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阿城短篇小說選抻面

阿城短篇小說選抻面

發布時間: 2023-01-17 17:49:19

① 讀阿城《抻面》

我坐在成都世紀城公交車旁邊的木椅子上,懷里是熟睡的女兒,她在公交車上就睡著了。暖暖的春陽包圍著我,我掏出手機點開Kindle讀《阿城精選集》。

《抻面》是集子里的一篇很短的小說。講滿族人鐵良,抻得一手好面,靠這手藝過活。他可以用鼻子聞出礆是不是放多了,比起其他的抻面師傅用舌頭舔,要得體多了。鐵良在北京城小有名氣。

阿城有一段描寫鐵良抻面的過程是這樣的:

讀這些文字,我眼前彷彿站著一位抻面師傅,伸展雙臂在案板前抻面。他穿著白衣服,因為我相信鐵良是很愛干凈的,他認為抻面是個露臉的活。

陽光下的我沉浸在這些描寫里。女兒睡得沉,她28斤,全部重量都在不足80斤的我身上。我托著她頭的手臂酸又麻。椅子另一端坐著的男人在抽煙,煙味飄到我鼻孔里。

我繼續讀《抻面》,文末講到反革命老頭在臨刑前要求吃鐵良抻的龍須面。鐵良不說話,開始抻。

讀到這里,我眼裡泛著淚花。心裡說不出的滋味。作家阿城文學造詣極高,只把現場描寫出來,該有何感受都留給讀者。作家非常克制,作為讀者的我卻無法抑制。

恩人被判為反革命,生命的盡頭,嘗後生的手藝,只吃一口,只說一句話。簡單的文字卻似乎有千鈞之力,千萬種情緒全不留痕跡。果真是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造化如此,評價留給後人去。

我心裡難受得很,不全是壓抑,也有心酸,感動,等等等等。我只想流淚,想把這篇文章給一位山西的愛吃面的朋友看。我女兒在陽光下睡得酣,她的眉眼都沉在夢鄉里。我聞聞她鼻子里呼出的氣味,覺得香。前幾天她發微信語音給我說:「媽媽,我睡得很香很香。不像你來聞聞。」果真是香。

我把手機放進包包里。我讀不下去了。眉頭微蹙,心瑟縮著,千萬只小蟲爬行。

老頭臨走那天,是不是也有淡淡的暖陽呢?

歷史捉弄人,人可以不捉弄自己。

我們還是可以好好活著。乾乾凈凈的活著,或許還能露個臉地活著。躲不過的厄運,就接受;能經營得好的日子,就好生經營。我隱隱感受到阿城的道家思想:忍耐,沖淡。就在人物的舉手投足里,不著痕跡,卻又抹不掉,這就是高手的深藏不露吧!

我把懷里的女兒搖醒了,我們要趕地鐵去春熙路參加一場講座。我要多多學習提升自己。女兒沒睡醒,不願下地走路,要我抱著。我抱著她走了幾十米,她才願意自己走,迷迷糊糊的牽著我,走在過馬路的人群里。

② 讀書筆記:《天局》---以己為棋勝天半子

文/王少明

矯健的短篇小說《天局》氣勢磅礴,震撼人心。曾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曾提到小說《天局》,一次在新華書店偶然看到這部短篇小說集,迅速的讀完了篇幅不長的開篇之作《天局》。

讀罷,茫然四顧,竟不知自己身在何處。購之,後又多次的翻閱。

這是小說中混沌以身作棋子的描述。

渾沌一生痴迷於圍棋,在這場與老天爺的曠世棋局中,以自己的身體為棋子,以命相搏,向自己的命運發出最強烈的反抗,非真正的「痴兒」無法做出這樣的舉動。

為了充當一枚棋子,混沌跪在棋盤的一角死去。一身為棋子,一心系棋局,成為了生命的絕唱。

「勝天半子」,一半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拼搏與堅持;另一半,是欲壑難填,在該止步的時候卻逾越「底線」。

棋痴渾沌贏了蒼天,卻輸了自己。祁同偉只是讀懂了《天局》一半,知止而不止,便成了命運的悲劇。

阿城的短篇小說《棋王》也描寫了這樣一個「棋痴」,詮釋了「吃是生道,棋是人道」。

在知青下鄉的大背景下,環境無疑是艱苦的,那個年代的人生存是第一要義。

這在王一生的母親早就發現了這樸素的真理,並告誡王一生不要沉迷於象棋中,因為這項技能或是特長並不能讓他養活自己,但是王一生卻達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能有一口飯吃,只要生命能延續下去,就一無既往的痴迷在象棋中,即使沒有人對弈,也會在自己的大腦中走盲棋。

