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莫泊桑短篇小說情書

莫泊桑短篇小說情書

發布時間: 2023-03-14 04:08:12

㈠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紀後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巨匠。1879年的《羊脂球》震驚文壇,使莫泊桑成為法國文學界的一顆耀目的新星。

莫泊桑

《羊脂球》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之一,它以普法戰爭為背景,把各階層的典型人物「濃縮」到一輛馬車上。馬車從敵軍佔領的盧昂出發,匆匆向法軍據守的地方撤退。中途經過普軍佔領的小鎮,敵軍官蠻橫無恥地要求綽號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過夜,否則全車人都要扣留。於是,戲劇場面展開了:一夥道貌岸然、自命高貴的貴族老爺、工業家、商人、政客和修女為了保全自己,用盡威逼、懇求、哄騙等手段,請「羊脂球」順從普軍官的無恥要求。「羊脂球」為了保全這些「同胞」,只好蒙受奇恥大辱。事過之後,車子又前進了。不料,這些「高貴」的旅伴突然面孔大變,對「羊脂球」倍加輕蔑和唾棄,以示自身的「高潔」。該小說通過形象對照,無情揭露了偽君子的丑惡面目,其批判力量甚至使一些長篇巨著也難以相提並論。

莫泊桑在短短10年左右的時間里,寫出350多篇中短篇小說,其中很多都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此外,他還寫了6部長篇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漂亮的朋友》(即《俊友》)和《一生》。莫泊桑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他的優秀短篇被世界各國文學工作者奉為楷模。

㈡ 莫泊桑寫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代表作: 《漂亮朋友》、《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莫泊桑,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9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與契訶夫和歐·亨利合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㈢ 莫迫桑短篇小說每篇小說簡介

莫泊桑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短篇小說大師,1880年《羊脂球》的發表使他一舉成名,該篇亦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由於莫泊桑作品過多,只選擇其代表性作品來介紹:
莫泊桑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諾曼底狡猾的農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女傭、小職員、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還世俗的破落貴紳、富商、工廠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例如《項鏈》中因愛慕虛榮而毀了一生的小市民,《羊脂球》中,有愛國骨氣的妓女和軟骨頭的富商與鄉紳,在敵人面前的不同表現,《一家子》中為爭取遺產而大打出手的一家人,《兩個朋友》中寧死也不肯將通行口令告訴敵人一對友人,《莫蘭這只公豬》中好色而愚蠢的服裝店老闆……
《瓦爾特·施那夫斯的奇遇》反映了敵軍士兵為了活著寧可當俘虜的厭戰情緒;《俘虜》描寫的是法國婦女機智擒敵的故事。其中內容最豐富、意義最深刻的作品,則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小說的內容是一個妓女和一些有產者同乘一輛馬車離開德軍佔領區,大家對這個綽號羊脂球的妓女側目而視,但是在由於沿途耽擱而餓得發昏的時候,卻又厚著臉皮吃光了她的一大籃美味食品。馬車在路過一個小鎮時被攔住了,占據該鎮的普魯士軍官要求羊脂球陪他過夜,否則不予放行。車上的工業家、伯爵和商人等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生意,千方百計地勸說羊脂球為他們作出犧牲,但事後又鄙視她,任憑她陷於孤獨和挨餓的境地。
小說里沒有硝煙彌漫的戰場,也沒有刀光劍影的搏鬥,然而它通過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敵人獻身的遭遇,刻畫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別是勾勒了有產者們為了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丑惡嘴臉。羊脂球自尊自強、不甘屈服,表現了愛國主義的凜然正氣,結果卻被那些偽善的同胞推人火坑。他們為了迫使羊脂球就範,個個巧舌如簧、軟硬兼施,就連道貌岸然的修女也沆瀣一氣。莫泊桑以真實的細節、精練的語言和爐火純青的技巧,使這篇小說構成了一幅戰爭時期法國的社會圖景。作品中的善與惡時時形成不露痕跡的對照,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戰爭的憎恨、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所謂上等人的蔑視,因而不愧為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都堪稱楷模的名篇。
莫泊桑描寫小職員生活的短篇小說很多,例如《騎馬》和《項鏈》寫他們為了出風頭而弄巧成拙、自食其果,表現了他們可憐兮兮的虛榮心;《我的叔叔於勒》和《傘》諷刺了這類家庭的寒酸相和勢利眼;《散步》中的小職員數十年如一日地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最後意識到這一點時不禁悲憤地上吊自盡。這些作品揭露了世態炎涼的社會現實和官僚機構里腐敗昏聵的作風,諷刺了小職員的自私虛榮和爾虞我詐,同時又對他們的刻板生涯寄予了人道主義的同情。
莫泊桑有大量的短篇小說描繪諾曼底農村的生活,它們從各個方面反映了貧苦農民的悲慘遭遇,例如《瞎子》、《繩子》、《窮鬼》等等,其中的主人公都因備受欺凌而死去。《皮埃羅》諷刺了地主婆的吝嗇,《流浪漢》譴責了把好人逼成盜賊的社會風氣。《真實的故事》中的地主玩弄女傭,造成了女主人公絕望地死去的悲劇。也有一些作品表現了農民的狹隘,例如《老人》中的夫婦為了不耽誤農活而希望垂危的老人快點去世,《圖瓦》中的女主人公竟讓因肥胖而中風的丈夫孵雞蛋等等。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題材之外,莫泊桑還從愛情和情慾的角度,描繪了人們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中《月光》是反對禁慾主義的名篇,寫一個神父在皎潔月光下理解了愛情;《橄欖園》譴責了不負責任的放盪行為,《巴蒂斯特太太》則批判了歧視受辱女子的不良風俗。值得指出的是,妓女的題材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里佔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衣櫥》等都反映了妓女的悲慘生活。

