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鐵凝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4-27 21:55:02

A. 鐵凝的代表作

鐵凝,女,1957年9月出生於北京,祖籍河北趙縣。當代著名女作家,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師范大學、上海大學、河北大學兼職教授。原姓屈。父親是著名畫家鐵揚,原名屈鐵揚。
作品有:《會飛的鐮刀》(1975年的處女作)《夜路》《喪事》《蕊子的隊伍》等短篇小說於1975-1978年期間創作。《灶火的故事》(1980)《哦,香雪》(1982)《沒有紐扣的紅襯衫》(1983)《六月的話題》(1984)《麥秸垛》(1986)《村路帶我回家》(1987)《玫瑰門》(1988)《棉花垛》(1989)1990年-1991年創作了《孕婦和牛》《馬路動作》《砸骨頭》《埋人》等小說。《草戒指》及《女人的白夜》在1992年發表。《對面》(1993)《無雨之城》(1994)《給我禮拜八》(1995)《鐵凝文集》(1996)《安德烈的晚上》及《女人的白夜》(1997)《女作家影記》(1998)《永遠有多遠》(1999)
《大浴女》(99年脫稿2000出版)《遙遠的完美》《誰能讓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歡樂》(2003)《笨花》(2005)

B. 在鐵凝的《哦,香雪》講述了怎麼的一個故事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濃厚的短篇小說,也是鐵凝的成名作。小說以北方小山村台兒溝為背景,敘寫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鍾的火車給一向寧靜的山村生活帶來的波瀾。 作品重點寫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歷險經歷:她在那停車的一分鍾里踏進火車,用四十個雞蛋,走三十里夜路,換來了一個帶磁鐵的泡沫塑料鉛筆盒。 作者極力在「一分鍾」里開掘,細致入微地描寫了香雪等一群鄉村少女的心理活動,表達了姑娘們對山外文明的嚮往,以及擺脫山村封閉落後貧窮的迫切心情,同時表現了山裡姑娘的自愛自尊和她們純美的心靈。 文章構思精巧,語言精美,心理描寫細膩。作者以清新婉麗的筆調,將小小的生活場景詩化,創造了空靈、蘊藉的藝術境界;同時又在這純凈的境界中寄寓了嚴峻的思考:那淳樸、淡遠的美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賞和贊美,但她恰恰又是與貧窮聯系在一起,在時代列車的呼嘯聲里,她還能保留多久呢?香雪和她的夥伴們,連同整個台兒溝,在走向新生活的路途將會經歷怎樣的變故呢?小說於淡雅中飽含詩情,筆墨所至,大自然的一切均被賦予了生命和靈性。 小說更深刻的意義在於借台兒溝的一角,寫出了改革開放後中國從歷史的陰影下走出,擺脫封閉、愚昧和落後,走向開放、文明與進步的痛苦與喜悅。 《哦,香雪》是新文學史上極具歷史文化意識的鄉土文學作品,作者堅守著詩意化的美學理想,使得他對其筆下的鄉土中國的某些區域一方面深情地眷戀和詠唱,歌唱閉塞、貧瘠、落後的環境中的詩意,尤其是洋溢在其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另一方面又對鄉土人生進行了理性的批判,呈現出二重矛盾心態。另《哦,香雪》一書收錄了短篇、中篇精品文章。 《哦,香雪》被收入上海地區高級中學語文課本,並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C. 鐵凝的作品風格

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期。

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3)鐵凝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在鐵凝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確實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且她對女性的書寫總是透露著時代心聲和文學魅力。1982年,鐵凝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以清麗的筆調描寫一個淳樸農村少女對現代文明的嚮往。

很顯然,鐵凝是在中國歷史的脈絡中來表現鄉村女性的心理,表現她們生活變化的痕跡,彰顯了一個鄉村女性自然流露出的現代意識,和對現代生活的嚮往。

而另一個落後的女性鳳嬌則被時代意義忽略了。今天我們從文學意義上,從對女性生命存在的本真性與命運的真實性上來看,則顯示出另一種意味。那是女性與時代、社會不能達成同一的永遠內在的自我,本真的也是與社會相異的自我。

D. 鐵凝《盼》記敘了什麼樣的故事

講的是媽媽給「我」買了一件新雨衣,而從那以後「我」每天總是盼著下雨。一天放學後,終於掉了雨點兒,「我」想出了各種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沒有實現。

