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朱文的短篇小說

朱文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4-28 12:57:35

㈠ 朱文的人物生平

朱文,男,1967年12月生於福建省泉州市。1989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動力系,獲工學學士學位,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寫作,1991年開始小說寫作。1994年辭去公職,現為自由作家。
著有詩集《我們不得不從河堤上走回去》,小說集《我愛美元》、《因為孤獨》、《弟弟的演奏》,長篇小說《什麼是垃圾,什麼是愛》等。為20世紀90年代青年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1998年,他發起主持了一次名為「斷裂」的活動,向全國73位青年作家發出問卷調查,促進文學界對現存文學秩序進行反思。
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觸電」,寫過的電影劇本有《巫山雲雨》、《過年回家》、《火車,火車》、《海南,海南》等。由朱文自編自導的電影《海鮮》,在9月剛剛結束的威尼斯電影節上獲「評審團大獎」。
朱文永遠是個異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不在江湖中」。
如今他的小說已經和方文山的歌詞、崔健的搖滾樂一起收錄到了大學課本之中,朱文怪不好意思的,「那時還年輕,寫起來肆無忌憚,那些東西還是不適合給孩子們讀。」人到中年,朱文突然變得安分起來。曾經的他,還和作家韓東、畫家毛焰一幫南京文藝圈的哥們混過,「那絕不是為了交流創作,就是為了吃喝玩樂。」而現在的朱文,戒了六年煙,結了三年婚,不開車,不喝酒,平時愛遛狗、爬山、喝普洱,他決定讓自己「活得明白」。
在《小東西》的結尾,主演毛焰和托馬斯在一起喝的就是普洱茶。毛焰告訴托馬斯,這普洱茶不是二十年的,也不是十五年的,而是十年陳的,老外托馬斯回答道:「十年,but good enough!」這便是朱文對友誼的注腳。「我喜歡一切帶有時間痕跡的東西。俗話說,三生修得同船渡。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碰到一起,講究的是因緣。」
幾乎所有采訪者都會問朱文一個同樣的問題: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的藝術家,你的創作到底來源於何處?朱文每每都會給他們兩個字:「天賦」,緊接著再加上一句「雖然我討厭使用這個詞。」的確,1994年之前,他還是南京一家國企的鍋爐工程師,他在刊物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既不是小說,也不是詩,而是一篇關於鍋爐結構設計的專業論文。由於父母在「文革」期間受到了巨大的打壓,「思想活絡」的朱文從小就讓他們擔驚受怕。學理科,是父母的要求,安分守己地靠手藝吃飯,那是他們對他的期許,卻沒想到朱文還是走上了藝術這條道路。
要是在不開機的時候,朱文的作息是很正常的。「甚至有點老齡化」。他一般六七點鍾就起床,拉起他家那隻才五個月大的金毛狗,下樓去散步,「我是我家小區花園的最大受益者」。於是,一路上,小說家朱文會遇到各種閑散的保姆和老人,他邊遛狗邊端詳著他們,故事早已在腦海里縈繞不去。「通常,我的腦子里就有十個故事,那你就讓它們漂浮在那裡,並不理會它們。就等著看哪一個故事迫使你把它寫出來。」
現在,總有人會要求朱文提煉一下自己這僅有的三部作品,來談談它們共同的主題。每當這個時候,朱文總是會回到自己的原點。「以前以為自己拍《海鮮》,那純粹是種偶然,後來想想,卻是必然。我老家靠海,爺爺爸爸都曾當過漁夫,靠海吃飯。我成長在內陸,從小別人家都吃淡水魚,我家卻總是吃冰凍海鮮。我一直很奇怪這到底是為什麼,原來,一切都流淌在你的血液里。《海鮮》帶我回到海邊,《雲的南方》帶我來到山那邊。我所有的藝術,一貫的意願都是想擺脫萬有引力。
