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人短篇小說
㈠ 唐代傳奇小說,
到了唐代,中國小說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雖然題材上仍離不開搜神索逸,但較之魏晉南北朝小說,情節更曲折完整,人物性格更鮮明,文辭更華艷,結構更闊大。
唐代稱小說為傳奇。唐人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短篇小說的成熟。因為它已超出了記錄傳聞逸事的范疇,而成為文人有意識的創作。唐人傳奇大體可分為三類內容:
1�神怪故事。這是直接繼承筆記小說的神仙怪異小說,著名作品有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這兩部作品諷刺了熱中功名富貴的封建士子。
2�戀愛故事。這一部分是唐代傳奇小說中最有價值的作品。如《李娃傳》、《鶯鶯傳》、《霍小玉傳》、《任氏傳》、《柳毅傳》等都是有名的作品。它們大都歌頌堅貞不渝的愛情,譴責封建禮教對婦女的迫害,並且塑造了一系列爭取婚姻幸福的婦女形象。
《柳毅傳》講的是落第書生柳毅替遭受婚姻折磨的洞庭龍女傳書,使她獲得解放,後歷經坎坷,倆人終成眷屬的浪漫故事。人物描寫是這部小說最成功的地方。柳毅的正義、龍女的深情、錢塘君烈火般的個性,都刻畫得十分鮮明。它用幻想反映現實的手法,對後代文學影響很大。
《李娃傳》通過妓女李娃與滎陽公之子這對地位懸殊的戀人歷經風雨,終於獲得幸福的故事描寫,批判了封建門閥觀念,歌頌了郎才女貌的愛情標准。小說人物形象豐滿,情節曲折,筆法清麗。
3�俠義故事。這類作品描寫俠客義士懲強扶弱的英雄行為,代表作品有《紅線傳》、《謝小娥傳》等。
唐人傳奇不僅在題材、思想上超越了前人小說,而且藝術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唐人傳奇中,很多篇章描述了一個人物某段時期或一生的經歷,以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及思想發展。唐人傳奇是中國風格小說形式的開始,它的體制短小,但初具長篇小說的輪廓。
http://www.ccnt.com.cn/literature/wenxue/xiaoshuo/1.htm
從文體學角度看唐代傳奇小說的成熟
文學院01-5 薛 揚
提 要 唐傳奇是一種成熟的古典小說形式,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從文體學角度看,唐傳奇已經具備了獨特的文體特徵和藝術特色,在中國文壇上開創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
關鍵詞 唐傳奇;小說;文體
小說是一種歷史悠久、不斷發展的文學樣式,有著獨特的文體特點和不朽的藝術魅力。中國的小說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其源頭可以回溯到遠古,「後羿射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動人的神話傳說都是先民智慧和想像的結晶。不能否認,中國小說深受神話傳說的影響,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小說到唐傳奇、宋話本,再到明代的《西遊記》、清代的《聊齋志異》,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一脈相承的痕跡。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志怪、志人小說出現了,志怪小說的代表是《搜神記》,而志人小說的代表是《世說新語》。無論是寫神怪靈異,還是寫名士風流,都是作為一種史實記載下來的,是靠實地訪問,從民間搜集而記錄下來的,因此叫作「志」。「志」是記錄的意思,而不是創作。所以最初的小說,是同歷史歸於一類的。直到梁代蕭統編《文選》,才第一個要把文學和歷史區分開來。與神話傳說相比,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已有了長足的進步:能夠以更長的篇幅、更生動的筆墨敘述奇聞怪事,能夠抓住人物某一小事或寥寥數語凸現人物性格。
魏晉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留下了不可抹殺的成就,不過, 盡管六朝志怪並不完全是為宣揚神道而作,它也有娛樂的目的,但總體來說,它們受神道意識的影響畢竟很深,作為文學創作的意識反而不明確 , 基本上還是「粗陳梗概」而缺乏深入細致的描繪。 如果從文體學方面來考察,真正可以被稱為是成熟小說形式的古典小說至少要到唐代才產生。從另一方面講,我國的小說脫離歷史領域而成為文學創作,也是進入唐代之後的事。
