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小說短篇睡前
1. 擺渡人:小玉是落魄中年男人意淫出來的田螺姑娘
小玉在自己的黃金時代都只圍繞著一個馬力,站在馬力的感情之外暗戀著他,可小玉喜歡馬力的心是多麼的司馬昭啊。馬力的前女友江潔知道、張末知道、馬力也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只是小玉自己固執的不承認。
馬力是個自以為懷才不遇的歌手,拒絕迎合市場,堅持只唱自己的歌。於是他從學生時代的當紅校園歌手變成了被老婆戴綠帽子的落魄中年大叔。
江潔說她跟馬力那麼多年,不怪馬力堅持自己的原則,但自己已經是個三十多歲的老女人,累了,想要停靠在岸邊了。於是馬力把房子車子和存款全給了江潔,自己去投靠暗戀自己多年的小粉絲小玉。
他住在小玉的家裡,吃小玉的,還喝小玉買單的酒。而小玉無比開心啊,終於能和男神光明正大的住在一起,照顧他,為他花錢了。她就在這么歡天喜地照顧著馬力這個巨嬰。
但是這樣落魄的馬力,小玉不喜歡,她的聖母心被激發了,她要燃燒自己,點亮馬力,她要當個擺渡人,把馬力渡到彼岸去。她,小玉,要讓歌手馬力站起來,紅起來。
終於啊,終於,小玉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買到水軍來給馬力辦了一場小型卻震撼無比的演唱會。中年馬力在台上唱著自己的歌,水軍們在台下賣命的歡呼著,小玉淚流滿面。
馬力因為這場被水軍捧的演唱會真的重獲自信,也終於從一灘沼澤中掙脫出來了,簽約了一家國際大公司。嗯,不知道在國際大公司里,馬力會不會唱別人的歌。
在馬力的慶功宴上,開心得像朵正燦爛的花兒的小玉抹著口紅,踩著高跟鞋在酒吧里和人乾杯。不過,別人乾的是酒,小玉干是牛奶。
所以,當她逞能要為馬力出頭,和突然出現在酒吧的江潔玩「酒吧高爾夫」,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張末等人趕緊來勸小玉別玩大了,但小玉就是要玩這么大,就是要為馬力拚命。
與其說,她是為了馬力出頭,不如說是她自己想要和江潔來場終極大撕逼。她曾經站在門外看著江潔和馬力相愛,江潔那麼作踐馬力,而她卻連個備胎都不算不上。憑什麼啊?自己不和江潔較量一場,對自己沒法交代啊,因為她不想輸給江潔。
她說她知道馬力是不會喜歡她的,就算他和江潔分手了,也還是不會喜歡她。他以後會喜歡上別人,但不會是自己。就算知道是這樣,但還是依舊喜歡馬力,想要扮演馬力生命中的聖母擺渡人,把他送到彼岸去和別人談戀愛。
就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的女主,明明知道男主就是個浪子,總帶不同的女人來家裡過夜,和不同的女人調情,哪怕是他從來不曾注意到過自己,她還是義無反饋的愛他,一夜情之後生下和他的孩子。她給他寫信,訴說她的愛情。
其實,她愛的不是作為一個人的他,而是自己心目中幻影,是一場愛而不得的精神戀愛,是愛自己幻像里那個愛著他的自己。孤寂的歲月里,她要靠這場幻像來支撐自己,否則人生就像一口枯井。
喜歡馬力的這十多年來,小玉也是在編排著自己的愛情劇本,她沉浸在自己演繹的的單相思里,她愛上了那個愛著馬力的自己。唯有對馬力好,為馬力花光所有的積蓄,為馬力付出,她才能感覺到快樂。
