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經典短篇小說
Ⅰ 吶喊魯迅著名短篇小說集
導語:《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表現了近代中國的種種劣根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吶喊》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志,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作品通過寫實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等多種手法,以傳神的筆觸和「畫眼睛」、「寫靈魂」的藝術技巧,形象生動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藝術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有力揭露和鞭撻了封建舊惡勢力,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希望喚醒國民的思想。奠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傑作》,中國僅有《吶喊》與《論語》被收入 ;1999年6月,《吶喊》被《亞洲周刊》評選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之首。
內容總述
小說集《吶喊》收錄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葯》《阿Q正傳》《故鄉》等14篇小說,反映從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時期中國古老農村和市鎮的面貌;它描繪了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時期的中國社會現實,總結了辛亥革命的歷史經驗教訓,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和虛偽,痛苦地解剖了中國沉默的國民靈魂,批判了國民的劣根性。
分篇簡介
⑴《狂人日記》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了一個「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 的眼光,總覺得人們想害他,想吃掉他。醫生給他看病,讓他「靜養」,他便認為是讓他養肥可以多吃肉。他記得大哥曾對他講過「易子而食」「寢皮食肉」之事,然後想起「妹子」死時,大哥勸母親不要哭,便認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狂人」越反抗「吃人」,越被認為是「瘋子」,當他完全失望於改造周圍環境時,他也「痊癒」了,去某地當候補官了。小說中的「狂人」實際上是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周圍都是被封建禮教侵蝕了靈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則是封建傳統吃人的慣例。
⑵《孔乙己》講述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的悲劇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舉制度毒害下,除了滿口「之乎者也」之外,一無所能,窮途潦倒,成了人們取笑的資料。為生活所迫,他偶爾做些小偷小竊的事,終於被打斷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說通過對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動描寫,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鞭撻了封建教育對知識分子心靈的戕害。
⑶《葯》表現了現代史上重大而發人深思的主題。作品描述華老栓用被統治者殺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鮮血蘸成「人血饅頭」為兒子治病的故事。一個革命者為民眾的解放而慷慨犧牲,他的鮮血卻被民眾當作治病的靈葯,這種強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舊民主革命與民眾的嚴重隔膜,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治給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⑷《明天》中單四嫂子的兒子寶兒得了病,單四嫂子為他四處求醫,盼望著「明天」寶兒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來了,病魔無情地奪去了寶兒的生命。明天是什麼,是希望還是絕望,單四嫂子不得而知,但失去寶兒後的孤獨與痛苦卻是真實的。
