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短篇小說投稿格式
① 契柯夫的短篇小說
契訶夫短篇頃凱小說:《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務員之死》(1883)、《苦惱》(1886)、《凡卡》(1886),《變色龍》《普里希別葉夫中士》(1885)》《裝在套子里的人》 契訶夫是一位風格獨特的短篇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說:契訶夫是一個「無與倫比的藝術家」。本書精選了《變色龍》、《萬卡》、《套中人》、《一個文官的死》等14部短篇小說。 《一個文官的死》展示了沙皇俄國的官褲乎碰場:強者倨傲專橫,弱者唯唯諾諾。蛆蟲般的切爾維亞科夫及其奴才心理正是這種官場生活的產物。《變色龍》是契訶夫送給世人的一面鏡子,讀者不難在百餘年後的一些「現代人」身上看到「變色龍」的影子。《嫁妝》則揭示了又一種怪誕的社會現胡談象:物貴於人。奇卡瑪索娃的女兒瑪涅奇卡行將出嫁,母女倆縫制了許多衣服,但瑪涅奇卡不幸離開人世,她的孤苦伶仃、身穿喪服的老母仍在一個勁兒地縫制和置辦「嫁妝」。貧乏的生活,空虛的心靈…… 契訶夫小說集封面
[1]
② 俄國作家契訶夫他的著作《凡卡》的資料
契訶夫。他是俄國著名的作家。生於1860年,死於1904年。他出身於小商人家庭,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科求學。做過店員也當過醫生。他生活在19世紀末期,正是沙皇統治俄國最黑暗的年代。社會動盪不安。他的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凡卡》選自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一篇短篇小說。契訶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生活在俄國沙皇統治最黑暗、最殘暴的時代。小說寫於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統治下的那段最黑暗的時代。當時,無數破產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倖免。契訶夫通過凡卡給爺爺的信,寫出了學徒工的悲慘遭遇,對沙俄的黑暗統治進行了控訴,從一個側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當時社會的罪惡。「凡卡」正是千千萬萬俄國兒童的縮影。
凡卡
九歲的男孩凡卡·茹科夫三個月前被送到靴匠阿里亞興的鋪子里來做學徒。在聖誕節的前夜,他沒有上床睡覺。他等到老闆夫婦和師傅們出外去做晨禱後,從老闆的立櫃里取出一小瓶墨水和一支安著銹筆尖的鋼筆,然後在自己面前鋪平一張揉皺的白紙,寫起來。他在寫下第一個字以前,好幾次戰戰兢兢地回過頭去看一下門口和窗子,斜起眼睛瞟一眼烏黑的聖像和那兩旁擺滿鞋楦頭的架子,斷斷續續地嘆氣。那張紙鋪在一條長凳上,他自己在長凳前面跪著。
"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雷奇!"他寫道。"我在給你寫信。祝您聖誕節好,求上帝保佑你萬事如意。我沒爹沒娘,只剩下你一個親人了。"
凡卡抬起眼睛看著烏黑的窗子,窗上映著他的蠟燭的影子。他生動地想起他的祖父康司坦丁·瑪卡雷奇,地主席瓦烈夫家的守夜人的模樣。那是個矮小精瘦而又異常矯健靈活的小老頭,年紀約莫六十五歲,老是笑容滿面,睒著醉眼。白天他在僕人的廚房裡睡覺,或者跟廚娘們取笑,到夜裡就穿上肥大的羊皮襖,在庄園四周走來走去,不住地敲梆子。他身後跟著兩條狗,耷拉著腦袋,一條是老母狗卡希坦卡,一條是泥鰍,它得了這樣的外號,是因為它的毛是黑的,而且身子細長,象是黃鼠狼。這條泥鰍倒是異常恭順親熱的,不論見著自家人還是見著外人,一概用脈脈含情的目光瞧著,然而它是靠不住的。在它的恭順溫和的後面,隱藏著極其狡獪的險惡用心。任憑哪條狗也不如它那麼善於抓住機會,悄悄溜到人的身旁,在腿肚子上咬一口,或者鑽進冷藏室里去,或者偷農民的雞吃。它的後腿已經不止一次被人打斷,有兩次人家索性把它吊起來,而且每個星期都把它打得半死,不過它老是養好傷,又活下來了。
眼下他祖父一定在大門口站著,眯細眼睛看鄉村教堂的通紅的窗子,頓著穿高統氈靴的腳,跟僕人們開玩笑。他的梆子掛在腰帶上。他凍得不時拍手,縮起脖子,一忽兒在女僕身上捏一把,一忽兒在廚娘身上擰一下,發出蒼老的笑聲。
"咱們來吸點鼻煙,好不好?"他說著,把他的鼻煙盒送到那些女人跟前。
女人們聞了點鼻煙,不住打噴嚏。祖父樂得什麼似的,發出一連串快活的笑聲,嚷道:"快擦掉,要不然,就凍在鼻子上了!"
