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講揭畫的短篇小說

講揭畫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1-29 03:55:20

1. 蒲松齡的小說《畫皮》講述的究竟是個什麼故事

蒲松齡濟南府淄川人,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是一位清代傑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中國清初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作者就是蒲松齡。而《畫皮》的故事就是來自源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在當今時代,讀者們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會把那妖精聯想成第三者,把陳氏看作結發多年的糟糠之妻。雖然在道德上有很多復雜,但這種比較還是能夠讓《畫皮》的故事在現如今有一定的價值。

2. 短篇小說《畫》

他在看那個女生的眼淚,一副名畫前,站著30而立的男子,西裝革履,風度和氣場引來畫展服務人員駐足,當然還有她。

「辰,是你嗎?」

提著電腦包的女子有些害羞,還好他們之間身高差不太明顯,否則真不知如何處理這氣氛

「哦?是在看我嗎?」

男子的目光依舊未曾離開那幅畫,側顏流露著涼悲

「額…對,是的,我……」

女子將電腦包換到另一隻手拎,莫名的,突然有些沉重,沉默……

「還來這里做什麼?」

男子不屑的轉過了頭,面對著眼前的女子,心底一絲刺痛劃過。

「所以,這么多年,你每年的雙11都會來這里等我?對嗎?」

女子兩行淚落,望著他的臉向右移開

「你想多了」

男子轉身欲離開

「辰,我對不起你,六年前我因為疾病獨自做了決定離開了你,這幅畫,我知道你為我畫的,你會留著,你說過有一天,你會把它展覽到全國最愛這幅畫的人的故鄉,這樣,每年的雙十一,我們都不會孤單,我們都會在愛里度過,離開你以後,我痛不欲生,我帶著這幅畫的影印照片,花了五年半的時間,走遍了全國,每到一個地方,就在當地找最愛這幅畫的人,想找到你的展覽地,可我,可我沒想到,這個最愛這幅畫的人是你,你把和我在一起的城市當成了故鄉,我不知道,這六年,你一直沒有離開。」

女子淚落如雨,心痛的難以自已,她不知道,這就是她們錯過了六年的青春,那麼輕易,那麼容易。

「婧、我知道你健康就好,這六年,我沒怪過你,Farewell」

「辰,別走好嗎,我愛你,嗚嗚……」

女子痛哭挽留,男子背影遮住了畫館唯一的光,身影越拉越長,轉角處,男子的右手努力捂住咳出的血向門外奔跑,依舊滴了畫館一地。

3. 關於國畫的簡短小故事

1、齊白石小時候,家裡很窮。他八歲就給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 )在地上畫畫。後來,他當了木匠,白天幹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畫。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兩腳凍得發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畫到燈油燃盡為止。就這樣,他畫的畫越來越好了。
白石爺爺家裡種著許多花草,招來許多小昆蟲,水缸里還養著魚和蝦,他每天仔細地觀察它們。他要畫蚱蜢,就跟在一隻蚱蜢後面滿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躍時雙腿的動作為止。別人勸他把蚱蜢拴住,他說拴上繩子蚱蜢不舒服,動作不自然,那就畫不準了。
2、徐悲鴻是一位舉世聞名的畫家。他為了畫好奔跑的馬,常常跟在馬車後面,仔細觀察馬跑動的樣子。有一次,他只顧觀察,沒有注意腳下的路,結果摔了一跤,滿身塵土,手、腳、臉都擦破了。他爬起來,又繼續追趕。
徐悲鴻畫馬入了迷,整天沉浸在馬的世界裡。他幾乎每天都要畫馬,他小屋的牆上,貼滿了駿馬圖。
功到自然成,徐悲鴻終於獲得了成功。他畫的駿馬成了世界公認的藝術珍品。你看《奔馬圖》中,那氣勢雄壯、四蹄生風的駿馬,奔騰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顯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強勁的鐵蹄,彷彿發出「嗒嗒」的蹄聲,催人向上。

