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短篇小說
1. 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作者是誰
我認為,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作者是蘇聯作家肖洛霍夫。
參考文獻:
陳遠,於首奎,梅良模等 主編.世界網路名著大辭典·文學藝術.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第247頁.
2. 有好看的短篇小說沒
好看的短篇小說有:
1、變色龍(小說)《變色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契訶夫在該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虛偽逢迎、見風使舵的巡警奧楚蔑洛夫,當他以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時,就揚言要弄死它並懲罰其主人。當他聽說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將軍時,一會兒額頭冒汗,一會兒又全是哆嗦。通過人物如同變色龍似的不斷變化態度的細節描寫,有力地嘲諷了沙皇專制制度下封建衛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臉。《變色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代表作,「變色龍」已成為見風使舵、善於變相、投機鑽營者的代名詞。[9]該作已被收入初中語文課本。【詳細》》】
2、百萬英鎊(小說)《百萬英鎊》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中短篇小說,發表於1893年。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夥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並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帶誇張的藝術手法再現大師小說中諷刺與幽默,揭露了20世紀初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思想。【詳細》》】
3、裝在套子里的人(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國作家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創作的短篇小說。在《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訶夫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想做一個純粹的現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別里科夫。別里科夫的世界觀就是害怕出亂子,害怕改變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為,在客觀上卻起著為沙皇專制助紂為虐的作用。他轄制著大家,並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給眾人精神上的壓抑,讓大家「透不出氣」。可以說是專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靈,使他懼怕一切變革,頑固僵化,他是沙皇專制制度的維護者,但更是受害者。【詳細》》】
4、鼻子(小說)《鼻子》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916年,後選入小說集《羅生門》之中。該作描寫一個老和尚因鼻子過長而苦惱不已,想方設法要對身體器官進行矯形。經過一番頗富戲劇性的折騰,老和尚的鼻子終於如願以償地縮短了。然而,老和尚還沒來得及享受「手術」成功帶來的喜悅,就開始心生悔意。導致這心理驟變的原因說來十分簡單——鼻子修復後,老和尚遭到了眾人更為猛烈的嘲笑。惶惶不安中,一天,奇跡終於發生了。老和尚的鼻子又恢復了原來那副形狀。【詳細》》】
5、狂人日記(小說)《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詳細》》】
6、我的叔叔於勒(小說)《我的叔叔於勒》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的短篇小說。這篇文章主要寫「我」一家人在去哲爾賽島途中,巧遇於勒經過,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在發現富於勒變成窮於勒的時候的不同表現和心理,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於勒的不同態度揭示並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這篇小說,通過菲利普一家對待於勒態度的前後變化,形象地展示了小資產階級愛虛榮、向上爬的卑俗心理,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和人的關系,是「赤裸裸的利害關系」,是「冷酷的現金交易」,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的黑暗和腐朽。【詳細》》】
7、項鏈(小說)《項鏈》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於1884年的短篇小說。故事講述了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鏈,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鏈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鏈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鏈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鏈。《項鏈》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將項鏈作為一條主線,從它與人物的多重關系出發,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使讀者透過項鏈對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瞭然。【詳細》》】
3. 短篇經典文學著作
有:《項鏈》、《傾城之戀》、《受戒》、《社戲》、《春風沉醉的晚上》等。
1、《項鏈》
《項鏈》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於1884年的短篇小說。
故事講述了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鏈,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鏈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鏈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鏈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鏈。
《項鏈》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將項鏈作為一條主線,從它與人物的多重關系出發,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使讀者透過項鏈對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瞭然。
2、《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
故事發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范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
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服輸了,但在范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范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狂轟濫炸,生死交關,牽絆了范柳原,流蘇欣喜中不無悲哀,夠了,如此患難,足以做十年夫妻。
3、《受戒》
《受戒》是汪曾祺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北京文學》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寫了小和尚明海與農家女小英子之間天真無邪的朦朧愛情,蘊含著對生活、對人生的熱愛,洋溢著人性和人情的歡歌。
4、《社戲》
《社戲》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寫於1922年的短篇小說,發表於同年12月《小說月刊》第13卷12號,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這篇小說以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鄉村看社戲。
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5、《春風沉醉的晚上》
《春風沉醉的晚上》是現代作家郁達夫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首刊於1924年2月28日《創造季刊》第2卷第2期。
《春風沉醉的晚上》 小說敘述了「 五四」以後一對貧苦淪落的男女青年,同住在上海的一幢貧民窟里,由素不相識到相互關懷、同情的故事,刻畫了一位正直、善良、真誠、樂於助人、身處厄境不失堅韌意志和反抗精神的煙廠女工陳二妹的形象。
《春風沉醉的晚上》結構嚴謹精巧,語言質朴,情節自然,層層推進,心理描寫細微,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上,都有較高的價值。
