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沈從文短篇小說三三

沈從文短篇小說三三

發布時間: 2023-02-16 13:26:38

『壹』 讀沈從文集中篇小說《三三》

1.31閱讀打卡

閱讀人:芳心

閱讀篇章:沈從文集《三三》

【閱讀內容】三三是個村裡丫頭,小姑娘父親早逝,與母親兩個人相依為命守著楊家磨坊過日子。母親、磨坊、養雞、溪潭,就是生活的全部。精神上,三三也總在期待遇見更好的生活。一日,堡子里的管事先生帶著一個城裡青年來養病,一向隔世的三三遇到了這場懵懵懂懂的愛情。三三開始對城市生活感興趣,在白臉少爺面前多了一份敏感的嬌羞,母親對女兒的婚事也產生了似假還真的浮想。正當大家都快樂地期盼著什麼時,男青年卻突然病逝,三三和母親的幻想終結,繼續以經營磨坊為生。

【閱讀感悟】三三和翠翠一樣,是真善美的化身,善良純真,但是相比翠翠,三三更有一種未長成、不加雕琢的純真,於是,有人說翠翠是長大了的三三。

三三的外表是美麗的,雖然作者沒有直接描寫,但通過外人的對話,三三的美麗便一目瞭然。城裡來的少爺第一次見到三三,便說:「女孩很聰明,很美,長得不壞。」管事的更是誇贊三三「這是我堡里美人。」美麗的三三性格也是活潑的,樂於和人打交道,帶著一些任性。對於到潭中釣魚者,她有雙重標准。每遇到不甚熟悉的人,則高聲警告,或求助於母親折斷他的竿子。當母親照例代為討情後,三三便靜靜地看著,心裡記著數目,回頭向母親告狀。一旦看到因魚大且拉得不合適而折斷了魚竿的,便向釣魚人咧著嘴發笑,並急忙跑回家告訴母親。如果釣魚的人是熟悉的並且講道理,並問了她,她便不假思索的同意,然後一邊坐在旁邊看,一邊向釣魚人講述別人折斷魚竿的笑話。來人講禮,三三也講禮。由此可見,三三的任性並不讓人討厭,並非出於無知傲慢而表現出的蠻不講理,而是天性使然的嬌俏,她美麗而不矯情、活潑而不輕佻,有時心智幼稚得可笑,但卻更顯得她猶如珍珠般純潔。

《三三》是沈從文創作於1931年的一篇短篇小說,同《邊城》里的翠翠一樣,也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沈老先生對中國過去農村美好回憶的再現媒介。

據悉,這篇文章是沈從文在追愛妻張兆和的期間創作的,「三三」也是沈從文對張兆和的昵稱。

沈從文塑造了「三三」這個角色,向愛妻傳達愛情信條、表達愛慕之意,可謂是浪漫至極。(此處為查的資料所記)

【閱讀行動】做一個好母親很重要。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訓練自己。《三三》這一作品中,作者著力塑造了母親和三三的關系,三三的成長也是完全有賴於母親。作為三三唯一的親人,她和母親的關系是依賴而親近的。沈從文兒時記憶中最多的是他的母親, 「我等兄弟姐妹的初等教育, 便全是這個瘦小、機警、富於膽氣與常識的母親擔負的。我的教育得於母親的不少 , 她告我認字, 告我認識葯名, 告我決斷———做男子極不可少的思考以後的決斷。我的氣度得於父親的較少, 得於母親的較多。」可見,童年經歷對人一生的影響巨大。

『貳』 沈從文《三三》的梗概

這裏閱讀http://web.etiantian.com/staticpages/study/question/question_3190885.htm「三三」則為「二哥」(沈從文「沈二哥」)對張兆和的稱呼。《龍朱》「一九二八年冬作」,《虎雛》「一九三一年五月十五日完成」,《三三》「一九三一年八月五日至九月十七日作於青島」——沈從文1929年於吳淞中國公學任教期間愛上女學生張兆和,1933年9月9日,與張兆和結婚,顯見,《三三》的創作正處在沈從文對張兆和展開追求而尚未結婚期間,不可避免的,《三三》的創作就帶有沈從文向「三三」傳達愛情信條、表示愛慕傾心的深意。而創作《龍朱》、《虎雛》時沈張尚未成婚,龍、虎二子得以此兩種小說題目命名,足見沈從文舐犢之切,也從另一個角度反襯出作者對兩文的喜愛