⑸《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我」,是五四時期具有進步傾向的知識分子。雖然不能將其判定為革命者,但在他的身上確實有著許多體現出革命民主主義者思想情緒的特點:關心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痛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尤為厭惡腐朽不堪的孔孟之道。但他身上也有一定弱點,對勞動人民尚缺乏深刻的認識和正確的判斷。然而,車夫的所作所為卻使他極為震驚「我」在進行自我審視、自我省察、自我靈魂拷問中發現了「我」作為知識分子自身的「小」來。
⑹《頭發的故事》講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辮子後的一系列遭遇。N先生是一個有覺悟、有理想的人,因為覺得不方便而剪去了辮子,卻遭到了周圍人的蔑視和厭惡,因此他深感中國的守舊和頑固一一「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樑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
⑺《風波》寫朝廷上換了皇帝沒換皇帝對村裡人思想的風波。揭示了農村人,也就是在封建思想摧殘下的中國人安於現狀、不問世事、沒有拯救自己命運的思想,沒有人的價值的認識。
⑻《故鄉》描寫魯迅冒著嚴寒回到了他闊別七八年的故鄉的所見所聞,深刻揭露出封建等級制度給人的心靈造成的傷害。20世紀20年代中國農村日甚一日的破產景象在這個最初的印象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在這種生活背景下生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隔膜」,靈魂上的疏遠,心靈上的毀滅。
⑼《阿Q正傳》,阿Q,姓名籍貫不詳,以做短工度日。阿Q自尊又自卑,對受居民尊敬的趙太爺和錢太爺獨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闊」,就是想「兒子會闊多了」,他總能在精神上獲勝。被王胡揍了一頓,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著「兒子打老子」便忘卻了;調戲小尼姑便覺晦氣全消。但這卻勾起了他的慾望,盡管嚴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壓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對吳媽叫著「我和你困覺」,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頓,阿Q的愛情夢被打破,隨即生計又成問題,於是打定進城。回來時獲得村裡人一時的敬畏,但人們探聽底細後又對他「敬而遠之」。得知革命黨進村,本是「深惡痛絕」,但一看舉人和村裡人都怕他們,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卻一直沒弄懂革命,直到被抓、被殺。臨死前的遺憾是畫押的圈不圓。小說深刻地表現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國國民的劣根性,阿Q則是這種國民性弱點的集中表現。「精神勝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徵。
⑽《端午節》的主人公方玄綽是小官吏又兼做教員,早年也曾覺醒過,後來卻消沉了。他嚴於責人,寬於責己,思想嚴重退坡,喜歡「差不多說」的「精神勝利法」。
⑾《白光》是描寫沒落的舊式知識分子的小說。主人公陳士成參加科舉考試,考了十六回,回回落榜,也沒有撈到秀才,終於變得精神失常,最後投湖自盡,了結了自己的一生。魯迅通過對這個人物的描寫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本質,對人物本身也作了徹底的否定。
⑿《兔和貓》描寫一個家庭主婦三太太在夏天給她的孩子們買了一對小白兔,小說就圍繞著兔的出現和消失展開起伏曲折的故事情節,表達了作者對弱小的同情,對隨意欺凌弱小者的憎恨。
⒀《鴨的喜劇》以魯迅與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住在一起時的生活為素材,表現出兩人深厚的友誼,同樣也是愛的抒情。
⒁《社戲》所敘「我」的三次看戲。開篇用近三分之一篇幅寫「我」在北京的兩次看京戲,後用三分之二多的篇幅寫「我」小時候在故鄉去趙庄看一場社戲。兩次看京戲都窩窩囊囊心緒極壞,而看社戲卻是意趣盎然永生難忘。三場戲發生在兩個地點:都市和鄉村。有意味的是,三場戲都枯燥乏味,三場戲都沒看到什麼,看戲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作者的心情卻截然相反。北京的兩次看戲敘述中,透露的是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整篇小說的感情基調就是都市和鄉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衷心嚮往和對農民的深厚感情。
Ⅱ 推薦幾本中國近現代的文學名著
中國近現代文學作品很多,個人簡單推薦一些,你自己還要從其中選擇(切記不要全攬):