4. 求一本男主想畫女主的果畫,還想和女主結婚的短篇小說名稱

男主是一個畫家挺有名的,喜歡上了女主。
小說的名字是:《裂錦》

5. 《畫皮》的故事是什麼

翰林學士王安旭,與妻子陳月慧住在門高宅深的「玉瓊苑」,此乃皇上所賜的狀元府。王安旭在官場上不但很有才名,還有畫名,他所繪的仕女圖,以妻子畫眉所用的黛綠及胭脂作顏料入畫,因此畫中的美人都栩栩如生!達官貴人,皆以求得王安旭的畫為榮。

王安旭妻子陳月慧是名聞京城的官家小姐,父親官至翰林御史,不單才貌出眾,琴棋書畫無不精通,但由於所嫁的夫君倜儻俊逸,才華舉世無雙,總是招來了不少女子的青睞,弄至月慧成了善妒、疑心病重之人,終日神經兮兮的!一次,見近身丫頭紫嫣對旭含情而笑,月慧即借故冤枉丫頭偷其玉釵,沒想到這丫頭個性倔強,竟投井自盡以示清白!

自從丫頭紫嫣死後,月慧在家中遇到連串怪事,例如,梳妝台上的東西經常被搞亂;最喜歡的衣裙不翼而飛;剛綉好的圖案翌日會變成另一個花樣;更甚者,月慧常在半夜聽到凄然的鬼哭聲...慧起初仍安慰自己,一定是自己在疑神疑鬼。

未幾,連屋裡的下人都暗地裡竊竊私語,說在水井中見到鬼影,月慧越想越心驚,漸漸地,眼內經常閃現幢幢的鬼影,讓她懷疑是投井的丫環陰魂不散,告知旭,旭反指慧疑心生暗鬼!

一日,慧對鏡梳妝,描眉時,突見銅鏡中自己的一張臉竟然沒有五官,只有一張空白的臉!慧吃驚再細看,卻見鏡中的白臉,變成了一塊燒得熔爛的鬼臉,慧嚇得魂飛魄散!其實慧所見到的一切怪事,並不是丫環的鬼魂作祟,而是梅的鬼魂回來報復。

旭為求令慧心安,請來和尚打齋超度丫環亡魂!做完法事,家中似乎安靜了些!

一日,出使西域的御史史達明凱旋歸來,史乃月慧之表兄,慕名旭之畫功,前來求旭為他畫一幅美人圖,旭婉拒,史即出示一張畫「紙」給旭看,旭瞄了一眼,覺得此「紙」並無特別之處!但史請旭用手輕撫此「紙」,旭伸手一碰,覺現此「紙」細滑如脂,柔軟如棉,細膩得彷如少女的肌膚!旭覺得奇怪,問史這是什麼「紙」?史回答這並非紙,而是「人皮」!是他在西域時從一個波斯商人手中購得!史認為要是用這張「紙」勾畫美人,一定會栩栩如生!旭於是答應為史作畫!

旭對著那張人皮紙,下筆,不知道為什麼,腦海里總是閃現出梅的模樣...

旭終於完畫,畫中人有點像梅,但比梅更勝三分,看到畫中人楚楚動人的模樣,旭很喜歡,旭偷偷地把畫藏起來,史幾次詢問,旭都推說仍未畫好!慧奇怪旭明明完畫,為何不肯交出,及後發現旭經常「輕撫」畫中人出神,非常嫉妒,於是暗中把畫送去給史!

史收到畫,見畫中美人有閉月羞花之容,竟也愛不釋手,對畫喃喃自語,謂此生要是能得到如此美人,寧願折壽,至夜闌人靜,仍對畫自飲,昏睡間,看見畫中美人現身,自稱是畫中仙人,感謝史讓旭把自己畫在紙上,向史敬酒,史大喜過望,喝個不停...翌日午時,當史醒來,發現畫不見了!

旭得知慧把畫送去史家,非常無奈,沒想到翌日,史竟找上門,謂那畫不見了,問是否被旭取走,旭否認,二人百思不得其解!

某夜,下著滂沱大雨,旭喝完喜酒,乘馬車歸來,於離家不遠的轉角處,見一白衫女子,打著雨傘,挽著包袱,哭得凄凄慘慘,狀甚可憐,旭捲起車簾探個究竟,與女子打個照面,只見女子梨花帶淚,美得讓人屏息,但是,這一張臉孔,與先前他所畫的美女竟然長得一模一樣!旭嚇得慌忙逃走!(別以為旭是因為見到畫中人,驚嚇過度,實則是該名女子與梅三娘長得很像,旭以為見梅鬼魂才慌忙逃去!)