『叄』 沈從文寫的《三三》想表達什麼意思

從《三三》中也能看到作家的影子和心理烙印。《三三》的創作正處在沈從文對張兆和展開追求而尚未結婚期間,不可避免的,《三三》的創作就帶有沈從文向「三三」傳達愛情信條、表示愛慕傾心的深意。

作家自卑情結或在城鄉二元的對立和沖突中直接流露出來,或通過作家對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說情節的特殊設置和結局的巧妙處理,以一種相反的方式表現出來。

(3)沈從文短篇小說三三擴展閱讀:

《三三》里的三三,這些作品中都有一個皮膚黑黑,活潑俏麗的女孩,只是張兆和比這些人物更加務實,也少了一些熱情。

沈從文就要回一趟湘西老家,這對兩個人來說卻是一件好事,因為沈從文又可以給張兆和寫信。一直以來沈從文都在心中稱張兆和為三三。

在沈從文回先湘西的這段時間,張兆和也稱沈從文為二哥,這樣的小女人姿態,與平時穩重的張兆和反差太大。在信中沈從文與三三的愛情甜蜜長久,可是現實婚姻中,除了愛情還有油鹽醬醋茶。

『肆』 從《三三》讀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文化

《三三》為其中一篇短篇小說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一生著作無數,多以湘西山村為背景,寫出了《邊城》、《長河》等著名小說。其中以《邊城》最為出名,甚至翻拍成了電影也成了教學素材,我也深深愛上了沈從文筆下那個叫茶峒的地方,這次我看了其中《三三》這部短篇小說又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三三,一個湘西山村的平凡女孩,不諳世事、天真浪漫,父親早年去世,跟著媽媽同父親留下來的碾坊一起生活。三三從小生長在山村,對外面的世界無知又好奇,每天「吃青菜、小魚、雞蛋過日子」,在哭笑里慢慢長大。三三的世界詩意而天真,熱天做到風涼處吹風,冬則伴同貓兒蹲在火桶里,撥火煨栗子吃。在如此單純的世界裡,三三生活得怡然自得,沒有任何煩惱,就算有了心事,三三也是一味的到溪邊去說給魚聽。「城裡人」得到來打破了三三這樣寧靜自得的生活,三三由一個什麼都不懂得的兒童開始向情竇初開的少女蛻變。初見「城裡少爺」,三三便把他當成了偷魚的賊,在總爺家的管家解釋後,三三依舊對這個少爺心有「芥蒂」,但總爺家的管家向他誇起三三,說她是這里出了名的美人,在這里為後面母女二人希望「三三嫁給城裡人」的幻想埋下了伏筆。但是,「城裡人」對於她們來說象徵著富貴、有文化,她們作為鄉下人心底里是自卑的,對於這樣的事情只能暗自幻想,不敢表露。三三隻能通過別人來打聽到關於城裡來養病的少爺的事情,雖然嘴上依舊跟母親說著討厭,但是她已在心裡悄悄的埋下了一顆愛情的種子,並且日復一日、平靜似水的日子裡開始發芽。可是,一個噩耗的到來最終打破了母女倆的幻想,城裡來養病的少爺突然的病逝了,沒有任何徵兆的,這個城裡人帶著她們的幻想煙消雲散了。消息傳來,母女倆還准備送雞蛋去,沒有想過這一切消散得這么快,母女倆糾結一番還是去總爺家裡看了。看過之後,母女倆匆匆回了家,兩人雖嘴上不說什麼,但只有她們自己知道心裡就像落空了一樣。