他還給狗聞鼻煙。卡希坦卡打噴嚏,皺了皺鼻子,委委屈屈,走到一旁去了。泥鍬為了表示恭順而沒打噴嚏,光是搖尾巴。天氣好極了。空氣紋絲不動,清澈而新鮮。夜色黑暗,可是整個村子以及村裡的白房頂,煙囪里冒出來的一縷縷煙子,披著重霜而變成銀白色的樹木、雪堆,都能看清楚。
繁星布滿了整個天空,快活地睒著眼。天河那麼清楚地顯出來,就好象有人在過節以前用雪把它擦洗過似的。……
凡卡嘆口氣,用鋼筆蘸一下墨水,繼續寫道:"昨天我挨了一頓打。老闆揪著我的頭發,把我拉到院子里,拿師傅幹活用的皮條狠狠地抽我,怪我搖他們搖籃里的小娃娃,一不小心睡著了。上個星期老闆娘叫我收拾一條青魚,我從尾巴上動手收拾,她就撈起那條青魚,把魚頭直截到我臉上來。師傅們總是耍笑我,打發我到小酒店裡去打酒,慫恿我偷老闆的黃瓜,老闆隨手撈到什麼就用什麼打我。吃食是什麼也沒有。早晨吃麵包,午飯喝稀粥,晚上又是麵包,至於茶啦,白菜湯啦,只有老闆和老闆娘才大喝而特喝。他們叫我睡在過道里,他們的小娃娃一哭,我就根本不能睡覺,一股勁兒搖搖籃。親愛的爺爺,發發上帝那樣的慈悲,帶著我離開這兒,回家去,回到村子裡去吧,我再也熬不下去了。……我給你叩頭了,我會永遠為你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不然我就要死了。……"
凡卡嘴角撇下來,舉起黑拳頭揉一揉眼睛,抽抽搭搭地哭了。
"我會給你搓碎煙葉,"他接著寫道,"為你禱告上帝,要是我做了錯事,就自管抽我,象抽西多爾的山羊那樣。要是你認為我沒活兒干,那我就去求總管看在基督面上讓我給他擦皮靴,或者替菲德卡去做牧童。親愛的爺爺,我再也熬不下去,簡直只有死路一條了。我本想跑回村子,可又沒有皮靴,我怕冷。等我長大了,我就會為這件事養活你,不許人家欺侮你,等你死了,我就禱告,求上帝讓你的靈魂安息,就跟為我的媽彼拉蓋雅禱告一樣。
2 凡卡
"莫斯科是個大城。房屋全是老爺們的。馬倒是有很多,羊卻沒有,狗也不凶。這兒的孩子不舉著星星走來走去①,唱詩班也不準人隨便參加唱歌。有一回我在一家鋪子的櫥窗里看見些釣鉤擺著賣,都安好了釣絲,能釣各式各樣的魚,很不錯,有一個釣鉤甚至經得起一普特重的大鯰魚呢。我還看見幾家鋪子賣各式各樣的槍,跟老爺的槍差不多,每支槍恐怕要賣一百盧布。……肉鋪里有野烏雞,有松雞,有兔子,可是這些東西是在哪兒打來的,鋪子里的伙計卻不肯說。
"親愛的爺爺,等到老爺家裡擺著聖誕樹,上面掛著禮物,你就給我摘下一個用金紙包著的核桃,收在那口小綠箱子里。你問奧爾迦·伊格納捷耶芙娜小姐要吧,就說是給凡卡的。"
凡卡聲音發顫地嘆一口氣,又凝神瞧著窗子。他回想祖父總是到樹林里去給老爺家砍聖誕樹,帶著孫子一路去。那種時候可真快活啊!祖父咔咔地咳嗽,嚴寒把樹木凍得咔咔地響,凡卡就學他們的樣子也咔咔地叫。往往在砍樹以前,祖父先吸完一袋煙,聞很久的鼻煙,訕笑凍僵的凡卡。……那些做聖誕樹用的小雲杉披著白霜,站在那兒不動,等著看它們誰先死掉。冷不防,不知從哪兒來了一隻野兔,在雪堆上象箭似的竄過去。祖父忍不住叫道:"抓住它,抓住它,……抓住它!嘿,短尾巴鬼!"
