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的黑氏是中篇還是短篇小說
1. 黑氏 的讀後感
黑氏 的讀後感
最近心裡頗不寧靜,總憋著一股氣,一些小事便也能觸我所怒,我深知這樣下去不行,渴求平和,這時我想到了書。如今,只有書能救贖我,但當看完賈平凹的中篇小說《黑氏》之後,我得到的不是內心的平和,恰恰相反。我越發得躁動了,不只是因為自己的粗心,沒能把結局看明白,中秋月夜黑氏和來順的私奔被我認為是再一次的幽會,幸好有比我細心的讀者的提醒,真是慚愧至極。然而我卻沒能想明白黑氏怎麼就下定決心私奔了呢?其實我是為黑氏的丈夫木櫝抱不平,可憐他。然黑氏的私奔卻也無可厚非。當惡近乎善時最撕扯人心,黑氏不是不守婦道的娼婦,來順不是誘人出軌的伊甸園里的蛇,木瀆也不是受害者(他或許是黑氏私奔的主因)這不能用世俗道德、倫理來判定對錯,不禁讓我生發出一種對人生意義的茫然感。
我想有必要把故事的情節復述一下:「故事講的是一個容貌平庸、甚至有點醜陋的農村婦女黑氏,嫁給了信貸員的兒子小男人,因為婆家越來越有錢,小男人也就有了外遇,搭上了鄉長的女兒,從此很少回家。因為來順和木犢的好打抱不平、胡亂攪和,黑氏知道後就選擇離婚,實際是被掃地出門。黑氏離婚之後,就有來順和木犢這兩個男人喜歡她,並先後來提親並付上禮金,但黑氏最後跟了木犢。日子雖然艱苦難挨,但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掙錢,加上木犢外出打工掙的錢,生活也漸漸好起來。因為木犢不甚解風情,耐不住寂寞的黑氏,雖然明知自己不該不守婦道,還是暗中和來順好了幾次,而且最終還是移情別戀,選擇了跟來順私奔……
作者的用意似乎很難揣測,不知道他想表達一個什麼樣的主題(我沒看出來),網上一些睿智的讀者的讀後感,每個人都有自己不一樣的解讀,正所謂「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可能這就是作者的意圖吧!
忽記起前幾日翻了幾頁的商戰小說《輸贏》,其中有段我不以為然的對話,是周銳勸慰方威鼓起勇氣追空姐趙穎的,「你真的打算放棄嗎?你知道那個人真的是她的男朋友嗎?你看見他們手拉手了嗎?即使是她男朋友,他們感情好嗎?她真的幸福嗎?這些你都不知道。如果她有了男朋友,她為什麼單獨和你見面呢?為什麼不和男朋友一起來呢?。。。。。。」方威被周銳這些話開了竅,豁然開朗地說「即使她結了婚,如果不幸福,我一定要挺身而出,將她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如果她幸福,那我要讓她更幸福。。。。。。」總之這個牆角他是挖定了。看到這里,我便沒有繼續看下去的興趣,因為我不喜歡這樣的強盜邏輯,毀人家庭,挖人牆角的價值觀在這本書里被認可,「能被搶走的愛情不是愛情」可能馬上有人會用這樣的話來反駁我,此話一出,我承認我詞窮無力反擊。只好沉默,但我還是對挖牆腳的行為心存芥蒂。就像《黑氏》里來順攜黑氏的私奔用不能被我認同一樣。一定程度上來順「搶走」黑氏是為了讓她生活得「更幸福」,像極《輸贏》里方威的邏輯。但又沒顯得比方威光明磊落(夜裡悄無聲息地走掉)。黑氏的丈夫木櫝的確不解風情,不懂女人心思,甚至讓讀者產生他到底愛不愛黑氏的疑問。而我認為他們夫妻之間決不只有性,還有愛。木瀆置生死於不顧去煤窯挖煤,沒日沒夜牛馬似地勞作為證,只是木瀆正如他的姓名一樣,木訥呆板,不善言辭,把愛深埋內心(作者始終沒有言明)是悲劇產生的原因。雖然來順和黑氏的私奔無可厚非,但我想這是不是對木櫝的殘忍?或許有第二條路?比如黑氏提出離婚,相信這樣木櫝的傷痛可能會更容易痊癒。又或者。。。。。
來順、黑氏最終在月圓之夜逃向了深山,剩下的是木櫝的落寞和讀者好或者壞的聯想。。。。。。。。
又想起存在主義的格言: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選擇的自由;要評價一個人,要評價他的所作所為,而不是評價他是個什麼人物。
2. 如何評價賈平凹的作品
活著
賈平凹,1952年出生於陝西丹鳳縣棣花鎮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延河》 《美文》雜志主編。出版作品有《賈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廢都》 《秦腔》 《古爐》 《高興》 《帶燈》 《老生》 《極花》 《山本》等長篇小說16部。中短篇小說《黑氏》 《美穴地》 《五魁》及散文《丑石》 《商州三錄》 《天氣》等。作品曾獲得國家級文學獎五次,即「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另獲「華語傳媒文學大獎」「施耐庵文學獎」「老舍文學獎」「冰心散文獎」「朱自清散文獎」「人民文學獎」 等50餘次;並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香港「紅樓夢·世界華人長篇小說獎」,首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 ,法國「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作品被翻譯出版為英語、法語、瑞典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日語、韓語等30多個語種,並被改編為電影、電視、話劇、戲劇等20餘種。
3. 賈平凹的簡介和作品
