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怎樣
① 去日本寫輕小說,出路怎麼樣
個人覺得相當困難,
第一,日本輕小說的基礎是日文,要玩轉一門語言本身就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更加不說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用文學手段駕馭它。沒有J-TEST,A水平以上,還是不要嘗試。
其次,島國人民自以為對中國人有天生的優越感,島國人比較喜歡金美玲,黃文雄這樣的敗類,對優秀的國人反而不是那麼待見
其三,看你的家境,是否有能力在那邊撐的下去。
其四,你天生用的是中文,思考是中國人的方式,你的思維是否對他們的口味,希望你不要中二,認為自己與眾不同,這是事實
不是不想熱血一點回答你。沒有什麼不可能,只是困難的程度不同。如果慫恿你,這真心不算是幫助你。
還有,如果你想在文學方面有所發展,何必執著於輕小說。輕小說看著輕松,和吃飯一樣,火鍋吃著很爽,要吃飽還是要乖乖回家吃米飯。
祝你好運,少年
② 如何評價SF輕小說
目前菠蘿包上小說整體的質量現在有點偏低,當然雖然說整體比較低,但還是比一些只針對底層勞動人民的小說網站來說還是好了很多,畢竟acg本身就自帶文化素質篩選功能。
究其根本,是因為最近幾年有一大批學生作者(按我自己的推測可能很多還是中學生?)來菠蘿包進行投稿,本身學生用戶也比較多,鑒賞水平不是很高(大量堆疊acg元素就能把他們喂飽),所以導致熱榜上的作品確實很多不堪入目(各種變身,倒貼,妹控啥的)。
但也是有很多好的作品,只不過需要自己去篩選甄別。比起幾年前(大概16,17年)的時候,雖然整體投稿少,但質量明顯比現在高了不少,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是大眾化必然經歷的,所以也不能過多苛責。
以及常有寫原創來菠蘿包,寫同人來刺蝟貓的說法。就我目前的觀感來看,確實如此。刺蝟貓最初就是起點同人區移民過去的,所以同人興盛也是理所應當;而菠蘿包最初叫sf輕小說,原本是搬運盜版日輕以及一些人寫寫國輕的地方,後來網路版權大戰剛開始的時候。
總結:
為了防止自己丟掉日輕就直接gg的局面(比如輕國),就大力提倡原創國輕。之後波及到日輕,菠蘿包就直接把自己網站上的所有盜版日輕全部卸下來,憑著自己原創的國輕勉強活了下來。所以菠蘿包最初一批原創國輕質量非常之高,既有「輕」味,又有質量。
以及菠蘿包配套了菠蘿圈這個增加作者和用戶粘性的產物,但卻沒有正常網路小說網站里配套的書單(我記得很久以前是有書單,稱作「火袋」,後面就沒有了)。
再加上首頁以及熱榜一堆光有噱頭,質量極差的書,新進用戶發現自己在首頁找不到好看的書,又無法通過書單找書(刺蝟貓不僅有書單,還有龍空評分加成),體驗會非常糟糕。
③ 輕小說如何寫
輕小說(ライトノベル,和制英語:Light Novel)是源自於日本的小說體裁,可以從字面簡單理解為「可輕松閱讀的小說」。[3]輕小說是以特定故事描繪手法所包裝的小說,其手法的特色在於提高故事傳遞給讀者的效率。其以十多歲的作為中學生的少男少女,以及動漫愛好者為主要讀者群,多使用動漫風格繪圖作為插畫。另外也有Juvenile或Young Alt小說的說法(多為學術界使用),Juvenile原意為青春期,屬於從兒童文學過渡到國中高生階段間的文學作品;而Young Alt小說則為以十五二十時期的青少年為讀者取向的作品。
在進行輕小說創作的時候,其思維方式與傳統文學是不同的。比如,支倉凍砂的《狼與香辛料》的靈感來自歐洲商業史著作《狼與香辛料》,我們試想一下,同樣的情況下一個傳統文學的小說家會如何寫作呢?恐怕會通過寫男女主人公的旅行,著力表現中世紀歐洲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以及人性在商業利益與道德價值之間的抉擇與救贖這樣的大格局作品吧。但對於輕小說作家的支倉凍砂來說,描寫男女主人公不同尋常的旅行、冒險和扣人心弦的商戰,展現他們智慧與勇敢的個性,在非戀愛主題傳統文學吝惜筆墨的男女主人公之間青澀的戀愛感情和互動上花費大量篇幅,則無疑更符合年輕受眾的閱讀特點。從這一點來說,輕小說和國內的青春文學以及歐美類似《暮光之城》的流行文學,是有相通之處的。
④ 輕小說該怎麼寫,與普通網文有什麼不同
曾經認真地思考過,原本以那樣的史詩作品當做目標的我,卻陰錯陽差地進入了輕小說的領域,我應該淺嘗輒止,還是再接再厲?