祖父把砍倒的雲杉拖回老爺的家裡,大家就動手裝點它。
……忙得最起勁的是凡卡喜愛的奧爾迦·伊格納捷耶芙娜小姐。當初凡卡的母親彼拉蓋雅還活著,在老爺家裡做女僕的時候,奧爾迦·伊格納捷耶芙娜就常給凡卡糖果吃,閑著沒事做便教他念書,寫字,從一數到一百,甚至教他跳卡德里爾舞。可是等到彼拉蓋雅一死,孤兒凡卡就給送到僕人的廚房去跟祖父住在一起,後來又從廚房給送到莫斯科的靴匠阿里亞興的鋪子里來了。……
"你來吧,親愛的爺爺。" 凡卡接著寫道,"我求你看在基督和上帝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吧。你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這兒人人都打我,我餓得要命,氣悶得沒法說,老是哭。前幾天老闆用鞋楦頭打我,把我打得昏倒在地,好不容易才活過來。我的生活苦透了,比狗都不如。……替我問候阿遼娜、獨眼的葉果爾卡、馬車夫,我的手風琴不要送給外人。孫伊凡·茹科夫草上。親愛的爺爺,你來吧。"
凡卡把這張寫好的紙疊成四折,把它放在昨天晚上花一個戈比買來的信封里。……他略為想一想,用鋼筆蘸一下墨水,寫下地址:
寄交鄉下祖父收
然後他搔一下頭皮,再想一想,添了幾個字:
康司坦丁·瑪卡雷奇
他寫完信而沒有人來打擾,心裡感到滿意,就戴上帽子,顧不上披皮襖,只穿著襯衫就跑到街上去了。……
昨天晚上他問過肉鋪的伙計,伙計告訴他說,信件丟進郵筒以後,就由醉醺醺的車夫駕著郵車,把信從郵筒里收走,響起鈴鐺,分送到世界各地去。凡卡跑到就近的一個郵筒,把那封寶貴的信塞進了筒口。……
他抱著美好的希望而定下心來,過了一個鍾頭,就睡熟了。……在夢中他看見一個爐灶。祖父坐在爐台上,耷拉著一雙光腳,給廚娘們念信。……泥鰍在爐灶旁邊走來走去,搖尾巴。……
①指基督教的習俗:聖誕節前夜小孩們舉著用簿紙糊的星星走來走去。
③ 契訶夫小說
這兩天在讀汝龍先生翻譯的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第一頁看完我就愛上了這個英俊儒雅的俄羅斯帥哥的文字。
第一篇是《不平的鏡子》。
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我和妻子進到我家中世紀流傳下來的祖宅,古舊發霉的客廳里掛著許多祖先的肖像,其中有一幅是我的曾祖母,在牆角掛著的一個烏黑銅框的鏡子旁邊。我告訴妻子,曾祖母生前日夜不停的對著這面鏡子,甚至死前也要求鏡子隨她入棺,只因鏡子太大未能如願;據說鏡子里有魔鬼,它把曾祖母一輩子毀了。
我拂去鏡面的灰塵,發現鏡面是不平整的,映著的我的臉也變了形,很滑稽。妻子也照了鏡子,她立刻驚得暈過去,從此也離不開鏡子。一個偶然機會我終於發現,妻子的普通的臉在鏡子里映成一張完美的臉——美變丑,丑變美,負負得正了!