㈣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是如何分類的各類有哪些主要作品

1、反映普法戰爭的:在這類題材的作品裡,莫泊桑揭露了普魯士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法國軍隊的無能,歌頌了法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者的愛國精神如《羊脂球》、《米隆老爹》、《兩個朋友》等。

2、描寫資產階級世俗生活,揭露資產階級道德墮落的,如《項鏈》、《戴家樓》,表現世人貪圖錢財而不注重親情的《我的叔叔於勒》,描寫小市民吝嗇的《雨傘》等。

3、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貧困痛苦以及優秀品質的,如《西蒙的爸爸》、《一個女長工的故事》等。

表現形式:

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則,而是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法。在描述對象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段,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

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有人物單一的,甚至還有根本沒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時序上,有順敘,有倒敘,有插敘。

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觀描述的,也有主觀描述的,有時描述者與事件保持了時空的距離,有時描述者則又是事件的參與者,有時描述者有明確的身份,有時則又身份不明。

在莫泊桑的短篇里,描述方法的多樣化與富於變化,無疑是他以前的短篇小說作家所未具備的。他大大豐富了短篇小說的描述方式,提高了敘述藝術的水平,為後來的短篇小說創作開辟了更為廣闊的道路。

㈤ 《一生》簡介

《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長篇,發表於一八八三年。這是一部描繪諾曼底農村的風俗小說。眾所周知,莫泊桑是福樓拜的****,《一生》就頗有點像《包法利夫人》,因為《一生》也寫的是—個女人的一生,而且是悲苦的一生。擴而言之,《一生》與《情感教育》、《一顆純朴的心》也有不少類似之處。例如,《一顆純朴的心》描寫—個女僕的—生,女主人公全福是一個平凡而純朴的女僕,在這一點上這篇小說與《一生》更相像。話說回來,如果《一生》只是模仿福樓拜的小說,那麼它的價值就不大了。恰恰相反,《一生》僅僅是在上述方面與福樓拜的小說相似,其實這是—部有創新意義的小說。它以別開生面的描寫,成為十九世紀末葉出類拔萃的長篇,也是莫泊桑最優秀、最有生命力的小說之一。