近代作品水平普遍不高,只要部分性閱讀「四大譴責小說」(即《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海花》)和知道它們的思想傾向,另外稍知《兒女英雄傳》、《七俠五義》等小說的存在,外加知道有個作家叫蘇曼殊,有個文學理論家叫王國維,他寫了本《人間詞話》,有個文學團體叫「湘鄉派」,有本好書叫《曾國藩家書》,這就差不多了。
現代文學可分三個時段閱讀:
(1)1919——1927,重點:文學研究會、創造社、巨匠魯迅。
文學研究會:
冰心《繁星》、《春水》、《寄小讀者》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周作人《故鄉的野菜》
葉聖陶《潘先生在難中》
許地山《墜網勞蛛》
廬隱《海濱故人》
王統照《湖畔兒語》、《沉船》
王魯彥《柚子》、《黃金》
茅盾(另記,但要記住他是這個社團一員)
該社團其他作家選擇性識記:蘇雪林、許欽文、許傑、王任叔、蹇先艾。
創造社:
郁達夫《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
郭沫若《女神》
田漢《獲虎之夜》
張資平《沖積期化石》
葉靈鳳《女媧氏之遺孽》
該社團其他作家選擇性識記:陶晶孫、成仿吾。
魯迅的作品,不說了吧,說了都是吃飯太多。
本時期其他社團和作家:
淺草——沉鍾社:馮至《我是一條小河》,陳翔鶴《不安定的靈魂》
林語堂:《祝土匪》、《悼劉和珍楊德群女士》
戴望舒《雨巷》
(2)1927——1937,重點:左聯,新月,東北作家群,海派,京派,巨匠茅盾、巴金、曹禺、老舍。
左聯:
艾蕪《人生哲學第一課》、《山峽中》
沙汀《丁跛公》、《在祠堂里》
張天翼《包氏父子》、《大林和小林》
新月社:
徐志摩(他的作品貌似不用介紹了吧)
聞一多《死水》、《紅燭》
東北作家群:
蕭紅《生死場》、《呼蘭河傳》
蕭軍《八月的鄉村》
海派:
穆時英《夜總會里的五個人》
施蟄存《梅雨之夕》
京派:
老舍(另記)
蕭乾《栗子》、《檐下》
廢名《竹林》、《桃園的故事》
沈從文《邊城》、《湘西》
林語堂《憶狗肉將軍》(最好把《京華煙雲》一並識記)
通俗文學:張恨水《啼笑姻緣》、秦瘦鷗《秋海棠》
魯迅作品本期以雜文為主,不用多說。茅盾、巴金、曹禺、老舍的作品,要是不知道也說不過去了吧。另外臧克家的詩歌《老馬》、《罪惡的黑手》也應該知道吧。
(3)1937——1949,重點:七月派、國統區、孤島——淪陷區、解放區。
七月派:
艾青(他的作品要再介紹那就太……,不說了吧)
路翎《飢餓的郭素娥》、《財主底兒女們》
國統區:
沙汀《淘金記》、《在其香居茶館里》
艾蕪《一個女人的悲劇》、《石青嫂子》
陳白塵《陞官圖》
吳祖光《風雪夜歸人》
張恨水《八十一夢》
孤島——淪陷區:
張愛玲(這個真不該多介紹,自己看著辦吧)
有條件選擇性識記下列作家:梅娘、蘇青、袁犀(李克異)、關永吉、爵青。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
解放區:
趙樹理(這個就不廢話了)
另外識記孔厥、袁靜的《新兒女英雄傳》,馬烽、西戎的《呂梁英雄傳》
寫完了,其實還有很多作家未上此回答,很是遺憾,如果全寫,樓主估計是10年內都看不完(我文學閱讀已經20多年了,上面的作品基本全讀過,但我很清楚現代文學我需要閱讀的作品還很多),關鍵是獨立理解與總結分析,這樣才有更大的收獲。
Ⅲ 中國近代、當代的著名作品
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著名中篇小說《阿Q正傳》,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雜文集有《南腔北調集》等。
郭沫若:現代著名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代表詩作《女神》,歷史劇《屈原》、《蔡文姬》,他是魯迅之後的中國文壇領袖。
茅盾:著名作家,同魯迅、郭沫若一起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定了基礎,代表作長篇小說《子夜》、《林家鋪子》、《春蠶》。還有「蝕」三部曲,「農村」三部曲,劇本等大量作品,《白楊禮贊》是散文名篇。
巴金:著名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與茅盾、老舍的客觀性、真實性的中長篇小說一起構成現代文學中長篇小說的藝術高峰。
老舍:著名作家,代表作《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須溝》、《茶館》,名篇有《在烈日和暴雨下》。
葉聖陶: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長篇小說《倪煥之》。
田漢:現代戲劇的奠基人、詩人、劇作家,代表作《名優之死》,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等歌詞,還有文學劇本《月光曲》等,戲曲劇本《白蛇傳》等。
朱自清:現代作家學者,著作共26種,約200萬字詩文、散文,學術著作,散文成就最高,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春》、《綠》等。
夏衍:著名劇作家、翻譯家,主要著作話劇劇本《上海屋檐下》《秋瑾傳》、《賽金花》等,報告文學《包身工》,譯著長篇小說《母親》等。
林語堂:著名作家、學者,代表作長篇小說《京華風雲》。
周作人:現代散文作家,著有《自己的園地》、《過去的生命》等,其詩《小河》被譽為新詩中的第一首傑作。