小說的寓意我如何說的清楚呢?只好說說自己淺薄的看法。我們容易沉迷在他人虛假片面的稱贊里,失去了客觀認識自己的能力;活在夢和虛幻之中,讓人忘掉自己的平凡、卑微、軟弱,沉醉在虛假盲目的快樂中。現在的美顏相機不就是一面「不平的鏡子」嗎?讓我們忘掉對自己的不滿意,讓我們對自己達成和解。
作者善於營造一種恐怖的氣氛,我們看他是怎樣用簡潔的語言描繪環境的: 「房間已經有整整一個世紀不見亮光,等到我們點上燭火,照亮四壁,就有幾百萬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竄。」「房外風聲呼嘯和哀叫。壁爐的煙囪里似乎有人在哭,哭聲響著絕望的音調。大顆的雨點敲打烏黑昏暗的窗子,敲打聲惹得人滿心愁悶。」「風哀叫得越發凄厲,大老鼠開始奔跑,小耗子在紙堆里弄得紙張沙沙響。等到一扇百葉窗從窗口脫落,掉下去,我的頭發就一根根直豎起來,不住顫動。月亮在窗外出現了……」
讀完第一篇,我果斷把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契訶夫小說全集》(汝龍譯,共十卷)放到京東購物車——劉強東啊,我就等著減一百的買書券了!
《謎樣的性格》通過俊俏的小女人和業余寫作的青年特任官的對話講故事。
結尾的反轉出人意料,又入情入理。契訶夫小說總是這么善於反轉,可能你在讀的時候,我們已經猜到作品後面會反轉了,可是它會反轉成什麼樣子,總是讓你猜不出的。
這個俊俏的小女人,叫我想到了中國那個「東家食西家眠」的笑話。小女人既討厭嫁給的富翁庸俗老丑而聲稱渴望自由,又貪戀富翁能帶給她的富足生活。貪財、虛偽。
作者這些早期的作品,就是在講技巧極高明、觀察極敏銳的笑話,一個個短篇就是一幕幕優秀的小品節目。
④ 契訶夫的短篇小說都有什麼特點
一、《霍里和卡利內奇》篇
1、霍利(黃鼠狼):農奴,聰慧能幹、有精明的頭腦、是個實用主義的人物、但為人很邋遢;
2、卡里內奇:農奴,為人忠誠、心裡非常的善良,人物有自由主義,也非常的浪漫,屬於妻管嚴;
3、卡里內奇:有精明的頭腦、為了一切達到目的,是一個很貪婪的人物(一直想提高霍利的租金);
4、霍利的老婆:欺軟怕硬(懼怕丈夫,欺壓兒媳婦們,毆打家裡的狗)。
二、《獵人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篇
1、葉爾莫萊:獵人,自由、勇敢、熱情、邋遢、花心、兇狠(對妻子);
2、磨坊主婦:原地主夫人的貼身女僕,幼年時被賣給地主夫婦,因聰明機靈成為地主婆的貼身侍女,服務主人十年後提出想結婚,惹怒了主人,被趕到鄉下,後來被丈夫贖身
3、亞歷山大 · 弗拉季米羅維奇 ·科羅廖夫:地主,心口不一,說的比唱的好聽,表面聰明大度識時務,實則斤斤計較、寸步不讓
三、《莓泉》篇
1、 斯交布希卡 :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的流浪漢
2、原老管家:善良、感恩(對老主人感激多過埋怨並茄)
3、老管家的原主人(伯爵):鋪張浪費、花心
四、《富農奧夫謝尼科夫》篇
1、 奧夫謝尼科夫 :富農,正直、善良、友好、刻板
2、 塔季雅娜 ·伊利尼奇娜:奧夫謝尼科夫的妻子,沉默、溫和
3、祖父:大地主,兇狠殘暴、蠻不講理(強行搶走奧夫謝尼科夫的父親一塊田地,還打了他父親)
4、 斯捷潘·尼克托波利昂內奇:奧夫謝尼科夫的父親的鄰居,酒鬼,暴躁、鋪張浪費,最後從鴿子棚上失足摔死。
5、 阿列克塞 ·格里戈列維奇 ·奧洛夫 · 切斯明斯基伯爵:貴族,態蔽含大方、鋪張浪費、和善
五、《利戈夫村》篇
1、弗拉季米爾:已恢復自由身的農奴。熱情、健談、禮貌,無正式工作,愛好打獵但槍法不好,曾與友人外出打獵時被對方當做靶子,誤傷下巴和食指。
2、蘇喬克:農奴,膽小,愚笨,曾多次被易主,為主任們做過廚子、趕車、捕魚、演戲(實則是被捉弄,比如對方把豌豆放在他左右眼皮底下)、管獵狗(騎馬時摔帆笑傷,因此被打,後被派去打雜)等工作。
⑤ 《契訶夫小說全集》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契訶夫小說全集》([俄] 契訶夫)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G2Vg8fVk9wEVqKafPHD0eQ
書名:契訶夫小說全集
作者:[俄] 契訶夫
譯者:汝龍