經歷
1998年,他發起主持了一次名為「斷裂」的活動,向全國73位青年作家發出問卷調查,促進文學界對現存文學秩序進行反思。
1990年代中期開始「觸電」,寫過的電影劇本有《巫山雲雨》、《過年回家》、《火車,火車》、《海南,海南》等。由朱文自編自導的電影《海鮮》,在2001年9月的威尼斯電影節上獲「評審團大獎」。
關於朱文的電影,其實我們知之甚少。
比如《海鮮》,比如《雲的南方》——《海鮮》連盜版碟都沒有,《雲的南方》曾在中央台的某個頻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播放過,而且據說是在深夜。
朱文本身也很少談自己的電影。他在這方面,有惜字如金的意思。
他很少出現在媒體,但他也不神秘。至少,他沒有把自己打扮得很神秘。他可能要比過去胖一點,衣著普通,一臉和藹笑容。他不倨傲。他出現在清華南門的某個咖啡屋裡,戴著一頂帽子四處張望。這時候,他有點像他過去的青春期,張望著,逡巡著。這就是朱文,非常具體,身形高大,但是無法繼續了解他的前史和未來。任何一個熱愛過文學的青春期的文學青年都有可能熱愛過朱文十年前的小說。《什麼是垃圾,什麼是愛》、《我愛美元》以及《人民到底需要不需要桑拿》,他的小說那麼特立獨行,極度個人化,荒謬而滑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那是所有人的青春期嗎?
朱文的敏銳在於,他比任何一個人更快速地記載,並且,迅速放棄了寫作的營生,投向他更熱愛的電影。就像1994年,一個持有兩千噸級司爐證、擅長在圖紙上雄圖偉略的傑出工程師,突然打算離開這個游刃有餘的崗位(也有傳說是被開除的),開始不靠譜的寫作生涯。他知道自己天生是一個作家。他現在又要證明他天生是一個導演,他不認為陳凱歌、張藝謀是天才導演,因為他們都沒有原創性,只依賴於攝像和劇本。他的自信是經過驗證的,所以並不令人生厭。
曾經的叛逆青年
朱文早先參與編劇的電影《巫山雲雨》、《過年回家》早已被很多人所熟知。而《小東西》是朱文繼《海鮮》《雲的南方》之後執導的第三部電影,由於種種原因,他的電影都沒得到大范圍的公映。外界對朱文新作品《小東西》的評價是:虛構,現實,武打,外星人等種種元素。在朱文眼裡,「這部電影在我三部電影中是最簡單輕松的,但是花了最長的時間,前後用了三年。」
無論是當年向傳統文學發起的「斷裂」行為,還是朱文詩歌、小說里所透露出來的氣質,朱文給人的印象,就是他在不斷書寫他自己,他的反抗、憤怒。
朱文說,他不厭其煩地寫那些小人物,只是在重申一種自由,這種自由,在他年輕的時候,它體現為一種對抗,一種憤怒;但現在,朱文變平和了,雖然朱文疏遠依然。「他只是變得善於在憤怒與制度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作家韓東印象里,「從未見過朱文暴跳如雷,和人惡語相向。即使是在和心懷叵測的評論家們面對面的交鋒中,他也始終面帶微笑,挖苦中不失調侃,和對方的惱羞成怒形成了極強的反差。」
朱文表示,像「傻×」這樣的詞並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樣粗鄙,而是中性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和當時一種情緒的表達。所以,他說,愛情,你真像一泡屎,用叛逆和顛覆來掩飾他對更美好事物的嚮往。因為大家都知道,朱文有一個漂亮女友,叫金子。
為自由離開南京
1989年,朱文從東南大學力學系畢業,分配到國家重點工程華能南京電廠籌備處,而後成為機組控制室的司爐,操作控制一個巨大的鍋爐,並且是三班倒,他就利用中間休息的時間寫作。經過五年時間的創作,1994年,朱文辭去公職。再後來,他離開南京去了北京,有一段時間,因為父母和一些朋友都在南京,朱文要在兩個城市跑。
朱文說,經過多年的爭取,他自己的力量已變強大。
