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54篇歐美短篇偵探小說

54篇歐美短篇偵探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3-09 22:18:12

1. 推薦在國際上非常之出名的偵探小說!

1.愛倫·坡
生平:埃德加·愛倫·坡(1809——1849),美國19世紀的詩人、小說家、評論家,不僅在美國文學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是一位十分獨特的作家。父母親是流浪藝人,在坡兩三歲時便相繼去世。接著他為一富商收養,但始終沒有得到法律上的承認。他念過一年大學,也進過有名的西點軍校,但沒有畢業。坡天生聰慧,18歲便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後來寫小說又獲獎。他此後靠寫作與做編輯維持生活,但仍貧病交加。他年輕的妻子咯血死在他的懷里,因此他的作品裡經常出現血與死的圖景。坡40歲時從美國南方的里士滿去北方,中途不省人事地倒在巴爾底摩市街頭,四天後去世。
貢獻:愛倫·坡在文學批評、小說創作與詩歌創作上都有建樹。
坡把英國的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理論引進美國,並加上個人的特色,如他強調要創造獨立自在的美,強調詩歌的音樂格律等。他的創作性論文如《寫作的哲學》,《詩歌的原理》,評論霍桑的《古老的故事》,評論朗費羅、柯勒律治、華茲華斯等人的詩歌以及評論狄更斯的《老古玩店》等作品至今被子視為文藝批評的典範之作。坡創作了近70篇短篇小說,有些是冒險小說、恐怖小說、心理小說,其中一部分著重寫犯罪與推理,如《失竊的信件》、《金甲蟲》等。西文普遍認為他是偵探小說這一文學樣式的鼻祖,也有人說他是美國短篇小說發展史上的開拓者。
坡繼承了德國與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傳統。但坡也有自己的特點:他著重反映生活中隱藏與內在的一面、主觀意識的一面,並且常從一個處於黑暗與絕望中的人的角度,追憶甜蜜的生活,追求一種「只應天上有」的所謂「超凡的美」。從這一點來說,坡開創了西文現代詩歌的先河。
書中偵探:奧基斯特·杜賓
愛倫·坡塑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偵探形象奧基斯特·杜賓。杜賓是法國名門之後,因在事業上屢受挫折,靠吃遺產度日。他的唯一興趣是與書作伴。他喜歡幻想,喜歡在黑夜靜靜地思考問題,尤其對生活中的疑案充滿了興起。他具備偵探所應具備的分析能力和豐富的想像力,尤其注重人的心理活動,把犯罪活動與人的貪欲聯系起來。杜賓是世界文藝舞台最早亮相的名偵探。愛倫·坡還為杜賓設計了一個呆頭呆腦、自以為高明的記者作陪襯角色。(後來的偵探小說中有許多都塑造了陪襯人物,如著名的福爾摩斯的朋友兼撰稿人華生醫生,波洛的朋阿瑟·柯南·道爾
2.阿瑟·柯南·道爾(Sir Arthur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英國小說家,因塑造了成功的偵探人物――歇洛克·福爾摩斯而成為偵探小說歷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除此之外他還曾寫過多部其他類型的小說,如科幻、歷史小說、愛情小說、戲劇、詩歌等。
柯南·道爾出生於愛丁堡,9歲時就被送入耶穌預備學校學習,當他在1875年離開學校時道爾已經對天主教產生厭惡情緒,而成為一名不可知論者。1876年至1881年間他在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畢業後作為一名隨船醫生前往西非海岸,1882年回國後在普利茅斯開業行醫。不過他行醫並不太順利,在此期間道爾開始寫作。在搬到南海城(Southsea)後,他才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在寫作上。道爾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發表在《1887年比頓聖誕年刊》( Beeton's Christmas Annual for 1887)的偵探小說《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該部小說的主角就是之後名聲大躁的歇洛克·福爾摩斯。
1885年道爾與路易斯·霍金斯(Louise Hawkins)結婚,但是霍金斯在1906年因結核病過世。1907年道爾與珍·勒奇(Jean Leckie)小姐結婚。
1890年道爾到維也納學習眼科,一年之後回到倫敦成為一名眼科醫生,這使得他有更多時間寫作。1891年11月在一封給母親的信中道爾寫道,「我考慮殺掉福爾摩斯……把他幹掉,一了百了。他占據了我太多的時間。」1893年12月在《最後一案》中,道爾讓福爾摩斯和他的死敵莫里亞蒂教授一起葬身萊辛巴赫瀑布。但是小說的結局令讀者們非常不滿,這使得道爾最終又讓福爾摩斯重新「復活」,在1903年道爾發表了《空屋》,使福爾摩斯死裡逃生。道爾一生一共寫了56篇短篇偵探小說以及4部中篇偵探小說,全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
19世紀末英國在南非的布爾戰爭遭到了全世界的譴責,道爾為此寫了一本名為《在南非的戰爭:起源與行為》(The War in South Africa: Its Cause and Conct)的小冊子,為英國辯護。這本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發行,有很大影響。道爾相信正是由於這本書使他在1902年被封爵。20世紀初道爾兩次參選國會議員,卻都沒有當選。
道爾本人也曾捲入兩樁有趣的案件。一次是在1906年,一名英印混血律師被指控發送恐嚇信以及虐待動物。雖然這名律師被逮捕後,依然有動物被虐待,警方卻一口咬定這名律師有罪。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案件後,1907年英國建立了刑事上訴法庭。因此可以說道爾不但幫助了這名律師,還間接協助建立了一套冤案申訴機制。另一次則是在1908年,一名經營賭場的德國籍猶太人被控用棒子襲擊一名82歲的老婦人。
到晚年時道爾開始相信唯靈論,甚至還曾以此為主題寫過好幾部小說。柯南·道爾在1930年7月7日去世。 友黑斯廷斯上尉。)
書中偵探: 夏洛克·福爾摩斯
他是小說家柯南道爾所創造出的偵探怪傑,現在已成為世界通用的名偵探最佳代名詞。福爾摩斯他不但頭腦冷靜、觀察力敏銳,推理能力更是無人能及。(另外,他的劍術也相當高明)平常他都悠閑地在貝卡街211號的B室里,抽著煙斗等待委託上門。但一旦接到案子,他馬上會變成一匹追逐獵狗的狼,開始鎖定目標,將整個事件抽絲剝繭、層層過濾,直到最後真相大白!他的好朋友華生博士雖然有點「反應遲鈍」,但也正因為如此,才特別襯托出福爾摩斯的足智多謀。
◎夏洛克·福爾摩斯小檔案◎
十九世紀英國名偵探,是007情報員的老前輩。
總部在英國倫敦貝克街221號B。
身材高大、長臉、濃眉、黑發、鷹鉤鼻、灰色眼睛。
頭腦精密、眼光銳利,對讀物、解剖、醫學有很深的研究,
說話很快,聲調很高。
最佳拍檔:華生醫生,也是回憶錄的執筆人。
倫敦街頭的一群流浪兒,是他辦案的最好助手。(注1)
3. 約翰·狄克遜·卡爾
約翰·狄克遜·卡爾(1906~1997),美國籍作家,出生於賓州,畢業於哈維佛學院,曾遠赴巴黎留學,但隨即轉往英國定居。作者另有其他筆名,其中狄克遜·卡爾最著名。卡爾的推理小說中俯拾皆是「密室謀殺謎團」與「不可能的犯罪」的情節,世人推崇他為「密室大師」。
他是「本格派」推理小說中最擅長「密室推理」的小說家,所謂的「密室推理」,指的是小說的案情必須包含了一個以上完全封閉的空間,理論上處於無法進入或脫出的狀態,然而小說案情中卻發生必須有進出活動的事實。
重要作品:《三口棺材》、《歪曲的樞紐》、《亡靈出沒在古城》(即《連續自殺事件》)、《女巫角》、《寶劍八》等。
書中偵探:基甸.菲爾博士&亨利·梅瑞威爾爵士
卡爾筆下主要有兩位名偵探,亦即菲爾博士與亨利·梅瑞威爾爵士。猛一看之下,兩人似乎極為相像,都是身材高壯,聲如洪鍾,學養俱佳卻透著點古怪的中壯年英國紳士,但兩人其實各有各的特質與個性。
以菲爾博士來說,其形象顯然是根據英國名作家卻斯特頓所塑造,這位可以用肥胖形容的紳士,必須靠著兩支拐杖走路,個性一直以來也都相當和藹可親。他有一頭蓬鬆的亂發,頭上經常戴著鏟形帽,喜歡穿著斗蓬。平日住在儉朴小屋的他,並未與當局有任何正式的往來。
另一方面說來,亨利·梅瑞威爾爵士身材雖然也很「結實」,並且有個「威武」的大肚子,身手卻非常靈活矯健,而且他個性易怒,常常高聲發起脾氣,叫人有點不敢親近。這位富有的爵士,出身自英國淵源最久遠的爵位,對自己的公職身份經常嗤之以鼻,不過在最初幾本小說中,他還是英國情報局的領袖呢。在最早的小說中便可以明顯看出,這個戴著眼鏡、禿頭、經常一臉不悅的梅瑞威爾爵士,有著濃濃的邱吉爾味,在後期的小說中,這樣的特質更是變本加厲。
近年來,推理界是將卡爾的菲爾博士系列,視為其主要成就,不過更早期一點,廣受評論歡迎的,則是梅瑞威爾爵士,著名推理小說評論家海克拉夫(Howard Haycraft,重要著作為《Murder for Pleasure: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Detective Story》)在 1941 年便寫道,梅瑞威爾爵士那「老頭子」,「在當代各個小說名偵探中,最受當今作家喜愛」。
4.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被譽為「舉世公認的偵探小說女王」,是英國小說家和劇作家,她的許多偵探小說塑造了高傲的比利時偵探赫爾克里·波洛和英國鄉村女偵探簡·瑪普爾的形象。
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Agatha Mary Clarissa Miller)於1890年9月15日生於英國德文郡托基市。她早年喪父,小時候並未受過正規教育,多靠母親的指導與自修來充實自己。1914年她與英國皇家空軍軍官阿奇波爾德·克里斯蒂(Archibald Christie)結婚,後改姓夫姓。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加入醫療機構從事護理工作,有機會接觸並認識有關葯物的各種知識,奠定了日後在小說中對葯理的運用的基礎。在這段時間中,她常與姐姐瑪姬一同閱讀偵探小說,並且一起討論其中的情節布局,因此勾起了寫作的興趣,並且寫下第一本偵探小說「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不過當時遭到多家出版商的退稿(與柯南·道爾當年的境遇一樣),後來終於在1920年問世。
克里斯蒂的第一次婚姻生活並不如意,於1928年離婚。為了平復婚變的傷痛,她隻身到海外旅行,期間在西亞、非洲(土耳其、埃及等地)的經驗,提供了她「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Death on the Nile(尼羅河慘案)」等名著的素材。在小亞細亞的旅途中結識考古學家馬克斯·馬洛溫(Max Mallowan),並與他結婚,婚姻生活順利。再婚後的克里斯蒂依然沿用前夫的姓為筆名,繼續她的文學創作。1971年獲得女爵士封號。
1976年1月20日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英國沃靈福德逝世。
書中偵探:1)赫爾克里·波洛
赫爾克里·波洛是阿加莎所創造出來的高傲的比利時名偵探。他矮矮胖胖,小鬍子翹起,還有一個雞蛋一樣的腦袋。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比利時亡命到倫敦,並開設一間私人偵探社。每當被法國人誤會是英國人時,他總會糾正對方說:「我是比利時人!」而他也常摸著兩撇鬍子自傲地說:「我赫爾克里·波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波洛頭腦里有無數灰色細胞,灰色細胞就是對每個人作心理分析,從對方的服飾、舉止、愛好、人生觀作綜合分析,然後進行邏輯推理,波洛幾乎沒有與任何人博斗過,他總是慢吞吞的、悠閑的,像一隻老貓觀察一群嬉鬧的老鼠,從中找到哪只"老鼠"在作案。波洛注重每個人物的背景分析,比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兇手作案都與過去的歷史有關。她在敘述中暗藏機關,隱瞞真相,但通過調查和分析,把一個個兇手捉拿歸案。波洛以智慧和心理學知識破案,於是也成了福爾摩斯時代之後最負盛名的大偵探。
2)簡·馬普爾小姐
也是阿加莎筆下的人物,她是來自聖瑪莉米德村的可敬老小姐偵探,是個天生的偵探,是小說所描述過的最佳偵查頭腦之一,。很不幸的,除了無意中透露出的片段之外,簡.馬普爾小姐的早年生活,是鮮為人知的。她第一次出現在《寓所謎案》時,大約是65-70歲之間。她那時給人的印象就是世人對她永遠的印象。
5.莫里斯·勒布朗
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年),出生於法國里昂,父親是船主。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高爾依讀中學時,就認識法國大作家福樓拜,聽福樓拜講述動人的文學故事。後來,勒布朗又認識了莫伯桑與左拉。年輕的勒布朗有機會從文學大師那裡獲得創作經驗,這對他以後走上文學道路產生了影響。