原本追求嚴肅、厚重,以及悲劇的我,來寫輕松、搞笑甚至被認為膚淺的輕小說,是否合適?
當我在上班時間的地鐵里看到那一張張愁眉不展的臉孔的時候,心中有了答案。
生活本已如此沉重,我為什麼要雪上加霜。
但即便是自認堅如鐵石的我,仍然在現實的壓力下做過違背本心的事情,覺得自己在某些時候「不像自己」。
一個人,要麼越來越像自己尊敬的人,要麼越來越像自己鄙夷的人,沒有中間路線。
你曾經鄙視過擦邊球,現在你在寫擦邊球;你曾經鄙夷過求票,現在你在求票;甚至你作為老作者曾經鄙夷過輕小說,現在你在寫輕小說。
我需要分清哪些改變是有意義的,如果我還沒有變成我自己鄙視的人,那麼我所做的事情當中,必然有一件是仍然有意義的。
愛。
這在我看來是虛偽而又不純粹的感情,但無論是在使用哪個筆名,我都在作品中書寫了「愛」。
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有某個人在愛著你,這是可以超越距離、無視利益、打碎次元的愛。
人類最基礎、最純粹的感情是恐懼,而為了對抗恐懼我們發明了無數的感情,憤怒、快樂、憂傷、嫉妒……而最後被證明有效的只有愛。
我領悟到——
輕小說,是沉重現實當中的一杯安穩的幸福。
-----廢鐵行者
⑤ 輕小說是什麼,它是如何流行起來的,有哪些經典作品
輕小說和動畫之間的關系幾乎是平行的。早在20世紀70年代,輕小說就誕生於愛情小說、科幻小說、日常小說和幻想小說中。結合當時日本的社會背景,一方面,經濟在發展,但同時,社會矛盾和社會壓力也在逐漸加劇,文學始終離不開時代背景。魯迅先生,一位我們從小就讀過的偉大作家,也放棄了醫學和文學來拯救中國人民?這就是我沒有逃跑的原因。當時,很多日本文學都是針對成年人的,也就是說,年輕人被忽視了。那個社會的年輕人,即使他們不擔心衣食,他們也需要一些情感寄託和發泄。此時,輕小說風格的出現給年輕人帶來了在虛擬世界中呼吸的活力,看起來就像一座美麗的愛情宮殿校園,科幻小說中未來的巨型機器人,穿越不同世界的能力等等,都足以與現實抗爭。
正如我在作品介紹中所說,你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故事或一種哲學來閱讀。你可以不用大腦閱讀,也可以用大腦。此外,後現代小說是一種跨文體的寫作。我的書的導言說:生活形式多樣,休閑閱讀,探索人性,幽默幽默。後現代小說打破了體裁界限,因此這里有笑話、微博、詩歌、散文、日記、寓言、相聲等具有新小說特色的作品。我不會談論教條式的解釋。我有興趣親自檢查一下。這屬於基本常識。
如果僅就幻想主題的在線文章而言,可以說是一種比較簡單明確的區分方法。幻想頻道屬於西方幻想主導的范疇。《輕小說頻道》屬於日本幻想小說的范疇。我真的看不出有什麼區別。要明白,一刀切。二者之間的差異相當於龍與地下城、地下城與勇士之間的差異。你所熟悉的所謂「不同世界」本質上是日本的奇幻冒險。他最典型的元素是「勇敢斗龍」或「勇敢斗妖王」。當然,也有不同的變體,不能一概而論。
⑥ 如何評價輕小說的文學性
輕小說,與其說是「閱讀起來輕松的小說」,不如說是「文字化的日常對話」。無論是啰里啰唆的標題——「如果高中棒球的女經理人讀過杜拉克的<管理學>的話」;或者是吐槽式的章節——「你們覺得這是伏線吧?但是啊,這個設定是我剛想到的」;還有突然插入作者閑聊的行文——「這個我就不舉例子了,大家見得應該不少的吧」,實際上都是「對話」而非「文學」中的元素。