        小說的後半段總是出現「城裡人」這個詞,這也就充分的體現了三三和母親作為「鄉下人」的自卑,這也是都市文明與鄉下的沖突體現,更能從中看出沈從文先生也有過因為自己「鄉下人」的身份而自卑的心情。沈從文先生通過對三三情竇初開、愛情覺醒的一段朦朧情思的描繪,歌頌了未被現代文明扭曲的、古老湘西社會淳樸自然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更向我們展示了自然山水之中和諧、淳樸的人際關系和原始、平靜、自然的生存狀態,表達了沈從文先生對故鄉家園的摯愛與陶醉。全篇小說詞句柔和清麗,語氣平淡自然,文筆清新,沒有用大起大落去描述一件事,深刻體現了沈從文先生的寫作風格。三三是沈從文先生用自然和人心美化的少女形象,是愛與美的象徵;古樸的環境、淳厚的民風造就了三三清澈、透明的美好性格;她始終心懷美好的憧憬與期待的生活著。三三朦朧的愛中隱含著一種對都市文明的憧憬,但隨著「城裡人」的離世,憧憬就此被阻斷,三三那顆憧憬城市夢的心也被打碎。「城裡人」這個小插曲雖然在三三幼小懵懂的心裡種下了一顆愛情的種子,讓她開始對愛情有了朦朧的認知,但是最終沒能讓她進入城市,成為一個城裡人。相信插曲過後,三三依舊跟母親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只是偶爾會想起這段如夢一般的過往,想起自己曾經憧憬過的城市夢。雖然母女倆有著這樣的美好幻想,但是自始至終「城裡人」並沒有表現出想要與三三結婚的意願,甚至連愛慕都算不上,只是別人的幾句玩笑話讓母倆有了這不切實際的幻想,最終只能隨著「城裡人」的離世而消散。這里也能看出,城市文明對淳樸鄉下人的吸引,沈從文先生不著任何筆墨去描述城市文明卻能使我感受到「城」與「鄉」的對立,也看出他對於城市文明的抵觸。

        與《邊城》中的翠翠一樣,三三也是在淳樸民風的熏陶下有著美好的、自然的心性,讓我看一眼就能被她們的清澈、潔白、美麗所吸引,與大城市滿是風塵與世俗的人不同,她們像一塊未被雕琢的璞玉一樣,雖不圓潤,但卻自然動人。雖然翠翠的愛情要相對濃烈一點,有著明顯的感情線,但是三三更多來自於心底的「愛情」更能讓我觸動,讓我感受到少女可以如此羞澀懵懂、美好自然。兩人之間更相似的在於,都是由於一個人的離世而使得她們的愛情無疾而終,她們依舊只能回歸以前平靜無風的日子,三三相對於翠翠來說更幸運,她依舊能和母親幸福的生活,而翠翠從此變成了孤身一人。無論是翠翠,還是三三,她們都是湘西山村裡淳樸民風下孕育出來的美好人物,都體現了沈從文先生對家鄉深深的愛與眷戀,以及對湘西文化的深刻描繪。

        初讀《邊城》我就對湘西有了美好的幻想,很想去翠翠生活的茶峒看一看,但是由於一切「世俗」的牽絆沒能前往,讀了三三之後,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去看看,看看是怎麼樣的風景和山水能孕育出如此美好的世俗之外的世界。在我看來,沈從文先生筆下的湘西山村亦是一個世外桃源,在那裡生活只用擔心一日三餐、耕地勞作,不用在乎許多世俗之外的事,我希望我能有一天過上三三一般的自在生活,也希望三三在屬於自己的世界和母親永遠自在幸福的生活。

讀一好書,心久久沉浸。

『伍』 再見吧,三三有那些特點

《三三》的創作正處在沈從文對張兆和展開追求而尚未結婚期間,不可避免的,《三三》的創作就帶有沈從文向「三三」傳達愛情信條、表示愛慕傾心的深意。作家自卑情結或在城鄉二元的對立和沖突中直接流露出來,或通過作家對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說情節的特殊設置和結局的巧妙處理,以一種相反的方式表現出來。
《三三》是作家沈從文創作於1931年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以湘西山村偏僻的一角楊家磨坊為背景,通過對十五歲少女三三情竇初開、愛意覺醒的一段朦朧情思的描繪,歌頌了未被現代都市文明扭曲的、古老湘西社會淳樸自然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也向人們展示了自然山水之中和諧、淳樸的人際關系和原始、平靜、自然的生存狀態;表達了沈從文對故鄉家園的摯愛與陶醉,對理想人生的執著追求。