我們總說,愛一個人就是要無條件的對ta好,為ta付出所有,但我們也說看到ta開心我們也就開心了。對ta好,為ta付出所有,是我們心甘情願的,因為我們在這個付出中無比快樂。看吧,對ta好,為ta付出所有,博得ta開心,其實還是為了我們自己開心吶。
弱水三千,為何只飲這一瓢?因為唯有和這個人在一起,才能感到幸福啊。咪蒙在一篇秀恩愛的文章里說的很好:我對你的愛不是無私的啊。我的愛是自私的。因為只有跟在一起,我才會幸福,我才會安心。
小玉把馬力渡到彼岸去,其實擺渡的是自己,總算是從這段單方面的精神戀愛上解脫出來了。
擺渡了自己的小玉剪掉了長發,剪短了牽掛,她不會去看馬力的演唱會了。
花粥在《二十歲的某天》唱到:我已經想不起你的臉,我也沒有你的照片,時間它殺死了所以的從前,我們也沒必要再去懷念……八十歲的某天,我能否想起你的臉……
單方面愛著馬力的這一段算是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小玉還有關於那段歲月的回憶,但不知道還能不能想起馬力的容顏。
馬力真的紅了,有了千萬粉絲,他沒有復婚,沒有和小玉在一起,也沒有和哪個姑娘在一起。在演唱會前,他打了個電話給小玉,說小玉沒有來看她的演唱會。短發的小玉說,台下的每個粉絲都是我……
小玉在馬力的心目中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她不是女友,不是一般的粉絲,她是他最不堪時能投靠的紅顏。
他知道小玉的對他的心思,小玉沒表白,他就當做不知道,對於這份感情他不接受也不拒絕。大概,落魄的中年的男人們都希望身邊有著這么一位紅顏吧。
寧財神說:男人少年時,想碰到一個聶小倩,拼了性命愛一場,天亮前帶著她的魂魄遠走他鄉。青年時,想碰到一個白素貞,家大業大,要啥有啥,吃完軟飯一抹嘴,還有人負責把她關進雷峰塔。中年的時候,想要一個田螺姑娘,溫婉可人,紅袖添香,半夜寫累了,讓她變回原形,加干辣椒、花椒、姜、蒜片爆炒,淋入香油,起鍋裝盤
小玉就是馬力的田螺姑娘,她崇拜落魄的他,甘願為他獻出所有,她給他愛給他錢給她能給的所有,還能不求名分和責任,他揮一揮手,她就會消失得乾乾凈凈。
小玉不管馬力是怎樣的馬力,只要他是馬力,她就會要導演一場單方面的愛情,並沉浸在其中。
張嘉佳睡前故事裡的《擺渡人》里小玉知道別人的畫,怎麼可能找到自己,但哪怕重來一遍,她也不會改變自己的選擇。
她唯有將自己救贖,才能上岸,才能陽光萬里,路邊開滿鮮花。
2. 擺渡人 | 既在河裡,也在岸上
因為曾經被張嘉佳的每個睡前故事感動過,也因為深深喜歡的男神梁朝偉金城武都是主演,還因為王家衛的監制鮑德熹的攝影陳奕迅的音樂,這部本是期待值相當高的電影,卻沒阻止一星的差評雪片般的吐槽,紛紛散落在這個聖誕節日里。
至少我看的場次里,還是座無虛席也沒人提前走那麼誇張,很多笑點和驚艷也跟著有共鳴的聲音傳出,看的出來導演已經用心了,除了原小說故事裡小玉的單戀,他想把世間更多無果的愛情從痛苦中擺渡詮釋出來,無奈很多地方沒有達到觀眾的想要的效果,又或者說感同身受的不多吧。
說說我看到的電影里的幾種需要擺渡的愛情落水者。
陳末:喪愛,忘不了。
陳末說,「何木子像銀河也像極光,很喜歡但不能擁有」,看到最後,才知道何木子是真正永遠離開他了,人生的意外還是有的。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肩並肩走在一起也會走散,何木子於陳末,像是永遠隔了一條河,而因為她的離世,陳末一直在河裡從未真正解脫,他終日游盪在記憶里,十年,他渡了這座「島嶼」的很多人,唯獨沒有把自己渡到彼岸,直到擺渡完小玉後,終於能把何木子放下了。
