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短篇小說賣米全文閱讀

短篇小說賣米全文閱讀

發布時間: 2023-03-10 08:14:22

1. 看哭無數人的《賣米》是真實的經歷嗎

「天剛蒙蒙亮,母親就把我叫起來了:『瓊寶,今天是這里的場,我們擔點米到場上賣了,好弄點錢給你爹買葯。』」

據微信公眾號「半月談」6月1日消息,這是作文《賣米》的開頭。最近,無數人轉載這篇文章,並為之深深感動。作者「飛花」實名張培祥,1979年出生於湖南醴陵,1997年考上北大,求學期間寫下此文。2003年,正在北大攻讀研究生的她,因罹患白血病逝世。

5月31日,來到「飛花」故鄉,專訪了她的親人和師長,尋找「飛花」的蹤影,追尋《賣米》背後的故事。

「姐姐說,要停學不如她來停」

「我很多方面,都是沿著姐姐的道路在走,當然我是個『山寨版』的,沒有姐姐那麼出色。」今年34歲的張毅是張培祥的弟弟,《賣米》中的「毅寶」,當過農村小學校長,現在是醴陵市一名公職人員。他最大的業余愛好就是寫詩,尤其是古體詩。

《賣米》是真實的經歷嗎?

張毅: 文章里百分之八九十是真實的經歷。事情大概發生在1993到1995年之間。那一年父親生病,需要送到醫院治療,但那時候家裡很窮,沒有錢,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家裡的農作物送到集市去賣。

當時上小學的我就跟姐姐說,要不就讓我停一年學,把省下來的錢給父親治療。姐姐說,要停學不如她來停,她在城裡讀一年初中花費更多。我說,那不行,姐姐成績比較好,「你可能更有出息,要停就停我。」

如何讓現在的孩子體會艱辛、磨煉成長?

在「飛花」就讀過的醴陵四中,學生們正在緊張地備戰高考。曾祥平今年50歲,現任醴陵四中校長。

您讀過《賣米》嗎?

曾祥平: 這篇文章,我最近又在朋友圈重新讀了一遍。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文字很淳樸;我跟張培祥盡管年紀差了10多歲,但我也來自農村非常貧苦的家庭,所以我感同身受。

現在學校里還有像當年的張培祥那樣的貧困孩子嗎?

曾祥平: 學校一共有2947個學生,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學生有179個。現在,國家的扶貧力度很大,他們不但學雜費全免,而且每個學期有1500塊錢生活補助,還是能夠解決在學校大部分的生活費用。學校老師對口聯系這些孩子,我自己也對口聯系了兩位,到他們家裡開展家訪。

對沒有建檔立卡的貧困學生,社會愛心人士也有助學,醴陵市政府部門也發起了「金秋助學」活動,學校也盡可能為他們免去學雜費。

《賣米》的艱苦經歷,磨煉了像張培祥這樣的孩子。現在農村條件越來越好,怎樣讓現在的孩子體會艱辛,磨煉成長?

曾祥平: 確實,現在的小孩要體會艱辛,比過去更難一些,但還是有一些方法。我們策劃過「曬曬我的爸爸媽媽」班會活動,讓孩子把父母勞作的鏡頭和片段分享出來。用這種方式來激發他們的感恩之心,引導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和生活。

作品原文:

天剛蒙蒙亮,母親就把我叫起來了:

「瓊寶,今天是這里的場,我們擔點米到場上賣了,好弄點錢給你爹買葯。」

我迷迷糊糊睜開雙眼,看看窗外,日頭還沒出來呢。

我實在太困,又在床上賴了一會兒。

隔壁傳來父親的咳嗽聲,母親在廚房忙活著,飯菜的香氣混合著淡淡的油煙味飄過來,慢慢驅散了我的睡意。

我坐起來,穿好衣服,開始鋪床。

「姐,我也跟你們一起去趕場好不好?你買冰棍給我吃!」

弟弟頂著一頭睡得亂蓬蓬的頭發跑到我房裡來。

「毅寶,你不能去,你留在家裡放水。」

隔壁傳來父親的聲音,夾雜著幾聲咳嗽。

弟弟有些不情願地沖隔壁說:

「爹,天氣這么熱,你自己昨天才中了暑,今天又叫我去,就不怕我也中暑!」

「人怕熱,莊稼不怕?」

「都不去放水,地都幹了,禾苗都死了,一家人喝西北風去?」

父親一動氣,咳嗽得越發厲害了。

弟弟沖我吐吐舌頭,扮了個鬼臉,就到父親房裡去了。

只聽見父親開始叮囑他怎麼放水,去哪個塘里引水,先放哪丘田,哪幾個地方要格外留神別人來截水,等等。

吃過飯,弟弟就找著父親常用的那把鋤頭出去了。

我和母親開始往谷籮里裝米,裝完後先稱了一下,一擔八十多斤,一擔六十多斤。

我說:「媽,我挑重的那擔吧。」

「你學生妹子,肩膀嫩,還是我來。」

母親說著,一彎腰,把那擔重的挑起來了。

我挑起那擔輕的,跟著母親出了門。

「路上小心點!咱們家的米好,別便宜賣了!」父親披著衣服站在門口囑咐道。

「知道了。你快回床上躺著吧。」

母親艱難地把頭從扁擔旁邊扭過來,吩咐道,「飯菜在鍋里,中午你叫毅寶熱一下吃!」

趕場的地方離我家大約有四里路,我和母親挑著米,在窄窄的田間小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走了一個鍾頭才到。

場上的人已經不少了,我們趕緊找了一塊空地,把擔子放下來,把扁擔放在地上,兩個人坐在扁擔上,拿草帽扇著。

一大早就這么熱,中午就更不得了,我不由得替弟弟擔心起來。

他去放水,是要在外頭曬上一整天的。

我往四周看了看,發現場上有許多人賣米,莫非他們都等著用錢?

場上的人大都眼熟,都是附近十里八里的鄉親,人家也是種田的,誰會來買米呢?

我問母親,母親說:「有專門的米販子會來收米的。他們開了車到鄉下來趕場,收了米,拉到城裡去賣,能掙好些哩。」

我說:「憑什麼都給他們掙?我們也拉到城裡去賣好了!」其實自己也知道不過是氣話。

果然,母親說:「咱們這么一點米,又沒車,真弄到城裡去賣,掙的錢還不夠路費呢!早先你爹身體好的時候,自己挑著一百來斤米進城去賣,隔幾天去一趟,倒比較劃算一點。」

我不由心裡一緊,心疼起父親來。

從家裡到城裡足足有三十多里山路呢,他挑著那麼重的擔子走著去,該多麼辛苦!就為了多掙那幾個錢,把人累成這樣,多不值啊!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家裡除了種地,也沒別的收入,不賣米,拿什麼錢供我和弟弟上學?

我想著這些,心裡一陣陣難過起來。

看看旁邊的母親,頭發有些斑白了,黑黝黝的臉上爬上了好多皺紋,腦門上密密麻麻都是汗珠,眼睛有些紅腫。

「媽,你喝點水。」

我把水壺遞過去,拿草帽替她扇著。

米販子們終於開著車來了。

他們四處看著賣米的人,走過去仔細看米的成色,還把手插進米里,抓上一把米細看。

「一塊零五。」

米販子開價了。

賣米的似乎嫌太低,想討價還價。

「不還價,一口價,愛賣不賣!」

米販子態度很強硬,畢竟,滿場都是賣米的人,只有他們是買家,不趁機壓價,更待何時?