朱文並不是個很喜歡鬧的人,即使因為拍電影,需要和人打交道,也沒能改變他和別人之間那種很簡單的關系。早先,他甚至會和韓東一起在大街上看來來往往的人群,並對其中的女性評點一番。但有一天,他還是舍棄了這份樂趣,離開南京去北京。
朱文發現,南京有很多朋友,他沒辦法安靜下來。「北京太大了,要找什麼人一起玩不是那麼容易。」現在,更多的時間,朱文會呆在北京郊區的家裡,也基本不跟什麼人說話。朱文否認這是一種孤僻,他說,跟女朋友跟家人當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難忘大廠生活
朱文有一篇小說《到大廠到底有多遠》,描述了去南京郊區大廠時的一段坐車經歷,冷峻而又溫情,在其眾多小說中並不是很起眼,但後來卻被很多評論家一再提及。
很多人認為,朱文開辟了寫小說的地理概念,自他以後,不少作家都喜歡在其作品中描繪身邊的公交、街道等等,並作出對生活看似冷靜的剝離。他的《段麗在古城南京》《達馬的語氣》都堪稱是其中的經典。那些熟悉的南京地名和日常生活,雖然僅僅作為一種疏離的背景出現,但這正體現了朱文作為一個異鄉人對南京的特殊情感。
「那時有大部分時間在全國到處亂跑,但在南京大廠工作的那五年對我整個的影響實在很重要,走到哪兒,別人還是會習慣說這是從南京出來的作家。只是,我不喜歡那種重復性很強的事情,我很喜歡電廠的工作,因為它有價值感,每天都在創造財富,但重復……5年對我來說已經是極限了。」
寫有那麼多關於南京的小說,已在國際影壇贏得不少聲譽的朱文並沒有忘記南京這個地方,他表示,在適當的時候,用電影來展現對南京的所思所想並不是不可能。
本質性作家
南京有一個著名的詩人作家圈,他們作為一個團體的名字叫做「他們」,這撥人是韓東、朱文、於小韋、丁當、吳晨駿、劉立桿、魯羊以及年輕一輩的曹寇、趙志明等人。朱文當年在工廠當鍋爐工,在三班倒之餘拚命寫作。
到1999年為止,朱文總共寫了80萬字,覺得自己寫得夠多的了,自那後再沒寫過一個字。直到現在,他的聲名也遠沒有達到大眾化的程度,小說的印量很小,一直不太容易買到,愛好者們以在論壇上傳貼其小說並交流看法為樂趣,可以說朱文是作家中的作家,在寫作圈內具有相當大的力場,他的寫作影響了一批人,不少年輕作家如李紅旗、李師江等都自承深受其影響。
朱文的寫作深入了每一個人的存在狀況,他以高度的耐心與熱情去描述吃喝拉撒、無目的的游盪、突如其來的意外,展示生活中最百無聊賴、最微不足道、最容易被我們自己忽略的瑣屑細節,陌生、荒誕,然而這又正是我們所熟悉而又麻木不仁的。他說,「無聊之處見真知」。
他的筆下有無聊而躁動不安的年輕人,有壓抑了大半輩子的老年人,有破罐子破摔的藝術圈女性,他不替他們辯解,也不對他們作出評判,他尊重並理解這些人,讓他們自主地在各種關系和命運里浮沉,在迎面而來的誘惑和打擊前,或是一再被羞辱,或是偶然地重獲尊嚴。
朱文曾說,「一個好的小說家講述的每一個故事首先對他自己而言必須是必要的,它只能來自你誠實敏銳的心靈。寫出一個你的能力可以達到的最高級、最完善復雜的故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寫出應該寫出的與你有著血肉聯系的那個故事。我把後一類作家叫本質性作家。我很難接受還有另一類作家」。現在他補充說,本質性寫作的意思是要回到源頭,回到最初的感動。他拒絕讓那些貌似深刻、貌似博大的因素滲入到寫作中,他說,「對一個嚴肅自律的作家來說,他最糟糕的作品裡也有著隸屬於他本人的當時的最緊張的心靈焦灼」,寫作是一個自我溝通過程,與自己的心靈共同生活。他還說,「我精神上對寫作的需要遠遠甚於寫作對我的需要」。
這樣的態度體現在他的小說里,他的小說有一種直面並深入現實與心靈的精神品質,獨立並強悍,不討好不避諱,不自我感動也不試圖感動、憐憫他人,像一個挖土機一樣看準地方直接挖掘下去,入木三分又勢不可擋。他的語言酣暢淋漓,飛揚,恣意,興之所至,讀起來非常痛快。
徹底地拋棄既有的標准,向許多事物發起進攻,必定要遭到很多人的反擊,1990年代中後期,《我愛美元》出來後,朱文被人稱為「流氓作家」。《我愛美元》並不算朱文最好的小說,但因為其激烈的反叛姿態而成為他最出名的作品,它寫的是「我」帶著父親找小姐的事情,這部小說幾乎讓朱文的父親身敗名裂,朱文由此深感這種老是寫「我」的方式很有禍害。