擺渡方法:抱緊回憶的人,過不好眼前生活。時間夠久,新歡夠好,還是可以重新愛上他人。
小妹:失戀,被傷害。
她放不下傷害自己的初戀。「我一直以為他很愛我,可是他什麼都不在乎。」初戀離開後,她傷害自己,導致哥哥終日為她擔憂。
陳末說,「緣為冰,你把它抱在懷里,冰化了,才發現緣分也沒了,以為不放手,它就會一直在?真正屬於你的愛情不應該是傷人的冰塊,應該是一杯溫暖人的熱茶。」
有些喜歡就像麥田裡降臨過的風,只有當事人明了,而這個世界假裝沒發生。
擺渡方法:不要為一個離開的人傷害自己,多想想還在身邊關心愛護你的親朋。
胖妞:苦戀,被拋棄。
婚禮當天,新郎逃走,她穿著婚紗泡在思念里等待,把日子過得天昏地暗。
「我想他,每分每秒都想。」這一句自己騙自己的「忘不掉」的緊箍咒讓她在苦戀里無法自拔。
為愛苦等餓了兩天的傻姑娘終於在美食前哭花了妝說,「我想我媽了,想我媽做的紅燒肉」。得不到因為不屬於,放不下因為不甘心,失去所愛雖然傷心,但失去不愛你的人又有什麼可惜。
擺渡方法:生活里除了愛情,還有其他,失去了愛情不妨換換生活重心,比如美食美景。
馬力:虐戀,被背叛。
馬力早就看出江潔的愛情背叛,只是傻到以為能用真心留住她。為她醉過,哭過,頹廢過,一旦那個人出現,他還是會不知所措不顧一切的愛她,還是會本能沖上去保護她。
「零八年七月二十九日,你穿著藍色毛衣裙,扎著馬尾辮,那是我第一看見你的樣子。車子房子存款全歸你,女人賺錢總歸比男的難一些,手裡有些錢不至於過的那麼辛苦。」
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東西被現實打散,而我們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盡力不去回憶。最後,馬力離開了這座城市,他的路在別處。
擺渡方法:離開老地方,舊人舊事皆過往。換個新環境,總有能換掉心情。
小玉:單戀,得不到。
「我從來沒想過他會喜歡我,也知道我不是他的明天。」小玉看著雨中的馬力扶起江潔的時候,內心萬種悲傷,沒有經歷過單戀的人一定會嘲笑打完九洞高爾夫的她,說出這句「你有沒有為喜歡的人拼過命」有多矯情,只有經歷過愛而不得的人,才會在她回頭的時候跟著流出可悲的眼淚。
我更喜歡改編之前原書的結局,小玉對著畫說過,「別人的畫里,怎麼能找到自己。」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句,願做個逗號,待在你腳邊,但你有自己的朗讀者,而我只是個擺渡人。
擺渡方法:人都是會累的,心也不是無堅不摧的,難過得夠徹底,自然就會放手了。
管春:等愛,赴全力。
管春說,「我的世界裡,沒有前任只有唯一。」電影把這份等待的愛情表現的比較誇張,讓很多人不能接受智商下線。
當管春大無畏的吃下了失去記憶的毛毛做的超難吃的餅,還能崇拜的說,在我心目中,它是天下第一餅;當管春為了使毛毛做的煎餅能夠賣出去,買一個煎餅可在自己酒吧換一瓶酒,鏗鏘有力的告訴這個世界不能接受毛毛的煎餅,那就改變這個世界;當管春反向人的原理希望自己變慘毛毛就會變得更好...
但這不就是愛情嗎,愛情不就是讓互相愛的倆人變白痴嗎?