在唐代文學史上,與詩歌蓬勃發展同樣值得矚目的就是傳奇小說的應運而生。唐傳奇就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說,多以神怪、劍俠、愛情為題材,無論是篇幅長度、人物描寫還是結構布局跟神話傳說及魏晉志怪、志人小說相比都有了長足進步。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小說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於搜奇記異,然敘述宛轉,文辭華艷,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而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這些唐傳奇已經把小說從「從殘小語」、「粗陳梗概」發展到了「篇幅較長」、「敘述婉轉」的高級階段。 在唐傳奇中不但出現了較六朝志怪更為宏大的篇制,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小說結構,而且其情節更為復雜,內容更偏於反映人情世態,現實性更強,對於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劃,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唐代小說的發展還表現在富於想像虛構與講求文采,它們不再是歷史性質的東西了,而是發揮想像創作而成的,更多地加入了創作的成分,這就同過去的作品有所區分。參照蕭統的文學定義看,虛構、想像正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則正是講求文采。從此,小說便發展成為文學創作了 .所以說,從唐傳奇開始,中國小說進入了自覺創作的新時期 ,唐傳奇宣告中國古典小說開始進入成熟階段。
從文體學角度來看,小說是人類對於自然和自身,現實和幻想的理解和再現,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和生活場景描寫來廣泛反映社會生活的敘事性文學樣式,只有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俱全的文學作品才具有作為小說的資格。從這一點來看,上古神話傳說因篇幅短小,人物形象塑造往往過於單薄,情節也相對簡單,僅僅是敘述故事而已,也很少有環境背景的描寫。至魏晉,志人、志怪小說雖篇幅略有增長,但在創作技巧上仍不夠成熟,往往通過只言片語或一二小事來表現人物性格某一方面,不能多角度、多側面地反映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結構上也比較簡單 ,在環境方面也著墨不多。
唐傳奇小說在剛出現的時候,還帶有志人、志怪小說的痕跡,但同時也顯示出了自己的新發展。如王度的《古鏡記》,雖然同志怪小說的題材相類,藝術上也不夠成熟,但它作為唐傳奇開山始祖的功績卻是不能忽視的。接下來出現的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通過主人公歐陽紇失妻後歷經艱險,終於奪回妻子的描寫,表現了他對於妻子的摯愛。這篇小說已經開始著重描繪人物的活動,情節曲折,結構也趨於完善,還有對白猿所居幽險環境的生動描寫。同時期的《遊仙窟》、《隋文帝獅子驄》等傳奇都情節動人,描繪如生,已經能充分地體現出小說的藝術特色和文體特徵。
到了中唐時期,唐傳奇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上看都有了新的進步,可謂是傳奇小說的黃金時期。從內容上看,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占據了主要地位,即使談神說怪,也往往具有社會現實內容,這方面的傑出代表是沈既濟的《枕中記》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它們都曲折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子熱中功名富貴的思想,也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場的險惡和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的丑態,結構嚴整,情節豐富,脈絡清晰,深具諷刺小說的精粹。
以愛情為題材的傳奇小說如《柳毅傳》、《霍小玉傳》、《李娃傳》、《鶯鶯傳》等在傳奇小說中成就最高。它們大多歌頌堅貞不虞的愛情,譴責封建禮教和門閥制度對婦女的迫害,創造了一系列優美的婦女形象。這些作品常運用寫實手法來刻畫人物性格和環境氣氛,有的充滿詩意的想像,情節離奇富於戲劇性;有的如實反映現實生活,聯系廣闊的社會生活來描寫愛情,通過人物的性格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還有的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文筆清麗優美,為人稱道。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一些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傳奇小說,如無名氏的《李林甫外傳》等,豐富了唐傳奇的題材范圍。
晚唐時期出現了大批傳奇專集,充分反映了晚唐文人對傳奇這種文學形式的進一步重視,如薛用弱《集異記》、牛僧儒《玄怪錄》、牛肅《紀聞》等。
唐傳奇的興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到唐代,文、筆區分的意識已經淡化,因而文人在寫作野史及傳聞雜錄一類東西時,也往往馳騁文采。劉知幾批評當時之史, 「 其立言也,或虛加煉飾,輕事雕彩;或體兼賦頌,詞類俳優 」 (《史通 · 敘事》)。這對於嚴格的歷史著作當然不妥,但各種傳聞雜錄,本來就不是嚴格的歷史著作,它經過有意識的 「 虛飾雕彩 」 ,反而更向文學靠攏了。文壇上風行的這種大膽虛構創作的風氣,無疑對傳奇小說的興盛起了推動作用。