旭半夜遇見畫中人,忐忑不安。向史打探失畫之事,史說當晚自己喝到半醉,畫中美人突然現身,自謂是畫中仙人,感謝史的大恩,向史敬酒!旭於是安慰自己,也許當晚遇見的並非梅的鬼魂,說不定是畫中仙女呢?

同僚朋輩常投柬邀旭出遊、聚會,旭每次必請得慧的允許方才赴約。一日,朋友邀旭游湖,慧准其往。

旭和友人泛舟湖上,驚見畫中仙女(梅)竟在另一畫舫上,兩舟擦身而過,旭為之心動!

一日,慧請旭入宮為即將遠嫁西域的公主畫像。原來公主乃慧之表妹,慧母之親妹所生,公主慕名求畫,希望在遠嫁之前留像給母,以作安慰。但旭入宮,還未動筆,公主卻因一點小事發脾氣不畫了,旭只見了公主一眼,但就憑這一眼,回家當晚即能把公主的肖像畫出,慧取畫進宮,姨母及公主對旭才華嘖嘖稱奇!

旭無法忘懷畫中仙女,再到湖邊尋找,終得見!旭探問其身世,女的託言是天上仙女,因看到旭所繪的美人太美,不能自持,仙魂竟然走入畫中,現在仙魂被困在「紙」內,成了肉身,無法返回天上!旭半信半疑!女的還說如今成了凡人之軀,竟無處容身...旭漸漸放下戒心。二人互訴愛慕之情,於是旭請梅跟自己回「清林別院」,那是旭讀書作畫的地方,暫且安置。

時正值梅花盛開,梅看著這一景緻,百般滋味,旭甜言蜜語,擁梅入懷,二人纏綿,現實與過去的纏綿交織,擬幻擬真!旭講出「望梅止渴」的成語,以代表對過去自己所喜歡的一位女子的思念...梅困惑,竟然質疑旭或許不是當日殺害自己之人,感受到旭的深情,淚水潸潸而下...

旭表現對梅一片痴情,梅再度深陷!

旭把梅收藏在別院,惟恐月慧發現,行事小心緊慎!適值慧的姨母要旭替其畫觀音像,旭於是借口要在別院專心作畫,經常留宿別院!說也奇怪,旭發現用於繪畫的顏料經常不見了。

然齊人之福不能久享,慧終於察覺旭行徑神秘,遂潛入別院窺視,發現梅的蹤影,但隨即飄忽消失在瞬間,慧心中疑惑,質問旭,旭狡辯搪塞過去。翌日,慧借故突擊書齋,但無所獲!

一日,旭到侯府賀壽,侯王爺請來了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士,要道士變法讓大家開眼界!道士推卻不過,於是在紙上畫了八仙,再令八仙從紙上紛紛現身,向侯爺賀壽!舉座驚嘆!

旭驚見道士作畫成物,請教之,道士笑言乃游戲之作!道士細觀旭,指旭身上有鬼氣,必是遇上了鬼物!旭表面支吾,但心中仍有所憂!

旭心中起疑,於是當晚,暗中潛回書齋,窺探梅——只見一位長發披肩的女子,身上穿著梅的衣物,一手扶著臉皮,一手拿著畫筆,一筆一勾,把眼睛眉毛嘴巴細畫一番,畫好後,往臉上貼!女子剛好轉過頭來,一看,正是梅!旭嚇得拔腿奔跑回家!

旭從此不敢再踏足別院,慧見旭神色不妥,探問,旭仍隱瞞!當晚,旭足不出戶,整夜不敢入眠,嚇了一身冷汗。翌日清早,旭即前往找那位道士,向道士求救,道士給旭兩道符,吩咐旭一道貼在房門,另一道則隨身攜帶!

梅在別院久候不見旭至,於是登門找旭,見房門貼著靈符,吃驚,想旭可能已經發現真相,惱怒,隨即施法,把符燒掉,但同時梅也被靈符所傷,因為旭身上有護身符,梅無法親近!