許地山:現代作家,代表作小說《綴網勞蛛》,散文名篇《落花生》、《春桃》等。
鄒韜奮:現代作家,新聞記者,主要著作有《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經歷》等。
張恨水:現代小說家,代表作長篇章回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姻緣》等。
郁達夫:現代作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等。
徐志摩:現代著名詩人,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等。
鄭振鐸:現代作家、文學史家、文學研究著作有《文學大綱》、《中國俗文學史》等。
翦伯贊:著名歷史學家,代表作有游記體散文《內蒙訪古》。
鄧拓:著名新聞工作者、雜文家、歷史學家,代表作《燕山夜話》。
吳晗:著名歷史學家、雜文作家,代表作《朱元璋傳》,京劇劇本《海瑞罷官》等,著作頗多,是著名的明史研究專家。
聞一多: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集《紅燭》、《死水》等,1946年7月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講演》後當天下午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方誌敏:著名革命家,現代文學家,代表作有散文《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記實》。
瞿秋白:著名革命家、散文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代表作《俄鄉紀程》、《赤都心史》,是我國最早的報告文學作品,譯文集有《海上述林》(兩卷)等。
冰心:著名散文家、詩人、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散文《笑》、《寄小讀者》、《櫻花贊》、《小桔燈》、《再寄小讀者》等。
蔣光慈:現代詩人、小說家,代表作有詩集《新夢》、《哀中國》,中篇小說《少年飄泊者》等,長篇小說《田野的風》。
沈從文: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邊城》、《長河》,散文集《湘西散記》等。
胡風:著名詩人、評論家,著有長詩《時間開始了》為當代歌項性的詩歌創作開了先河,另著有評論集《逆流的日子》等,散文及雜文集《棘源草》、《人環二記》等。
馮雪峰:現代作家、詩人、文藝理論家,主要作品有詩集《湖畔》等,雜文《鄉風與市風》等。
丁玲:現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
沙汀: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淘金記》、《困獸記》等,散文集《記賀龍》。
艾蕪: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百煉成鋼》、《故鄉》等。
戴望舒:我國「現代派」詩歌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我的記憶》、《雨巷》等。
臧克家:現代詩人,詩壇泰斗之一,著有新詩集《烙印》《罪惡的黑手》等,舊體詩集《臧克家舊體詩稿》。
馮至:現代詩人,散文家,代表作有《無花果》、《馮至詩文集》等,被魯迅稱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
趙樹理:現代作家,是「山葯蛋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等,其中《小二黑結婚》尤為知名。
吳伯簫:現代著名散文家,著有散文集《羽書》、《黑紅點》、《出發集》等。
張天翼:現代作家、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諷刺短篇小說《華威先生》、《包氏父子》,兒童文學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寶葫蘆的秘密》等。
周立波:現代作家,長篇小說《暴風驟雨》獲斯大林文學獎,《鐵水奔流》、《山鄉巨變》。
傅雷:現代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有專著《傅雷家書》等,譯著《托爾斯泰傳》等。
曹禺:現代戲劇家,尤其話劇藝術最有成就,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等。
艾青:現代著名詩人,是繼郭沫若之後最有成就的詩人,代表詩集為《黎明的通知》。
錢鍾書:現代著名學者、小說家,被譽為「中國文化昆侖」,著有長篇小說《圍城》,短篇小說集《人、獸、鬼》等,學術著作有《談藝錄》等。
王國維:近現代著名學者、文學評論家,著有《曲錄》、《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語》,尤其《人間詞語》影響最大。從1913年起,專攻經、史,旁及古文字學、音韻學,以精研甲骨文、金文聞名中外,他的學術思想及史學思想對中國近代哲學、歷史學和文學發展都有較大的影響。
姚雪垠:現代作家,代表作《李自成》共5卷,獲茅盾文學獎。