『陸』 沈從文寫的《三三》想表達什麼意思

中心思想:他想要表達人生並不是所想的一樣完美,有些瑕疵是必要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朝著瑕疵前進。

人物簡述:沈從文筆下的三三,同《邊城》里的翠翠一樣,也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沈老先生對中國過去農村的美好回憶的再現媒介。三三同翠翠一樣,淳樸、美麗、直率、單純,但因為家境不同、生長壞境不同(翠翠是徹底的貧農階層,三三應該算是富農階層),比翠翠更為大膽、更易幻想,對未來生活懷抱更美好的企盼,當然對感情也更迷糊。《三三》給人的總體感覺,用一句老土的話——「少女情懷總是詩」來形容是非常貼切的。

『柒』 沈從文《三三》讀後感

沈從文《三三》讀後感

        三三是我非常喜歡的文學人物形象之一。 沈從文筆下的三三,天真可愛,認真俏皮。沈從文的作品幾乎都帶有鄉土的味道,筆下的女子大多令人憐愛,《邊城》里翠翠是這樣,《三三》里的三三也是。都是同樣悵然若失的年少感情,讀起來別是一番風味!

        三三本身也是一個愛情的悲劇,自己深愛的男子突然死去,三三那愛情的夢瞬間粉碎,她的幻想和渴望瞬間崩塌。但從文中,我們卻感覺不到什麼「悲傷」的味道,沈從文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愛情悲劇來把現實與理想的世界相連接。因為沈從文認為這是理想中的現實。 對於三三來說,她的世界是殘酷的。外面的世界不斷照常變化著,這是她曾經開啟往後再也無法打開的一扇門,也許,她還沒來得及完全打開,門就緊緊地關上,她再也沒機會看到門後面的世界。 而三三也和她的母親一樣,曾經想著到外面很遠的地方,邂逅過一段來不及開始的姻緣,也想過「出去就再也不回來了。」但後來卻嫁給碾坊的主人,在丈夫死後,成為碾坊的主人,滿身糠灰,過著一日復一日的平靜的生活,因為她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走出去了„ 她早就放下所有,深深的紮根在這片山水之中。但,誰又知道她心中是否後悔了,遺憾了?

        其實,也許母親的命運就是三三的命運,也許三三會成為像母親一樣的女人,最後自己靜守。 孰不知,人生是一場殘酷的游戲,有喜,有怒,有哀,有樂。那隻不過是生活的調味品,並沒有影響她的道路,路是由自己走得,只要自己堅定信念,不再像母親一樣重蹈覆轍。但,人生沒有完美的人生,每個人都會有一點瑕疵,缺陷,但卻正因為這些小瑕疵,人生變得更完美。時光的潭水即使在多麼激盪的波瀾後也會平靜如初。而那些經年的哀傷,也沉在潭底,被人遺忘,但永久在本人的心中,在她的凝望或深思中,在她夜深的夢中,那抹哀傷如一抹霞光,折射在水面上,照見曾經的歲月。 沈從文先生,感謝你,給我帶來那麼多的感悟,我明白人生並不是你想的一樣完美,有些瑕疵是必要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朝著瑕疵前進,做一個「完美」的人。

熱點內容
女總裁的貼身兵王蕭晨小說 發布:2025-07-11 16:01:23 瀏覽:256
全本免費恐怖小說 發布:2025-07-11 15:46:04 瀏覽:85
溫柔又克制魏延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11 15:41:01 瀏覽:287
總裁gl小說全文 發布:2025-07-11 15:41:01 瀏覽:151
網路小說一個月的收入怎麼樣 發布:2025-07-11 15:36:04 瀏覽:581
古風多人短篇小說文件 發布:2025-07-11 15:36:00 瀏覽:55
言情小說他在等光來 發布:2025-07-11 15:35:17 瀏覽:126
主神遊戲之無限積分小說 發布:2025-07-11 15:33:46 瀏覽:623
網游之彈痕完本小說 發布:2025-07-11 15:31:16 瀏覽:695
高潔潔身自愛小說結局 發布:2025-07-11 15:31:15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