旭以為道士所賜的靈符能夠護身,稍為安心,但梅的鬼魂終日仍在旭家徘徊鬧事,令慧感到屋內陰魂不散,一日,慧梳妝時,又在鏡中見到自己五官盡失,只剩一張白臉,終忍無可忍,斥喝哪裡來的野鬼,為何三番四次捉弄她?梅反叫慧去問旭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慧質問旭,旭詭辯一番,不盡不實:旭稱和慧相識前,曾在杭州結識一名妓,只是一夕情誼,但對方苦纏,追至京城,並以上吊要脅旭娶之,旭不理會,結果對方果然上吊自縊!

慧半信半疑!

慧突然覺得自己對於旭的出身及過去,所知甚少,每次問旭,旭總是含糊其辭。

一日,梅鬼魂借機上了慧身,設法哄旭將身上的靈符除去,旭不虞有詐,除了護身符,梅遂現身將旭抓走!

旭被梅禁錮在清林別院,被逼與梅朝夕共對!

慧為救旭,找來道士,在別院作法!沒想到梅因累積怨氣太深,厲害無比,道士也無招架之力,梅並以旭之性命相脅,如慧再帶妖道魔僧前來搗亂,即先殺旭!更叫慧不要為這一個負心漢傷心,因旭只貪其家世,非為愛慧!

旭竟然套出梅的弱點,梅因為生前被火燒死,懼火,旭設法縱火,熊熊大火吞沒整所清林別院,梅雖為厲鬼,但仍然無法克服火光,終不敵!旭乘機逃走。

梅被道士鎮壓在七重塔內,哭求道士手下留情,皆因自己生前被旭殺害,才化成厲鬼前來報仇,希望道士助自己沉冤,還一個公道!道士甚同情之,遂將藏梅鬼魂的七重塔收在銅鼎山內。

事情件好象告一段落!旭對慧極力補償,但慧始終不安!

沒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旭是一位真正的機會主義者!

機會又來了,公主遠嫁不久,喪夫而回!公主召旭作畫解悶,日久生情,公主表示願意下嫁旭,惜旭已有妻室,自己堂堂公主怎麼可以做人妾侍...

若能娶得公主,攀升為駙馬,晉身皇室,那麼人生、仕途將會更上一
層樓,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旭開始厭棄慧,思前想後,旭設計殺害慧,步步逼進,幸慧逃脫...

慧逃至銅鼎山一山洞內,躲藏起來,旭在洞外堆上柴草,點火燒洞,更以大石封洞,欲活活燒死慧!慧在無路可逃之下,發現放置在洞內的七重塔,塔內傳出梅的聲音,於是慧打開塔蓋,放出梅,梅終殺旭!

慧燒傷,梅笑言可以教慧畫皮...

6. 《畫皮》講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故事

《畫皮》的故事出之蒲松齡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說的是太原一個叫王生的人路遇一絕色佳人,言說自己為「逃婚」而離家出走,王生貪婪女色而引入家中書房內藏匿,日夜與其狂歡。一日,王生外出遇一道士,道士說他面帶鬼色,問他是否接觸邪魔,他矢口否認,並認為道士是為了訛錢才故意說這些話的,可他終究心中狐疑,於是越牆進入書房院內,隔窗觀察動靜,結果他看到一個青面獠牙的厲鬼在桌子上畫人皮,他嚇得屁滾尿流,從水陽溝里逃回老婆屋裡。

事實也正是如此,比如美國就經常披著「民主自由」的外衣,滿世界殺人越貨,而一些國家和人群卻不能認清它們的險惡用心;因此要想擊敗它們就必須卧薪嘗膽韜光養晦,一但時機成熟再發起全面反擊,直到消滅它們為止。

7.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之畫皮反映了什麼社會問題

這個故事在蒲松齡的筆下一開始就是帶著寓言味道,各有私心,各有所圖的人被慾望蒙蔽了雙眼,都陷入了困境,直到喪失生命,無論是畫皮還是王生處境其實都是一樣的,並不像電影和電視劇里的表面上是人在上風,實際上鬼在控制層面。

在蒲松齡的故事裡,不論是有法術還是沒有法術,只要被慾望沖昏了頭腦,其實都是喪失了「心」的人,都一樣會走向絕境。印證了一句話:畫人畫虎難畫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