母親注意著那邊的情形說:「一塊零五?也太便宜了。上場還賣到一塊一呢。」

正說著,有個米販子朝我們這邊走過來了。

他把手插進大米里,抓了一把出來,迎著陽光細看著。

「這米好咧!又白又勻凈,又篩得干凈,一點沙子也沒有!」母親堆著笑,語氣里有幾分自豪。

的確,我家的米比場上哪個人賣的米都要好。

那人點了點頭,說:「米是好米,不過這幾天城裡跌價,再好的米也賣不出好價錢來。一塊零五,賣不賣?」

母親搖搖頭:「這也太便宜了吧?上場還賣一塊一呢。再說,你是識貨的,一分錢一分貨,我這米肯定好過別家的!」

那人又看了看米,猶豫了一下,說:「本來都是一口價,不許還的,看你們家米好,我加點,一塊零八,怎麼樣?」

母親還是搖頭:「不行,我們家這米,少說也要賣到一塊一。你再加點?」

那人冷笑一聲,說:「今天肯定賣不出一塊一的行情,我出一塊零八你不賣,等會散場的時候你一塊零五都賣不出去!」

「賣不出去,我們再擔回家!」那人的態度激惱了母親。

「那你就等著擔回家吧。」那人冷笑著,丟下這句話走了。

我在旁邊聽著,心裡算著:一塊零八到一塊一,每斤才差兩分錢。

這里一共150斤米,總共也就三塊錢的事情,路這么遠,何必再挑回去呢?我的肩膀還在痛呢。

我輕輕對母親說:「媽,一塊零八就一塊零八吧,反正也就三塊錢的事。再說,還等著錢給爹買葯呢。」

「那哪行?」母親似乎有些生氣了,「三塊錢不是錢?再說了,也不光是幾塊錢的事,做生意也得講點良心,咱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米,質量也好,哪能這么賤賣了?」

我不敢再說話。

我知道種田有多麼累。

光說夏天放水,不就把爹累得病倒了?

弟弟也才十一二歲的毛孩子,還不得找著鋤頭去放水。

畢竟,這是一家人的生計啊!

