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棠短篇小說摘抄
㈠ 劉紹棠的介紹及作品
介紹:
劉紹棠(1936-1997)男,漢族,中國著名鄉土文學作家,「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創立者。作品題材多以京東運河(北運河)一帶農村生活為題材 ,格調清新淳樸,鄉土色彩濃郁。
他的作品曾多次獲國內獎項並受國家嘉獎;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慧襪成外文,在國際上亦有所影響。是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拍扒儒林村)人。1936年2月29日出生。1948年參加革命。他幼年成材,1949年13歲讀中學時開始發表短篇小說。
1950年春,因被詩人晏明稱為「神童」,「神童作家」稱號逐漸流傳並被大眾認可, 又因家鄉儒林村臨近北運河,又被稱為「大運河之子」。1951年到河北文聯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並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20歲時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文壇的「神童作家」。 1957年發表小說《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論文,被錯劃為「右派」, 1979年平反。
1997年3月11日病逝。終年61歲。
作品:
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蛾眉》等
中篇小說《運河的槳聲》《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長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
散文短論集《我與鄉土文學》《我的創作生涯》等
《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12卷。
其中《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京門臉子》獲得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
《敬柳亭說書》獲得首屆中襲碧昌國大眾文學優秀長篇小說獎。《黃花閨女池塘》獲得90年代優秀小說獎。
(1)劉紹棠短篇小說摘抄擴展閱讀:
劉紹棠1936年2月出生在大運河岸邊的儒林村一個普通農家。他從13歲就開始從事寫作,並發表作品,立志要成為人民的作家。他走上鄉土文學之路,是受到老作家孫犁和肖洛霍夫的影響。他那時就想過一輩子肖洛霍夫式的田園生活,住在家鄉寫鄉土小說。
他以自己的家鄉為基地,寫反映當地農村生活的作品,受到作家孫犁的贊賞,其作品常常在孫犁主編的《天津日報》文藝周刊上發表。1952年元旦,《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他寫的小說《紅花》,在全國青年中反響強烈。當時他上高中一年級,團中央便對他進行重點培養。
在團中央工作的胡耀邦同志曾找劉紹棠談過四個多小時話,希望他多寫農村青年題材,並且讓他到東北農村去采訪。劉紹棠在東北住了兩個多月,他把在東北得到的創作素材挪到自己的村子裡,換上他所熟悉的人物原型,開始構思他的小說《青枝綠葉》。
這時,他就開始走上揚長避短的創作道路,即寫家鄉、寫鄉親的鄉土文學之路。
參考資料:
網路-劉紹棠
㈡ 劉紹棠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什麼
6. A6. A 本文是中篇小說的節選。
㈢ 劉紹棠的獲獎小說
《敬柳亭說書》獲首屆中國大眾文學獎。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獲北京優秀長篇小說獎。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黃花閨女池塘》獲90年代優秀小說獎。
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老師領進門》又名《師恩難忘》(選入人教版6年級下冊語文 劉紹棠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書)、《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蛾眉》等,中篇小說《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節選入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書)、《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長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散文短論集《我與鄉土文學》,《我的創作生涯》(其中《本命年的回想》已收錄蘇教版七年級(上)語文課本)《夜光杯散文精選》等
㈣ 劉紹棠的代表作
他創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
》等
,《運河的槳聲》、《
》、《瓜棚
》、《荇水荷風》、《
》等
,《春草》、《
》、《
》、《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長篇小說,《我與
文學》,《我的創作生涯》《
散文精選》等散文短論集,以及《
文集——
文學體系》12卷,現已出版5卷。
從
復制
㈤ 劉海棠的作品有哪些比例漁火
劉海棠不是作家,《漁火》的作家是劉紹棠。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代表作有以下這些:
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蛾眉》等
中篇小說:《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長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
散文短論集:《我與鄉土文學》《我的創作生涯》《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