擺渡方法:既然那麼愛,那就使勁折騰耐心等待吧。
上映三天,導演張嘉佳已經被網路差評隊伍罵的不行,監制王家衛發了這條微博 「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一味求全,等於固步自封。在你眼中這只是一部電影,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所謂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進步。擺渡人,渡人渡己,我喜歡。」
這條微博後又引來無數跟風謾罵,直到收到周星馳的回帖「我也喜歡」。這讓我想起當年《大話西遊》上映被噴出爛片,直到多年後才明白是一部神作,或許《擺渡人》不是神作,但某種意義上有相似之處,就是很多人可能因為本身愛情的完美,沒有在缺憾愛情里的感同身受。
看到大熒幕最後的 「你們都是擺渡人」 的時候,很想尊重一個作家導演為之付出的努力和勇氣,於是寫下這篇。 擺渡人都得感同身受,擺渡人也是需要被擺渡的人,渡人渡已,我們既是河裡的人也是岸上的人,只是自己以為已經上了彼岸。
反正我看到這一段陳奕迅所長飾演的馬力對江潔說出這句話時無奈中飽含的深情,就覺得票價值回來了。
作者 | 影鞦韆
公眾號 | 影鞦韆(yqq_caoying)
3. 擺渡人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擺渡人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擺渡人讀後感範文1
01、《擺渡人》吸引我的,首先是它封面上的兩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很有療愈效果。讀完整本書,我覺得不後悔。
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
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拚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這個男孩就是擺渡人崔斯坦。
02、這是一個有關心靈成長的故事。迪倫糟糕的原生家庭,給她的感受也是糟糕的。
父母離異,青春期沒有父親的陪伴認同,有的只是與母親的爭吵與抗爭,在學校受到的傷害無人可訴說,無人能懂得。她的成長,缺少支持,缺少愛。
她有對過往的後悔與抑鬱,也有對未來的焦慮與擔心。
崔斯坦說,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射,荒原也是。迪倫面前的荒原陰雨綿綿,霧靄沉沉,沼澤泥濘,群山重疊,正像她去赴父親之約的忐忑不安,她面對荒原的手足無措。
而崔斯坦,像一束光,像一盞燈,給她溫暖,給她陪伴,給她指引。崔斯坦對迪倫的關注是積極地,無條件的。
在屬於迪倫的荒原,崔斯坦讓迪倫接納她已經死去的事實,帶領她勇敢地穿越荒原。每當迪倫追悔過去,或者焦慮未來,崔斯坦都會及時地鼓勵她,無聲無息地拉她回到現在,沒有偏見,沒有嘲諷,只有尊重。
所以,毫無懸念地說,崔斯坦是迪倫從人間到天堂的靈魂擺渡人。他讓迪倫學會了接納和寬容,學會面對挫折和困境,學會如何戰勝荒原惡魔,也學會了對別人的感同身受和感恩。
而在接受崔斯坦的指引時,迪倫也開始了解擺渡人的人生。迪倫痛苦著崔斯坦的痛苦,憂傷著崔斯坦的憂傷,崔斯坦是一道光芒,溫暖了迪倫那顆缺愛的心靈。
而迪倫的純潔善良,勇敢堅定,也安頓了崔斯坦日漸淡漠的心,重新激發了他擺渡人的工作熱情,對他是一種喚醒。
03、所謂的高山流水,不過是在另一個人身上看到靈魂深處的自己。他們在穿越荒原的過程中,給予了對方生命最豐厚的滋養,他們愛上了對方。他們互相懂得對方的想法和困惑,他們留戀在荒原的每一天每一晚。所以在荒原和天堂的'界線,他們互相表白,崔斯坦謊稱自己會陪伴迪倫跨過界線,內心卻悵然若失。而迪倫在崔斯坦的承諾下,勇敢地跨入天堂。才發現崔斯坦的謊言,原來崔斯坦永遠無法跨過那道界線。迪倫開始恐懼,焦躁,不安,然後開始獨立思考。在天堂的幾個小時,是她自我分析,自我覺察,叩問心靈的開始。
她一次次叩問自己,到底是在天堂等待親人到來,卻永遠等不到自己的愛人崔斯坦?還是重返荒原去尋覓自己的愛人——靈魂擺渡人崔斯坦。
這是迪倫獨立思考的開始,也是她完成成長蛻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既糾結痛苦,又刻骨銘心。這時的迪倫,成長為自己的擺渡人。
04、重返荒原,沒有了擺渡人的靈魂,隨時會被惡魔吞噬,而內心堅定的迪倫,一次次戰勝惡魔,終於與崔斯坦重逢。
而崔斯坦,再次面對迪倫,驚愕,歡喜之後,面對失而復得的愛情,他開始對自己生命的思考和重新定位。
面對迪倫重返人間的建議,面對所有的未知,崔斯坦選擇追隨自己的內心,追隨迪倫難得的懂得,追隨兩人的愛情,這是對真愛,對生命,對夢想的執著,那份信念支撐著他們,終於從荒原返回人間。
迪倫也成為崔斯坦從荒原到人間的擺渡人。
05、可以說,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他們都為彼此而生,成為彼此的靈魂擺渡人,他們是真正的靈魂伴侶。
這部小說,打破了我們從小對生死的認知。
它真正要表達的或許不是超越生死的愛情,而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擺渡人,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別人的擺渡人,而最終,自己才是自己的擺渡人。
