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樣寫短篇小說
⑴ 我們該怎樣訓練寫作短篇小說
這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但也可以說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在別人經常看到這類經驗的文章看來,他們當然認為這是經常掛在嘴邊上的,在我初次闖進這個園地時,我認為我還沒有說幾次。我現在所談的,只能屬於我的一點兒淺見,不能算成熟的,因為我也只是一個習作者,我可不想以居高臨下的口吻跟大家講話,因為我畢竟水平有限,我只想跟大家互相學習和切磋。倘能如此,這也就夠了。
憑我時間不算太長的寫作實踐總結出如下的幾條經驗,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首先要讀短篇小說。古語雲:讀書倘能讀到把書背熟了,你也就能去寫書了。這話本來是一句像詩的格言,但因為一些規定,貌似不能當搬運工,我也就不去直接引用了,我用我的話平白如口語地說出來,感覺也還是不錯的。既然如此,那麼我們該去讀一些什麼樣的短篇小說呢?我不妨把我目前要讀的幾篇短篇小說推薦給大家,反正大家跟我一樣,現階段存在銀行里的時間還是不少的。我讀的是這幾篇應該算比較有名的短篇小說吧:《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驛站長》《塔曼》《蘋果熟了的時候》《項鏈》《孔乙己》《狂人日記》《春風沉醉的晚上》《綉枕》《玫瑰花的香》《金鯉魚的百襇裙》。夠了,這十一篇短篇小說,不談把它們背熟了,如果能讀得熟透透的,也就不錯了。如果能把《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孔乙己》《綉枕》讀熟了,也就很可以了。我是說真的,我決不會騙人的。我所說的話都是發自肺腑的由衷之言。
還記得以前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數學家,他把另一個數學家的幾本書讀熟了,然後他就開始研究自己的課題,居然發明了他的定理,當然他沒有照搬那個數學家的研究成果,而是踩在前賢的肩膀上,他奮力攀登向新的高峰了。但不管怎麼說,他如果沒有把那個數學家的幾本書讀熟讀透,他是不會發明出他的定理的。同樣的,一代文豪魯迅先生,他當年如果不一邊吃著侉餅一邊讀熟世界上的著名短篇小說,他也難以寫出膾炙人口的篇章,如《阿Q正傳》《狂人日記》《孔乙己》《故鄉》等。
其次我們才能談怎樣訓練短篇小說。我們在讀熟了上述著名短篇小說後,就要閑話少說言歸正傳地切入怎樣寫作,以及進行短篇小說訓練的話題。我們不妨每天寫五六百字地去進行訓練,要有意識地每次都圍繞一個話題地進行訓練。其實,如果你肚子里有了上述著名短篇小說作為鋪墊的話,那麼你的詞彙也就很豐富了,文筆也就相當地流暢了,寫的文章也不會乾巴巴的了,你會下筆千言速立就,揮毫四座皆震驚。到那時,說不定你自己都會十分驚訝,因為你真正地能秒壓文字上的困惑,一動筆就能洋洋灑灑地去奮筆疾書。
⑵ 怎麼寫出一篇優質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以短為特點,雖然短,但五臟俱全,小說該有的它都有。因為短,要寫的優質,反而要求更高,每一字都發揮了它的作用,那麼怎麼寫出一篇優質的短篇小說呢?聽完無戒老師講的,讓我對短篇小說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首先,我們要區分短篇小說和故事的區別,有時候我們容易把兩者弄混淆。
1.故事的重點的敘事
2.小說的重點是描寫
3.故事以事件來表現主題
4.小說以人物來表現主題
感悟:兩者的側重點不一樣,故事,聽名字就知道它要講的是故事,故事是事件,把發生的事件講好事它的重點,通過發生的事件來表現主題。小說更細致,重點在描寫上通過各種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肖像描寫等等來凸顯人物的形象和性格,通過人物來表現主題。人物貫穿其中,以人物來展開。
講完了故事和小說的區別後,接下來無戒老師講了去構思短篇小說。
1.小說的人物是誰