賈平凹,原名賈平娃,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人,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
賈平凹簡介
陝西丹鳳人,1967年初中畢業後,一度在家務農。1972年入西北大學中文系,1973年在陝西《群眾藝術》發表第一篇作品《一雙襪子》畢業後分配到陝西人民出版社任文藝編輯。
早期作品大多寫平凡人物的田園愛情,後結集為《山地筆記》,其中《滿月兒》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80年調到期西安市文聯,任《長安》文學月刊編輯。這時的創作偏重於對社會弊端的揭露和對社會人生的思考。1983年出開始專業創作。寫了中篇小說《商州初錄》,作品借鑒了我國的方誌、游記、話本小說的表現手法。
之後又接連寫了3部反映當前農村生活變動的中篇小說《小月前本》、《雞窩窪的人家》、臘月·正月》,作品描寫農村在實行生產責任制之後,人們的思想、志向、倫理觀等各方面的深刻變化。其中《臘月·正月》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再後又創作《天狗》、《黑氏》、《古堡》等一批中篇小說及長篇小說《商州》,獲得普遍好評。繼一系列描繪商州風情的小說之後,1987年又創作了描寫改革時期商州農村社會生活的風貌的長篇小說《浮躁》,引起文藝界極大注意。他的作品風格清淡恬靜,文筆純樸厚實,洋溢著濃烈醇厚的山野氣息。
現為作協陝西分會副主席。
代表作
《商州》,承載了賈平凹太多的情感。以他的直覺來看,「『文明』的省城應該注入商州地面上的一種力,或許可以稱做是『野蠻』的一種東西」。但同時也惋惜著,「商州雖好,也不是久留之地了」。他對城市和鄉村相交織的復雜感情,深入到了《商州》感人肺腑的愛情中。
《浮躁》以農村青年金狗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浮躁狀態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虛。《浮躁》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賈平凹在文壇的實力派地位。正如後來的《廢都》及《秦腔》一樣,該書已經出版即引起轟動,並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廢都》是作家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1993年首次發表。小說寫的是80年代我國西北一個大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說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個,屬「西京文壇上數一數二的頂尖人物」。小說中有大量的「性」描寫,故而引起較多的爭議。小說還較多地運用了象徵的手法,是該小說值得注意的一個藝術特點。
《白夜》是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以一個叫夜郎的小人物的生活來展開。書中描寫了90年代城市變化中的小市民的生存境遇,有為了權力爭奪的官場小人物,有為了生存而相互斗爭的兄妹情,有為了城市生活在城市中掙扎的外來者。
《秦腔》是賈平凹的第12部長篇小說。《秦腔》初版於2005年4月,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內容涉及其家鄉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的故事。作品以細膩平實的語言,採用「密實的流年式的書寫方式」,集中表現了改革開放年代鄉村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在傳統格局中的深刻變化,字里行間傾注了對故鄉的一腔深情和對社會轉型期農村現狀的思考。
《古爐》:一個人,一個村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段不可迴避的歷史。賈平凹首次直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最大歷史運動。《古爐》雖然寫的是少年時代的記憶,但賈平凹的這部作品不是回憶錄,也不是自傳,而是小說。
4. 賈平凹作品集介紹 賈平凹有什麼作品集
1、賈平凹作品集代表作有《廢都》《秦腔》《古爐》《高興》 《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長篇小說16部。
2、中短篇小說《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錄》《天氣》等。
3、2019年7月29日,賈平凹獲頒人民文學出版社「榮譽作家」獎牌。2019年9月23日,賈平凹長篇小說《秦腔》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作品被翻譯出版為英語、法語、瑞典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日語、韓語等30多個語種,並被改編為電影、電視、話劇、戲劇等20餘種。
5. 賈平凹的背景和故事