勒布朗中學畢業後,他父親安排他到工廠去管理業務,勒布朗對機器聲無法忍受,決心放棄繼承父業,他不顧父親反對,去巴黎學習法律。1887年發表處女作《一個女郎》。1900年,他開始了記者生涯。1907年,"福爾摩斯熱"的浪潮已經影響了法國的出版界,他受法國偵探小說家愛彌爾·茄波里安的影響,開始涉足偵探小說。巴黎一位出版商邀請勒布朗為一份雜志寫偵探推理小說,並講明要塑造一個法國偵探,來與英國偵探福爾摩斯比個高低。這個要求是有難度的,但也是誘人的,這對勒布朗來說既是一個機會,又是一個挑戰。他決定嘗試一下,並想標新立異,塑造一個不是偵探但同樣令人喜愛的文學典型。勒布朗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了俠盜。他的《俠盜亞森·羅賓》問世以後,果然大受歡迎,好評如潮。這部小說的成功,奠定了勒布朗的文學地位,使他信心大增。
在世界偵探小說史上,勒布朗以50多本《俠盜亞森·羅賓》引人注目
書中偵探:亞森·羅賓
莫里斯·勒布朗筆下的亞森·羅賓,最初是個大盜,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為百姓出頭,與豪門爭斗。他的神出鬼沒,讓警方束手無策。後來他又成了偵探,最後竟當上了法國的警察廳長。亞森·羅賓這一形象的產生,當然與法蘭西民族有關,只有在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法國,才會讓一個大盜一躍而成為警察廳長。這對於性格保守的英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怪事。
5.艾勒里·奎因
艾勒里·奎恩是費雷德累·達奈與曼里德·李合作的筆名。其代表作是《羅馬帽子之謎》《希臘棺材之謎》《法國香粉之謎》和《荷蘭鞋之謎》。1932年問世的《希臘棺材之謎》曾獲得愛倫·坡獎(這是美國推理小說家協會所發的年獎,相當於電影界的"奧斯卡獎"),他們兩人合作,一共創作了50多部偵探小說。在美國文學史上,艾勒里·奎恩的地位相當於英國文學史上的柯南道爾。
書中偵探:艾勒里·奎因(這個是偵探,與作者同名)
他有著運動員的魁梧體魄和迷人的銀灰色眼睛。他思維敏捷,具有高超的推理能力。這一形象成為美國偵探人物的標准模式——一個極具性感的現代美國的福爾摩斯。
6.
范·達因
范·達因(S·S·Van Dine),真名是威·亨·賴特,1888年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曾到慕尼黑和巴黎學習美術。1907年起,作為美術評論家和文藝批評家,經常在《洛杉磯時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還擔任過著名雜志《花花公子》的主編。1916年發表處女作《有前途的男人》。這篇小說雖然引起了批評家的注目,但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經濟利益。
由於他本來身體就不好,加之身兼報刊專欄作家、編輯、小說家等數職,終於在1923年病倒,不得不度過兩年多的療養生活。在養病期間,他通讀了2000本以上的偵探小說,最後引起了他自己的創作慾望,便使用筆名寫起偵探小說來。
他的第一部偵探小說是《本森謀殺案》(1926),書中偵探菲格·萬斯首次登場。由於博學多識的偵探菲洛·萬斯大受讀者歡迎,范·達因寫了十幾部以他為主人公的偵探小說。不過,還是初期的6篇質量較高。尤其是《主教殺人案》和《格林老宅謀殺案》,堪稱古典偵探小說的傑作。
1939年,范·戴恩去世。
書中偵探:菲格·萬斯
是達因小說中的偵探。萬斯是個美男子,身材高大,體格健壯。他擅長擊劍,又是高爾夫球好手。對牌戲也很精通,身上總是穿著最入時的服裝。另外,萬斯知識廣博,對於藝術,尤其是繪畫有很大的興趣。他住所內收藏了許多東西方的美術作品。他曾在哈佛大學攻談心理學,對這門學科有深廣的知識。萬斯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新的推理方法。
與福爾摩斯那種在地板上來回地爬著尋找物證的的歸納推理相對照,他更重視罪犯的心理和動機,主張以心理分析為中心的分析推理法。
根據這種心理分析方法,偵探萬斯在《加那利謀殺案》(1927年)中,與懷疑對象打撲克;在《主教殺人案》(1929年)中,萬斯分析國際象棋棋譜,做出了有些孩子氣的舉動,在輕松的氣氛中偵破了案件。
7.約瑟芬·鐵伊
1897年生於蘇格蘭因佛內斯,就讀於當地的皇家學院。之後,在伯明翰的安斯地物理訓練學院接受三年訓練,然後開始物理訓練講師的生涯。後來,她辭職照顧住在洛克耐斯的父親,並開始寫作。
這位英籍女作家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推理史最輝煌的第二黃金期的三大女傑之一,也是其中最特立獨行的一位。和她齊名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多羅西·謝爾斯都是大產量、行銷驚人的作家,鐵伊卻窮盡一生只寫了8部推理小說,8部水平齊一的好小說,是推理史上為數不多的沒有失敗之作的大師。
1952年逝世於倫敦。
書中偵探: 愛倫·格蘭特
鐵伊筆下的偵探。在三十年代崛起的眾多神探中,艾倫·格蘭特(Alan Grant)算是非常特立獨行的一位,他的出道,的確是當時推理文壇的異數。教養良好、面貌姣好、個性有點自以為是,甚至非要別人領他的情不可,艾倫·格蘭特,就是這么一位冥頑不靈、與眾不同的傢伙。
煩惱與偏見,一位平等主義者
說真的,格蘭特早就可以退休了,他的姑媽留了一筆遺產,夠他餘生享用不盡;況且,格蘭特在蘇格蘭警場幹了那麼久,他也應該去警察特種學校再深造,充實些不一樣的技能,但他還是固執地留在原來崗位。然而,就是因為這些個人本質,使得這個杜撰的虛構角色,反而像一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真實人物,他有生活上的煩惱與偏見,以及讓同儕欽佩的銳利第六感;他的專業知識博得人們的尊敬;他對種族抱持著平等主義,也贏得眾人的好感。
破案第六感,一個無法休憩的工作狂
擁有第六感,是人人稱羨的事。格蘭特可以在數人之中,一眼認出犯罪者。
對他來說,雖然這是卓越本事的來源,但也形成一種性格弱點:靈敏的直覺讓他斷案如神,卻也常教他獨排眾議、一意孤行。最糟糕的是,一旦案情陷入膠著狀況,所有線索看似費解又毫無關連之時,嚴重的挫敗感便會湧上他的心頭,教他寢食難安,甚至不眠不休地查案,直到找出真相為止心智才能獲得休憩。
欣賞犯罪,一個不辭辛勞的檢視者
格蘭特對專業的要求已達完美的境界。關於犯罪事件,他也以同樣的觀點來看待,並且有相當獨特的見解:非但不唾棄,反而是欣賞它們。他檢視犯罪案件,態度是嚴謹而不辭辛勞的,所有能動用的資源,包括警場里的同仁在內,他通通不會放過。因此,格蘭特不是一人獨大的行動者,他也絕非不會犯錯的聖者。事實上,這位警察是這么描述自己的:「一個努力工作,心懷善念,普通聰明的平凡探長」。由於心存平等主義的信仰,無論是暢銷作家、行竊慣犯、同性戀劇作家,或是基層的巡邏警察,格蘭特都能輕松自如地與之相處;不管處在四星級的高級旅館,還是販售麥芽啤酒的低廉酒吧,他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現自我,而不顯得格格不入。
周旋真實人物,一個心力交瘁的勞碌者
格蘭特體驗生活、罪案以及真實的人性。和他相逢或擦身而過的人們,有愛爾蘭共和軍、狗仔隊新聞記者、猛漢刺客、犯罪組織,以及現實世界中的男女老少。他同情年輕人缺乏夢想,對教育體系喪失信心;甚至為了觀察人性,他旅行會去搭坐火車頭等廂,藉此揣摩百萬富翁的習性。他是如此悲天憫人、勤奮不輟,難怪格蘭特因公受傷而住院時,會無聊地心煩意亂,因而試圖為四百年前的王室謀殺案翻案(見《時間之女》一書);由於性格中有自毀傾向,所以他無法享受舒適的家庭生活,雖曾與女性交往,但終究是一生未娶。
這么一位「努力工作,心懷善念,普通聰明的平凡探長」,究竟能否稱的上是英雄呢?這真是個耐人尋味的好問題啊!
8.厄爾.斯坦利.加德納
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偵探小說作家,早年曾為執業律師,立志為少數民族服務,執業期間即發表過以法律為背景的短篇偵探小說,由於頗受歡迎,因而改寫長篇偵探小說,在《梅森探案系列》轟動了世界文壇之後,正式成為專業作家。加德納的作品融合法律與推理,在偵探小說中獨樹一幟。
書中偵探: 培利·梅森
厄爾.斯坦利.加德納筆下的偵探。
偵探活躍的舞台各有不同,梅森律師是以法庭為舞台的。他是個單身的中年男子,表情嚴肅。承辦的案件以謀殺等刑事案件為主。為探究事實真相,在秘書黛拉和偵探保羅的協助下,進行精密的偵查行動。他無視任何權勢的威脅,在法庭上發揮卓越的辯論技巧,因此經常獲得勝利。有時候他會採取一些幾近違法的行動,不過他認為那是為了正義不得進行的冒險。
9.喬治·西默農
喬治·西默農(Georges Simenon)1903年2月23日生於比利時,父親是保險推銷員。他15歲失學,掙錢糊口,干過麵包鋪、書店店員,16歲在《列日日報》工作,開始寫作,19歲到巴黎以寫作為生。困境練就了他極快的寫作速度,曾經1天寫上百頁、3天寫一部小說。他最初寫暴力色情通俗小說,1931年-1972年創作了82部以梅格雷探長為主角的偵探小說,廣受歡迎,被譯成各國文字並拍成電影電視,被譽為法國的福爾摩斯。1952年,西默農被選為比利時皇家文學院院士。
西默農用17個筆名寫了431部小說,是20世紀最高產的作家之一,作品被譯成87種語言,銷量超過5億冊,被改編成55部電影和許多電視劇。西默農的作品文筆簡練,善於營造氣氛和心理分析。他喜愛體育、旅遊,熱愛生活,不圖虛名,在美國、加拿大、法國生活多年,1959年定居瑞士洛桑,1989年逝世。他有過33處住所,兩個妻子和眾多情人。
書中偵探:梅格雷警長
西默農筆下的偵探。這位身高5尺11寸、體型肥胖而動作遲緩、鬍子剃得乾乾凈凈、脾氣略微暴躁、嘴中總是叼著煙管的巴黎警探,絕對稱得上是推理史上的神奇人物之一。
農夫之子,警界之光
梅格雷是農夫之子,生於法國Moulins的鄉村地。年輕時前往巴黎求學,主修醫學,未料後來居然往警界發展。剛踏入警界時,梅格雷擔任的是身穿制服的自行車巡邏員,爾後獲拔擢到兇殺組副組長。從此他平步青雲,屢見奇功,一路從探長、督察、竄升到高高在上的督察長。不過雖然位居高位,英美各國的譯者還是習慣簡稱梅格雷為督察,甚至此稱號也成為他名字的一部份。
與案情同謀,為罪犯同情
想要具體描述梅格雷的辦案方法,其實是有點困難。因為,這位法國警察從不依靠繁復的法庭證據來破案,他極少冗長而反覆地質詢嫌疑犯,也不採用一般警方遵循的查案程序。其實說穿了,梅格雷的方法很簡單,他只是常常造訪命案現場,將自己融入整個犯罪的氛圍中,然後注意每個涉案人的行為舉止、和事件的發展情勢。逐漸地,他了解了每一個當事人,認清了現場的每一個角落;此時,整個案件背景猶如產生了自己的視覺影像、聽覺音效、以及特有的情境氣氛,硂種種的訊息,將引導梅格雷的直覺走向真相,找出真凶。
慈悲為懷的宿命修護者
梅格雷個性的最大特色,即是辦案的耐心和對兇嫌持有悲天憫人的同情心。他把自己完全融入成為案件的一部份,所以能與罪犯感同身受,並且在採取逮捕行動時,不但不洋洋得意,反而是難掩自身所流露的悲傷情懷;有時候,他甚至故意網開一面,讓案情不了了之。梅格雷曾自稱是個「宿命的修護者」——使捲入命案中的一群人或一個地方,離開失序渾沌的悲慘情結,重新回到平衡狀態——他絕非是為拯救正義的復仇者。與其他著名神探相比較,梅格雷的身分其實像是一個「作家」,他擁有作家該具備的特點:好奇心。因此,梅格雷渴望探知人們的心理狀態與犯罪動機,他關心生活中碰到的每個人、同情市井小民的所作所為,也願意為他們修補生命中的缺憾。
探長的溫馨小窩,完美的女性典範
梅格雷系列探案的出版前後長達40年,不過他的創造者喬治。西默農只讓自己的主角老了10歲。西默農自己身旁的女人無數,但他卻要求梅格雷對老婆從一而終,絕無二念。梅格雷太太是手藝極佳的廚師,她也是個可愛迷人且充滿溫情的伴侶,無論梅格雷探長要跑遍法國、比利時、德國、荷蘭、甚至是前往美國查案,梅格雷太太始終守在他們的甜蜜小窩,等著丈夫凱旋。或許,這才是西默農一生所汲汲追尋的完美女性。
梅格雷的系列探案,不僅僅是在心理迷宮中找解答,作者還希望讀者跟隨著梅格雷的辦案腳步,展開一段心靈之旅的自我成長。於此,我們將發現,世界上的任何人——包括那英明的神探——彼此之間並無太大的差別;除非在關鍵的時刻,走岔了路 .
10.卡斯頓·勒胡
卡斯頓·勒胡(1868—1927),20世紀初法國最傑出的推理小說家之一,在法國有「永恆的記者」之稱,被譽為「通俗小說奇才」。畢業後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書記員,業余創作隨筆和短篇小說。1890年開始涉身報業,曾作為特派記者周遊世界各地。1900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他的小說風格詭異,擅長以不可思議的內容和場景來營造恐怖玄異的氣氛,並在恐怖中淋漓盡致地表達人性。他的《黃色房間之謎》被譽為「不可模仿、不可超越的推理小說傑作」。代表作《歌劇魅影》被多次搬上舞台和熒幕。
書中偵探:約瑟夫·魯爾達庇
勒胡筆下的年輕偵探。他是巴黎一家晚報《時代》的新聞記者。本名約瑟芬,但是因為他的大大的圓圓的頭,別人叫他「魯爾達庇」(法語里「滾珠」的意思)。剛滿18歲已經解決了好幾起困難的案子,所以民眾對他的評價上升,為報紙增加了銷量。他唯一的推理方法就是純理論性的思考,不會被經驗、常識和人的外表所迷惑。在真正解決案件之前,總是說一些不接觸核心的故弄玄虛的話。
11.江戶川亂步(1894——1965),日本文壇上被譽為「偵探推理小說之父」的江戶川亂步,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偵探小說家。他的作品,情節撲朔迷離,懸念強烈,既充滿妖異、詭譎的氣氛,又有著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斷,既以荒誕、幻想的浪漫為創作主調,又能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心理?