何其芳: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代表作《生活是多麼廣闊》、《我為少男少女唱歌》等。
楊朔:現代作家,代表作有《三千里江山》,其成就主要表現在散文創作上,散文以抒情而著稱。
楊沫:現代女作家,代表作《青春之歌》。
周而復:現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上海的早晨》等。
徐遲:現代詩人,著名報告文學家,代表作是報告文學《歌德巴赫猜想》。
梁斌:現代作家,代表作為長篇小說《紅旗譜》。
嚴文井:現代作家、兒童文學家,成就最高的是寓言和童話,主要著作有《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
田間:現代詩人,代表詩作有《給戰斗者》、《假使我們不去打仗》等。
柳青:現代著名小說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地雷》等,長篇小說《銅牆鐵壁》、《創業史》等。
劉白羽:現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萬炮震金門》等。
秦牧:現代作家,當代中國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成就最大的是文藝隨筆集《藝海拾貝》。
郭小川:現代詩人,先後出版《投入火熱的斗爭》等十餘本詩集。
魏巍:當代作家,《誰是最可愛的人》等名篇曾傳誦一時,主要詩作收入《魏巍詩選》,長篇小說《東方》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杜鵬程:當代作家,代表作《保衛延安》。
李季:現代詩人,代表作以陝北民歌「信天游」為形式的長詩《王貴與李香香》。
峻青:現代著名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黎明的河邊》等,中篇小說《夜渡》等。長篇小說《海嘯》,還有散文集。
馬烽:現代作家,與西戎合著的長篇章回小說《台梁英雄傳》是建國前夕在工農群眾中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曲波:當代作家,代表作《林海雪源》。
賀敬之:現代詩人,和丁毅等集體創作大型歌劇《白毛女》,還著有《回延安》等知名詩作。
金庸:當代武俠小說家,是新派武俠小說的一代宗師,主要武俠作品有《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梁羽生:當代作家,港台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著有《龍虎鬥京華》等武俠小說30餘部。
王願堅:當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說集《普通勞動者》、《黨費》等,還曾與陸桂國合作將小說《閃閃的紅星》改編為電影劇本並拍成影片。
王蒙:當代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組織新來的年輕人》等,王蒙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他也由初期的熱情、純真趨於後來的清醒、冷浚,而且樂觀向上,激情充沛,並在創作中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壇的常青樹」。
馮德英:當代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合稱「三花」。
李敖:當代作家,1949年全家遷居台灣,著有《歷史與人像》、《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等大量作品。
劉紹棠:當代作家,成名作是短篇小說《青枝綠葉》,還有《蒲柳人家》等許多作品。
瓊瑤:台灣當代女作家,1963—1985年共創作長篇小說《幸運草》、《幾度夕陽紅》等四十餘部。
劉心武:當代作家,主要著作有《班主任》等小說,還有大量散文集,理論集,兒童文學等作品。
三毛:台灣女作家,著有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這些作品都是她人生的真實記錄,雖缺乏對社會現實開闊深入的關照,但她獨特的生活經歷率真任性,灑脫自如的文字,取得生動感人的效果,1991年1月4日因病住院期間自殺。
余秋雨:當代著名學者、文化名人,歷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在國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知名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後獲過多項獎勵,還有《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行者無疆》均獲獎,是著名的劇戲理論家。
張愛玲:現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還有多部小說,其代表作《金鎖記》曾被傅雪譽為「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獲之一」。