《一生》描寫的是—個貴族女子追求幸福而不可得的一生。她與包法利夫人不同,包法利夫人雖然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愛情,但卻一步步走向墮落,揮霍掉家產,最後因走投無路而自盡。《一生》的女主人公讓娜則完全不一樣。不錯,她也愛幻想,早先她在修道院白天百無聊賴,夜晚難以入眠時,就曾經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她走出修道院以後,便急切地想嘗一嘗人生的歡樂和幸福,盼望有甜蜜的奇遇。但現實卻一次又一次使她的希望幻滅;面對殘酷的現實,她並沒有墮落,而是—次又一次與命運抗爭。最後,縱然她的家產被兒子敗光了,可是天無絕人之路,她得到以前的使女羅薩莉的幫助,讓她的兒子最後回到身邊,她也還能維持簡朴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讓娜的本性與包法利夫人不同,她是—個善良純朴、潔身自好的女子。她生活在風俗敗壞的諾曼底農村:在莫泊桑筆下,這里不僅貴族階層,而且農民中也兩性關系紊亂。女孩子往往未婚先孕,有錢人家的使女與男主人有染的情況司空見慣。不說別人,就是讓娜的雙親也不例外。她的父親早年風流過,有外遇也不是一次兩次。在他得知女婿德·拉馬爾子爵與使女通姦,讓使女有了私生子的醜事之後,一時之間勃然大怒。可是,當地神父只消幾句話就說得他啞口無言,變憤怒為平靜。神父說:「您難道沒有碰過這樣的小使女嗎?我對您說吧,大家都是這樣的,而您的夫人既沒有因此少得到幸福,也沒有因此少得到愛情,對不對?」這番話打中了他的要害。他與女婿不過是半斤與八兩,彼此彼此。神父言下之意是不要對子爵苛求了。讓娜的母親同樣有情人,她甚至將情人寫給她的情書保留至死,不時還拿出來欣賞和懷念—番!她去世之後,讓娜在翻看母親視若至寶的書信時驚得目瞪口呆。她感到非常痛苦,心頭對親人的一點信任都失去了。面對周圍的人的無行,讓娜依然一以貫之,保持純潔,出污泥而不染。對於這樣一個被命運所拋棄的女子,莫泊桑把同情的筆墨都傾注在她身上,並通過羅薩莉之口,把她悲苦的身世歸結為尚未了解對方,就輕率地結婚,導致一生的不幸。莫泊桑很有可能根據切身經驗去塑造這個形象:他的母親因丈夫浪盪,很早兩人就分居,然後離婚。無疑,莫泊桑的母親的經歷啟迪了他塑造出讓娜的形象。

㈥ 項鏈(莫泊桑創作短篇小說)詳細資料大全

《項鏈》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於1884年的短篇小說。

故事講述了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鏈,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鏈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鏈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鏈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鏈。

《項鏈》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將項鏈作為一條主線,從它與人物的多重關系出發,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使讀者透過項鏈對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瞭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 :項鏈
  • 外文名稱 :La Parure
  • 創作年代 :1884年
  •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說
  • 作者 :【法】莫泊桑
  • 字數 :57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鑒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瑪蒂爾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她雖然地位低下,卻迷戀豪華的貴族生活,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會,她用丈夫積攢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禮服,還從好友那裡借來一串美麗的項鏈。在部長家的晚會上,瑪蒂爾德以她超群的風姿出盡了風頭,她的虛榮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可她竟然把借來的項鏈丟失了,在這種情況下,她只有隱瞞著好友,慢慢來賠償。從此,夫婦倆度過了10年節衣縮食的生活。在這艱難的積攢過程中,瑪蒂爾德的手變得粗糙了,容顏也衰老了。後來,她偶然得知了她丟失的那條項鏈不過是一條價格低廉的人造鑽石項鏈,而她賠償的卻是一掛真鑽石項鏈。就這樣瑪蒂爾德白白辛苦了10年。

創作背景

在19世紀80年代的法國,資本主義惡性發展,大資產階級當權,對人民巧取豪奪, *** 中貪污風行,社會上道德淪喪,資產階級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和惟利是圖的道德觀念影響到整個社會,追求享樂追求虛榮,成為一種惡劣的社會風氣。這種社會風氣在小資產階級當中同樣盛行。由於這個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地位極不穩定,他們總想擺脫這種處境,躋身於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數人獲得成功,而大多數在資本主義的競爭中落入更悲慘的遭遇。

