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關公耍大刀
❶ 關公面前耍大刀故事
關公面前耍大刀故事1
【歇後語】:
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班門弄斧、自賣自誇
【釋義】:
在武聖關公(關羽)面前耍弄大刀,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自我賣弄。
【出處】:
《三國演義》
【典故】:
關公面前耍弄大刀,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班門弄斧自我賣弄.關於這個俗語的由來民間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周倉開始並沒有保關公,是在趙雲的帳下聽令。有一次,軍中操演武藝,周倉耍了一趟大刀,兵將齊聲叫好,連趙雲也誇獎了他幾句。這下周倉驕傲了,他把手中的.大刀往地上一戳,拍著胸脯子吹開了:「嘿!軍中如有比咱老周刀法高明的人,咱甘願給他拉馬拽蹬!」有個兵見他吹得太玄乎,就故意將他說:「周哥你先別吹,你要是敢和關二爺比試比試,兄弟就算服你啦!」周倉還沒見過關公,可聽說過關公的刀法如何好,早就想和關公碰一碰呢,被兵卒一激,他的牛勁兒就來了。他把大馬一提溜,甩開大步,找關二爺見高低去啦。關老爺正在府中看兵書呢,忽聽周倉在門外指名道姓要和他比刀法。雖說沒見過周倉,可也沒少聽四弟趙雲說他武藝高強、為人正直,就是太魯莽,是屬炮仗的,一點就炸。所以不和他一般見識,只是微微一笑。誰知周倉不知天高地厚,認為關二爺怕了他,就一口一個「膽小鬼」地直損關二爺。關二爺的脾氣也暴躁,當下就火兒啦。只見他把兵書一撂,掖了掖戰袍,大步跨出府門順手從門衛手中拿了一條長槍,以槍代刀,施展出拿手的春秋刀法,和周倉比試起來。周倉哪兒是他的對手呢?被關二爺撥拉了一溜跟頭!周倉這才知道天外有天,從心裡服氣啦。他當下跪在二爺面前,把手中的青龍寶刀捧過頭頂,大聲說道:「好刀要給好漢使,二爺!老周算服您啦,把這寶刀送給您,今後咱老周就給二爺拉馬拽蹬、扛大刀啦!」關二爺見他真是條漢子,非常喜歡他的直爽勁兒,當下就收了他。自打那後,周倉就給關二爺扛大刀片子啦。「關公門前耍大刀」這句俗語,也就這么流傳下來。
關公面前耍大刀故事2
關公面前耍大刀——自討沒趣
故事:周周倉開始並沒有保關公,是在趙雲的帳下聽令。有一次,軍中操演武藝,周倉耍了一趟大刀,兵將齊聲叫好,連趙雲也誇獎了他幾句。這下周倉驕傲了,他把手中的大刀往地上一戳,拍著胸脯子吹開了:「嘿!軍中如有比咱老周刀法高明的人,咱甘願給他拉馬拽蹬!」有個兵見他吹得太玄乎,就故意將他說:「周哥你先別吹,你要是敢和關二爺比試比試,兄弟就算服你啦!」周倉還沒見過關公,可聽說過關公的刀法如何好,早就想和關公碰一碰呢,被兵卒一激,他的牛勁兒就來了。他把大馬一提溜,甩開大步,找關二爺見高低去啦。關老爺正在府中看兵書呢,忽聽周倉在門外指名道姓要和他比刀法。雖說沒見過周倉,可也沒少聽四弟趙雲說他武藝高強、為人正直,就是太魯莽,是屬炮仗的,一點就炸。所以不和他一般見識,只是微微一笑。誰知周倉不知天高地厚,認為關二爺怕了他,就一口一個「膽小鬼」地直損關二爺。關二爺的脾氣也暴躁,當下就火兒啦。只見他把兵書一撂,掖了掖戰袍,大步跨出府門順手從門衛手中拿了一條長槍,以槍代刀,施展出拿手的春秋刀法,和周倉比試起
❷ 三國演義關公耍大刀的故事
據說,關公不姓關,姓崔。那他怎麼又姓關了呢?說起來這是漢朝末年的事了。山西有個龍潭寺,寺里有個潭。
傳說這個龍潭裡的黑龍主管著這一方的旱澇。可是這個黑龍,不以民眾疾苦為重,它行雲布雨,專看人間供獻多少。這一方民眾年年是求了一茬雨又一茬雨,直到黑龍滿意了,才下一點雨。
這里十年九旱,莊稼欠收,慢慢地人們越來越窮,供晶自然也就越來越少了。黑龍更加惱怒了,上天奏了一本,說這里人心刁鑽,不行善事,應該懲罰。玉皇大帝聽信了一面之詞,竟准了本。山西龍潭一帶一連三年沒下過一滴雨,窮苦的百姓哪受得了這樣的災害?樹葉捋光了,走得了的,逃荒走了;走不了的,就得賣兒賣女,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只要能給兩碗米,就可以領走。差不多天天都有餓死的,死屍多得狗都吃不過來。