王一生對於吃只是停留在食能果腹的階段,只要能吃飽就行,而沒有更高的要求,其他時間的注意力則是完全在象棋上。對於王一生的吃,阿城描寫的細致入微。

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在食不果腹的條件下,王一生依然在象棋的世界拼殺,這也許是一片精神上的凈土或是他賴以擺脫現實束縛的手段。

在下鄉知青的象棋比賽中,王一生因為平時四處找人下棋,請的假過多,而不能報名。但是在比賽時,也和幾個知青到了鎮上,還有曾一起下棋的大長腿(人稱腳卵),腳卵利用自己家祖傳的象棋為王一生爭得了參賽的機會,王一生卻放棄了這樣的機會。而王一生的母親利用撿來的牙刷把磨成的象棋棋子,被王一生始終帶在身上,視為珍寶,這里有母親對他的無盡關愛。

王一生同時與鎮上比賽的前三名下棋,一時間人群聚集在一起,在精神世界的馳騁,這種快樂也許是我們無法理解的,也許最終的勝利已經變得無關緊要了,饒是如此,王一生最後取得了對於前三名勝利。

比賽結束後,因無處住宿,幾個知青就又回到了畫家為他們找的舞台上去住宿。

已經疲憊不堪的王一生裹住幕布沉沉的睡去,結尾處的這段話讓人深思。

也許終其一生,我們都要尋找到可以為之「痴迷」的快樂,不要活成別人眼中期望的自己,而所爭斗的對象,絕非是天、地、人,而是自己能從生活中找到存在的樂趣和意義。

如果像棋痴渾沌一樣,勝天半子,卻失去自己又能怎樣呢。

在《脫口秀大會》的決賽上上,王建國的一句話就能引人思考,「脫口秀是在取悅觀眾還是在取悅自己」。笑能改變生活,那些給我們帶來的歡笑的喜劇演員為什麼有的會抑鬱呢,到底他們在逗人捧腹大笑的時候,是取悅他人還是取悅自己。假使完全的取悅他人,從而丟失自己,也許這就是很多喜劇演員自身並不快樂的原因之所在吧。

一個人在舞台上和一個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角色,如果是那樣,就會如同時時刻刻都活在公眾的視野之中,時時刻刻活在了角色之中,那就不是一種享受了,而會是針刺芒背。活出真實的自我就顯得異常重要了,這也是我們一生為之感悟的事情。

人生的目的應該不是做事,更不是爭斗,而是體驗和享受生命。倘使必須做事,能夠滿足了生存,就不應囿在其中,因為事情是無窮無盡的。

「不為所用」亦或是「無用」才能更好的體悟人生。可這世間,沒有人甘願做一個無用之人,最後那些有用的人、有用的事也都消逝而去。

(2019.09)

③ 當代作家 阿城 的簡介和其主要作品是

阿城,出生於1949年清明節。十二三歲時就已遍覽曹雪芹、羅貫中、施耐庵、托爾斯、巴爾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學名著。中學未讀完,「文化大革命」開始,去山西農村插隊,此時開始習畫。為到草原寫生,轉往內蒙,而後去雲南建設兵團農場落戶。在雲南時,與著名畫家范曾結識,兩人超過「代溝」而成莫逆之交。文革」後,經范曾推薦,《世界圖書》編輯部破格錄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

1979年,阿城曾協助父親鍾惦棐先生撰寫《電影美學》。從馬克思的《資本論》、黑格爾《美學》到中國的《易經》、儒學、道家、禪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阿城在與父親的切磋研討、耳濡目染中,博古通今,為其此後創作風格的形成進一步奠定基礎。阿城於1984年開始創作。在處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現出自己的哲學:「普遍認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準低下的貧民階層看來,也許是物質上升了一級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為常常是歷史的縮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種被迫的情況下,煥發出一定的光彩。之後,普通人又復歸為普通人,並且常常被自己有過的行為所驚嚇,因此,從個人來說,常常是從零開始,復歸為零,而歷史由此便進一步。」小說一發,便震驚文壇,先後獲 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說選刊》評選優秀作品獎和第三屆全國秀中篇小說獎。此後又有作品接連問世,並寫有雜論《文化制約著人類》。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為「文學新星叢書第一輯」出,共包括三個中篇《棋》、《樹王》、《孩子王》和六個短篇《會餐》、《樹樁》、《周轉》、《卧鋪》、《傻子》和《迷路》。