「文學」和「對話」實際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敘述形式。更准確地說,「文學」是從「對話」中蛻變出來的。文學因為載體有限,自誕生之日就承擔著「用盡可能少的文字傳達盡可能多信息」的使命。這樣的話,壓力就轉移到了作者和讀者身上——「通過更少的文字傳達信息」要求作者和讀者有更豐富的先驗知識,或是文學素養。
而輕小說」返璞歸真「,以文字為載體,回歸了「對話」的結構,而拋棄了「文學」的身份——所以用「文學性」評價輕小說,如同用直尺丈量砝碼,毫無意義。
不過拓展一下題目的話,輕小說的價值還是有的一說的。
如同我剛剛所說,文學要求作者和讀者雙方有足夠的素養,而輕小說的優勢也恰恰在此——輕小說以對話的形式構建情節,所以不需要雙方有足夠的素養,降低了一個「想法」或是「構思」傳遞的門檻,讓更多有趣或有價值的想法在作者和讀者之間更輕松地傳遞,而不是被表達形式所阻攔。
⑦ 在起點寫輕小說怎麼樣……
寫其實可以寫,但是可能看的人不會多。第一,起點本來就不適合寫輕小說,起點的玄幻類小說是比較出名的。而且,起點的文輕小說本身就比較少。第二,在起點寫小說,你必須確定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文筆是很不錯的,更遑論你是要寫輕小說的。第三,起點是大神的聚集地,如果你的確是對自己的文筆有足夠的自信,並且這也不是你第一次發文的話,那麼你可以去嘗試嘗試,畢竟起點是一個比較大的文學網站。一旦你在那裡站穩位置,閱讀量還是相當可觀的。親~如果滿意,記得採納啊
⑧ 評價一下現在的網路小說,還有和輕小說比怎麼樣
這個問題好像已經見了無數遍,網上口水仗不少,以下是一個輕小說黨綜合大量此類貼子的意見
輕小說的一個特徵是其文體多使用讀者慣常口語書寫,比較輕淺易懂適合給少年少女可輕松閱讀的風格
所以有些輕小說甚至能夠全文都是對話
此外輕小說注重分鏡感,這是網路小說所沒有的特點。
首先是文化上的差別,輕小說屬於動漫產業分支,即ACG的衍生物,現在並稱ACGN(Animation、Comic、 Game、Novel)
所以你所看到絕大部分輕小說都有精美的插畫,並且很多時候以」萌「或其他動漫相關特色為主(尤其是近年主流),代表性的就是戀愛元素,魔幻戰斗雲雲。國內網文也是什麼都有,沒看過多少也不好說,感覺什麼修真武俠啥言情啥的很多。
還有年齡層上的差異,輕小說大概定位就是青少年和青年人,大概15——25歲左右的人群,網文這個其實范圍挺大的,所以可以見到各種類型都很多
再討論下質量,國內網文誰都能寫,滿眼望去千篇一律,其實輕小說也這樣,只不過精品率還是稍高一些,能出版的都是各出版社的獲獎作,尤其電擊和角川的大賞要求極其嚴格,時有空缺現象。當然就算如此,有時候腦殘作品還是層出不窮,兩邊都有這問題。順應市場需求這點倒是很像,畢竟商業化越來越嚴重,很多作者也很無奈。輕小說現在更像是在設計,成熟的商業團隊在運作,分析市場潮流出版能有好銷量的作品。我個人是希望網路小說也有一些這樣的活動藉以提高整體水平。我不看網路小說的一個原因是找良作非常困難,試想上萬本網文中挖一本對比輕小說幾千本中挖一本(而且可以分出版社)難度有多高,我也不知一次聽說好書得自己找不能看排行榜。同時兩邊也都是娛樂文學的一種,但我認為也不都等於是快餐,比較很多娛樂小說其本身深度並不亞於一般作品甚至純文學。國內有些網路作家也有逐步轉向一般領域的傾向。