2. 推薦一些比較經典的短篇偵探小說

那麼我推薦些日系推理短篇給你吧,至少本人覺得不錯。
一、小栗蟲太郎的《完全犯罪》,故事發生在中國,我很喜歡裡面的那個苗族軍官。還有裡面收錄的其他短篇都不錯,至少超級詭異;
二、大孤圭吉的《銀座幽靈》,一本書共22個短篇,我完全被作者那最純粹的本格推理之風所深深折服了;
三、海野十三的《三個人的雙胞胎》,一句話:「科學的謀殺、瑰麗的奇想」。
四、夢野久作的 《日本推理名作選》,本書收錄十餘則變格派大師夢野久作的精采短篇,其中〈妖鼓〉為其成名作。一具音色陰沈、具有百年歷史的奇鼓,始於一則幽怨詛咒,相傳聞者皆死!身為制鼓名人後代的音丸九彌,彷佛受到傳聞的魅惑,一步步走向咒怨砌成的死亡之井。情節融合了現實與虛幻的元素,在解謎之餘,令人驚嘆人性的幽黯離常遠比事件本身更加曲折難解。

至於另類刺激的經典短篇偵探小說,個人推薦:

一、《亞森·羅賓探案集》,亞森羅賓既是一位可與福爾摩斯齊名的神探,又是一位具有強烈正義感和同情心的「俠盜」,書中每個故事情節詭異奇特,驚險刺激,常常令人不忍釋卷。

二、《紐約三部曲》,《玻璃城》、《幽靈》、《鎖閉的房間》被稱為紐約三部曲。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偵探小說,而是通過營造哥特式的緊張氣氛,一個又一個懸念來誘使讀者與之一起踏上追尋身份和存在意義的心靈之旅。

三、《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不是偵探小說,而是短篇懸念故事,書中的短篇故事絕大多數以人的緊張、焦慮、窺探、恐懼等為敘事主題,設置懸念,故事情節驚險曲折,引人入勝,令人拍案叫絕。

拒絕拷貝貼,手打真功夫。另外推理小說和短篇偵探小說是不同的,但兩者本人都給樓主推薦了,而且以上推薦的小說本人全部都買書看過,現在這些書也在本人的書櫃里收藏著。

3. 求中短篇的偵探小說(書名就可以了)

鏈接:

提取碼:pntw

《通向絞刑架的電纜車》由夏樹靜子(日)所作。

4. 經典的偵探小說有哪些,要很經典的!

最經典的當屬福爾摩斯。還有其他的比如阿加莎,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以下是各人的小說列表

阿加莎克里斯蒂:
作品列表
1,80部推理小說:

(1)以赫爾克里·波洛為主角(37部)
1)34部長篇:
《斯泰爾斯庄園奇案》(《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 1920 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
《高爾夫球場命案》(《高爾夫球場的疑雲》、《高爾夫球場上的謀殺案》) 1923 Murder on the Links
《羅傑疑案》(《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羅傑·亞克洛伊命案》、《迷霧》、《謎情記》) 1926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四魔頭》(《四巨頭》、《四大魔頭》)1927 The Big Four
《藍色列車之謎》(《藍色特快上的秘密》) 1928 The Mystery of the Blue Train
《懸崖山莊奇案》(《海濱古宅險情》、《古屋疑雲》、《懸崖山莊的奇案》) 1932 Peril at End House
《人性記錄》(《埃奇威爾爵士之死》、《不祥的宴會》) 1933 Lord Edgware Dies / Thirteen at Dinner
《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 1934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 Murder in the Calais Coach
《三幕悲劇》 1935 Three-Act Tragedy / Murder in Three Acts
《雲中命案》(《雲中奇案》) 1935 Death in the Clouds / Death in the Air
《ABC謀殺案》1936 The ABC Murders
《古墓之謎》1936 Murder in Mesopotamia
《底牌》(《牌中牌》)1936 Cards on the Table
《沉默的證人》(《啞證人》、《無言的證人》) 1937 Dumb Witness / Poirot Loses a Client
《幽巷謀殺案》1937 Murder in the Mews / Dead Man's Mirro
《尼羅河上的慘案》 1937 Death on the Nile
《死亡約會》 1938 Appointment with Death
《聖誕奇案》(《波洛聖誕探案記》) 1938 Hercule Poirot's Christmas / Murder for Christmas; A Holliday for Murder
《H庄園的一次午餐》 1940 Sad Cypress
《牙醫謀殺案》 1940 One, Two, Buckle My Shoe / The Patriotic Murders; An Overdose of death
《陽光下的罪惡》1941 Evil Under the Sun
《啤酒謀殺案》1943 Five Little Pigs / Murder in Retrospect
《空谷幽魂》(《空幻之屋》) 1946 The Hollow / Murder After Hours
《遺產風波》1948 Taken at the Flood / There is a Tide
《清潔女工之死》1952 Mrs. McGinty's Dead
《葬禮之後》 1953 After the Funeral / Funerals Are Fatal
《外國學生宿舍謀殺案》(《國際學舍謀殺案》) 1955 Hickory Dickory Dock / Hickory Dickory Death
《死人的殿堂》(《古宅迷蹤》) 1956 Dead Man's Folly
《鴿群中的貓》(《校園疑雲》) 1959 Cat Among the Pigeons
《怪鍾疑案》1963 The Clocks
《公寓女郎》1966 Third Girl
《萬聖節前夜的謀殺案》 1969 Hallowe'en Party
《舊罪的陰影》 1972 Elephants Can Remember
《帷幕》1975 Curtain: Poirot's Last Case
2)波洛探案短集篇(共3部)

收錄了波洛和黑斯廷斯為主角的11個短篇探案小說:

——《波羅探案集》(《首相綁架案》)1924 Poirot Investigates

收錄了波洛的12大奇案:

——《赫爾克里的豐功偉績》1947 The Labours of Hercules

收錄了波洛的另外18個短篇探案小說:

——《蒙面女人》1974 Poirot's Early Stories
(2)以馬普爾小姐為主角(14部)
《寓所謎案》 1930 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
《藏書室女屍之謎》1942 The Body in the Library
《魔手》(《平靜小鎮里的罪惡》) 1943 The Moving Finger
《謀殺啟事》1950 A Murder Is Announced
《借鏡殺人》(《庄園謎案》)1952 They Do It with Mirrors / Murder with Mirrors
《黑麥奇案》 1953 A Pocket Full of Rye
《命案目睹記》 1957 4.50 from Paddington / What Mrs. McGillicuddy Saw
《破鏡謀殺案》(《遲來的報復》) 1962 The Mirror Crack'd from Side to side / The Mirror Crack'd
《加勒比海之謎》 1964 A Caribbean Mystery
《伯特倫旅館之謎》 1965 At Bertram's Hotel
《復仇女神》 1971 Nemesis
《沉睡的謀殺案》(《神秘的別墅》) 1976 Sleeping Murder
《死亡草》1932 The Thirteen Problems / The Tuesday Club Murders(收錄了馬普爾小姐的13個探案故事集)
《馬普爾小姐探案》1979 Miss Marple's Final Cases(包括了馬普爾小姐的6個故事和2個靈異故事)
(3)以湯米和塔彭絲夫婦為主角(5部)

1)主角簡介:

全名:托馬斯·貝雷斯福德 普魯登絲·考利

人稱:湯米 杜本絲,後改為:塔彭絲

2)作品:(按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排列)

初次登場:《暗藏殺機》(《年輕冒險家》、《秘密對手》) 1922 The Secret Adversary
再次聯手:《犯罪團伙》(《同謀者》) 1929 artners in Crime
已有兒女:《密碼》(《桑蘇西來客》) 1941 N or M?
兒孫滿堂:《煦陽嶺的疑雲》 1968 By the Pricking of My Thumbs (從此書正文開始第46頁可以看到塔彭絲對《犯罪團伙》和《密碼》時的回憶)
收山之作:《命運之門》 1973 Postern of Fate
(4)以巴陀督探長為主角(3部)
《名苑獵凶》(《煙囪大廈的秘密》) 1925 The Secret of Chimneys
《七面鍾之謎》(《七鍾面之謎》) 1929 The Seven Dials Mystery
《零時》(《走向決定性的時刻》) 1944 Towards Zero
(5)以其他業余偵探為主角以及一些短篇小說集(20部)

《褐衣男子》1924 The Man in the Brown Suit
《神秘的奎恩先生》1930 The Mysterious Mr. Quin
《斯塔福特疑案》(《神秘的西塔福特》) 1931 The Sittaford Mystery / Murder at Hazelmoor
《懸崖上的謀殺》 1934 Why Didn't They Ask Evans? / The Boomerang Clue
《殺人不難》1939 Murder Is Easy / Easy to Kill
《無人生還》1939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Ten Little Indians/Niggers
《死亡終局》 1945 Death Comes as the End
《死的懷念》1945 Sparkling Cyanide / Remembered Death
《怪屋》1949 Crooked House
《捕鼠器》(劇本)1950
《他們來到巴格達》1951 They Came to Baghdad
《地獄之旅》(《目的地不明》)1954 Destination Unknown / So Many Steps to Death
《奉命謀殺》1958 Ordeal by Innocence
《白馬酒店》 1961 The Pale Horse
《長夜》(《無盡長夜》) 1967 Endless Night
《天涯過客》 1970 Passenger to Frankfurt
《雪地上的女屍》1960 The Adventure of the Christmas Pudding(收錄了6個探案故事,波洛的和馬普爾的)
《死亡之犬》1933 The Hound of Death(收錄了12個具有神秘、靈異色彩的探案故事)
《金色的機遇》1934 The Listerdale Mystery(收錄了12個沒有名偵探的輕松浪漫故事集)
《驚險的浪漫》1934 Parker Pyne Investigates / Mr. Parker Pyne Detective(阿加莎筆下另一偵探帕克·派恩的華麗探案集。波洛日後的老搭檔奧利弗夫人和秘書李蒙小姐此時都被派恩先生聘用。)
(6)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短篇小說數量眾多,其中有一些僅在美國被編入過選集,而始終未在英國出版。為了彌補這個缺憾,英國的出版公司於1992年推出了《神秘的第三者》

《神秘的第三者》1991 Problem at Pollensa Bay

此書是一部收錄了8篇阿加莎的短篇小說集。這本書里不僅有偵探小說,還有懸念小說以及情感小說。
埃勒里奎因:
1、《羅馬帽子之謎》(1929)
★2、《弗蘭奇寓所粉末之謎》(又名《法國香粉之謎》)(1930)
★3、《荷蘭鞋之謎》(1931)
★4、《希臘棺材之謎》(1932)

★5、《埃及十字之謎》(1932)
★6、《X的悲劇》(1932)
★7、《Y的悲劇》(1932)

★8、《美國槍之謎》(1933)

★9、《孿生之謎》(1933)
★10、《Z的悲劇》(1933)