唐代城市繁榮、商業經濟發達,因而產生了多種面向市井民眾的俗文學形式,如說話、變文等,都是以虛構故事來吸引聽眾的。它們不僅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興趣。如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他弟弟生日時請來的 「 雜戲 」 表演中,就有 「 市人小說 」 即民間說話。又元稿《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在 「 光陰聽話移 」 一句下自注雲: 「 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巳,猶未畢詞。 」 這條注說的應該就是元稹與白居易二人一起聽藝人說話。這一類新興的俗文學受到世人的注目和歡迎,必然會給文人創作帶來刺激,並促使他們從「當代」生活中不斷吸取新鮮的素材。盡管士大夫中輕視小說的態度沒有完全改變,但唐代貴族文化意識在逐漸衰退,並不足以阻止傳奇小說的崛起,所以越來越多的文人都把注意力投入到這種比詩文辭賦更富有趣味性的創作中去了。
唐傳奇最興盛的時期是在中唐,這裡面也有社會心理的因素。唐代總體上說來,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時代,這種浪漫精神曾經以充滿激情、充滿自信和進取意識的特點出現在初盛唐的詩歌中。而到了中唐,社會和時代的變革使得文人士大夫對社會對人生都不再那麼抱有期望,他們的心靈渴望迴避殘酷的現實而需要在現實以外的世界中求寄託。而小說正是提供了一種虛構的世界,可以讓人們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釋人生,表達對於人生的種種願望。這就為傳奇小說的風行提供了心理上的解釋。
在分析了唐傳奇興盛的情況及原因後,讓我們再從文體學角度對唐傳奇作為中國真正成熟的小說形式加以簡單的分析。
我們認為,唐傳奇實際上已經具有了作為短篇小說的資格,經過對數十篇唐傳奇小說的分析總結,試將唐傳奇的文體特徵歸納如下:
• 篇幅短小,字數少則千字,多則萬字。
• 情節精巧、緊湊,通過提煉緊湊、典型的情節來表現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
• 人物集中、鮮明。由於篇幅有限,唐傳奇一般只集中塑造一兩個典型化程度很高的主要形象,並且已經能通過社會環境因素的作用來表現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
• 結構精美、嚴密。一般只有一條線索,單純集中,枝蔓少,圍繞主要矛盾展開情節。
• 語言精練、優美、生動,概括力和表現力都很強,能用儉省的筆墨寫出豐富的內容。
• 有的傳奇小說中夾入詩篇,雖然造成小說文體的不純,但卻為傳奇小說增添了魅力。
• 唐傳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散文體式。較之六朝駢文,它是自由的文體;較之唐代 「 古文 」 ,它又多一些駢麗成分和華美的辭藻。這些特點從小說的要求來看未免過於文章化,但讀來自然流暢而富於文采。
由此看來,唐傳奇對於小說文體特徵諸要素的表現已經相當充分,與後世成型的現代短篇小說相比,可謂別具魅力,各有所長。
當然, 唐傳奇作為文學史上開始進入成熟階段的短篇小說,難免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傳奇往往採用史傳的簡潔筆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細致的描述,有時更用歸納的方法寫人物,與後世小說相比顯然過於簡練而不夠高明。唐傳奇作品中還普遍存在議論成分,由作者出面直接向讀者表明意見,顯然會影響讀者的自由解讀。
但盡管如此,唐傳奇畢竟以成熟獨特的藝術魅力登上文壇,展開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與以往產生文學樣式如詩歌、駢文相比,傳奇小說能夠更自由更方便更具體地反映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理想,更深刻更直接地表現人們的外在環境和內在思想,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學史上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另一方面看,作為真正成熟的古典小說,唐傳奇的題材、主題和藝術表現手法對後世文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所表現的反對封建婚姻制度,抨擊門第觀念,追求愛情自由,歌頌俠義行為,否定榮華富貴等思想,成為了後世小說戲曲的傳統主題。同時,唐傳奇「作意好奇」,運用想像、虛構和曲折情節,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敘述宛轉,文辭華艷等特點對後世小說發展也產生了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㈡ 這些在唐朝被忽視的短篇小說,為何在明清時期大放異彩
這些在唐朝被忽視的短篇小說,為何在明清時期大放異彩?唐朝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唐朝著名的詩人也有很多,比較有名的有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李白、杜甫等。那麼為什麼唐朝盛行詩歌,而小說卻沒有那麼出名呢?