人物介紹

瑪蒂爾德 瑪蒂爾德既沒有華貴的衣服,也沒有閃閃發光的首飾,但是卻熱衷於參加上流晚會,熱切渴望體會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為此不惜大力投資。結果卻意外的遺失項鏈,由此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還債生涯。玫瑰色的手指甲被磨壞了,她也變成了窮苦家庭里的敢作敢當的婦人,又堅強,又粗暴,以至於她和福雷斯蒂埃太太打招呼卻沒有被認出來。最具諷刺意味的情節在於小說的最後一句話「哎喲!我的可憐的瑪蒂爾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頂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瑪蒂爾德辛苦還債十年,卻被告知她當年借的是串假項鏈,想必自己很難接受那樣的事實,但卻真實的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莫泊桑藉此諷刺那些愛慕虛榮的婦人,同時賜予她們愛慕虛榮所導致的惡果。 羅瓦賽爾 羅瓦賽爾身為教育部的一個小科員,他會在吃飯時揭開盆蓋,心滿意地表示:「啊!多麼好吃的燉肉!世上哪有比這更好的東西。」他的這句話是當時大部分小職員都會感慨的,他們也許有博大的野心,但同時卻滿足自身的生活狀況,會努力的喜歡自己生活中的一切。當擁有一張上流社會人士的晚會邀請帖時,他會存在一些虛榮心,認為能夠得到請帖是一個十分光榮,值得自豪的事情,同時這種心情又急需得到別人的肯定。這又是小職員群體狹隘心理的一種體現。當項鏈丟失需要重新買一條時,羅瓦賽爾簽了不少借約,應承了不少足以敗家的條件,而且和高利貸者以及種種放債圖利的人打交道。他葬送了他整個下半輩子的生活,不管能否償還,他就冒險亂簽借據。他的這種行為也是大部分人的行為,當人們走投無路時,面前擺了什麼路,他就會胡走一通。羅瓦賽爾亂簽借據,是因為這樣他就可以先度過眼前的這一難關,至於這些借據會帶來的後果,就暫時不再他的考慮范圍內了。他的做法如實的反映了大部分人會有的行為,是典型人物的典型代表。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瑪蒂爾德是一個「漂亮動人的女子」,因為「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任何一個方法使得一個既有錢又有地位的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後來只能「將就」著「和教育部一個小科員結了婚」由於不滿而生出了對改變的渴求。瑪蒂爾德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斷送了她的十年青春。但是對於不滿意自己生活的瑪蒂爾德來說,她並沒有用自己虛偽的一而得到奢華的生活,她只是想想而已。她恪守著做人的基本原則,維護著自己的尊嚴。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奈,特別是對於她這種沒權沒錢的小婦人來說。短暫的虛榮,被視為昂貴的項鏈,一生的背負。這無疑是以瑪蒂爾德為代表的小資產階級最大的悲哀。然而,當瑪蒂爾德而對著決定她後半生命運的重大人生變故時不難發現:這位天真純潔,曾整日幻想的小女人,其實有著堅強的靈魂和驚人的勇氣。 丟失項鏈之後,瑪蒂爾德在沉重的打擊面前,沒有猶豫,而是迅速地回到了現實,毅然地做出了令人驚訝的決定:「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貧窮生活的磨煉,不僅僅改變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她的精神。艱辛的勞動、生活,把她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從雲端拉回切切實實的地而,現在出現的是一個新生的瑪蒂爾德。雖然瑪蒂爾德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於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白白的增加煩惱,同時她又是幸運的,殘酷的現實讓她清醒。 但作者的目的並不是肯定或否定哪一個瑪蒂爾德,而是藉此強化了連人物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命運的戲劇性。這一轉折是極其突然的,給毫無思想准備的瑪蒂爾德和讀者當頭一棒—瑪蒂爾德為之付出十年艱辛勞動的項鏈竟然是假的!這正是莫泊桑精心運用小說技巧所追求的震撼力:戲劇性地揭示出人在命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這也是莫泊桑悲觀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人是脆弱地,被動地,總是受命運是控制。一點極小的事就可以使人由無變有,又由有變無,人的一切理想、追求、憧憬和虛妄最終不過是復歸於無——虛空,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