又有幾個米販子過來了,他們也都只出一塊零五。

有一兩個出到一塊零八,也不肯再加。

母親仍然不肯賣。

看看人漸漸少了,我有些著急了。

母親一定也很心急吧,我想。

「媽,你去那邊樹下涼快一下吧!」我說。

母親一邊擦汗,一邊搖頭:「不行。我走開了,來人買米怎麼辦?你又不會還價!」

我有些慚愧,「百無一用是書生」,雖然在學校里功課好,但這些事情上就比母親差遠了。

又有好些人來買米,因為我家的米實在是好,大家都過來看,但誰也不肯出到一塊一。

看看日頭到頭頂上了,我覺得肚子餓了,便拿出帶來的飯菜和母親一起吃起來。

母親吃了兩口就不吃了,我知道她是擔心米賣不出去,心裡著急。

母親嘆了口氣:「還不知道賣得掉賣不掉呢。」

我趁機說:「不然就便宜點賣好了。」

母親說:「我心裡有數。」

下午人更少了,日頭又毒,誰願意在場上曬著呢。

看看母親,衣服都粘在背上了,黝黑的臉上也透出曬紅的印跡來。

「媽,我替你看著,你去溪里泡泡去。」

母親還是搖頭:「不行,我有風濕,不能在涼水裡泡。你怕熱,去那邊樹底下躲躲好了。」

「不用,我不怕曬。」

「那你去買根冰棍吃好了。」

母親說著,從兜里掏出兩毛錢零錢來。

我最喜歡吃冰棍了,尤其是那種叫「葡萄冰」的最好吃,也不貴,兩毛錢一根。

但我今天突然不想吃了:「媽,我不吃,喝水就行。」

最熱的時候也過去了,轉眼快散場了。

賣雜貨的小販開始降價甩賣,賣菜,賣西瓜的也都吆喝著:「散場了,便宜賣了!」

我四處看看,場上已經沒有幾個賣米的了,大部分人已經賣完回去了。

母親也著急起來,一著急,汗就出得越多了。

終於有個米販子過來了:「這米賣不賣?一塊零五,不講價!」

母親說:「你看我這米,多好!上場還賣一塊一呢……」

不等母親說完,那人就不耐煩地說:「行情不同了!想賣一塊一,你就等著往回擔吧!」

奇怪的是,母親沒有生氣,反而堆著笑說:「那,一塊零八,你要不要?」

那人從鼻子里哼了一聲,說:「你這個價錢,不是開場的時候也難得賣出去,現在都散場了,誰買?做夢吧!」

母親的臉一下子白了,動著嘴唇,但什麼也沒說。

一旁的我忍不住插嘴了:「不買就不買,誰稀罕?不買你就別站在這里擋道!」

「喲,大妹子,你別這么大火氣。」

那人冷笑著說,「留著點氣力等會把米擔回去吧!」

等那人走了,我忍不住埋怨母親:「開場的時候人家出一塊零八你不賣,這會好了,人家還不願意買了!」

母親似乎有些慚愧,但並不肯認錯:「本來嘛,一分錢一分貨,米是好米,哪能賤賣了?出門的時候你爹不還叮囑叫賣個好價錢?」

「你還說爹呢!他病在家裡,指著這米換錢買葯治病!人要緊還是錢要緊?」

母親似乎沒有話說了,等了一會兒,低聲說:「一會兒人家出一塊零五也賣了吧。」

可是再沒有人來買米了,米販子把買來的米裝上車,開走了。

散場了,我和母親曬了一天,一粒米也沒賣出去。

「媽,走吧,回去吧,別愣在那兒了。」

我收拾好毛巾、水壺、飯盒,催促道。

母親遲疑著,終於起了身。

「媽,我來挑重的。」

「你學生妹子,肩膀嫩……」

不等母親說完,我已經把那擔重的挑起來了。

母親也沒有再說什麼,挑起那擔輕的跟在我後面,踏上了回家的路。

肩上的擔子好沉,我只覺得壓著一座山似的。

突然腳下一滑,我差點摔倒。

我趕緊把剩下的力氣都用到腿上,好容易站穩了,但肩上的擔子還是傾斜了一下,灑了好多米出來。

「啊,怎麼搞的?」母親也放下擔子走過來,嘴裡說,「我叫你不要挑這么重的,你偏不聽,這不是灑了。多可惜!真是敗家精!」

敗家精是母親的口頭禪,我和弟弟幹了什麼壞事她總是這么數落我們。

但今天我覺得格外委屈,也不知道為什麼。

「你在這等會兒,我回家去拿個簸箕來把地上的米掃進去。浪費了多可惜!拿回去可以喂雞呢!」母親也不問我扭傷沒有,只顧心疼灑了的米。

我知道母親的脾氣,她向來是「刀子嘴,豆腐心」的,雖然也心疼我,嘴裡卻非要罵我幾句。

想到這些,我也不委屈了。

「媽,你回去還要來回走個六七里路呢,時候也不早了。」我說。

「那地上的米怎麼辦?」

我靈機一動,把頭上的草帽摘下來:「裝在這裡面好了。」

母親笑了:「還是你腦子活,學生妹子,機靈。」

說著,我們便蹲下身子,用手把灑落在地上的米捧起來,放在草帽里,然後把草帽頂朝下放在谷籮里,便挑著米繼續往家趕。

回到家裡,弟弟已經回來了,母親便忙著做晚飯,我跟父親報告賣米的經過。

父親聽了,也沒抱怨母親,只說:「那些米販子也太黑了,城裡都賣一塊五呢,把價壓這么低!這么掙莊稼人的血汗錢,太沒良心了!」

我說:「爹,也沒給你買葯,怎麼辦?」

父親說:「我本來就說不必買葯的嘛,過兩天就好了,花那個冤枉錢做什麼!」

晚上,父親咳嗽得更厲害了。

母親對我說:「瓊寶,明天是轉步的場,咱們辛苦一點,把米挑到那邊場上去賣了,好給你爹買葯。」

「轉步?那多遠,十幾里路呢!」我想到那漫長的山路,不由有些發怵。

「明天你們少擔點米去。每人擔50斤就夠了。」父親說。

「那明天可不要再賣不掉擔回來哦!」我說,「十幾里山路走個來回,還挑著擔子,可不是說著玩的!」

「不會了不會了。」母親說,「明天一塊零八也好,一塊零五也好,總之都賣了!」

母親的話里有許多辛酸和無奈的意思,我聽得出來,但不知道怎麼安慰她。

我自己心裡也很難過,有點想哭。

我想,別讓母親看見了,要哭就躲到被子里哭去吧。

可我實在太累啦,頭剛剛挨到枕頭就睡著了,睡得又香又甜。

2. 北大才女《賣米》轟動文壇,24歲卻因病辭世,撒貝南為何為她致悼詞

眾所周知,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出現過眾多稀世才子的成功案例,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與毅力來鼓舞世人。但在這千百年的歷史中,也出現過眾多天妒英才的案例,現在想想都令人憤恨不已,《蜀相》中的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便用一句話將他對天妒英才這種事跡的看法寫於書面,讓世人通過文字便知悉其中情感,令人敬仰。