★11、《哲瑞·雷恩的最後一案》(1933)
★12、《中國橘子之謎》(1934)
★13、《瘋狂下午茶》(又名《 奎因冒險史》)(1934)

★14、《西班牙披肩之謎》(1935)
★15、《半途之屋》(1936)
★16、《生死之門》(1937)
★176、《紅桃4》(1938)
★18、《龍牙》(1939)
★19、《上帝之燈》(1940)
★20、《凶鎮》(1942)
★21、《從前有個老女人》(1943)
★22、《十日驚奇》(1948)

★23、《九尾怪貓》(1949)
★24、《王者已逝》(1952)

★25、《犯罪日歷》短篇小說集(1952)

★26、《玻璃村莊》(1954)
★27、《另一方的玩家》(1963)

★28、《然後是第八天》(1964)

★29、《臉對臉》(1967)

如眾所周知,埃勒里·奎因比范·達因晚三年。他在一九二九年帶著他的處女作《羅馬帽子之謎》,以彗星的姿態,在全世界偵探小說界登陸。除了他們兩人以外,被人推崇為冷酷派始祖的達西魯·哈梅特,同樣在一九二九年以《血的收獲》問世。也即在這個時代,長久甘拜英國小說後塵的美國偵探小說,開始抬頭。
范·達因死後,達西魯·哈梅特也擱筆了。只有埃勒里一個人在創作方面,於EQMM雜志上繼續活躍著。
剛開始十年間,埃勒里寫了一套以國名為主的叢書九篇,加上他以《隔間的門》為題,初名《日本扇子之謎》刊登在雜志上的一篇,一共十篇。
他的作品多采多姿,風格獨特,跟老一輩的作家相比,真是一點也不遜色,所以,不但一直受到世人的喜愛,也一直維持了很高的水準。他的《Y之悲劇》與本篇小說,就被評為可與范·達因之《主教謀殺案》媲美。范·達因就曾經說過:「長篇偵探小說的結構,如果要令讀者感到深奧而有趣實在不容易,但埃勒里在這一方面卻有驚人突破的表現。」可見范·達因對他的推祟。
埃勒里·奎因這名字,事實上是曼布雷特·李與弗雷德烈克·達聶兩位表兄弟合用的筆名。他們兩人同在一九0九年出生於美國。埃勒里·奎因就是他們筆下一位聰明、敏銳的大偵探,相當受到讀者的贊賞。有鑒於此,兩人又聯袂寫下許多作品,如《法國白粉之謎》、《荷蘭鞋之謎》,而當他們的傑作《埃及十字架之謎》問世時,埃勒里·奎因已經成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與大偵探了。
以下就是這十篇著名的推理作品:
一、羅馬帽子之謎
二,法國白粉之謎(弗蘭奇寓所粉末之謎)
三、荷蘭鞋之謎
四、希臘棺材之謎
五、埃及十字架之謎
六、美國槍之謎
七、暹羅雙胞胎的秘密(孿生之謎)
八、中國橘子之謎
九、西班牙披肩之謎
十、日本扇子之謎(隔間的門)

江戶川亂步:
主要作品集:

二錢銅幣(1923年4月)
一張車票(1923年7月)
可怕的錯誤(1923年12月)
兩個廢人(1924年6月)
雙胞胎(1924年10月)
心理測驗(1925年2月)
黑手組(1925年3月)
紅房子(1925年4月)
算盤上的戀語(1925年4月)
幽靈(1925年5月)
日記本(1925年6月)
D坡殺人事件(1925年7月)
夢游患者彥太郎之死(1925年7月)
白日夢(1925年7月)
戒指(1925年7月)
屋頂里的散步者(1925年8月)
一人雙職(1925年9月)
疑惑(1925年9月-10月)
人椅(1925年9月)
接吻(1925年12月)
矮子(1925年12月-1926年3月)
在黑暗中蠕動(1926年1月-1927年10月)
跳舞的矮子(1926年1月)
毒草(1926年1月)
蒙面的跳舞人(1926年1月-2月)
湖畔亭事件(1926年1月-3月)
火星運河(1926年4月)
阿勢登場(1926年7月)
非人之戀(1926年10月)
巴諾拉馬島奇談(1926年10月-1927年4月)
鏡子地獄(1926年10月)
迴旋木馬(1926年10月)
陰獸(1928年8月-10月)
孤島之鬼(1929年1月-1930年2月)
蜘蛛人(1929年8月-1930年6月)
蟲(1929年9月-10月)
女妖(1930年1月)
獵奇的後果(1930年1月-12月)
魔術師(1930年7月-1931年6月)
黃金假面人(1930年9月-1931年10月)
吸血鬼(1930年9月-1931年3月)
白發鬼(1931年4月-1932年4月)
目羅博士的不可思議的犯罪(1931年4月)
地獄風景(1931年5月-1932年4月)
恐怖王(1931年6月-1932年5月)
鬼(1931年11月)
火繩槍(1932年4月)
惡靈(1933年11月-1934年1月)
妖蟲(1933年12月-1934年10月)
黑蜥蜴(1934年1月-1934年12月)
人豹(1934年5月-1935年5月)
石榴(1934年9月)
影子殺人(綠衣之鬼)(1936年1月-1937年2月)
怪人二十面相(1936年1月-1936年12月)
暗室(1936年12月-1937年12月)
少年偵探團(1937年1月-12月)
幽靈塔(1937年1月-1938年4月)
惡魔的紋章(1937年9月-1938年10月)
妖怪博士(1938年1月-12月)
暗星(1939年1月-12月)
大金塊(1939年1月-1940年2月)
地獄的滑稽大師(1939年1月-12月)
幽鬼之塔(1939年4月-1940年3月)
青銅魔人(1949年1月-12月)
虎牙(1950年1月-12月)
斷岸(1950年3月)
恐怖的三角公館(1951年1月-12月)
透明怪人(1951年1月-12月)
怪奇四十面相(1951年1月-12月)
宇宙怪人(1953年1月-12月)
畸形天女(1953年10月)
凶器(1954年5月)
月亮和手袋(1955年4月)
十字路(1955年10月)
搜查一課掘越警官收(1956年4月)
失戀於妻子的男人(1957年10月)
騙子手和空氣男(1959年11月)

橫溝正史:
橫溝正史先生的作品有578部,很驚人吧。

以下是我到手的書的列表:
(橫溝正史) 仮面劇場
(橫溝正史) 仮面城
(橫溝正史) 仮面舞踏會
(橫溝正史) 呪いの塔
(橫溝正史) 壺中美人
(橫溝正史) 悪魔が來たりて笛を吹く
(橫溝正史) 悪魔の寵児
(橫溝正史) 悪魔の百唇譜
(橫溝正史) 悪魔の家
(橫溝正史) 悪魔の降誕祭 他二篇
(橫溝正史) 悪魔の手毬唄
(橫溝正史) 悪魔の設計図
(橫溝正史) 悪霊島 上
(橫溝正史) 悪霊島 下
(橫溝正史) 殺人暦
(橫溝正史) 殺人鬼
(橫溝正史) びっくり箱殺人事件
(橫溝正史) スペードの女王
(橫溝正史) トランプ台上の首
(橫溝正史) 獄門島
(橫溝正史) 八つ墓村
(橫溝正史) 白と黒
(橫溝正史) 白蝋仮面
(橫溝正史) 本陣殺人事件
(橫溝正史) 病院坂の首縊りの家 上
(橫溝正史) 病院坂の首縊りの家 下
(橫溝正史) 不死蝶
(橫溝正史) 大迷宮
(橫溝正史) 蝶々殺人事件他二篇
(橫溝正史) 毒の矢
(橫溝正史) 怪獣男爵
(橫溝正史) 花髑髏
(橫溝正史) 幻の女
(橫溝正史) 黃金の指紋
(橫溝正史) 金色の魔術師
(橫溝正史) 金田一耕助の冒険1
(橫溝正史) 金田一耕助の冒険2
(橫溝正史) 恐ろしき四月馬鹿
(橫溝正史) 迷宮の扉
(橫溝正史) 迷路の花嫁
(橫溝正史) 迷路荘の慘劇
(橫溝正史) 魔女の暦
(橫溝正史) 女が見ていた
(橫溝正史) 女王蜂
(橫溝正史) 七つの仮面
(橫溝正史) 青髪鬼
(橫溝正史) 華やかな野獣
(橫溝正史) 犬神家の一族
(橫溝正史) 人面瘡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01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02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03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04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05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06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07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08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09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10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11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12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13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14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15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16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17
(橫溝正史) 人形佐七捕物帳 18
(橫溝正史) 三つ首塔
(橫溝正史) 山名耕作の不思議な生活
(橫溝正史) 首
(橫溝正史) 雙仮面
(橫溝正史) 死仮面
(橫溝正史) 死神の矢
(橫溝正史) 吸血蛾
(橫溝正史) 夜歩く
(橫溝正史) 夜の黒豹
(橫溝正史) 幽霊男
(橫溝正史) 幽霊座
(橫溝正史) 羽子板娘
(橫溝正史) 誘蛾燈
(橫溝正史) 真珠郎
(橫溝正史) 支那扇の女
(橫溝正史) 姿なき怪人
(橫溝正史) 貸しボート十三號
(橫溝正史) 扉の影の女
(橫溝正史) 髑髏検校
(橫溝正史) 蔵の中.鬼火
(橫溝正史) 怪盜X.Y.Z

島田莊司 :
1 占星術殺人事件 (台灣翻譯同名)
2 歪斜古屋裡的犯罪(台灣翻譯:斜屋犯罪)
3屍體喝下的水
4 特快卧鋪「隼」號1/60之壁(內地翻譯:面部被盜的女人
5 謊言也行殺人事件
6 出雲傳說7/8的殺人(台灣翻譯同名)
7 漱石與倫敦木乃伊殺人事件(台灣翻譯:被詛咒的木乃伊)
8 北方夕鶴2/3之殺人 (台灣翻譯:北方夕鶴2/3殺人
9 高山殺人行1/2之女
10 尋找殺人鑽石
11 消失掉的「水晶號特快」
12 綢緞美人魚
13 確定率2/2之死
14 夏天,19歲的肖像
15 火刑都市
16 消失的上海女人
17 Y的結構
18 網走(北海道地名。)發車路途漫漫
19 沙漠中的一段航海
20 展望塔上的殺人
21 御手洗傑的問候
22 開啟吧!勝關橋
23 灰之迷宮
24 販賣毒品的女人
25 異邦的騎士 (台灣翻譯:異邦騎士)
26 撕裂的傑克(撲克中的J)百年孤獨
27 夜裡奏起一千個鈴鐺
28 謊言也行誘拐事件
29 Porsche(車名)911的誘惑
30 靈魂離體殺人事件 。56UI6O01,★Tuili.com推理之門版權所有★…87PB2D16?
31 看不見的女人
32 奇想,天動 (台灣翻譯:異想天開
33 異邦人的夢
34 本格推理宣言
35 羽衣傳說的記憶
36 angelhigh
37 島田莊司的名車交遊錄
38 御手洗傑的舞蹈
39 跳舞的長臂猿
40 都市的寶石(黃玉。)
41 暗黑坂的食人木
42 沒有ら的詞彙(字謎)殺人事件
43 巴里達卡漂流
44 對汽車社會學的推薦
45 水晶金字塔
46 推理的愉悅 第1巻
47 飛鳥的玻璃鞋
48 推理的愉悅 第2巻
49 推理的愉悅 第3巻
50 推理的愉悅 第4巻
51 推理的愉悅 第5巻
52 眩暈
53 在本格推理館里
54 從天國飛下的炸彈
55 阿特博斯
56 日本型惡平等起源論
57 世紀末日本紀行
58 升天的男人
59 秋好事件
60 本格推理宣言2
61 卧龍亭事件 上下
62 與死囚犯秋好英明的書簡集
63 奇想的源流
64 島田莊司讀本
65 來自美國的EV報告
66 三浦和議事件
67 御手洗和石岡前往
68 石岡和己的事件簿
69 御手洗傑的旋律
70 ちっぱ-みたらいくん
71 死刑的遺傳
72 流淚不止 上下
73 P的密室
74 最後的晚餐
75 日本型惡平等起源論
76 御手洗韻律詩薩特事件 上下
77 季刊 島田莊司
78 聖林輪舞 未讀
79 季刊 島田莊司
80 御手洗傑攻略本
81 季刊 島田莊司
82 石岡和己攻略本
83 哈里伍得證書
84 帕羅塞旅館 上下
85 俄羅斯幽靈軍艦事件
86 21世紀本格(安。羅傑)
87 meter line咖啡店
88 魔神的游戲
89 吉敷竹史的肖像
90 聖尼古拉斯的鑽石靴子
91 上高地的撕裂的傑克
92 21世紀本格宣言
93 透明人倉庫
94 擰式的復雜門鎖。

5. 大家推薦3-5本英美的偵探小說……

☆什麼是不僅是偵探小說的偵探小說?帶感情的是柯南,還能帶什麼私就不太清楚了。
★下面推薦:
☆赫爾克里的豐功偉績
【The Labours of Hercules】
又譯作:大偵探十二奇案(十二篇都是短篇)
作者:克里斯蒂【英】
偵探:波洛