藝術特色

小說以「項鏈」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使敘述更為有序而集中,在構思布局上又不落俗套。 瑪蒂爾德向女友借來的鑽石項鏈,本來是假的,可借的時候女友弗萊思節夫人並不說明,歸還時她也不打開看。物主的這種罩在擁尊持貴光環下的滿不在乎的態度,無疑為後來點明項鏈是贗品埋下伏筆。事實上,由整個過程看,從項鏈的借用一遺失一歸還,直到還清債務,整整十年時間,瑪蒂爾德一直不知道借來的項鏈是假的,而弗萊思節夫人也「可能」一直不知道還回來的是真的,雙方都「蒙」在鼓裡,直到最後,事情的真相才被揭出。這個「十年後相遇」的藝術構思是極具匠心的。小說就是要讓瑪蒂爾德用十年的辛酸苦痛為自己的虛榮心惹下的禍,償付代價,得到教訓。小說之所以不急於把謎底點破,而放到十年以後,就是要讓當事人和讀者同時為之一驚,增強出人意料的戲劇性,從而使作品結束時產生強烈的震撼人們心靈的悲情藝術效果。 在《項鏈》中,莫泊桑在情節序列上是一鏈狀結構,以一條項鏈為線索展開故事。這種結構能夠直觀的表現事情發展的過程,使讀者輕松自然的了解到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項鏈》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小資產階級職員的妻子,她面龐兒好,豐韻兒也好,她覺得自己生來是為享受各種豪華生活的。由此可見,她必然會不甘於現在平淡的生活,會熱切嚮往上流社會的奢華享受。於是,莫泊桑安排了教育部部長喬治·朗蓬諾暨夫人的晚會,用於滿足瑪蒂爾德的虛榮心,也引發出一系列的故事。 《項鏈》在剪裁上極為精當,恰到好處。凡是過去的事情,時間過程長的事情和需要比較全面介紹的地方,等等,作者都採用虛寫的手法,概括地加以描述,或是幾筆帶過,或是補敘與作品內容相關的背景材料,如瑪蒂爾德夫婦的身世,為了還債而度過的十年困苦的日子,等等。而近期發生的事情,或正在發生的事情,就用實寫的手法,加以重點刻畫和描寫,生動而形象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心理變化,如寫項鏈丟失後,突出了瑪蒂爾德夫婦像遇到滅頂災難,那種驚恐萬狀、愁苦不堪的情景,通過這樣的實寫,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這些都是那樣精細、得體。 《項鏈》中,讀者一旦進入其中,心思便會隨著瑪蒂爾德的感情而跌宕起伏,這種變化同時會引導讀者的思維判斷,既對主人公的遭遇感到深切的同情,又覺得那樣的結局是理所當然。在《項鏈》中,莫泊桑依舊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用他們的心理去敘述他們的日常生活,又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他們獨有的虛榮心。

作品影響

《項鏈》是莫泊桑的代表作,被收入中國中學語文課本中。

作者簡介

莫泊桑(Maupassant,G.D,1850~1893)法國作家。1850年8月5日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第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讀法學,適逢普法戰爭爆發,遂應證入伍。退伍後,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19世紀70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准備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除了《羊脂球》(1880)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於勒》(1883)、《米隆老爹》(18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作了6部長篇:《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

㈦ 愛情—莫泊桑—短篇小說

愛情

獵人筆記三頁

最近,我從報紙的社會新聞欄中,看到一個愛情悲劇的報道。有一個男子將自己的女人殺死,然後自殺,可見,這個男子一直是愛著這個女人的。在我看來,這個男子與這個女人何許人也,並無關緊要,我所看重的只是他們的愛情。這愛情之所以使我大感興趣,不是因為它引起了我的憐憫,不是因為它使我深感驚奇,使我頗為感動,使我思索不已,而是因為它喚起了我青年時期的一段回憶,一段狩獵的回憶,在那次獵事活動中,愛情向我顯示出它的真諦,就像十字架在天空中第一次向基督徒顯靈一樣。

我生來就具有原始人所有那些本能的感官,不過被文明社會的理性與情感磨去了稜稜角角。我酷愛打獵;一看見動物身上鮮血淋淋,羽毛上染滿了血,我自己手上也沾上了血,我的心就興奮得無法控制。