賈平凹,1952年出生於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1],著名文學家。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2]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為全國人大代表[3]、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主任[4]、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文聯主席、《延河》《美文》雜志主編。
出版作品有《賈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廢都》《秦腔》《古爐》《高興》 《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長篇小說16部。中短篇小說《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錄》《天氣》等。作品曾獲得國家級文學獎五次,即「茅盾文學獎」[5]「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6]「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另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7]「施耐庵文學獎」「老舍文學獎」[8]「冰心散文獎」[9]「朱自清散文獎」「人民文學獎」[10]等50餘次;並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香港「紅樓夢·世界華人長篇小說獎」[8],首屆北京大學「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獎」[11],法國「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12]。作品被翻譯出版為英語、法語、瑞典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日語、韓語等30多個語種,並被改編為電影、電視、話劇、戲劇等20餘種。
2019年7月29日,賈平凹獲頒人民文學出版社「榮譽作家」獎牌。[13]2019年9月23日,賈平凹長篇小說《秦腔》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14]
中文名
賈平凹(讀音:jiǎ píng wā)
別名
賈平娃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
人物關系
三毛
好友
快速
導航
主要作品創作特點獲獎記錄人物評價作品欣賞人物訪談
人物經歷
1952年,出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從事過幾年文學編輯工作,任陝西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長安》文學月刊編輯。
共22張
藝術剪影
新時期伊始,文學界普遍還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撫摸傷痛、控訴罪惡時,賈平凹卻以一個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發現了愛和美。他的《滿月兒》《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著一支清新動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評論界的注意。[15]
1982年後就職西安市文聯,專職作家,從事專業創作。任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繼《山地筆記》之後,賈平凹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如
6. 賈平凹商州系列具體包括哪些作品啊
賈平凹以寫商州知名,他真正著力描寫商州,而商州也藉此而聞名的,是自《商州初錄》開始,到《浮躁》結束的那一批作品。
這些作品中包含:《商州初錄》、《商州又錄》、《商州再錄》(合稱《商州三錄》)以及《商州》(長篇小說)、《商州世事》(中篇小說)、《商州散記》(散文集),《雞窩窪的人家》、《天狗》,《浮躁》、《高興》、《秦腔》
賈平凹的「商州系列」以商州為背景, 充滿山情野趣,充分展示了秦漢古老的文化風貌,表現了商州在現代文明的時代大潮中所經歷的嬗變、整合、發展、變遷。「商州系列」取材於作者在商州故土上的現實生活,反映經濟變革中農民的思想意識、觀念習慣的嬗變,散發出濃重的時代氣息;同時又在對秦川山地細致逼真的描繪中呈現出古樸的人情世態。小說情節動人,文字洗練優美,充盈著一股濃濃的黃土高原的味道。
7. 賈平凹的作品主要有那三個
賈平凹的作品有:《觀我》、《梅花》、《古爐》、《姊妹本紀》、《聽來的故事》、《遠山野情》、《小月前本》、《晚唱》、《秦腔》、《老生》、《浮躁》、《懷念狼》、《早晨的歌》、《逛山》、《製造聲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