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短篇小說
A. 老舍小說《月牙兒》中"月牙兒"在作品中有什麼象徵意義
「月牙兒」是用來比喻女主人公、象徵女主人公的命運。
「月牙兒」貫穿全篇。從作品開篇到結尾,無論是寫父親去世、母女上墳、夜走當鋪、母親改嫁,還是寫受騙失身、囚入鐵窗,「月兒」始終陪伴著「我」,成為聯結全篇的線索。
《月牙兒》中出現的卻是「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的月牙兒,這就象徵了女性的不幸命運。柔和而凄冷的月牙兒的每次出現都是在「我」命運轉折時襯托不同的感情,種種不同的景物喚醒了我的記憶。
「月牙兒」是用來比喻女主人公、象徵其命運的;月牙兒的冰清玉潔和柔美正如女主人公的心地純潔善良,自愛自重;懸浮在空中無依無靠,正如女主人公的孤苦伶仃、可憐無助,微弱的光時時被黑暗吞沒,正如女主人公無力掙脫黑暗社會帶給她的厄運。
(1)月牙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小說《月牙兒》是老舍早期創作的中篇小說,脫胎於長篇小說《大明湖》。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初期,懷著沉重心情寫了一曲大明湖悲歌,以此宣洩因祖國蒙受侵略之苦的憤慨。書稿寫成後交付上海商務印書館。
恰在小說即將在《小說月報》發表時,不幸竟被「一·二八」戰火焚毀了。《大明湖》盡管老舍沒有重寫,但他對其中某些片段念念不忘,不忍舍棄,數年後,終於將這精華部分寫成短篇小說,這便是《月牙兒》。
B. 老舍的作品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印書館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印書館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29,人間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當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祥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 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l943,中西書局
《老舍集》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又名《四世 同堂》第2部)1946,晨光
《飢荒》(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三部《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飢荒》三部曲)上下冊,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1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人文
《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戲劇全集》(1一4卷)1982,戲劇
《老舍新詩》1983,花山
《老舍散文》1984 百花
《母雞》 《我的母親》 《養花》 《我們家的貓》 《濟南的冬天》 《林海》《草原》《四世同堂——開學的日子》《斷魂槍》《茶館》一共六十多本小說
C. 月牙兒是不是文學作品 要真的
是的。
我在網路上搜索出來了一些段落,您可以看看。
老舍先生《月牙兒》全文在此。
2009-06-21 00:44:22 來自: 歐大虎
《月牙兒 》 老舍
一
是的,我又看見月牙兒了,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多少次了,我看見跟現在這個月牙兒一樣的月牙兒;多少次了。它帶著種種不同的感情,種種不同的景物,當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記憶中的碧雲上斜掛著。
它喚醒了我的記憶,像一陣晚風吹破一朵欲睡的花。
二
那第一次,帶著寒氣的月牙兒確是帶著寒氣。它第一次在我的雲中是酸苦,它那一點點微弱的淺金光兒照著我的淚。那時候我也不過是七歲吧,一個穿著短紅棉襖的小姑娘。戴著媽媽給我縫的一頂小帽兒,藍布的,上面印著小小的花,我記得。我倚著那間小屋的門垛,看著月牙幾。屋裡是葯味,煙味,媽媽的眼淚,爸爸的病;我獨自在台階上看著月牙,沒人招呼我,沒人顧得給我作晚飯。我曉得屋裡的慘凄,因為大家說爸爸的病……可是我更感覺自己的悲慘,我冷,餓,沒人理我。一直的我立到月牙兒落下去。什麼也沒有了,我不能不哭。可是我的哭聲被媽媽的壓下去;爸,不出聲了,面上蒙了塊白布。我要掀開白布,再看看爸,可是我不敢。屋裡只有那麼點點地方,都被爸佔了去。媽媽穿上白衣,我的紅襖上也罩了個沒縫襟邊的白袍,我記得,因為不斷地撕扯襟邊上的白絲兒。大家都很忙,嚷嚷的聲兒很高,哭得很慟,可是事情並不多,也似乎值不得嚷:爸爸就裝入那麼一個四塊薄板的棺材裡,到處都是縫子。然後,五六個人把他抬了走。媽和我在後邊哭。
我記得爸,記得爸的木匣。那個木匣結束了爸的一切:每逢我想起爸來,我就想到非打開那個木匣不能見著他。但是,那木匣是深深地埋在地里,我明知在城外哪個地方埋著它,可又像落在地上的一個雨點,似乎永難找到。
三