㈡ 建國初期有什麼優秀的中短篇小說

1.詩歌

歌頌新中國,歌頌新生活,是建國初期詩歌的共同主題。在頌歌詩潮中,老一輩詩人更感到連綿戰火之後自由與獨立的可貴,他們的頌歌流露出激越的感激之情。郭沫若的《新華頌》,何其芳的《我們最偉大的節日》,馮至的《我的感謝》,以及艾青、臧克家等的不少詩作都是其中的代表。在《新華頌》中,老詩人寫道:"人民中國,屹立亞東。/光芒萬道,輻射寰空。/艱難締造慶成功,/五星紅旗遍地紅。"詩句雖然流於浮泛,但作為當代詩歌的開篇之作,無論從表達內容還是形式的散文化上,都具有先行的意義。此外,艾青的"禮炮震動著整個地殼,全世界都慶賀新中國的誕生",石方禹的"祖國,我因你的名字滿身光彩"等詩句,都生動地展示了建國之初人們普遍的感受和心情。

對舊時代苦難與斗爭的回憶,對祖國和平與幸福的捍衛,也成為本時期詩歌表現的重要內容。李季的長詩《報信姑娘》寫了一位為救游擊隊偵察員而犧牲自己的女英雄。李冰的《劉胡蘭》也有一定影響。喬林的《白蘭花》和馮至的《韓波砍柴》,在描寫舊時代苦難生活的作品中,顯示出較為突出的藝術成就。

在抗美援朝題材的詩作中,未央的《槍給我吧》、《祖國,我回來了》,是廣為傳誦的名作。李瑛的《在朝鮮戰場上有這樣一個人》,田間的《給一位女郎》,張永枚的《新春》,都熱情歌頌了中華兒女的獻身精神和中朝人民的戰斗友誼。

此時的詩歌還全面反映並歌頌了和平建設時期的新生活。李季的《玉門詩抄》、《生活之歌》,表現了石油戰線的勞動者們忘我的精神,作者也因此有了"石油詩人"的美譽。在表現新生活的作品中,"生活抒情詩"尤其引人注目。聞捷的《吐魯番情歌》、《果子溝山謠》是這類作品的最成功代表。李瑛的《戈壁日出》,邵燕祥的《到遠方去》,嚴陣的《江南曲》,樑上泉的《高原牧笛》,公劉的《西盟的早晨》,也都頗具特色、

老詩人艾青把目光投向世界,創作了一組國際題材的詩歌組詩《南美洲的旅行》和《大西洋》,在熾烈的感情下蘊含深邃的哲理,傳達出詩人對世界和人類命運的關注。

2.散文像新生活帶來詩歌創作的繁榮一樣,大量優秀的散文作品也涌現出來。"朝鮮通迅"是建國後散文的第一批成果。影響最大的是魏巍的作品,他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感情真摯,格調高昂,一時間舉國傳頌。其他如巴金的《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楊朔的《鴨綠江南北》,劉白羽的《朝鮮在戰火中前進》,老舍的《無名高地有了名》等,都從不同角度謳歌了志願軍英雄和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誼。此類題材的作品結集有《朝鮮通訊報告選》、《志願軍一日》、《志願軍英雄傳》等。

反映工農業建設蓬勃發展的報告文學也很突出,如艾蕪的《屋裡的春天》,柳青的《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靳以的《到佛子嶺去》,秦兆陽的《王永淮》,李若冰的《在柴達木盆地》等,並結集有《祖國在前進》、《經濟建設通訊報告選》。

抒情散文也獲得了很大發展。冰心的《小桔燈》,楊朔的《香山紅葉》,陶鑄的《松樹的風格》,劉白羽的《日出》,秦牧的《社稷壇抒情》,碧野的《天山景物記》等作品,或歌頌理想、情操,或描繪河山、景物,均以新的時代精神、優美的文筆和灑脫的風格成為當代散文中的精品