那為何明清又會流行短篇小說呢?跟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有關,資本主義的傳入使人們的思想不再是一味地被禁錮,得到了一定的開放,市井之間開始流行簡短有趣的短篇小說,不再是有著固定格式的詩詞了。明清時期思想的解放也使小說不僅僅是單純的講述故事,在故事背後也放映社會現狀。再加上明清時期木活字技術得到發展,印刷術得以普及,也為小說的推廣奠定了基礎。印刷術使明清時期的短篇小說不再是口頭上的傳播,而是印刷在紙上流傳。
㈢ 唐傳奇里都有什麼故事
1、《任氏傳》
《任氏傳》是唐代文學家沈既濟撰寫的一篇傳奇。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借狐仙寫人、寫現實生活的作品。
文章描寫一個由狐狸幻化的女子任氏忠於愛情、不畏強暴的故事,一反以往狐妖鬼魅害人的傳統觀念,塑造了一個聰明美麗、堅貞多情的狐精形象,具有反封建意義。
情節曲折生動,豐富完整;細節描寫逼真傳神,富於生活氣息;烘托、映襯手法運用極為出色。
後來張生赴京應試未中,滯留京師,與鶯鶯情書來往,互贈信物以表深情。但張生終於變心,認為鶯鶯是天下之「尤物」,還搬出商紂周幽王亡國的例子,證明自己德不足以勝妖孽,只好割愛。
一年多後,鶯鶯另嫁,張生另娶。一次張生路過鶯鶯家門,要求以「外兄」相見,遭鶯鶯拒絕。數日後張生離去,鶯鶯回詩決絕。
全文於敘事中注意刻畫人物性格和心理,較好地塑造了崔鶯鶯的形象,充滿了一種詩意美,是唐傳奇中帶有詩化傾向的佳作。
㈣ 唐代傳奇小說的特點
唐傳奇小說的具體的特點: 一、從創作上來講,唐傳奇作品一反漢魏六朝小說的紀實法,大都採用虛構法; 二、從塑造藝術形象的方法和技巧方面來看,唐傳奇小說敘述宛轉委曲,描寫細膩多樣; 三、從體制上看,唐傳奇小說已經由筆記體發展為傳記體; 唐傳奇小說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長處。它從漢魏六朝的小說雛形中破殼而出,並使小說「至唐代而一變」。從此,中國古典小說從子、史脫穎而出,成為敘事文學中一種獨立的文體,開始用有別於其他文體的獨特樣式,反映社會生活,展示真、善、美,在形象塑造及敘事構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唐傳奇的出現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志著中國古典小說的成熟和定型。
㈤ 唐傳奇名詞解釋
唐傳奇是指唐代的一種小說的類型,是唐代文人創作的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的文言短篇小說。它的全稱為唐代傳奇文學。傳奇一詞,本身的含義就代表了神話、奇聞異事傳說之意,唐傳奇的內容也包含了神話鬼怪的故事。
內容介紹:
唐傳奇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其中記錄了大量社會人間百態的故事,既有對生活的美好嚮往,也有描寫婚姻愛情的佳作。
在唐朝之前,文人對於小說的創作還處在發展萌芽的階段,到了唐朝以後,慢慢逐漸發展為題材更加豐富多彩,內容更加廣泛的史傳小說,同時,也標志著古代小說的發展進入了更新的發展階段。
唐朝的經濟繁華、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豐富多樣化,在這種繁華的前提下,來自民間的各種藝術取得了迅速發展,為傳奇小說奠定了意義深遠的基礎。唐朝各種文學的多樣化,使得文學家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在題材和寫作的技巧上提供了有力的互幫互助。
唐代傳奇小說的涉及面非常廣泛,有的藉助小說反應了暴露在上層社會的種種惡象,有的則歌頌了見義勇為的英雄形象。
其中還有許多描寫愛情婚姻的作品,表現了唐代的情侶愛人對婚姻生活的美好嚮往和追求,也藉此用來嚴厲駁斥了唐代的婚姻制度和門第觀念等不平等的現象。其中四大代表作為:《瑩瑩傳》、《李娃傳》、《柳毅傳》、《霍小玉傳》。
㈥ 唐傳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唐傳奇的代表作品有《柳毅傳》、《鶯鶯傳》、《李娃傳》等。
唐傳奇一般指唐代傳奇,屬於小說體裁。唐代文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唐以前中國小說創作基本處於萌芽狀態,「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唐代傳奇內容除部分記述神靈鬼怪外,大量記載人間的各種世態,人物有上層的,也有下層的,反映面較過去遠為廣闊,生活氣息也較為濃厚。
《鶯鶯傳》是唐代小說代表作之一 ,在唐朝小說的發展中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它之前的小說反映愛情生活的作品都多少帶有志怪的色彩,自它開始陸續出現了《李娃傳》、《柳毅傳》 , 使唐人傳奇中這類題材創作達到了頂峰。
