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短篇小說楊先生
㈠ 駱駝祥子梗概300字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自鄉間,為生活來到城市,最後選中拉洋車。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這是他的志願,希望。」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志願的機遇,經過三年奮斗,他買上了車,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搶去。
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夢想,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斗。而搏鬥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祥子對生活的嚮往僅僅是一輛車,一個家,他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想要得不到,得到非所要,最終想要非要俱失掉,只剩下一副被掏空的軀殼。
原本善良、挺脫、鮮活的祥子,求生無路,抗爭無力,終於在暗夜中衰邁了,頹廢了,沉淪了。
(1)老舍的短篇小說楊先生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東大學朋友談起他僱傭車夫的經歷與見聞:一位車夫買了「洋車」不久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後還是受窮。當時老舍覺得該題材可以寫成一部小說。老舍的朋友隨後又說起另外一個車夫的故事,便是《駱駝祥子》故事的原型。
老舍決定把駱駝與車夫結合到一起,用駱駝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場。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斷潤色祥子的形象。山東大學鬧了學潮,老舍辭去教職,專心地投入到《駱駝祥子》的寫作中。1937年1月,小說在《宇宙風》連載。
二、賞析
老舍長篇小說在結構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以寫人為中心,圍繞人物的命運來展開情節。《駱駝祥子》中,祥子的命運便是全書的中心線索。作品中,祥子的主角地位始終是不可動搖的,寫到的所有其他人物,都因祥子而存在。人即以祥子為主,事情當然也以拉車為主。
《駱駝祥子》整部作品沒有過多的鋪排渲染,也沒有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作家或介紹,或描繪,或評論,把故事的來龍去脈通過敘述娓娓道來。但故事有頭有尾,情節的展開前後呼應,既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又使人物更加突出,作品主題更加明確、集中,顯示了作者的藝術功力。
《駱駝祥子》雖眾星拱月般地突出了祥子的形象,但並沒有忽略其他人物的塑造。與祥子關系密切的人物,如虎妞、劉四等,也都刻畫得相當出色給讀者提供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具有濃郁故都色彩的風俗畫卷,為人們認識二、三十年代的北平提供了有益的鎖鑰。
㈡ 老舍寫的《鄰居們》出自哪套試卷
1935年人間書屋出版了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集《櫻海集》,收有十篇小說,大多寫於青島,《鄰居們》就是其中一篇。塑造了明先生、明太太,以及楊先生、楊太太兩對夫婦。明家夫婦是市儈,明太太是市儈兼潑婦,明先生是市儈兼「西崽」;楊家夫婦則是愛惜自己「禮貌」和「身份」的小知識分子市民。
《鄰居們》小說中的事件有二,稱之為「葡萄事件」和「信件事件」。小人物,小事件,作品的篇幅也不長,很合乎老舍對短篇小說「集中」「緊湊」的要求。最為精巧的,是人與事的配合,時合時分地推動著小說的發展。老舍以從容的筆墨刻畫了生動的人物,同時揭示出「故事」背後的「人類的普遍性」「人生的哲理」,從而完成老舍式的文化批判。
小說圍繞兩件事情展開,一件是圍繞明家的孩子偷了楊家的葡萄,兩家大人的反應;另一件是對兩封信(包括楊先生寫給明先生的信和明先生同夥寫的並且郵遞錯的信)兩家人的表現。這兩件事因果上並不關聯,但是它們共同帶動了兩家人情緒的發展,使得大家盡情表演,個性充分呈現,構成了小說頗有喜劇色彩的情節。
可以在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中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