面對生命中的荒原,挫折,逆境,要心存善意,內心堅定,才會心裡有束光,眼裡有片海。
我似乎明白了封面上的那句「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後感範文2
《擺渡人》這部心靈救贖的小說,是講述了迪倫和崔斯坦的相互靈魂救贖的愛情故事。迪倫是一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性格內向的女孩,母親是一個缺乏安全感比較焦慮且不理解她內心的需要的媽媽,在校經常被同學捉弄,還被他人看似有些不合群。她一直想去看看爸爸,在學校最好的朋友轉學後決定一定要去看看爸爸。她已經很久沒見爸爸了,記憶中的爸爸有些模糊了,那種急切想見父親的復雜的心情,在去見父親的路上不停地浮現見到父親的各種情景;既期待興奮又緊張害怕。在沒有遇到崔斯坦之前父親似乎是那個唯一能填滿她心靈空缺的人。
人的命運總是難以預測的,迪倫也不例外。在通往渴望而又期待生活的路途上充滿著曲折坎坷;在去見父親的火車上發生的事故,車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困在火車上,那種掙扎,痛苦和慘叫在她腦海晃盪著,過了好一陣子,那種恐懼終於平靜下來了。她的靈魂也走出了車廂,接著遇見一個男孩—崔斯坦,找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從陌生,猜疑,甚至厭惡崔斯坦,到接受,理解,欣賞,信任,並深深地愛上了他。
在崔斯坦擺渡迪倫的靈魂的路途上,他們一起經歷了各種風險和磨難,在一起和惡魔戰斗時發現了對方的勇敢和堅強,發現對方是如此搏命地保護自己,那種用行動和生命來證明對方的愛是如此的真實和珍貴。在和崔斯坦一起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穿越了荒原到達一個所謂沒有痛苦沒有死亡的天堂時,迪倫才意識到她想要的不是天堂的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她發現自己之前尋尋覓覓中想要尋找的生命里的空缺原來就是崔斯坦。沒有和崔斯坦在一起,她在天堂也沒有存在的意義。於是詢問許多想從天堂返回人間的靈魂和長者之後,決定冒著生命危險重返沼澤地去尋找崔斯坦,接受比來天堂之時更加不可意料的挑戰和風險。值得欣慰的是他們有個完美的結局,他們返回了人間,兩人都獲得了重生。
故事的感觸之一: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其實遇見崔斯坦這樣的人物被他救贖從而讓自己改變了現狀得到寧靜而富有的生活的人不少,卻很少能像迪倫這樣善良勇敢執著地追隨自己的靈魂所在,很多人自己的靈魂被他人擺渡到一個可以安寧的地方就開始安心享受著天堂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很少會去想自己曾經的擺渡人的生活和命運。可迪倫卻不同,為了自己的擺渡人能逃離那種輪回擺渡靈魂的生活而冒生命危險去解救自己的擺渡人,讓自己也成為他人靈魂的擺渡人,這就是這部小說的經典所在靈魂所在!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人很難像迪倫一樣做到善良,勇敢和堅定地追隨自己的靈魂所在,所以喜歡在書里找到一個迪倫這樣的人物來填滿現實心靈的空缺。其實迪倫幫助崔斯坦成功逃脫擺渡人的命運後,也是她自己的靈魂真正得到解脫得到安定。因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對於曾經幫助我們的人,曾經一起冒過險吃過苦的人,曾經一起奮斗過的人,曾經擺渡過我們靈魂的人;也想自己能幫助他們一次,也想自己能為他們冒險一次,也想自己能為他們吃苦一次,也想自己也能成為他們的靈魂的擺渡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讓自己靈魂得到解脫得到和安定。就拿現實中父母對我們的愛和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來說,當我們年齡越來越年長的時候,我們對父母曾經對我們的付出和愛會越來越想為父母做點什麼一樣。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心靈上的一種救贖。
故事的感觸之二:我們會發現在迪倫和崔斯坦在來回的路途上,其實真正的惡魔是藏在心底里的那些恐懼,只要不放棄,擁有足夠的勇氣堅強地面對和拼搏,完全可以戰勝那些代表恐懼的惡魔們。那些惡魔其實也代表我們在完成某項任務和達成某項目標時會遇到的困難,恐懼,誘惑和阻礙等,只要我們自己一心專注在共同目標上一直往前奔,那些困難,恐懼,阻礙等等並不可怕;這點是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
《擺渡人》的作者是英國實力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她的作品出名在出其不意的情節架構中感人至深的真情。這部作品讓她獲得了五項世界文學大獎,版權銷售33個國家,是千萬讀者的心靈治癒小說。個人覺得若情緒煩躁不安的時候適合讀這些心靈治癒小說。如果睡前有看書的習慣,還沒有讀過這些書籍的朋友們可以擺在床頭看看哦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呢?而你又能成為誰的擺渡人呢?