Ⅳ 比較著名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說家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訶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Ⅳ 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包括哪些
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包括《彷徨》、《吶喊》。
《彷徨》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小說集,於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後編入《魯迅全集》。《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樓上》、《傷逝》等11篇小說。作品表達了作者徹底的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作品主要包括農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前者以《祝福》和《示眾》為代表;後者以《在酒樓上》和《孤獨者》為代表。整部小說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該小說集在深廣的歷史圖景中,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感情。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志,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作品通過寫實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等多種手法,以傳神的筆觸和「畫眼睛」、「寫靈魂」的藝術技巧,形象生動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藝術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有力揭露和鞭撻了封建舊惡勢力,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希望喚醒國民的思想。奠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Ⅵ 推薦一些中國近現代經典小說
下面是我以為經典的,全是自己看的,可能沒100,參考一下
1《挪威的森林》,雖然你寫了,但是我還是要寫一下,因為太經典了,我都讀了20多遍,越讀越有味
2:《聊齋》,很經典的文言短片小說,易懂,痛快
3:《藏獒》,與《狼圖騰》相對的小說,可能和我家的狗有關,我較之喜歡《藏獒》
4:《遇上百分之百的女孩》。遇上《百分之百的女孩》中的代表短篇,很清新自然。
5:(可能會有太多村上的書,比較喜歡他,見諒)《螢》,如果你喜歡《挪威的森林》,就一定要看這個,這是挪威的原稿,後來改長篇了
6《且聽風吟》,看名字就愛啦!也是村山上的
7:《海邊的卡夫卡》,最後一本村上的,再說你該有意見了。
8:《在路上》,美國跨掉的一代的代表作。
9《麥田守望者》,同上
10:《天堂隔壁》,被譽為中國版的《挪威的森林》和《在路上》,一個叫管呆的人寫的,(名字好獃)有點自傳,感覺很大程度上有點頹廢(前半部分),有點抄襲挪威,-個人想法,不要告我誹謗啊,不過值得一讀。
11:《蓮花》,安妮寶貝作品,一個愛與救贖的故事。
12:《戰爭與和平》,不用介紹了吧。
13:也帶上《安娜.卡列尼娜》,本人蠻喜歡的
14:《巴黎聖母院》
15:《福爾摩斯探案集》,很喜歡呢,本人是偵探迷啊
16:《誰動了我的乳酪》,短小,但是曾經的最暢銷書,也算經典吧,就是薄了點,又貴,作者賺大發了
17:《蘇菲的選擇》,哲學啟蒙書,不是很好看,對某些人來說,我當初為了找這本書,花了半個暑假,不好找啊,最後託人在外地買到了,那個激動,但看了嗎、就沒原來的激動了
18:《圍城》,不看後悔啊
19:《邊城》,沈從文湘西鳳凰的情節
20:《文化苦旅》,飽受爭議的作家我喜歡
21:《鬼吹燈》,啊,你有了,唉,看在我們都看過的份上,放我一部啦,誰叫它是經典啦
22:《第一次親密接觸》,算是中國網路文學的鼻祖吧,也夠味。
23:《格林童話》要不要?開完笑,《哈利波特系列》,看光了,那個激動啊,真希望中國的(童話)作家,比如鄭淵潔也會有蜂蜜世界的作品。
24,哈利有7部呵,虧大了,其實《聊齋》也算是中國的童話啦,什麼?《聊齋》有了,放心,我不會作弊的,推薦《山海經》,中國做古老的故事,因為現在天天改編,連我們祖先的故事也大多忘卻了。
25《紅樓夢》不是經典你拍死我,不過,看一遍是不夠的,就看80回就夠了,後面的無視,無視高鶚
26,《西遊記》,其實《西遊記》是諷刺小說,不是神話故事,但六小齡童老師(這樣叫好像沒禮貌啊)也是經典,可是電視不算啊。
27《格列弗游記》,也是諷刺小說,不是童話!!!
28《地心游記》和《環游地球80天》,打包啦,後者結尾很感人。
29《小婦人》,很興奮的看了,後來聽說是女孩子的必備書,好失望,不過不錯。看了電影更爽。
29好累,絞盡腦汁啊,推薦《老人和海》,連歌都有了。o(∩_∩)o...