第二天早晨,「我」背著書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點兒,「我」興奮地跑回家讓媽媽幫「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讓「我」欣喜不已。課文用生動、准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對雨天的渴盼,穿著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樂,這篇課文為我們呈現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畫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觸動孩子們的心靈。

(4)鐵凝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課文原文

有一天,媽媽下班回來,送給我一個扁扁的紙盒子。我打開一看,是一件淡綠色的、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抖開雨衣就往身上穿。怎麼?雨衣上竟然還長著兩只袖筒,不像那種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縮著,什麼也幹不了。穿上這件情況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我一邊想,一邊在屋裡走來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響。直到媽媽聲喊:「蕾蕾,你瘋啦?嫌身上沒長痱子嗎?」我才趕忙把雨衣脫下來。摸摸後背,襯衫已經讓汗水浸濕了,渾身涼冰冰的。

我開始盼著變天。可是一連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藍瓦藍的,夜晚又變成滿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衣櫃里。每天在放學的路上我都這樣想:太陽把天烤得這樣干,還能長雲彩嗎?為什麼我一有了雨衣,天氣預報總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時,路邊的小楊樹忽然沙啦啦地喧鬧起來,就像在嘻嘻地笑。還用問,這是起了風。一會兒,幾朵厚墩墩的雲彩飄游過來,把太陽也給遮蓋住了。天一下子變了臉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卻放慢了腳步,心想,雨點兒打在頭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隨著幾聲悶雷,頭頂上真的落上了幾個雨點兒。我又伸手試了試周圍,手心裡也落上了兩點。我興奮地仰起頭,甩打著書包就大步跑進了樓門。

「媽媽!」我嚷著奔進廚房。

「蕾蕾回來得正好,快把頭發擦擦,准備聽英語講座!」

「可是......還差半小時呀。」我嘟囔著,心想,你怎麼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媽媽說完,只聽吱的一聲響,原來她正往熱油鍋里放蒜薹呢。

「我今天特別特別不累。媽媽,我給你買醬油去吧,啊?」我央求著。

「你看,醬油我下班帶回來了。」媽媽沖我笑了笑,好像猜著了我的心思。

「可......是還要燉肉嗎?燉肉得放好多好多醬油呢。」我一邊說,一邊用眼瞟著窗外,生怕雨停了。

「我什麼時候說過要燉肉?」媽媽燜上米飯,轉過身來看了我兩眼。

「你沒說,爸爸可說過。」這話一出口,我就臉紅了。因為我沒見爸爸,也沒人告訴我要燉什麼肉。

「真的嗎?」媽媽問。

我不再說話,也不敢再去看媽媽,急忙背過身子盯住碗架,上邊的瓶瓶罐罐確實滿滿當當,看來不會有出去買東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裡的鬧鍾,六點二十,我只好打開電視,不聲不響地聽英語講座。

吃過晚飯,雨還在不停地下著,嗒嗒嗒地打著玻璃窗,好像是敲著鼓點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張望著。望著望著又擔心起來: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還有雨可下嗎?最好還是留到明天吧。

說來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樣停了。四周一下子變得那樣安靜。我推開窗子,涼爽的空氣撲了過來,還帶點兒腥味。路燈照著大雨沖刷過的馬路,馬路上像鋪了一層明晃晃的玻璃;路燈照著路旁的小楊樹,小楊樹上像掛滿了珍珠瑪瑙。可雨點要是淋在淡綠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瑪瑙還好看。我撲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著明天雨點打在雨衣上的事。

第二天早晨一睜眼,四周還是靜悄悄的。我決心不再想什麼雨不雨的。誰知等我背著書包走到街上,腦門又落上了幾滴水珠。我還以為是樹上掉下來的,直到我仰著頭躲開樹,甜絲絲的雨點兒又滴到我嘴唇上時,我的心才又像要從嗓子里蹦出來一樣。我幾步跑回家,理直氣壯地打開櫃門,拿出雨衣沖媽媽說:

「媽媽,下呢,還在下呢!」

媽媽一歪頭沖我笑了笑,幫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著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樓梯。

我走在街上,甩著兩只透明的綠袖子,覺得好像雨點兒都特別愛往我的雨衣上落。它們在我的頭頂和肩膀上起勁兒地跳躍:滴答,滴答滴答......

