以指筆);筠籠(覆罩在香爐上的竹籠)
(6)
竹製的笛類管樂器 [bamboo flute]
竊聞平陽擊石,山谷為之調;大禹吹筠,風雲為之動。――北周·庾信《趙國公集序》
另見jūn
筠1
yún ㄩㄣˊ
(1)
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也。」
(2)
竹子:「柴門空閉鎖松~」。
鄭碼:MBRT,U:7B60,GBK:F3DE
筆畫數:13,部首:竹,筆順編號:3143141213541
筠2
jūn ㄐㄩㄣˉ
〔~連〕地名,在中國四川省。
鄭碼:MBRT,U:7B60,GBK:F3DE
筆畫數:13,部首:竹,筆順編號:3143141213541
8. 關於丁香的古詩
1、點絳唇·素香丁香
宋代:王十朋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譯文:
樹葉還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樹葉下丁香花就開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氣環繞著樹,雅士稱贊這是幽居之士的樂趣。
丁香花沒有想爭奪春光,梅花不要嫉妒。她在春雨中愁緒滿懷,好像在懷念江南故土。
《點絳唇·素香丁香》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十朋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從兩個方面落筆: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形態,另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意趣。
下闋由形而傳神,寫丁香之精神所在,也從兩個方面落筆,一個方面是寫其無意與群芳,另一個方面是寫丁香散露出的那種愁緒。
全詞的精彩之處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膽懸想,丁香之所以「結愁千緒」,也許是它在思憶江南的主人吧。讓本無情之花卉植物化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託。全詞多處用典,內涵深遠。
2、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宋代: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譯文:
桂花它那金光燦爛的色彩和碧玉一般如刀裁似的層層綠葉,其「風度精神」就像晉代名士王衍和樂廣一樣風流飄逸,名重於時。梅花只注重外形,它那重重疊疊的花瓣兒。
就像一個只會矯妝打扮的女子使人感到很俗氣。丁香花簇簇擁結在一起顯的太小氣,一點也不舒展。桂花的濃香把我從懷念故人和過去的夢中熏醒,不讓我懷念過去這是不是太無情了?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是李清照的一首詠物詞,現存最早的版本收錄在《花草粹編》中。李清照在此詞中高度贊揚了桂花。
首先她從桂花的顏色和形態甚至是「精神」和「風度」程面給予了肯定。然後用桂花與梅花、丁香作對比,在她的眼中梅花和丁香是遠遠不如桂花的。當詞人從桂花香中驚醒過來,詞人又反過來嗔怪桂花的無情。
3、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譯文:
捲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風里的落花那麼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里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盪奔流。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此詞借抒寫男女之間的悵恨來表達作者的愁恨與感慨。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主;下片進一層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
有人認為這首詞非一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後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借小詞寄託其彷徨無措的心情。全詞語言雅潔,感慨深沉。
4、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宋代: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譯文:
楊柳絲絲風中擺弄輕柔,煙縷迷漾織進萬千春愁。海棠尚未經細雨濕潤,梨花卻已盛開似雪,真可惜春天已過去一半。
而今往事實在難以重憶,夢魂歸繞你住過的閨樓。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麗的豆蔻梢頭。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為宋代詞人王雱所著。觸眼前之景,懷舊日之情,此詞為王雱懷念妻子所作,表現了傷離的痛苦和不盡的深思。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原來有一段值得留戀、值得追懷的往事。但是年光不能倒流,歷史無法重演,舊地又不能再到,則只有憑借回歸的魂夢,圍繞於女子所居的值得懷念的地方了。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詞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達。這分明就是在感嘆自己心底的深情正像丁香一般憂郁而未吐。
但又是非常希望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像豆蔻一般共結連理。整個下片的意思是說,盡管一切的夢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內心纏綿不斷的情意依然專注在那個可人身上,真是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境界。
5、代贈二首其一
唐代: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譯文:
黃昏獨上高樓慾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蕉心未展丁香花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緒。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詩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
詩的開頭四字,就點明了時間、地點:「樓上黃昏」。接下「慾望休」三字則維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動:她舉步走到樓頭,想去望望遠處,卻又凄然而止。
這里,不僅使讀者看到了女子的姿態,而且也透露出她那無奈作罷的神情。她想去望她的情人,但又慾望還休。
9. 溫庭筠讀jun還是yun
溫庭筠讀:wēn tíng yún
一、筠的讀音:yún,jūn
[ yún ]
1、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也。」
2、竹子:「柴門空閉鎖松~」。
[ jūn ]
〔~連〕地名,在中國四川省。
三、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四、部首:竹
五、相關片語:
筠管、筠心、筠風、筠庵、筠斑
(9)葉輕筠小說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畫:
撇、橫、點、撇、橫、點、橫、豎、提、撇、橫折鉤、點、提
二、詞語釋義:
1、筠管
竹管。亦用以指筆管、毛筆。
2、筠心
像竹那樣正直的心。
3、筠風
竹林中的風。
4、筠庵
竹叢中的廟庵。
政黨、派別、團體中的左派。
5、筠斑
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