2.這個人物身上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3.這個人物的困境是什麼
4.遇見這個困境時,人物是如何解決的
5.解決後事情的轉折點
6.最終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感悟:想要寫一篇短篇小說,下筆之前先構思。先確定一下小說的人物是誰,然後接著構思人物發生什麼事情了,遇到什麼危機了。面對這些危機和沖突人物是如何去面對和解決的,經歷這些危機,人物有什麼樣的轉折,最後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老師舉例子講了一個高學歷女孩子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愛情,原以為會從此過上幸福地生活。結婚後聽老公回了他老家,發現他老公是幾代單傳,她的婆婆想要她生兒子。她生的是女兒,村子裡的人都瞧不起她老公,她老公把氣撒在她身上,最後家暴她。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地家暴,她的朋友家人勸她,後來她覺醒了,離婚了的故事。
老師通過這個故事來幹啥我們如何去構思小說,哪些地方應該著重寫。讓我們對寫小說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接著講了小說的特點。
1.人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
2.情節,通過情節來展開故事(要求有沖突、高潮、轉折)
3.環境,通過環境來渲染氣氛,讓故事具有場景感
感悟:考試以《孔乙己》這篇短小說舉例子,文中通過塑造孔乙己清高的讀書人形象,來表現飽受封建教育迫害而變得滿目瘡痍的讀書人生存現象的主題。講了他吃酒,偷竊的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對環境進行了描寫,烘託了天氣的寒冷。通過對人物的塑造以及情節,讓孔乙己這個人物栩栩如生。
接下來講到了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的區別
短篇小說,一般通過兩到三個事件來塑造人物形象,長篇小說,業通過無數個事件來塑造人物形象。兩者結構是相同的,短篇小說更精短,講述的事件少,每一個都很關鍵,都是為表現主題服務。
感悟:知道這些理論知識是很有必要的,比起理論知識,實踐也很重要。去試著構思並寫短篇小說,按照老師講的加以自己的思考寫起來!
118/300
⑶ 【轉】如何寫好短篇小說
(一)「橫切懸念,倒敘事件」法 這是指作者為避免平鋪直敘,在小說首段就設置提挈全篇、籠罩全文的懸念,故意給讀者造 成疑團,以激起讀者產生興趣讀下去。《湖北日報》發表過的一篇《一雙明亮 的眼睛》,就採取這一手法。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 世界藝術大師卓別林有一句名言:「我總是力圖以新的方法來創造意想不到的東西。假如我 相信觀眾預料我會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輛馬車去。」(引自《卓別林——偉大的流浪漢 》一書),這就告訴我們,創作結構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 ,是所敘述的情節,必須在情理之中。所謂情理之中,是指這種「出其不意」,與小說中人 物性格的發展合拍,合乎客觀規律,合乎生活邏輯。它不是荒誕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離 奇,又理所當然。 如美國作家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就非常巧妙地作到了這一點。
(三)「淡化情節,形散神聚」法 這種創作法,從表面看,沒有出其不意的情節,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而且平鋪直敘,一直 是淡淡的氣氛。但是,在這平鋪直敘中,帶有涌襲心靈的感情;在這淡淡的凄涼中,帶有一 種說不出的人生韻味,常常是「無情」更有情,無聲勝有聲。 如張潔寫的《拾麥穗》