(7)講揭畫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畫皮》又稱《鬼畫皮》、《畫皮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之一。這篇小說講的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惡鬼,披上用彩筆繪畫的人皮,裝扮成一個令人心愛的美女,耍弄各種欺騙手段,以達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

後來,惡鬼被一個道士識破,在木劍的逐擊之下,逼得他最終脫去「畫皮」,露出本相,而被一劍除掉。這篇小說的寓意深長,耐人尋味,理當是告誡男性不要被美色所惑,以免被披著人皮的惡魔所害,後來這一故事還被現代人翻拍成影視劇作品。

8. 畫壁講的什麼意思

畫壁講的是書生朱孝廉赴京趕考期間,誤入壁畫仙境的奇幻歷險故事。《畫壁》是由陳嘉上自導自編的古裝奇幻電影,改編自《聊齋志異》,是一篇帶有濃重佛教意味的哲理小說。
《畫壁》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說。該故事主要講述了清代朱孝廉與圖畫中散花天女的離合,表現了凡人嚮往奇遇的美好願望和幻境消失的悵然之情。全文似真似幻,誕而近情,文清並茂,姿趣橫生。

9. 畫壁與畫皮是同一個故事嗎

畫壁與畫皮不是同一個故事。

1、《畫壁》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一部中國古典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了清代朱孝廉與圖畫中散花天女的離合,表現了普通人冒險的美好願望和幻滅的悲哀。全文似夢幻般,誕而近情,文清並茂,姿趣橫生。

2、《畫皮》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這部小說講述的是一個面目猙獰的鬼魂,穿著彩筆繪畫的人皮,扮成可愛的美人,耍花招,以達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

後來,惡鬼被一位道士發現,在一把木劍的攻擊下,惡鬼被迫脫去「畫皮」揭露真相,死於劍下。這部小說意蘊深遠,發人深省。



(9)講揭畫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畫皮》和《畫壁》的創作背景:

清初,以才子佳人為題材的小說空前盛行。小說家的審美趣味更多地從歷史故事、神魔世界轉向現實社會。蒲松齡出生於明清混亂時期。從小就熱衷於講述神仙、鬼怪等奇怪的故事。蒲松齡將黑暗的社會現實和個人挫折導致的「孤憤」、「狂痴」的生活態度融入作品中。

蒲松齡收集民間故事,並用荒誕的歷史軼事將它們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將有一章集結為《聊齋志異》。《畫皮》和《畫壁》就是《聊齋志異》中的兩篇。

10. 解讀名篇|畫魂——小說《地獄變》主題解讀

讀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有種聽單田芳說書的感覺。他的小說文風陰郁詭異用詞雅緻,敘事氣定神閑娓娓道來,行文凝練透著濃濃和風,字里行間盡顯邪魅之氣。讀完他的小說,常常感到後脊背有凜冽的陰風吹過。比如這篇《地獄變》。讀這篇小說過程中,我先是雞皮一地,不由生起強烈的窒息感,窒息感過後又深感震撼和敬畏,放下小說時苦澀與憐愛之感襲上心頭。好吧,不得不說,芥川是個典型的日本人,小說寫得真是好,很喜歡。

這篇小說以第一人稱從旁觀者角度,講述了一位技藝高超的宮廷畫師為畫而生的傳奇人生。良秀是全國最牛的畫師,為人孤傲,不通世俗。他作畫態度極其認真,精益求精。宮廷權貴讓他畫一副關於地獄的畫作,他不分晝夜苦心創作,不料卻引來一場殺身之禍。隨著故事的起伏推進,良秀的心理狀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孤傲——怪誕——卑微——忍痛——壯烈。這個故事的結局是,經過幾個月嘔心瀝血地苦心創作,《地獄變》終於畫好了,看者無人不生敬畏之情。然而,畫師良秀卻自殺了。

《地獄變》到底想告訴讀者什麼?下面,試著談談我讀完這篇小說之後的心得。

一、藝術與倫常的關系。兩者沖突時,藝術家選哪個?

讀完這個故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月亮與六便》那個主人公——「畫瘋子」思特里克蘭德。天哪,良秀和他簡直就是不同時代不同國籍不同種族的孿生兄弟啊——都是其貌不揚,為畫痴狂,為畫而生,最終為畫而死。兩人為畫畫舍棄一切,看似毫無人性,這瘋狂勁,何其相似!