那一年,時屆深秋,天氣驟冷,我被表兄卡爾·德·羅維爾叫去,在黎明時跟他一道到沼澤地去打獵。

我的這位表兄,是一個四十歲的壯漢,滿頭紅棕色的頭發,體格碩健,胡須濃密,既是個鄉紳,又是半個未開化的野人,生性樂觀,平日嘻嘻哈哈,天生有高盧人的機智幽默,其平庸凡俗的人品才得以顯得有趣可愛。他的住宅是一座半農庄半城堡式的建築,坐落在一條寬闊的山谷里,谷里有一條河穿流而過,其左右兩岸的山丘上遍布著密密的樹林,樹林自古以來都歸封建領主所有,其中還留存著好些參天壯麗的大樹,那上面常棲有法國這一地區最為罕見的飛禽。人們常到這里來獵射老鷹;而那些從來不去人口稠密地區的候鳥,幾乎毫不例外都來這些百年老樹上棲歇,似乎它們認得並熟悉這古老森林裡某個小小的角落,知道那是它們夜間短暫歇息的庇護所。

山谷里有一些大牧場,均能得到溝渠灌溉之利,被樹籬隔成了一片又一片;較遠處,河流與渠道疏通,鋪陳為水網密布的廣闊地帶。這個地帶是我所見過的最為理想的狩獵區,我的表兄傾心經營,將它保養得像一個公園。大片大片的蘆葦覆蓋在水網地帶,颯颯作響,充滿生氣。如海浪一般起伏翻騰,人們在蘆葦之中,辟出一條條狹窄的水道,平底船靠著篙撐,在靜止不動的水面上行進,悄無聲息,不時掠過蘆葦的莖稈,驚走了那些在水草中游動的魚兒,使得野水雞黑黑尖尖的腦袋潛入水中,消失不見。

我愛水愛得不亦樂乎。我愛海水,盡管它過於浩瀚,過於激盪,難以調控;我愛河水,它如此美妙,雖然它奔騰、逃遁、一瀉而逝;我尤其愛沼澤之水,那裡面搏動著水生動物神秘莫測的生命。沼澤地,是地球上一個完整的特定世界,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它有自己的生活,它有自己的常住居民,有自己的臨時過客,它有自己的言語,自己的動靜,特別是有自己的奧秘。沒有什麼地方比沼澤地帶更叫人心神不定,更令人不安,更使人驚恐的了。為什麼在這覆蓋著水泊的低窪之地的上空,籠蓋著恐怖?是大片蘆葦的沙沙聲造成的?還是星星點點、怪異閃爍的磷火?是被死寂夜幕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萬籟無聲?還是像屍衣般拖曳在蘆葦叢上的神秘霧靄?要不然就是那難以察覺的汩汩聲,它低微而輕柔,有時卻又比人間的炮火或天上的雷鳴更令人恐慌,它使得沼澤地像夢幻之境,像令人畏懼的地方,深藏著不可知的危險的地方。

不,從沼澤地帶之中還產生另一種東西,在它濃濃的霧靄里,還飄忽著另一種更深刻、更沉甸的奧秘,這也許就是大自然奧秘本身!因為生命最初的萌芽,就是滋生於停滯不動的泥漿之中,就是萌動、成長、綻放於溫暖陽光的照耀下和滋潤潮濕的泥土中。

傍晚時分,我來到表兄的家裡。天氣寒冷,石頭都快凍裂了。

我們在大廳吃晚飯。大廳的餐具櫃上、牆上、天花板上,都掛滿了塞著稻草的飛禽標本,鷹、鷺、貓頭鷹、夜鷹、猛禽、禿鷲、隼,無所不有,姿態各異,有的展開翅膀,有的棲息在固定的樹枝上。表兄向我講了講他當天夜裡的安排。他穿著一件海豹皮做的禮服,本人就像冰寒地帶的一頭怪獸。

我們必須在凌晨三點鍾出發,這樣就可以在四點半左右到達事先選好的潛伏地點。為了稍許抵擋抵擋破曉前的寒風,那裡早已用冰塊砌成了一個隱蔽所。凜冽的寒風呀實在可怕,吹在肌膚上,如鋸子在撕裂,如毒刺在狠扎,如刀片在切割,如鉗子在猛絞,如烈火在灼燒,