(四)「一箭雙雕,一點兩面」法 作者在寫小說中,似導戲的導演,常常讓舞台上的角色拿這樣或那樣的道具。好導演會利用 這個「道具」,不只讓一個角色,而使許多角色與這個「道具」有關系;不只讓一方,而是 讓矛盾的雙方都與這個「道具」打交道。這樣,就可以從這個「道具」身上挖掘人物心靈世 界,揭露生活本質,完成作者在這發現上的美學思想。 當代英國作家斯丹·巴斯托的短篇《 二十先令的銀幣》就是如此。
(五)「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 小說作者要學會在生活中發現偶然中隱 藏著的必然性,學會在寫小說時運用這種偶然中的 必 然性。它能引發讀者尋根盤底地、津津有味地追讀下去,而且能揭示生活中不易發現的本質 意義。 如法國小說《項鏈》的作者莫泊桑,對此技巧就運用得非常漂亮
(六)「銀絲串珠,數點一線」法 當今現代派小說家面對某些人的精神危機,產生了恐懼感。於是他們常常用荒誕的、超現 實的、生活中還沒出現的、純粹主觀想像的「抽象」物於以編織描繪——以反映他們的世界 觀 。而且在寫法上,從表面看,往往是分離的、意識流的、不易理解的。但是,仔細讀,會發 現 ,這些小說內部是互為聯系,相輔相成,彼此烘托,合成一體的。可稱之為「銀絲串珠,數 點一線」吧。 如美國作家亨利·斯萊薩寫的短篇小說《……以後》。
(七)「明線暗線——雙環連套」法 這種小說技巧是運用文中兩個一明一暗的線索,平行交叉,雙環連套,從一個人物引出一 個人物,從一個故事引出一個故事,不僅使兩個人物、兩個故事發生密切的關系,而且不斷 豐富人物性格,推動主題思想深化。 如魯迅寫的小說《葯》就是如此。
(八)「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法 這種創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備著力表現的人物,不妨先壓一壓,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頭 ,先縮一縮。這樣,擊出去,更有力;而准備貶低的人物,則不妨先讓他「威風威風」,然 後,讓他從「威風嶺」上掉下來,便「摔」得更慘。這里,先看看「欲揚先抑」的典型例子,它就是馬烽寫的《我的第一個上級》。
(九)「盆中藏月,以小見大」法 用這個技法的小說,一般題材單純,場景單一,人物較少,情節相對來講也比較平淡。但如 何從單純的題材和不長的篇幅里塑造豐滿的形象和挖掘出較深的主題,就得「盆中藏月,以 小見 大」了。 作家葉文玲用此法結構的《藤椅》
(十)「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法 這是講小說收尾的技巧。故事的開頭好,發展好,但最後一個音符,最後一抹油彩,最後一個標點處理若不當,也會虎頭蛇尾,歸之失敗。因為這不僅是作品的落腳處,還需把作品最精粹的地方展現出來。
⑷ 怎麼可以寫好短篇小說,不低於2000字的
短篇小說是最流行的小說品種。它篇幅短小,情節精練,人物集中,往往截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片段或側面,圍繞一組矛盾,一兩個主要人物展開故事,集中地突出人物性格和鮮明地表達主題,具有「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的藝術力量。 一、在立意上,要以小見大 二、在結構上,要以輕舉重 三、在手法上,要以少勝多 其實,我覺得短篇小說就是將一個小故事,不一定華麗的辭藻,只要把事情的人來龍去脈和你想說的話,用平實的語言描述出來即可。最平淡平凡的真人真事就能打動人!就是一篇好文章!首先,短篇小說應該塑造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包括開篇、沖突、高潮和結局等因素,設置與人物性格相協調的場景,傳達一個特定的主題,遵循始終一致的敘述視角,運用與人物性格相符的對話,通過簡練精確的描寫..寫短篇小說、要注意什麼? 