良秀是宮廷畫師,才華橫溢,一身傲骨,放盪不羈。但即便是全國最牛的畫師,他也不過是一個畫師而已。畫畫既是他最熱愛的事情,也是他的本分。要畫,就要畫出別人無法超越的絕世精品。這是他一生的信仰。為了畫好畫,他干出了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荒唐事:為達到逼真的藝術效果,他去街頭臨摹死屍腐爛的臉和手,用鐵鎖捆住徒弟畫他痛苦的表情和姿態,等等。為了畫出真實的地獄慘景,他向權貴提出想火燒檳榔毛車的過分要求。他的請求被採納了,不料,大火燒起來時,他卻親眼目睹了女兒被捆葬身火海的驚悚駭人情景。看著女兒被大火一步步吞噬,他的表情先是震驚,繼而痛苦,待女兒灰飛煙滅後,這時他臉上居然出現了神性、庄嚴和歡悅之情。女兒被燒死了,他的《地獄變》也終於完成了,畫面逼真得令人震驚。畫完這幅畫,良秀上吊自殺了。

良秀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然而追求完美是一種病!可這種病,對於病人而言,偏偏又是那麼迷人,甘願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俗話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莫扎特累死在譜曲上,路遙累死在碼字上,歐陽鋒瘋「死」在練蛤蟆功上,程蝶衣拔劍自刎於戲台上。熱愛什麼,往往就會死在什麼上,似乎成了一個魔咒般的規律。初看這種現象覺得不可思議,了解了背後的原理, 這些行為,不足為奇。說到底,無論繪畫、音樂還是文學,任何藝術都是作者自己自我交流的一種外顯形式,別人看不懂聽不懂不理解,很正常。一旦有人能看懂聽懂理解,那這人無疑是藝術家的知音了。千金易得,知音難覓。他們在精神上達到同頻共振,其感受妙不可言。從某種程度說,藝術品就是藝術家自嗨之後的高級產物。所以唯有真正熱愛孤獨享受孤獨的人才有可能成為藝術家,唯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物我合一,人境不分,持久地專注於同一件事,不受任何外界打擾,將自己的心血全然傾注於熱愛的事物,才有可能創造出撼動人心的、一流的藝術作品;天性愛熱鬧喜人多的人,已失去了深度思考的獨立空間,不具備成為藝術家的先天條件,只能作吃瓜群眾。因為今年一直在讀契科夫小說,一直在聽中島美雪歌曲,對「何為專注」感受特別深。這兩人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熱愛的事情上,專注而且勤奮,所以才能在各自領域取得非凡的成就。我想任何領域里的傑出人物莫不如此吧。從這個角度講,還是挺理解良秀的。但良秀為畫《地獄變》漸漸走火入魔,連做夢都夢見地獄慘景,後來已經分不清現實與想像了。尼采說,你凝望著深淵,深淵也凝望著你。所以完成畫作後(以付出女兒生命為代價),上吊自殺是他的唯一的宿命。他的一生也可以理解為不作死不會死。令人惋惜。

面對藝術和倫常沖突時,真正的藝術家一定選擇前者。太多的事實已經告訴我們這一點了。個人覺得如果實在不能理解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之外的所作所為,只要告訴自己「藝術家嘛,本來就不是一般人啊!」似乎這個問題就不成為問題了。面對真正的藝術家,的確不能用常人思維去解讀,呵呵。其實,滅絕倫常這種瘋狂的事情不僅發生在某一個領域,它可能發生在任何領域里。梅里美有篇小說是講基督信仰與倫常沖突的。故事主人公是個虔誠的基督徒。故事結尾,為了確保自己信仰的純潔性,也為了保住自己的清譽,父親動手殺了做壞事的兒子。

最近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學畫畫的人比較瘋狂。原因是在網路上接連看了兩個人物介紹:一男一女,本來都是普通人,男的是卡車司機,女的是餐廳服務員。這兩人因為痴迷繪畫,分別半路出家,開始獨立創作之路,不但畫出很多很不錯的作品,還搞的動靜挺大,吸引了專業的藝術機構的目光和投資。也因此,他們走上了真正的繪畫創作之路,很了不起。