④ 阿城《遍地風流》:翩翩一少俠,行走天地間

阿城在談到《遍地風流》時說:「『遍地風流』『彼時正年輕』,及『雜色』里的一些,是我在鄉下時無事所寫。當時正年輕,真的是年輕,日間再累,一覺睡過來,又是一條好漢。」又說:「文章是狀態的流露,年輕的時候當然就流露出年輕的狀態。狀態一過,就再也寫不到了。所以現在來改那時的文章,難下筆,越描越枯,不如不改。狀態原來是不可以欺負的,它任性之極,就是丑,也丑得有志氣,不得不敬它。」阿城寫這些文字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那種青春期的狀態自然是不可能回去了。

《遍地風流》就是阿城當年插隊時寫的作品,年輕氣盛,任其自然。阿城在編輯這個小集子的時候說:「青春難寫,還在於寫者要成熟到能感覺感覺。理會到感覺,寫出來的不是感覺,而是理會。感覺到感覺,寫出來才會是感覺。這個意思不玄,只是難理會得。」現在讀《遍地風流》,感覺就在裡面,就好似有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活潑潑,到處亂撞,魯莽而可愛,又透著幾分古靈精怪的機智。有時候更像一個少俠,行走天地間。

《遍地風流》由五個短篇組成,分別為《峽谷》《溜索》《洗澡》《雪山》《湖底》。五個短篇不能簡單歸類為「小說」或者「散文」,它們是渾然的,既有著「小說」的敘事,又有著「散文」的灑脫,再細看,又帶著點傳奇的色彩呢。

這五個短篇看似疏離,實有聯系,是內在的氣韻上的觀照。如果將之看成一部小說,那麼可以這樣聯想:先上峽谷看山川險峻,爾後溜索暢快淋漓,出了一身汗恰好可以洗個澡,在樹下歇息看見雪山,不知夢與非夢,雪山見我還是我見雪山?後來被群來的人叫起捉魚,說走就走,麻溜,「奶奶的,都是魚」,抓不抓都一樣。

好一個「遍地風流」!

 山被直著劈開,於是當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約是那刀有些彎,結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許,愈近峽口,便愈低。

 森森冷氣漫出峽口,收掉一身黏汗。近著峽口,倒一株大樹,連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麼不測之事,把大樹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裡。峽頂一線藍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隻鷹在空中移來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長,石頭生鐵般銹著。一塊巨石和百十塊斗大石頭,昏死在峽壁根,一動不動。巨石上伏兩只四腳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爾吐一下舌芯子,與石頭們賽呆。

 因有人在峽中走,壁上時時落下些許小石,聲音左右盪著升上去。那鷹卻忽地不見去向。

 順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處。臨路立一幢石屋,門開著,卻像睡覺的人。門口一幅布旗靜靜垂著。愈近人家,便有稀鬆的石板墊路。

 中午的陽光慢慢擠進峽谷,陰氣浮開,地氣熏上來,石板有些顫。似乎有了噪音,細聽卻什麼也不響。忍不住乾咳一兩聲,總是自討沒趣。一世界都靜著,不要誰來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個藏文字,布色已經曬退,字色也相去不遠,隨旗沉甸甸地垂著。

 忽然峽谷中有一點異響,卻不辨來源。往身後尋去,只見來路的峽口有一匹馬負一條漢,直腿走來。那馬腿移得極密,蹄子踏在土路上,悶悶響成一團。騎手側著身,並不上下顛。

 愈來愈近,一到上坡,馬慢下來。騎手輕輕一夾,馬上了石板,蹄鐵連珠般脆響。馬一聳一聳向上走,騎手就一坐一坐隨它。蹄聲在峽谷中回轉,又響又高。那隻鷹又出現了,慢慢移來移去。

騎手走過眼前,結結實實一臉黑肉,直鼻緊嘴,細眼高顴,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

手隱在袖中,並不拽韁。藏靴上一層細土,腳尖直翹著。眼睛遇著了,臉一短,肉橫著默默一笑,隨即復原,似乎咔嚓一響。馬直走上去,屁股錦緞一樣閃著。

 到了布旗下,騎手俯身移下馬,將韁繩縛在門前木樁上。馬平了脖子立著,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換一下後腿。騎手望望門,那門不算大,騎手似乎比門寬著許多,可拐著腿,左右一晃,竟進去了。