E. 鐵凝的代表作有什麼

鐵凝(1957年—)當代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300餘萬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部分作品譯成英、法、德、日、俄、丹麥、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說在香港和台灣出版。

F. 女作家鐵凝的主要作品

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 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
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
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1984年
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
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G. 鐵凝的寫作風格

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期。

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7)鐵凝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總計300餘萬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

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部分作品譯成英、法、德、日、俄、丹麥、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說在香港和台灣出版。

H. 鐵凝有哪些著名代表作品

作者簡介 鐵凝(1957—)生於北京,祖籍河北趙縣,當代著名女作家。70年代高中畢業後曾到河北農村插隊,後任職於《花山》編輯部、中國作協。 代表作有《永遠有多遠》、《玫瑰門》《大浴女》等。 主要作品有《玫瑰門》、《棉花垛》、《哦,香雪》、《鐵凝文集》(五卷本)等長、中、短篇小說及散文、電影文學劇院本三百餘萬字,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期。部分作品譯成英、德、法、日、俄、西班牙、丹麥、奧地利等國語種出版。本書為「世紀文學60家」叢書之一,收錄了作家鐵凝的經典精品,是不可或缺的收藏文集。 鐵凝創作年表: 鐵凝,女,1957年9 月生於北京。祖籍河北趙縣。父為油畫及水彩畫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母親是聲樂教授,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鐵凝為長女。 1975年高中畢業,因酷愛文學,放棄留城、參軍,自願赴河北博野縣農村插隊。 同年《會飛的鐮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兒童文學集。該小說是鐵凝高中時的一篇作文,後被認為是其小說處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農村務農4 年,此間寫出《夜路》《喪事》《蕊子的隊伍》等短篇小說,發表於《上海文藝》《河北文藝》等文學期刊。 1979年調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冬,參加全國兒童文學創作座談會,會議期間拜望茅盾、張天翼等前輩。 1980年參加河北省文學講習班。同年,短篇小說《灶火的故事》在孫犁主辦的《天津日報》「文藝增刊」發表,《小說月報》轉載,並引起爭鳴。 第一本小說集《夜路》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2年夏,參加《青年文學》編輯部在青島舉辦的筆會,會間寫出短篇小說《哦,香雪》(發表於當年第9 期《青年文學》)。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83年《哦,香雪》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在《十月》發表。 1984年短篇小說《六月的話題》發表於《山花》,並被改編為電視短劇。同年由保定地區文聯調河北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並於當年召開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會上當選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 1985年,《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和《六月的話題》分別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根據《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改編的電影《紅衣少女》獲本年度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年初,在中國作家協會第4 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成為該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理事。 5月,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之邀,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美國,其間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及國際筆會中心美國會所與美國作家、學者座談、交流中美當代文學現狀。 1986年應邀赴挪威參加第二屆國際女作家書展,在該書展專為中國作家舉辦的「中國作家報告日」做「中國女作家與當代文學」的演講。同年中篇小說《麥秸垛》在《收獲》發表,河北省文聯召開鐵凝作品研討會。 1987年應霍英東先生之邀,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香港、澳門。中篇小說《村路帶我回家》改編為同名電影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 1988年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學四季》創刊號以頭條位置發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灣版小說集《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說集《麥秸垛》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單行本在西班牙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2 月,《文藝報》、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聯在北京聯合召開《玫瑰門》研討會。同年,中篇小說《棉花垛》在《人民文學》發表。 1990年至1991年,寫出《孕婦和牛》《馬路動作》《砸骨頭》《埋人》等小說,將《哦,香雪》改編成同名電影,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拍攝,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為首批國管專家,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兩年間積極協助當地政府為開發野三坡旅遊風景區立項和申請資金。 1992年出版兩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藝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3年,發表中篇小說《對面》。獲得該年度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莊重文文學獎」。 1994年,長篇小說《無雨之城》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連續4 個月列為上海、深圳、北京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鐵凝認為此書並非為了暢銷而寫。被《女友》雜志評為「中國十佳作家」。 1995年春,應美國政府之邀,參加「國際訪問者計劃」訪問美國13個州,並接受俄克拉何馬州「名譽副州長」之證書。夏,應高雄文藝家協會之邀,隨內地作家代表團訪問台灣,在台北拜會林海音先生。9 月,在北京參加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非政府論壇。日本東京近代文藝社出版鐵凝小說集《給我禮拜八》,譯者池澤實芳。電視劇《遭遇禮拜八》(上下集)播出。 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協會從河北省文聯中獨立分設,鐵凝當選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國作家協會第 5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鐵凝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同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5 卷本《鐵凝文集》。 1997年秋,應美國國務院邀請,隨中國國務院知識產權考察團訪問美國。短篇小說《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學》發表,多家刊物轉載,獲《小說選刊》年度獎。之後據此改編的同名電影由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被河北師范大學中文系聘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1998年2 月,赴香港參加香港作家協會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3 月,應以色列希伯萊作家協會邀請,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以色列。5 月,應韓國亞洲美術館邀請,陪同父親訪問韓國。在河北省第七屆文藝振興獎評選中,獲該獎項中的最高獎「關漢卿獎」,即「個人終生成就獎」。被《萌芽》雜志社聘為「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主編10人卷《女作家影記》,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9年初,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在《十月》發表。5 月,在北京參加挪威中國文學研討會,做題為「無法逃避的好運」的專題發言。9 月,河北文學館及河北省作家協會新址落成。年底長篇小說《大浴女》脫稿。 2000年初,長篇小說《大浴女》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同時該作品討論會在北京召開。9 月,參加由中國社科院土辦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討論會。 2001年春,由小說《安德烈的晚上》改編的同名電影由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並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 2001年4 月,應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協會邀請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8 月,擔任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評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此篇同時亦獲首屆「老舍文學獎」,《十月》文學獎,《小說選刊》年度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北京市文學創作獎等。年末,在中國作家協會第6 次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02年初,被上海大學文學院和河北大學人文學院聘為客座教授。7 月,應加拿大世界華文寫作協會邀請,參加「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第6 屆研討會」。在「文學中的文明與暴力」的主題研討中,做題為「從夢想出發」的專題演講。 8 月,在河北省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藝術隨筆集《遙遠的完美》脫稿。日本東京近代文藝社出版鐵凝小說集《紅衣少女》,譯者池澤實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國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遠有多遠》改編的15集同名電視連續劇在國內40餘家電視台播出。 5 種小說和散文集《誰能讓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歡樂》等分別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等出版。 2003年,《遙遠的完美》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應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之邀,主編5 卷本《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選》。應新加坡教育部邀請,赴新加坡「寫作營」授課。日文版小說集《麥秸垛》由東京現代文藝社出版。