影響:
唐代傳奇對後代小說、戲曲及講唱文學有較大的影響。傳奇體成為宋以後歷代文言短篇小說的主要樣式,即使在白話小說興起後,仍有一定勢力。唐傳奇對宋以後的白話短篇小說即話本也有明顯影響,很多題材和人物為話本所採用。
㈦ 西遊記屬於唐傳奇嗎
不屬於。
《西遊記》是明代的作品,唐傳奇一般指唐代文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唐代傳奇內容除部分記述神靈鬼怪外,大量記載人間的各種世態,人物有上層的,也有下層的,反映面較過去遠為廣闊,生活氣息也較為濃厚。
內容簡介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妖怪魔法高強,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
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語言。
㈧ 唐代的傳奇——唐傳奇
唐傳奇是一種小說體裁,是指唐代文人創作並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
中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處於萌芽階段,當時大量的文學作品是記述神靈鬼怪的志怪小說,只有少數是記人事的小說如《世說新語》,更多的是記上層人士的談吐和軼事。這些小說,大抵篇幅短小,文筆簡約,缺少具體的描繪。唐傳奇的出現,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為唐傳奇的部分作品還塑造了鮮明動人的人物形象。所以,可以說唐代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了成熟。
隨著這種唐傳奇體裁的創作方法和藝術技巧逐漸成熟,唐代涌現出了大量的名作名家,例如元稹的《鶯鶯傳》、蔣防的《霍小玉傳》、白行簡的《李娃傳》、李朝威的《柳毅傳》等。大多作品都體現出了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內容也涉及了政治、歷史、志怪、仙俠、愛情等。
㈨ 唐人用文言文寫的短篇小說指的是什麼
唐傳奇:傳奇本是傳述奇聞異事的意思,唐傳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它遠繼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近承魏晉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說,發展成為一種以史傳筆法寫奇聞異事的小說體式。唐傳奇內容更加豐富,題材更為廣泛,藝術上也更成熟。唐傳奇「始有意為小說」,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創作階段。
主要作品:
初、盛唐是唐傳奇的發軔時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傳奇的過渡。作品數量不多,現存有王度的《古鏡記》、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張鷟的《遊仙窟》,內容近於志怪,藝術上也不夠成熟。
中唐是唐傳奇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作家和作品數量最多,而且頗有名家名作涌現。如陳玄佑的《離魂記》、沈既濟的《任氏傳》、李朝威的《柳毅傳》、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陳鴻的《長恨歌傳》等。內容題材涉及到愛情、歷史、政治、豪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體現了較強的現實精神,創作方法與藝術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傳奇的衰落事情。雖然作品數量不少,並出現了專集,如牛僧孺的《玄怪錄》、皇甫枚的《三水小牘》、裴鉶的《傳奇》等,但內容較為單薄,藝術上也較為粗俗。唯有豪俠題材的作品成就較高,如傳為杜光庭的《虯髯客傳》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其他介紹:
唐傳奇的思想與藝術成就
一、唐傳奇的思想內容唐傳奇題材廣泛,大多取材於現實生活。
其中數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寫婚姻愛情題材的作品,如《柳毅傳》、《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
