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馮驥才短篇小說寫作特點

馮驥才短篇小說寫作特點

發布時間: 2023-02-01 04:49:21

1. 馮驥才簡介

馮驥才先生是我特別尊敬的一個作家,最早接觸到的作品就是上下兩版的《俗世奇人》。只不過近些年來享譽中國文壇的他出現的身份並不是一個作家,而是一個文物的保護者。

作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他常年四處奔波,為搶救文化遺產進行實地田野調查;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他常常焦灼地對種種破壞文化遺產的現象發出尖銳批評。

馮驥才並不是一個只知坐而論道的文化人,面對中國每天都在消失的古村落,2004年,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化基金會。十年來,他一個接著一個古村跑,一場接著一場「硬仗」打。

2. 老夫老妻這篇小說在結構安排上有什麼突出的特點

使用了插敘。《老夫老妻》是作家馮驥才創作的短篇小說,收錄於《俗世奇人》中,講述了年近七十歲的老夫老妻,相依為命地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故事,這篇小說在結構安排上突出的特點是使用了插敘,使情節更緊湊,內容更豐富,有助於揭示主題。

3. 公德 馮驥才的寫作特點

寫作特點:以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回味。

4. 《真人不露相》:鬼才馮驥才帶你讀懂天津衛

正是因為刷子李、泥人張、皮大嘴、好嘴楊八這些平凡小人物,在馮驥才手下栩栩如生,才使我們讀懂了天津衛,同時看到了一副藏在市井煙火中的津門眾生相。

一個作品吸引讀者,使讀者產生同感的首先是作者的語言。 --汪曾祺

古人常常是書畫不分家,能寫文章的,一定能寫一手漂亮的字,還能畫出美麗的畫。現代,書畫不分家的少了,而馮驥才就是這樣一位書畫不分家的大家。

馮驥才,出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創作的文學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其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等獲全國文學獎。他出版過大型畫集,並在中國各大城市和奧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國舉辦個人畫展。他以中西貫通的繪畫技巧與含蓄深遠的文學意境,被評論界稱為"現代文人畫的代表"。並且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授予"終身成就民間文藝家"榮譽稱號。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津這塊土地就孕育了馮驥才這樣一位語言俏皮活潑,靈動的作家。天津與北京,上海等不同,北京孕育的是政治文化精英,上海孕育的是商業奇才,而天津是市井城市,也就是俗世,俗世必少不了俗人,馮驥才就以描寫小人物見長。

馮驥才的作品吸引我們的就是幽默風趣的語言。他以天津生活故事為背景,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的描寫,挖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滋味,讓我們在嬉笑怒罵中體味小市民生活百態。

《真人不露相》是馮驥才的中短篇小說精選,書中是一幅幅藏在市井煙火中的眾生相。在馮驥才筆下,無論懷人還是記事,山水寄情或者談文說藝……都顯得情真辭美,意趣清雅,以內容哲理、知識、激情於一爐之魅力,撩人心情,讀來總覺得味道雋永而意義深長。

這不僅是是文字語言藝術的高超提現,更是浸透於文字中的那些工匠精神的凸顯。更何況,他的文字還是那麼幽默呢。

馮驥才先生作品-雪夜

01馮驥才作品中津味十足,語言特色獨特而耐人尋味

體驗生活再創作是馮驥才的准則。

馮驥才的《真人不露相》和《怪事奇談》系列津味小說中,很多作品的語言頗有特色,特別是在修辭方面匠心獨運,結合天津方言特色多種修辭手段,大量運用,使文章的語言異彩紛呈。

作品中有濃郁的天津方言特色,語言具有朴實生動,看他的作品就像聽一位說書人娓娓道來,人物語言真實,通過大量的方言詞彙的運用,彷彿是普通天津人的平常生活就在其中。

譬如"嘛"的使用:

《刷子李》:屋裡"任嘛甭放"

《黃金指》,黃金指"只要畫得好,指頭算嘛?"

"使嘛法嘛招,然後再想出詭秘的招數叫他們當眾出醜"。

再如:《三寸金蓮》,有一段

"人說,小腳里頭,藏著一部中國歷史,這話玄了!三寸大小腳丫子,比煙卷長點有限,成年論輩子的,給裹腳布裹的不透風,除去那股子味兒,里頭還能有嘛?"