表兄搓著雙手取暖,說:「我從沒有碰見過這么冷的天氣,現在是傍晚六點鍾,氣溫已經是零下十二度了。」

晚飯後,我立刻爬上床,在壁爐熊熊大火的亮光中睡著了。

凌晨三點整,有人把我叫醒。我也披上一張綿羊皮,而表兄則裹著一張熊皮。我們每人喝了兩杯滾燙的咖啡,接著又幹了兩杯上等白蘭地,然後就帶著一個跟班和兩條狗出發了,一條狗名叫普隆戎,另一條叫皮埃羅。

剛一走出屋子,我便感到寒氣透骨。那個夜晚,大地彷彿已經凍死。冰冷的空氣變得似乎堅硬可觸,令人難受,它凝固成型,巋然不動,沒有任何風吹能攪動它分毫;它撕咬、刺透、吸吮、扼殺所有的樹木、植物和昆蟲,即使是飛鳥也在劫難逃,它們冷得從樹枝上墜落到堅硬的地上,在嚴寒之中,凍得像土地一樣硬邦邦。

一彎下旋月掛在天邊,蒼白黯淡,在太空中顯得疲軟無力,再也難以移動,它懸在空中,也受到高處嚴寒的侵襲而凍僵了。它向人間灑下一片干澀而悲涼的光,每個月它行將消隱之前,總要將這種微弱蒼白、奄奄一息的光,灑向人間。

卡爾與我,肩並肩、彎著腰向前走去,兩手插在口袋裡,獵槍夾在胳膊下。我們的皮靴外面裹著羊毛,為了在冰凍的水面上行走不打滑,並且踩地無聲,不驚動獵物。跟隨著我們的兩條狗,氣喘吁吁,不斷呼出白色的霧氣。

我們很快就來到了沼澤地帶的邊緣,走進一條乾枯蘆葦所形成的小道,這小道穿過一大片低矮的蘆葦叢,向前伸展。

我們的手肘輕輕擦過一條條像飾帶般的長蘆葦葉子,在我們身後留下一陣輕微的颯颯聲。沼澤地在我心裡所引起的那種強烈的奇特的感情,一下就完全控制了我,這是我過去從未有過的。這一片沼澤已經死了,被凍死了,即使我們穿過密密的乾枯蘆葦叢,走在它上面仍安然無恙。

突然,在小道的轉彎處,我瞧見了那個事先砌好給我們當隱蔽所的冰屋。我走進去,因為那些居無定處的鳥兒要一個鍾頭以後才會醒來,我便鑽進被子試圖取暖。

我仰面躺著,開始觀察那變了形的月亮,透過這間屋子略略透明的冰牆看去,我覺得它似乎有四隻腳。

但是,沼澤地帶的嚴寒、冰屋四壁的寒氣、從天而降的冷氣,很快就滲透進我的體內,我開始咳嗽了。

表兄卡爾開始惴惴不安,他說:「如果今天打不到什麼,那就算我們倒霉,我可不想讓你得感冒,我們這就生火吧。」說完,他就吩咐跟班去割乾枯的蘆葦。

我們在冰屋中央放了一堆蘆葦,冰屋的頂蓋捅了個窟窿,以便冒煙。當紅色的火焰沿著水晶般明亮的四壁上竄時,冰牆開始靜靜地逐漸融化,就像是冰塊在出汗。卡爾待在冰屋外,他朝我喊:「你快來看吧!」我走了出去,一下就驚呆了。我們那圓錐形的冰屋,就像一顆中心燃著火光的巨大鑽石,突然被置於沼澤地冰凍的水面上。而在鑽石之中,則可以看到兩個奇特的形象,那是我們帶來的兩條狗正在火旁取暖。

但這時,我們頭上掠過一陣叫聲,怪里怪氣、嘈雜零亂而又飄忽不定的叫聲,原來是冰屋裡的火光把那些野鳥驚得亂飛亂叫。

這是有生之物在黎明發出的第一聲聒噪,沒有什麼比這更使我心潮起伏了,這叫聲你看不清發自何物,但它於冬日第一道曙光初現以前,在黑漆漆的天空里,迅速地向遠方傳播。我覺得,當此寒冽的拂曉時分,這乘著鳥兒的翅膀飛逝而去的叫聲,彷彿是世界生靈的第一聲嘆息。

