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游園驚夢情節概括
Ⅰ 白先勇游園驚夢賞析
賞析:《游園驚夢》是作家白先勇創作的中篇小說,小說以中國國民黨將車的遺孀田玉到賽公館赴宴為線索,通過她在宴會上的感受、回憶及其心理活動,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台灣地區的社會變遷:舊貴族的沒落,新興中產階級的興起。
游園驚夢講的是什麼
小說的主人公錢夫人,年輕時藝名藍田玉,在南京以唱崑曲聞名。有一次,中國國民黨的錢將軍在南京得月台聽到她唱的崑曲《游園驚夢》動了心,便把她娶回去做填房夫人。當時錢將軍已經六十歲左右,她才二十歲出頭,錢將軍把她當女兒一般疼愛,讓她享盡榮華富貴。錢夫人是個正經規矩的女人,也明白並珍惜自己的身份。可是因為「長錯了一根骨頭」,她愛上錢將軍的參謀鄭彥青,並顯然和他有過一次私通。
可是不久,在她替桂枝香(得月台唱戲的姐妹之一)請三十歲生日酒的宴會里,錢夫人的親妹妹月月紅,卻把鄭彥青搶奪了去,錢夫人因此而心碎失聲,此後不久,錢將軍病死。十幾年之後,錢夫人已經到了台灣地區,一個人在台南居住,有一天接到桂枝香(如今己是竇夫人)的邀請,到台北的竇公館赴宴。
賞析
這一作品表現了被逐出大陸、偏安一隅的往昔豪門貴族的生活,作家暗示表面的繁華下面隱藏的危機。可以說,它是沒落貴族唱出的一曲哀怨之歌,其中滲透了濃郁的悲涼感。
作品籠罩著濃重的悲愴氣,表現出一種美人遲幕、人生如夢的滄桑感。小說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精雕細刻的傳統,同時又成功地借鑒了西方現代小說的技巧,特別是意識流手法的運用自然、純熟。
Ⅱ 白先勇的《游園驚夢》賞析
小說《游園驚夢》的成功在於將意識流手法的完美應用,在今昔的交錯與對比之中突出往昔的可戀,現在的悲涼,從而將人生的無可奈何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藍田玉在眾人的勸說下臉紅心跳地坐上了主位時,她不禁回想到了錢鵬志當年對她的照顧,為她擺的大場面,那時確是享盡榮華富貴和氣派尊嚴,而如今風華已逝,自己無力鎮住場面,確是今非昔比,失落和惆悵已成必然。
當藍田玉目睹著蔣碧月蠻橫耍潑的姿態飲下一杯花雕時,由一句似曾相識的「到底是不賞妹子的臉」勾起,意識流入桂枝香生日酒的時空,那時妹妹月月紅明艷動人,仗著年輕氣盛,也是說著這般話為難著她。而昔日的情人鄭彥秋竟也順勢胡鬧,彎著身敬酒,柔柔地叫夫人,全然無所顧忌。
月月紅正如今日的蔣碧月,都搶了姐姐的男人,還要在姐姐面前耍盡威風,要足面子。她們也都喜歡穿的那樣鮮艷,洋溢著光華,想要吸走眾人的目光。竇夫人今日的宴會和當年她的生日宴又構成了一組對比。
小說以第三人稱藍田玉的人物視角敘事,彷彿在積蓄力量,當酒力上來,錢夫人的感情也蘊積到相當程度時,完全中斷竇公館宴請賓客唱崑曲的現實線索。
在錢夫人意識流動中回到當年在南京酒席清唱會的情境中去:時而是錢將軍充滿憐愛的話語,時而是鄭彥青的柔聲低喚,時而是瞎子師娘的無限嘆息,時而是妹妹的肆意嘲弄,時而是自己與情人的縱情交歡,時而是妹妹與情人的輕柔淺語。
由於聽到《游園驚夢》,觸景生情,心理上又重新經歷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經驗……以往經驗和眼前情境所形成的合力喚起並且推動了錢夫人的意識流動。
錢夫人意識流動使眼前的竇公館故事和當年錢夫人在南京酒筵清唱會上故事的重疊。兩個時間橫斷面上的兩個故事,在錢夫人意識流中重疊在一起。
錢夫人的意識流將情緒引向高潮,在文本中自然地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效應,一個圓熟、和諧並且具有波瀾之美的藝術品就這樣臻於完成了。蒙太奇、時空跳躍、自由聯想等意識流技巧的交替使用,使現實與幻覺相互交織,構成一個時空錯亂、斑駁離奇的世界。
(2)短篇小說游園驚夢情節概括擴展閱讀
《牡丹亭》是我國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扮演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悲喜劇。大家閨秀杜麗娘背父游園,看到「奼紫嫣紅開遍」的美景,發出「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的感嘆,激發了自身人性意識的覺醒。
南柯一夢,與柳夢梅相愛,夢醒後苦苦思念情人,抑鬱而亡。三年後復生,杜麗娘與柳夢梅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游園》是《牡丹亭》全劇的第十齣《驚夢》的前半部分。這部分由六支曲子組成,生動地唱出了顧影自憐的少女的懷春心情,把抒情、寫景和刻畫心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游園》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斷,但它喊出了封建社會中被壓抑女子的心聲,在那世間只有情難訴的裡面,游園的主題就具有了強烈的社會意義了。也正因如此,才在那些呻吟於封建禮教重壓之下的廣大青年女性的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共鳴。
《驚夢》這一出戲通過長期幽居深閨的杜麗娘對美好春色的觀賞,以及對春光短暫的感嘆,表現出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和青春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自己美好青春被耽誤的不滿。
反映了在宋明理學等封建禮教桎梏下青年女子的苦悶,揭露了扼殺人性的封建禮教對青年人的摧殘和造成的不幸,表現了鮮明的反封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