首先,人物性格要鮮明,最好在情節中表現 其次,不要有太多的描寫,小說的重點還是在情節上 再次,情節要緊湊,限於篇幅不要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兜圈子 最後,最好有一個清晰的主線和明確的主旨,至少你自己要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 首先,要把小說的框架構思好,就是你要有事可寫,把你要寫的小說的故事情節(哪些是需要濃墨重彩的,哪些是需要一筆帶過的)大體羅列一下。 其次,要把故事布局好,哪裡需要畫龍點睛,哪裡需要平鋪直敘要構思好。 最後就是,寫的時候注意語言,描繪景物的地方要語言優美,描寫人物的地方,要注意人物特色(通過語言,神態,動作描寫等等),要注意部分,也要注意整體。 總之,就是你先要挑選一個好的故事,好的題材,構思好才能有事可寫,那樣你會覺得2000字的小說剛剛好能寫完一個故事,或者還不夠寫完一個故事。 事例嗎?如果要求真實感人,如果你覺得你虛構的不夠真實感人,就好好回憶一下身邊最好的朋友們,最好不只一個,那樣才會有很多事可寫,小說內容不會空洞。但可以分清主次,用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多想幾個你們一起發生過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可以感染人的事例就可以著手寫了。 寫短篇小說應該注意的是「簡潔明了、一斑窺豹、出人意料、震撼心靈」,因為是短篇,字數的限制要求小說中的各種描寫介紹要盡量簡化,不必要的就可以省略;小說的整體構思要求能夠起到一斑窺金豹的作用,即小說的結束並不等於整個故事的結束,而是讓讀者有回味聯想的餘地,有些名家的短篇僅僅不到十個字就能使讀者浮想聯翩如宇宙之廣袤;另外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篇幅雖短卻可以借人物之間的關系動作乃至天氣等元素製造出各種懸念來吸引讀者的胃口就如相聲中的包袱令人深思,最後可以給出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敲出全文的最強音,也可以不給結局只留下個意味深長的尾巴讓讀者自己回味;真正出色的小說最能抓住人的心靈,予其震撼,或親情或友情或愛情,並不要求多麼天崩地裂壯闊浩大,那不是短篇小說所能追求的只有長篇小說才可能如此,一般都是於平凡處見真情,於細微之處也可以達到椎心刺骨的效果。,在寫法上一般長篇小說是不可以整體構思的,一般是開個頭之後就隨著小說整體的發展走向展開作者的思路再寫,短篇小說就可以從整體構思出來再寫,之後可以不斷修改補充細節。
⑸ 如何寫短篇小說和小說的大綱
自己原創了一些心得,見笑了。(轉必究)
1,首先,確定自己所寫文章的大環境,也就是世界觀,也包括文章的類型,現在能有的主要題材是玄幻,修仙,都市,穿越,言情,武俠等。若是短篇,也就講究簡練的情節和出人意料的結局,若是中長篇,就必須用一定的筆墨去創造和渲染合理的真實的主線和世界。
2,然後,開始創造你文字里最重要的構成,那就是人物。首先確定好主角的年紀,性格和特徵,比如蓮華,女,16歲,活潑開朗,黑發,紫衣,擅長笛音術等。主角可以是自己的寫照,也可是一種境界的嚮往。不同主角的碰撞,就會帶來不同的劇情發展。
3,接著,盡量用最簡練的筆觸,寫下每一回合的提綱。字數不要太多,劇情一定要緊湊。舉例如下:
序幕:荒涼的擁抱
異世國元年,一名喚做蓮華的神秘少女成了百年前應驗的傳說,她獨自一人打開了通往神聖山的次元,守護住即將毀滅的世界。所有的生靈和活物都被和轉移到神聖山,留下了這荒蕪的廢墟。萬年的孤寂,直到有一天,廢墟界里傳來了嬰兒的哭聲。
這樣,就是一個回合的大綱。接下來繼續發揮和完善吧,但是要記得隨時檢查和更正哦。
4,大綱最重要的,就是擁有流暢的劇情線,可以只有一條主線,比如短篇。也可以同時多條劇情線,且所有埋下的伏筆應該都會在最後全部交代,除非要寫續集,或是開放式結局,那麼可以留些懸念讓讀者思索。
比如:主劇情線(蓮華的冒險之旅和瞬之的感情線)+其它劇情線(瞬之對仇人的仇怨)+其它劇情線(雲光對蓮華的關照和愛慕)+其它劇情線(煙葯的凄慘過去)+其他劇情線(小繪和瞬之的兄妹關系),等等。
說到這里差不多啦,建議多練筆吧,大綱成功不代表完全成功,還需要用最擅長的風格,寫出一個你自己的世界。一般一回大綱至少要變成幾千或是幾萬字的一篇正文才行,這個挑戰可是很大的。