★其實福爾摩斯除了『血字的研究』『四個簽名』『巴斯克維爾的獵犬』『恐怖谷』剩下的都屬於中短篇。書名就不列舉了。
作者:柯南道爾【英】
偵探:福爾摩斯

☆主角是俠盜的。基本上都是中短篇。『亞森羅平被捕』『冒險創出奇跡』『奧利維拉案件』等等。(抱歉英文名字不詳)
作者:莫里斯·勒布朗【法】
偵探(俠盜):亞森·羅平

★007系列。應該算是偵探小說吧?基本上中短篇。『借刀殺人』『死亡樂園』『遊艇上的謀殺案』等等。(英文不詳)
作者:伊恩·佛萊明【英】
偵探(特工):詹姆斯·邦德

☆『莫格街謀殺案』等。(英文不詳)作者是偵探小說的鼻祖。產量不多,只有7篇,都是短篇。
作者:埃德加·愛·倫坡【美】
偵探:杜賓(業余)

私看的偵探小說基本都是長篇,話說英美的短篇還真是不多。

以上。

6. 推薦幾本偵探小說,最好是外國作家寫的

《冒險小虎隊》我初中看的,蠻好看的推理小說的分類推薦,選擇你喜歡的類型吧!!
一.日本推理小說類:
(一). 本格解謎類:
1.江戶川亂步:《黃金假面》、《魔術師》、《幽靈塔》、《影子殺人》。
2.橫溝正史:**《本陣殺人事件》、***《獄門島》、*《惡魔吹著笛子來》、*《犬神家族》、**《夢游》、*《八墓村》、**《女王蜂》、《罪惡的拍球歌》、《化裝舞會》、*《名琅庄》、《惡靈島》、《醫院坡血案》、《迷路的新娘》、《暗夜裡的黑豹》、《幽靈男》、《惡魔的寵兒》、《白與黑》、《美女白唇譜》、《門後的女人》、《七面人生》、*《黑貓酒店殺人事件》、《殺人預告》、《迷霧山莊》。
3.土屋隆夫:***《影子的告發》。
4.島田莊司:***《占星術殺人魔法》、***《異邦騎士》、***《被詛咒的木乃伊》。
5.綾辻行人:*《十角館殺人預告》、*《水車館幻影》、*《迷宮館誘惑》、**《偶人館之謎》、***《鍾表館幽靈》、**《黑貓館手記》、***《黑暗館不死傳說》。
6. 霧舍巧:《二重身宮》。
7.清涼院流水:《密室物語》。
8.海渡英佑:*《柏林1888》。
9.天樹征丸:**《新歌劇院殺人事件》、《幽靈客船殺人事件》、***《電腦山莊殺人事件》、**《鬼火島殺人事件》、**《上海漁人傳說殺人事件》、***《雷祭殺人事件》、《殺戮的深藍》、《邪宗館殺人事件》。
(二). 社會寫實類:
1.松本清張:***《砂器》、《零的焦點》、《黑色的天空》、《離婚的條件》、《黑色福音》、《黑影地帶》、《黑點旋渦》、《檢查官的遺憾》、《犯罪的回送》。
2.森村誠一:***《高層的死角》、***《腐蝕的構造》、*《人性的證明》、**《青春的證明》、*《野性的證明》、**《東京空港殺人案》 、《太陽黑點》、《惡魔的圈內》、*《人間的十字架》、《雲海魚形獸》、《殺人的祭壇》、《殺人株式會社》、《殺手的歌》、《定婚耳環》、《致死坐席》、*《惡夢的設計者》、*《神秘的山顛》、*《凄愴圈》、**《螺旋狀垂訓》 、**《車站》、*《異端者》、*《新東方快車謀殺案》、*《完全犯罪使者》 、《致死家庭》 、**《空洞星雲》、《夜之虹》;*《告別天使》。
3.西村京太郎:*《天使的傷痕》、《消失的油輪》、《開往巴黎的殺人列車》、《列車23點25分到札幌》。
4.內田康夫:*《戶隱傳說殺人事件》、*《天河傳說殺人事件》。
5.笹澤左保:《絕命情緣》。
6.有馬賴義:《四萬人的目擊者》。
7. 水上勉:《大海獠牙》。
8.夏樹靜子:**《蒸發》、《目擊》、《喪失》、《風之門》。
9.山村美紗:《京都新婚旅行殺人案》、《京都化野殺人案》、*《美發城殺人案》、*《小京都連續殺人事件》、《平家傳說殺人旅行》。
10.宮部美幸:《理由》、《模仿犯》(第一部、第二部)。
11.井澤元彥:《無面之神》。
12.首藤瓜於:《腦人》。
13.天童荒太:*《孤獨的歌聲》、*《家庭狩獵》、***《永遠是孩子》。
14.海月琉伊:《盜子》。
15.姉小路佑:《可怕的整容》、*《越權搜查令》、《照片追凶》、《午夜來電》、《假面官僚》、《金融黑幕》。
16.赤井三尋:《恐怖的夏夜》。
17.不知火京介:《製造暴力》。
二.歐美偵探小說類:
(一).古典解謎派:
1.[美].埃德嘉.愛.倫坡:**《莫格街兇殺案》。
2.[英].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集》。
3.[英].阿茄莎.克里斯蒂:*《ABC謀殺案》、**《無人生還》、《七面鍾之謎》、《庄園謎案》、《雲中奇案》。
4.[英].F.W.克勞夫茲:《桶子》。
5.[英].E.C.本特利:《特倫特最後一案》。
6.[英].貝洛克.朗蒂絲:《租住在樓上的紳士》。
7.[英].埃塞爾.莉娜.懷特:*《小姐不見了》。
8.[美].范達因:*《班森命案》、**《金絲雀命案》、*《格林家命案》、**《主教命案》、《葛雷斯命案》。
9.[美].約翰.迪克森.卡:***《三口棺材》。
10.[法].加斯頓.勒魯:***《黃色房間的秘密》、《黑衣女子的香氣》、*《歌劇魅影》。
11.[英].梅森:**《玫瑰山莊》、《箭屋》。
12.[英].奧斯汀.傅里曼:*《紅拇指印》。
13.[法].莫里斯.勒布朗:《古堡鍾聲》、《碧眼姑娘》。
14.[俄].尼古拉.列昂諾夫:《背後一槍》。
15.[美].瑪麗.萊茵哈特:《螺旋樓梯》。
(二).當代推理類:
1.[美].丹.布朗:*《天使與魔鬼》、*《達.芬奇密碼》。
2.[英].米涅.渥特斯:《冰屋》、《女雕刻家》。
3.[美].雷蒙.錢德勒:《小妹妹》。
4.[法].斯特凡妮.邦松:《圖書館縱火案》。
5.[法].讓-巴蒂斯特.蒂約爾:《阿克塞爾的撲克牌游戲》。
6.[法].弗雷德.瓦爾加:**《快走!慢回》。
7.[意].喬治.法萊蒂:《非人》。
8.[德].蓓特拉·哈姆絲法爾:《最後一名受害者》。
三.國內偵探推理類:
1.裘小龍:《石窟門驪歌》、《外灘花園》。
2.艾西恩:**《面具館》。
3.黃浩欣:《德橫高中謀殺檔案》。
4. 既晴:***《網路凶鄰》。
四.推理劇、推理電影、推理卡通:
1.松本清張:***《砂之器》、*《黑革的手帖》;
2.天童荒太:***《永遠的仔》;
3.橫溝正史:《金田一耕助探案集》;
4.天樹征丸:*《偵探學院Q》(卡通TV版);
5.天樹征丸&金成陽三郎:*《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堂本剛版);
6.金成陽三郎&山口讓司:**《民俗學者----八雲樹》;
五.讀過但未曾擁有的:
(一).日本推理:
1.森村誠一:《與你共享黎明的咖啡》。
2.西村京太郎:**《四百目擊者》、《死亡情鏈》。
3.山村美紗:**《黑色環狀線》、*《京都再婚旅行殺人案》。
4.阿刀田高:《V的悲劇》。
5. 森雅裕:《莫扎特不唱搖籃曲》。
6.島田莊司:*《會奔跑的男屍》;小栗蟲太郎:*《極至的殺人創意》;橫溝正史:**《三根頭發》、《半耳男人》等短篇小說。
7.江戶川亂步:*《獵奇的後果》、《罪犯是誰》、**《恐怖的三角公館》、《怪人二十面相》、《暗星》、*《怪指紋》、《地獄的滑稽大師》、《黑蜥蜴》、《白發鬼》等幾乎其全部作品。
(二).歐美推理:
1.[英].阿加莎.克里斯蒂:***《東方快車謀殺案》、*《高爾夫球場的疑雲》、*《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幽巷謀殺案》。

註:1.***是為經典之作;**是為上品之作;*表示還算精彩的;其它皆歸為平凡之作。觀點完全因人而異、見仁見智,歡迎同道中人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2.個人收藏中典型不可能犯罪模式的作品歸納:
(1).密室殺人:《本陣殺人事件》、《惡魔吹著笛子來》、《女王蜂》、《名琅庄》、《占星術殺人魔法》、《異邦騎士》、《被詛咒的木乃伊》、《黑貓館手記》、《黑暗館不死傳說》、《二重身宮》、《密室物語》、《柏林1888》、《新歌劇院殺人事件》、《雷祭殺人事件》、《腐蝕的構造》、《東京空港殺人案》、《噩夢的設計者》、《神秘的山顛》、《空洞星雲》、《美發城殺人案》、《莫格街兇殺案》、《金絲雀命案》、《三口棺材》、《黃色房間的秘密》。
(2).不在場證明(僅限本格推理):《獄門島》、《幽靈男》、《影子的告發》、《鍾表館幽靈》、《幽靈客船殺人事件》、《電腦山莊殺人事件》、《鬼火島殺人事件》、《上海漁人傳說殺人事件》、《殺戮的深藍》、《邪宗館殺人事件》、《箭屋》。
(3).無頭(面)屍案(包括交換殺人式、變相毀容式等詭計):《夢游》、《犬神家族》、《黑貓酒店殺人事件》、《水車館幻影》、《迷宮館誘惑》、《越權搜查令》。
(4).童謠模式(包括諸如此類的作品): 《獄門島》、《罪惡的拍球歌》、《十角館殺人預告》、《無人生還》、《主教命案》。
(5).敘述性詭計:《夢游》、《迷路的新娘》、《館系列》。

7. 超好的偵探小說

艾勒里·奎恩的作品,強烈推薦《希臘棺材之謎》!

以下是艾勒里·奎恩的全部(完全)作品列表(年表)

奎因第一時期:
The Roman Hat Mystery(《羅馬帽子之謎》,1929年);
The French Powder Mystery(《弗蘭奇寓所粉末之謎》,1930年);
The Dutch Shoe Mystery(《荷蘭鞋之謎》,1931年);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希臘棺材之謎》,1932年);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埃及十字之謎》,1932年);
The American Gun Mystery(《美國槍之謎》,1933年);
The Siamese Twin Mystery(《孿生之謎》,1933年);

The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Adventures》,即《瘋狂下午茶》短篇小說集,1934年):
a.The Adventure of the African Traveler(The African Traveler):沒有發表在報刊上的短篇小說《非洲旅客》(非洲旅行者);
b.The Adventure of the Hanging Acrobat(The Girl on the Trapeze/The hanging acrobat):《弔死的特技演員》(1934年);
c.The Adventure of the One-Penny Black(The One-Penny Black): 《黑便士》(1933年);
d.The Adventure of the Bearded Lady(The Sinister Beard):《有鬍子的女人》(1934年);
e.The Adventure of the Three Lame Men(The Three Lame Men):《三個跛子》(1934 年);
f.The Adventure of the Invisible Lover(Four Men Loved a Woman):《隱形的仰慕者》(1934年);
g.The Adventure of the Teakwood Case(The Affair of the Gallant Bachelor/The Teakwood Case):《柚木煙盒》(1933年);
h.The Adventure of "The Two-Headed Dog"(The 'Two-Headed Dog'):《雙頭狗》(或稱《兩頭狗》,1934年);
i.The Adventure of the Glass-Domed Clock(The Glass-Domed Clock):《玻璃圓頂鍾》(或稱《玻璃鍾》,1933年);
j.The Adventure of the Seven Black Cats(The Black Cats Vanished):《七隻黑貓》(1934年);
k.The Adventure of the Mad Tea-Party(The Mad Tea-Party):《瘋狂下午茶》(1934 年);

The Chinese Orange Mystery(《中國橘子之謎》,1934年);
The Spanish Cape Mystery(《西班牙海角之謎》,1935年);

(雷恩系列,最初以「巴納比·羅斯」名義出版)
The Tragedy of X(《X的悲劇》,1932年);
The Tragedy of Y(《Y的悲劇》,1932年);
The Tragedy of Z(《Z的悲劇》,1933年);
Drury Lane's Last Case,(《雷恩先生的最後一案》,1933年);