豆瓣評分:9.7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5
頁數:4990
內容簡介:《契訶夫小說全集》收錄了契訶夫自1880年到1903年間創作的中短篇小說近五百篇,完整地反映了契訶夫各個時期的小說創作,為目前國內收錄最全的版本。
作者簡介: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1860-1904),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最後一位偉大的作家。他是傑出的小說家和劇作家,對俄國文學,特別是對短篇小說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和歐·亨利、莫泊桑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代表作有劇本《萬尼亞舅舅》《海鷗》《三姊妹》《櫻桃園》,短篇小說《一個文官的死》《變色龍》《萬卡》《草原》《第六病室》《帶閣樓的房子》《套中人》等。
譯者:汝龍(1916 — 1991),曾用名及人,江蘇蘇州人。1938至1949年先後在四川、江蘇等地擔任中學英文教員。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無錫中國文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蘇州東吳大學中文系副教授。1953年曾在上海平明出版社編輯部工作。1936年開始從事文學翻譯工作。譯著有高爾基的《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庫普林的《亞瑪》、托爾斯泰的《復活》、契訶夫的《契訶夫小說選》等
⑥ 契科夫簡介
契科夫簡介
俄國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和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
詳細信息:
生平經歷
早期
巔峰時期
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期
契訶(hē)夫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期是契訶夫創作的全盛時期。當時俄國的解放運動進入無產階級革命的新階段。在革命階級的激昂情緒激盪下學生以及其他居民階層中間的民主精神漸趨活躍。契訶夫也漸漸克服了不問政治的傾向,積極投入社會活動。
1892年在下諾夫哥羅德省和沃羅涅什省賑濟飢荒;
1892至1893年間在謝爾普霍夫縣參加撲滅霍亂的工作;
1897年參與人口普查工作;
1898年支持法國作家左拉為德雷福斯辯護的正義行動,並因此疏遠同蘇沃林的關系;
1902年為了抗議沙皇當局取消瑪克西姆·瑪克西姆·高爾基的科學院名譽院士資格的決定,他和柯羅連科一起放棄在1900年獲得的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1903年他資助為爭取民主自由而受迫害的青年學生。他的民主主義立場日益堅定,對社會生活的底層的觀察更為深刻,對醞釀中的革命的預感也日益明朗,從漆黑的現實中漸漸看到隱約的「火光」。他的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人生謝幕
隨著20世紀初社會運動的進一步高漲,契訶夫意識到一場強大的、盪滌一切的「暴風雨」即將降臨,社會中的懶惰、冷漠、厭惡勞動等惡習將被一掃而光。他歌頌勞動,希望每個人以自己的工作為美好的未來做准備(《三姊妹》,1900~1901)。
在1905年革命的前夕寫成的《新娘》(1903)表達了要「把生活翻一個身」、奔赴新生活的渴望。劇本《櫻桃園》(1903~1904)展示了貴族的無可避免的沒落和由新興資產階級所代替的歷史過程,同時表現了毅然同過去告別和嚮往幸福未來的樂觀情緒:櫻桃園伐木的斧聲伴隨著「新生活萬歲!」的歡呼聲。
然而由於契訶夫的思想立場從未超越民主主義的范疇,他筆下的新人都不知道創建嶄新生活的必由之路,他們渴望的「新生活」始終只是一種朦朧的憧憬。
⑦ 契科夫短篇小說集主要內容 急!!!!!!!!!!!!!