媽和我還穿著白袍,我又看見了月牙兒。那是個冷天,媽媽帶我出城去看爸的墳。媽拿著很薄很薄的一羅兒紙。媽那天對我特別的好,我走不動便背我一程,到城門上還給我買了一些炒栗子。什麼都是涼的,只有這些栗子是熱的;我捨不得吃,用它們熱我的手。走了多遠,我記不清了,總該是很遠很遠吧。在爸出殯的那天,我似乎沒覺得這么遠,或者是因為那天人多;這次只是我們娘兒倆,媽不說話,我也懶得出聲,什麼都是靜寂的;那些黃土路靜寂得沒有頭兒。天是短的,我記得那個墳:小小的一堆兒土,遠處有一些高土崗兒,太陽在黃土崗兒上頭斜著。媽媽似乎顧不得我了、把我放在一旁,抱著墳頭兒去哭。我坐在墳頭的旁邊,弄著手裡那幾個栗子。媽哭了一陣,把那點紙焚化了,一些紙灰在我眼前捲成一兩個旋兒,而後懶懶地落在地上;風很小,可是很夠冷的。媽媽又哭起來。我也想爸,可是我不想哭他;我倒是為媽媽哭得可憐而也落了淚。過去拉住媽媽的手:「媽不哭!不哭!」媽媽哭得更慟了。她把我摟在懷里。眼看太陽就落下去,四外沒有一個人,只有我們娘兒倆。媽似乎也有點怕了,含著淚,扯起我就走,走出老遠,她回頭看了看,我也轉過身去:爸的墳已經辨不清了;土崗的這邊都是墳頭,一小堆一小堆,一直擺到土崗底下。媽媽嘆了口氣。我們緊走慢走,還沒有走到城門,我看見了月牙兒。四外漆黑,沒有聲音,只有月牙兒放出一道兒冷光。我乏了,媽媽抱起我來。怎樣進的城,我就不知道了,只記得迷迷糊糊的天上有個月牙兒。
四
剛八歲,我已經學會了去當東西。我知道,若是當不來錢,我們娘兒倆就不要吃晚飯;因為媽媽但分有點主意,也不肯叫我去。我准知道她每逢交給我個小包,鍋里必是連一點粥底兒也看不見了。我們的鍋有時干凈得像個體面的寡婦。這一天,我拿的是一面鏡子。只有這件東西似乎是不必要的,雖然媽媽天天得用它。這是個春天,我們的棉衣都剛脫下來就入了當鋪。我拿著這面鏡子,我知道怎樣小心,小心而且要走得快,當鋪是老早就上門的。
我伯當鋪的那個大紅門,那個大高長櫃台。一看見那個門,我就心跳。可是我必須進去,似乎是爬進去,那個高門坎兒是那麼高。我得用盡了力量,遞上我的東西,還得喊:「當當!」得了錢和當票,我知道怎樣小心的拿著,快快回家,曉得媽媽不放心。可是這一次,當鋪不要這面鏡子,告訴我再添一號來。我懂得什麼叫「一號」。把鏡子摟在胸前,我拚命的往家跑。媽媽哭了;她找不到第二件東西。我在那間小屋住慣了,總以為東西不少;及至幫著媽媽一找可當的衣物,我的小心裡才明白過來,我們的東西很少,很少。
媽媽不叫我去了。可是,「媽媽咱們吃什麼呢?」媽媽哭著遞給我她頭上的銀簪——只有這一件東西是銀的。我知道,她拔下過來幾回,都沒肯交給我去當。這是媽媽出門子時,姥姥家給的一件首飾。現在,她把這未一件銀器給了我,叫我把鏡子放下。我盡了我的力量趕回當鋪,那可怕的大門已經嚴嚴地關好了。我坐在那門墩上,握著那很銀簪。不敢高聲地哭,我看著天,啊,又是月牙兒照著我的眼淚!哭了好久,媽媽在黑影中來了,她拉住了我的手,嘔,多麼熱的手,我忘了一切的苦處,連餓也忘了,只要有媽媽這只熱手拉著我就好。我抽抽搭搭他說:「媽!咱們回家睡覺吧。明兒早上再來!」
媽一聲沒出。又走了一會兒:「媽!你看這個月牙;爸死的那天,它就是這么歪歪著。為什麼她老這么斜著呢?」媽還是一聲沒出,她的手有點顫。
D.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老舍(l899.2.3—1966.8.24),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優秀的成績由北京師范學校畢業,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學去當校長。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樣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等短篇小說。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擔任全國文聯和全國作協副主席兼北京文聯主席,是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躪辱投湖自盡。
著作書目: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老舍幽默詩文集》
1934,的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Z9,人間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樣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
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
l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
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選》
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飢荒》三部曲)上下冊,
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人文
《老舍小說集外集》
1982,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
1982,安徽人民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戲劇全集》(1一4卷)1982,戲劇
《老舍新詩選》
1983,花山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老舍散文選》
E. 老舍作品
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文博士》、《駱駝樣子》、《火葬》、《四世同堂》,《鼓書藝人》、《正紅旗下》(未完),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須溝》、《茶館》,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