奎因第二時期:
Halfway House(《半途之屋》,1936年);
The Door Between(《生死之門》,1937年);
The Devil to Pay(1937-1938年);
The Four of Hearts(《紅桃4》,1938年);
The Dragon's Teeth(The Virgin Heiresses):《龍牙》(1939年);

The New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New Adventures》,即《上帝之燈》,繁體版譯為《昆恩再次出擊》的短篇小說集,1940年):
a.The Lamp of God(House of Haunts):《上帝之燈》(1935年);
b.The Adventure of the Treasure Hunt(Treasure Hunt):《尋寶游戲》(1935年);
c.The Adventure of the Hollow Dragon(The Hollow Dragon):《空心的龍》(1936年);
d.The Adventure of the House of Darkness(The House of Darkness):《黑暗之屋》(1935年);
e.The Adventure of the Bleeding Portrait(The Gramatan Mystery):《泣血的畫像》(1937年);
f.Man Bites Dog:《人咬狗》(1939年);
g.Long Shot(The Long Shot):《長射》(1939年);
h.Mind Over Matter:《心靈勝於物質》(1939年);
i.Trojan Horse(The Trojan Horse):《木馬》(1939年);

奎因第三時期:
Calamity Town(《凶鎮》,繁體版譯為《災難之城》,1942年):
a.The Tragedy of Errors
b.Terror Town(The Motive):《凶鎮》(1956年);
c.Uncle from Australia(1965年);
d.The Three Students(1971年);
e.The Odd Man(1971年);
f.The Honest Swindler(The Adventure of the Honest Swindler):(1971年);
g.The Reindeer Clue;

There Was an Old Woman(The Quick and the Dead):(《從前有個老女人》,1943年);
The Murderer Is a Fox(1945年);
Ten Day's Wonder(《十日驚奇》,1948年);
Cat of Many Tails(《九尾怪貓》,1949年);
Double,Double(The Case of the Seven Murders):(1950年);
The Origin of Evil(《惡之源》,1951年);
The King is Dead(《王者已逝》,繁體版譯為《國王死了》,1952年);

Calendar of Crime(《Calendar》,即《犯罪日歷》短篇小說集,1952年):
a.The Inner Circle(The Adventure of the Inner Circle):(1947年);
b.The President's Half Disme(The Adventure of the President's Half Disme):《總統的半形銀幣》(1947年);
c.The Ides of Michael Magoon(1947年);
d.The Emperor's Dice(The Adventure of the Emperor's Dice):(1951年);
e.The Gettysburg Bugle(As Simple As ABC/The Adventure of the Gettysburg Bugle):《葛底斯堡軍號》(1951年);
f.The Medical Finger:《醫葯手指》(1951年);
g.The Fallen Angel:《墜落的天使》(1951年);
h.The Needle's Eye(1951年);
i.The Three R's(The Adventure of the Three R's):《三個R的秘密》(1946年);
j.The Dead Cat(The Hallowe'en Mystery/The Adventure of the Dead Cat):(1946年);
k.The Telltale Bottle(The Thanksgiving Day Mystery/The Adventure of the Telltale Bottle):《故事瓶》(1946年);
l.The Dauphin's Doll(With the Compliments of Comus/The Adventure of the Dauphin's Doll):《王儲的玩偶》(1948年);

The Scarlet Letters(1953年);
The Glass Village(《玻璃村莊》,1954年);

QBI: Queen's Bureau of Investigation(《QBI》短篇小說集,1955年):
a.Money Talks(The Sound of Blackmail):(1950年);
b.A Matter of Seconds(1953年);
c.The Three Widows(Murder Without Clues):《三個寡婦》(1950年);
d."My Queer Dean!"(1953年);
e.Driver's Seat(Lady, You're Dead!):(1951年);
f.A Lump of Sugar(Murder in the Park/The Mystery of the 3 Dawn Riders):(1950年);
g.Cold Money(1952年);
h.The Myna Birds(The Myna Bird Mystery/Cut,cut,cut!):(1952年);
i.A Question of Honor(1953年);
j.The Robber of Wrightsville(The Accused):(1953年);
k.Double Your Money(The Vanishing Wizard):(1951年);
l.Miser's Gold(Love Hunts a Hidden Treasure/Death of a Pawnbroker):(1950年);
m.Snowball in July(The Phantom Train):(1952年);
n.The Witch of Times Square(1950年);
o.The Gambler's Club(1951年);
p.GI Story(1954年);
q.The Black Ledger(The Mysterious Black Ledger):(1952年);
r.Child Missing!(Kidnaped!):(1951年);

Inspector Queen's Own Case(1956年);
The Finishing Stroke(1958年);

奎因第四時期:
The Player on the Other Side(《另一方的玩家》,1963年);
And on the Eighth Day(《然後在第八天》,1964年);
The Fourth Side of the Triangle(1965年);

Queens Full(短篇小說集,1965年):
a.The Death of Don Juan(1962年);
b.E = Murder(1960年);
c.The Wrightsville Heirs(1956年);
d.Diamonds in Paradise(1954年);
e.The Case Against Carroll(The Case Against Carroll Fallet Carroll):(1958年);

A Study in Terror(Sherlock Holmes versus Jack the Ripper/Ellery Queen vs. Jack the Ripper):(1966年);
Face to Face(《臉對臉》,1967年);
The House of Brass(1968年);
Cop Out(1968-1969年);

QED: Queens Experiments in Detection(《QED》短篇小說集,1968年):
a.Mum Is the Word(1966年);
b.Object Lesson(The Blackboard Gangsters/Kid Stuff):(1955年);
c.No Parking(Terror in a Penthouse):(1956年);
d.No Place to Live(The Man They All Hated):(1956年);
e.Miracles Do Happen(1957年);
f.The Lonely Bride(The Lady Couldn't Explain):(1949年);
g.Mystery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Enter Ellery Queen):(1960年);
h.Dead Ringer(1965年);
i.The Broken T(Mystery in Neon Red):(1963年);
j.Half a Clue(Half a Clue to Murder/Murder Dept - Half a clue):(1963年);
k.Eve of the Wedding(Bride in Danger):(1955年);
l.Last Man to Die(1963年);
m.Payoff(Crime Syndicate Payoff):(1964年);
n.The Little Spy(1965年);
o.The President Regrets(1965年);
p.Abraham Lincoln's clue(The adventure of Abraham Lincoln's clue):(1965年);

The Last Woman in His Life(1969-1970年);
A Fine and Private Place(Ett mord blir till):(1971年);
The Best of Ellery Queen(1985年);
Wedding Anniversary(未結集,1967年);

已有譯本列表

目前(到二○○四年二月初所整理的資料),根據對此道有較多接觸人士所提供的資料,相關埃勒里·奎因的譯本主要有:《世界偵探推理小說選》下冊中的《Y的悲劇》、《幽靈的悲鳴》;《外國偵破小說選》中的《一便士郵票歷險記》;《茶會疑案》;《荷蘭鞋之謎》;《希臘棺材之謎》……其中,最為全面的要數百世文庫出版的《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其共十卷的相關內容如下(本站每次更新時所放置的篇目將盡量與之相同,但閱讀時並不建議按此順序,因為除奎因設局精巧、邏輯推理嚴密的特點不變外,每集中的作品放置順序常因其創作時期的差異以致風格上並不統一):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①》(共分兩卷)◆◇
◇上卷:《臉對臉》、《紅桃4》/下卷:《孿生之謎》、《王者已逝》;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②》(共分三卷)◆◇
◇上卷《凶鎮》/中卷《弗蘭奇寓所粉末之謎》/下卷《九尾怪貓》;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③》(共分三卷)◆◇
◇上卷《半途之屋》/中卷《龍牙》/下卷《荷蘭鞋之謎》;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④》(共分三卷)◆◇
◇上卷《十日驚奇》/中卷《中國橘子之謎》/下卷《從前有個老女人》;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⑤》(共分二卷)◆◇
? ◇上卷《X之悲劇》/下卷《Y之悲劇》;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⑥》(共分二卷)◆◇
? ◇上卷《Z之悲劇》/下卷《雷恩先生的最後探案》;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⑦》(共分二卷)◆◇
? ◇上卷《美國槍之謎》/下卷《玻璃村莊》;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⑧》(共分二卷)◆◇
??◇上卷:《另一方玩家》;
◇下卷:《犯罪日歷》(內含《一月——圈內小集團》、《二月——總統的半形銀幣》、《三月——馬古恩倒霉的日子》、《四月——皇帝的骰子》、《五月——葛底斯堡軍號》、《六月——醫葯手指》、《七月——墜落的天使》、《八月——針眼》、《九月——三個R的秘密》、《十月——死貓》、《十一月——故事瓶》、《十二月——王儲的玩偶》);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⑨》(共分三卷)◆◇
? ◇上卷:《生死之門》;
◇中卷:《上帝之燈》(內含《探案一——尋寶游戲》、《探案二——空心的龍》、《探案三——黑暗之屋》、《探案四——泣血的畫像》、《探案五——人咬狗》、《探案六——長射》、《探案七——心靈勝於物質》、《探案八——木馬》、《探案九——上帝之燈》);
◇下卷:《瘋狂下午茶》(內含《探案一——非洲旅客》、《探案二——弔死的特技演員》、《探案三——黑便士》、《探案四——有鬍子的女人》、《探案五——三個跛子》、《探案六——隱形的仰慕者》、《探案七——柚木煙盒》、《探案八——兩頭狗》、《探案九——玻璃圓頂鍾》、《探案十——七隻黑貓》、《探案十一——瘋狂下午茶》);
◇◆《奎因現代偵探小說集⑩》(共分三卷)◆◇
? ◇上卷《西班牙披肩之謎》/中卷《然後是第八天》/下卷《羅馬帽子之謎》;

作者生平簡介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本寧頓·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1905-1971)這對表兄弟合作的筆名(其寫作在大部分情況下,先由丹奈為小說創作大綱,再讓李把它寫成小說),是20世紀30年代之後的偵探推理小說的集大成者(史上最成功的合作搭檔),共創作了50多部偵探小說。他所創作的奎因偵探推理小說開創了美國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其奎因探案系列膾炙人口,風靡美國及歐洲,暢銷不衰。小說的主角埃勒里·奎因(是專業偵探小說作家兼業余大偵探,在書中和他搭檔的,類似華生醫生的是小奎因的父親——紐約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奎因)也成為家喻戶曉,深受讀者喜愛的人物。

奎恩的創作活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從1929年到1935年為高潮時期,創作了所謂「國名系列作品」9篇,包括《羅馬帽子之謎》(處女作,1929年)、《弗蘭奇寓所粉末之謎》(即《法國香粉之謎》,1930年)、《荷蘭鞋之謎》(1931年,並在該年兩人辭職成為專業作家)、《希臘棺材之謎》(1932年)、《埃及十字架之謎》(1932年)、《美國槍之謎》(1933年)、《孿生之謎》(即《暹羅雙胞胎之謎》,1933年)、《中國橘子之謎》(1934年)和《西班牙披肩之謎》(應該就是《西班牙海峽之謎》,1935年)。此外,還有原署名為巴納比·羅斯的4部作品,即《X的悲劇》(1932年)、《Y的悲劇》(1932年)、《Z的悲劇》(1933年)和《雷恩先生的最後探案》(即《多利·賴因的最後一案》,1933年)。從1936年到1939年可以說是探索時期,但沒有什麼令人滿意的作品。1942年開始發表的虛構城市萊茨威爾系列作品,標志著作者進入成熟時期。不過,60年代後的有些作品,據說是找人代筆的。
1933年,他們創辦《神秘故事同盟》雜志,1941年又創辦《艾勒里·奎恩神秘故事雜志》,主要由丹奈負責編輯工作。自1971年李去世後,便沒有再發表小說新作。1982年,丹奈去世。

其代表作有《羅馬帽子之謎》、《希臘棺材之謎》、《法國香粉之謎》(國內譯本名為《弗蘭奇寓所粉末之謎》)、《荷蘭鞋之謎》等,曾多次獲美國偵探小說年度大獎「埃德加·愛倫·坡」獎(這是美國推理小說家協會所發的年獎,相當於電影界的「奧斯卡獎」),並於1961年獲「埃德加·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在歷次「歷史上最偉大的10位偵探推理小說家」的評選活動中,埃勒里·奎因榜榜有名。在美國文學史上,艾勒里·奎恩的地位相當於英國文學史上的柯南道爾。
從整個西方偵探推理小說史來看,埃勒里·奎因屬於第三代作家。與第一代作家的代表性人物如柯南道爾(其他如普斯特、傅爾曼等)筆下福爾摩斯的睿智,和在20世紀20年代成名的第二代作家的代表性人物如阿加莎·克里斯蒂(其他如安東尼·貝克萊、范達因等)塑造的波洛偵探的老辣相比,奎因父子多了一份現代感,正因為如此,六十多年來他們一直深受熱愛偵探小說的讀者青睞。