相較而言日本那邊輕小說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產業,而且它可以作為一個作者向一般文學界進軍的跳板。早年的一些作品,在現在這個廢萌賣肉的大環境下甚至看著都不像輕小說了(還有原因是優秀作品翻譯難度極大),如《仰望半月的夜空》,它的作者橋本紡後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進入一般文學界,但是也不算成就太高,但是他留下了半月這部經典的作品。進入一般文學界的作家不少,但成就最高的也就櫻庭一樹或者米澤穗信吧,一個直木獎受賞,一個是廣受矚目的新星。還有現在日本大紅大紫的有川浩,更是能融合多種元素。感覺界限還是越來越模糊了,很多推理小說或是懸疑小說是不是輕小說都變得難以界定。
本人最喜歡的輕小說作品是《文學少女》系列,這也是對我影響最大的輕小說之一。其多線並進的表現手法,震撼人心的多視角轉換,對世界經典名著的不同角度再解讀,細膩唯美的文字再加上對人物及其生動的刻畫,通過一個個扭曲的靈魂,看上去有些獵奇的故事,映射出的確是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黑暗,以及表象黑暗下確實存在不變的美麗的一面。這是一個能治癒人心的故事,這是一個能洗禮靈魂的故事,這更是一個能夠讓人確信世界仍是美好的故事。縱使有批評說其情節在少女小說或手機小說中不少見,但這些仍不能掩蓋其優點,對於我這個年紀的青少年來說,這樣震撼靈魂的故事是我們所需要的,縱使多年後再看看僅是為其細膩的文筆而動容,初讀時的震撼與留下的淚水的記憶仍會一直留在我們心中。
總的來說,兩者各有千秋,商業化與一般文學化的轉型是以後需要留意的,相對在國內我更看好網路小說的發展,畢竟輕小說還是舶來品,而且在我國ACG產業沒有成型前推廣相較困難,國內一線雜志對輕小說的概念也完全是在胡亂解釋。網文方面我覺得包括網站、出版機構方面需要努力改變(如果他們想的話),畢竟基數大,好作品比例較低, 而且人氣太直接決定了作者的創作熱情。
⑨ 輕小說怎麼寫
輕小說就是輕松易懂的小說。
以奇幻為主,讀者一般面向於青少年。
輕小說主要是以對話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徵,這一點也是和普通小說的差別。
比起復雜的劇情,鮮明的人格特徵更為重要一些。
不管是輕小說還是普通小說,最重要的都是一份完整的大綱。
輕小說的書寫最多的還是需要個人的積累。
網路上也有所謂的輕小說網課,的確是有一些作用,但是幾千塊錢的學費也不是任何新手都能承受的了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網課老師那裡學習了一段時間,然後發表了一篇文章,但是各方面都很差勁,但是人氣和收藏很高的情況也有,(畢竟這裡面還有很多新手們不懂的事情,平台馬甲啥的都是小事兒。)
總之一句話,想要寫好小說,先確定好自己的題材,內容,大致的故事。
然後製作一份完整的大綱。
按照大綱進行寫作,即便文筆不是很完美,也能寫出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歷史。
⑩ 如何評價輕小說在中國的現狀以及未來的趨向
日輕的話,開始向中國起點靠攏,有點擔憂未來。國輕的話,尚未擺脫網文套路,大不多是套著動漫皮的網文,至於未來,要是那幾個國輕網站能做好帶頭作用的話,還是有未來的,沒做好的話,就是下一個犧牲品了,遲早會和網文一樣壞掉,如同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