卡爾說了一聲:「把火滅掉,天亮了。」

天空的確開始泛白,成群的野鴨在天際飛遠,像是一長串黑點,瞬息即逝。

夜色之中閃出一束亮光,卡爾剛剛放了一槍,兩條狗向前撲去。

於是,每當蘆葦上空出現飛行群體的陰影時,我們便趕緊瞄準射擊,有時是他開槍,有時是我。皮埃羅與普隆戎便興高采烈、氣喘吁吁地跑去。把鮮血淋淋的飛禽銜回來,有時,垂死獵物的眼睛還瞧著我們。

天光大亮,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天空一片蔚藍,太陽從谷底冉冉升起,我們正要繼續前進,有兩只飛鳥頸脖直伸,雙翅展開,從我們頭上掠過。我開槍射擊。其中一支幾乎就墜落在我腳旁,那是一隻腹部呈銀灰色的野鴨。這時,在我頭頂的上空,另一隻還在叫喚,那是一種急促、反復而令人心碎的哀鳴。它倖免於難,卻並未飛遁而去,而開始在我們頭上那一片蔚藍色天空中盤旋,同時盯著我提在手裡的它那死去的伴侶。

卡爾跪著,槍扛在肩上,目光炯炯,直盯著剩下的那一隻,等著它飛得靠近些。

「你打下的那隻是雌的,」他說,「雄的那隻不會飛走了。」

的確,它沒有飛走,它一直在我們上空盤旋,圍著我們不斷哀號。這只可憐的生靈,在空中茫然若失,不斷地發出凄厲的呼喚、悲痛的譴責,我從來沒有聽到過任何痛苦的呻吟比這更叫我心碎。

有時,在槍口瞄準的威脅之下,它也飛遁而逃,似乎准備獨自向天空飛去,繼續自己的行程。然而,它終究下不了決心,立刻又飛回來找失去的伴侶。

「你把打死的那一隻放在地上,」卡爾對我說,「剩下的那一隻馬上就會靠近。」

果然,那一隻全然不顧危險,飛了過來,由於對被獵殺的伴侶的憐愛而癲狂了。

卡爾開槍一射;似乎懸掛著那隻鳥兒的繩索猛然被切斷了,黑糊糊的它應聲落地,我聽見蘆葦叢里那落地的響聲。皮埃羅急忙竄出,將鳥兒銜了回來。

我把這兩只已經冰涼的鳥兒,塞進一隻小獵物袋裡……就在那一天,我動身回到巴黎。

㈧ 莫泊桑的作品有哪些

莫泊桑的作品有:《巴蒂斯特太太》、《陽光下》、《如死一般強》、《小羅克》、《索瓦熱老婆婆》、《項鏈》、《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等等。

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被譽為現代文學中的「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莫泊桑創作特點:

在對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並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誇張的面目、誇張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於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展」(《論小說》),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

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在莫泊桑的短篇里,也曾出現過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為的人物,莫泊桑短篇小說在人物描寫上的現實主義藝術。

總的來說,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這兩個特點使他不是與過去的小說藝術,而是與他之後的現代小說的寫實藝術聯系了起來。

㈨ 推薦幾本外國的短篇小說集!

莫泊桑短篇小說集
契訶夫短篇小說集
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
竊賊(阿·康帕尼爾)
情書(岩井俊二)
永遠佔有(格雷厄姆·格林)
化石街(島田莊司)
棋逢對手(西瑞爾·哈爾)
首領(卡拉維洛夫)
熱愛生命(傑克·倫敦)
螞蟻
(博里斯·維昂)
蠢豬
(馬萊巴)
品酒
(羅·達爾)
打不碎的雞蛋
(馬萊巴)
勞駕,快點!(圖戈依)
品酒
(羅·達爾)

熱點內容
都市小說等級幾重天的 發布:2025-07-05 16:22:02 瀏覽:16
老師的感人故事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80
網戀女友是公司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5:31:33 瀏覽:667
神棍的道系日常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05 15:01:15 瀏覽:409
免費完結殺手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05 14:51:24 瀏覽:375
姓洛女主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5 14:49:46 瀏覽:89
別提你姐姐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05 14:30:53 瀏覽:51
臨界神跡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2:46:43 瀏覽:554
那些被下架的言情有聲小說 發布:2025-07-05 12:46:41 瀏覽:629
魔女之旅小說伊蕾娜結局 發布:2025-07-05 12:45:12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