這類作品表現了對婚姻愛情生活自由的嚮往和追求,抨擊了封建禮教、婚姻制度和門第等級觀念。其次有諷刺批評社會的一些現象的作品,如《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體現了一定的現實批判精神。還有政治歷史題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傳》、《長恨歌傳》、《東城父老傳》等,往往借歷史表達思想情感。此外,描寫義俠刺客的題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聶隱娘》、《紅線》、《昆侖奴》、《虯髯客傳》、《謝小娥傳》等,反映了反抗強暴和俠義的思想精神。另外還有一些描寫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鏡記》、《補江總白猿記》等。
二、唐傳奇的藝術成就唐傳奇的創作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
首先,唐傳奇在小說發展史上擺脫了六朝小說粗陳梗概的寫法,對生活的描寫和人物的刻畫走向了細致化的藝術境地,注重生活細節的描寫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現,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並且開始注意小說的審美價值和娛樂功能。
其次,唐傳奇是「有意為小說」,因此在創作手法上較六朝志人的偏重寫實增強了虛構性,較六朝志怪的偏重記述傳聞增加了再創作性,作家真正開始自覺地進行藝術想像和藝術創造,而且在藝術構思、情節結構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此外,唐傳奇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以及語言、詞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採用散體古文,適當吸取了民間口語,也常插入詩詞,提高了小說的表現力。唐傳奇的地位和影響
唐傳奇作為文學史上開始進入成熟階段的短篇小說,難免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史傳為傳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營養,但同時傳奇也就往往採用史傳的簡潔筆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細致的描述,有時更用歸納的方法寫人物,這對小說而言,其實是不合適的。又譬如《雲麓漫鈔》說士子欲以傳奇顯"史才、詩筆、議論」,確實唐傳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議論成分,有的還夾有眾多詩篇,這也造成小說文體的不純。
但盡管如此,唐傳奇畢竟展開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通過虛構的故事和虛構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學樣式,能夠更自由更方便更具體地反映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理想,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學史上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傳奇這種文言小說樣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現了不少優秀的、較唐傳奇在各方面都有所發展的創作,並被改寫為白話小說。事實上,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在藝術上的成熟,與傳奇體有很大關系。
由於唐傳奇的興起本身與民間文學有一定關系,在其發展過程中又不斷吸收民間的素材,這使得文人創作同大眾的愛好有所接近,這對於文學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在眾多的傳奇作品中,我們看到追求自由的愛情成為中心主題,而妓女、婢妾這類低賤的社會成員成為作品歌頌的物件,這裡面就反映著大眾的心理。所以它為後世面向市井民眾的文藝所吸收。
最顯著的是在元明戲曲中,大量移植唐傳奇的人物故事進行創作,諸如王實甫《西廂記》源於《鶯鶯傳》,鄭德輝《倩女離魂》取材於《離魂記》,石君寶《李亞仙詩酒麴江池》取材於《李娃傳》,湯顯祖《紫荊記》取材於《霍小玉傳》等等,不下於數十種。可以說,唐傳奇為中國古代一大批優秀的戲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唐傳奇也形成了獨特的散文體式。較之六朝駢文,它是自由的文體;較之唐代"古文」,它又多一些駢麗成分和華美的辭藻。這些特點從小說的要求來看未免過於於文章化,但對後代散文卻不無有益的影響。唐傳奇的興起