眾多質量上乘的作品的出現,使當代散文創作呈現出第一次高潮,為60年代初期散文創作的大豐收奠定了基礎。

3.小說

建國初,小說創作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各類題材中佔比重最大的是描寫民主革命斗爭的,如杜鵬程的《保衛延安》,柳青的《銅牆鐵壁》,孔厥、袁靜的《新兒女英雄傳》,劉知俠的《鐵道游擊隊》,馬加的《開不敗的花朵》,高雲覽的《小城春秋》,孫犁的《風雲初紀》,徐光耀的《小兵張嘎》等。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有:趙樹理的《三里灣》,孫犁的《鐵木前傳》,康濯的《水滴石穿》,劉澍德的《橋》等。表現工業題材的有:杜鵬程的《在和平的日子裡》,周立波的《鐵水奔流》,草明的《火車頭》等。瑪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和李喬的《歡笑的金沙江》,則顯示了建國後少數民族文學的最初成果。

《保衛延安》和《三里灣》代表了50年代初期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保衛延安》首次成功地以長篇形式表現軍事題材,為當代小說創作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小說描繪了解放戰爭中保衛延安的幾次戰役,氣勢恢宏,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懷的形象,這是解放軍高級將領第一次出現在當代文學作品裡。趙樹理的《三里灣》第一次描寫了農業合作化運動。小說顯示了作家深厚的藝術功底,以大故事套小故事,寫人們的日常生活事件,真實地反映出合作化運動初期各類人物的思想、行為和觀念,揭示了合作化運動引起的農村生產關系、家庭關系、婚戀觀和道德觀的變化,同時也表明實現農村變革的艱巨性、復雜性。"糊塗塗"、"常有理"、"惹不起"、"能不夠"等人物形象,因為來源於生活,使人倍覺親切。這在建國初的小說創作中是很難得的。

杜鵬程的《在和平的日子裡》是"十七年"表現工業題材的優秀中篇小說。作品以寶成鐵路建設為背景,寫了一對經歷過硝煙戰火的老戰友,在和平建設時期面對新問題所產生的不同心態。作者把對人物心靈的探幽置於社會主義工業建設的大環境中去觀照,既使人物思想沖突有現實依據,又展示了廣闊的時代風貌。作品情緒昂揚,以抒情筆調為主,同時又蘊含深刻的哲理,其現實針對性也是很明顯的。

孫犁的《鐵木前傳》寫的是鐵匠傅老剛和木匠黎老東及其兒女兩代人的生活故事,反映了農業合作化運動初期農村各階層人民的思想情感。小說以其獨特的風格被譽為"一部詩的小說或小說的詩"。

總體來看,建國初的小說創作處於發展的醞釀期,中、短篇創作更活躍一些。原因是中、短篇樣式用來反映現實生活更易於把握,更靈活。這一時期的小說取得的成就是應該肯定的,但受時代大背景影響,創作過分追求政治功能的弊端已初露端倪。譬如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創作,單方面追求崇高,對歷史厚度和內蘊的深度挖掘不夠。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因緊跟形勢而在藝術錘煉上顯得欠缺。這為日後小說發展出現"左"的傾向埋下了根芽。

㈢ 朱文:看女人txt全集下載

朱文:看女人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我的朋友小劉。他全名叫劉貴祥,岩喊今年五十歲,屬牛,大我一輪半,現在在土壤研究院的微機室工作。他是工農兵學員出身,在南京工學院(也就是現在的東南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過兩年,畢業以後就進了與他的專業毫不相乾的土壤研究院。這個文憑不硬,新時期以來他一直為此苦惱,很想得個機會去進修,但是始終未能如願,後來他還是通過成人自學考試於一九八八年獲得了大學本科的資格。那一年他虛歲四十,不但專轉了本,而且一反常態地入了黨。劉貴祥對我說(印象中其他一些年屆不惑的朋友也都喜歡這么說,所以可以稱之為不惑宣言),他現在的想法兩樣啦,雖然晚了點,但他還是想爭取一下,弄個一官半職,也好換一套稍微大一點的住房。但倒霉事接二連三地到了,使他無力招架。先是六歲的兒子劉剛得了一場結核性腦膜炎,然後就是他老父親的去世,再接下來是搏拿在老家的妹妹劉貴香粗銀野夢幻般地被自己家的摩托車碾斷了腿到省城來治療,到了年底,他和老婆林志……
別忘了採納喲