I. 鐵凝的代表作有什麼

鐵凝主要著作有:《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部分作品譯成英、法、德、日、俄、丹麥、西班牙等文字。

鐵凝,姓屈,女,1957年9月生,籍貫河北省趙縣,高中學歷,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84年成為河北省文聯專業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1996年開始擔任河北/省/作/協/主/席,2006年11月出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作/協/名/譽主//席
。籍貫河北省趙縣,生於北京,四歲回保定。父為油畫及水彩畫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母親是聲樂教授,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鐵凝為長女。人稱文壇「美女作家」,也有人稱她是「女性主義」作家。 鐵凝曾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06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7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說《哦,香雪》、《第十二夜》、《沒有鈕扣的紅襯衫》、《對面》、《永遠有多遠》、《一千張糖紙》等100餘篇、部,以及散文、隨筆等共400餘萬字,結集出版小說、散文集50餘種。1996年出版5卷本《鐵凝文集》,200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9卷本《鐵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次獲包括「魯迅文學獎」在內的國家級文學獎;另有小說、散文獲中國各大文學10餘項。由鐵凝編劇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部分作品已譯成英、俄、德、法、日、韓、西班牙、丹麥、挪威、越南等多國文字。
創作經歷
1975年高中畢業,因酷愛文學,放棄留城、參軍,自願赴河北博野縣農村插隊。同年《會飛的鐮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兒童文學集。該小說是鐵凝高中時的一篇作文,後被認為是其小說處女作。
1975年至1978年在農村務農4年,此間寫出《夜路》《喪事》《蕊子的隊伍》等短篇小說,發表於《上海文藝》《河北文藝》等文學期刊。
1979年調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冬,參加全國兒童文學創作座談會,會議期間拜望茅盾、張天翼等前輩。

熱點內容
柳如月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5-15 12:15:50 瀏覽:997
言情片小說絕代俏美人 發布:2025-05-15 12:11:32 瀏覽:26
小淇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15 12:03:48 瀏覽:861
免費閱讀小說山菊花 發布:2025-05-15 11:57:29 瀏覽:262
女主是寫小說男主是總裁 發布:2025-05-15 11:56:46 瀏覽:906
熱門網路小說投稿軟體 發布:2025-05-15 11:52:01 瀏覽:488
女主是孤兒的網游小說 發布:2025-05-15 11:46:32 瀏覽:556
陸卿寒與溫惜小說免費閱大結局 發布:2025-05-15 11:41:28 瀏覽:404
經典玄幻小說星辰變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15 11:32:31 瀏覽:408
花小七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15 11:32:31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