 屋裡極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兩張粗木桌子,三四把長凳,牆里一條木櫃。木櫃後面一個肥臉漢子,兩眼陷進肉里,滲不出光,雙肘支在櫃上,似在瞌睡。騎手走近櫃台,也不說話,只伸手從胸口掏進去,捉出幾張紙幣,撒在櫃上。肥漢也不瞧那錢,轉身進了裡屋,少頃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騎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來一碗酒,順手把錢劃到櫃里。

 騎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將肉丟進嘴裡,臉上凸起,腮緊緊一縮,又緊緊一縮,就咽了。

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頭鬈發沉甸甸慢慢松開。手掌在桌上劃一劃,就有嚓嚓的聲音。手指扇一樣散著,一般長短,並不攏。肥漢又端出一碗湯來,放在桌上冒氣。

一刻工夫,一碗肉已不見。騎手將嘴啃進酒碗里,一仰頭,喉節猛一縮,又緩緩移下來,並不出長氣,就喝湯。

一時滿屋都是喉嚨響。

 不多時,騎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裡,臉上蒸出一團熱氣,向肥漢微微一咧嘴,晃出門外。肥漢夢一樣呆著。陽光又移出峽谷,風又竄來竄去。布旗上下扭著動。馬鬃飄起來,馬打了一串響鼻。

騎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韁繩,馬就踏起四蹄。騎手翻上去,緊一緊皮袍,用腿一夾,峽谷里響起一片脆響,不多時又悶悶響成一團,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耳朵一直支著,不信蹄聲竟沒有了,許久才辨出風聲和布旗的響動。

⑤ 在文化尋根的浪潮中阿城的名篇是什麼

《棋王》。
《棋王》是當代作家阿城的一部短篇小說,也是其處女作,1984年發表於《上海文學》。小說發表後,王蒙撰文高度贊賞了這篇小說,指出這是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對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潛力的一種禮贊。

⑥ 《阿城精選集》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阿城精選集》(阿城)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hVdJgwgaomph3mxN99VqpA

提取碼:owug

書名:阿城精選集

作者:阿城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3

頁數:390

內容簡介:

20世紀的社會生活風雲激盪,滄桑巨變。20世紀的華文文學也波瀾壯闊,氣象萬千。上承19世紀。下啟21世紀的20世紀華文文學,在與社會生活的密切連接和與時代情緒的遙相呼應中,積極地開拓進取和不斷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開大闔的自身演進,書寫了中華民族五千年華彩樂章中光輝燦爛的一頁。這是一個古老民族煥發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寫照,更是筆濃墨重彩、彪炳史冊的文化財富。20世紀的華文文學必將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的重要構成為後世所傳承,20世紀的那些傑出的華文文學作品必將作為經典為後人所記取。

抱著共同的目的和相同的旨趣,以「世界文學文庫」樹立了良好品牌形象的北京燕山出版社,得到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為核心的文學研究權威機構的支持和幫助,由著名文學批評家和出版家白燁、倪培耕,著名學者和文學批評家陳駿濤、賀紹俊總策劃,開始了這項以「世紀文學60家」命名的策劃、評選活動。

作者簡介:

阿城(男)(1949-)原名鍾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於北京。高中一年級逢「文革」中斷學業,1968年下放山西、內蒙插隊,後又去雲南農場。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工作,後任《世界圖書》編輯。他的處女作《棋王》(《上海文學》1984年7 期),引起廣泛關注,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他的具有散文化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風流》也引起評論界的廣泛關注。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圍,透露出濃厚雋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關於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學玄思,關心人類的生存方式,表現傳統文化的現時積淀。這些作品以及他在1985年發表的關於「尋根」的理論文章《文化制約著人類》使他成為當時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尋根文學的代表人物,在海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90年代後定居美國,有不少雜感散文作品發表,依舊沿襲了他直白沖淡的語言風格。 阿城於1984年開始創作。在處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現出自己的哲學:「普遍認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準低下的貧民階層看來,也許是物質上升了一級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為常常是歷史的縮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種被迫的情況下,煥發出一定的光彩。之後,普通人又復歸為普通人,並且常常被自己有過的行為所驚嚇,因此,從個人來說,常常是從零開始,復歸為零,而歷史由此便進一步。」小說一發表,便震驚文壇,先後獲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說選刊》評選優秀作品獎和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此後又有作品接連問世,並寫有雜論《文化制約著人類》。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為「文學新星叢書第一輯」出版,共包括三個中篇《棋王》、《樹王》、《孩子王》和六個短篇《會餐》、《樹樁》、《周轉》、《卧鋪》、《傻子》和《迷路》。 1985年發表理論文章《文化制約著人類》1990年代後移居美國,繼續有作品發表。阿城近年來小說作品漸少,但卻一直是海內外漢學家關注的對象。時有隨筆發表。