㈣ 有益於准大學生看的書

星火,新東方的單詞書都不錯,大學很多人用
學英語的話看美劇
或者書蟲系類 中英對照 不算很深

准大一 看點有意義的書把
推薦點有深度的
這些書你也可以找英文原版來看,不過有難度
既然是學英語的 不妨挑戰挑戰自己

1. 納博科夫《普寧》
2. 納博科夫《絕望》
3. 昆德拉《笑忘錄》
4. 帕慕克《黑書》
5. 余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6. 吉卜林《吉卜林短篇小說選》
7. 納博科夫《斬首之邀》
8.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
9.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10. 納博科夫《洛麗塔》
11. 朱斗團模文《弟弟的演奏》
12. 安妮•普魯《近距離:懷俄明故事》
13. 錢穆《國史新論》
14. 蘇珊•桑塔格《關於他人的痛苦》
15. 斯蒂芬•金《綠里奇跡》
16. 高行健《高行健戲劇集》
17. 弗吉尼亞•斯潘塞•卡爾《孤獨的獵手:卡森•麥卡勒斯傳》
18. 斯蒂芬•金《屍骨袋》
19. 毛姆《尋歡作樂》
20. 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索拉里斯星》
21. 貝克特、品特等《西方荒誕派戲劇集》
22. 蘇童《向日葵》
23. 卡森•麥卡勒斯《婚禮的成員》
24. 辛格《傻瓜吉姆佩爾》
25. 《童蒙止觀校釋》
26. 奧康納《智血》
27. 李敖《傳統下的獨白》
28. 李敖《獨白下的傳統》
29. 李敖《上下古今談》
30. 約翰•厄普代克《兔子,跑吧》
31. 帕慕克《新人生》
32. 紀德《人間食糧》
33. 赫爾曼•黑塞《在輪下》
34. 胡安•魯爾福《佩德羅•巴拉莫》
35. 赫爾曼•黑塞《玻璃球游戲》
36. 納博科夫《瑪麗》
37. 赫爾曼•黑塞《納爾齊斯與歌爾蒙德》
38. 君特•格拉斯《剝洋蔥》
39. 甘地《聖雄箴言錄》
40. 楊絳《我們仨》
41. 崔子恩《光影記憶》
42. 袁筱一《文字•傳奇:法國現代經典作家與作品》
43. 沈立行《我的鐵窗生涯》
44. 海明威《第五縱隊•西班牙大地》
45. 愛倫•坡《愛倫•坡短篇小說集》
46. 布努埃爾《我的最後一口氣》
47. 卡森•麥卡勒斯《沒有指針的鍾》
48. 喬瓦尼•格拉齊尼《費里尼對話錄》
49. 米蘭•昆德拉《慢》
50. 米哈福茲《兩宮間》
51. 米蘭•昆德拉《身份》
52. 米蘭•昆德拉《無知》
53. 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
54. 米蘭•昆德空緩拉《被背叛的遺囑》
55. 錢穆《或清湖上閑思錄》
56. 錢鍾書《七綴集》
57. 阿巴斯《隨風而行》
58. 鮑勃•迪倫《像一塊滾石》
59. 傑里•霍普金斯《此地無人生還》
60. 奧威爾《巴黎倫敦落魄記》
61. 趙毅衡《有個半島叫歐洲》
62. 塞林格《弗蘭妮與祖伊》
63. 讓•考克托《存在之難》
64. 陳超《中國先鋒詩歌論》
65. 趙鐵林《鏡頭里的社會》
66. 羅素《西方哲學史》
67. 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
68. 斯托克斯《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的生與死》
69. 錢德勒《漫長的告別》
70. 保羅•奧斯特《布魯克林的荒唐事》
71. 利奧波德•薩克•馬索克《穿裘皮的維納斯》
72. 肖全《我們這一代》
73. Werner Fuld《帕格尼尼 才華的詛咒》

