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短篇小說
『壹』 求蘇聯短篇小說名
《永不掉隊》《一千零一夜》《禍起蕭牆》《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海底兩萬里》
『貳』 奧列西·岡察爾的主要作品
《人和武器》描寫發生在蘇德戰爭剛剛爆發及戰爭初期的故事:哈爾科夫大學的一群男女學生正在學習、散步、談情說愛,過著美好的和平生活,突然戰爭發生,他們都報名參軍,進行了短期的訓練後就被派到前線,因為戰爭的殘酷和內部的混亂,他們都受盡了各種苦難。這部小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作家自身生活的縮影。他在《人和武器》中不加區別地譴責一切戰爭都是「人類的自相殘殺」、「摧毀文化的原因之一」。她追求的是「沒有武器,沒有軍隊,沒有戰爭」的「三無世界」。表示出強烈的反戰態度。
奧列希·岡察爾的藝術創作始終與20世紀烏克蘭民族的歷史以及烏克蘭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而他的創作力在同時代烏克蘭作家中可謂首屈一指,其作品無論數量、質量都相當驚人,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根據自親身參加反法西斯衛國戰爭所得的豐富生活材料寫成的三部曲《旗手》。這是他對戰友的承諾。當他的戰友一個一個犧牲在保衛祖國的戰場,他說:如果我能活下來,就一定要把你寫出來。《旗手》就是他對戰友的回答,裡面浸透了蘇軍犧牲將士的鮮血。前兩部《阿爾卑斯山》、《藍色的多瑙河》和第三部《金色的布拉格》獲一九四八年斯大林獎金和1949年斯大林獎金。三部曲的故事從1944年春天蘇軍突破希特勒侵略者的防線進入羅馬尼亞境內開始,以1945年5月初德國法西斯在柏林宣布投降結束。作家集中描寫一個由蘇聯各民族出身,戰前從事各種和平勞動的人組成的紅軍團在塔吉克族團長薩米耶夫和政委俄羅斯人沃隆卓夫的領導下,在反法西斯戰爭最後一年多的時間內的經歷,熱情洋溢地歌頌了蘇軍指戰員在追殲法西斯侵略者的過程中所顯示的團結戰斗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整個作品都是用烏克蘭文學所特有的、富有詩意的浪漫主義風格寫成的,使人讀後有一種振奮人心的鼓舞力量。
岡察爾的作品大都取材於烏克蘭的歷史、戰爭與現實生活,描寫了人與戰爭,人與建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人的精神面貌。如長篇小說《大地在咆哮》、《塔弗里亞》、《颶風》、《你的霞光》等。《米基達.布拉圖斯》描寫一個老園藝家在荒島上建設果園的故事。《讓燈塔亮著》描寫一個小島燈塔工作的女孩子,她的愛情生活和不幸,歌頌了蘇聯普通勞動者的思想品質。這兩部作品都是優美精緻的小品,很有點帕烏斯托夫斯基的風格。《達佛里雅》以1905年革命為背景,描寫沙皇時代烏克蘭地區地主和雇農的復雜關系,穿插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該書還有個續集《彼列柯普》,不過沒發現有中譯本)。《大地怒吼》描寫哈爾科夫大學的女大學生蓮蓮在德佔區建立地下小組,勇敢地和德寇斗爭,最後被叛徒出賣英勇犧牲。主人公原型大概是岡察爾的同學,讀來真切感人。這是一部迷你型的《青年近衛軍》,也有《青年近衛軍》一般濃郁的詩意格調。他還擅長寫短篇小說。 《永不掉隊》是蘇聯短篇小說的傑作。系列短篇小說《小鈴鐺》獲一九六四年列寧獎金。岡察爾筆下的人物全都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追求 「團結」和「歡樂」,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作品的語言優美,富有詩意和幽默感,以及濃郁的民族色彩。他強調文學要基於現實,基於生活真實。岡察爾的小說以其鮮艷的民族色彩和馥郁的詩情、以磅礴的氣勢和英雄主義精神而備受蘇聯文學界以及廣大讀者關注。 岡察爾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浪漫派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的濃重抒情風格雖然並非人人都能接受,但毫無疑問,他在蘇聯文學史上有著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地位。
『叄』 原蘇聯有篇關於富人的狗狗和窮人打官司的故事,小說的名字叫什麼呢