為什麼繪畫領域像這樣的「畫瘋子」特別多,而相比之下文學、音樂等領域好像稍微少一些呢?這真是個很奇特很有意思的現象。我猜想也許這與人的視覺感受有關:繪畫視覺沖擊力比文學和音樂要直接和強烈得多,更能誘發人內心的自我表達慾望吧,所以畫畫的人感情會更熱烈更奔放更易沖動,也許吧。

二、權貴與平民之間的階級矛盾

小說里,良秀的女兒是最大的犧牲品。文章前半部分不惜筆墨,花了很大篇幅在描寫她的善良、美麗和純潔,又寫良秀如何如何疼愛他這個獨生女等等,這些都是為後文做鋪墊,極力渲染結尾處她被宮廷權貴捆在車里活活燒死的慘烈景象,前後文形成強烈對比,達到憾人心魄的悲劇效果。良秀女兒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無論宮廷權貴到底有沒有強奸她,她的身份地位早已決定她的命運必將悲慘。

在宮廷權貴面前,畫師良秀不過是的供人取樂的玩物而已。任你再才高八斗,錚錚傲骨,也不過是個小小螻蟻,死不足惜。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當宮廷權貴表面答應良秀的燒車請求,目的卻是要故意整良秀,殺殺他的傲氣,所以良秀女兒竟被捆在車里,活活燒死。這里達到了小說的第一個高潮。權貴本以為這樣可以狠狠懲戒畫師的傲慢做派,讓他臣服於自己,同時也讓不屈從於他淫威的良秀女兒受到最嚴酷的懲罰。哪知畫師臉上最後竟露出神性和庄嚴之色,這時作惡的權貴居然嚇得瑟瑟發抖丑態畢現。這個細節把小說再次推向高潮。這實在是對集權勢力的極大諷刺。

三、關於報恩與忠誠

良秀的女兒在王府里曾經救過一隻小猴子,從此小猴子以她為主人,形影不離。在女兒被人侮辱時,小猴子想方設法搭救主人;當女兒被大火包圍之時,小猴子又意外出現,跳入火海之中,自願殉葬主人。這種知恩報恩的精神,很東方,很感人。在此,小猴子的行為與良秀本人的行為形成了強烈反差。讓讀者唏噓不已。

《地獄變》是一篇構思精巧、語言優美、震撼心靈、引人深思的優秀小說。小說伏筆眾多,幾處暗示設計得讓人拍案叫絕,作者的創作苦心可見一斑。尤其是結尾火燒大車活燒美女的慘烈場景,栩栩如生,讓人如臨其境,毛骨悚然。足見作者寫作技巧之高超。建議最好不要在夜晚讀這篇小說,不然可能會徹夜失眠。

小說開篇就提到秦皇隋煬,提到佛教,那種頂禮膜拜之情,溢於言表。可見,芥川對中國古典文化絕對是真愛。這也使得作為中國讀者的我,讀到這篇小說時感到分外親切。還有,這篇小說由一個家奴的口吻講述,表面處處都是奴才口氣,實際上卻流露出作者對奴性的批判,可見作者有較強的平等意識,贊。以第一人稱代入故事情節的小說很多,但這篇卻貴在能不落俗套,給予讀者以很大的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空間,這種寫法真的十分難得。總之,這是一篇極其精彩的小說,很值得一看!

2016.12.3

熱點內容
總裁完結小說鏈接 發布:2025-07-15 15:20:29 瀏覽:130
玄幻小說封面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15 14:33:54 瀏覽:30
古龍小說結局好點的 發布:2025-07-15 14:30:11 瀏覽:210
鳳妃天下小說全集完整版大結局 發布:2025-07-15 14:29:31 瀏覽:831
冷麵總裁太混蛋小說結局是什麼 發布:2025-07-15 14:23:09 瀏覽:14
豆瓣評分好高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5 14:20:56 瀏覽:325
彷徨是什麼長篇還是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15 14:13:57 瀏覽:556
短篇小說作者惜之 發布:2025-07-15 14:12:15 瀏覽:992
閃婚秘愛雙面總裁的小甜妻小說 發布:2025-07-15 13:56:54 瀏覽:391
忘憂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15 13:51:25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