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著名的短篇小說
『壹』 有關沈從文的《八駿圖》
《八駿圖》是沈從文的一部短篇小說,以婚戀為中心,從性心理角度入手,通過主人公達士先生的視角描寫了某大學八位教授的病態人生和墮落生活。這些教授身上都掛著「學者、專家」等徽章,然而,他們的生活卻低俗而腐朽。
平時,他們口頭上大談泛愛主義,標榜清心寡慾,還有的炫耀獨身主義,或堅持禮義道德,但一旦涉及到兩性問題,就顯得荏弱、萎靡而不堪一擊。表面上看,他們是正人君子,但實際上卻是以一種「違反人性的理想」和「閹割觀念」來抑制潛意識里的愛欲沖動,來扼殺人的天性。作家藉此來批判都市生活的腐化以及知識分子的墮落。
(1)沈從文著名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沈從文一生創作了大量經典文學作品,本書輯入了其中短篇小說《八駿圖》《柏子》《丈夫》《都市一婦人》等13篇佳作。其中《八駿圖》是沈從文都市題材小說中的典範之作,描寫了所謂紳士淑女們不乏高雅卻瑣碎做作的情慾表達,與《柏子》《丈夫》等水上人純情痴愛的簡單純粹形成鮮明對比,從文先生以尖銳的筆法諷刺了都市人的生存方式,寄託了其對故鄉自然、健康的生存狀態的認同和贊揚。
《八駿圖》是沈從文短篇小說不但寫於「窄而霉齋」,而且還是以這棟大學教授們宿舍樓為背景的。沈從文的「窄而霉齋」居室在福山路3號的一個小樓上。這是當時青大的一座教職員宿舍樓,坐落於八關山的東麓,拾步可到學校;距中山公園(當時為青島第一公園)匯泉灣和海水浴場,也不過一箭之地。
『貳』 沈從文的小說有哪些
如下:
1、邊城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叄』 沈從文的小說集有哪些
沈從文短篇小說集主要有《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駿圖》等,建議看《沈從文全集》,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肆』 沈從文有哪些著作
沈從文比較著名的作品是《邊城》。沈從文共有40篇作品如下:·《一個女劇員的生活》·《鳳子》·《都市一婦人》·《虎雛》·《看虹錄》·《石子船》·《好管閑事的人》·《月下小景》·《山鬼》·《阿黑小史》·《雨後及其他》·《入伍後》·《老實人》·《蜜柑小說集》·《鴨子》·《邊城》·《篁君日記》·《在別一個國度里》·《水雲集(散文集)》·《新景與舊誼(散文集)》·《非夢集(散文集)》·《怯步集(散文集)》·《長河》·《采蕨》·《夫婦》·《一個母親》·《旅店及其他》·《十四夜間》·《福生》·《雪晴》·《芸廬紀事》·《主婦集》·《新與舊》·《游目集》·《八駿圖》·《如蕤集》·《神巫之愛》·《大山裡的人生(散文集)》·《阿麗思中國游記》·《龍朱》
『伍』 沈從文小說代表作
1.《虎雛》
豆瓣評分:9.5
作品簡介:作為20世紀中國最優秀文學家之一,沈從文一生創作了大量經典文學作品。本書選錄了其中短篇小說經典共18篇。其中《虎雛》是最具現實諷刺意味的名篇,故事講述了「我」作為讀書人,一心想把做軍官的六弟身邊的小兵培養成讀書人,為這個年輕人付出了物質和精神上的代價,而最終這個小兵還是夥同一個兵殺了人,逃往異地。從充滿希望到令人揪心,出乎意料的結果不僅給「我」帶來願望落空的悲痛,同時也使「我」流露出一種知識分子渴望改造國民卻徹底失敗的茫然與困惑,頗具反諷意味。
書友點評:虎雛,大小阮,若墨醫生三篇最為深刻。
2.《邊城》
豆瓣評分:9.4
作品簡介: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作品《公開的秘密》收錄八個相互關聯的短篇故事。《公開的秘密》中有失蹤的女學生,簽約的拓荒者新娘,在晚餐會上離奇嫁給澳大利亞求婚者的女隱士,一個逃離巴爾乾的女人——她又啟發了一位逃離丈夫和情人的加拿大女人。《公開的秘密》收錄的這八個故事中,艾麗絲門羅喚起了舊愛重來的毀滅性力量。
書友點評:淡淡的情節,潮濕氤氳的精緻,沒有發生的愛情?