時至今日,現代也有很多天妒英才的案例,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賣米》的作者張培祥了。她被稱為北大薄命才女,靠《賣米》一文轟動文壇,但在24歲時卻因病辭世,北大還請撒貝南為其致悼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張培祥逝世後,大家都覺得十分可惜,經過北京大學校內商議後,決定在八寶山舉行追悼會,並邀請了著名主持人撒貝南來為張培祥這個薄命才女致悼詞。雖然張培祥因病逝世,但她多年刻苦努力勤工儉學的韌勁,值得我們每個華夏子弟學習。故事至此結束,那麼關於北大薄命才女:《賣米》轟動文壇,24歲卻因病辭世,撒貝南致悼詞這件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3. 北大才女張培祥:18歲上北大24歲去世,卻為何破例在八寶山辦葬禮

《紅樓夢》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具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同時,又因為《紅樓夢》的特殊筆法,也為這部文學巨著增添了神秘感,引得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為之痴狂,甚至還因此誕生出了「紅學」,古代有袁枚,近代有胡適,他們都對《紅樓夢》的研究做出了貢獻,而在21世紀的今天,也有這么一位沉醉於研究《紅樓夢》的女孩,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絢爛的一筆,她就是張培祥。

結語

北大薄命才女張培祥的一生絢爛而又短暫,她熱愛《紅樓夢》,命運又與林黛玉何其相似,令人不勝唏噓。雖然張培祥已經永遠離我們而去,但她驚人的才華和優秀的文學作品還讓人一直銘記於心,她的堅韌和好學,在現如今也依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4. 汪曾祺短篇小說讀後感

汪曾祺的短篇小說就像一杯淡淡的茶,需要靜下心來慢慢的品味。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了汪曾祺短篇小說讀後感,歡迎閱讀!

汪曾祺短篇小說讀後感篇一

平凡的人物,從中又折射出不平凡。作者以朴實清新的筆觸寫那些平凡實在的人,寫他們的生活,寫他們的生,寫他們的死,寫他們的所想,寫他們的所做,寫他們的歡樂,寫他們的悲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者都寫,天大的事兒,芝麻綠豆的小事兒。詹大胖子,連老大,八千歲,高閻王,王四海,陳四,陳小手……嫁娶,生孩子,賣椒鹽餅子西洋糕,賣米,唱戲,求雨,買獎券,賣藝……作者寫了許多「小人物」,寫了許多彷彿並「不值一提」、「微乎其微」的「小事兒」,但從中卻透露出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世的悲歡離合。作者正是以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去闡釋生活,闡釋人生。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生活?這就是。什麼是真正的人生?這就是。

第一次讀汪曾祺的小說,我就被吸引住了,深深地。我只感覺他的小說中充滿了無窮的生活的樂趣。我為小說中的人物而哭而笑,而喜而悲。平凡的百姓永遠是生活的主題,平凡的百姓永遠是歷史的主題。

我很欣賞作者在《小說三篇》之一《賣蚯蚓的人》中所說的幾句話:「我對所有的人都有興趣,包括站在時代前列的人和這個漢俑一樣的賣蚯蚓的人」「我要了解他們吃什麼和想什麼」「我是個寫小說的人,對於人,我只想了解、欣賞,並對他們進行描繪,我不想對任何人作出論斷」「我對人,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審美意義」。正如此說,作者在他的每篇小說中幾乎不作議論,只是很自然地展示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的原型,讓讀者去感受那種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美。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我想這正是源於它的瑣細,它的親昵,它的真實。

汪曾祺短篇小說讀後感篇二

汪曾祺的小說就像一杯淡淡的茶,需要靜下心來慢慢的品味。在質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現自己的獨特樂趣。他力求淡泊,脫離外界的'干擾,精心營構自己的藝術世界,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在他的筆下有住在庵里的和尚、串村走戶的女挑夫、手藝了得的錫匠、掏糞工、趕牛人,也有西南聯大的文嫂、金昌煥等各式各樣的人物,他們都不是什麼達官顯貴,都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有的只有平平淡淡的不同的人生。他筆下的人物形象寫的很真實,並不是好人全好,壞人全壞,寫十一被打後,老錫匠去找人算賬,打十一的那人也會害怕,村裡的幹部也對施暴的人進行了懲罰,《胡里雜記》中的那些富人小姐們去廟里的時候也會施捨給叫花子們一些錢。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人物身上所體現出來的諷刺意味。如:明海和尚雖然是當家和尚,可是他距離那一要面如朗月,二要聲如鍾磬,三要聰明記性好的標准還差的很遠,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都不具備,可是他還當得好好的。