你說的應該是俄國作家契訶夫創作的短篇小說《變色龍》,訶夫在該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虛偽逢迎、見風使舵的巡警奧楚蔑洛夫,當他以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時,就揚言要弄死它並懲罰其主人。當他聽說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將軍時,一會兒額頭冒汗,一會兒又全身哆嗦。通過人物如同變色龍似的不斷變化態度的細節描寫,有力地嘲諷了沙皇專制制度下封建衛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臉。
『肆』 俄國著名短篇小說家偰契訶夫的主要代表作有
契訶夫的代表作: 短篇小說《變色龍》《胖子和瘦子》《凡卡》(《萬卡》)《套中人》《小公務員之死》等等。 契訶夫從1880年開始發表作品,一生中寫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還寫了一些中篇小說和劇本。短篇小說如《凡卡》《普里希別葉夫中士》《一個官員的死》《變色龍》《哀傷》《苦惱》《乏味的故事》《決斗》《裝在套子里的人》《姚尼奇》《農民》《在峽谷里》等。中篇小說《草原》《第六病室》《未婚妻》等,劇本如《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姐妹》《櫻桃園》等。他常常通過一些日常平凡事物,描寫小市民,小官吏的自私、虛偽、庸俗的丑態,揭露腐朽反動的沙皇統治的罪惡,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
『伍』 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作者是哪個人
題主所問的「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作者是蘇聯作家米哈伊爾·肖洛霍夫。
上圖:電影《一個人的遭遇》劇照,人物為索科洛夫(中)
在小說家的安排下,幾乎所有與戰爭相關的苦難,無不例外地降臨在索科洛夫身上。 索科洛夫的行為中貫穿著蘇聯人的精神,卻不是一個「典型化」了的蘇聯人。因為他的存在不是為了表現全體, 而是為了突出個人在某一特殊時期思想、行為的狀態。 他身上充滿了戲劇性的因素,思想和行為表現出強烈的個人化傾向。
唯其如此,體現在索科洛夫身上的美德才是全人類的, 讀者才能穿越時空對他的苦難感同身受,並給予最大限度的同情。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說,索科洛夫是「極端典型化」的產物。他身上體現的不是普通蘇聯人的特徵,而是苦難的蘇聯人的集合。
追溯索科洛夫的整個人生,不難發現,這是他「一個人」的旅程。 在小說的前幾頁,他說:「抽煙也罷,死也罷,一個人總很難受。 」令人心酸的是,索科洛夫的一生都在不斷重復著「只剩一人」的悲慘遭遇。 在飢荒的1922年,家人全都餓死,「只剩下我一個人」;戰爭到來的 1942 年,他離別了妻兒,第二次「只剩下我一個人」;在一次沖鋒後,他被俘虜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第四次「只剩下我一個人」發生在逃跑時,孤立無援;與米勒的對峙,在死神面前一晃而過又是「只剩下我一個人」;沖過火力點回到本方陣地時,還是「只剩下我一個人」;第七次感覺「只剩下我一個人」是在得知妻女的死訊之時;最後,兒子阿拿多里在勝利之日的死,給了老索科洛夫最後的打擊,他實實在在地「只剩下我一個人」了。
索科洛夫過於戲劇化的人生概要, 說明肖洛霍夫在創作這篇小說時,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典型化」的創作手法推向極致,客觀上塑造了一個「非典型」的人物,一個「絕不普通的蘇聯人」。作者以索科洛夫一人之身承載一個時代的苦難,取得了驚人的藝術效果,帶給讀者強有力的震撼。 不過,這又損傷了小說的品質,因為真正的藝術總是迴避過於離奇的故事。
「不完美」的《一個人的遭遇》當然,這並非一篇沒有缺點的作品,象肖洛霍夫的早期作品有著自然主義的缺點一 樣,成名作中也有一些自然主義毛病,這篇作品的某些情節也摻雜著一些自然主義因 素。
作品中對戰爭描寫也的確有些感傷色彩。此外,這篇作品描寫人民對戰爭的支援也不夠。然而縱觀會篇,《個人的遭遇》 仍不失為一篇閃爍著現實主義光輝的作品, 一部有認識意義和教育意義的作品。
『陸』 契訶夫作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有什麼短片小說
序言:國外的很多小說也受中國內地的讀者們所想起契訶夫的作品,曾在我們學生時代的語文課本中多次出現,那麼契訶夫作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擁有哪些作品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三、《萬尼亞舅舅》