30《那小子真帥》,這類書看了沒多少,《那小子真帥》感覺不錯,雖然情節老掉牙。
31《伊豆的舞女》
32《望鄉》,比較特殊,先看電影再看書的,很有感觸呢,我看了還想解放日本婦女呢,:-),開玩笑的,比較嚴肅的書
33《衛斯理系列》,倪匡的代表作,他自稱是寫漢字最多的人,那個《天龍八部》阿紫就是就是被他弄瞎的,金庸叫他代寫過一段,以為他討厭啊紫,就把她弄瞎了,牛!
34再偷個懶,《原震俠系列》,那兩個系列太多了,我沒看完,但很強大,鬼吹燈的風格,或者倒過來說。
35既然說道金庸,哎,他的武俠夠味,恐怕連《越女劍》算上,要佔15格了,我是良民,就推薦封筆之作《鹿鼎記》,有點YY
36《和我試婚的鄰家姐姐》,網路小說,無意間看的,不算經典,但一口氣看完了,不知道為什麼,拿來沖個數,無視
37《兄弟上》
38《兄弟下》呵呵,100部太多,怕就少一部啊。
《莊子》39,忘了編號,很多經典的就出自它,本人呢,庄飯呢
40《等待戈多》,可以算是書吧,(是劇本),有人文作者,你的戈多是誰啊,你猜他怎麼說,我怎麼知道。哈哈,我看了3遍,愣是沒看懂,有興趣試試。
41《三國演義》我爺爺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所以在我小時候只看了三國,情有獨鍾啊。後來也看了水滸,這里就不充數了
42湯姆叔叔的小屋,經典的
43不是小說,是星新一的短片小說,看了包你喜歡
44《羊脂球》,同《望鄉》,寫的是妓女。
45高爾基的人生三不曲,尤其《我的童年》
46,《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勵志吧,誰叫我們是共產主義者呢,必看吧。
47《少年維特之煩惱》,感動了一代人(不是中國人),推薦
48《毛主席語錄》,不是搞笑,我個人覺得很有用,至少你的論句很經典啦。我每天都接受毛主席指導呢。
49《狼毒花》,好不容易在新華書店找到權延赤的原版小說,那個激動,哎,我吃了3天泡麵啊,便宜了福滿多了
50《為奴隸的母親》,經典,但不耐看,心酸!
51<聖經》,我覺得這種有必要看的,我就是當《一千零一夜》,知道點會有用的
52《荷馬史詩》,真的很好,尤其喜歡海倫,經典美女啊,當特洛伊的長老知道打了10年仗是為了海倫這個女人是很生氣,但他們見到了海倫,你知道他們怎麼說的?再打100年也值的啊!牛
53《小王子》,一定要看的,o(∩_∩)o
54在推薦一本村上的,《舞舞舞》《DNACE DANCE DANCE>
55《了不起的蓋茨比》,村上在挪威中說是最愛的
56《源氏物語》,本來不太愛,誰叫我太喜歡自來也了,就也打包代上吧
57《色.戒》張愛玲作品
58.....
w未完待續...
呵呵,實在想不出來了,也許有的我忘了,就推薦我看過的57部吧,
也許有你喜歡的,我個人認為有些書是必看的,因為說白了會顯的你很有修養,但確實很經典,看了絕對收益,至於網上流行的,我沒看多少,所以抱歉了,我喜歡看真的書,讓人踏實,寫了很久,聲明,不是從網上摘的,我也是寫到這個想到那個,很辛苦呢,我也沒想要200風,如果你給我也不會客氣的啦,:-),開玩笑的,寫這個很有感觸呢,想到在我們鄉下無人的地方讀書,那個爽啊,不過我的肚子可不爽啊,o(∩_∩)o...推薦一下,希望有你喜歡的。
PS:別人推薦的再好好,終究是別人的,自己喜歡就好。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獻給你,希望你喜歡!(我們老師的口頭禪,借來了)
ps ,留下我的qq597967976,如有錯誤和不同的見解,還望指出!