最後說一句,親加油吧,期待你的作品,和你的成長。
⑹ 短篇小說怎麼寫
寫短篇小說,要把握好三點。
1、人物
由於短篇小說篇幅的設定,這就要求作者對人物的性格把握要精準。尤其是要塑造一個擁有鮮明性格的人物,要讓人物來傳遞故事的主題。對人物的刻畫採取對話、行為的描寫,力圖塑造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
2、立意
這是短篇小說的核心,要傳遞什麼思想、講什麼故事、引起何種思考,都由「立意」來決定。星星建議如果要用短篇小說來練手的話,多去追求新穎的「立意」。
星星舉個例子,日本「微型小說鼻祖」星新一曾在《一分鍾小說選》中說過「我的小說強調一個「新」字,給讀者以新題材,新知識,甚至讓他們感到驚訝」。
他常常藉助童話、科幻、推理等,通過一些非現實的題材,反映他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而一個新穎的立意,往往能讓讀者印象深刻,即便是長篇小說,也可能達不到其所帶來的震撼效果。
3、結尾
短篇小說很容易讓讀者有「拍案驚絕」的感覺,那是因為有一個好的結尾。但這個結尾不一定要有一個確定的結局,它可以是開放式的。
(6)我怎樣寫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字數的多少,是區別長篇、中篇、短篇小說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人們通常把幾千字到三萬字的小說稱為短篇小說,三萬字到十萬字的小說稱為中篇小說,十萬字以上的稱為長篇小說。這只是就字數而言的,其實,長、中、短篇小說的區別,主要是由作品反映生活的范圍、作品的容量來決定的。
長篇小說容量最大,最廣闊,篇幅也比較長,具有比較復雜的結構,它一般是通過比較多的人物和紛繁的事件來表現社會生活的,如《紅樓夢》。中篇小說反映生活的范圍雖不像長篇那樣廣闊,但也能反映出一定廣度的生活面,它的人物的多寡、情節的繁簡介於長篇與短篇之間,如《人到中年》。
短篇小說的特點是緊湊、短小精悍,它往往只寫了一個或很少幾個人物,描寫了生活的一個片斷或插曲。短篇小說所反映的生活雖不及長篇、中篇廣闊,但也同樣是完整的,有些還具有深刻、豐富的社會意義。
⑺ 怎樣寫好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是最流行的小說品種。它篇幅短小,情節精練,人物集中,往往截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片段或側面,圍繞一組矛盾,一兩個主要人物展開故事,集中地突出人物性格和鮮明地表達主題,具有「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的藝術力量。我國歷史上的短篇小說十分發達和豐富。宋代李氏的《太平廣記》、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馮夢龍的《三言兩拍》,現代魯迅的《吶喊》和《仿徨》,都是優秀的短篇小說。俄國的契柯夫,法國的莫泊桑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巨匠。
短篇小說的基本特徵
對於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這樣回答:短篇小說篇幅短,人物少,情節單,要以有限的形象畫面表達深刻的思想內容,揭示生活的本質意義。也就是說,作者在結構短篇小說時,首先要把握住「短」字。無論對人物的設置,還是對故事情節的處理,都要從「短」字出發,做到以小見大,以少勝多,以輕舉重。
這是因為。短篇小說不能象長篇小說那樣,把許多事情正面鋪展開來,去寫一幅雄偉、復雜的歷史畫卷;短篇小說也不能象中篇小說那樣,去記錄生活長河中的一個段落。而短篇小說必須從生活中截取一些富有特徵性的橫斷面,或是生活長河中的一朵小浪花,「小鏡頭」,經過作者精心的剪裁,把不必要的人物和情節刪去,把能放在暗場處理的人物決不能放在正面去描寫。努力做到結構清晰、合理、完整、嚴謹。
以上說的是以篇幅長短外部表象所確立的短篇小說的特徵。那麼,短篇小說的本質特徵是什麼呢?