⑦ 阿城的《棋王》

2/54——阿城的《棋王》

1月第二周,除了專業書及寫作參考書,我讀了阿城的短篇小說《棋王》。

內容梗概:故事發生在我熟悉、又陌生的WG時期,主人公「我」申請下鄉成功,在上火車坐下的時候遇到一個棋獃子王一生,在眾人皆因離別而傷感的時候,棋獃子卻邀請「我」下象棋,「我」無聊故而與其下棋。

棋沒下多久「我」便放棄,認為此時下棋不合時宜,王一生則沒有辦法只得軟下身子去。

他中學時已經因為棋下得好,在學校里出名,被稱為「棋獃子」,自稱「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象棋」。

在旅途中的王一生不是下棋就是求著「我」講故事,而「我」和他就在這之中熟識。下車之後兩人被分在不同的農場。

不久,王一生過來尋找對手,「我」介紹了隊里的高手腳卵給他。

腳卵和王一生廝殺了半夜卻沒有贏王一生一盤棋,因此對王一生產生了敬佩之情。他勸王一生參加運動會去會會縣里的高手,王一生欣然同意。可是等王一生去報名的時候,卻因為經常請假四處斗棋而被知青領導取消了參賽資格。腳卵通過關系讓王一生可以參賽,王一生卻不想欠別人人情拒絕了。

運動會結束之後,王一生邀請前三名與之比賽。眾人相與湊熱鬧,最後九個人同時對戰王一生,王一生經過一番苦鬥之後勝了其中八位。下到最後,「我」看到只剩下最後與冠軍的一局棋未完。

這時對手出現,是「一老者,精光頭皮,由旁人攙著,慢慢走出來」。原來這次棋賽的冠軍是山區里一個世家的後人,這次「出山」玩玩兒棋,「不想就奪了頭把交椅」。最後這局棋作和結束,王一生也得到「棋王」的稱號。

《棋王》與《樹王》和《孩子王》,一起構成了阿城的「三王」系列。

就寫作期來說,是樹王、棋王、孩子王這樣一個順序。

王一生對「吃」的虔誠和對象棋的痴迷是書中的兩個亮點。因為家庭非常貧困,王一生對吃的是虔誠與執著的。他母親(解放前的身世不好)反對他下棋,因為靠下棋找不到飯吃。

如果說王一生對吃的重視表現了他對世俗和物質的追求,那麼他對象棋的痴迷則表現了他對於超越世俗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自我實現的渴望。

在象棋的世界裡,他忘記所有煩惱,並且全力以赴享受下棋的過程與勝利後的快樂。

《棋王》的出現帶動了隨後1985年的「尋根文學」熱潮:它當之無愧地呼應了文學界當時剛剛覺醒起來的「尋根」意識,並促使其成為一個創作和理論幾乎同時成熟的強勁的文學思潮。

汪曾祺評論《棋王》:「讀了阿城的小說,我覺得,這樣的小說我寫不出來。我相信,不但是我,很多人都寫不出來。這樣就增加了一篇新的小說,給小說的這個概念帶進了一點新的東西。否則,多寫一篇,少寫一篇,寫,或不寫,差不多。」

讀罷《棋王》,難怪台灣作家為其作序的時候稱《棋王》橫空出世。阿城對在火車上王一生的「吃相」描寫,令人有特別深刻的印象。

小說重與於「塑造人物」,在這篇小說里一點也不為過。鮮明的人物形象,讓人讀罷仍覺得他還在眼前「活著」。

棋王王一生,是在棋局裡「逃避」現實,在物質生活極其匱乏的時代,給自己的精神世界短暫的喘息機會。

熱點內容
重生bl小說百度網盤下載 發布:2025-07-18 19:20:39 瀏覽:496
上古言情小說改編 發布:2025-07-18 19:17:40 瀏覽:312
大團結全集tst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18 18:54:33 瀏覽:666
經典小說中倒霉的主角 發布:2025-07-18 18:48:00 瀏覽:336
言情小說好聽書名 發布:2025-07-18 18:42:20 瀏覽:931
免費聽閱讀小說下載 發布:2025-07-18 18:34:36 瀏覽:610
好看的都市言情全本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8 18:27:25 瀏覽:121
2019免費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18 18:18:58 瀏覽:902
小說網游之惡魔獵手 發布:2025-07-18 18:13:14 瀏覽:564
網路小說大神全職嗎 發布:2025-07-18 18:03:33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