㈤ 20世紀90年代,我國作家朱文的創作風格有什麼特點

朱文1991年開始小說寫作,他著重於描寫個人慾望的展開和表現形式。所處理的題材往往帶有某種「道德」反叛性,事件和敘局侍述語言有粗俗化的特乎兄點,歲臘襲但是在敘述上卻能夠冷靜地控制節奏,因而顯示出一種特別的活力。

㈥ 朱文的《我愛美元》向讀者展示了一種怎樣的現實

朱文的《我愛美元》向我們展示的就是一種「現實」。在這篇小說中,生活的真諦被揭示為盡可能多地去滿足個人慾望——擺脫了道義限制的性慾,因為只有「美元」為我的「滿足」提供可靠的保障。

小說中的「我」是一個真正懂得並且全身心沉浸於卜笑或當代生活的大學畢業生。對於「我」的生活,「我」沒有太多的抱怨,雖然也時有不滿足。「我型伍認為生活不過如此,而且只能如此」,一個人的生活就是在如此的生活升伏中追求更多的「美元」,以獲得更多的滿足和享受。「我」是認同這個現實的,但是這個認同是以「我」完全無條件地把自身沉淪於其中為內容的。正如「我」在「父親」和「弟弟」面前的優越性來自於「我」同時與多個女人有自由的金錢和性的交易一樣,「我」以數量取勝。數量並不能充實質量的空虛。因此,「我」骨子裡又是空洞的,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我覺得心裡空洞極了……」小說主人公說。

㈦ 《達馬的語氣》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達馬的語氣》(朱文)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PGoEKZ-uqWY4IiEKrZ2BJg

提取碼:m5vb

書名:達馬的語氣

作者:朱文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8

頁數:350

內容簡介:

曾為詩人的朱文,其小說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另類氣質,他的大部分小大辯說寫於20世紀90年代,而時至今日,不僅沒有過時,反而越來越多地受到當代文學研究者地關注和研究。《達馬的語氣》所選18篇作品,集中體現了朱文短篇小說藝術的魅力,同時代表著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個高度。作者筆下的時代和社會呈現出比較開放的姿態:年輕人走入社會的迷惘,中年人陷於拉雜生活的無奈,「圈子」朋友的無聊與相輕……在作者於語言游戲間創造出的一個個充滿想像力的空間里,每個人都在社會與日常生活中,或順流,或對抗。作者「一直要求自己寫出單純的小說、純粹的小說,而不是文學」,《達馬的語氣》很好地實現了他的小說主張。

作者簡介:

朱文,1967年生於福建泉州。1989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動力系李滲。1994年辭去公職,現為自由作家。著有小說集《我愛美元》(1997)、《因為孤獨》(1998)、《弟弟的演奏》(1998)、《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2000),長篇小說《什麼是垃圾,什麼是愛》(1999),詩集《他們不得不從河堤上走回去》(2002)。電影作品有:《巫山雲雨》(編劇,1995)、《過年回家》(聯合編劇,1999,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海鮮》(編劇、導演,2001年獲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雲的南方》(編劇、導演,2002年在第54屆柏林電哪仿脊影節上獲「亞洲電影促進網路」大獎)。2004年獲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大獎新秀競賽金獎和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熱點內容
重生永遠成正態小說 發布:2025-06-29 06:43:10 瀏覽:782
韓七月小說免費 發布:2025-06-29 06:42:36 瀏覽:149
有什麼高質量網游小說 發布:2025-06-29 06:42:25 瀏覽:621
魂獸類的網游小說 發布:2025-06-29 06:42:24 瀏覽:29
重生之億萬總裁護妻入骨小說看 發布:2025-06-29 06:41:00 瀏覽:437
古言里女主是婢女的短篇小說 發布:2025-06-29 06:32:51 瀏覽:286
小說武打經典片段 發布:2025-06-29 06:32:07 瀏覽:973
誅仙小說和電視劇結局 發布:2025-06-29 06:31:23 瀏覽:742
人類衰退之後小說大結局 發布:2025-06-29 06:25:53 瀏覽:531
長篇小說軍文言情 發布:2025-06-29 06:20:34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