一、在立意上,要以小見大。
短篇小說的立意,往往是以小見大,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這是短篇小說的本質特徵之一。我們知道,盡管短篇小說選取了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一個側面、一個閃光點,使讀者看到了生活中的五光十色,感受到了時代變幻的折光,這就是以小見大的立意所在。
魯迅的《一件小事》,只切取了一個場景,便通過淋漓盡致地描寫人力車夫全力救護跌倒的老女人,表現了正在成長壯大的中國工人的優秀品質。都德的《最後一課》,則通過一堂法文課,就把法國淪陷區人民強烈、深沉的亡國之痛、愛國之情表現得非常生動飽滿。
可見,立意關鍵在於揭示出了生活的本質,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以小見大的作用。
二、在結構上,要以輕舉重
短篇小說的結構安排,要求情節比較簡單,人物設置要少,不能過分的鋪墊、渲染和交待背景,不然就會形成短篇小說長篇化了。因此,短篇小說一般都採取單線發展的結構,以達到線單意不薄,以輕舉重的目的。
如魯迅的《故鄉》《祝福》等短篇小說,線索單一,故事情節跟隨主人公的性格發展向前推進。從一開始,就把讀者引入藝術境界。接著,又將讀者緊緊引向矛盾的焦點(高潮),使小說更具有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當然,短篇小說也可以寫成兩條線索。但在寫作時,一定要使兩條線索一明一暗,虛實結合,最後使兩條線索交融在一起。這樣的結構,既節省筆墨,又能一箭雙雕地刻畫人物。如果兩條線索平行發展,都從正面描繪,就必然要拖長篇幅,使得結構鬆散。那種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的做法,不僅線索繁雜,而且矛盾紛繁,使人看不出他們之間的必然聯系,因而以鬆散拖沓而導致失敗。
三、在手法上,要以少勝多
短篇小說又一特徵是:要提高節省的筆墨去開拓深而廣的思想內涵,以起到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作用。
短篇小說的結構手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1、橫切的手法
橫切就是切取一個生活橫斷面,在很短的一段時間里,集中情節,集中場景,集中刻畫人物,精雕細刻,突出主題。在運用橫切的手法時,作者不僅要善於從社會矛盾焦點上切取生活斷面,而且要努力經營,精雕細鏤,把生活斷面所包含的矛盾沖突充分利用起來,把藝術必須力最大限度發揮出來,構成足以揭示作品主題和人物性格的情節、畫面,這是橫切的重要功夫。
2、直綴的手法
運用直綴的手法,可以較完整地展示生活的一個階段,其容量較橫切大一些,但篇幅較橫切手法要長一些。這就要求作者嚴格控制展開面,不要大鋪大展而要用濃縮的手法,去描繪、勾勒,粗線條的表現人物的生活和思想。
3、含蓄的手法
⑻ 短篇小說怎麼寫
短篇小說的要素主要是:人物,時間,地點,發生什麼事.要在短短的文章里很明了的告訴大家.
短篇小說的素材很多,可以寫身邊發生的事,也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最主要的是讓人在故事中學到點東西,人說小說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嘛!!!
短篇小說的要素主要是:人物,時間,地點,發生什麼事.要在短短的文章里很明了的告訴大家.短篇小說的素材很多,可以寫身邊發生的事,也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最主要的是讓人在故事中學到點東西,人說小說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嘛!!!
⑼ 怎樣寫好一篇短篇小說短篇小說故事寫作技巧,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短篇小說,情節緊湊,文字簡潔精煉,雖然篇幅短小,但常常寓意深刻,讓人回味。
相較於長篇小說,日常通過短篇小說的寫作訓練,可以更快速全面地提高我們對於小說故事的寫作能力。
作家茅盾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段,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復雜得多的社會現象。」
的確,短篇小說就好像是通過一個局部特寫,為讀者打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故事畫卷。
本篇,唐歌為你分享的主題是:怎樣寫好一篇短篇小說?短篇小說故事寫作技巧,短篇小說寫作指南。
一 怎樣寫好短篇小說
1 精煉文字,重點突出,斟酌字句