8. 一篇歐美的短篇偵探小說,好像是一個人將房子前的樹上的風箏和陽台的金屬扶手用細金屬絲連起來企圖殺妻。

摘自《盲偵探卡拉多斯》 布魯克班德鄉村別墅的悲劇
「馬科斯,」卡萊爾先生進來後,帕金森在他身後將門關上,「這就是你答應見的霍利爾上尉。」
「是我答應聽的,」卡拉多斯糾正,對面前這位氣色很好但局促不安的陌生人微笑道,「霍利爾先生知道我看不見嗎?」
「卡萊爾先生告訴我了,」年輕人說,「但事實上我以前就聽說過您,卡拉多斯先生,從我們部隊的某個人那裡——是和伊萬·薩拉托夫號沉沒有關的那件事。」
卡拉多斯幽默地搖搖頭。「當事人還發誓要絕對保密呢!」他大聲說,「唔,我想這是不可避免的。您要跟我說的不是另一起沉船案件吧, 霍利爾先生?」「不,我的是件私事,」上尉回答,「我的姐姐,克里克夫人——也許卡萊爾先生說得比我好。他知道全部經過。」 「不,不,卡萊爾是專家。讓我聽未經加工的敘述吧,霍利爾先
生。你知道,我的耳朵就是我的眼睛。」 「好的,先生,我會告訴您所有的事,但恐怕別人聽了只會覺得這是件小事,雖然它對我來說很重要。」 「我們自己也會偶爾發現瑣事的重要性,」卡拉多斯語帶鼓勵地說道,「別因為那而遲疑。」下面就是霍利爾上尉講述的故事梗概:
「我有個姐姐,米莉森特,嫁給了一個叫克里克的男人。她現在差不多二十八歲,而克里克至少比她大十五歲。我的母親——她已經過世了——和我自己都不怎麼喜歡克里克。我們沒什麼明確的反對理由,也許,除了年齡上的差距之外。但我們毫無共同之處,他是個陰郁寡言的人,喜怒無常和沉默經常讓談話氣氛變得很僵。很自然地,我們不再來往。」
「你得知道,這已經是四五年前的事了,馬科斯。」卡萊爾先生殷勤地插話。卡拉多斯依然保持著沉默。卡萊爾先生擤了擤鼻子表示他感到不舒服了。霍利爾上尉繼續往下說:
「經過簡單的訂婚儀式後,米莉森特就嫁給了克里克。那真是個可怕的壓抑的婚禮——對我來說就像個葬禮。那個男人自稱沒什麼社交來往,很明顯他沒有任何朋友或業務上的熟人。他是某種商品的代理人,在霍爾本有個辦公室。我想他當時以此為生。雖然我實際上一點兒不了解他的私人事務,但我猜隨後他的業務就在走下坡路,因為過去幾年他們幾乎都在靠米莉森特少得可憐的收入過活。您願意聽我詳細說嗎?」
「請說。」卡拉多斯表示同意。
「當我們的父親七年前過世後,留下三千英鎊。這些錢主要投資在加拿大的股票市場,每年有一百多鎊的收入。根據他的遺囑,我的母親得到了這部分收入,在她死後將傳給米莉森特,同時一次性地給我五百鎊。但我的父親私下裡和我商議,如果我得到這筆錢時沒什麼明確用途,他想讓米莉森特擁有這筆收入,直到我確實需要它——因為她沒什麼錢。你知道,卡拉多斯先生,父親在我身上所花的教育和晉職費用要比她多得多,我有工資,而且,我當然比一個姑娘更能照顧自己。」
「確實如此。」卡拉多斯同意道。
「因此我沒動那筆錢,」上尉繼續說,「三年前我又回去了一趟,但沒見到他們。他們住在一間宿舍里。自從他們結婚後,直到上星期我們只見過一次。其間我的母親去世了,米莉森特繼承了她的財產。那時她寫了幾封信給我,我們平常是不怎麼通信的,但一年前她給了我他們的新地址——馬林考曼,布魯克班德鄉村別墅——他們已經租了這房子。當我有兩個月假期時就去了那兒做客,滿心希望大部分時間都和他們在一起,但一星期後我就找借口離開了。那地方陰沉而令人無法忍受,整個生活和氣氛都難以形容的壓抑。」他警覺地看看周圍,嚴肅地探身過去,壓低聲音說:「卡拉多斯先生,我認為克里克只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殺掉米莉森特。」
「繼續往下說吧,」卡拉多斯平靜地說,「如果只是在布魯克班德別墅的壓抑環境中生活一個星期並不會使你確信這點,霍利爾先生。」
「我並非十分確定,」霍利爾疑慮地說,「只是有些懷疑,並且在我看來,客氣的憎惡也會指向這點。即便如此,也有更肯定的事,是我到那兒的第二天米莉森特告訴我的。毫無疑問,幾個月前克里克打算用除草劑毒死她。她是在十分苦惱的狀況下告訴我的,但隨後就拒絕再提起這件事——甚至微弱地否認它——並且,事實上最大的困難
在於,我不能在任何時候讓她開口談論她的丈夫。要點是她強烈懷疑克里克在一杯黑啤酒里混進了除草劑,希望她在單獨進餐時喝掉。除草劑雖然貼了標簽,但也裝在黑啤杯里,和其他各種液體——包括啤酒——一樣都放在碗櫥里,只是放在比較高的那層。當他發現沒成功時,就將混合物倒掉,洗干凈杯子,將啤酒殘渣倒進去。我毫不懷疑,如果他回來看到米莉森特死了或者快死了,他會設法讓這看起來像是米莉森特在黑暗中搞錯了,在被人發現前誤喝了?葯。」
「是的,」卡拉多斯表示同意,「比較平常而安全的方式。」
「您得知道他們的生活范圍很小,卡拉多斯先生,而米莉森特完全在這個男人的控制之下。他們唯一的女僕每天只來幾個小時。這房子偏遠僻靜。克里克有時會一下出門幾天,而米莉森特出於自尊或不關心,遠離了所有的老朋友,也沒再結交新朋友。他有可能毒死她,將屍體埋在花園,甚至在任何人問起她之前就遠遁千里之外了。我應該怎麼做,卡拉多斯先生?」
「他現在可能會用其他方法而不是投毒,」卡拉多斯想了想說,「那已經失敗了,他的妻子會時刻警覺。他也許知道或者至少是懷疑有人知道這事。不……常識性的預防措施是讓你的姐姐離開他,霍利爾先生。她不打算這么做?」
「不,」霍利爾承認,「她不打算這么做。我曾經勸過她。」這個年輕人猶豫了一會兒才說:「事實上,卡拉多斯先生,我不能理解米莉森特。她不再是過去的那個她了。她憎恨克里克,以沉默的輕視對待他,這像硫酸一樣腐蝕了他們的生活;但她又如此妒忌他,以致除了死亡沒什麼能把他們分開。他們的生活非常可怕。我待了一個星期,必須說——即使我不喜歡我的姐夫——他也算相當能忍了。
如果他還是個男人,那麼殺死她也不是什麼無法理解的事。」
「這和我們沒關系,」卡拉多斯說,「我們在這個游戲中必須有我們的立場,這樣才能讓我們贏得這場游戲。您提到了妒忌,霍利爾先生?什麼事讓您對克里克夫人有這種感覺?」
「我應該告訴你這事,」霍利爾上尉回答,「我偶爾碰見了一個新聞記者,他的報社和克里克的辦公室在同一個街區。當我提到姐夫的名字時他笑了。『克里克,』他說,『哦,他有個漂亮的打字員,不是嗎?』『唔,他是我的姐夫,』我回答,『什麼打字員?』對方就不肯再說了。『不不,』他說,『我不知道他已經結婚了。我可不想攪進這種事里。我只說過他有個打字員。唔,那有什麼關系?我們都有,每個人都有。』別的他就沒再說什麼了,但那評論和笑容——唔,就是那種意思了,卡拉多斯先生。」
卡拉多斯轉向他的朋友。
「我想你現在已經很了解這個打字員了吧,路易斯?」
「我們在嚴密地監視她,馬科斯,」卡萊爾先生得意地說。
「她沒結婚嗎?」
「沒有,照目前的狀況來說,她沒有結婚。」
「這就是目前的關鍵了。霍利爾先生提供了三個很好的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男人打算解決他的妻子。如果我們接受投毒這一說法——雖然我們只有一個嫉妒女人的猜疑——這打算已經變成了決定。唔,我們要就此追查下去。你有克里克先生的照片嗎?」
上尉掏出他的小筆記本。「卡萊爾先生已經讓我去找了一張。這是我能找到的最清楚的一張。」 卡拉多斯搖了傳喚鈴。「這張照片,帕金森,」當僕人進來時,他說,「是……順便問一
下,他的名字叫什麼?」
「奧斯汀,」霍利爾說,他壓制著自己對所有事都抱持著的某種孩子般的激動。
「是奧斯汀·克里克先生。我可能需要你認一下他。」
帕金森看了看照片,就將它交回主人手上。
「我問一下,這照片是這位先生最近拍的嗎?」他問。
「大約六年前,」上尉說,好奇地打量這位新出場的人物,「但他沒什麼變化。」 「謝謝您,先生。我會盡力記住克里克先生的,主人。」 帕金森離開房間時,霍利爾上尉站了起來。看來這次會晤接近尾聲了。
「哦,還有另一件事,」他說,「恐怕我在布魯克班德時做了件令人遺憾的事。在我看來米莉森特的錢早晚要到克里克手裡,所以我認為最好自己先拿著那五百鎊,等以後她需要時再說。所以這次我就提出來,說我現在有個投資的機會,所以想把錢拿回來。」
「你怎麼想?」
「這可能會讓克里克加快行動。他甚至可能已經佔用了這筆錢,已經拿不出來了。」
「這樣更好。在我看來,如果你的姐姐會被謀殺的話,有可能是下星期,也可能是明年。請原諒我的冷酷,霍利爾先生,但這對我來說只是個案件,我要從戰略上來看待。現在卡萊爾先生的機構可以照顧克里克夫人幾個星期,但不可能是永遠。增加迫在眉睫的風險,就是減少持久的風險。」
「我明白了,」霍利爾表示同意,「雖然我感到很不安,但完全支持您。」
「那麼我們就給克里克先生所有誘因和機會讓他行動。你現在住哪兒?」
「目前和一些朋友住在奧爾本斯街。」
「太遠了。」那雙神秘莫測的眼睛還是平靜如昔,但聲音的變化使卡萊爾先生暫時忘了他受損的自尊。「請給我幾分鍾。雪茄在您身後,霍利爾先生。」盲人走向窗戶,看起來像在望著柏樹蔭覆蓋的草坪。上尉點燃了一支雪茄,卡萊爾先生看起了《笨拙畫報》①。隨後卡拉多斯轉回身來。
「你已經將自己的安排放在一邊了?」他詢問訪客。
「當然。」
「很好。我需要你現在就從這兒到布魯克班德別墅去。告訴你的姐姐假期意外縮短了,你明天就要乘船出航。」
「火星號?」
「不不,火星號不走。在你到那兒的路上看看動向,挑出要啟航的一艘船,說你被調派了。因為你要離開兩三個月,所以很?望在回來時拿到那五百英鎊。請別在那裡逗留太長時間。」
「我明白,先生。」
「奧爾本斯街太遠了,找個理由今天就離開。在城裡找個有電話的地方安頓下來,讓卡萊爾先生和我知道你住在哪兒,要避開克里克。我也不想這么拖著你,但我們可能需要你的幫助。如果有任何事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如果沒事的話,我們會讓你走的。」
「我不介意。還有什麼我現在能做的嗎?」
「沒有了。你已經做了最好的選擇——去找卡萊爾先生,讓你的①英國雜志,一八四一年創刊。
姐姐受到倫敦最精明的人的照看。」這讓那位被意外頌揚的先生有些不知所措。
「唔,馬科斯——」當他們單獨在一起時,卡萊爾先生試探性地問道。
「怎麼,路易斯?」
「當然這沒有必要在霍利爾面前提起,但事實上,一個人在按你的意願拿其他人——請注意,只有一個人——的生命冒險。」
「假如他不搞砸的話。」卡拉多斯默認道。
「正是如此。」
「而且他也沒想過後果。」
「是的。」
「這兩個前提很重要。顯然克里克要對這些產生懷疑的。你見過他嗎?」
「沒有。我告訴過你,我在鎮上安排了一個人報告他的行蹤。然後,兩天前,這起案件變得有趣起來——因為他肯定和那打字員有很密切的關系。馬科斯,這事隨時可能發生突如其來的變化——我自己去了馬林考曼。雖然房子很偏僻,但有軌電車經過那裡。你知道,就是那種離倫敦十多里地的鄉下田園風光——磚頭和捲心菜相間。很容易了解當地人對克里克的看法。他在那兒不和任何人來往,通常是每天不定時地到城裡去,而且被稱為『吝嗇鬼』。最後我認識了一個老頭,他曾經每天到布魯克班德去做園藝工作。他自己有帶溫室的房子和花園,我花四便士買了一磅他種的西紅柿。」
「這是——有回報的投資嗎?」
「就西紅柿來說,是的;就消息來說,沒有。在我們的角度看來,這老頭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沒完沒了的抱怨。幾個星期前克里克告訴他不用再來了,以後他會自己做園藝工作。」
「這消息很好,路易斯。」
「如果克里克打算用豕豆素①毒死他的妻子並埋了她,而非用炸葯炸死她並聲稱是燒煤所導致的話。」
「是的,是的。然而——」
「然而這老頭兒對克里克的一切行為都有個簡單的解釋——克里克瘋了。他甚至看見他在花園里放風箏,最後風箏纏在了樹上。『十歲孩子也比他強,』他說,『而且這個風箏確實被纏住了,我在路上看見的。一個像他這樣的人,如果神智健全,是不會花時間玩玩具的。』」
「最近有很多人在放各種各樣的風箏呢,」卡拉多斯說,「他對航空有興趣嗎?」
「可能是這樣吧。他看來似乎對科學懂那麼一點兒。現在你要我做什麼,馬科斯?」
「你願意做嗎?」
「當然——在有原則的前提下。」
「讓你的人留在鎮上監視克里克,在你見到他們後向我通報他的情況。現在和我在這兒一起吃午飯吧。打電話給你的辦公室,就說你被煩人的事務給耽擱了,然後代替應當放假的帕金森照顧我一下午,和我一起驅車去馬林考曼轉轉。如果我們還有時間的話也許會去布萊頓,在『船』上用餐,晚上回來。」
「親切而幸運的人吶。」卡萊爾先生環視著房間感嘆道。
①一種有毒的晶體狀植物鹼。
但因為意外,去布萊頓的願望沒有實現。卡拉多斯本來只打算在經過布魯克班德別墅時,依靠他傑出的能力和卡萊爾先生的描述來了解周邊情況。在離房子還有一百碼時,他讓司機將速度降到最低,他們悠閑緩慢地接近別墅,直到卡萊爾先生的發現改變了他們的計劃。
「我的天!」這位紳士突然喊道,「那兒有塊牌子,馬科斯。這地方要出租。」說過幾句話後,車停在路邊,超過花園界限二十多步。卡萊爾先生掏出記事本,將房產代理商的地址記下來。「你可能得打開車蓋檢查一下引擎,哈里斯,」卡拉多斯對司機
說,「我們要在這兒待一會兒。」
「這真突然,霍利爾都不知道他們要離開了。」卡萊爾先生說。
「可能還不到三個月。不管怎樣,路易斯,我們得到房產代理商那裡要張名片,看看是否今天就用得上它。」
一道厚厚的樹籬橫在花園和馬路之間,夏天的濃蔭將房子完全隔絕在公眾的視線之外。樹籬再過去是隨意生長的灌木,在離車最近的角落裡有棵枝繁葉茂的栗子樹。他們經過的木頭大門曾經是白色的,現在看起來骯臟破舊。有軌電車經過的那條路仍是樸素的鄉間小路。這是卡拉多斯所了解到的,其他看起來就沒什麼值得注意的了。他正給哈里斯下一步的指示,卻在此時聽見了某種細碎的聲音。
「有人正走出這棟房子,路易斯,」他提醒他的朋友,「也許是霍利爾,但這會兒他應該已經離開了。」
「我什麼也沒聽見,」對方回答,但就在他說話時門砰地打開,卡萊爾躲在一份《環球報》後,匆忙溜進車內。
「是克里克,」當一個男人出現在門前時,他在車里低聲說,「霍利爾說得對,他沒什麼變化。我想他是在等車。」
一輛車很快地從克里克先生望著的方向經過,而他看起來對此不感興趣。大約有一兩分鍾,他繼續期待地望向馬路,然後慢慢走過車道回到房子里去了。
「我們給他五至十分鍾,」卡拉多斯決定,「哈里斯表現得很自然。」
不到一會兒他們就有了收獲。一個送電報的小孩悠閑地騎車過來,停在門口,向別墅走去。顯然收件人沒什麼要回復的,不到一分鍾他就又騎著車回去了。在路的拐彎處,一輛有軌電車咣當咣當地駛來,這聲音讓克里克先生很快又出現了,這次他手裡拿著一個旅行皮包。他回頭看了一眼,就匆忙向車站走去。電車靠站時他上了車,在他們的視線中漸漸遠去。
「克里克先生真是予人方便。」卡拉多斯平靜且滿意地說道,「他不在時我們就可以要求看房子並檢查它了。也許查一下那封電報也是有用的。」
「也許?馬科斯,」卡萊爾先生略帶諷刺地表示同意,「但它可能在克里克的口袋裡,你打算怎麼拿到它?」
「去郵局,路易斯。」
「是啊。你曾經看過發給另一個人的電報嗎?」
「我想還沒有,」卡拉多斯承認,「你呢?」
「也許有那麼一兩次。通常這事要麼費腦子要麼費錢。」
「為了替霍利爾著想,我們就寄希望於前者吧。」而卡萊爾先生的笑容則暗示他會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友好地報復。
過了些時候,汽車在分岔的大街入口停下,兩人進了鄉村郵局。他們已經拜訪過房產代理商,要求參觀一下布魯克班德別墅,並婉言謝絕了堅持要陪同他們的辦事員。出租的原因很快就問明了。「事實上,」這個年輕人說,「現在的房客是應我們的要求離開的。」
「哦,讓人很不滿意?」卡拉多斯帶著鼓勵說。「他是個大騙子,」辦事員對這親切的語調作出了回應,「十五個月以來,我們一分錢房租也沒拿到。這就是我為什麼——」「我們完全理解。」卡拉多斯回答。郵局占據了文具店一側。卡萊爾先生下決心進行這趟冒險,但並非毫無憂懼。另一方面,卡拉多斯卻是不動聲色,泰然自若。
「您剛送了一封電報去布魯克班德鄉村別墅,」他對坐在櫃台黃銅隔柵後的那位年輕女士說,「我們覺得送來的那封有點不對,想再要一份。」他掏出皮夾。「多少錢?」
顯然這要求並不常見。「噢,」姑娘不確定地說道,「請稍等。」 她轉向桌子後面一疊電報復本,不確定地翻著上面那層。「我想是沒錯的。您要再發一遍?」