4. 擺渡人的幕後製作
2015年1月11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在北京舉行發布會,正式啟動首部電影《擺渡人》。該片將由王家衛先生擔任監制,張嘉佳擔任導演。
張嘉佳創作的包括《擺渡人》在內的「睡前故事」系列,微博轉發高達150萬次,閱讀量超40億次,在網路上擁有深厚的粉絲基礎。
2015年7月14日,電影《擺渡人》正式開機 。
據悉張嘉佳首次擔任電影編劇,就憑借《刀見笑》獲得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2013年,出版短篇故事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一年銷售超過400萬冊,創下單本小說歷史記錄,登陸中國作家榜榜首 。張嘉佳創作的包括《擺渡人》在內的「睡前故事」系列,微博轉發高達150萬次,閱讀量超40億次,在網路上擁有深厚的粉絲基礎。
開機當日張嘉佳發布最新長微博 ,長微博中張嘉佳調侃自己為「三秒男」——做任何事不過三秒鍾熱度,但對於拍電影這件事,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我至今唯一的夢想,並且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他也表示,感謝王家衛導演,決定為夢想轟轟烈烈燃燒一回。張嘉佳表示:「身邊每個崗位上,都是行業頂尖的,他們和我一起瘋」,而王家衛也表示「想拍好,必須發瘋」。張嘉佳透露,梁朝偉此次在《擺渡人》中也要放開瘋一次,相信這也註定是一部讓人「發瘋」的喜劇作品。
7月23日,張嘉佳做客2015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系列, 他以「講故事」為題分享了自己的寫作之路,也分享了由他導演並與王家衛、梁朝偉合作的電影《擺渡人》背後的故事。「監制是我的偶像王家衛,主演是我的偶像梁朝偉,他們倆平時講話都說粵語,我感覺就像是在看TVB一樣,覺得特別迷人。」並揚言「如果《擺渡人》的票房過十億,我就裸奔!」此話再次引發現場一片笑聲。 2015年11月21日在上海遠郊新場鎮的鎮醫院 里,眾多劇組保安的護衛之下,監制王家衛與影帝梁朝偉繼續拍攝新片《擺渡人》——大家可以放心了,戲還在拍,映期未定。
帥氣的梁朝偉,穿著黑灰色的樸素戲服,演著在醫院哭哭喊喊的悲戚戲份,造型沒啥特別,內容也很正常。但不知道為什麼劇組的防守則武裝到了牙齒,每層樓都有保安,樓下還加了崗哨,梁朝偉走出來都打傘,還要戴大口罩。王家衛據說欽點了醫院的一個真實的女護士和影帝對戲,可能是因為請保安的費用超支,只能省點配角的錢了!反正大家拍得都很happy,但當地看影帝的群眾不太happy。 對於《擺渡人》重拍的消息,投資方的回應是:「《擺渡人》還處於拍攝階段,也有一些正常的補拍鏡頭。王導要求精益求精,我們充分尊重導演及監制的需求和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