短篇小說因為篇幅有限,寫作的時候,要做到行文簡潔,重點突出,故事背景要追求簡練,每一句話都要嚴謹精煉,斟酌字句。
寫作時,少用長句,多用短句。長句會讓讀者讀起來很累,讓人有透不過氣的感覺,最好長短相間,讓讀者讀起來快,也有節奏感。
短篇小說要做到重點突出,不能寫太多的事情,長篇小說,你可以不緊不慢地介紹人物,鋪墊情節,但是短篇小說不行,每件事情必須是人物鮮明個性的展示。
2 有畫面感,具體形象,生動鮮活
良好的畫面感,能夠讓讀者更好地代入,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寫作的時候,少用一些抽象的詞語,多用一些能夠給讀者帶來具象感的詞語,比如,具體的名詞和動詞,能夠直接在讀者的腦海里浮現出來的詞語或句子,就好像在放電影一樣,讓人印象深刻。
修改的時候,就把那些抽象的形容詞,副詞給替換成一些更具體,容易產生想像的名詞+動詞的組合。
3 懸念沖突,引發好奇,吸引讀者
把短篇小說的故事根據起因,發展,轉折,高潮,結果等幾個部分去分解,寫作的時候,不要平鋪直敘,一下子把所有的東西都展現出來,要學會隱藏一些東西,學會吊讀者的胃口。
開頭的時候鋪設懸念,沖突,引發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把整篇小說一口氣看完。
一個簡單的公式是:沖突=渴望+阻礙。剛開始,小說中的人物想要去做某件事情,然後遇到了一個阻礙,產生沖突,接著是怎麼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簡單的故事模板就產生了。
小說寫作中3種常見的沖突:
①人物自己內心的沖突,
②人物和人物之間的沖突,
③ 人物和事件,環境的沖突。
想要讓你的小說故事更精彩,最好是讓故事人物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或者是把人物放到一個讓讀者感到無法解決的絕境。
把你的人物或者重要的事件放到危機和困難當中,放大人物的困難,痛苦,恐懼,或者通過鋪墊,讓讀者感覺到反派的計劃會實現,從而製造出緊張感和絕望感。
4 故事隱喻,小說開頭結尾的設計
小說的開頭要吸引讀者的興趣。好奇心會驅使他們想知道接下來的情節,不斷往下看。
一個技巧是:精彩的內容前置,或者更換平鋪直敘的敘述方式,為倒敘法,讓讀者產生疑問。就像電影預告片一樣,可以把小說中緊張刺激的部分放到最前面。
再或者是構建某一個場景,讓讀者進入到這個場景中。把自己代入到角色當中,去思考,去體會情緒。
也可以是對話式開頭,通過對話製造沖突,製造緊張感,讓讀者產生好奇,調動情緒,引出後續的情節。
開頭要快速地進入主題,有沖突,有懸念,或者說讓整個氣氛很緊張,讓讀者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小說的結尾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揭示某些現象,引發讀者的想像和思考,讓人回味無窮。
學會掌握小說中的隱喻技巧,把一些深邃的哲理,深刻的道理,令人刻骨銘心的現象,融入到人物的對話或故事當中去,讓讀者體會到小說深刻的內涵。
5 亮點設計,把故事寫得精彩絕倫
短篇小說篇幅有限,想要吸引讀者,就要求新穎,獨特,有趣,避免一些讀者看到開頭就知道結尾的故事情節。
小說必須要有一個核心亮點,圍繞這個核心的點,搭建故事。
人物重構。小說的人物可以是對照現實生活中多個人物,集中於一身而塑造出來的。可以適當地誇張化處理,把多個人物雜糅,把他們的困難,經歷添加在一個人身上,讓人物的特性更加鮮明, 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 編劇思維,搭建故事的骨架大綱
寫作之前,根據小說篇幅,然後拆分情節,把伏筆,懸念,高潮分別鋪設到不同的階段,做好了謀篇布局,會讓整個寫作流程更順暢。
如果你的故事不夠精彩,可以多借鑒電影劇本,一些經典電影經過了時間的檢驗,能夠讓我們快速地把握到故事創作中的一些關鍵要點。
借鑒劇本創作,多關注人性和社會,通過小說來展現。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學習表現手法,創作思路。
7 人設塑造,個性鮮明,印象深刻
塑造人物最好是通過對話,動作來表現,而不是大段大段的文字描寫。要讓讀者自己感覺到這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而不是直接寫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讓每個角色都有出場的理由,每個角色都有其行為的動機。故事中的人物要個性鮮明,活靈活現,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為每個角色設定人物卡片。比如,
男1號:姓名,年齡,身高,興趣愛好,性格,家庭背景,職業,口頭禪,人際關系,三觀……