《萬尼亞舅舅》這部作品的主人公就是萬年的舅舅。用車說主要敘寫了萬尼亞的舅舅,無意中發現自己一直崇拜的人,並不是自己心目目中的樣子,最後還被自己的偶像所欺騙的故事。因此也是十分具有諷刺意味的。相比於契訶夫的其他作品,這部作品的情節更加的合理,並且也受到了許多讀者的喜愛。
『柒』 蘇聯小說,講的是哥薩克的故事
《靜靜的頓河》 肖洛霍夫
《靜靜的頓河》描繪了1912年至1922年間兩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兩次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國內戰爭)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頓河兩岸哥薩克人在這10年中的動盪生活,廣泛地反映了哥薩克獨特的風土人情,哥薩克各個階層的變化、廣大哥薩克在復雜的歷史轉折關頭所經歷的曲折道路,以及捲入歷史事件強大旋渦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劇命運。
這部小說場景宏偉,畫面生動;氣勢雄渾的戰爭和革命場面與細膩的日常生活場面相互轉換,風景描寫與人物心理變化彼此襯托;眾多人物及其命運在歷史事件的錯綜復雜中得到了深刻表現。正如肖洛霍夫寫給高爾基的信中所言,他在《靜靜的頓河》中所寫的「都是嚴酷的真實」,這一點是其最大的成就之一。本書另一成就是塑造了葛利高里的復雜形象。小說整個復雜而曲折的故事以他生氣勃勃的登場開始,以他的痛苦、孤寂的下場結束。小說全部重大而多方面的內容都是通過他坎坷、艱難和最後毀滅的一生經歷而聯結成一個有機整體。他的形象得到小說里最多方面深入細致的描寫,在他身上傾注著作者的全部思想和藝術激情。
小說的藝術成就也是很突出的。結構是龐大復雜的,但它大而嚴謹、雜而不亂。整部長篇小說共分四部八卷,由於作者的精心安排,情節的發展騰挪跌宕,故事演變曲折自然,頭緒紛繁而線條分明,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小說時空轉換闊大,具有一種特別豪邁的氣魄。對於整個故事情節的描繪,最明顯特點是真實事件與藝術虛構的結合。同時採用粗獷濃烈和深微細膩交替使用的手法,真實再現俄國歷史大轉變時期時代的脈搏。《靜靜的頓河》的故事敘述,引用了許多民歌民謠,以很大篇幅描繪不斷變幻的自然風光,極具鄉土風情,同時達到烘託人物的目的。語言清新明快,技巧多樣,實為不可多得的佳作。
米哈依爾·亞歷山德羅維奇·肖洛霍夫(1905—1984年) 當代最著名的蘇聯作家之一,具有獨特藝術風格和世界聲譽的文學巨匠。1905年5月24日生於頓河流域克魯日林村的一個商店職員家庭。肖洛霍夫出生和長期居住在頓河流域,非常熟悉頓河哥薩克的風俗習慣。1918年當他在中學讀四年級時,因國內戰爭開始而輟學。不久,就投身革命。1920—1921年擔任卡爾金鎮革命委員會辦事員,並參加了武裝征糧隊,經常在草原上同匪幫作戰。1923年參加了莫斯科共青團作家和詩人小組「青年近衛軍」。1926年,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集《頓河故事》。同年返回故鄉,從事專業創作。
1965年,肖洛霍夫「由於他在描繪頓河的史詩式的作品中,以藝術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現了蘇聯人民生活中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面貌」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為紀念這位世界著名的作家誕辰10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今年(2005)定為肖洛霍夫年。
可以在這里找到此書:http://www.shulu.net/newbook/wgwx/jjddh/jjddh.html
http://www.tianyabook.com/jingjingdenhe/
『捌』 俄國三大短篇小說之王的作品分別是什麼
安東·契訶夫的作品《變色龍》(1884)、《草原》(1888)、《沒意思的故事》(1889)、《庫頁島》(1893--1894)、《在流放中》(1892)等。
19世紀末俄羅斯的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情趣雋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的巨匠,著名劇作家。其劇作也對二十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堅持批判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忠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現況。他的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辛辣的諷刺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他的名言「簡潔是天才的姊妹」也成為後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銘。