有一天,龍潭寺的老和尚半夜三更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身穿黃袍的武生,說這里天旱是黑龍作惡;又說他是一條黃龍,要為民除害,請老和尚轉告當地百姓,明天晌午以後,看龍潭裡黑水上米就扔石頭,黃水上來就扔饃頭。
老和尚一連做了三次夢,都是這么一回事。這夢做得真真切切,他第二天一早就邀來當地財主和百姓,說了這個夢。
大眾一聽都說趕緊准備,有糧的蒸饅頭,沒糧的撿石頭,不到晌午就都來到了龍潭。剛到晌午,響睛的天,冷不丁地烏雲四起,雷雨交加,頓時潭裡的水上下翻花。大夥一看黑水上來了就扔石頭,看黃水上來就扔饅頭。一連打了三天三夜,潭裡一股黑水沖天,黑氣散了,雲消雨止。照舊天藍雲白,大夥知道黃龍勝了,就殺豬宰羊來祭奠。從此這里風調雨順,年成好了起來。 都說「惡人先告狀」,這話真不假。黑龍被趕出了龍潭,它自然不肯善罷甘休,就跑到玉皇大帝那告了狀,說黃龍違犯天條。玉帝聽了黑龍的一面之詞,就傳令將黃龍斬首。黃龍知道了,就忙給老和尚托夢,告訴老和尚它要死了,請老和尚明天正當午時拿個烏盆,把龍潭裡冒出的血沫子捧進盆里,用白布蒙上。然後念七七四十九天經。老和尚聽了,就照黃龍說的辦了。當他念完四十九天經,去看烏盆時,嚇了一跳。烏盆里白沫子沒了,卻端端正正坐著一個白胖小子,老和尚心想,這可怎麼辦?黃龍啊黃龍,我老和尚怎麼養你啊!正在這時,賣豆腐的崔老頭兒送豆腐來了,老和尚一看心裡樂了,這崔頭兒兩口子無兒無女,正好收養。想到這兒,他忙樂顛顛地走出去,說:「老崔,你來的正好,清早我撿了個孩子。」
老崔忙問:「是丫頭,還是小子?」
老和尚說:「小子。」
老崔一聽,挑子也不顧了,抱起孩子就往家跑. 孩子抱回家,老兩口愛如珍寶。但愛是愛,可嬌慣不了。這孩子七歲就能幹活,十二歲就長成個大小夥子似的。一天,他上山打柴回來,一看老爹不在,娘哭得象個淚人似的,就問:「娘你咋的了?俺爹哪去了?」這一問,老娘哭得更歷害了,直哭得言不出語不隨,把他急得直跺腳,一連聲地問:「娘,你咋得了?俺爹哪去了?」
老太太哭著說:「孩呀,天殺的官府,逼著要錢,把你爹打死了!」
他一聽,立時火冒三丈,拎起柴刀就跑,進了官府一氣殺了八十三口,官府發兵到處捉拿他,他只好棄家逃走。
跑啊跑,直跑得渾身熱汗淋淋,但官府大兵仍緊追不舍。正在
這時,在岔路口有個老太太,正洗一件通紅的紅兜肚。老太太說:「看你熱的。」他正熱得難受,就蹲下洗了兩把。老太太說:「不要怕,來,躺下睡一覺。他們來了就說是我的兒子。」他躺在老太太膝頭上。老太太從自己頭上拔下一綹頭發,往他臉上一抹,就長上了。官兵來了,一看追的人沒了,這里卻有一個枕著老太太膝頭躺著的棗紅臉,五綹長須的漢子。就問:「他是你什麼人y」
老太太說:「俺的孩兒。」又問:「才跑來一個漢子,你看跑到哪去了?」
老太太說:「俺洗衣裳沒理會兒。好象往北跑了官兵們便向北追去了。
官兵們走了後,老太太說:「孩子呀,你走吧。」 他問:「娘啊,你姓啥?」
老太太說:「俺姓關。」說著向前面的關門姓,出關去吧!」關公從此姓關。
後來有人傳說那個老太太就是觀世音。
❸ 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故事是什麼
關公面前耍大刀形容自不量力。
關公面前耍大刀指的是在武聖關公(關羽)面前耍弄大刀,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自我賣弄。
關羽(?-220年),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東漢末年名將。關羽去世後,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時期,尊為「武聖」,與「文聖」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名列「五虎上將」之首,使用青龍偃月刀。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在宗教文化方面,關羽被儒教尊為關聖帝君、文衡帝君,被佛教尊為護法伽藍菩薩(伽藍神)、蓋天古佛,被道教尊為協天大帝、翔漢天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