一個 "嘛" 字,津味頓生,一股強烈的津味氣息撲面而來,充分體現了"津嘴子"的語言特色。天津方言中有許多與普通話不同,其中極富表現力的生動詞彙,是馮驥才在津味小說中得心應手的運用,使他的作品更具有濃郁的天津風情和生動的口語韻味。

人物語言,正是現實生活的實錄,帶著生活的原汁原味,給人一種親切自然真實的感覺。正是源於對生活的豐富體驗以及細心觀察與體驗,才使得津味文化得以源遠流長發展。

02.馮驥才幽默風趣的寫作風格,其中卻飽含著對人文的大愛

高爾基說,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任何一位文學家都是通過語言這個工具來反映生活,塑造人物表達思想的。

馮驥才從小在天津長大,對天津人的機智幽默,俏皮,誇大的語言藝術十分了解,他憑借高超的語言文字功底,得心應手的運用多種語言技巧來表現幽默,

馮驥才的幽默感就像一個無所不在的精靈,在作品的字里行間嬉戲著,在我們的腦海里跳躍著,只要一翻開他的作品,就會感到一股強烈的幽默感撲面而來。他的幽默感與個性素質,生活經歷,藝術愛好和文學修養是分不開的,也是在長期的煙火中熏陶而成的。

《黃金指》中,白將軍說到"天津人畫畫的也有奇人。"黃金指說" 我聽說天津人畫壽桃,是脫下褲子,用屁股蘸色坐的 ",這句話的出現就如相聲中的 "抖包袱" ,一個包袱甩過來,讓人忍俊不禁,很形象地有了畫面感。

《泥人張》中,形容海張五那個橫勁,泥人張捏出來就是" 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 ",是不是很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了海張五的橫行霸道、對所有人不屑一顧。而我們在欣賞文章的同時,也在咀嚼人生的快樂。

其實,馮驥才的幽默感就如涓涓細流滲透在字里行間。這種幽默不是惡意調侃,也不是為了幽默而幽默,而是飽含著對人生的思考,對人文的關愛。

03.馮驥才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靈活應用

都說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馮驥才先生的筆觸就彷彿帶領我們走入了藝術的殿堂,各種比喻、排比、疊詞、誇張的手法運用嫻熟。

比喻是形象化的手段之一,比喻的巧妙使用可以使作品出神入化,熠熠發光。

作家秦牧曾說" 美妙的比喻,簡直像一朵朵色彩瑰麗的花,照耀著文字" 。馮驥才筆下的比喻更是栩栩傳神。

比喻,譬如:

《泥人張》中,形容泥人張手指飛快,就用"比變戲法的劉禿子的手還靈巧"。

刻畫泥人張捏得形象"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

唐四爺畫舌畫,"鼻子里奇癢,賽一堆小蟲子再爬"。

這些比喻生動有韻味,一掃文人的僵化,每每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古人說"壯辭可得寓其真"。語言的誇張是藝術表現手法之一。

馮驥才先生的誇張更有自己的特色。

誇張 , 譬如:

《三寸金蓮》:勾引一些浪盪小子,伸頭瞪眼,恨不得一頭扎進洋片匣子中去。

這如漫畫一般的筆法,把封建制度下禁錮的浪盪公子的形象躍然紙上,一頭扎進洋片匣子,傳神地描繪出了浪盪公子們的神情,及其巧妙地對這些人進行了諷刺和挖苦。

再如:

《陰陽八卦》:"扯脖子一叫,鼻子眼珠眉毛全變了位,聲音像殺雞"。

這是對所描寫的人物性質及其誇大,渲染,突出事物的特點,突出了人物的裝腔作勢。

高明的作家深深的懂得,如何把藝術創造高於生活,在生活中體味五味時,更能寓感受與筆下,從百姓鮮活的語言中汲取養分,一方面突出了作品人物的風格,一方面增加了語言的表現力,這些詞語就像在平靜的水面上扔下幾塊小石子激起了陣陣漣漪,形成了層層波瀾,從而大大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表現力產生了形象風趣,生動簡潔的藝術效果。

馮驥才即如是!

04.小人物刻畫中所體現的工匠精神給我們帶來的現實思考

馮驥才是一位有情懷的人文作者,他極具工匠精神。

刻章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哪一位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把工作,把技藝當成是愛好,就像稻盛和夫所說,要 「和工作談戀愛」。

泥人張,台下聽戲,右手端飲酒杯,左手在桌下擺弄泥巴,手指飛快,這並非一日之功,而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才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

刷子李,只要刷牆,必備一身黑衣黑褲,不僅活幹得漂亮,黑衣黑褲絲毫不會沾上一點白漿。

每一個天津衛的平凡小人物都把工匠精神體現到了極致,他們的精髓就是用心或、用心干、用心經營、用心詮釋人生,他們都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著無盡的樂趣,始終飽含著熱情工作。

每一個小人物的一生也可以是精彩的一生,他們每一個人都像人人追逐的耀眼明星般活出了自己獨特的精彩。

《論語》有句說得好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這就非常明確地概括了工匠精神的重要因素:樂趣和熱情。