4. 世界著名短篇小說有哪些
001.《指環王》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其他作品 《精靈寶鑽》、《未完成的故事》
002.《荒原》T.S.艾略特
003.《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 作家其他作品: 《理智與情感》《愛瑪》
004.《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 作家其他作品: 《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哈姆雷特》(四大悲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四大喜劇)
005.《論人生》培根
006.《失樂園》彌爾頓
007.《魯濱遜漂流記》笛福
008.《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009.《拜倫詩選》拜倫 作家其他作品:《唐璜》
010.《雪萊詩選》雪萊
011.《簡·愛》 夏洛蒂·勃朗特 作家其他作品:《教師》、《維萊特》、《雪莉》、《艾瑪》(未完成)
012.《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013.《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 作家其他作品:《雙城記》《匹克威克先生外傳》《遠大前程》.《霧都孤兒》、《董貝父子》《馬丁·瞿述偉》、《荒涼山莊》、《聖誕故事集》
014.《福爾摩斯探案集》阿瑟·柯南·道爾 作家其他作品: 《遺失的世界》
015.《道連·葛雷的畫像》奧斯卡·王爾德
016.《苔絲》托馬斯·哈代 作家其他作品: 《遠離塵囂》、《還鄉》
017.《華倫夫人的職業》蕭伯納 作家其他作品:《聖女貞德》
018.《牛虻》伏尼契
019.《月亮與六便士》 毛姆 作家其他作品:《刀鋒》
020. 《艾凡赫》司各特 作家其他作品:《城堡風雲》
021. 《湯姆瓊斯史》 菲爾丁
022. 《東方快車謀殺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作家其他作品:《陽光下的罪惡》、《三幕悲劇》、《國際學舍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羅傑疑案》、《無人生還》
024. 《時間機器》 威爾斯 作家:其他作品《莫羅博士島》、《隱身人》
025. 《坎德伯雷故事集》 喬叟
026. 《1984》 喬治·奧威爾
027.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勞倫斯 作家其他作品:《兒子與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
028. 《蝴蝶夢》 達夫妮·杜穆里埃其他作品《牙買加旅店》
029. 《名利場》 薩克雷其他作品 《潘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紐克姆一家》、《弗吉尼亞人》
030. 《蠅王》戈爾丁
031. 《愛麗絲漫遊仙境》 查爾斯·勒特維奇 ·道奇森 其他作品《愛麗絲鏡中奇緣》
032. 《白衣女人》 威廉·威爾基·柯林斯
033. 《金銀島》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作家其他作品:《化身博士》
034. 《天路歷程》 約翰·班揚
035. 《盧宮秘史》 安東尼·霍普
036. 《阿格尼絲·格雷》 安妮·勃朗特其他作品《懷爾德菲爾山莊的房客》
037.《福爾賽世家》高爾斯華綏
038.《憤怒的回顧》奧斯本
039.《尤利西斯》詹姆斯·喬伊斯
040.《德拉庫拉》布拉姆·斯托克
5. 契訶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有哪些短篇小說
引言: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國外優秀作者的小說,而契科夫則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也在語文課本中,多次出現。他有哪些短篇小說引起讀者的廣泛爭議和喜愛呢?其實契科夫是一名非常高產的作家,他的優秀作品數不勝數,接下來看幾樣吧!
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萬年阿舅舅,而萬尼亞舅舅在無意當中發現了自己一直崇拜的人,原來竟然並不是有才華的人,其中的諷刺意義也十分的有內涵,表現了一個小人物為自己的偶像所奉獻,卻被欺騙的故事,十分的具有諷刺意義,情節也相比於其他的作品,情節更加的合理,這部作品也獲得了全世界的人民的認可。
6. 老舍寫過的短篇小說
1、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 四世同堂》、《正紅旗下》、《駱駝祥子》、《 趙子曰》、《離婚》、《鼓書藝人》、《二馬》、《火葬》、《牛天賜傳》、《我這一輩子》、《貓城記》、《文博士》、《小坡的生日》等。
2、中篇小說:《月牙兒》、《陽光》等。
3、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等。
4、劇本:《龍須溝》、《殘霧》、《茶館》、《桃李春風》、《神拳》、《 大地龍蛇》等。
5、其他合集:《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集》等。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6)作家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老舍名言:
1、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鋒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會生銹。
2、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盡管不象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裡面扔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個好作家了。
4、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老捨生平:
1、1899年生於北京。正紅旗人,滿族。家境貧寒,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
2、1913年進北京師范學校學習,1918年畢業。先後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學任國文教員。「五四」時期開始新文學創作。
3、1924年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先後創作《老張的哲學》、《趙子日》、《二馬》等長篇小說。
4、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
5、1930年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此間創作《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月牙兒》等長短篇小說。
6、1937年《駱駝祥子》問世。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兼總務部主任,從事抗戰文學運動。此間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
7、1946年赴美講學。
8、1949年底回國。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創作了話劇《龍須溝》、《西望長安》、《茶館》、小說《正紅旗下》等。
7. 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都有誰,他們有什麼經典作品
在全世界聞名的短篇小說作家有很多,但能稱得上巨匠這個美譽的作家不多,其中被稱為世界四大巨匠的作家是法國著名批判主義作家莫泊桑、俄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契科夫和美國現實主義作家歐亨利和幽默大師馬克吐溫。他們的風格不同,文筆不同,但同樣的膾炙人口,深受無數的文學愛好者的喜愛。
綜上所述,莫泊桑、契科夫、歐亨利和馬克吐溫被稱為四大短篇小說巨匠,他們一生中創作的作品非常多,不僅深受讀者的喜愛,還影響了後代無數作家。
8. 在短篇小說創作方面卓有影響的作家
契訶夫。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qì)訶(hē)夫 (俄文: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俄國作家,劇作家。
契訶夫是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20世紀世界現代戲劇的奠基人之一,與法國作家莫泊桑和美國作家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8)作家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契訶夫創造了一種內容豐富深刻、形式短小精湛的一種獨特的短篇小說體裁。在這種短篇小說中,作家往往以普通人們的日常生活為題材,憑借巧妙的藝術手法對生活和人物的心理進行真實而又細致的描繪和概括,從中展示出重要的社會內容。
這種小說有強烈的抒情意味,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里的丑惡一面的厭惡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但作家把他對自己筆下的生活和人物的褒貶以及作家內心的痛苦和愉悅之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在作品的形象體系中,讓讀者自己從不同的人物形象中認知和體會作品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