9. 外國科幻,偵探系列小說

本人超級偵探小說發燒友,高中,大學時代看過的中外偵探小說不下百部。現在給你推薦一百部歐美經典偵探小說,裡面科幻,懸疑,犯罪,心理,穿越,古代,現代,宮廷,陰謀,城堡等等類型樣樣都有,絕對爽死你,夠你看個一兩年了,這一百部里我看了有60多部了,還在繼續看。其中前20部絕對經典到爆,不可錯過!記得把追加的分也要給我哦,不準賴皮!!打了那麼多字,真的好累啊。對了,你有什麼好的偵探小說,也給我分享一下啊。最後,祝你讀得開心!
NO.1《時間的女兒》 NO.2《長眠不醒》
NO.3《受冷漠的人》 NO.4《俗麗之夜》
NO.5《羅傑疑案》 NO.6《蝴蝶夢》
NO.7《戀人無情》 NO.8《月亮寶石》
NO.9《伊普克雷斯檔案/倫敦間諜戰》 NO.10《馬爾他之鷹》
NO.11《法蘭柴思事件》 NO.12《最後的衣著》
NO.13《玫瑰的名字》 NO.14《槍殺希特勒》
NO.15《漫長的告別》 NO.16《殺意》
NO.17《豺狼的日子》 NO.18《九曲喪鍾》
NO.19《無人生還》 NO.20《第三十九級台階》
21. 《福爾摩斯探案短篇集》22.《殺人廣告》23.《愛倫坡短篇小說選集》24.《迪米特里奧斯之棺》 25.《玩具店不見了》26.《煙中之虎》27.《冒牌警探狄友》28.《白衣女人》29.《夜視者》30.《郵差總敲兩次門》31.《玻璃鑰匙》32.《巴什克維爾的獵犬》33.《裁縫,水手,士兵,間諜》 34.《特侖特的最後一案》35.《來自俄國的愛情》36.《討厭警察的人》37.《傑瑞克的死亡之地》38.《火車怪客》39.《儀式》40.《三口棺材》41.《毒巧克力命案》42.《變味的遺骨》43.《聖萊伊斯病人》44.《來自臨死之前的吻》 45.《聰明的瑞普利先生》46.《布萊頓硬糖》47.《湖底女人》48.《無罪的罪人》49.《眼中之魔》50.《魔鬼的天鵝絨》51.《致命反轉》52.《男孩的旅程》53.《教堂里的謀殺》54.《墜落之鷹》55.《我的哥哥麥克爾》56.《伯蒂和鐵匠》57.《黑便士》58. 《Game, Set & Match》 59.《危險》60.《慾望裝置》61.《礦井》62.《九個候補老師》63. 《小鴨快跑》64. 《Michael Gilbert: Smallbone Deceased 》65.《屍體變小了》66.《西藏玫瑰》67.《無辜者的血》68.《劇毒》69.《哈姆雷特的復仇》70.《時間小偷》71.《芭蕾舞團中射出的子》72.《死首》73.《第三個人》74.《迷宮莊家》75.《奎勒的備忘錄》76.《眼中的獵物》77.《通向地獄的肖迪斯特大街》78.《能奔跑的盲者》79.《靦腆的人》80.《滿洲候選人》81.《漂流的殺人獾》82.《畜牲必死》83. 《高爾基公園》 84.《綠色威脅》 85.《法律的悲劇》86.《收藏者》87.《基甸的一天》88.《太陽化學家》89.《火力交織》
90.《血腥謀殺》91.《Greenmantle》 92.《謎一樣的沙》93.《搖擺死刑》94.《血腥收獲》
95.《瑞貝卡的密碼》96.《Sadie When She Died》97.《君主謀殺案》98.《What Bloody Man Is That?》99.《射擊腳本》100.《四義士》

這100部偵探小說里有些是我自己發現的,有些是相關雜志上推薦的,有些是網上推薦的,有些是我同學啊朋友啊介紹的,有些是博客上推薦的。
閱讀方式上,有些我是買書來看的,大部分是到外面的書屋租來看的,另外大學圖書館里也借了許多,朋友那裡也借過,超經典想收藏的就從當當或書城買來看的,比較少一部分是看的txt格式電子書,不過總的來說我不太喜歡看電子書,還是比較喜歡捧在手上看的感覺
我就把前20部小說的簡介寫出來吧,都很經典的
NO.1《時間的女兒》
Josephine Tey: The Daughter of Time (1951)

《時間的女兒》[英]約瑟芬•鐵伊 華夏出版社

鐵伊是1930年代以來、推理史上第二黃金期三大女傑之一(另二位為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蘿西•塞耶斯)。她一生只寫有八部推理小說,部部精彩,是推理史上極少數一生沒有任何失敗作品的大師。本書即是鐵伊最著名的作品,屬歷史偵探小說范疇,曾在英國偵探小說作家協會票選中榮膺史上第一名。名偵探格蘭特探長因為腳傷住院,偶然看到一張英王理查三世的畫像,激起了他的興趣,他要探究四百年前的案件,尋求塔中王子的被殺真相……

NO.2《長眠不醒》

Raymond Chandler: The Big Sleep (1939)

《長眠不醒》[美]雷蒙德•錢德勒 群眾出版社

雷蒙德•錢德勒和達希爾•哈米特領軍的冷硬派私探小說,推翻了英國古典推理對美國偵探小說的主宰,開創了美國本土的強悍風格,是為推理史上有名的「美國革命」。錢德勒45歲才正式是發表第一篇小說,畢生完成七部長篇和二十部左右的短篇。在《長眠不醒》,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中初次登場,這個外表冷酷內心溫柔的都市獨行俠角色,影響了後來的每一個硬漢偵探。同為冷硬派大家,錢德勒的風格與哈米特卻是千差萬別:後者是徹底的世故和冷酷,偵探從內硬到外,而前者卻始終不願放棄心中對美好人性的希望,筆下偵探也只是個熱水瓶——外冷內熱。所以哈米特被人稱之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錢德勒卻是「犯罪小說的桂冠詩人」。

這樣吧,我乾脆把剩下的小說介紹發到你[email protected]郵箱里,請注意查收。
至於我最喜歡一部嘛,當然是排名第一的《時間的女兒》,它是我最喜歡的歷史類偵探小說,而且文筆風格很合乎我的喜好,內容也很引人入勝!到現在我還經常翻閱回味這本書

熱點內容
都市小說等級幾重天的 發布:2025-07-05 16:22:02 瀏覽:16
老師的感人故事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6:10:30 瀏覽:80
網戀女友是公司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5:31:33 瀏覽:667
神棍的道系日常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05 15:01:15 瀏覽:409
免費完結殺手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05 14:51:24 瀏覽:375
姓洛女主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5 14:49:46 瀏覽:89
別提你姐姐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05 14:30:53 瀏覽:51
臨界神跡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2:46:43 瀏覽:554
那些被下架的言情有聲小說 發布:2025-07-05 12:46:41 瀏覽:629
魔女之旅小說伊蕾娜結局 發布:2025-07-05 12:45:12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