有的人自己喜歡某位作家,說什麼世界上可以稱為作家的只有他了,我嘔,你也許喜歡,在別人看來也許分文不值,不是你自己喜歡就是經典,沒個人價值觀不同,所以,那個,良曉文 - 見習魔法師 二級,你好像沒資格說而米蘭昆德拉是現在活在世界上唯一能有資格被成為作家的人了,我們都沒說別人是否是作家的資格!你無非是想證明他很cool,對吧,你也不要舉例,你也不要拿出一大堆你所謂的證據,我不想聽,我看的是更多的是書,而不是作家本人的風格,或者其他,最多有某個作家的事突然想看看他的書而已。我們推薦書,只有沒看過的,絕不能推薦偏見,希望你知道!!!ps:如果余秋雨沒飽受爭議,我看你是孤陋寡聞了。中國版稅最多的作家,多次擔任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評委,影響「強烈」.....自己網路一下吧,否則你不要認為他是餘光中啊!個人見解。我的水平實在有限,能力有差,沒資格亂說。我不想引來爭議,所以我只是個人見解,毛主席都允許要有不同的意見嘛!!!!http://..com/question/62060576.html?si=2
Ⅶ 中國近代文學作品
《吶喊》 、《彷徨》 、《四世同堂》、《駱駝祥子》、《官場現形記》等。
1、《吶喊》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
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2 、《彷徨》
《彷徨》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小說集,於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後編入《魯迅全集》。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樓上》、《傷逝》等11篇小說。作品表達了作者徹底的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
作品主要包括農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前者以《祝福》和《示眾》為代表;後者以《在酒樓上》和《孤獨者》為代表。
整部小說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該小說集在深廣的歷史圖景中,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感情。
3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
該書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反抗與順從的選擇,國家與個人的選擇種種艱難的選擇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4、《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現實主義的筆法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在中國現代文學歷史上擁有重要地位。
歌劇版《駱駝祥子》是國家大劇院第五部原創中國歌劇,創作過程用時三年,是國家大劇院聯手作曲家郭文景、編劇徐瑛、新銳導演易立明。
集成創作打造的一部充滿地域風韻的老北京經典題材作品。是當之無愧的現代出名文學小說之一,曾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給文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
5、《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文學家李伯元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最早在陳所發行的《世界繁華報》上連載,共五編60回,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並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
它由30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聯綴起來,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雜小吏等,開創了近代小說批判現實的風氣。
魯迅將《官場現形記》與其他三部小說並稱之為譴責小說,是清朝晚期文學代表作品之一。1998年,香港《亞洲周刊》評選20世紀100部優秀文學作品,《官場現形記》排列前10名。
199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評選20世紀100部優秀小說,《官場現形記》被列為排行榜第一名。
Ⅷ 《孔乙己》主要故事情節(50字左右)
他經常到一家酒店喝酒,為了體現自己的身份,穿著長袍(不同於穿短衫的工人),站著喝酒(和短衫工人一樣),用手一個一個的排錢,來顯示自己的身份。 並且喜歡炫耀自己的學問,問人家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是否知道。
他有一次為別人代筆,在別人家偷走了一些書,結果被人打殘。但他仍然顯示自己的身份,經常成為他人的笑料。他還經常賒帳。最後一次,被人打的只能靠雙手撐著蒲團走路了,又賒帳買了酒.從那以後,就再也沒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
(8)近代經典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孔乙己》是近代文學巨匠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說,最早發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後編入《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第二篇白話小說。
小說描寫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在人們的嘲笑戲謔中混度時日,最後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的悲慘形象。
篇幅不長,但是深刻揭露了當時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質。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
這部作品是我國的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的著名小說,也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短篇小說之一。作者以極儉省的筆墨和典型的生活細節,塑造了孔乙己這位被殘酷地拋棄於社會底層,生活窮困潦倒,最終被強大的黑暗勢力所吞沒的讀書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憐而可笑的個性特徵及悲慘結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不幸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中國封建傳統文化氛圍「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的精神狀態以及社會對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