這裡麵包括了主要內容,如果滿意望採納
變色龍》是契訶夫最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很短的篇幅,卻活靈活現地描寫了一個俄國沙皇時期的小警官奧丘梅洛夫,在處理一起狗咬人的事件時,前後五次因為對狗的主人的不同猜測而不斷地發生變化,活脫脫地刻畫了一個權勢奴才的形象。作者不動聲色、不加議論的描寫,通過人物的自我表演,自我暴露,在前後矛盾丑態百出中,進行了淋漓盡致地諷刺和嚴峻無情的鞭笞。
契訶夫短篇小說讀後 之二:《套中人》
《套中人》也是契訶夫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別里科夫是一個中學教員,但卻是一個落後、保守、維護一切舊制度的守舊派典型人物。小說描寫了別里科夫性情孤僻,膽小怕事,甚至晴天也要帶上雨傘,套上雨鞋,把頭縮進大衣的領子里,極力想用一層堅硬的殼把自己包裹起來,拒絕與外界接觸,拒絕接受新生事物。最後悲慘地躺在棺材裡才找到自己理想的歸宿。套中人是俄羅斯19世紀末大革命來臨前某些知識分子思想狀況和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作者通過批判現實主義的筆觸,寫出了「套中人」的可悲而又不值得同情的下場。
歐·亨利的全部小說創作,一言以蔽之,它的體現了作家對健康人性與健康社會的強烈嚮往與追求,並有著鮮明而真實的時代印記。
它歌頌著小人物在生存中美好善良、相濡以沫的淳樸風格,盡管不無蒼涼的苦笑;它揭露著那些「社會寵兒」的驕奢淫逸、爾虞我詐、寡廉鮮恥的卑劣本質,雖然表面上輕松乃至調侃;它怒斥著社會的丑惡黑暗卻以「鬼臉」戲謔;它贊美著草原牧場上健美彪悍的生命體現,又暗中不無「逝者如斯」的調嘆。
亨利最出色的篇章,毋庸置疑,當屬描寫社會底層「小人物」的作品。像眾所周知的《麥琪的禮物》、《愛的奉獻》、《最後的常青藤葉》、《警察與贊美詩》、《兩們感恩節的紳士》等,無一不讓讀者在凄然一笑後,反思深沉。
如在《麥琪的禮物》中,描述一對貧苦夫妻的愛情,聖誕節即到,為了讓深愛對方感到溫暖,表達自己美好的情意,妻子賣了一直引以為豪的漂亮的長發,為丈夫換來一條表鏈,以配丈夫多年的家傳金錶;而當她把表鏈送到丈夫面前時,卻發現丈夫為給她買盼望已久的一套玳瑁發梳,已經將金錶賣掉。結果,夫妻各持均已無用的禮物,暗然神傷……在善良崇高的人性與冷酷無奈的生活現實的強烈對比間,讀者能不感慨萬千!
再如《警察與贊美詩》中,寫一個流浪漢因無家可歸又飢寒交迫,想寄宿監獄中熬過嚴冬。於是他故意以身試法,到飯館吃飯不給錢,大喊大叫擾亂街市平靜,偷顧客的雨傘,乃至有意當頭警察的面調戲婦女……但均徒勞無功,根本不被「神聖」的法律所理睬,而當他站在教堂前,聆聽著贊美詩,想從此振作精神、積極生活的時候,警察的大手卻「庄嚴」地按住他的肩頭:判處三個月監禁!讀到此,能不使人啼笑皆非又沉思良久?
亨利描述小人物,有時也表現他們的缺憾,弱點乃至弊端,但又在具體展示過程中,更深層、更強烈地向讀者剖析他們本質善良與淳樸,更真切曲折地反映出人性的復雜面。並在這展示過程中,將這復雜人性的成因與背景自然形象地揭示出來。使讀者能在「社會與人」的范疇內思考,認識出更豐富的內涵。如《刎頸之交》,寫真誠純凈的友誼在兩個男子
共追一個姑娘的過程中可敬、可笑又可愛的表現,稍含調侃地歌頌了小人物的善良品質;如《從沒有完的故事》描寫一位每周只掙五塊錢的貧窮女工雖一時動搖,但終於拒絕了那個玩弄女性的闊佬兒的引誘。他復雜的內心世界真實感人地表現出來,但無損於主人公的美好形象,反而增加了讀者對他的敬重。
再如《兩位感恩節的紳士》更味如橄欖,兩位紳士,為了一個九年的默契和約定,上演了一出耐人尋味的人間悲喜劇。可愛么?委實可笑。但是在凄冷的人世間和殘酷的社會中,普通小人物間的這種推己及人、相濡以沫的人文精神,能不使人笑聲漸啞,終於感慨萬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