以"傳奇」為小說作品之名,當始於元稹,他的名作《鶯鶯傳》,原名"傳奇」,今名是宋人將此篇收入《太平廣記》時改題。後來裴鉶所著小說集,也叫《傳奇》。但這時"傳奇」只是用為單篇作品或單部書的題目。大概是受了元稹《傳奇》即《鶯鶯傳》的影響,宋代說話及諸宮調等曲藝中,把寫人世愛情的題材稱為"傳奇」,這是故事題材分類的名稱。
至於把"傳奇」明確地用為唐人文言小說的專稱,現存資料中最早見於元末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稗官廢而傳奇作,傳奇作而戲曲繼。」以後就這樣沿用下來。順帶說明,"傳奇」一名,應用的范圍很廣,不但後代說話、講唱中有"傳奇」一類,南戲在明以後也叫"傳奇」。
唐傳奇源於六朝志怪,但兩者又有根本的區別。盡管六朝志怪並不完全是為宣揚神道而作,它也有娛樂的目的,但總體來說,受神道意識的影響畢竟很深,作為文學創作的意識反而不明確;其中(特別是後期)雖然也有一些情節較為曲折的作品,但基本上還是粗陳梗概而缺乏深入細致的描繪。
到了唐傳奇,情況才有根本的改變。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說:"凡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設幻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他已經注意到兩者之間寫作態度的不同。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更明確地指出,傳奇與志怪相比,"其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正因如此,在唐傳奇中出現了較六朝志怪更為宏大的篇制,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小說結構,其情節更為復雜,內容更偏於反映人情世態,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劃,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由此,唐傳奇宣告中國古典小說開始進入成熟階段。
唐傳奇的興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同時,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也受到除六朝志怪以外許多因素的影響。
在六朝存在"文」、"筆」之分,而志怪雖然在今日看來荒誕無稽,當時人卻是當作實有之事來記載的,它作為史部的旁支,屬於"紀事直達」的"筆」而不屬"沉思翰藻」的"文」,所以其文字風格偏向於簡潔質朴。到唐代,文、筆區分的意識已經淡化,因而文人在寫作野史及傳聞雜錄一類東西時,也往往馳騁文采。劉知幾批評當時之史,"其立言也,或虛加煉飾,輕事雕彩;或體兼賦頌,詞類俳優。」(《史通·敍事》)這對於嚴格的歷史著作當然不妥,但各種傳聞雜錄,本來就不是嚴格的歷史著作,它經過有意識的"虛飾雕彩」,反而更向文學靠攏了。
唐代城市繁榮、商業經濟發達,因而產生了多種面向市井民眾的俗文學形式,如說話、變文等,都是以虛構故事來吸引聽眾的。它們不僅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興趣。如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他弟弟生日時請來的"雜戲」表演中,就有"市人小說」即民間說話。又元稿《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在「光陰聽話移」一句下自注雲:「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巳,猶未畢詞。」
這條注有些含糊,應該是指元稹與白居易二人一起聽藝人說話吧。這一類新興的俗文學,必然會給文人創作帶來刺激,並提供新鮮的素材,而唐代貴族文化意識逐漸衰退,盡管士大夫中輕視小說的態度沒有完全改變,但許多文人已經把注意力投入到這種比詩文辭賦更富有趣味性的創作中來了。
唐傳奇最興盛的時期是在中唐,這裡面也有社會心理的因素。唐代總體上說來,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時代,這種浪漫精神曾經以充滿激情、充滿自信和進取意識的特點出現在初盛唐的詩歌中。而到了中唐,文人士大夫對社會對人生都不再那麼抱有期望,他們的心靈需要在現實以外的世界中求寄託。而小說正是提供了一種虛構的世界,可以讓人們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釋人生,表達對於人生的種種願望。