『陸』 沈從文小說集
最早知道沈從文應該是從他的作品《邊城》開始。
上周逛圖書館,突然看到一本《八駿圖》,作者就是沈從文。我看了一眼書的背面封面,上面有一首追尋人性救贖的絕句:
覺得很有深意,便借來一讀。
這本書總共收錄了沈從文的13篇短篇小說,分別是:
第一篇的主要內容在 《八駿圖》讀後感 里已經有所闡述,接下來就簡單概括一下餘下作品的大致內容。
《丈夫》主要講述的是一個農村漢子去城市找以賣S賺錢養家的妻子時的所見所聞及心理斗爭,向我們展示了種種違背人倫道德的陳規陋俗以及民眾尚未開化覺悟時的尊嚴喪失。
《都市一婦人》講述了一位命運多舛的婦人,在經歷一系列的變故之後心理發生變化,從一位單純、美麗、大方的女子,通過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的經歷,變得麻木,扭曲。
《柏子》人物刻畫非常簡單,水手柏子靠勞力掙錢,過段時間就會和吊腳樓的JN幽會,經過一晚的的抵死愛欲,現實的艱險、苦悶、困窘等都被柏子置之腦後,新的目標又已形成:多掙錢,一段時間之後再回來。作者借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男女的歡愛,表現湘西人民的本性使然、自在而美麗的生命形式,呈現一種純粹率真、健康自然的人性。
《貴生》講的是一位五爺家的短工,暗戀橋頭上賣雜貨浦市人的16歲的女兒金鳳。金鳳爹有一次去娘家吃喜酒害蛇鑽心病死掉了,算命就說金鳳八字重,克父母、壓丈夫。
貴生雖然暗戀金鳳,但是對於算命一說有點餘悸,一直未曾採取行動。終於有一天,害怕金鳳被別人搶了先,所以貴生開始行動,去集市上買了一些提親所需的東西。
但當他再次經過橋頭時,卻發現已經被五爺(由於賭博經常輸錢,聽信別人需要納一個未開苞的女人沖霉運)捷足先登了。最後的兩把火以及貴生的失蹤引人深思。
貴生淳樸踏實善良但迷信懦弱又有著深刻骨髓的奴性,他的弱點可以說是造成他愛情悲劇的一大原因。
《逃的前一天》這篇文章說實話沒讀太懂,彷彿就是一個生活在軍旅的人,在逃跑前的一天見到不同的人時心理狀況,是對生命的深思?還是軍旅生活的枯燥?亦或是內心的孤獨……
《嘍啰》…………
《說故事人的故事》這篇文章類似局中局的模式,一個經常給別人講故事的人最終卻成為另外一個故事的主角,藉以諷刺那些已經深陷其中卻不自知的墮落者。
《在別一個國度里》敘述的方式別出心裁,通過一位婦女和一個山大王來往書信的形式向大家述說著作為母親一直生活在想要女兒幸福,又怕祖墳被刨,准女婿(山大王)凶惡的兩難境地,然而想像總歸想像,事實卻是山大王修成正果,女兒也很幸福:女婿對外是山大王,在女兒面前卻是一隻羊,事事體貼呵護女兒。
《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三個男人,分別是軍隊里的我(班長)、同鄉號兵,以及豆腐鋪的青年老闆。三個人同時愛上一個女人——其實只是豆腐鋪鄰居官士家的女兒, 及笄之年(15歲,剛到出嫁年紀)的美人兒。不過是遠遠瞥見,若隱若現,班長和哨兵只想多看一眼,以此借故總去豆腐鋪,與青年老闆交好,常常是討好女人養的兩只狗兒,藉此感受某種不可能的關聯。
後來相傳女人吞金自盡,再後來是墓穴被盜。只有當事人視角里的事件,只有猜測,沒有原因。通過文章可以猜測:是豆腐鋪的青年老闆做的,因為他確實在那晚消失了。也許他相信,吞金人七日內是可以近身肌膚而復活的,也許他只是想獨自擁有心愛的女人,也許他們早已私定終身(但女人的家人應該是把她另許了別人做利益之換所以她才吞金,這些文中都沒有說,但可以猜得),誰知道呢。
《節日》:這是一篇諷刺小說,特別是文末的一句話:x城是多狼的,因為小孩子的大量死亡,衙門中每天殺人,狼的食料就不如窮人的食料那麼貧乏難得。
《黔小景》:作者採用隱喻的手法來表達人們的麻木,甚至粉飾太平;有些人並不麻木,但是看得清卻更痛苦,因為無可奈何,那種深深的無力感,讓你瞭然控訴也無用,但是心又不甘,所以也表達了作者深深地無力感。
《一個母親》:主要講述了一個母親面對丈夫給予的愛充滿了內疚、自責和不知所措。因為他們唯一的孩子竟然是她和另外一個男人的骨肉,這個男人曾經是他們家的賓客,丈夫總是在外面忙,還很放心讓妻子和賓客長期呆在家,並且讓妻子想盡辦法讓賓客無拘無束,可以說在這個悲劇中,丈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這些痛苦卻只能有妻子獨自默默承受。
這些小說有的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有些卻不甚明白,這可能是因為我對當時的時代背景不甚了解吧。。
『柒』 沈從文的代表作
《邊城》是他的代表作 。
沈從文的主要作品有《龍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等。
沈從文,苗族,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出生於湘西鳳凰的他,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沈從文一生為人樸厚、治學嚴謹,著述甚豐。
他的作品被譯成40多個國家出版,並被10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沈從文曾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是蜚聲文壇的巨星。有人說:「沈從文是中國第一流的現代文學作家,僅次於魯迅」。
(7)沈從文著名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1902年12月28日出生於湖南鳳凰,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917年參加湘西靖國聯軍第二軍游擊第一支隊,駐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鄉小學畢業後,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徙於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後正式參軍。
1922年,沈從文脫下軍裝,來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學,可是僅受過小學教育,又沒有半點經濟來源,就在北京大學旁聽。1934年完成的《邊城》,是這類「牧歌」式小說的代表,也是沈從文小說創作的一個高峰。
建國後,沈從文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壓力而自殺,獲救。1984年大病一場。搶救脫險後,說話、行動更加不便。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臟病復發,搶救無效去世。
沈從文的文學作品《邊城》 、《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
1987年、1988年沈從文入圍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