說起工匠精神,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熱愛工作,視人生如修煉,而工作是最好的修煉方式。在我們為了吃飯,把工作視為負擔時,每天的工作都是為了盼望假期和突然的獎金,對工作卻沒有絲毫的熱愛時常把工作視為了負擔和壓力。

但馮驥才的文字,卻時刻有這種使命感,不斷關懷人文,重視文化,著筆於小人物,卻時時體現著人文關懷。這是極具工匠精神的。只因為他覺得,難得來這世上走一回,他要對這文字負責,對人文有使命感,才不枉此生的價值。

人生就是這樣,總是被"貪嗔痴"三毒所控制。每個人都想減少這三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愚直地,認真地,誠實地"投入自己的工作,把工作作為興趣,作為戀人,作為愛好,才有可能抑制自身的慾望,讓自己喜歡上工作,因為工作可以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5. 應該怎麼評價馮驥才,大家有哪些看法

無論怎麼說,鄉土文學都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主體。魯迅的《阿Q正傳》、老舍的《駱駝祥子》、沈從文的《邊城》都是寫家鄉熟悉的人物。馮先生的《俗世奇人》描述了天津的 "地方特色",既有地域性又有超越性。這些人物形象生動,彷彿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他們的衣著、神情、談吐和行為都像活生生的一樣。他們的性格鮮明,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聲音認出他們。

一是他在精神上像個孩子。這是王蒙對大豐的評價,我認為非常恰當。怎麼說呢?當沉浸在他的寫作中時,一個大男孩的形象就出現了,真實、純潔,有點隨性。正如他在國外旅行時遇到的一位登山者所說,"一個人有多大年紀,就有多大本事"。一個不想長大的人最終會像一個孩子一樣生活。馮驥才創作了多種題材和體裁的文學作品,如《撒花路》、《雕花管》和《珍珠鳥》。他還出版了各種大型畫集。他的繪畫技巧和深厚的文學意境,被評論家贊譽為 "現代文人畫的代表"。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6. 絕盜諷刺了什麼

諷刺了傳統文化的弊端。

在《絕盜》中反思傳統民族文化弊端對人性殘害的同時,對「奇」字誤導人性的內涵進行了細致的描繪。馮驥才指出,是傳統文化的弊端導致了他對中國的陋習感興趣,並提起筆來進行創作的。

馮驥才主要批判了傳統文化的劣根性、文化的自我束縛力和文化的神秘性,比如,馮驥才在《絕盜》中批判了具有民族劣根性象徵的辮子。

同時,作者還指出文化的自我束縛力,人們將畸形變態的美視為審美規范,當社會變革時,這種清規戒律的審美標准被打破了以後,人反而變得手足無措起來,從而陷入困惑迷茫當中。

馮驥才提出了「寫人生」主張,主張描寫人生的況味,表現人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對愛情的執著,是馮驥才表現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動力和源泉,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取向,更是對被壓抑、被歪曲著的人性掙扎、抗爭,用淳樸、善良的人性之美來顯示著人的正常本性。

創作背景:

《絕盜》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創作的同名小說集。全書由19個短篇小說連綴構成,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作品的風格也接近古典傳奇色彩,取話本文學旨趣。

書中所講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衛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跡,素材均收集於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人物之奇特聞所未聞,故事之精妙嘆為觀止。

作者的寫作特點:

馮驥才的作品運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來表現人性的變化。作者的細節描寫在作品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看似在漫不經心的甚至有些瑣碎的描寫,但其實都是作者別具匠心的安排,不能隨便取代的。在馮驥才的市井小說中,就有大量的細節描寫,通過這些細節描寫,馮驥才不僅刻畫了生動形象的人物,挖掘了包羅萬象的社會內在,而且還對人性變化做了深刻的闡釋。

熱點內容
總裁追妻火小說 發布:2025-07-15 05:41:50 瀏覽:700
刑偵推理經典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5 05:39:35 瀏覽:254
類似女總裁的私人助理的小說 發布:2025-07-15 05:38:47 瀏覽:978
小說重生創業時代公子不歌 發布:2025-07-15 05:31:35 瀏覽:231
惡魔總裁的契約娘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5 05:20:36 瀏覽:706
名門總裁神秘妻小說全本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15 05:11:30 瀏覽:104
矛盾的優秀的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15 05:04:05 瀏覽:851
都市系統爽文小說200萬字以上 發布:2025-07-15 05:04:00 瀏覽:39
暖妻成隱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5 05:03:56 瀏覽:660
言情小說男兒變男主 發布:2025-07-15 04:57:44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