在《七里茶坊》中的趕牛人們在大雪天還要堅持把牛趕下山去,其中有段話是這樣說的「頭兩年,大躍進,大煉鋼鐵,夜戰,把牛牽到地里,殺了,在地頭架起了大鍋,大塊大塊煮爛,大夥兒,吃!那會吃了個痛快,這會兒,想吧!」這其中就是對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諷刺,還有《胡里雜記》中的李三,本來他應該管理市井中的叫花子的,可是對於有一批人他不管,而是在他們「收獲」後去管他們要錢,諷刺味十足。他的小說語言是一種散文化的語言,他常用細致的語言描寫周圍的環境、人物形象等。他曾在《大淖記事》中這樣描寫「淖,是一片大水,說是湖泊,似還不夠,比一個池塘可要大的多,春夏水盛時,是頗為浩淼的,這是兩水道的河源」後面還有相當細致的描寫,在寫到小英子的外貌時「小英子這天穿了一件白夏布上衣,下邊是白紗布的褲子,赤腳穿了一雙龍須草的細草鞋,頭上一邊插著一朵梔子花,一邊插著一朵石榴花。」汪曾祺經常用一些細致的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來塑造一個人物形象。

這些語言給人以散文美的感受,可以說是「散」和「淡」的完美結合,但就是這樣一種散文化的平淡語言給他的小說平添了一份特殊的韻味。雖然是散文化的語言來寫小說,有「形散」的嫌疑,但是從他的小說中其實不難看出他的情節安排其實是很緊湊的,如《受戒》中明子隨舅舅去出家的時候就遇見了小英子,後來又相繼遇見了幾次,而且文中也說過和尚是可以娶親的,這樣發展到最後小英子問明子願不願意讓她做他媳婦這里,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他的有些故事情節安排的很巧妙,如《陳小手》中先是描寫陳小手的手是如何的小,他接生是如何的厲害,接著寫那個軍官的夫人難產了,接生婆們都束手無策,這時就有人提議要陳小手來,然後描寫陳小手是如何費勁力氣成功接生的,接著是軍官的感謝,到這里似乎都沒什麼出彩的地方,直到後來出現的那一聲槍響,這時讀者才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也就是這一個結局讓全文的境界提升了。讓人唏噓軍官的無恥以及陳小手的悲哀。

5. 賣米的閱讀答案

】①《賣米》的故事其實再簡單不過:父親卧病,母親趕集去賣米,本來以為米好可以多賣點錢,誰想到賣米的鄉人極多,米販子們趁機集體壓價,不甘心被敲詐的母親一點米也沒有賣掉,更沒有錢給父親買葯,最後只好趕更遠的集市去低價賤賣。選文選自小說的結尾部分。② 文中的「場」,為方言,指集市,「趕場」就是趕集的意思

6. 蘇教版初中語文中有一篇課文是蘇州人寫的,講賣米的故事,裡面有蘇州方言對話,是哪篇

《多收了三五斗》,葉聖陶先生的短篇小說,從河埠頭的萬盛米行糶米到街上購物,不同的處所,不同的場景,講述了舊中國農民豐收成災的悲慘命運。小說通過對20世紀30年代舊中國江南一群農民忍痛虧本糶米,在豐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慘的厄運的描寫,形象地揭示了舊中國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農村急遽破產的現實,預示著農民必將走上反抗的道路。

7. 糶米何意

糶是賣出的意思,糶米就是把米賣了。

8. 找一本小說,主角重生回到小時候,幫家裡創業,先前賣米的小店鋪,發展成經銷商再到廠家,最後投資網路

你那本書主角是叫張偉吧,我也在看還在連載呢,我在搜狗閱讀里看的 書名叫 超級金錢帝國

熱點內容
都市小說等級幾重天的 發布:2025-07-05 16:22:02 瀏覽:16
老師的感人故事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80
網戀女友是公司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5:31:33 瀏覽:667
神棍的道系日常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05 15:01:15 瀏覽:409
免費完結殺手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05 14:51:24 瀏覽:375
姓洛女主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5 14:49:46 瀏覽:89
別提你姐姐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05 14:30:53 瀏覽:51
臨界神跡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2:46:43 瀏覽:554
那些被下架的言情有聲小說 發布:2025-07-05 12:46:41 瀏覽:629
魔女之旅小說伊蕾娜結局 發布:2025-07-05 12:45:12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