『玖』 高爾基的《母親》內容簡介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國外長篇小說,看完後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母親」是人間最偉大的稱呼。
小說一開始描繪了陰森森的工廠畫面,展現了帝俄時代工人階級慘遭剝削的生活環境和老鉗工米哈伊爾·符拉索夫悲慘的一生。年輕的巴維爾本來也可能走上父親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在革命知識分子的幫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獻身於工人解放事業的光明大道。
巴維爾和工人們組成了馬克思主義工人小組,勤奮地學習革命理論,懂得了資本家的剝削是工人痛苦的根源。隨後就在工廠里散發傳單,向工人作宣傳工作。他意志堅強,頭腦清醒,不但贏得了工人小組成員的愛戴,而且使廣大工人群眾對他滿懷敬慕。在革命斗爭中,巴維爾始終依靠群眾,教育群眾,和群眾一起成長。「沼地戈比」事件是巴維爾第一次領導群眾進行的斗爭,巴維爾在群眾大會上向工人宣傳革命道理,積極領導這場斗爭。
但因當時群眾還沒有覺醒,巴維爾也缺乏領導斗爭的經驗,斗爭失敗了,巴維爾被捕入獄。通過監獄生活的鍛煉,巴維爾進一步提高了覺悟,同時逐漸掌握了斗爭的藝術。因而,出獄後他重視做發動群眾的工作。為了把工人運動從自發的經濟斗爭提高到自覺的政治斗爭,五一遊行時,巴維爾高舉紅旗開路,群眾聚集在他的周圍。「像鐵屑被磁石吸住了一樣」。
當反動派出動大批武裝警察鎮壓群眾時,巴維爾堅定勇敢,毫不動搖,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巴維爾因領導五一遊行再次被捕,他又將法庭作為戰場,同敵人展開斗爭。巴維爾在法庭上的演說是全書情節發展的高潮。這時,他已成為有高度覺悟和理論修養的成熟的革命者。
小說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巴維爾的母親尼洛夫娜。她像千百萬受壓迫的婦女一樣,被繁重的勞動和丈夫的毆打折磨成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人。
丈夫死後,當兒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時,母親也在兒子以及他的同志們的啟發、幫助下,逐漸接受革命的真理。在「沼地戈比」 事件以後,母親為了搭救兒子出獄,接受了散發傳單的任務。五一遊行時,巴維爾高舉紅旗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在武裝警察面前英勇不屈。這使母親進一步懂得了真理的力量,也使她更自覺地參加革命工作。
巴維爾再次被捕後,她搬到城裡,和革命者住在一起,堅決擔負起革命工作,完全獻身給共產黨。她常裝扮成修女、小市民或女商販,帶著傳單奔走於市鎮和鄉村。巴維爾在法庭上的演說及斗爭更進一步提高了母親的覺悟。小說結尾時,母親冒著生命危險去傳送印有兒子在法庭上的演說的傳單,不幸在車站被暗探圍住。這時,母親勇敢地把傳單散發給車站上的群眾。在被捕時,她庄嚴地宣稱:「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撲不滅的。」
『拾』 契訶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有哪些短篇小說
引言: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國外優秀作者的小說,而契科夫則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也在語文課本中,多次出現。他有哪些短篇小說引起讀者的廣泛爭議和喜愛呢?其實契科夫是一名非常高產的作家,他的優秀作品數不勝數,接下來看幾樣吧!
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萬年阿舅舅,而萬尼亞舅舅在無意當中發現了自己一直崇拜的人,原來竟然並不是有才華的人,其中的諷刺意義也十分的有內涵,表現了一個小人物為自己的偶像所奉獻,卻被欺騙的故事,十分的具有諷刺意義,情節也相比於其他的作品,情節更加的合理,這部作品也獲得了全世界的人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