另外,據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說,傳奇還常常被唐代舉子用作「行卷」(「溫卷」)—考試前投獻給有關官員,顯示自己在「史才、詩筆、議論」等多方面的才能。
在從志怪到傳奇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史傳文學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以前我們就說到:中國古代的歷史著作,主體雖非虛構,但作者為了追求鮮明生動的效果,往往有意無意地在細節描寫中採用虛構手段。以《史記》為代表的歷史人物傳記,在敍述故事和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早已為後人提供了良好的榜樣。唐傳奇的重要作家中,有不少人是歷史學家,他們很容易繼承這一傳統,而更自由地運用於小說創作。唐傳奇中凡以寫人物為主的,幾乎一概題為「○○傳」,這也是來自史傳的明顯痕跡。
還有故事化的辭賦也值得注意。辭賦最早就是在虛構的框架中展開輔陳描述的,即劉知幾所謂「偽立客主,假相酬答。」(《史通》外篇《雜說》)到東漢,有些辭賦的基本內容也採用虛構的故事,如杜篤《首陽山賦》,寫自己在首陽山同伯夷、叔齊的鬼魂相遇,而後來蔡邕《青衣賦》、曹植《洛神賦》等,故事更加曲折、完整。在民間,俗賦的故事化更加徹底,以六朝殘存的《龐郎賦》尾段來看,那時的民間俗賦已經完全故事化。唐代也有不少這樣的俗賦,至今在敦煌文獻中還保存了好幾篇。辭賦的故事化、通俗化,使它和小說相互溝通,並影響了小說的發展。如俗賦中每以駢文與詩歌交錯成篇,這一特點在《遊仙窟》一類傳奇作品中仍保存著。
至於大多數傳奇語言偏向於華麗、在人物外貌及景物的描寫上常用輔排手法,則和整個辭賦文學的傳統都有一定關系。唐人傳奇-武俠小說的始祖唐代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學領域出現了極其繁榮的局面。不但詩歌發展進入了黃金時代,而且古文運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與此同時,隨著唐代都市繁榮和適應市民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傳奇小說,大量產生,這些傳記小說,文采華茂,情致宛曲,為後世短篇小說開了先河,成為唐代文學中又一葉鮮麗的奇花。唐代初期及中期的傳奇小說,以神怪及愛情的題材為主,作品甚多,成就極大,其最著者有《古鏡記》、《枕中記》、《南柯太守傳》、《霍小玉傳》等篇。後期的傳奇小說,則以表現豪士俠客的內容最為出色,其中最突出的當推《虯髯客傳》、《紅線傳》、《聶隱娘》、《昆侖奴》等篇。
豪俠故事的大量出現,與唐代中葉以後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有關。當時各地藩鎮勢大,互相仇視,彼此各蓄刺客以牽制和威攝對方。刺客成了爭權奪利的工具,因此社會上盛行游俠之風。而神仙方術的盛行,又賦予這些俠客以超現實的神秘主義色彩。人們在動湯的社會中對現實不滿,又找不到出路,便寄希望於那些鋤強扶弱、伸張正義的俠客身上。不畏強暴、本領非凡的俠客,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在這種情況下,反映豪士俠客的傳奇故事,便得以大量產生。
杜光庭的《虯髯客傳》是這類武俠傳奇中的一篇重要作品。作品寫隋朝末年天下將亂,群雄競起,俠士虯髯客見李世民神清氣朗,顧盼生輝,大為折服,便不與他爭奪天下,跑到海外去開辟了另一個王國。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虯髯客、紅拂、李靖,個性鮮明,俠義豪爽,被後世稱為「風塵三俠」。
此篇故事雖沒用寫武俠打鬥,但全篇俠氣縱橫,寫得虎虎有生氣,為現代武俠小說開了許多道路。正如新派武俠小說大家金庸所說,這篇故事,「有歷史的背景而有不完全依照歷史;有男女青年的戀愛:男的是豪傑,而女的是美人;有深夜的化裝逃亡;有權相的追捕;有小客棧的借宿和奇遇;有意氣相投的一見如故;有尋仇十年而終食其心肝的虯髯漢子,有神秘而見識高超的道人;有酒樓上的約會和坊曲小宅中的秘謀大事;有大量財物和慷慨的贈送;有神氣清朗的少年英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驢子、馬匹、匕首和人頭;有弈棋和盛宴;有海船千艘甲兵十萬的大戰等等,所有這些內容,在現代武俠小說都是可以時時見到的。」金庸稱《虯髯客傳》是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是很有道理的。http://ke..com/view/337683.htm