在寫小說的時候,人物的語言,動作,對不同人,不同事件的反應,要符合你的人物卡片。
強化人物的某個特點,給讀者留下印象,核心人物不能臉譜化。人物要有不斷的變化,比如成長,情緒波動,升級等等,而讀者希望看到的就是這種由弱到強的變化。
二 小說寫作技巧
1 設置懸念,引發好奇
小說要有懸念,勾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有讓讀者繼續看下去的慾望。
開頭可以拋出一個讀者關心的疑問,在揭開一個謎底的同時,再拋出另一個問題,一環扣一環,讀者想不明白,又想知道結果,只有不斷看下去。
2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寫作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根據讀者的預期,做情節的調整,會讓你的故事更加精彩。
情理之中說的是,人物的言行,情節發展要符合人物的性格,以及時代和背景,合情合理,不違背客觀的規律。
意料之外指的是,故事的發展,人物的變化,要適當偏離讀者的預期,有意外感,讓讀者有落差,不斷想著接下來的情節,不到最後一刻讀者永遠想不到最終的結果。
3 線索串聯,明暗交織
劇情推進要有清晰的邏輯結構,讓讀者閱讀流暢。就像有一根主要的線索,牽引著故事的情節發展過程,這根線索聯系了主角和其他角色,引起了矛盾沖突。
豐富故事內涵,明線和暗線相互交織。避免情節過於單一,多個精彩的情節嵌套,你的小說故事才會更精彩。
故事中要展示一部分的線索,另一部分讓讀者自己去想像,同時,布局暗線,隱藏一些線索,直到看到最後一刻,才讓讀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4 先抑後揚,先揚後抑
小說的故事情節一波三折,才會更加精彩。
欲揚先抑,想要贊美某個角色,可以先通過先貶低人物,然後後面進行反轉,進一步強化讀者情緒上的感受。
先揚後抑,想要寫某個壞人,可以先贊美,後面再他揭露不為人知的丑惡一面,通過前後的反差,往往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 融入情感,包裝故事
用故事包裝情感。小說的故事中要融入情感,引起讀者的情緒反應,通過故事中的人物,讓讀者哭,讓讀者笑,讓讀者憤怒……
通過情感驅動主角,去做某些事情,產生了某些情節。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說法,帶來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6 緊張反轉,高潮迭起
情節出人意料,小的地方有懸念,大的地方有反轉,想要寫好反轉的情節,需要我們前期做好鋪墊。
渲染氣氛,凸顯沖突,凸顯對比,通過倒敘,蒙太奇等手法,給讀者製造緊張的感覺,你前面鋪設好了,胃口吊足了,後面的高潮帶給讀者的沖擊力才會更加強烈。
OK,
以上,
一 方法篇:
1 精煉文字,重點突出,斟酌字句;
2 有畫面感,具體形象,生動形象;
3 懸念沖突,引發好奇,吸引讀者;
4 故事隱喻,設計好小說開頭結尾;
5 亮點設計,把故事寫得精彩絕倫;
6 編劇思維,搭建故事的骨架大綱;
7 人設塑造,個性鮮明,印象深刻。
二 技巧篇:
1 設置懸念,引發好奇;
2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3 線索串聯,明暗交織;
4 先抑後揚,先揚後抑;
5 融入情感,包裝故事;
6 緊張反轉,高潮迭起。
短篇小說因為篇幅有限,要注意語言的精練,開頭要做到快速進入主題,有吸引力,故事要有可讀性,鋪設好懸念,利用反轉,沖突等技巧,讓讀者憋著一口氣讀完,還大呼過癮。
⑽ 我是怎樣讀書寫短篇小說的
親愛的簡友們,要想寫好一篇短篇小說,除了要有素材外,還要有駕馭語言的沒姿春能力。而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我們就必須去讀書。
談到讀書,有人會說了,書是浩如煙海的,枯耐浩瀚無涯,人生有涯而書無涯,怎麼讀得了那麼多書?是的,這話對。因此,我們必須有選擇性地去讀書,必須揀一些經冊兆典耐讀的書讀一讀。
讀書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能學習好駕馭語言的能力了。這就跟古人吟詩作賦一樣,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學好駕馭語言的能力,跟畫家學習繪畫也是一樣的,其首要妙訣之一就是熟能生巧。要想熟能生巧,就必須熟讀深思。這就跟鄭板橋畫竹子一樣,他說:「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鄭板橋畫竹子跟學習駕馭語言一樣,前者是熟讀深思,後者是熟畫深思,看來搞藝術的還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